本文目录一览:
- 1、积极心理学: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告诉你幸福的8个方法
- 2、哈佛大学《幸福课》2
- 3、哈佛幸福课: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 4、积极心理学|聊聊哈佛『幸福课』
- 5、哈佛幸福课总结
- 6、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02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 7、《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课堂笔记(第一、二课)
- 8、《哈佛幸福课》06(3)如何做到不盲目乐观
- 9、《哈佛幸福课》:我要稳稳的幸福
- 10、哈佛幸福课的内容简介
积极心理学: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告诉你幸福的8个方法
2002年,泰勒博士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积极心理学”课程,当时只有8个学生选修,中途还有2个人退出。但是,接下来的一年,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门课程。
2006年,“积极心理学”课程,超越“经济学原理”,成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泰勒博士本人被哈佛学生誉为“人生导师”、“最受欢迎的讲课者。”
2007年,泰勒博士第一次为中国高端企业家开设了课程。
2010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MBA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可见,“积极心理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逐渐被大家认可。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泰勒博士写的书《幸福的方法》的精髓。
1 、四种人生模式。
泰勒博士根据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归纳出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人,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是当下的奴隶。
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
这种类型的人,总是为未来忙碌,他们是未来的奴隶。
第三种是:虚无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人,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他们是过去的奴隶。
第四种是:感悟幸福型
这种类型,是泰勒博士提倡的模式,也是最理想的人生模式。
2 、改变固有的模式,养成积极的心理习惯,每天感恩5件事。
通过对照自己固有的人生模式,反思、调整、刻意改变,重新养成一种积极的心理习惯。
扭转过去,重塑模式,重新定义看问题的角度,是一件艰难、但可行的事情。
比如:你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难管教,可是你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想要孩子,却生出来。
一下就把消极的思维,扭转为积极的思维。
每天感恩5件事:感恩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感恩自己和家人平安无事、感恩今天你吃到了美食、感恩你有一份工作让你谋生、感恩朋友帮助了你……
每天感恩5件事,有益于培养积极的心理习惯。
3 、全然接纳自己。
马克.吐温说:“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走到18岁,那生活会幸福无比。”
很多人不自信,不快乐,不幸福,是因为不接纳自己,不接受现状,徒增烦恼。
幸福的人,会珍惜、并运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去创造未来,而不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唉声叹气。
4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却没有方向。但设定的目标如果和自己的实际不和谐,人又会陷入新的矛盾中。
和谐的目标,是自己能做的,想做的,喜欢做的,三者结合起来的最佳平衡。
5 、寻找使命感,热情是幸福的动力。
每个人的使命感不一样,可以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使命感,人做事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激情会转瞬即逝,热情却永不磨灭。
6 、简单即是幸福。
这和当下流行的“断、舍、离”是同一个意思,把复杂的生活,变简单,腾出空间,幸福才能进来。
7 、幸福是无限的,坚持幸福至上的原则。
佛祖说:“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千根蜡烛,而它自己的生命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幸福不会因为分享而被削弱。”
与物质的东西不同,幸福是无限的。
当今人对“物质至上”的坚持,为了土地、石油、黄金或是其他物质财富,让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爆发战争。
坚持“物质至上”,会走上竞争,战争的道路;坚持“幸福至上”,却不会因为分享而削弱幸福。
不同的集体价值取向,会导致人类走向不同的命运。
8 、幸福不是等来的,幸福从现在开始!
如果你认为一定要等到某一个人,买到一所房子,实现某个目标,才是得到幸福。那么这种观念,是被动的,是被外界左右的。这是幸福的假象。
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在。
书中说:“外在的东西,并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们无法使我们真正快乐。安宁必须是内在的。如果你觉得开心,那种幸福是可以传递的,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
还等什么?幸福从现在开始!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每日读书,不忘初心
今日阅读:《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泰勒.本-沙哈尔 著
每天解读一本好书,喜欢可以分享、转发、关注。
哈佛大学《幸福课》2
第二课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 方法适合的重要性:
要不断尝试,多加练习,鉴别哪些方法适合自己
2 关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现象: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差异悬殊(消极远大于积极21:1)
“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他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马斯洛(1954年)
作者的主张:
要有更多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让天平偏移
3 我们需要集中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理由:
(1)集中研究有效的东西(快乐、人际关系、幸福的原因)至关重要,因为有效的或集中研究的会成为现实,如果我们集中研究起作用的,它就会在世界中起更大的作用,在我们身上以及人际关系上起更大作用
(2)快乐并非只是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
(3)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
4 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Martin Seligman(《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序言里)
关键问题: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
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提出问题的本身(即什么东西是有效的?)
