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里兰大学校长,马来亚大学申请条件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2 08:46:57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马里兰大学校长陆道逵?

陆道逵描述自己的经历时曾经说他最初到美国时是个英语不流利,身上只有200美元的穷小子。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1949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购买力不是如今的美元可以比拟的。当时的200美金可以直接兑换5.71盎司黄金,与现在7000多美元的购买力相当。按照美联社做的调查,2016年全美国有一半家庭拿不出400美元供应急之用,三分之二的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应急。至于在1949年,买完去美国的船票之后真正字面意义上身无分文的移民也是大有人在的。这样比较一下,陆道逵虽然努力想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从一穷二白起家、靠自身奋斗赢得成功的美国梦代言人,但事实上这个“穷小子”登陆美国的时候恐怕远远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穷”。看评论后补充:我对陆道逵的个人经历理解存在偏差。
这个人是不是属于大家所讨论的“过于努力(try too hard to)融入美国白人的亚裔”,不能枉作判断,只能一般性地讨论“努力融入美国白人的亚裔”这群人。我在关于那个女留学生的问题下回答,用的词叫“不真诚”。我不理会她的观点本身,但我真的不欣赏一个人不真诚。而且我在那个答案里也没有直接判断她就是不真诚。所以,说到“try too hard to融入白人”,有一个答案下的评论用语很好,叫“在另一种文化下获得新生”。还有一个句式,叫“自觉放弃A,彻底拥抱B”。这都是在说,这个人是真心真诚的。同时,如果他向我显示出他所信奉的西方文化,而我没有全盘接受,那么我由于我的真诚,也不会感到矮人一等,因为他也应该尊重我的真诚。
这次演讲,老陆作为校长,说他不知情,不了解,那恐怕实在说不过去。不了解老陆以前治学,治校方法如何,单从这件事上看,老陆是有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的,换句话说水平所限。既然老陆做了校长很多年,又为什么说水平有限呢,中国人里的那些牛人即使在军阀割据时代,例如吴佩孚,张作霖,段祺瑞,冯玉祥,不管内战怎么打,始终都知道遵循一条底线,就是我是中国人。对外维护中国人的利益。这是为什么呢,父母之邦啊。老陆在美国担任Top100大学的校长,学术上肯定有水平,道理也肯定都懂,但对自己生身之地的认同性还不如一些没读过书的中国军阀。当年张作霖在奉天任师长,日本人想挑起事端,张作霖向上级汇报,说道,张某身为军人,岂容日人横行,只要上级一声令下,愿率全师官兵与日人决一死战。张作霖只读过几年私塾,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比老陆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其实,老陆的做法也反映出一部分华裔在美国发展的尴尬境地,黑人愿意为黑人发声,印度人擅长抱团,唯独某些华裔,要靠踩自己人,否定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上位,想想这些人也真是可怜。就像一个人要别人认同,非得说我很差,我家里人很野蛮,我跟他们一刀两断,我跟你们是一条心,赏口饭吃吧。其实,以老陆的学历,又不是混不到一口饭吃,何必如此呢。脸和权利都不是靠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多年以来,像老陆这样的华裔在美国不愿抬头争脸,只愿低头赚钱,恶果就是老美对在美华裔的权利的漠视。老陆,下次再想搞这种事情,请不要打着中国人的旗号。时代不同了,中国人要为自己发声了。

