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A Weekonthe Concord》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30 21:06:37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是哪个城市的??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1 William Street, Princeton, New Jersey, USA, 08540-5237; Phone: 609-258-4900, Fax: 609-258-6305
U.K./European Ordering & Fulfillment: University Presses of California, Columbia, and Princeton Ltd., 1 Oldlands Way, Bognor Regis, West Sussex, PO22 9SA England; Tel: 441243 842165, Fax: 441243 842167. Lois Edwards, Office Manager (email: Lois at upccp.demon.co.uk)
U.K./European Editorial & Marketing Office: 6 Oxford Street, Woodstock, Oxfordshire, OX20 1TW England; Tel: 441993 814500, Fax: 441993 814504. Richard Baggaley, Publishing Director, Europe; Tel: 441993 814501. (email: Rbaggaley at pupress.co.uk) Caroline Priday,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Manager, Europe Tel: 441993 814503.(email: cpriday at pupress.co.uk) Contact UK Publicity dept

详细介绍欧美著名出版社有哪些,哪个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版《傲慢与偏见》较好,较经典,较流行。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的傲慢与偏见推荐你读
出版社的话 Little Brown and Co. 挺出名的,著名的暮光之城是他出版的
Transworld Publishers 也不错,多数出版科幻小说
  1.艾迪生-韦斯利-朗文 wesly-longman
  它隶属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Pearson Education),是培生公司(Pearson plc.)的子公司。它出版的许多图书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并与国内许多出版社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出版了不少语言类、计算机、英语教学方面的书籍。
  艾迪生-韦斯利-朗文公司有如下三个部分:艾迪生-韦斯利公司(Addison-Wesley),主要出版计算机、经济、金融、数学、物理、天文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图书及电子读物;朗文公司(Longman),主要出版语言交流、教育学、英国语言学、历史、政治和戏剧方面的图书;本杰明-卡明斯公司(Benjamin/Cummings)主要出版化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图书。
  2.Prentice Hall
  普林蒂斯
  成立于1913年,由查尔斯盖尔斯滕贝格和理查德艾丁格创办,Prentice Hall凭借出版先进水平的教材、专业的参考刊物、专着介绍而成功。八十五年后的基础上,Prentice Hall与世界领先的教育和专业出版商——培生教育合并。自1998年以来,Prentice Hall继续将其定义为一个在教育市场的领导者,
  3.springer
  斯普林格
  施普林格出版社是世界最大的私营科学出版社之一。除了柏林和海德堡的总部之外,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巴塞罗纳、布达佩斯、维也纳、米兰、华沙和新加坡都设有分社。数目众多的代理办事处构成了施普林格的发行网,使得施普林格的图书和期刊能送达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手中。出版社的作者来自许多国家,都是各个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其中有不少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施普林格的出版物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生物、药学、数学、物理、天文学、化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其中,60%为英文出版物。图书中既有科学研究者需要的手册、专著、丛书,也有用于教育培训的课本、散页出版物。在医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方面的文献很有特色。施普林格出版的期刊有四百多种,覆盖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施普林格的在版图书有17,000种,每年新增2,000余种。
  施普林格出版社致力于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已有一百多种电子产品,其中包括七十多种光盘和一个联机数据库。从1997年7月起,约有200多印刷型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施普林格还推出了Springer LINK,这是一种网上查询印刷型和电子型期刊的服务。
  4.爱思唯尔
  elsevier
  爱思唯尔(www.elsevier.com)是一家经营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团。通过与全球的科技与医学机构的合作,公司每年出版1800多种期刊和2200本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如ScienceDirect 、MD Consult、文摘型数据库、在线参考书目和特定学科入口网站等。
  爱思唯尔公司的总部设立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在全球各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其中,爱思唯尔Elsevier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包括东京、汉城、新德里、悉尼和北京办公室等多个分部,以建立并开拓亚洲市场,努力为本地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灵活的信息解决方案,真正满足该地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并越来越强调互联网的传递媒介作用。
  爱思唯尔公司北京代表处的全体同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责任:热诚服务于我们的用户,使我们的出版物、电子产品和相关服务能够让您尽情地畅游在无疆界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将通过各种各样的协作活动来促进交流、建立共识,以加快中国科学研究的进程。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出版社
  http://www.cambridge.org/
  剑桥大学出版社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14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如今,该出版社每年有2000多种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物面世,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和学术出版社之一。 剑桥大学出版社分为人文和社会科学部、科学技术和医学部、英语教学部、 咨询和电子部、期刊部等部门。该社人文部每年出版近]00种出版物,包括文 学、戏剧、哲学、语言学、古典名著、宗教研究、音乐、电影、艺术和建筑史 等领域。社会科学部每年出版近400种出版物,包括历史、政治、经济、法律、 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方面的学生课本和学术参考书。该社科学、 技术和医学部每年出版约300种出版物,其中科学教科书的比重逐渐增加。剑 桥大学出版社向国内外出版140种以上的期刊,其中约一半届科学技术和医学, 一半属人文和社会科学。这些期刊中有许多被认为是所在领域的核心期刊。
  John Wiley & Sons Inc. 约翰-威立出版社
  http://www.wiley.com/
  John Wiley & Sons Inc. 约翰威立国际出版公司1807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知名的出版机构,面向职业人士、教育界、终身学习者和广大读者出版学术著作、期刊、大学教材、畅销书以及在线出版物。在学术出版领域,威立( Wiley )一直领先在世界的前列,并且拥有世界第二大期刊出版商的美誉,以质量和学术地位见长。目前John Wiley共有784种电子刊,其学科范围以科学、技术与医学为主。该出版社期刊的学术质量很高,是相关学科的核心资料,拥有众多的国际权威学会会刊和推荐出版物。其中被SCI收录的核心刊达200种以上,SSCI收录了49种,EI也收录了118种,其学科广泛分布在:化学化工、生命科学、医学与卫生保健、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统计学、物理和天文学、心理学、工商管理等。
  威立( Wiley )在学术出版领域已经率先步入数字化出版的时代,1997年威立( Wiley )就正式推出了数字出版平台 —— Wiley InterScience,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以提供500多种在线期刊、2500多种在线图书、20种过刊集、80多种在线参考工具书、14种实验室指南、11个在线资料库,循证医学图书馆,InfoPOEMs, InfoRetriever 以及 EBM Guidelines: Evidence-Based Medicine,与世界上最主要的学术出版商互联、与最重要的学术网路互联的大型网路平台。
  在过去的10年中威立(Wiley)的股票年增长位于全美出版界的首位,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财富》(Fortune)杂志评选为「100名最佳雇主」之一。
  2007年适逢John Wiley出版社成立200周年,并成功并购Blackwell Publishing。2003年Wiley收购了因母公司财政危机被抛售的著名计算机图书出版公司Wrox。IEEE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协会——世界最著名的电子电气协会) 是John Wiley 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与Wiley 合作出版了大量学术图书,涉及领域包括电子/电工/电气等领域书籍。