5 提出正确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缔造现实
受危儿童案例
解决问题的转机: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他们不去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而是问是什么让某些人成功了?即使面对的是糟糕的环境?也许有很多人失败了,但并非所有人,有些人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
心理学家们此时便开始问,为什么他们如此成功?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们开始识别这些人的各种因素,以及各方面并深入分析他们,他们开始研究这些成功的人,并识别出各种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想出介入方法
突然间结果出来了,真正的结果,现实的结果,打破了数十年零结果的局面,这仅仅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开始问积极的问题,开始专注于研究成功的孩子们
他们的特点是:(他们并非天资聪明,很多都是普通的孩子)
心理弹性强——这时出现了心理弹性(resillence)的概念:一种现象,特征是积极适应的模式,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环境
(1)乐观
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而是乐观地相信,事情会被圆满的解决
他们的乐观在于,认为“好吧,也许这次不会成功,它以后会成功的,我从刚发生的事学到了东西”
(2)他们对生活有信心,认为它有意义,这种信仰是做他们相信的事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作者认为理想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因为我们的内心需要理想主义)
这些孩子有“意义感”,不管是个人成功方面的意义,以及他们行事方式的意义,或是服务社区的意义,还有事情的目标意义
从无助转变到有益的“条件”:信心,意义感,利社会行为,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的意义在于,它不但会帮助他人,还会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便进入了自助和帮助他人的上升式螺旋里,因为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我们在帮助自己时也是在帮助他人
(3)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而不是缺点,他们不会忽视自己的缺点,但他们同时会问:
“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
(本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你会认清自己的长处)
(4)他们为自己设立目标,他们面向未来,他们不但思考事情现在有多糟糕,同时也在思考,五年后或十年后的目标(设立目标是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他们有一个榜样,他们会说,“我想像她那样,我想像他那样”,榜样可以是老师、可以是亲戚朋友,有时候它是一个历史人物或小说的人物,一个他们可以效仿的人,榜样给予他们力量,给他们方向感
(6)最后,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单干,他们有社会的支持,他们不会说“我够能干,可以自己做”,而是说,“我够能干,我可以请求帮助”,因为那确实需要某种能力,还有承认弱点的勇气,承认有某种需要的勇气
思考一下,你在生活中有这些东西吗?如果没有,你可以培养这一切
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社会支持,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的人,那些你向他们请求帮助,便会给予回应的人
想想一个问题的力量,想想一个问题带来的结果,数十年间,很多可以得到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因为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只有在专注于积极的问题被提出来之后,心理学家们突然能够看到,数十年来一直都在眼前的东西,它就在那里,显而易见,等待着被发现,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他们聪明,动机良好,资金充足,但是仍然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
问题缔造现实,它们制造可能性,一个问题引起一场探索,他们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通过Antonovsky的努力,就是让我们从致病模型转到有益健康模型——健康本源学,健康的基础、起源
研究疾病很重要,不管是精神疾病还是身体疾病,但是研究健康的人也同样重要,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健康
那些熟悉科学史的人都知道,重要的进步伴随着新问题的形成而来,问题才是突破点,答案来之不易,但重要的是新问题
有益健康问题,是一个极为新颖的问题,他推动新范式的形成,以帮助我们了解健康和疾病,它对研究人员和医生有着重要意义,生物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是如此
正是那个问题缔造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社会学
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
数图形练习
我问了你一个问题,那个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切事情,每种噪音都会让我们分心,所有物体运动都会让我们分心,我们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好事,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种集中精神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却并不总是好事或者有益的(因为有时候它会让我忽视一些重要的事)
我的问题给你们大多数人制造了一种特定的现实
夫妻间问的最多问题是什么?
怎么回事?有什么问题?我们怎样去改善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如果这是我们所问的唯一一些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这件事,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我们的不足,出了差错的事情,需要去改变的事情,我伴侣的缺点,我们关系的缺点,如果我们只是问“什么出了差错”,“怎么回事?我要改善什么?”那么在这对夫妇看来(而不是客观上),他们的关系里没有好的事物,就像在你们看来,巴士上没有小孩,虽然他们就在你们面前,盯着你
大多数人最经常问自己的是什么问题?
我的弱点是什么?我要改善什么?通常排除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于什么?
如果我们问自己的唯一问题是我的缺点、我的不足是什么?那么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我们看来,好的东西,我们的长处,热情,美德,我们身上的美好事物并不存在
一个主要关注缺点的人,看不到也不欣赏自己的长处、热情和美德的人,一个这样的人会有很高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很多的快乐吗?
我们还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婚姻会失败?我们还奇怪为什么抑郁、焦虑,以及自尊心低落的情况增加了这么多?
动机是好的,我们问“我们如何改善,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但如果我们不同时也问积极的问题,在我们看来那部分现实并不存在,就像数十年来对那些心理学家一样,他们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尽管它就在那里,在他们的眼前,在那些成功孩子的身上,在他们的心理弹性
问题缔造现实,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会走的道路,我们会过的生活,不管是从个人方面来说,从人际关系方面来说,从组织方面来说都是这样
6 “欣赏”起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机构里、人际关系里或个人方面——关注点的重要性
欣赏好的事物非常重要,看看"Appreciate"这个词,它有两个意思:
其一就是为某事感激,而不是认为某事理所当然,我们不应该把长处、成功看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应把别人看作理所当然
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增值”,当我们感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便会增值,它会增长
不幸的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当我们不感激好的东西,把它看作理所当然,好的东西就会贬值
欣赏自己的优点也同样重要,我的长处优点是什么?
自我欣赏不是自我陶醉,而是有根据的自信,有根据的大方有益的快乐
“我们会看到要寻找的东西,错失不去寻找的东西,虽然它在那里,我们的阅历被我们的关注点深深的影响了”
Marva Collins的故事
问题经常会缔造现实,首先要真正理解问题,然后要知道我们要问什么问题
其他老师关注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学校里留得久一点?”