中国留学生演讲美国空气好是谁

杨舒平
杨舒平(Charityi、Shuping Yang),女,汉族,1993年4月16日出生于昆明,留美大学生,就读于马里兰大学。
2017年5月21日,在夏季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中,此人代表中国留学生进行发言,马里兰大学校长在杨舒平结束演讲后表示,杨舒平的演讲非常鼓舞人心。
2017年5月22日下午4点左右,针对网友因为此事件视频产生的对昆明空气质量的质疑,云南省昆明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公布昆明市空气质量。后杨舒平删除了社交媒体上的所有内容,并在微博道歉,称“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2017年5月23日下午2点30左右,昆明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转发网友质疑的评论称:经查,涉事女留学生并非昆明市公安局民警子女。
演讲全文
Good afternoon faculty students parents and friends.
各位家长、同学、朋友们,下午好!
I am truly honored and grateful to speak at the commencement for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lass of 2017.
我很荣幸,也很感激能够在马里兰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People often ask me: Why did you come to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你选择来马里兰大学?
I always answer: Fresh air.
我总是回答:新鲜的空气。
Five years ago, as I step off the plane from China, and left the terminal at Dallas Airport. I was ready to put on one of my five face masks, but when I took my first breath of American air. I put my mask away.
五年前,我从中国来到美国,出了达拉斯机场航站楼,我正准备从我的五张口罩中选一张戴上,但当我呼吸到美国的第一口空气后,我摘下了口罩。
The air was so sweet and fresh, and oddly luxurious.
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清新甜美,显得格外的奢侈。
I was surprised by this. I grew up in a city in China, where I had to wear a
face mask every time I went outside, otherwise, I might get sick.
我被这一切所震惊了。我在中国的都市中长大,每次外出都必须戴口罩,不然的话,我可能会生病。
However, the moment I inhaled and exhaled outside the airport.
所以,当我在机场外面呼吸到第一口空气的时候,
I felt free.
我感到了自由。
No more fog on my glasses, no more difficult breathing, no more suppression.Every breath was a delight.
不再有蒙在眼镜上的浓雾,不再有呼吸困难,不再有压抑的生活。每一次呼吸都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As I stand here today, I cannot help, but recall that feeling of freedom.
直到今天我站在这里,我仍然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种自由的感觉。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 assume feel another kind of fresh air for which I will be forever grateful — the fresh air of free speech.
在马里兰大学,我还感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由,一种我会永远感激的自由——言论自由。
Before I came to United States, I learned in history class about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ut these words had no meaning to m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在来美国之前,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美国独立宣言,那时独立宣言的内容——生命,自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我来说没有实际的意义
I was merely memorizing the words to get good grades.
我死记硬背下来这些词,仅仅为了拿个高分。
These words sounded so strange, so abstract and so foreign to me, until I came to University of Maryland.
当时那些字句对我来说如此古怪,抽象,陌生,直到我来到了马里兰大学。
I have leaned the right to freely express oneself is sacred in American.
我学到了,在美国,自由表达是一项神圣的权利。
Each day in Maryland, I was encouraged to express my opinions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在马里兰的每一天,我都被激励着在有争议的问题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I could challenge a statement made by my instructor. I could even rate my professors online.
我可以质疑导师的意见,我也以在线上给老师评分。
But nothing prepared me for the culture shock I experienced when I watched a university production of the play— Twilight: Los Angeles.
不过这些都不能和我第一次看到校内演出的戏剧《黄昏:洛杉矶》(Twilight: Los Angeles)时感受到的文化冲击相比。
Twilight is a play by Anna Deavere Smith about the 1992 Los Angeles Riots
这是Anna Deavere Smith撰写的关于1992年洛杉矶暴乱的一部剧。
The riots followed acquittal of four Los Angeles police officers in the videotaped arrest and beating of Rodney King.
那次暴动的导火线为当地陪审团宣判四名被控“使用过当武力”殴打Rodney King的警察无罪释放。
For six days, the city was in chaos as citizens took to the streets.
6天内,人们走上街头抗议,城市陷入混乱。
In Twilight, the student actors were openly talking about racism, sexism and politics.
在这部剧里,学生演员公开地讨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政治话题。
I was shocked, I never saw such topic could be discussed openly.
我很惊讶,我从来不曾想过这样的话题可以被公开讨论。
The play was my first taste of political storytelling, one that makes the audience think critically.
这部剧是我第一次接触和政治有关的戏剧内容,它让观众辩证地思考。
I have always had a burning desire to tell these kinds of stories, but I was convinced that only authorities on the narrative, only authorities could define the truth.
一直以来,我都很渴望去讲述这样的故事,不过我曾相信只有权威的人才有资格讲述,只有政府才能界定事实。
However, the opportunity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diverse commun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exposed me to various, man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ruth.
但是,沉浸在马里兰大学这种多远的文化中让我有机会能够接触不同的、多样的视角,去看待事实。
I soon realized that here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freely.
我很快意识到了在这里我有自由发声的机会。
My voice matters.
Your voice matters.
Our voices matter.
我的声音很重要。
你的声音很重要。
我们的声音都很重要。
Civil engagement is not a task just for politicians.
公民参与不仅仅是政治家的任务。
I have witnessed this when I saw my fellow students marching in Washington DC, voting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raising money for support various causes.
我亲眼见到了我的同学们参与在华盛顿特区的游行,参与总统投票,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募集资金。
I have seen that everyone has a right to participate and advocate for change.
我见证了每个人都有参与、推进改革的权利。
I used to believe that one 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could not make a difference, but here we are, United Terps.
我曾以为一个人的能力也许不能做成什么,但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美国。
Together, we can push our society to be more just open and peaceful.
在一起,我们能推进我们的社会,让它变得更开明和平和。
Class of 2017, we are graduating from a university that embraces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at nurtures us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also to care and feel for humanity.
2017届的同学们,我们从一所拥抱人文教育、重视思辨能力、关注人道的大学毕业了。
We are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we are ready to face to the challenges of our society.
我们具备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并准备好面对社会的挑战。
Some of us may go to graduate school, some us may step into professions and some of us may begin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我们中的有些人也许会继续读研究生,有的人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些人会开始求索的历程。
But no matter what we do, remember, democracy and free speech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不过无论我们做什么,记住,民主和言论自由不是简简单单就得到的。
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the fresh air that is worth fighting for.
民主与自由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至关重要的新鲜空气。
Freedom is oxygen. Freedom is passion. Freedom is love.
自由就是氧气,自由是热情,自由是爱。
And as a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Paul Sartre once said: freedom is a choice, our future is dependent on the choices we make today and tomorrow.
就像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的:自由是一种选择,我们的未来就取决于我们在今天做的选择。
We are all playwrights of the next chapters of our lives. Together, we right the human history.
我们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下一篇章,我们一起,写下人类的历史。
My friends, enjoy the fresh air and never let it go.
我的朋友们,享受这里的新鲜空气吧,永远不要放手。
Thank you.
谢谢。