  Wiley合作的协会有
  Wiley-VCH(德国化学学会出版社)
  IEEE press,IEEE 计算机协会 (IEEE Computer Society)
  专业工程学出版社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ublishing,简称PEP)
  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美国光学学会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美国陶瓷学会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Ceramic)
  Nokia,Siemens
  IEEE 只出版会议录和IEEE标准, 而 IEEE 的学术书是与 Wiley 合作出版的。如果图书馆订购了 IEEE 的系列书(文献/会议录/标准),并不代表订购了IEEE学术书。IEEE学术书由Wiley出版和销售。
  McGraw-Hill Education 麦格罗希尔国际出版公司
  www.mcgraw-hill.com
  麦格罗.希尔国际出版公司成立于1888年,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长久以来,我们以深度与广度兼备的专业出版闻名全球,在商业企管、财经投资、医学、社会与自然科学、建筑、电机工程等出版领域享有盛名。身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出版公司,麦格罗.希尔的学术图书出版品多为全球各大专院校的指定教科书,读者群遍布世界各地,年龄层从小学到大学、研究所、专业人士等。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淬炼,从19世纪迈入21世纪,「麦格罗.希尔」就是质量的保证。
  国内读者熟悉的《商业周刊》即为该公司的代表作之一。
  Artech House
  http://www.artechhouse.com/
  Artech House是业内领先的出版社,面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出版高品质的当今最热门技术的专业书籍,包括移动通信,智能传输系统,互联网,软件工程,计算机安全,软件质量,微波技术,传感器,天线和其它的边缘领域。创建于1969年,隶属于Horizon House Publications Inc。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0 08:37 1、综合性出版社:
  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编辑出版力量雄厚,可有计划地组织世界各地学科带头人撰稿,出版的图书、期刊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门类,质量较高。如美国西蒙和舒斯特公司(Simon & Schuster Ltd.)、美国约翰·威利父子公司(John Wiley & Son, Inc.)、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McGraw-Hill Co.)、英国的培格曼出版社(Pergamon Press Ltd.)、联邦德国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 GmbH & Co. KG)、荷兰的埃尔塞维尔科学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克吕维尔学术出版社集团等(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Group)、哈珀科林斯(HarperCollins Publishers)、和CRC出版有限公司(CRC Press)、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国际汤普森出版公司(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Ltd.)、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td.)、朗曼出版集团公司(Longman Group Ltd.)、里德·埃尔塞维尔(Reed Elsevier Ltd.)等。
  2、专业出版社:
  规模一般不大,书刊富有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受专业读者重视,书刊内容限于一定学科范围之内。如美国专门出版数学书刊的数学学会出版社、出版科技类的普莱南出版公司(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擅长科技手册和百科全书的马塞尔·德克尔公司(Marcel Dekker, Inc.)、出版档案图书馆类的档案出版公司(Facts on File, Inc.)、出版科技和人文科学的戈登和布里奇科学出版公司(Gordon &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Ltd.)、出版年鉴类的简氏出版公司(Jane's Publishing Company Ltd.)、出版医学和生物类的利平科特—雷文出版公司(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出版医学类的莫斯比出版社(Mosby Publisher)、出版教育类图书的法尔默出版社(Falmer Press)等等。
  3、教科书出版社:
  主要出版大专院校的教科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也出版一些专著,供研究参考用。如美国的阿迪生·韦斯利·朗曼出版公司(Addison 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托马斯·纳尔逊公司(Thomas Nelson Inc.)、普兰蒂斯·霍尔公司(Prentice Hall Inc.)等。
  4、参考工具书出版社:
  为不同水平读者出版各种类型参考工具书,包括词典、手册、百科全书、书目、索引等。如美国专门出版书业方面参考工具书的鲍克公司(R.R. Bowker)、德国的绍尔公司(K.G. Saur Verlag)、美国的盖尔集团公司(Gale Group Inc.)、英国的曼塞尔出版公司(Mansell Publishing Ltd.)等。
  5、大学出版社: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不专门出版大学的教科书,而专为本校的专家教授出版著作,同时也接受一些社会上高质量的来稿,因而出版的图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纽约大学出版社(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英国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等等。
  6、政府机构出版社:
  出版物数量大,涉及面广,有些文件资料还有保密性质,因此一般不由民间出版社来出版,均归专门政府出版机构出版。如美国政府出版局(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简称GPO)、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处(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简称NTIS)专门出版与公开销售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报告以及联邦机构、合同户产生的各种分析报告,其中包括AD、PB、NASA、DOE等著名的四大报告、全国视听资料中心(National Audio-visual Centre)出版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技术培训教材,但美国政府出版物上不加编国际标准书号。英国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简称HMSO)和法国文献局(La Documentation Fran?aise)就是专门负责本国政府出版物出版、发行的机构。
  7、学术团体出版社:
  一些大型学术团体相应设立了出版部门,大量出版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科专论、标准资料、工具书及技术资料汇编等。内容基本是最新科学技术的讨论与研究,论述全面专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团体出版物品种虽多,但印量却有一定限制,一般也不再版,搜集起来比较困难。如英国的皇家化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RSC)、美国数学协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 AMS)、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ACS)、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In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 IEEE)、英国的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 IE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 SPIE)、英国的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 - IOP)、美国材料检测协会(American Material Test Society - AMTS)、美国材料研究协会(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 MRS)等。
  8、纸皮书出版社:
  共同特点是出版速度快,图书开本小,售价低,选材通俗,适合大众口味,印数一般比较大,特别畅销的发行量在百万册以上。最著名的有美国的班坦图书公司(Bantam Books)(现为班坦·多布尔戴·德尔出版集团的成员公司(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和英国的企鹅图书公司(Penguin Books Ltd.)(它属于皮尔逊出版集团(Pearson Group),包括企鹅大众图书公司、企鹅出版社、企鹅儿童图书公司)。
  9、电子产品和缩微制品出版社:
  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诞生的新兴出版社。一些大出版社都设有专门的电子出版部门,如麦格劳—希尔公司设有“电子与多媒体产品公司”和“计算机与电子图书公司”。著名的缩微制品出版公司有美国的原大学缩微国际公司(UMI)(现已并入贝尔和豪厄尔信息和知识公司(Bell & Howell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国会信息服务公司(CIS - Congress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c.)和荷兰的IDC出版社(IDC Publishers)。
  如果要买英文原版的《傲慢与偏见》,建议牛津出版社的牛津世界经典(Oxford World's Classics)