Marva Collins关注的问题:“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1)她的关注点是:
潜能、优点、品德、能力
栽培伟大的种子
(2)她的信念:
“事情将会有所改观”
“我们要练习自信”
“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
“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政府,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成功与否全在你自己”
(3)她的方法:
她对学生们充满期望,把眼光放在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上,并加以培养
她相信他们,她尊重他们,而且她要求很严格
多元智力:
我们要停止问一个学生是否聪明,我们要问这个学生有什么优点?认清这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之后,我们便欣赏它,当我们欣赏它的时候,优点和那整个人都会增值——Howard Gardner
假如有一粒种子,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长成花草树木,假如有一粒种子,如果它没有受到灌溉,没有阳光照耀会怎样?它会枯萎死去。人类的潜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灌溉它,如果我们不照耀它,它会枯萎死去。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如果你不灌溉它,不照耀它,如果你不欣赏它的好处,好处就会贬值
本质上,Marva Collins所做的也就是心理弹性的作用,也就是缔造一个与传统智慧不同的榜样,范式转移实质上是从一个消极的、被动的受害者成为一个主动的人
你并非“不可教”,你可以发展,你可以做好,你可以成功(关键是“信念”的改变)
积极意味着要去行动,行动会增加我们的自信,结果是更多的希望和乐观,希望和乐观会变成自我应验预言
作为积极主动者,并不意味着不给我们自己时间和空间,去让自己感受痛苦的情感,以及摆脱这种情感,没错,我们一定会摆脱它,然而,我们要在适合的时间(它可能是现在、可能是一两天后),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去做事情,这样我们对希望和乐观的自信就会增加
为生活承担责任,就是理解“没人会来”(No one is coming),能否最大限度地从这次经历中获益全在于你
哈佛幸福课: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幸福课
第一讲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教
授这门课是因为,
在我读本科阶段时,
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
课程,
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
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
希望几堂课后,
你能有个大概印象,
让你决定这门课是否适合你。
我在
1992
年来到哈佛求学,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我意识到
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
我成绩优异,
擅长体育运动,
那时壁球打得不错,
社交也游刃有
余。
一切都很顺利,
除了一点,
我不快乐,
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也就是在那时,
我决定要找出原因,
变得快乐,
于是我将研究方
向,
从
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系
,
目标只有一个,
如何变
得更快乐?渐渐地,
我确变得更快乐了。
主要因为我接触了一个
新的领域,
但本质上属于
积极心理学
范畴,
研究积极心理学,
把
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
让我无比快乐,
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
于
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
选择教授这门学科,
这就是积极
心理学。
1504
号心理学课程,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
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
是在
2002
年,
是以讨论会的形式,
只有
8
名学生
,两名退出了,只剩
我和其他六个人
,一年后,学
生稍微多了一点,
有
300
多人参加
,
到了第三年,
也就是上一次
开课,
有
850
人参加
,
是当时
哈佛人数最多的课程
,
这引起了媒
体的关注。
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
奇,
“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
怎么可能呢?”
。
于是
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
报纸,
广播,
电视,
从这些采访中,
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
我前去参加采访,
进行采访,
结束后,
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
Tal
,多谢你抽空参加
采访,
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的话。我漫不经心地问,我
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
“有何不同?”
。他们会说,
“这个嘛,
我们以为你很外向”
,
下一次采访,
结束时仍是如此,
“多谢接受
采访,不过
Tal
,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
。又一次,我漫不经
心地问,
“这个嘛,我们没想到你会这么内向”
,下一次采访,仍
是如此。
“有何不同?”
,
“这个嘛,更开朗,更外向”
,下一次采
访,
“这个嘛,太害羞了”
,因为采访中我容易紧张。
差不多有几十次采访,每次都是“好交际,更开朗”
,
“不
含蓄,更外向”
,诸如此类,最绝的一次,是波士顿一家地方台。
我去参加采访,聊了很多,我觉得进行得不错。采访结束,主持
人是个热情开朗的男生,他送我出门,拍着我的肩说,
“多谢接
受我们采访”
,然后又是那句,
“不过,
Tal
,你跟我想象得不太
一样”
。我问,
“有何不同”
,你要知道,那时候,我已经完全被
打击了,
不过我还是漫不经心地问,
“有何不同?”
。
他看着我说,
“
我也说不上,
Tal
,我以为你会更高些”
。更高些?什么?,
1
米
70
…是
1
米
69
不够格传授快乐吗?
我考虑了很久,
仔细思量
了,
整件事从头到尾。
我似乎明白为什么他们期望不同了,
因为
他们要说服自己,说服观众,
“这门课怎么会比经济学导论热
门?”