马里兰大学的华裔校长

马里兰大学诞生首位华裔校长 穷小子靠教育变命运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创校138年来首位华裔校长诞生,来自中国上海的陆道逵将于2010年11月1日就任,领导这个美国的旗舰大学。这个校长是经过四个半月在整个美国搜索,从400位候选人中挑选的。在最后阶段,需要19位遴选委员会成员无异议才能通过任命,陆道逵就是这样脱颖而出获得任命的。学校日前为陆道逵举办欢迎宴会。陆道逵说,教育成就人才,正是在美国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从一个穷小子变为大学校长。半个世纪前,他踏上美国第一步时,英语不流利,身上只有200美元,经过不断努力有了今天的成绩。他作为一校之长,也要为更多人能受更好的教育尽力。欢迎会上,陆道逵说自己很激动,同时强调,一所好大学,不是用美丽的校园和经典的建筑来判断的,大学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素质。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教师的奉献、忠诚,良好的学习环境都很吸引他。他将与新同事一起打拼,追求卓越。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日前发布消息说,陆道逵担任校长是非常正确的,他丰富的经验和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足以证明他在教学、科研领域有卓越的能力。陆道逵在美国高校有30年的从业经验。他从2008年担任爱荷华州大学执行副校长,爱大有11个学院、超过3万名学生,雇用教职员近4900人,年度营运预算28亿美元。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在全美乃至世界都是公认为学术科研中心之一。该校13个学院拥有37000名在校学生,超过5000名员工,2010年财政年度研究经费达到5亿美元。该校在马里兰州大学系统12所大学中规模最大。陆道逵出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移民到秘鲁首都利马,并在那里读完高中。1961年,他一个人移民美国爱荷华州,并自己打工完成了学业。他先后取得了格林内尔学院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博士学位和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博士。陆道逵已与妻子结婚25年,女儿正在读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创校150年来首位华裔校长陆道逵(Wallace Loh)18日表示,“为下一代预备未来、创造机会”是他接下马大新职挑战的主要原因。“我从穷小子到大学校长的故事,正是教育创造机会的明证”,他表示,在美国,这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18日举办盛大的欢迎会,正式介绍新校长陆道逵,陆道逵在马大的首篇演说中表示,他在半个世纪前踏上美国土地时,“英语不灵光,身上只有200美元”,但这个国家为他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也为他铺展未来。他有幸能走到今天,站在高等教育第一线,为学子铺展未来。陆道逵伉俪在马大现任校长莫特(C. D. Mote)、马大大学系统评议委员会主席肯德尔(Clifford Kendall)、马大大学系统董事会主席柯文(William Kerwin)、国会众院多数党党鞭侯耶尔(Steny Hoyer)及300多学生、教职员、校友的起立鼓掌声中,步入会场。“作为马大人,我非常兴奋”(I`m thrilled to be a Terp!),Terp是马大的吉祥物,也是马大的代表,陆道逵上台,二话不说,先用马大人熟悉的语言拉近和台下的距离,立刻赢得全场掌声。陆道逵说,一个大学之伟大,不在校园的美丽,不在建筑的雄伟,而是组成这个社群的“人”。马大校友及师生乐于奉献回馈、忠诚向心力、全面的学习环境,是马大对他的吸引力。他承诺,将全力和马大人一起打拼、追求卓越。将于9月退休的莫特称赞陆道逵是最理想的接班人;参与校长遴选的肯德尔则表示,四个半月来在全美搜索,陆道逵从40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尤其最后阶段19位遴选委员会成员无异议通过任命,主因在于陆道逵无可挑剔的资历。曾任校长的柯文主持校长遴选工程,他说,陆道逵当过律师、法律教授、法学院院长、副校长,也参与州政府的政策拟定,每个阶段从事的每个职位都有优异的表现,在候选人名单中,无人能出其右。陆道逵从2008年担任爱阿华州大执行副校长,爱大有11个学院、超过3万名学生、雇用教职员近4900人,年度营运预算28亿元,柯文说,马大规模更胜一筹,陆道逵具有管理大校的经验也是他出线的原因。对于马大创校150年来首位亚太裔背景校长,学生族裔多元的马大校园普遍反映正面,欢迎会上也出现不少华裔学生,马大亚美研究中心 (Asian American Studies program)更是全体师生出动,以行动欢迎这项新任命及陆道逵。目前将升马大生物工程系大三的谢开益是学生会干部,也是校长遴选委员会唯一的大学部学生。谢开益说,他四岁随家人移民新西兰,14岁赴美,新校长从中国、秘鲁到只身赴美求学的成长背景,让他格外亲切。他认为,陆道逵不仅有能力领航高等教育,深受多元文化洗礼的经历也将能激励不同出身、背景的学生。马大帕克校区在马州大学系统12所州立大学中规模最大,学术研究、教学成就过去12年来在莫特领导下,已臻世界级水平,该校“美国新闻及世界报导”评选的全美最佳公立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20名,在Kiplinger的最上算公立大学前百大排行中,名列第8。陆道逵将从11月1日起上任,马大校长年薪45万元。

刘全生的个人简历

1960年毕业于东海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6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物理硕士、博士学位,1971-1974年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长期研究员,以等离子物理、核融合理论做基本研究,在雷射与等离子相互作用之参数不稳定性及非线性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  自1975年起,他任职马里兰大学27年。1975年,该校聘他为物理系正教授,领导等离子理论研究小组。1979年,他担任该校刚成立的等离子暨核融合能实验室的主任,领导等离子物理的研究。后任研究院院长及副校长,为该校首任华人副校长,并任全球华人事务研究所主任。1993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分会会长,1996-1999年担任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等离子物理委员会主席,并于2000至2003年担任美国物理天文科学政策及计划制定的权威机构——NRC之物理及天文董事会董事。他曾获颁马里兰大学杰出国际服务奖。他因等离子物理的成就,获得瑞典查尔摩斯工学院的荣誉博士。2003年2月刘全生获选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中央大学在台前任校长有戴运轨、李新民、余传韬及刘兆汉。回美国后,刘全生亦兼任了马里兰大学的孔子学院院长 (马里兰大学的孔子学院是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  对于大学教育,刘全生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长处,以研究的精神教学,并且要善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的学习科技。

昆明杨舒平父母道歉了吗?

