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天京破围战的进程如何?
- 2、约翰·布朗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的爆发时间
- 3、堪萨斯内战产生了哪些影响?
- 4、堪萨斯内战为什么视为美国南北战争前哨战
- 5、堪萨斯内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6、堪萨斯内战的简介
- 7、堪萨斯内战期间共和党有哪些主张?
- 8、美国的南北矛盾为什么会进一步激化?
- 9、林肯资料
天京破围战的进程如何?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4年,美国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州要求加入美国联邦,由此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流血冲突,史称“堪萨斯内战”。1857年,加富尔组织了“意大利民族协会”,借此团结民主派;次年,撒丁王国同法国达成协议,结成反奥联盟。
太平军占领金陵,并建立政权的巨大胜利,使清朝统治者惊恐万分。为了遏制太平军的发展,1853年4月7日,向荣率领所部17000余人在金陵城外的孝陵卫一带安营扎寨,建立了“江南大营”。16日,琦善也率领所部18000人至扬州城外,扎营于帽儿墩一带,建立了“江北大营”。清朝江南、江北两个大营南北遥相呼应,对天京形成围攻之势,严重威胁着天京的安全。
然而,这时的洪秀全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无视天京面临的巨大威胁,做出了固守天京、同时又分兵北伐与西征的错误决策。1853年5月,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分别进行北伐与西征,天京附近兵力大大减少。
1853年5月,清军开始围攻金陵下游的军事重地镇江,太平军的许多营垒相继被击破。1855年4月,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率领清兵到达镇江外围,加紧了对镇江的进攻,形势极为严峻。而太平天国北伐军由于深入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孤军作战,于1855年5月全军覆没。所幸的是西征军从1855年初开始转败为胜,夺回了天京上游的安庆、九江、武汉等战略要地,沉重打击了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并使天京从经济和军事上都有了可靠的保障。为了解除清朝江南、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威胁,1856年4月,石达开奉命率领西征军主力回援天京。
1856年2月,燕王秦日纲率领陈玉成、李秀成等数万太平军自天京出发救援镇江,半路遭到镇江外围清军的堵截,双方相持,不分胜负。为打破僵局,秦日纲派部将陈玉成率领少数精兵趁夜间乘小舟沿长江机智闯过敌人的封锁,到达镇江,与坚守镇江的太平军取得了联系。4月1日,按照原定计划,太平军东西两面夹击清军,清军腹背受敌,迅速溃败,镇江城内外两部分太平军胜利会师。
4月2日晚,秦日纲又率领陈玉成、李秀成等渡过长江,到达瓜洲。4月3日,太平军向清军发起猛烈进攻,清军毫无防备,纷纷溃逃,太平军乘胜追击,连克清军营垒一百多座,一举摧毁了清军经营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5日,太平军又攻克了扬州。
太平军在扬州征集了大量的粮食之后,秦日纲等又率军南渡,准备回师天京。吉尔杭阿闻讯,立即率军拦截,企图切断太平军返回天京之路。6月1日,太平军击败清军,吉尔杭阿自杀。接着,太平军乘胜追击,清兵见主帅已死,四处逃散,清军多座营垒瓦解。太平军打通了通往天京的道路,准备进入天京。
而石达开自1856年4月奉命率军回援天京后,5月中旬已逼近清军江南大营。向荣见此情景,急忙派兵阻拦。在此之前,当江北大营受到太平军围攻时,向荣已经从江南大营调出部分兵力前去救援。因此,江南大营兵力很薄弱。于是,东乇杨秀清令秦日纲率部协助石达开进攻江南大营,又从天京派出太平军,决定三路联合围攻,一举摧毁江南入营。