。唯一的解释就是,导师非常外向,充满领袖气质,乐观
开朗,
当然了,
还很高,
可惜我的名字少了一个
L
。
但是,
是啊,
真可惜,所以问题是,他们找答案找错了地方。也就是说,他们
不该关注信息传达者,而应该关注信息本身,我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我参与过其他大学积极心理学课,遍及全国,乃至全球。
积极心理学|聊聊哈佛『幸福课』
哈佛的《积极心理学》,又名幸福课,曾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网易公开课”有完整的录像视频,一共23集,每集80-90分钟,主讲人Tal蛮有魅力,不会枯燥。在过去半年里我实践了其中一些方法,感觉到了真实的改变,分享在这里。
虽说是幸福课,实际地说是没有让人从不幸一下变得很幸福的本事的。 它只是在你原有的基础上幸福感更强一点,在长时段里提升你的幸福水平,这是前提。
从情绪、认知、行为开始。
积极关注
人的专注有限,低头捡六个便士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月亮的。每个人都常会想“我的缺点是什么,我有什么不足”,“我和女(男)朋友的关系哪里有问题,怎么才能改善我们的关系”……有没有注意到,被关注的通常是什么。 「问题」「改善」,当它们构成了我们思考方式的时候,“现实”就被强化为“我们的关系真的有问题”“这个需要改善”。 还能看到美德与长处、伴侣间的情感吗?举个栗子,最近看到伊能静的分享:
爱人在你需要的时候刚好没有陪伴在身边的情况时有发生,想象一下此时你的的思考方式会构造出什么样的“现实”。 同样的, 当负面消息遍布媒体,无意识的你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今天早上微信推送的新闻:
眼前的生活不只有苟且,而是取决于你的关注,“focus on good things”。 生活不仅需要批判,也需要感恩, 感激好的事情会增值 。而我们常常习惯于失去之后才珍惜,生病之后才感激健康,事情恶化才感激身边的人和习以为常的事。
培养感恩,让它变成性格的一部分。 Tal的方法就是每晚睡前回顾过去一天,写下感激的至少五件事,尽量每天有所变化,保持新鲜感,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特点。 重要的是,祛除概念影响的观念。 举个栗子,我们每天用网络办公读书游戏看视频查资料,我们的观念受到科技概念的改变,日常生活中它的存在几乎不会出现被观念感知。虽然让练习我们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还要感恩有点矫情,不过确实有效。 不以一切为理所当然,甚至不将感恩练习视为理所当然,进行积极的关注吧!
准许为人
积极关注并不能消除消极情绪,即使怀着世界美好的心,也不可避免被焦虑、生气、悲伤、后悔、嫉妒等等情绪困扰,关键在于提高接纳和管理的能力。
消极情绪实际是心理陷阱,需要认识并识别它,“我的认识哪里出现了扭曲以致产生不必要的消极情绪”。 当你试图压抑一种想法的时候它只会加强,准许为人,接纳你的本性,接纳自己人之为人的喜怒哀乐。 每天提醒自己1-2次,准许自己为人。Tal推荐的方法是 冥想 ,脚放平,背坐直,全身放松,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慢慢吸气…吐气…类似禅定、瑜伽、放松训练,原理相同。沉静而释放情绪,每次15-20分钟。和现实保持联系,既不回避消极,也不回避积极。
与自我和谐
Tal认为 影响幸福的是正确/错误的期望,不是高/低的期望,而正确的期望就需要认知自己的内在。 从小一点事情来说,社交会令你感到压力吗?试着不只是期待别人喜欢而给自己压力,而是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抱着了解去表达想法。
大的方面,你如何诠释正在做的事,是职业?工作?使命?我们需要听从使命的召唤,听从内心,与自我和谐。 除了关注生命中拥有的,更重要的是关注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有时候你还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自己的期望是责任感,却因此感到焦虑;期望雄心壮志,却因此陷入完美主义。因为它们时常是成对出现的,如何分开而只保留一个?
Tal问,为什么我们的新年计划很难实现,而每天早晚刷牙却毫不发觉?因为 实现新年计划需要自律,刷牙只是例行公事,人的自律是有限的。 保留责任感而去除焦虑的方法就是 『建立例行公事』 ,想来你知道怎么做,只消注意30天内最多建立2个。
相信潜能
我们除了面对消极情绪,还需要应对压力、挫折这般长时段的心境挑战。接纳在前面已经说过,允许自己失败,还可以从全面的视野看待问题,转换角度,积极面对。静心想一想“这件事情在一年之后会有影响吗?”面对现实,承担责任,让自己最大限度从经历中获益。
你的自我概念就是命运。 全世界的人都倾向服从权力,但潜能在每个人的信念里,精神对构建生理、认知、情感、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Tal讲了一个故事,我想把它整个记录下来。
2005年,福布斯杂志评选150年来最伟大的20位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名列榜首。他是谁?