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绵延不绝,自强不息,是很多国家不能比拟的,我们也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骄傲,看的国家日益强大,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
近日,有关三年前喊出“美国空气香甜清新”的留学生杨舒平的近况,再次引起网友们的关注,三年过去了,杨舒平过得如何呢?
2017年夏季,杨舒平毕业于马里兰大学,当时她作为中国留学生的代表上台发言,让众人没想到的是,在台上,她极力贬低自己家乡的空气,说只要出门,就必须戴口罩,不然我可能会生病。
认识她的同学听到都表示惊讶,但听完下面,他们才反应过来。
她说:“五年前,当我踏下从中国飞来的飞机,我一共准备了5个口罩,正准备戴口罩时,她发现美国的空气很清新,于是立马将口罩收了起来,美国的空气居然是那么香甜清新,于是贪婪的享受这绝无仅有的清甜空气,莫名有种奇异的奢华,我完全被它震惊了........。”
最后,她还兴奋说道:“我的朋友们,尽情享受这里清新的空气吧,永远,永远,绝不能放手。”
听罢,他们明白了,原来杨舒平为了称赞美国的空气清新,才故意说自己的家乡空气不好,通过对比烘托美国的好,真是煞费苦心了。
很快,杨舒平捂着良心说出来的话让国内网友们很不舒服,纷纷表示不满,特别是和她一个家乡的网友,因为她的家乡是云南昆明。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无论是草被覆盖率还是森林覆盖率都是居于全国首位的。
而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四季如春,树草茂盛,景色优美,空气才是香甜,根本不需要戴口罩,请问就你家需要戴口罩吗?
那是你出生,长大的地方,而且还是将你培养成才,送你去美国留学的家乡,不但没有赞扬,感谢这片将你抚养成才的大地,反而大肆抹黑,你良心过意的去吗?
很快,不堪重负的杨舒平,在网上发表了道歉,说:“自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深感自豪.......。”
对此,很多网友也渐渐放下了不满,网上对她的怨气也渐渐降低了,毕竟她真诚道歉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不久后,她在社交平台发文是这样的:
她坦言自己将要回国了,而且已经拿到美国绿卡,你们骂就骂吧,我无所谓。
这时,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原来她这么捧高美国,说美国的空气清甜,原来是别有居心的,就是为了得到绿卡,并在美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美好。
这下,很多网友忍不住了,再次对她抨击,压一压她的嚣张气焰。
虽然杨舒平改掉了微博名,删光了所有微博,仅留下疑似“道歉”的回应意见,但有意思地是,其并未获得公众谅解,情况反而愈演愈烈。昆明留学生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演讲争议还在继续。
有网民指出,其家可能居住于昆明当地公安部门的家属院附近,由此引发公众对其“留学资金来源”“其父母涉官涉权身份”等问题的许多遐想与猜疑,热点得到了延伸,话题得到了延续,舆论也在网民网媒持续发表观点中,形成了一致性意见,达成了谴责杨舒平以“诋毁角度污蔑祖国家乡”的社会广泛共识。
大约22日傍晚开始,一篇署名为“江玉楼”的文章《留美学生批评中国空气质量,怎么就“辱华”了?》经搜狐新闻刊发后,再次激起千层浪,舆论态势随即紧张、激化。我认为,这种“逆大流”评论文章的出现,预示着这个视频争议可能已经从单纯的社会话题发展成了一起公共舆论事件,因为每当舆情发展成舆论事件后,都会有这类“逻辑混乱”“事实不清”的文章以“反向”方式博取眼球、获取关注。
这类“逆向”评论文章在这类舆论事件中有着极强的情绪煽动性,用意也很明显,意在挑起争端和加剧社会撕裂,从而带偏带歪正常的舆论节奏。
以该文为例,文章至少存在以下三点严重的逻辑混淆和事实错误。
事件发酵至今,后续仍存在被负面干扰、利益群体不断带偏带节奏的变化可能。
对此,扭转当前不断激化的舆论紧张气氛显得至关重要,这需要适度转移争议矛头。毕竟,昆明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出了名的,除谴责杨舒平“撒谎”“诋毁”外,不妨借此当前舆论强烈关注昆明的时机,当地宣传、旅游等部门联合做些正面议题设置,可做些“昆明旅游欢迎你”“昆明空气才香甜”之类的宣传文章,用另一个角度去弥合和对冲已经产生的网络“戾气”。另外,对虚假信息的辟谣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刻意利用公众对“人肉”行为情绪性盲从的攻击针对性对象,建议公安部门及时网上发声,澄清细节原委,回应网上质疑与关切。
最后,借用网友一句话与所有人共勉: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忘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点击下发“”,请为我点赞
前不久我国的一名赴美女留学生杨舒平“火了”,因为她在毕业演讲上,贬低自己的国家,甚至说“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让无数国人感到愤怒。与此同时,不仅人肉了杨舒平,还扒出了杨舒平父母的身份和背景……
杨舒平父母是谁
杨舒平父母身份曝光,传言有深厚背景难怪那么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中,女留学生杨舒平代表中国留学生进行毕业演讲,但她却说中国空气肮脏不堪,美国的却是如此香甜。就像当年的王千源事件,她还委婉的表示国内没有自由空间,对于祖国的鄙夷之情流露无疑。此举一出,杨舒平自然是在国内引起了众怒,连杨舒平父母都被网友人肉了。
杨舒平父母身份曝光,传言有深厚背景难怪那么
而马里兰大学校长在杨舒平结束演讲后表示,杨舒平的演讲非常鼓舞人心,也让人们感到无语。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爱,凭什么要被人看得起?很多网友觉得,杨舒平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肯定是因为杨舒平父母身份不一般。再说了能够出国留学的也不可能是普通家庭,就算没有很深的背景,但也一定有钱。
杨舒平父母身份曝光,传言有深厚背景难怪那么
网上对于杨舒平父母是谁有两种说法,一说杨舒平父母都是公务员。公务员的薪资大家都是了解的,于是杨舒平留学资金来源再次受到质疑。不过,尽管人家父母只是普通公务员,但是说不定有留学奖金亦或是家族中有人相助。网友们的怀疑还是太有针对性了!
杨舒平父母身份曝光,传言有深厚背景难怪那么
而还有一个版本则是杨舒平辱华事件曝光后,有网友曝光了杨舒平官二代家庭背景,网传杨舒平爸爸是杨建军。但是关于杨舒平爸爸的身份还有说是昆明某位官员杨劲松,不过目前也只是传闻,并未得到证实。
杨舒平父母身份曝光,传言有深厚背景难怪那么
而且后来昆明警方的官方微博也出来辟谣,证实杨舒平并非是昆明市公安局副局长家的孩子。其实不管怎么说,杨舒平的做法纵然十分不妥,并且引起众怒,但是人肉搜索什么的,还是太过分了,也侵犯了个人隐私。
杨舒平父母身份曝光,传言有深厚背景难怪那么
但杨舒平的这种言论,她的父母也有责任,谁让他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在事情爆出后,杨舒平删除了社交媒体上的所有内容,并在微博道歉,称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然而道歉是否真心实意谁也不知道,总之这样的人,留在美国别回来了,祖国不需要。
 日前,马里兰大学,一位名叫杨舒平的中国女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称美国的空气又新鲜又甜美,在中国中国她得每天戴口罩出门,然而她的家乡昆明空气质量很好。消息曝光后,杨舒平立马被人肉出来。现在来看看她的更多个人讯息。
  近日,一位来自中国的女留学生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一段演讲火了。在演讲中,她说:"当时在国内每天出门都要戴口罩,来了美国才呼吸到又甜又新鲜的空气。"
  这段演讲经过网络传播后,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对她的不当言论进行反驳。5月22日晚,杨舒平发文致歉,称自己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原为国家做贡献。
虽然杨舒平改掉了微博名,删光了所有微博,仅留下疑似“道歉”的回应意见,但有意思地是,其并未获得公众谅解,情况反而愈演愈烈。昆明留学生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演讲争议还在继续。
有网民指出,其家可能居住于昆明当地公安部门的家属院附近,由此引发公众对其“留学资金来源”“其父母涉官涉权身份”等问题的许多遐想与猜疑,热点得到了延伸,话题得到了延续,舆论也在网民网媒持续发表观点中,形成了一致性意见,达成了谴责杨舒平以“诋毁角度污蔑祖国家乡”的社会广泛共识。
当地时间21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以下简称马大)2017年毕业典礼上,名为Shuping Yang(杨舒平)的中国女留学生作为全校学生代表上台发表毕业演讲。对于台下乃至在美国各地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本该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然而她有关只有在美才能呼吸“又甜又新鲜”的空气、一出机场就感受到自由等说法,让台下的中国同学们尴尬不已,也引爆网上舆论。面对潮水般的质疑,杨舒平22日就此事道歉,并称“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
根据现场视频和出席这场毕业典礼的林同学介绍,来自昆明的杨舒平在演讲中说,她在国内每天出门都要戴口罩,到了那边才呼吸到又甜又新鲜的空气。她称,“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再也没有雾来模糊我的眼镜,再也没有呼吸难受,再也没有任何压迫”,“在学校里面参加戏剧社,感觉到美国这边人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这番言论一出,立即引发马大其他中国学生及美各地中国留学生不满。在毕业典礼现场全程听完演讲的李同学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感到非常尴尬,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学校会请她做毕业演讲,以及这种言论为什么会出现在毕业典礼上。如果说她代表马大毕业生的话,我们对马大的未来表示担忧。”马大中国学生会前主席朱力涵认为,以诋毁祖国的方式博眼球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校方支持此类毫无依据的攻击性言论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不仅是考虑欠佳,更让人怀疑是否有其他用意。
这段演讲视频传到中国,也在互联网上引发质疑。有网友称,自己从小在昆明长大也没有戴过口罩。此事甚至惊动了认证为“云南省昆明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官方微博”的“昆明发布”。它在22日傍晚发布微博说,截至5月8日,今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而且,昆明的空气才极有可能“新鲜而香甜”,如果大家行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就能感受到昆明“四季鲜花开不败”的自然芬芳!