《A Weekonthe Concord》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Henry David Thoreau)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EoVh8oyX-_CrbtDQP6hDQ
提取码: z1cw
书名: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作者:Henry David Thoreau
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份:2004-5-24
页数:440
内容简介:
Henry D. Thoreau's classic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is published now as a new paperback edition and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by noted writer John McPhee. This work - unusual for its symbolism and structure, its criticism of Christian institutions, and its many-layered storytelling - was Thoreau's first published book. In the late summer of 1839, Thoreau and his older brother John made a two-week boat-and-hiking trip from Concord, Massachusetts, to the White Mountains of New Hampshire. After John's sudden death in 1842, Thoreau began to prepare a memorial account of their excursion. He wrote two drafts of this story at Walden Pond, which he continued to revise and expand until 1849, when he arranged for its publication at his own expense. The book's heterodoxy and apparent formlessness troubled its contemporary audience. Modern readers, however, have come to see it as an appropriate predecessor to Walden, with Thoreau's story of a river journey depicting the early years of his spiritual and artistic growth.

英国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要详细介绍哦

如下所示:
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学的出版部门,创办于16世纪,下设学术与综合图书出版部、教育图书出版部、期刊出版部与国际部、行政事务部、印刷与发行部。出版范围以词典、传记、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教科书及《圣经》为主。在版图书2万多种,每年出书4000多种,年度营业总额约3亿英镑。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1921年成立。下设出版部、综合业务部、印刷业务部,在美国、澳大利亚设分社。出版范围以历史、经济、企业管理、数学、生物学术书刊为主,同时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等。
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英国政府出版社,1786年成立,出版英国政府及所属各部官方文件、报告、议会文件及多种图书为主,同时出版农业、林业、考古学、历史、艺术、教育、工业、商业、医学方面的书籍。
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也是英国第一大科技期刊出版社。1948年创立。
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19年创立,拥有柯林斯精装书出版公司(Collins Hardback)、柯林斯教育、参考与合业书(应为错误,正确名称有待考证)出版公司,柯林斯·方丹纳纸皮书出版公司等10余家子公司。
各大大学办的都是顶尖的。
1、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学的出版部门,创办于16世纪,下设学术与综合图书出版部、教育图书出版部、期刊出版部与国际部、行政事务部、印刷与发行部。出版范围以词典、传记、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教科书及《圣经》为主。在版图书2万多种,每年出书4000多种,年度营业总额约3亿英镑。牛津大学出版社在海外有众多分支机构,其中最大的为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出版范围包括学术图书、贸易类图书、人文学科和科技领域图书。牛津大学出版社设立分社或办事处的城市有:多伦多、墨尔本、奥克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卡拉齐、开普敦、约翰内斯堡、德班、内罗毕、达累斯萨拉姆、坎帕拉、伊巴丹、吉隆坡、台北、新加坡、曼谷、香港和东京。许多分社负责发行英美两家公司的图书,并且出版适合其所在地区的图书。
2、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1921年成立。下设出版部、综合业务部、印刷业务部,在美国、澳大利亚设分社。出版范围以历史、经济、企业管理、数学、生物学术书刊为主,同时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等。年出版图书1000余种,期刊80余种,在版图书1万余种,年度营业额2.47亿英镑。在纽约、斯坦福、和加州、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在世界30多个国家有销售机构。
3、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英国政府出版社,1786年成立,出版英国政府及所属各部官方文件、报告、议会文件及多种图书为主,同时出版农业、林业、考古学、历史、艺术、教育、工业、商业、医学方面的书籍。年出版图书8000种,在版图书90000种,是英国最大的出版商,年营业额近2.8亿英镑。该局兼营发行,在英国及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代理店。
4、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43年创立,拥有麦克米伦出版社(Macmillan Press Ltd.)、麦克米伦参考服务(Macmillan Reference Ltd.)、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等分公司。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香港、马来西亚等70个国家(和地区:原书上并无括号中内容,鉴于香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故在此处加地区)设分公司和办事处。年出版图书1500余种,在版图书2万多种,年度营业额约3亿英镑。
5、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也是英国第一大科技期刊出版社。1948年创立。拥有霍尔丹与马克斯韦出版公司(Haldane & Maxwell Ltd.)、阿拜丁大学出版社(Aberdean University Press)、布拉西防务出版公司(Brasseys Defence Publishers Ltd.)、培格曼情报基数公司(Pergamon Infotech Ltd.)等10余家公司。总部在牛津,并在美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西、巴基斯坦、黎巴嫩、苏联、中国、香港等设子公司或办事处。出版范围以科技、医学、教育类专业书刊为主。年出版图书377种,期刊380余种,在版书6000余种,年度营业额7.5亿英镑。现属于荷兰埃尔塞维尔出版集团(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6、朗曼出版集团公司(Longman Group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724年创立,拥有企鹅图书公司(Penguin Books Ltd.)、皮特曼出版公司(Pitman Publishing Ltd.)、瓢虫图书出版公司(Ladybird Books Ltd.)、麦克唐纳·埃文斯出版公司(Macdonald & Evans)等10余家子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联邦德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香港、非洲、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子公司与办事处。出版范围以教科书、青少年读物、词典为主。年出版图书1000种,期刊67种,在版图书11000种,年度营业额5.6亿英镑。
7、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19年创立,拥有柯林斯精装书出版公司(Collins Hardback)、柯林斯教育、参考与合业书(应为错误,正确名称有待考证)出版公司,柯林斯·方丹纳纸皮书出版公司等10余家子公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加勒比海地区设子公司。出版范围以青少年读物、小说、非小说、传记、教科书、词典为主。年出版图书628种,在版图书5000种,每年营业额1.3亿英镑。
8、联合图书出版公司(Associated Book Publishers Ltd.):大型商业出版集团,20世纪60年代由近20家出版社联合而成。成员包括梅休因出版公司(Methuen & Co Ltd.)、查普曼和霍尔出版公司(Chapman & Hall Ltd.)和斯庞公司(E. & F.N. Spon Ltd.)等。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设子公司,出版文学、科技、心理、法律类图书为主。年出新书1500种,在版书15000种,年度营业额7600万英镑。
9、汤姆森公司(The Thomson Corporation):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959年创立。有斯威特与马克思韦尔出版公司(Sweet & Maxwell Ltd.)、托马斯·纳尔逊(Thomas Nelson)公司、简氏信息集团(Jane's Information Group)、国际汤姆森商业出版社(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等10余家子公司组成。在巴西、日本、马来西亚、香港设子公司,年销售额约为54亿英镑。
10、里德·埃尔塞维尔公司(Reed Elsevier plc):世界著名的出版商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主要经营活动在北美和欧洲,1993年由里德国际公司(Reed International plc)和埃尔塞维尔出版公司(Elsevier NV)合资建立共同拥有,年营业额达34亿英镑。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成为科学家、律师和商业人士的主要合作伙伴。公司业务分三部分:科技期刊和数据库出版,如《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医学文摘社(Excerpta Medica)的EMBASE;专业图书出版,如巴特沃兹(Butterworth)、里德教育出版公司(Reed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海涅曼教育图书公司(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等;商业信息服务,如里德展览公司(Reed Exhibition Companies)、里德商业信息公司(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埃尔塞维尔商业信息公司(Elsevier Business Information)等。
这是我在别人的博客里找的,不是我自己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国际合作

在输出版图书中,《诺贝尔奖百年鉴》(29卷)被评为中国“2001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和上海市2001-2002年度优秀输出版图书,并获“科学时报杯2002年最佳科普丛书奖”。《世界科技英才录》(4卷)获全国“2002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版权贸易中一贯坚持以诚信为本,因而在短短几年中已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例如--在美国有HarvardUniversityPres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olumbiaUniversityPress、MITPress、Simon&Schuster、PrometheusBooks、RandomHouse、JohnWiley&Sons、Macmillan、Touchstone、BasicBooks、HenryHolt&Company等;在欧洲有英国的Oxfo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OpenUniversityPress、Taylor&FrancisBooks、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GrantaBooks、Faber&Faber、GaiaBooks,德国的Springer-Verlag、RowohltTaschenbuchVerlag、PiperVerlag等; 在亚洲有新加坡的世界科技出版公司(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日本SASAIA图书株式会社,中国台湾地区的商务印书馆、智库股份有限公司、建宏书局有限公司、凡异文化事业公司凡异出版社、世茂出版社/世潮出版有限公司、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晓园出版社有限公司、渡假出版有限公司,香港地区的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香港教育图书公司等。

大卫·波德维尔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介绍 波德维尔在纽约州北部的农场长大,幼年时没有太多机会看电影,除了电视上播放的一些影片和地方小剧院放映的迪士尼卡通片。但他少年时开始大量接触电影,他不仅广泛看片,还喜欢阅读FilmCulture(由安德鲁·萨里斯主持的这本杂志对他后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和FilmComment这类刊物,其他如爱森斯坦的著作、保罗·罗沙的《时至今日的电影》(TheFilmsTillNow)、阿瑟·纳特的《最具活力的艺术》(TheLiveliestArt)都在他阅读范围内。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拍摄超8毫米电影,波德维尔本科阶段在所在学校SUNYAlbany主修英语文学,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剧本和诗歌文学,当代美国的诗歌等课程,他发起成立了学校的电影协会,开始大量的电影资料整理和阅读工作,同时担任学校两门电影课程--电影文学、历史研究--的放映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
波德维尔于1969年毕业,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同年在FilmHeritage上发表了生平第一篇学术文章。在进行了一段短暂的高中教师生活后,想进一步深造的波德维尔选择了当时开设电影硕士专业的爱荷华大学学习,RickAltman是他的老师,他分别于1971年和1974年获得该校的艺术学硕士和艺术学博士学位。
波德维尔及妻子与比利时皇家电影资料馆馆长雅克·雷铎交好,在学术研究上多得雷铎帮助,故在雷铎去世后,波德维尔将自己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教席命名为雅克·雷铎。
学术成就 波德维尔最初受到安德鲁·萨里斯及罗宾·伍德鼓吹的作者论影响,但70年代初,正值符号学(Semiotic)等研究方法的介入使学术界对于电影评论和电影艺术在学院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持久地思索,波德维尔开始接受结构主义和苏联新形式主义。在校期间,波德维尔就大量参与学校学报的电影评论写作(最早见诸报端的具有影响力的是他对于希区柯克影片《美人计》(Notorious)的分析)。197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专著Filmguideto"LaPassiondeJeanned'Arc",同年进入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工作直至退休。稍后他与同为新形式主义学说拥趸的克莉丝汀·汤普森结婚,两人合作出版了若干学术书籍,包括《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这部经久不衰的教科书,据出版商透露,此书的各个版本累计发行数十万本,是美国最畅销的电影研究专业书籍。
大卫·波德维尔 从70年代中期开始,波德维尔像其他作者论者一样,撰写了许多导演研究的书籍、文章,但他的着眼点并非如安德鲁·萨里斯等人那样仅仅分析导演的标志性风格,或影片的内在含义,而将电影的风格特征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研究,"我开始意识到应该将主流电影当作一个陈规的系统(systemofconvention)来研究",波德维尔说。所以在1985年,他写作了NarrationintheFictionFilm一书。