太平军决定以孝陵卫东北的仙鹤门为主攻方向。6月17日,秦日纲率领部队到达仙鹤门,天京太平军在距秦日纲部数里处安营扎寨。18日,石达开先锋部队也赶到仙鹤门一带。向荣从其他地方调回的援军见此情景,也不敢应战。20日,太平军各路向孝陵卫发起总攻。仙鹤门方向太平军多路出击,另一路从敌营后方进攻,同时,天京城内又派出数千人助战。清军在多路太平军的合力围攻下,迅速大败,死伤无数,主帅连夜逃跑。至此,太平军摧毁了清军经营长达三年之久的江南大营。
太平军先后摧毁了长期威胁天京的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了天京破围战的巨大胜利,大大改善了天京的处境。至此,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达到了极盛时期,全国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的高潮。
约翰·布朗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的爆发时间
约翰·布朗起义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的反奴隶制的起义,以起义人约翰·布朗命名,布朗为了筹措起义资金及争取黑人尤其是著名黑人废奴主义者的合作,多次奔走于新英格兰各地,得到北方一些废奴派人士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援。
1800年,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白人农民家庭。其父为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受反奴隶制思想的薰陶。成年后,他从人道主义出发,积极投身于美国废奴运动。
1856年布朗参加了堪萨斯州争取自由州地位的武装斗争(即堪萨斯内战),从此闻名遐迩。
1857年,他开始运筹以解放南部黑奴为最终目的的武装起义。布朗为了筹措起义资金及争取黑人尤其是著名黑人废奴主义者的合作,多次奔走于北方和加拿大各地,得到北方一些废奴派人士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援。
美国内战前夕黑人和白人于1859年联合发动的一次反奴隶制的起义。约翰·布朗是这壹次起义领导人,故名。
1800年,约翰·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白人农民家庭。其父为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受反奴隶制思想的薰陶。成年后,他从人道主义出发,积极投身于美国废奴运动。
1856年布朗参加了堪萨斯争取自由州地位的武装斗争(即堪萨斯内战),从此"奥萨瓦汤米的布朗"闻名遐迩。
1857年,他开始运筹以解放南部奴隶为最终目的的武装起义。
1859年 7月3日布朗等4人先期来到哈珀斯费里(哈普斯渡口)。这一带地势险峻,是通往南部盛行奴隶制地区较安全的天然门户;又是联邦兵工厂和军械库所在地。他们在渡口附近租赁一个农场,用以集结队伍,储存物资。10月16日夜间,布朗留下 3人看守农场,期待命令,率领其余18人(其中有 5名黑人)袭击哈珀斯费里。非常快攻占了兵工厂和军械库,控制了市镇,同时在附近村子逮捕种植园主,解放了少数奴隶。起义的讯息迅速传开。17日, *** 当局召集的民团陆续赶到起义地点。布朗等人被包围在兵工厂附近的消防工具间。战斗进行了一整天。这一带奴隶较少,且大多是家庭奴隶,没有起来响应起义,布朗也未能果断地撤离。当天夜间,R.E.李上校率领一支海军陆战队赶来,18日起义惨遭镇压。在战斗中起义者10人牺牲,连布朗在内有 7人被俘。12月2日约翰·布朗英勇就义,其他被俘者也先后被处以绞刑。
这壹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有力地推动了奴隶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美国内战的爆发。不少美国人对约翰·布朗起义予以高度的评价。
堪萨斯内战产生了哪些影响?