马来亚大学申请条件是什么?

马来亚大学申请条件
申请该校留学,学生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
1、本科申请条件: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应往届学生,高中三年在校成绩85%以上;雅思6分或托福550分
2、硕士申请条件:全日制4年制本科学历,CGPA 3.0以上;雅思6-6.5分
马来亚大学申请日期
开课日期:本科/硕士课程:2月,9月。
备注:9月的开学4月截止申请,2月的开学前一年的7月截止申请
马来亚大学毕业容易吗
马来亚大学毕业容易吗?大学的口号是“科学是进步的根本”。它激励着人们努力攀登科学高峰。马来亚大学坐落在首都吉隆坡,占地304公顷。它有两个院、十个系、五个中心和一所高级院,还有先进的教学和研究设备和马来西亚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十分丰富,有209万册藏书,其中包括7万册中文图书。另外,其工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都设有图书馆,其藏书量均有4千至10万册之间不等。
它的中文系是全马大学最大的,也是马来西亚最有影响的。有的华人部长和副部长就是从这里毕业的。马来亚大学为马来西亚社会造就了一批人才。该校共有八间学生宿舍,大约可容纳4千560名学生。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有不少学生需要在校园外租用宿舍。
留学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公众号「留学选校系统」进行院校定位。
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语言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成绩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可以依据自己的条件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留学案例,了解一下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他/她们都去了哪些院校,作为自己选择院校的参考。
申请条件:
  高中毕业或高三在读学生均可申请,高三在读学生只要提供高中三年成绩单以及在读证明即可申请;
  无需雅思或托福成绩;
  参加马来亚大学的语言强化课程;
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文理学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爱德华七世王学院主要是培养医学人才,莱佛士学院是培养教育方面人才的。资格及学术水平广受世界承认,是马来西亚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名校。
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它主要是为当时的马来亚和新加坡培养高级人才。这所大学发展很快,于1956年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分别设立了两所分院。1960年由于新、马两国分离的原因,原吉隆坡的分院被政府接纳为国家大学,马来亚大学于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
现任的名誉校长是马来西亚霹雳州的苏丹,即马来西亚上任最高元首阿兹兰沙,现任校长是阿卜杜拉·萨努西·阿哈迈德博士。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唯一一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与海内外著名学府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同学你好,我是马来亚大学中国留学生联合会的。我也编写了马大申请的图文指南(本硕博),绝对干货详细的步骤,可以到公众号CSAUM找到的,也可以到马来亚大学留学吧找到,跟着操作就可以官网申了。
马来亚大学本科申请对高考没有要求,申请最看重的是成绩,没雅思也可以申请先申请,后面邮件补交雅思。语言班不建议读,语言要求政策变化也很快,目前要求是读完语言班还是要考雅思,如果来读,一定多利用出国的语言环境练口语。本科专业有的要求5.0 有的5.5有的6及以上,但不要指望5分能听懂课,英语越好学起来越轻松啦。
再回到成绩上,最低标准是均分80分,有些专业竞争比较激烈,比如经济学,人太多,均分至少85及以上。希望回答可以帮助你。
马来西亚吧
马里兰大学是华盛顿地域唯一一所大型综合公立高等院校,下面是小编是对马里兰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的介绍。
马里兰大学是美国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美国大学联合会60名会员之一。马里兰大学的目标是成为全美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与此目标相对应,马里兰大学主要授予博士学位和MBA学位。马里兰大学共有13个学院。
马里兰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2.申请截至日:每年6月1日(春季),12月1日(秋季),8月1日(冬季)
3.语言成绩:GPA:3.5;TOEFL分数要求:100;IELTS分数要求:7.0;
4. 研究生留学费用:23760.0 美元
马里兰大学在全美以及全球范围内选聘那些拥有最高学位、最高学术水平的专业人士作为师资,并且要求所有教师通过学术研究获取国际声誉,运用创新性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最高质量的工作服务社会。
强势专业:信息系统、航天与航空工程、计算机工程、电子电气电子通讯工程。
学校声誉
马里兰大学的声望与地位得到了专家、媒体、学生公众的高度认可。《雅虎互联网生活杂志》把马里兰大学选为美国最著名的50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是全美最佳商学院之一,位居全美第19位,位居全球高等学院第23位,其中在IT专业排行第4位,在学术研究方面排行第6位。
专业设置
电子商务专业包括:供应链管理、电子商贸、金融工程、技术管理、全球组织管理学课程在美独占鳌头。
MBA专业包括会计、商务电子沟通、电子商务、创业管理、金融、金融工程、全球经济与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咨询、人力资本管理、技术管理、管理科学、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学专业。
留学费用:
1.每学期学费:
学士学位:每年9000—14000美元。
研究生:每年9000—20000美元 ;
2.生活费:每年人民币8万元至10万元
3.保险费:500—1000美元,10-15wRMB以上。
4:申请该院校费用:100美元。
以上内容是小编对马里兰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的介绍,马里兰大学的目标是成为全美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的中心,想要艺术留学该院校的同学可要抓紧时间准备申请哦,申请期间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专家。
本文版权属于美行思远(www.mxsyzen.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张钦文因病去世,她生前对学校有何贡献?