1997年,他和No?lCarroll合著了《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在美国电影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他在书中批评7、80年代统治电影学术界的SLAB理论(即Saussureansemiotics、Lacanianpsycho *** ysis、AlthusserianMarxi *** 和Barthesiantextualtherory)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研究方向 波德维尔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 波德维尔将其作为电影机制的出发点,并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心理分析学和主流电影研究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该学派的出发点主要研究观众如何观看电影,如何理解电影的叙事机制并对其产生兴趣,由此扩大观众对于电影意义的深入理解。
电影叙事学(Narratology): 该学派主要研究电影的叙事形式,包括故事视点、人物塑造、剧情模式等。该论点与麦茨和法国后来兴起的符号叙事学(LeRecitCinematique)多有共同之处,但波德维尔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及其演进。
大卫·波德维尔 新形式主义(Neoformali *** ): 这是波德维尔对于电影学术界影响最为深远,也是饱受争议的理论之一。受到他妻子和许多著作的合作者克莉斯汀·汤普森(KristinThompson)主修的苏联形式主义学派(RussianFormali *** )影响,认为在艺术形式和其内容间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如同文学侦探小说中总是依循一个杀人犯从开始出现,但却在最后交代背景的模式。认为艺术的目的是对社会产生某种认同感和亲和力。新形式主义理论排斥其他多数的理论学派和方法论,特别是解释学(hermeneutic)的观点,同时还包括拉康精神分析学派(Lacanianpsycho *** ysis)和后结构主义学派。在其和诺维尔·卡罗尔(No?lCarroll)合著的《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Post-Theory:ReconstructingFilmStudies)一书中,两人猛烈抨击了上述观点。认为这些理论大多将电影用于既定理论的框架内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对于电影运作机制的中层水平研究。这种观点多受到一些当下文艺理论家,如斯拉沃耶·齐泽克(Slavoj?i?ek)等人的非议。
此外,波德维尔对于电影历史,特别是电影作为技术和工业的历史也很有建树;在区域电影研究方面,如好莱坞电影、包括日本电影、台湾电影、香港电影的亚洲电影方面都有论著和深入讨论;而且对于一些电影流派和电影作者,如法国印象主义电影、卡尔·德莱叶、小津安二郎、爱森斯坦均有专门研究。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家,波德维尔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本著作,还是他与妻子合著的《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FilmArt:AnIntroduction)。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各大电影院校引起强烈反响,并迅速被诸多院校采用,选为电影制作的经典教材使用(2008年该书将出版第8版),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其新形式主义的理论加入电影初级认知的教学中,深入浅出,颇得好评,也使其为广大电影读者接受的原因。
亚洲情缘 波德维尔对亚洲电影有浓厚兴趣,他对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一些重要电影作者有深入、持续、广泛和独到的研究。他曾专门为香港电影撰写了《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PlaHongKong:PopularCinemaandtheArtofEntertainment)一书。在与其妻子合著的另外一本著作《世界电影史》(FilmHistory:AnIntroduction)中,也对中国电影进行了独到而详细的阐述。在《聚光灯下:电影的场面调度》(FiguresTracedinLight:OnCinematicStaging)中,还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作为其理论分析的主要文本。其大部分著作都被收录于台湾远流出版社(Yuan-LiouPublishingCo.,Ltd.)出版的电影馆丛书系列中。目前在中国大陆,其四本著作也以面世,分别是:《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录未名书库中)、《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三联书店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引进)。
大卫·波德维尔 波德维尔喜欢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除了2003年非典之故,每年必到,2007年,因他对亚洲电影学术研究的贡献,获颁特殊荣誉奖。
著作年表 · 《电影诗学》Bordwell,David(2007).PoeticsofCinema.Routledge,October2007
· 《好莱坞的叙述方式:当代电影中的故事及其风格》Bordwell,David(2006).
TheWayHollywoodTellsIt:StoryandStyleinModernMovies.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 《聚光灯下:电影的场面调度》Bordwell,David(2005).FiguresTracedinLight:OnCinematicStaging.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七版)Bordwell,David,KristinThompson(2003).FilmArt:AnIntroduction,Seventhedition,NewYork:McGraw-Hill。(第五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Bordwell,David(2000).PlaHongKong:PopularCinemaandtheArtofEntertainment.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海南出版社引进)
· 《电影风格史》Bordwell,David(1997).OntheHistoryofFilmStyle.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 《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Bordwell,DavidandCarroll,No?l(1996)Post-Theory:ReconstructingFilmStudies.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世界电影史》Bordwell,David,KristinThompson(1994(2002)).FilmHistory:AnIntroduction.NewYork:McGraw-Hi。(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爱森斯坦的电影》Bordwell,David(1993).TheCinemaofEisenstein.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 《意义的产生:电影运作技巧》Bordwell,David(1989).MakingMeaning:InferenceandRhetoricintheInterpretationofCinema.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 《小津安二郎和电影诗意》Bordwell,David(1988).OzuandthePoeticsofCinema.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 《故事片的叙事》Bordwell,David(1985).NarrationintheFictionFilm.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
· 《古典好莱坞电影:1960年以前的电影风格与制片规范》Bordwell,David,JaStaigerandKristinThompson(1985).TheClassicalHollywoodCinema:FilmStyleandModeofProductionto1960.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
· 《卡尔·德莱叶的电影》Bordwell,David(1981).TheFilmsofCarl-TheodorDreyer.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 《法国印象派电影:文化、理论与形式》Bordwell,David(1974).FrenchImpressionistCinema:FilmCulture,FilmTheory,andFilmStyle,Reprint2002,NorthStratford,NH03590:AyersCompanyPublishers,Inc。

有哪些著名的出版计算机类图书的出版社?

有哪些著名的出版计算机类图书的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以上是出版计算机类图书的四强 此外,经常出这类书的还有北大出版社、希望出版社等等
著名的出版社都有哪些 请问你指的是哪方面?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之后有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开明等都是老牌的,很不错。现在的出版业有集团化的趋势,做的比较好的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北京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凤凰传媒等等,他们旗下都有很多知名的出版社的。每个地区都有人民出版社,是事业型的单位,党政机关领导。有文学方面的出版社,也有少儿的。少儿方面也有很多知名的出版社比如浙江少儿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童趣(人民邮电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等。另外还有许多高校出版社,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等,基本上211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出版社。能报得上名来的出版社还有很多,就看你想知道哪方面的了~~~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rw-.)以出版高档次高品位文化图书为主,兼顾通俗性读物。注重图书出版的系统性和系列化,力求较全面的反映中国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成果。 人民出版社(:peoplepress.)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党和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也是国家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pep../)主打品牌是中小学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ptpress../)主打品牌计算机和通讯方面的书籍 中华书局(:zhbc..)中华书局为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出版物百科兼收,古今俱备。 商务印书馆(:cp../)出版工具书的大王,呵呵,还记得小时候用的《新华字典》吗? 高等教育出版社(:hep.edu./)出版高等学校教材,很牛的。我们手中的教材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ltrp./)不用说你也猜到它的品牌了。 清华大学出版社(:tup.tsinghua.edu./)国内高等学府出版社第一家 法律出版社(:lawpress../)在法律方面,老大非她莫属。
英国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 如下所示:
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学的出版部门,创办于16世纪,下设学术与综合图书出版部、教育图书出版部、期刊出版部与国际部、行政事务部、印刷与发行部。出版范围以词典、传记、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教科书及《圣经》为主。在版图书2万多种,每年出书4000多种,年度营业总额约3亿英镑。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1921年成立。下设出版部、综合业务部、印刷业务部,在美国、澳大利亚设分社。出版范围以历史、经济、企业管理、数学、生物学术书刊为主,同时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等。
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英国 *** 出版社,1786年成立,出版英国 *** 及所属各部官方档案、报告、议会档案及多种图书为主,同时出版农业、林业、考古学、历史、艺术、教育、工业、商业、医学方面的书籍。
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也是英国第一大科技期刊出版社。1948年创立。
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19年创立,拥有柯林斯精装书出版公司(Collins Hardback)、柯林斯教育、参考与合业书(应为错误,正确名称有待考证)出版公司,柯林斯·方丹纳纸皮书出版公司等10余家子公司。