“自古希腊设立‘一英里’赛跑项目以来,没有人在4分钟内跑完。所有运动专家用各种理论证明了‘1英里4分钟是人类的极限’。近2000年来,人们一直相信这个极限。但是,20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罗杰·班尼斯特不相信。他是跑步爱好者,1英里的最好成绩是4分10秒。他经过刻苦训练,把成绩提高到4分2秒,然后发现似乎无法再提高了。但他仍旧采用科学的方法刻苦训练,在1954年5月6日,他跑出了3分59秒4的成绩,突破了四分钟。六周之后,美国有另一个人跑出了3分57秒。第二年,跑进4分钟的共有37人,再过一年突破的人数超过300人。”
阻碍人们改变的最大障碍是低估了自己改变的能力。用你的勇气与力量,成为你想在世上见到的改变。
改变带来可能
认知与行为需要协作, 想要提升幸福感就要在行为上做出实际的改变 。除了提到的感恩练习、冥想与建立例行公事之外,还有两个对我而言受益良多的方法——运动和记日记。
关于 记日记 ,Tal推荐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记录消极的事件。用心回忆还原每个细节,让自己重新体验当时消极情绪,虽然在接下来的几天你的幸福感会有降低,但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提高到之前的水平之上。另一种就是记录积极事件,对带给你良好感觉事件的重温会提升幸福感。第一种不免痛苦,且不是每天发生的,我推荐第二种,顺便可以做感恩练习。
运动 是减压与缓解焦虑、疲劳的有效方式, 半小时的运动,每周至少四次。 从开始养成运动的习惯,我可以感觉到比之前精力有了提升,身体更为舒展也多了活力。如果连续几天没有运动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焦虑情绪,精神也有下降。所以,身心健康、保持体型,一举数得,迎着春风,动起来吧。
除此之外,Tal还介绍了 每24小时睡8小时;至少15分钟的意志训练,每周6-7次;每天拥抱12个人 ,它们都可以帮助你保持身心健康愉悦,帮助你在长时段内获得幸福成功。
如果有时间推荐听一下这个幸福课,祝你发现自己的幸福潜能。
哈佛幸福课总结
哈佛幸福课一共有23课时,我只能说遇到它并学完它是我的幸运,可惜的是没有早点遇到,在此分享:
哈佛幸福课旨在研究积极心理学,希望研究极其卓越的人才身上的特质从而适用于普通大众,什么是幸福并且怎么追求幸福,是连接象牙塔和世俗大道的桥梁,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Tal希望提醒我们一些已知的常识并应用于生活之中,Common sence is not common.凿去多余的石头并回归我们人类最初的天性与本真,成为我们应该成为人。
一、允许自己为人(permission to be human)
接纳自己,接纳现实,接纳自己的情感,把喜怒哀乐甚至是嫉妒都当做人性的一部分,承认自己的不完美。no one is coming ,it's up to you to be succed.别埋怨别人,自己主动承担生活的责任。
二、自我认知理论
1.开始行动(just to do it)
2.想象成功
3.认知疗法(重建理性和现实)
成长没有捷径,不敢尝试将失去自己
3P是3M的对应疗法
3M(夸大,狭隘,伪装捏造,情绪化推断)
3P→1.许可自己是人(接受现实,接受情绪)permission
? ? ? ? 2.重构信息(黑暗中的亮光,失败中的机会)positive
? ? ? ? 3.分散注意力(看别的地方,let me move on)distruction
? ? ? ? 4.转换角度(这件事几年后还重要吗?什么事对你很重要)pespective
心理成熟是转换角度的能力,这个功效就像药片,需要时常使用。
三、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无论你觉得自己行或是不行,你都是对的。自证预言经常创造一个世界。我们的世界,周围的世界都建立在我们自己的信念之上。
哈佛商学院对卓越人士的发现:
1.总是问问题,不断学习,总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谦虚
2.他们相信自己,有促进他们成功的进步和自我效能。
自我认知决定命运,自我概念决定自我命运。
四、失败(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t(苛求完美者):认为成功就是直线
excellence(力求完美者):无论目标是什么,都乐在其中,把失败看做反馈和成长的机会。
世界上最出色最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无论哪个行业,最成功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等等都是失败次数最多的。没有完人,失败不可避免。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的死敌,成长是不断上升的螺旋线。力求完美者喜欢自然平衡的方式,他们明白失败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吸取教训,她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成的现实,把失败当做学习机会和垫脚石。重视过程,即使失败也要为了尝试奖励自己。focus on hardwork, journey, effort.
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
五、享受过程
灵药配方(身心合一的法则):
1.锻炼(一周3次,一次40分钟左右)
2.正念冥想,打坐冥想
3.每天3个深呼吸
4.瑜伽
5.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
6.触摸&拥抱
7.被了解而不去被证明
8.写日记
9.感恩练习
六、爱情
亲密关系很重要,能预示我们的幸福,比我们的成功,别人对我们的敬仰,比解决问题,考试更重要。
1.爱情需要努力耕耘(如何培养我们的感情)
2.让对方了解自己而不是被认可,表达自己不是掩饰自己,以开放的态度相处 be known rather than be validated
3.there are conflicts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冲突
4.积极感知,要做一个benefit-creator,如果不懂欣赏,金子也不会发光,完美的敌人,对立的帮助(a beautiful enemy, help me in my appreciation to the turth)
5.主动有建设性的沟通(it's about win-win),它必须是真诚的,不能是假装的,讨论积极的问题。
九、压力
压力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修整,其实紧张情绪对我们有益,身心要保持灵活性,做到多层次的修整:
初等:瑜伽,冥想,健身房锻炼,吃午饭
中等:睡眠,周日休息一天
高等:假期,旅游
只有休息才会有创造力
冲刺→休整→冲刺→休整
TBD(too busy disorder):太忙综合证
集中精力在有效的信息:
1.设定一些习惯
2.设定工作的休整习惯
简化生活,做更少的事,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允许自己休息,尊重人的天性。
what i really really want to do?what is important to me?