堪萨斯内战,一方面促进了共和党的诞生,另一方面引起了民主党的分裂。堪萨斯内战期间,原来的自由党和民主党中的资产阶级,包括1848年新成立的自由上壤党人和其他废奴主义者在1854年成立了共和党。林肯这时重新投入了政治活动,他参加了共和党,不久就成为这个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856年6月,共和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费城召开,林肯自己并未出席,但被选为该党副总统候选人。尽管后来没有当选;但获得的选票并不少,在全国已享有一定的声望。
堪萨斯内战为什么视为美国南北战争前哨战
“堪萨斯内战”为什么被视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前哨战”?美国南北之争的本质是北方资本家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之争,北方资本家需要通过摧毁南方种植园经济来获得原料、市场以及自由劳动力。因为南方种植园经济的根基是奴隶制,所以美国南北之争在明面上就表现为废奴与蓄奴的对抗,北方多为自由州,南方多为蓄奴州。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快速侵占领土的美国在几十年内从大西洋沿岸国家变成了濒临两大洋的领土大国,几十个新州随之加入联邦。北方希望新州都变成废奴州,而南方希望新州都变成蓄奴州。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南北双方围绕这些新州展开争夺,美国为此内斗频频。
1820年,美国通过的“密苏里妥协案”规定:位于北纬36度30分以南的新州为蓄奴州,位于北纬36度30分以北的州为自由州。可以说“密苏里妥协案”是在南北之间“和稀泥”。1848年2月,美墨战争结束,大片位于北纬36度30分以南的原墨西哥领土被美国吞并,矛盾随之而来。
按照“密苏里妥协案”,新吞并的墨西哥领土应该是蓄奴州。可是因为墨西哥的废奴比美国早了几十年,所以原墨西哥领土(主要是加利福尼亚地区和新墨西哥地区)的民众反对本州成为蓄奴州。这些新州的废奴主张自然得到了北方的大力支持,要求新州都成为新的自由州。
于是南北矛盾因为新州是否蓄奴而越来越大,南北战争都险些提前爆发,时任总统扎卡里·泰勒(南方人)也因为支持北方而死得不明不白。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加利福尼亚为自由州,新墨西哥、犹他待定,允许南方奴隶主在北方追捕逃亡的奴隶。“密苏里妥协案”名存实亡。
1854年,美国宣布“密苏里妥协案”和1850年妥协案作废。而新颁布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自由州与蓄奴州不再按照地域划分,而是由本州民众自行决定。南北双方便向尚未决定归属的新州大批移民,双方移民之间的冲突也就越来越严重,而焦点地区就是堪萨斯。
堪萨斯当时是位于南北双方交界的中部州,还是南北双方向新州移民的交通要道。因此南北双方都向堪萨斯大量移民,导致堪萨斯的北方人和南方人在形势上形成了五五开。于是北方人和南方人都在堪萨斯州成立了政府(勒孔顿政府、托皮卡政府),堪萨斯是“一州两府”。
两个堪萨斯政府都指责对方非法,要求联邦政府承认自己。而当时的美国总统皮尔斯是个亲南方的“绣花枕头”,承认了南方人建立的勒孔顿政府“合法”,宣布托皮卡政府是“叛乱”。皮尔斯的偏袒自然助长了堪萨斯勒孔顿政府的气焰,导致勒孔顿政府计划一举消灭托皮卡政府。
1856年5月21日,勒孔顿政府的武装部队和暴徒洗劫了托皮卡政府据点劳伦斯镇。勒孔顿政府的暴行激起了托皮卡政府的强烈反抗,两个州政府的武装部队和支持者开战,堪萨斯内战爆发。其他自由州和蓄奴州的武装也来到堪萨斯“共襄盛举”,其中就包括有名的约翰·布朗。
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阻止了堪萨斯的战火波及到其他州,限制堪萨斯内战的规模继续扩大,但没有结束内战。堪萨斯内战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而更得当地人心的北方逐渐占优。1861年1月29日,已经决定脱离联邦的南方放弃了堪萨斯,堪萨斯成为了自由州。
堪萨斯内战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南北矛盾发展到武装冲突的程度,标志着几届联邦政府的“和稀泥”策略彻底破产,为林肯的当选奠定了基础;第二,南方在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和纵容下依然没拿下堪萨斯,导致南方认为联邦政府已经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下决心独立。
再加上堪萨斯内战结束于1861年1月,而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于1861年4月。正因如此,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很多学者都认为堪萨斯内战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前哨战”。
堪萨斯内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54年,奴隶制的拥护者废除了《密苏里妥协案》,不顾法律上和地理上对奴隶制的限制,力图依靠武装匪徒在堪萨斯州推行奴隶制,由此引起了1854年至1856年的堪萨斯内战。
堪萨斯内战的简介
Bleeding Kansas美国史上蓄奴论者和反对蓄奴论者之间为争夺对堪萨斯州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小规模内战(1854~1859)
堪萨斯内战期间共和党有哪些主张?