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她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她无私的奉献,为祖国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值得我们缅怀。
她生前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做了很多工作,并且还发表过多篇论文,还出版过一部专著,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
张钦文校长是审计大学年轻的教学与管理骨干,是共青团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于2004年获得江苏省委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她长期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和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研究,先后在《江苏社会科学》、《江苏高教》、《思想教育研究》等多本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并且出版学术著作《转型期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研究》。
南京审计大学2月10日发布讣告称,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钦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2月10日6时05分在南京去世,享年50岁。“患病期间,张钦文同志与病魔顽强斗争,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顽强品质。”讣告称,“张钦文同志的逝世是南京审计大学事业发展的损失,我们对张钦文同志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家人表示诚挚问候。”
个人资料:
张钦文(南京审计大学原副校长)
张钦文(1971年6月-2021年2月10日),女,汉族,湖北随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法学博士,副研究员,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
生平:
199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2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201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2015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历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江苏省未成年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共青团江苏省委权益部、学校部、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共青团江苏省委常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兼任十运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综合协调处处长)、学校部部长;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苏州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2017年6月任至2021年02月,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
2021年2月10日6时5分,张钦文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50岁。
人物成就:
长期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和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研究。在《江苏社会科学》、《江苏高教》、《思想教育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转型期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研究》。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荣获江苏省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撬动学校改革的支点!李希贵力荐:校长必看的10本管理书籍

作为管理者,读一些结构改造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撬动地球的支点”。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掌握人性的管理》

管理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很重要。

这本《掌握人性的管理》,其中有一句话对我启发很深:“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她说:“每当我站在一个员工、一个朋友或一个顾客面前,我便假想他胸前戴着一个徽章,徽章上写着一句话——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

我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时,学校经费紧张,每个月都要向周边友好单位借钱给老师们发工资,就更不要说给老师鼓励了。怎么办呢?我就用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办法让老师感觉自己很重要。

学校里有一个化学老师,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可因为他是中专毕业,随着知识的不断加深,他不适应了,只能去当化学实验老师。慢慢地他在学校里有点被忽略,有时候脾气暴躁,态度不好,别人对他也没有足够的尊重。

后来我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教师节的时候我请了一个书法家朋友给他题写了一个条幅——“三朝元老”。就是说这个老师在学校已经经历了三任校长,是元老级的人物,他过去有辉煌的成就。刚开始他把这个条幅挂在办公室里,放寒假了他就卷起来挂到家里,等开学了,又卷起来带到学校。

这个条幅也引发了大家对他“元老”身份的追问,慢慢地大家便了解了他的过去,特别是一些不了解过去情况的青年老师,越来越尊重他,他也开始调整自己。这是30块钱裱的一个条幅带来的效果。



另外一些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我们也没有钱来鼓励,那怎么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呢?我又请那位书法家朋友题字,1994年给十几位老师题了“功勋四中人”,然后扯一块布料做牌匾,所有老师都把牌匾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在十一学校,我们也变着法子让老师感觉自己重要。每个月我们会评选“月度人物”,并将他们的事迹制作成海报张贴在校园里,从普通教员到后勤人员,都有机会成为“月度人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认同。

我之所以在管理学校中做了许多类似的事情,与《掌握人性的管理》这本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解决一个新问题一定要防止路径依赖。

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原理:要解决一件事情,我们会依赖过去的路径,但有的时候,依赖过去会成为进步的障碍。当已有的经验遇上新的问题,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希望用过去的办法来解决它,若是有人突破了这个路径,就叫创新。

在一所很著名的大学里,有个学院的院长希望把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安排住宿,也就是专业不同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宿舍,但被学校否决了。因为学校觉得这样没法控制学生,学生容易联络起来闹事。请问现在联络还要在一个宿舍吗?有微信了,有飞信了,有微博了!但学校却依赖这种路径去解决新问题。

在十一学校,我们没有行政班,那如何组织大型活动呢?比如升旗仪式,有的老师就问我哪些老师去参加。过去都是一队学生后面站着一位老师,我说为什么一定要一队学生后面站着一位老师?他们说,因为过去一直这样。过去这样就对吗?如果一个老师都不站,升旗仪式还做得很好,我们就成功了。