要想成功必须精打细算。
对付拖延症:5分钟起飞法,一旦我们开始行动,就会马不停歇。赶快行动,不要拖延,do it now
十、自尊
自尊的首要条件就是接纳自己,高自尊更坚韧,更能应对困境,适应性越强,更能处理焦虑、沮丧。高自尊心也决定了高情商,低自尊与焦虑有关。提高自尊永远不嫌多。
6个练习提高自尊:
1.正直,言行一致,信守诺言(follow up what i say)
2.自我意识的练习,了解自己,自我认知理论
3.有目标,有发自内心的追求,为人生的目标和感召生活
4.承担责任,it's up to you to make something of your life.
5.自我接受,每天允许自己为人
6.自信的练习,在是的时候说是,在不是的时候说不是,坚持我们的信仰。
自尊不是来源于成功,地位和金钱,而是与其他因素有关。
自尊层次(epigenetic modle):
一、依赖自尊(易为他人左右)
二、独立性自尊(自己评估自己)
三、绝对自尊(自我实现,置身事外并关心他人)
四、互赖自尊
培养绝对自尊需要长年累月的时间,是终身的事业。自尊的反面就是傲慢自大和自恋。当我们培养自尊自爱,我们更容易同情爱护他人。因为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常常也是对待自己的态度。独立自尊是稳定的,为人更沉稳慷慨冷静,依赖性自尊是不稳定的,更容易表现敌意。
十一、改变
改变是可能的,但是需要时间。change is hard,change takes time.
改变三要素:
A(effect):情感(锻炼)
B(behavior):行为(暴露)
C(cognition):认知(分析)
态度和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大脑不愿意内外部不一致。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影响态度。想破头也不会有真正的改变除非行动起来。
甘地说:"欲变世界,先变己身."
你希望世界更加幸福,自己先幸福起来,好好照顾自己。
幸福跟我们的身份和地位财富是无关的,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我们的心智状态和对人生的关注有关。唯有活在当下,才能幸福。
Take good care. Thank you, Tal.
Change is possible.Nothing is impossible.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02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最大原因,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
2、学习《积极心理学》,它可以使我们有选择的放大我们心中的幸福快乐,在清楚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时,有选择的它们缩小到最小。
3、我们要由选择的去欣赏有意义的东西,屏蔽那些使我们堕落的东西,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来对我们的灵魂进行一次彻底的净化。
《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课堂笔记(第一、二课)
1、我内向害羞个子矮,但是我依然能教积极心理学,因为我们需要注重的是信息本身而不是信息传播者。有的信息夸大其词却收效甚微(比如幸福人生的三个技巧),有的信息严谨有效却枯燥乏味(比如老师的学术论文),本课程主要是构建大众和象牙塔之间的桥梁,研究将理论如何运用到生活上。
2、每节课中间会有1-2min休息时间,我们需要安静??,去反思去内省,因为人在思考的时候,才会对刚刚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
3、积极心理学源自其他心理学研究。
4、仅仅接受信息 (infarmation) 并不够,解读转变 (transform) 比信息更重要,同样的客观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充满感恩。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决定的。胜利和失落,起起伏伏是人生的常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是我们没有怎么应用到实际中去。
5、要凿除限制我们的东西(对胜利的期待、焦虑抑郁束缚),做减法的人生比做加法更灵活。(心中的David)
6、常常问问题,处于好奇开放的状态,导致了成功与极度成功的区别;
7、文化差异固然有,但是文化共同性更多。
8、what is most personal is most general. 越是个人的东西越普遍。(多对内思考)我们必须记住对一个人深层本性的认识,同时也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移情的来源)研究我们自己本性的东西更重要。
9、课程结束时,我想听到你们所做的变化是什么?
10、the best learning is teaching. 最好的学习是教。
1、研究消极情绪(愤怒焦虑抑郁)的文章:研究积极情绪(幸福快乐)的文章=21:1【心理学研究太多的黑暗面、消极面,研究太少人的潜能、健康、爱】,但是研究积极心理学依然有用??
????a: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因为有用的或者集中研究的会成为现实;(如果有用,他就会在世界起更大的作用,对我们自身起更大的作用)
????b:快乐并不是对痛苦的否定,快乐也不会解决痛苦(但是一个痛苦的人是无法快乐的)
? ? c:预防至关重要,预防困苦可以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
2、这些课我们会学到许多方法,但是不会适合每一个人,我们需要学习-尝试-检测是否适合自己-继续/终止,再尝试别的-检测…;
3、“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案例:为什么人们会失败?——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即使面对的是不理想的环境?——积极方向的提问,得出了许多结论:【这些孩子都相信,事情会被圆满的解决,他们有信心,有意义感。】【虽然事情这次没有被解决,但是下次会被解决的】【他们会把目标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了解我们擅长什么】【我们内心需要理想主义】【他们不是孤立的,他们有社会的支持。“我够能干,但是我也需要帮助。”他们有承认弱点的勇气】【寻找有用的社会支持】
问题才是突破点: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
【案例,几何图形】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集中精力不总是好事或有益的,他会缔造一种现实。
【案例:如果我们在蜜月期后,只问“我们如何改善我们的关系?”会让我们只看到伴侣的缺点,和关系的缺点】
【案例:大多数人会问自己“我的弱点是什么?我需要改善什么?”要多问“我擅长什么?我的长处是什么?”】一个人只注重缺点时,会让我们忽略现实。
appreciate:感激;增值。感激会让好东西增值。
大量自信练习,欣赏每个人的潜力,停止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积极主动者要做的事:经历痛苦后——行动——承担责任——出去走走——认识别人——更多的希望和乐观(自我知觉理论)
《哈佛幸福课》06(3)如何做到不盲目乐观
我主张的,历来是,经历都是合理的,所有的不爽经历都要“化粪为肥”。所有的“坏事”,对于肯于积极面对,不惰性于思考与行动的人来讲,都是晋级的机会。
孩子身边没有那么多有纪律、有界限、自律的大人,也不是坏事,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成长为自己长辈的反面。成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孩子。
改造长辈和我们自身,都可能很难,有如愚公移山。但是,我们的孩子,却有机会,从所有的负面经验上吸取营养,变成高情商、高认知的“青出于蓝”者。
所以,恼怒一下也就罢了。接下来,积极行动吧。 积极行动是突破负面积习和摆脱轮回的力量。
今天在听课前,看到了一篇妈妈课堂的推文,记录下来,适合成长到这个阶段的自己。因为自己最需要的是提高主观能动性。
也很符合积极心理学一直强调的两点:1、积极的信念? 2、切实的行动
Tal今天提到越努力,越幸运,也是强调行动的力量。
乐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可以习得的,成功不仅仅是包含信念也包含其他。
Optimiam can be learned. Success is not only about beliefs ,but also others.