共和党代表了北部资产阶级的利益,提出比较进步的政纲,主张实行保护关税,保障人民可以低价购买土地的宅地法案,反对将奴隶制扩展到新的地区,提出了言论自由、劳动自由、人身自由等政治口号。但另一方面,共和党又谴责主张用暴力解放奴隶的约翰·布朗所组织的哈泼斯渡口起义(他起义失败,被判处绞刑),政治上呈现右倾趋势。
美国的南北矛盾为什么会进一步激化?
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很少参加政治活动,拒绝当国会议员,继续当律师。1854年,南部奴隶主派人进入新并入美国的堪萨斯,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引起了堪萨斯内战,南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林肯资料
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此战争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1831年6月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烤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一个跟着一个走了过来。象买骡子买马一样仔细打量他们,有时还走上前摸摸他们的胳膊,拍拍他们的大腿,看他们是不是长得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几位北方来的水手走了过来,他们都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其中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
说话的这人名叫亚伯拉罕·林肯,后来他当上了美国总统,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写写划划,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大力气活。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恳待人。他当乡村店员时,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还这几分钱竟追赶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所以,他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林肯无论干什么都始终没忘记学习,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时期,他对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从事政治活动。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时,多次运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1854年美国的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参加了,两年后他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在竞选演说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人。”
1858年,林肯在参加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竞选时,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了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
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农奴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宝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1863年7月1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提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而南军只有防守了。
这年的7月4日,北军又在维克斯堡大获全胜。维克斯堡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是一个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悬崖,据守悬崖的叛军居高临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胁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果从下面攻打这个要塞非常困难。早在1862年末,格兰特就率军在海军的协助下几次攻打这个要塞,但都没成功。1863年4月,格兰特实行了新的进攻计划,先摧毁了要塞周围的各个据点,然后包围了维克斯堡。海军也来助战,从陆地和水上同时进攻,猛烈炮击要塞,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响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叛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北军这一次俘虏叛军2.9万人。
紧接着,北方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追击叛军,1863年4月3日攻占了叛军首都里士满。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南北战争被称为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革命。林肯成黑人解放的象征。但奴隶主却对他万分仇恨。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刺杀。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他出生贫寒,9岁时母亲去世,15岁才开始读书;24岁时他与人合伙做生意,却经营不善而倒闭,并因此负了15年的债;25岁时他的初恋安妮因病去世,这使他悲痛万分,此后经常出现情绪抑郁;32岁时他与玛丽.托德小姐结婚,婚后时因妻子脾气暴躁而经常有家不归;35他时开始竞选公职,几乎输掉了每次的重大竞选;52岁时他当选美国总统,结果南北战争很快爆发,北军在人员、军备上都优于南军,却在战场中一再失手,本来计划打两年的内战整整打了四年,令林肯饱受煎熬;56岁时南北战争终于结束,林肯也再次当选总统,可他却在福特剧院看戏时被人刺杀……
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个人的大敌。但林肯还是挺了过来,直到最后一刻!
不光如此,林肯喜欢笑,因为笑是他缓解压力的药方,笑可使他从无尽的烦恼中获得片刻的休息。更重要的是,笑可以升华林肯的情绪,使他及周围的人从“苦恼人的笑”中获取智慧的提示。
一次,林肯与竞选对手道格拉斯进行辩论。道格拉斯在辩论中指控林肯说一套做一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待林肯上来讲话,他首先说:“道格拉斯说我有两张脸,大家说说看,如果我有另一张脸的话,我能带着这张脸来见大家吗?”他的话逗得哄堂大笑,连道格拉斯本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林肯初任总统时,曾有一个议员取笑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林肯回应说:“不错,我父亲是个鞋匠,但我希望我治国能像我父亲做鞋那样地娴熟高超。”他的话立即博得人们的一片喝彩。
一天,林肯和他的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街口被路过的军队堵塞了,林肯开门踏出一只脚问一位路人:“请问这是什么?”林肯的意思这是哪个部队,那路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答道:“联邦的军队呀,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
林肯说了声“谢谢”,关上车门,然后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紧接着他又说:“我的确是个他妈的大笨蛋!”