走班上课之后,学生有大量的自习课,学生的自习课到哪里上呢?我们有路径依赖--刚开始,有的老师希望把这些自习的学生集中到固定的教室里。我有一个问题要问:有些学生希望读语文课外书,你为什么让他去物理教室?有些学生喜欢做化学实验,你为什么让他去生物教室?必须让学生自己选择自习教室。

再比如,走廊里分配给学生一个储物柜,过去有行政班时按班分配,没有班了怎么分配?按姓氏笔划还是按拼音顺序?或者按照男女生?很纠结。为什么?路径依赖,还是传统的分配思路。何不叫学生去选呢?学生愿意选哪个柜子就选哪个柜子,如果有多个学生想选同一个柜子,由他们自己去协商,协商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

赫胥黎说:“一个人的经验不是指他亲历过什么,而是他应对情势时的方法和态度。”这就是说经验是经历之后形成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会不会成为你的瓶颈呢?在一个组织里,管理者往往会成为发展的瓶颈。为什么?因为我们形成了太多的固定思维方式。

微信之父张小龙能开发出微信,就是因为他“不为自尊心而战”。刚开始,腾讯在内部组建了一个团队试图开发新产品,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成果,为什么?他们没法否定自己。后来成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于是微信就诞生了。如果你有自尊,也正在想着保护好过去那个自己、过去那个产品,那你就无法创新。

《领导学》

《马斯洛人本哲学》

到底应该用“机制”还是用“需要”撬动学校的发展?

机制是个很容易让管理者着迷甚至迷信的字眼,特别是我们处在一个刚刚从人治逐步走向法治的国家,大家往往对机制更加迷信。但机制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必须去追问。

管理学上有一个经典案例,叫“分粥的故事”。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蒂。于是,他们想了不同的办法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

前四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让人不满,第五种方法是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这终于造就了分粥的公平。每一个人的粥都一样,非常公平,这是机制带给我们的结果。

但是公平就是平均吗?我们运用一个机制就是为了追求一个平均的结果吗?比如绩效工资,这个机制是公平的吗?老师干多干少已经被忽略了,所以一定要追问这样的机制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一定要让我们的机制来撬动学校的核心价值--你到底想要什么。

麦当劳在大量扩张连锁店的时期,有一个重要的机制——不培养接班人的店长不予以提拔,因为它需要更多的店长。1952年麦当劳创立,它用50年时间就扩张到全球2万多家连锁店,为什么它会有如此的扩张速度?因为它有这样一个机制,正是这个机制带来了麦当劳的扩张战略。一个连锁店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它就没法占领市场。同时,有了规模了就有了利润空间。所以说它在扩张时期的这个机制撬动了麦当劳的核心价值。

《愿景》

《领导力》

学会做一个领导,而不是管理者。

从管理走向领导是因为胡佛的《愿景》、詹姆斯的《领导力》这些书。领导者有三层境界:一是拥有被管理者,二是拥有追随者,但这不是最高水平的领导者,最高水平的领导者是把你的追随者转化为领导者,让他们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领袖人物。

美国马里兰大学前任校长莫特描述他当校长的状态时,说:“当校长好比当墓地管理员,下面虽然有很多人,可是没人听你的。”我讲这个笑话的时候刚好一位朋友跟我在一起,他说:“可不是,我在马里兰大学培训时就是他当校长,他在教师、学生中的威望太高了。”但是他认为校长不能管那么多,校长不能一言九鼎。就像老子说的那样,“太上,不知有之”,最高的领导者一旦到了最高水平,他下边的员工甚至不知道有他的存在。



每一个管理者都不可自视甚高,一定要清楚自己在许多领域是外行,一定要明白我们的许多员工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甚至领导。如果我们能这样想的话,就应该把搭建舞台、提供帮助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而演戏的主角则根据不同的剧情让不同的人去扮演,时间长了,我们会培养出一大批卓越的领袖。

很欣赏杰克·韦尔奇的一句话,他说:“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与你自己的成长有关;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后,成功只与别人的成长有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工作的本质》

结构不改,制度不可能奏效。

传统思维和封建意识使我们的管理者很容易回避对组织结构的改造,这不仅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对固有传统的习以为常,也因为上级对我们的赋权或干预,更因为我们对组织结构改造之艰难的畏惧。于是,我们大多数管理者,往往试图通过大量会议来实现自己的管理任务,好一些的管理者则寄希望于制度。



然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作者德鲁克和《管理工作的本质》的作者明茨伯格通过他们的论述告诉我们,如果试图从根本上改革一个组织的性质,尤其是希望调整组织的重大战略,必须从改造组织结构开始,结构不改,制度不可能奏效。



在十一学校,正是完成了从“高长式”的金字塔管理结构到“扁平化”结构的改造,才使我们落实“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轻而易举。

正是“分布式领导”的管理构架,才使每一个领域的工作更加科学、务实、高效,避免了大量的官僚主义和瞎指挥。也正因为学校与各年级形成分权、分责的“联邦制”模式,才使得大家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为学校的每个细胞都富有活力提供了可能。

作为管理者,读一些结构改造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撬动地球的支点”。

《六西格玛管理》

《关键绩效指标》

战略重要,但战略分解和问题解决同样重要。



六西格玛是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它从发现和解决问题入手,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而六西格玛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其寻找问题的哲学。他们对客户的感受、流程中真实问题的梳理,都强调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我们在学校的各个层级,也开展了寻找自己客户的活动,这个活动让我们明白,不要说一般的职员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客户,即使看上去很有能力的管理者,也并不是真正清晰。当然,有了明确的客户,如何培养客户意识,我们也找到了评估的主体。

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战略,但靠什么实现战略却不一定清晰。

帕门特的《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自2007年形成的十一学校八大关键成功要素都有对每一要素的具体分解,每一项都必须成为可以操作的指标,能够量化的则尽可能量化。当然,关键绩效指标每三年就会有新的调整,而调整后新进入的要素也必须同步细化分解,以此才能在每一个细节的落实中指向战略。

那位说“美国空气最香甜”的中国女孩杨舒平,如今怎样?