过往人们认为,降低你的期望值可以提高快乐的基础水平。
To lower your expectation to get more happiness is wrong.
然而,这是错的。
人生中, 幸福的曲线一直是高低起伏的着不断向前的 。这是常态。
那么如何提高你的基础快乐线呢?
两个部分:
1、区分乐观主义和盲目乐观主义。
重点在于在持有积极乐观的信念基础上,也要有评估认识残酷现实的能力。
然后在两者中间找到平衡。
a, high level beliefs and faith
b, evaluation of the situation
to attain the balance.
2、面对和行动绝对比逃避更有利
面对残酷的现实,积极面对,并采取行动。即使失败了,仍然不放弃,鼓励自己,没关系,下次我会做的更好的,未来我一定会成功的,然后继续调整行动。
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会发现失败并没有那么难面对,绝对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面对得多,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痛苦。当我们不那么害怕失败了,下次行动的动力会更强一些。
Not to avoid but to cope. To handle, to try, to act.
虽然我们的快乐曲线仍然在起伏,但是整体的起伏波动却是不断向上延展的,而不是保持在一个曲线水平上下振动。
无形中我们的基础快乐线就在不断提高。
如下图。
作业
大胆做一件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吧。
今天和一个从未联系过的但很钦佩的同学请教了一会儿育儿的事。
我真的是很棒啊。
《哈佛幸福课》:我要稳稳的幸福
上期通过阿兰.德波顿所著《身份的焦虑》,我们解析了现代人的焦虑现状,在处理焦虑的路径上,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态度。
努力去消除负面情绪,是一种解决方式,但这样最多只能让你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人”,而努力使自己优秀起来、幸福起来,则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们往往认为幸福需要铺垫,要先消除问题,才谈得上追求幸福,其实不然,当你在追寻的过程中,平凡的生活增添出别样的意义,焦虑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
所以不妨从追问我到底有什么毛病,转换成多问我怎么才能做到,多关注积极的一面,而注意不去强调消极的一面,用这种全新的认知去生活,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
今天为你解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
简介
----准备迈起春天一般的步子吧
哈佛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在网易公开课就可以看到免费的课程视频。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着重参考了《我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一书,该书是王滟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书,可以说是该课程的精华文字版。
说到沙哈尔老师,多少带有些传奇色彩,他早年练习壁球,曾获得以色列国家级冠军,但短暂兴奋后他便再次陷入沮丧,总觉得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至于苦练到身体不能承受,好在他开始有意识地追问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后来进入哈佛学习心理学,他找到了答案。
沙哈尔的幸福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据说听完这门课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转变消极
----用认知行为疗法做出改变
研究表明,当衣食等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财富的增加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就极其微弱了。古语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的幸福感,也像经济效益一样,有着类似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所以社会价值中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可能会使我们快乐一阵子,但却无法定义幸福。实际上幸福本就是一种感觉,非要量化的话,可以用幸福基准线来衡量幸福感。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提升幸福基准线,即在:改变,信念,正确视角,感恩,幽默五方面做出行动。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改变认知和情绪来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后,又能反过来矫正认知,改善情绪。在此过程中,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关于改变的几点认知:
第一,剧烈的改变不易发生,日常的改变往往是基微小的、基础性的。所以不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宏大的,或者说过于理想的目标,执行过程中也要合理分配任务量。
第二,在改变的过程中,自制力并不那么重要,相反立刻行动更重要。很多事情没有自制力的人也可以做到。
第三,坚定的自我信念,以及他人传达出的信念,可以创造改变的现实。
第四,痛苦难以消除,但可以被接受。选择用积极的、成功的视角而非痛苦的失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是更为科学的有益的方式。
(2)做出改变的行为:
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性的一环,有了全新的认知,行为必须跟上,不然就会回到原点。
当你迷茫时,只要还能控制住情绪,不妨暂时放空思绪,不要犹豫立即开始实践,行为反过来也可以改变认知和感情。
如何行动:
第一,首先找到你自己的优势,提出高一点的标准和执行计划,并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同时去寻求一个对你表示友好,表达赞美的环境,坚持下去。
第二,对于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美好,不要因为适应了或习惯了而视而不见。那些心怀感恩的人,拥有比普通人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其免疫力更强,也更健康长寿。
记得每天写下“感恩日记”——记录3-5件值得感恩的事,隔一段时间对某人写信表达感谢并在正式场合读给他听,或请对方吃一顿感谢饭。
第三,对于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注意发掘幽默感。
你可以通过观察身边那些幽默的人、喜剧演员,来总结他们身上有什么幽默的要点、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并在每天结束时,记录下3-5件幽默的事。试一下,看幽默的人生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3)情感的宽恕
无论以上的内容你是否能够做到,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请允许自己为人,在情感上对自己好一点吧,允许自己软弱,允许自己偶尔偷懒,做不到。
练习积极
----用3因素增强幸福
1、自尊