还有一天,林肯与国务卿威廉姆.西华德、秘书约翰.海前往新任联邦军波托马克军团司令的麦克累伦将军的寓所拜访(他是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任命的第一位军团司令)。仆人告诉林肯将军外出参加婚礼未归,大约等了一个小时,麦克累伦将军回来,却不睬林肯等人径直上了楼。又等了约半小时,仆人再次前去禀报,得到的却是一句冷冰冰的回话:“将军已经上床睡觉了”。
在回家的路上,西华德和海都对麦克累伦的傲慢行为感到愤慨无不,林肯却不以为然。他反而劝慰俩人不要计较细节,末了还一脸认真地说:“只要麦克累伦能为我们赢得胜利, 我情愿为他牵马。”
麦克累伦后来被证明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将领,林肯不得不撤换他。倒霉的是,林肯后来换上的几个将领也都不足胜任,直到最后换上了格兰特将军,才在前线捷报频传。可没多久,有人向林肯投诉格兰特将军在前线时常喝酒,对此林肯笑笑说:“我真想知道格兰特喝的哪一种酒,这样我就可以给前线的每一个将领送一瓶去。”
林肯喜欢讲笑话,每当他讲笑话时,他的脸会放光,他的眼睛会发亮,他的声音会颤抖,有时他还会手舞足蹈地先大笑起来。可笑过之后,林肯的情绪时常会立刻低落下来,一脸忧伤地望着众人。这,就是林肯的幽默性格
林肯
第一章 灰色记忆:林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林肯家族是来自英国的移民,他的祖父可能来自英格兰的林肯郡。林肯的祖父塞缪尔·林肯于1637年来到美国的星格汉姆,最初定居在麻萨诸塞,后来又搬到了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随后,又往西去,沿着怀尔德尼斯路,进入肯塔基。因此房龙说,林肯家族的先民们“一到新世纪就染上了漫游癖”。
第二章 拓荒者:林肯的青年时代
林肯第一次离开了家乡,第一次离开了父母,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第一次看到城镇上的姑娘,他也因为第一次靠出卖体力和智力赚来了第一笔属于他的钱。在这些无数个第一次当中,林肯长大成人了。林肯的青年时代,完全是狂野西部的牛仔式生活,完全是西部拓荒者的生活。
第三章 初战告捷:搅动美国政治风云
走上政治险途的林肯犹如踏上了无法停止的政治轮盘,他面对困难,面对强手,勇往直前。从乡村走向城镇,从城镇走向大都市,从芝加哥走向华盛顿,林肯靠的是勇气,靠的是散发着伊利诺斯乡土气息的诚实。林肯以一个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政治家的形象——朴素、谦逊、果断、诚实的形象面对他的支持者。
第四章 走向总统:政治巨星的诞生
林肯的竞选口号是:“林肯——劈栅栏木条者”,“美国未来总统——劈栅栏木条者”。
第五章 房子终于裂开了:林肯面临最大挑战
胜利到来了,但是这是一份沉重的胜利。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无异于点燃了置于北方和南方之间的一颗重磅炸弹。林肯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联邦大厦真的裂开了。
第六章 搏击风云:为自由而战的新总统
林肯明白,等待着他的,绝不是总统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更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他应该如何处理眼前的重重困难,他应该如何治理这个他尚未掌管就已经四分五裂的国家呢?