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 ......
香港著名的出版社有哪些? 香港文汇、明镜、圣邦、文艺、中文大学出版社
中国有哪些好且著名的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指进行图书、图画、杂志,报纸和电子物品等有版权物品的出版活动的组织。
著名的出版社名录 个人认为 近几年来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畅销书出得是最好的。畅销书市场不像经典图书,需要很强的市场预估能力,所以强力推荐它。 另外,文学类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家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经管类的 中信出版社 教科书参考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内著名的出版社有哪些?小说类的 咱最喜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书,什么型别的书都有,而且设计、装帧都很好。 然后是新世界出版社,以小说为主,十四阙、夏茗悠等知名作者的书都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 接力出版社,蔡骏的书就都是这里出版的,咱发现竭力总是出版悬疑类的小说啊... 还有万卷出版,出版了很多韩寒的小说。 以上
中国有哪些比较好并著名的出版社? 国内著名出版社名录<点选下载> 高等教育出版社 :hep.edu./ 人民卫生出版社 :pmph./default.asp 科学出版社 :sciencep./ 浙江大学出版社 :zjupress./ 清华大学出版社 :tup.tsinghua.edu./ 北京大学出版社 :cbs.pku.edu./main.jsp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pumpress../ 复旦大学出版社 :fudanpress./default.asp 外文出版社 :flp..index.asp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ltrp./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分部 :hepsh./ 百花文艺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C back 长江文艺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成都地图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D back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E back 21 世纪出版社 F back 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G back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分部 广西美术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H back 哈尔滨出版社 湖南地图出版社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J back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江苏音像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L back 兰州大学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辽宁电子出版社 M back 明天出版社 N back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京音像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 back 浦东电子出版社 Q back 企业管理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R back 人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S back 三联书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上海声像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T back 天津大学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W back 外文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X back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厦门音像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新疆大学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Y back 延边人民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Z back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浙江音像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 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IT 世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中国海关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满意请采纳

2018-08-15【人类、非人类、后人类】成为人

成为人

Lars Fr. H. Svendsen University of Bergen

康德著名地宣称,一种世界公民的精神中的哲学(philosophy in a cosmopolitan spirit),可以用三个问题来概括:(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能够希望什么?然后,他认为这三个问题包含在第四个问题中:人是什么?(Was ist der Mensch?)①然而, 对于这第四个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是人类这一事实显然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它是我们自我理解和社会实践的基础。然而,要解释这个所谓的事实究竟存在于什么东西之中(what this alleged fact consists in)是出了名的困难。我们对人的意义的思考往往是相当混乱的,这篇论文也不例外。
一方面,存在着与所有其他动物进行划界的问题:什么——如果有这样东西——是人类特有的那一个或一些标志呢?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后人类主义的争论似乎表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本性可以被超越,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化到这样的程度——恰当地讲, 产生的生物不再是人类。“后人类”(“posthuman”)意味着什么?

一、人类 vs.非人的动物

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人类和非人类动物对我们通常没有什么困难,但如果我们被挑战, 要明确做出这种区分,我们通常会不知所措。在哲学人类学中,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人类的属性(property),这种属性将我们与其他所有动物区分开来,并且人们预设,以正确的方式把我们与它们分开,并赋予人类一种特殊的地位的肯定是一种重要的属性。
许多属性都被认为是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本质差异,如自我意识、语言、概念能力、使用工具、制造工具、认识自己的有死性、元认知、道德性等等。歌德开玩笑地宣称,无聊的能力就是那本质属性,如果猴子可以无聊,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十足的人。②事实上, 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猴子会感到无聊,然而我始终不认为它们是人类。那不是分界线,但很难说分界线在哪里。
许多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实践和能力已经在其他物种中被发现,例如工具使用和工具制造。也有许多属性,对于它们我们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于人类物种之外。例如,很难判断除了人类以外的任何其他生物是否有自我意识,因为对自我意识最常见的测试——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是有严重缺陷的。在比较人类和非人的动物时,我们将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解释, 看看我们是否有理由将特定的属性归于它们。这种归因总是有些不确定。

① Immanuel Kant: Logik, in Preu?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ed.):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X,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1902-, p. 24f.
②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West-?stlicher Divan, Epen. Maximen und Reflexionen, Goethes poetische Werke zweiter Band,
Stuttgart: Cotta’sche Buchhandlung 1950, p. 791.

有任何仅仅属于人的东西吗?脸红是一个强有力的候选者。达尔文把它称为“所有表情中最奇特、最人性的”①。然而,脸红的能力几乎不可能是我们要寻找的明显标志。这可能是只有在人类中才会被发现的一种现象,但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脸红会成为赋予人类一种特殊地位的本质属性。也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即没有这样的明显的属性,因此人们会徒劳地寻找一个。在一个不重要的(trivial)意义上,人类当然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其他物种恰恰像人类一样。所有的物种在这个不重要的意义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猫以外,也没有其他物种恰恰像猫一样。问题是,在重要的(nontrivial)意义上,人类是否是独一无二的。有比脸红更强有力的候选者存在,比如具有道德主体(moral agency)和语言的能力,就我们所知,人类典型地拥有这些属性,而非人类并不拥有。
达尔文认为,人类和高等哺乳动物的精神生活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是存在一些很根本的差异,达尔文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比如他坚持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资格作为道德主体。②但也许另一种道德的物种会进化出来。毕竟,动物之间肯定存在原始道德行为,也许一些物种会在某个时候跨过门槛,成为适格的(proper)道德主体。那几乎不可能会让他们成为人类, 即使这肯定会改变他们的道德地位。另一方面,有些人不够格作为道德主体,但我们不会仅仅因为那原因就把他们排除在人类之外。
我相信除了人类之外没有其他物种拥有一种适格的③语言,但当然,他们的确会交流。即使是最精心训练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以使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的东西,也远远不能达到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语言的适当的使用。这只名叫尼姆的黑猩猩是这一领域的明星之一,它用下面这句话作了迄今为止最长的连续陈述:“给橘子我给吃橘子我吃橘子给我吃橘子给我你”
(“Give orange me give eat orange me eat orange give me eat orange give me you.”)④相比之下,一个两岁大的孩子通常能以语法正确的方式使用名词、动词、介词等等。两岁大的孩子们也可以谈论除了此时此刻摆在他们面前的事情以外的其他事情。其他灵长类动物在某些时候会发展出一种适格的语言吗?为什么不呢?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例如康德推测,猩猩和黑猩猩也许有一天会发展出这种能力,尽管是在一场“自然革命”⑤之后。即使一只猩猩说话了, 它也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会说话的猩猩——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只“后猩猩”,因为拥有语言将会是这样一个改变游戏者,以至于在这只猩猩和它的祖先之间会有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我们将之确认为是人类的生物都拥有语言,仅仅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就把某人排除在人类种族之外似乎是不合理的。
那用我们的 DNA 来解答呢?问题一方面在于人类之间的基因变异,另一方面在于其他物种和我们自身之间的遗传连续性。你在哪里画线?DNA 本身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在“人类”这个词不再适用之前,我们能容许多大的变异。你必须缩小范围,比如,当且仅当他的

① Charles Darw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ch. 13.
② Charles Darwin: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Vol 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88f.
③ 译注:本文的 proper 指,有资格的,合格的,恰当的。因本文主要指有资格和合格,统一译为“适格”。
④ Cf. Kevin N. Laland: Darwin’s Unfinished Symphony: How Culture Made the Human Mind, Princeton/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p. 178.
⑤ Kant: Anthropologie, in Preu?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ed.):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VII,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1902-, p. 328n.

或她的 DNA 包含一个特定的序列才声称某人是人类。当然,问题是,即使我们把它缩小到那个序列,也可能会有变异,而且绝非不可想象的是,会有我们很容易将之确认为人的生物, 但是这个序列有点不同。DNA 就其自身而言并未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有很多的序列只在人类中被发现,但人们仍然能问为什么这些序列应该与回答人类是什么特别地相关。要是在另一个物种中也能发现这样的序列呢?这是否可以保证这个裁决,即这个物种实际上是人类,即使它拥有很少的那些我们在其他情况下认为对于人来说是核心的属性?
有些人可能会说,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基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我们有大约 98.5%的 DNA 与黑猩猩相似,但这是一种颇带误导性的说法。这些百分比并未告诉我们太多,因为最后的 1.5%的 DNA 可以产生不一样的世界。和黑猩猩分享 98.5%的 DNA,让你变成 98.5%的黑猩猩,就像和香蕉分享大约 50%的 DNA 让你变成“半香蕉”一样。你的表现型
(phenotype)肯定不是 50%的香蕉,我们必须依照这里的表现型的特性。
我们通常把某些属性仅归于人类,但它们对于成为人(being human)而言,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这里我说的是复数的诸属性,因为它们不能被简化成一个本质属性。有道德、自由意志、语言、自我意识、脸红等等。仅仅在理性思维的能力中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是错误的。虽然人类的情绪特别是与其他哺乳动物有很大的重叠,但人类的感情仍然不同于其他动物。我们甚至可以把孤独、悲伤、无聊这样的高级情感归于许多动物,但动物的孤独、悲伤和无聊与人类的孤独、悲伤和无聊是不同的。在如恐惧一般的基本情绪的情形中,这也许可以看到更清楚:在人类和例如在老鼠那里,恐惧的神经生理学非常相似,但是人类的恐惧仍然与老鼠的恐惧截然不同,因为我们还栖息于一个符号化的宇宙,因此我们可以害怕某人,而这人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遇见。你不能把任何特定的属性——语言、理性、社交、情感等等——挑出来,作为那让我们成为人类的东西。我们的人性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情绪与我们的语言、理性和社交能力密不可分。至于我们的理性,它也与我们的语言、社交能力和情感息息相关。其它亦如是。
也许用生物学的术语来定义人类最好的办法是这样说,如果你有人类祖先,你就是人类。
“拥有人类祖先”难道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吗?毕竟,所有人类都有人类祖先,且没有非人类有人类祖先。问题是,这样的答案是相当空洞的,因为它没有增加我们对——我们称某人为“人”时,我们意指什么——的理解。
人类和他们的非人类的祖先之间的差异是渐变的,但仍然是重要的。有些属性是典型地是人类生活所有的,在其他物种中没有被发现,比如对自己的有死性的意识,能够使用适格的语言,能够选择过一种生活而不是另一种生活。当然,还有脸红。尽管这些属性典型地是为人类所有的,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拥有它们。