她去到美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说美国的空气很香甜,当然她作为海归来讲,也是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收留她
如今的她已经被很多人所遗忘。生活非常的不容易,并且没有找到工作。
如今她应该过得很不好吧,我觉得她这种行为就是令人感到可耻,毕竟是国家培养她出去学习,她却说国外的空气最香甜,真的是很可耻。
2017年5月21日,美国马里兰大学人山人海,因为今天是该校的毕业典礼,等到所有人入席就座,一位穿戴整齐的中国留学生从容走到舞台中央,进行发言,然而她的开场白,直接让在场的其他中国留学生陷入了沉默、震惊、愤怒的复杂情绪中。
她说道:“人们经常问我:你为什么要来马里兰大学?我总是回答:新鲜的空气。五年前,我乘坐中国的飞机抵达美国,在踏出达拉斯机场航站楼的那一刻,我就赶紧把我先前在中国准备好的五张口罩里取出一张戴上,但当我呼吸到美国的第一口空气后,我摘下了口罩。这里的空气是如此地清新甜美,显得格外地奢侈。”
在她讲完这段话时,停顿了一下,台下的“观众们”立刻鼓起了激烈的掌声,她是谁?为何会说出如此令人愤怒的话?
杨舒平,1993年出生于云南昆明,2012年前往美国,就读于马里兰大学,在校期间,杨舒平各方面表现优异,因此被选为2017年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的唯一中国留学生代表,故事直到这里,都还是令国人感到荣耀的事情,毕竟杨舒平是被马里兰大学校长亲自邀请发言的,证明校长认可这个中国学生。然而她的发言,却成了刺痛万千中国人神经的可耻发言!我们接着看她还说了些什么。
“这里的空气是如此地清新甜美,显得格外地奢侈。我被这一切所震惊了。我在中国的都市里长大,每次出门前我都必须要戴口罩,不然的话,我就可能会生病。”在这一段话里,杨舒平采用了“对比手法”,先是无比真诚地夸奖了美国的空气,接着立马贬低中国的空气,甚至说空气脏到不戴口罩会生病!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此话一出,当时就气得昆明市政府发布了空气质量报告,截至2017年5月8日,今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美国的空气小编没闻过,不知道“香甜不香甜”,但小编知道,我们中国昆明的空气绝对是“清新甜美”的,这座城市被称为“春城”,一年四季风光绮丽,鲜花更是开不败。
杨舒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公开污蔑自己家乡的空气状况,实在令人愤怒!令人不解!(有网友猜测,杨舒平当时急于想拿到美国绿卡)
黑完了中国的空气以后,杨舒平又会接着黑什么呢?咱接着看。
“在来美国之前,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美国《独立宣言》,那时《独立宣言》的内容——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在当时那些字词对我来说是如此地古怪,抽象,陌生,直到我来到了马里兰大学。我学到了,在美国,自由表达是一项神圣的权利。”听到这里,台下的美国学生们瞬间欢呼雀跃,就连校长和学校的领导人们都激动地拼命鼓掌,可见杨舒平的发言让他们多么“满意”呀!
台下的其他中国留学生们无比愤怒,他们咬牙切齿,恨不得台上的那个女人跟自己的祖国没有任何关系,与杨舒平同班的李同学说道:“对这次毕业演讲的事情,我们觉得非常尴尬!根本无法理解学校为什么请她做毕业演讲!”
等到杨舒平演讲完毕,马里兰大学的中国校友们立刻在微信群里呼吁大家采取行动,必须要消除杨舒平演讲对中国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他们在网上上传了杨舒平的演讲视频,立刻引发网络热议,网友们直言杨舒平根本不配做一个中国人!
迫于舆论压力,杨舒平删除了自己社交平台上所有内容,并且立刻在微博上道歉,她说“我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这句话由她说出来简直是可笑至极!那么这个引发了全国热议的杨舒平,如今怎样?
据悉,杨舒平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却处处碰壁,曾经对她抛了橄榄枝的美国企业纷纷拒绝了她,无处可去的杨舒平又跑去了韩国,从此销声匿迹。然而随着疫情的爆发,杨舒平再次冒出了头,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无比想回到祖国,网友们纷纷猜测,她的主要目的是回国躲避疫情。
恐怕这位杨小姐是低估了大家的记忆力,即使她真的回到中国,相信也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聘用她这样的人,因为三年前的那次演讲,就已经注定了她今天的下场。

澳门城市大学的大学主管

首任校长 薛寿生博士(前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第二任校长是庄善裕教授(前华侨大学校长)第三任校长则是颜泽贤教授(前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第四任代校长彭树成院士(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协理副校长)。第五任校长张曙光教授(前美国马里兰大学常务副校长、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张曙光,男,特聘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前美国马里兰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师从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约翰·刘易斯·加迪斯。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当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班。一年后赴美留学。1984年在俄亥俄大学获国际法与国际组织专业硕士,1990年获美国对外关系史专业博士,师从约翰·盖迪斯(John Lewis Gaddis)教授,并于1990至1991年在耶鲁大学从事国际安全研究项目博士后研究,指导教授为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1993年至今,担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2015年,经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联席会议通过,张曙光教授接任澳门城市大学校长职务。将与大学高层管理团队密切配合,努力推动澳门城市大学的科学研究发展向国际水准迈进,使大学在科研管理、科研项目与成果、学术交流、研究声誉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主席、校监 陈明金先生 副主席吴在权先生副主席、主席顾问颜泽贤教授 校长张曙光教授讲座教授彭树成院士副校长 梁文慧教授 副校长 孔繁清教授 教务长 李树英教授 校务主任陈俊拔先生行政总监  苏锦雄先生校长顾问汪长南先生教务处、研究生处处长 蔡智明教授 学生事务处处长周聘秋博士总务处处长颖宪先生资讯处处长陈瑞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