自尊与幸福感联系紧密,我们的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自尊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包含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两方面,前者是我们对事物的把握和执行能力,后者是在处理事情中感到的价值。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尊都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自尊来源于别人的夸赞,以及高成就的人自尊一定高。
但其实高成就的人不一定拥有高自尊,因为自尊来源于我们自身付出与努力带来的肯定,而非外界空洞的夸奖。
自尊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三层次,三个层次层层递进:
(1)依赖性自尊:来源于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建立在别人的判断和与他人的比较上。
(2)独立性自尊:来源于内在自我,不依赖于别人。
(3)无条件自尊:既不来源于他人,也不来源于自身,不需做任何比较,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
那么如何提高自尊让我们感到更幸福呢?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
隐形设想:不断暗示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无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抛开他人的状态下,来确定自己的真实想法。
想象未来:想象未来五年、十年自己会在哪里、做什么,来确定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保持诚实:尝试一周不说假话,不断练习,使潜意识认同自己说的话是有价值的。
2、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听上去好像挺好的,是个优点,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完美主义指的是不受控制地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伴随着对失败的恐惧和无法接受,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固化的直线思维。完美主义的人永远达不到他设定的本就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因而也不会快乐。
完美主义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限制性而非促进性的因素,完美主义过度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使他们尤其害怕失败,因此可能不愿行动,也就陷入了停滞。
而追求卓越则是注重整体的过程,既追求结果,也能接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这体现的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的人享受过程,所以也懂得休息。
提出完美主义,是希望我们能避开这一陷阱,用追求卓越来代替完美主义
3、处理好亲密关系
对于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认知:
(1)亲密关系中必然有冲突存在,我们需要允许冲突存在,并学会处理冲突
(2)亲密关系是被了解而非被认可
(3)亲密关系不能自生自灭,需要双方树立持续付出和经营的意识
如何处理好亲密关系,除了避免以上的认知雷区外,还有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实操技巧,那就是:抚摸与拥抱。试着每天拥抱你的伴侣8-12次,不用一星期,不光你们的关系,你们的人生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转变。
稳稳的幸福
----以追求幸福为使命的积极心理学
读完这些,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你可能会问: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而现在你发现还可以问:我有什么天赋,有什么变得更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有谁要去看心理医生,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这人一定有什么毛病,而不是这人可能想变得幸福。 这是由于心理学发展到现在,践行的使命更多在于帮助解决痛苦,也就是仍处在传统心理学领域。所以我们普通人对心理学的认知通常都停留在传统心理学这一狭隘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心理学的内容是很广阔的,心理学的三大使命是:解决痛苦,追求幸福以及发展和培养天赋,使平凡的生活更具意义。而传统心理学刚好只践行了第一层使命。
传统心理学过度强调心理消极的一面,而积极心理学关注心理积极的一面,注重改善个人发展,尽管积极心理学仍在发展早期,但积极心理学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必要补充。 学习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打开我们长期以来因传统心理学影响而受到的思想禁锢,更多地关注积极面而非单一的消极面,也有可能激发我们个人的潜能。 那些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灵鸡汤的人,只不过是停留在了肤浅的情感层面,而没有继续行动,也没有改变固有的认知。 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的,它并没有那么多光环和神秘感,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是能起到实际帮助的,《哈佛幸福课》的导师泰.本.哈切尔教授正是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 缓解痛苦是必要的,但追求幸福也同样有此必要,如果没有对幸福的期待,生活就会是一潭死水。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原课程视频,想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参考书籍,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推荐几本积极心理学的著作,沙哈尔老师所著《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 希望大家都能过得更加幸福?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关于幸福的话题,你有哪些想说的,留言板告诉我们哦~
如果您的阅读习惯是在公众号中阅读,欢迎 关注如沐书单公众号 哦~精彩荐文剖文不容错过,还有惊喜“一文看懂”系列等着您~
哈佛幸福课的内容简介
近年来,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该课被师生们誉为“幸福课”,称这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当他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般的脚步”。幸福课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因此泰勒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怀着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尽早寻到幸福密码的希冀,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哈佛幸福课》。本书全面总结了沙哈尔的幸福理论,将获得幸福的方法和哈佛大学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成果完美地结合起来。全篇娓娓道来,享受之余让您不知不觉地开始品味生活,反思自我,实现幸福。希望本书能为每个寻找幸福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带来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