二、人类 vs.后人类生物

“后人类”一词有不同的用法,例如指一种不同的人类概念或指人类的继承者。我将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正如已经指出的,物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连续性。尽管如此,就我们

所知,有一些性质只在人类中被发现,而且我们可以用它们在人类和在动物王国中非人类之 间划一条界线——一条有点模糊的界线。在人类和后人类之间画一条类似的线似乎更成问题。我们可以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属性进行比较,但我们不知道后人类的属性是什么,仅仅因为 它们不存在。
我们用“后人类”这个词意指什么呢?①如果我们仅指着人类将继续进化,那么我们所说的平淡无奇地是真的。显然,我们所意指的比那更多。我会这样理解“后人类”一词所意指的东西,我们的进化——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技术上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成问题的区分—— 造成了一种与我们所知道的人类如此不同的存在物,他们无法等同于人类,反之亦然。下一个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进化才能导致这样一种人类的相互承认的崩溃。
这样说是吸引人的,即当后代产生了,且缺乏人性的本质属性,或者拥有一种无人拥有的新的本质属性之时,后人类将成为现实。我们所说的本质属性,是指没有了它们,生物就不能是一种特定种类的存在,比如人。如果有一种语言是成为人的本质属性,那么所有人类都将拥有语言,没有一种无语言的生物会是人类。事实上,拥有一门语言并不是人性的本质属性,因为我们很容易就能把语言之前的婴儿识别为人类,对那些丧失语言能力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正如我们在之前关于人类和非人的动物的讨论中所看到的那样,要找到一种人性的根本属性的看似合理的候选者是出了名的困难,因为我们要么在其他动物身上发现了这种属性或者颇类似的东西,要么发现某些人类缺乏它。
为了这表达中的“人类”部分有意义,“后人类”必须是人类的后代;但另一方面,为了让“后”有意义,“后人类”必须不再是人类。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生物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出现,仅仅凭借自然进化,就像早期的物种有如此不同的后代以至于我们认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从这个意义上说,很明显,只要人类种族不灭绝,总有一天后人类会产生。提到像后人类这样的生物,类似于把人类称为后猴子。这一过程可能至少需要几十万年。当讨论后人类时,通常假定这个过程会快得多,并且会通过技术手段进行。
如果我们,用后人类去指一种情况,即技术作为人体的延伸,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存在, 那么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人类不是已经且一直是后人类。在人类技术发明之前,有一些技术 是由祖先发明的,我们不太会把它就看成是人类,通过这些技术的出现——比如石斧——人 类的进化成为可能。从那个意义上说,我们并非发明技术,而是被技术发明,因为这些技术 的存在使得人类的出现成为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超人类主义”的概念似乎有些多余。如果 我们所说的超人类主义指的是通过技术来增强人类的项目,那么人类一直就已经是超人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超人类”是一个矛盾修辞法。
半电子人呢?身体内的技术的结合,与身体外部的或身体表面的整合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植入物还是某种更容易分离的东西,不会有多大区别。与戴外置假体相比, 将人体的某些部位整合在一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我要扔掉眼镜,装上人工晶状体,那对我的人性不会有丝毫影响。要是我把身体的所有部分都换掉呢?我想,只要我的精神生活完好无损,我还是会是我。基因改变呢?再一次,我不明白为什么它本身会有什么要紧。基

① 译注:原文为 What do even mean by the term “posthuman”? even 疑为 we 之误。

因突变不断发生,无论它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似乎都与基因突变的主体是否是人 类无关。要是我要把我的身体完全抛弃,把我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云呢?没有具身的(embodied) 存在将会在相当程度上让游戏改变(quite a game changer),但我不认为我们对于这样的存在 会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观念。
不死性呢?不死性尚未被讨论。即使我们能完全停止衰老,事故会发生。人们会滑倒, 动脉瘤破裂,一个小偷或一个嫉妒的丈夫杀人,战争爆发等等。凯恩斯在这样说的时候他依 然是对的,即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死人。从长远来看,有些东西会杀了你。要是你把你的 身体全部处理掉,然后把你的意识上传到云端呢?嗯,事故和故障也会发生在云端里。要是 我们做出一个极其不可能的假设,认为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呢?嗯,宇宙总有热死亡。我们 可以将严格意义上的不死性搁置一边。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原则上不能活到非常老。要是有 可能延缓衰老,以至于使人们变得像《旧约》中的 Metusalem 一样老:969 岁,会怎样呢。这将是戏剧性的,但并不一定比我们在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中已经看到的变化更具戏剧性得多。
1900 年是 31 岁,1950 年是 48 岁,今天是 72 岁。额外的年份可能会带来递减的回报,且 72
岁和 969 岁之间的差异在质上远远大于 31 岁和 72 岁之间的差异还远不明显。严格地说,人类没有“正常”的寿命。为了论证,让我们就假设不死性可以成为一种选择。这将是一个游戏改变者。 这样一种生物将不再被海德格尔式的存在所定义 —— 向死 而 在
(Being-towards-death),而这似乎将改变它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关闭本真的生存的可能性。然而,海德格尔的哲学中,除了死亡和焦虑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这样一个不死的存在必然会屈服于无聊,而无聊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可以履行和焦虑一样的系统角色,揭示本真的生存①的可能性。简而言之,我不认为即使是像潜在的不死性一样彻底的东西能保证从人类到后人类的飞跃,还有什么比这更彻底的呢?
把一种特定的属性或一组属性确定为构成人类的属性带来的问题是,有些生物我们会坚持把它们包括在人类中,即使它们没有这些属性,比如语言能力、理性思维或道德。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能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与我们非常相似,其中之一就是他们有人类祖先, 就像我们一样。那么,我们能不说拥有人类祖先是成为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吗?这样一种方法所带有的一个问题是,最初的人类不可能有人类的祖先,因为如果他们有,他们就不会是最初的人类。这种问题也会遵循这种方法得出,即我们所有的后代根据定义都将是人类,因为他们有人类祖先。因此,绝不可能有任何后人类。这似乎也很不合理。就像人类显然有非人类祖先一样,后人类可以有人类祖先。然而,这些后代必须与人类截然不同,才足以被称为“后人类”。一定会有某种交流障碍,比如人类无法理解这种新的生命形式,反之亦然。后人类的属性和实践不得不与人类的属性和实践如此不同,以至于它们不再属于维特根斯坦所描述的“人类的共同行为”②。它不得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我们无法与它们交流,就像维特根斯坦的著名的狮子那样,即使它会说话,我们也无法理解③。即使有后人类,

① Cf. Martin Heidegger: Die Grundbegriffe der Metaphysik: Welt, Endlichkeit, Einsamkeit, Gesamtausgabe Band 29/30, Frankfurt a.M.: Klostermann 1992.
②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Werkausgabe Band 2, Frankfurt a.M.: Suhrkamp Verlag 1984, § 206.
③ Ibid. ch. IIxi.

他们也不能告诉我们后人类是什么样子,正如红彼得(Red Peter)——弗朗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向学院报告》(1917)中的会说话的猿猴——不能告诉其他猿猴会说话的猿猴是什么样子一样。更重要的是,红彼得甚至无法回忆起没有语言的正常猿类是什么样子,因为拥有一种语言使他的“猿猴性”对他来说就像对人类一样遥远。后人类的情形也是一样:他们不得不离人性如此之远,以至于他们无法理解人是什么样子。当然,他们可以基于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做出猜测,但人类的思维对他们来说并不比黑猩猩的思维对人来说更容易理解。即使一个后人类说话了,且用了和我们所用的一样的词,我们也不会理解。这样的后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称这些生物为人类,尽管带着前缀“后”?我们通常不把人类称为后猴子。他们将是一个新的物种。

三、最后的想法

我认为,对于成为人而言,既无必要的也无充分的标准可被建立。“人类”应被视为一种功能范畴,不是通过任何所有人共享的单一属性,而是通过松散的、可受改变的一组属性而加以应用的。也许对“成为人”的最好理解不是通过某些固有的属性去理解,而是通过归属和认可去理解。是人就是被认可为人,有一定的人际关系。
成为人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因为人类永远是未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后人类的概念常常令人困惑,也许本质上是困惑的。关于成为人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是一个我们的自我理解的问题,“一个人是什么?”截然不同于“一只猫是什么?”或者“一只狗什么?”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能够问自己他们自己是谁,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成为人意味着是一种自我定义的动物。但有些人从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唯一试图弄清楚自己的生物,唯一可以成为自己的谜的生物,但同样,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类。有人的天性
(human nature)吗?答案取决于你所说的“人”和“自然”的意思。人类或许不应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种类,但没有理由阻止我们谈论一种共同的人性。
就这篇论文有什么像结论的东西而言,那就是我们无法非常精确地确定成为人意味着什么。结果,一方面在人类和非人动物之间,另一方面在人类和后人类之间,它们之间的区别将是模糊的。也许这是必须接受的。

(译者:李茂功)

请总结或者综述一下动态规划的发展过程。

个人认为动态规划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以创立者Bellman为划分界限,一是前Bellman时代,二是Bellman时代,三是后Bellman时代。
1.前Bellman时代
20世纪40年代,许多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的学者发现逆序归纳法(backward induction)可以解决一些含风险和不去定性的多阶段决策问题。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在他们的博弈论研究中,用逆序归纳法找到了扩展性博弈的子博弈精炼均衡(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a of extensive form games)。
统计决策理论(statistical decision theory)的创立者Abraham Wald也将其理论应用到多阶段决策问题。之后,Arrow,Blackwell和Girshick研究了统计决策问题的一般形式,用现代动态规划的方法阐明并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外,Arrow, Harris 和Marschak 还用逆序归纳法研究过最优库存策略(optimal inventory policy)。
2.Bellman时代
几乎同一时期,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Richard Bellman逐渐发现了多阶段决策问题的背后结构,并指出逆序归纳法到底是如何求解一大类多阶段决策问题的。从1949年开始,Bellman在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开始了他对动态规划的研究,当时尚没有动态规划这一名词,此称呼是后来Bellman命名的。
Bellman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给出了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此处有重要的文献,即1953,1954年发表在Bull. Amer. Math. Soc.和Operations Research上的几篇重要论文,包括像The theory of dynamic programming,Some Ap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Dynamic Programming-A Review。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1957年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Dynamic Programming,这标志着动态规划理论的正式建立。
之后,Bellman的研究一直活跃到20世界60年代,其间对于动态规划应用范围的扩展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也有不少重要论文,此处不再罗列。
3.后Bellman时代
在基本的理论体系建立之后,动态规划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研究工作也有多个方向,总结来看,一是理论体系的一般化,二是修正原有理论的某些条件,包括像最优性原理来适应某些特殊的新问题。
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相当庞杂,此处很难一一罗列,简单举几个分支。一是对于所谓维数灾的研究,二是在大规模可分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中的应用,三是模糊动态规划,四是与其他数学领域像偏微分方程的交叉研究等等。
此种划分纯粹是在下出于历史先后上的考虑而作出的,从学科内容上来说,可能不太合理。但是对于初级研究者理清基本脉络我想是有帮助的。

Bernanke & Co.是谁,与美联储有关的人物吧

非勒南德 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BEN S. BERNANKE 本?贝南克简历
  Ben S. Bernanke 贝南克(麻省理工大学/MIT,1979年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宏观经济学家,关注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历史。曾担任国家经济研究局货币经济学项目的主任,《美国经济评论》编辑,美联储理事,小布什政府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普林斯顿大学办公室联系方式:
  普林斯顿,NJ08540,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
  个人信息:
  美国公民,1953年12月13日生佐治亚州Born Augusta,已婚(Anna)有两个孩子
  教育背景:
  1975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1979年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5年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被提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美联储理事,2002年
  哈佛大学Harrison and Gabrielle Snyder Beck 经济学和公共事务学教授 1996-2001年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公共事务学教授, 1994-1996.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公共事务教授, 1985-1994.
  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教,1983-1985.1979-1983.
  纽约大学经济系Morgenstern访问教授,1993年秋.
  M.I.T.经济系访问教授, 1983年秋; 1989-90学年.
  荣誉和奖励:
  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01-.
  Guggenheim Fellowship, 1999-2000.
  Fellow, Econometric Society.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Fellow (eligible)
  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 1983-84.
  Hoover Institution National Fellow, 1982-83.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duate Fellow, 1975.
  Allyn Young Prize (for best Harvard undergraduate economics thesis), 1975.
  John H. Williams Prize (for outstanding senior in the Harvard Economics Department), 1975.
  Phi Beta Kappa, 1975.
  Special lectures: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Lectur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rch 1994.
  David H. Steine Lecture, Vanderbilt University, October 1996.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 and Service
  Department Chair (Princeton), 1996-.
  Director, Bendheim Center for Finance (Princeton), 1997-1998.
  Research Associat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Director, NBER Program in Monetary Economics, 2000-.
  Edit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Co-editor,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4-2001.
  Co-editor, Economics Letters, 1993-96.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990-.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3-.
  Member, Advisory Board,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1-.
  Associate Edito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5-1992.
  Associate Editor,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3-.
  Co-Editor, Journal of Business, 1993-.
  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1998-.
  Advisory Board, Economic Policy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1998-.
  Visiting Scholar, Federal Reserve System - Philadelphia (1987-89), Boston (1989-90), New York (1990-91, 1994-96).
  Member, Academic Advisory Panel,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1990-.
  Member, U.S.-Israel Joint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up, 1997-.
  Chairman, Econometric Society Program Committee, ASSA meetings, New Orleans, January 3-5, 1992.
  U.S. Census Advisory Board, 1986-89.
  出版物;论文
  “Monetary Policy in a Data-Rich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Forthcoming. With Jean Boivin.
  “Is Growth Exogenous? Taking Mankiw, Romer, and Weil Seriousl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01. Forthcoming. With Refet Gurkaynak.
  “Should Central Banks Respond to Movements in Asset Pric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2001. With Mark Gertler.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presented at Jackson
  Hole, Wyoming conference of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vol. 84, no. 4, Fourth Quarter
  1999, pp. 17-52. Also published 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New Challenges for Monetary Policy, 2000. With Mark Gertler.
  “Japanese Monetary Policy: A Case of Self-Induced Paralysis?”, in Ryoichi Mikitani and Adam S. Posen, eds., Japan’s Financial Crisis and its Parallels to U.S. Experienc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 With 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 In John Taylor and Michael Woodford, eds.,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0, chapter 21.
  “The Liquidity Effect and Long-Run Neutrality”, in Charles Plosser and Allan Meltzer, eds.,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1999, vol. 49, no. 1, pp. 149-94. With Ilian Mihov.
  “Measuring Monetary Polic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998, vol. 113, no. 3, pp. 869-902. With Ilian Mihov.
  “Inflation Targets and Monetary Polic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November 1997, vol. 29, no. 4(2), pp. 653-84. With Michael Woodford.
  “Inflation Targeting: A Strategy for U.S. Monetary Polic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Spring 1997, vol. 11, no. 2, pp. 97-116. With Frederic Mishkin.
  “Systematic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Effects of Oil Price Shock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7:1, pp. 91-142. With
  Mark Gertler and Mark Watson.
  “What Does the Bundesbank Targe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7, vol. 41, no. 6, pp. 1025-1054. With Ilian Mihov.
  “Nominal Wage Stickiness and Aggregate Supply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996, vol. 111, no.
  3, pp. 853-883. With Kevin Carey.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February 1996, vol. 78, no. 1, pp. 1-15. With 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Fall 1995, vol. 9, no. 4, pp. 27-48.
  With Mark Gertler.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 Comparative Approach”,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Lectur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February 1995, vol. 27, no. 1, pp. 1-28.
  “Credit in the Macroeconomy”, Quarterly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pring 1993, vol. 18, no. 1, pp. 50-70.
  “Central Bank Behavior and the Strategy of Monetary Policy: Observations from Six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Olivier Blanchard and Stanley Fischer, eds., 1992, pp. 183-228. With Frederic Mishk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1992, vol. 82, no. 4, pp. 901-21. With Alan Blinder.
  “The Credit Crunc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1:2, pp. 205-239. With Cara Lown.
  “Procyclical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ng Theories of the Business Cycle: Some Evidence from U.S. Interwar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91, vol. 99, no. 3, pp. 438-59. With Martin Parkinson.
  “On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Interest Rates and Interest Rate Spreads”,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November-December 1990, pp. 51-68.
  “The Gold Standard, Deflation, and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n R. Glenn Hubbard, ed., 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Cris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r NBER, 1991. With Harold James.
  “U.S. Corporate Leverage: Developments in 1987 and 1988”,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0:1, pp. 255-78. With John Y. Campbell and Toni M. Whited.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During the Crash”,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0, vol. 3, no. 1, pp. 133-51.
  “Financial Frag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ruary 1990, vol. 105, no. 1, pp. 87-114. With Mark Gertler.
  “Unemployment, Inflation, and Wages in the American Depression: Are There Lessons for Europ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89, vol. 79, no. 2, pp. 210-214. With Martin Parkinson.
  “Agency Costs, 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89, vol. 79, no. 1, pp. 14-31. With Mark Gertler.
  “Is There a Corporate Debt Crisi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2, pp. 83-125. With John Campbell.
  “Credit,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88, vol. 78, no. 2, pp. 435-439. With Alan S. Blinder. Reprinted in Alan S. Blinder, Macroeconomics Under Debate,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Reprinted in N. Gregory Mankiw and David Romer, eds.,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 Reprinted in David Laidler, ed., The Foundations of Monetary Economics,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forthcoming.
  “Alternative Non-Nested Specification Tests of Time-Series Investment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March 1988, vol. 37, pp. 293-326. With Henning Bohn and Peter Reiss.
  “Banking in General Equilibrium”, in New Approaches to Monetary Economics, by William A. Barnett and Kenneth J. Singleton,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With Mark Gertler.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the Money-Income Correlation”, in Real Business Cycles,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Actual Policies,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vol. 25, Karl Brunner and Allan H. Meltzer, eds., Autumn 1986.
  “Employment, Hours, and Earnings in the Depression: An Analysis of Eigh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86, vol. 76, no. 1, pp. 82-109. Reprinted in Melvyn Dubofsky and Stephen Burwood, eds., The American Economy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New York: Garland, 1990.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Industrial Labor Markets: A Comparison of the Prewar and Postwar Eras”, in The American Business Cycle: Continuity and Change, Robert J. Gordon,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Adjustment Costs, Durables,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anuary 1985, vol. 15, no. 1, pp. 41-68.
  “Permanent Income, Liquidity, and Expenditure on Automobiles: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984, Vol. 99, No. 3, pp. 587-614.
  “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83, Vol. 73, No. 3, pp. 257-76. Reprinted in N. Gregory Mankiw and David Romer, eds.,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 Reprinted in Christopher M. James and Clifford W. Smith, Jr., Studie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mercial Banks, New York: McGraw-Hill, 1994. Reprinted in David Laidler, ed., The Foundations of Monetary Economics,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forthcoming.
  “On The Sources of Labor Productivity Vari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1947-80”,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May 1983, Vol. 65, No. 2, pp. 214-24.
  “The Determinants of Investment: Another Look”,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83, Vol. 73, No. 2, pp. 71-75.
  “Irreversibility, Uncertainty, and Cyclical Invest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ruary 1983, Vol. 98, No. 1, pp. 85-106.
  “The Real Effects of Financial Crises: Theory and Evidence”, 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F., Proceedings of Sixth Fall Academic Conference, November 1982, pp. 134-162.
  “Bankruptcy, Liquidity, and Rec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81, Vol. 71, No. 2, pp. 155-159.
  “Integration of Energy Policy Models”,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December 1975, Vol. 2, No. 3, pp. 225-249. With D. W. Jorgenson. Reprinted in D.W. Jorgenson, Growth, Volume 1: Econometr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8.
  Publications: Expositional Pieces, Comments, Reviews
  “A Crash Course for Central Bankers”, Foreign Policy, September-October
  2000, p. 49.
  “Comment on Rosengreen, Peek, and Tootell”, in Frederic Mishkin, ed.,
  Prudential Supervision: Why Is It Important and What are the Issu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Forthcoming.
  “Comment on DeLong, ‘America’s Historical Experience with Low
  Infl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November 2000,
  Part 2, pp. 994-997.
  “Missing the Mark: The Truth About Inflation Targeting”,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1999, 158-161. With Thomas Laubach,
  Frederic S. Mishkin, and Adam S. Posen.
  “Unanticipated Money Growth and the Business Cycle Reconsidered:
  Comment”,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November 1997,
  vol. 29, no. 4(2), pp. 649-52.
  “Symposium on the Revised St. Louis Adjusted Monetary Base:
  Commentar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1996, Vol.78, No. 6, pp. 70-72.
  “What Does Monetary Policy Do?: Comment”,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6:2, pp. 69-73.
  "What Do We Know About How Monetary Policy Affects the Econom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May/June 1995, vol. 77,
  no. 3, pp. 127-130.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ment", in N. Gregory Mankiw, ed., Monetary Poli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How Important is the Credit Channel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A Comment",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December 1993, vol. 39, pp. 47-52.
  "The World on a Cross of Gold: A Review of Golden Fetter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1918-1939",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April 1993, vol. 31, no. 2, pp. 251-267.
  "Why Does the Paper-Bill Spread Predict Real Economic
  Activity? Comment", in James H. Stock and Mark W. Watson,
  eds., Business Cycles, Indicators, and Forecas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The Cycle Before New-Classical Economics: Comment", in The Business Cycle: Theories and Evidence, Michael Belongia and Michelle Garfinkel, eds.,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The Bank Credit Crunch", 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Credit, Markets in Trans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n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1992.
  "Recent Trends in Corporate Leverag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Edward I. Altman, ed., The High- Yield Debt Market: Investment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Impact, Dow-Jones Irwin, 1990. With John Y. Campbell.
  "`Regulation of Debt and Equity', by Kopcke and Rosengren: Comment", in Richard W. Kopcke and Eric S. Rosengren, eds., Are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Debt and Equity Disappearing?,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October 1989.
  "Comments on Corporate Debt", 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Banking System Risk: Charting a New Course, Proceedings of the 25th Annual Conference on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1989.
  "Is There Too Much Corporate Debt?", Business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September-October 1989, pp. 3-13.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Through Money or Credit?", Business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November-December 1988, pp. 3-11.
  "'Crazy Explanations of the Productivity Slowdown', by Paul Romer: Comment",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87.
  "Review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8, by Christian Saint-Etienn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85, vol. 93, no. 4, pp. 831-35.
  "Review of: Financial Crises, C. P. Kindleberger and J. P. Laffargue, ed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June 1983, vol. 21, no. 2, pp. 574-75.
  "Rates of Return by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United States, 1948-1976: Discu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80, vol. 70, no. 2, pp. 338-339. With J.I. Bulow.
  "Review of: Factors in Business Investment, by Robert Eisne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80, vol. 88, no. 3, pp. 811-813.
  Publications: Books, Edited Volumes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Vol. 10, 1995.
  Vol. 11, 1996.
  Vol. 12, 1997.
  Vol. 13, 1998.
  Vol. 14, 1999.
  Co-editor (with Julio J. Rotemberg).
  Vol. 15, 2000.
  Vol. 16, 2001 (forthcoming).
  Co-editor (with Kenneth Rogoff).
  Inflation Targeting: Less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199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th Thomas
  Laubach, Frederic Mishkin, and Adam Posen. Paperback, 2000.
  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 200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aperback, 2001.
  Publications: Text Materials
  Readings and Cases in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87.
  Macroeconomic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Longman, 1991. With Andrew Abel. 2d ed., 1994. 3d ed., 1997. 4th ed., 200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San Francisco, CA: McGraw-Hill and Co., 2000. With Robert H. Frank.
  Other Papers and Work in Progress
  Age of Delusion: How Politicians and Central Bankers Created the Great Depression (book manu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