第七章 南北战争:板荡风云识英雄
南北战争是历史上在美国本土上爆发的最大和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将美国分为北部和南部,不同阵营中的人对《独立宣言》中的“自由”和“民主”原则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的。战争中,林肯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军事统帅,甚至也不仅仅是总统,他扮演的角色代表了南部最缺少的东西——那就是“正义”。
第八章 解放黑奴:林肯时代的辉煌时刻
在南北战争的最危急关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这是他经过痛苦的犹豫之后最终做出的明智决定,这是林肯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宣言不仅从肉体上解放了有色人种——黑人,而且从精神上解放了全体美国人,当然也包括白人。解放黑奴的历史意义,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看清的,当历史的时针转到20世纪,它仍然影响着美国历史进程。
第九章 走向胜利:彻底扭转战争之结局
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林肯站在刚刚流淌了无数亡灵鲜血的土地上,发自肺腑地告诫他的人民:“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献身于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的任务,从这些光荣的烈士们的身上,我们汲取了更多的奉献精神,去致力于他们已经彻底为之献身的那种事业。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绝不让烈士们白白地牺牲。让这个在上帝保佑下的国家得到自由的新生,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存在下去。”
第十章 豺狼的恶日:林肯生命的最后时刻
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总统倒在了南部杀手罪恶的枪口之下。枪声惊醒了沉浸于胜利喜悦之中的人民,人民强烈要求惩处幕后的黑手,美利坚合众国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团结和一致。
第十一章 亲情与友情:林肯的伟大情怀
林肯曾经深情地说过:“我之所以成为我现在这样的人,或者能成为我所希望的那种人,这都要归功于我的天使般的母亲。”在亲情和友情面前,林肯是完完全全的世间凡人,但是他对亲情和友情的那一份真诚,却是世间凡人之中少有的。
第十二章 甜蜜爱情:林肯的内心最深处
在林肯内心的最深处,有着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爱情的舍我维护。
尾篇:林肯时代的历史遗产
第一章 林肯之后:白宫的政治权力图式
自林肯时代以降,在他去世至今的140年间,白宫先后又拥有了26位新主人。这些总统们在权势运作上的成功与失败,在个人声望上的兴盛与衰落,在情感体验上的喜怒与哀乐,在人生命运上的际遇与坎坷,构成了一部鲜活的美国通俗史。
第二章 啊!我们的船长——林肯的精神遗产
林肯坚信:“我们应当满怀希望,通过努力耕耘脚下和周围的世界,培养我们内在的智力与道德,我们将能获得独特的社会与政治上的繁荣和幸福。这一事业是前进的和上升的事业,只要地球仍旧存在,这一事业将不会逝去。”林肯为他生活的时代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烙印,这个时代堪称伟大的林肯时代,并传至他的继承者,传至他的人民。
第三章 凡世人神:林肯感动世界140年
林肯在生前曾经说过:“我们无法回避历史,我们将被别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记住。任何个人的举足轻重都无法宽恕我们当中某个人。我们要通过火的考验,这将使我们的荣辱记载于下一代。”140年过去了,美国人民没有忘记自己的总统林肯,各国人民没有忘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关于林肯生平传记和其他相关的历史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有上百种之多,林肯是中国人最家喻户晓的美国总统,不论风云变幻,沧桑巨变,中国人始终没有忘记把自己的一瓣心香祭奠给他。
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此战争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第一章 灰色记忆:林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林肯家族是来自英国的移民,他的祖父可能来自英格兰的林肯郡。林肯的祖父塞缪尔·林肯于1637年来到美国的星格汉姆,最初定居在麻萨诸塞,后来又搬到了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随后,又往西去,沿着怀尔德尼斯路,进入肯塔基。因此房龙说,林肯家族的先民们“一到新世纪就染上了漫游癖”。
第二章 拓荒者:林肯的青年时代
林肯第一次离开了家乡,第一次离开了父母,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第一次看到城镇上的姑娘,他也因为第一次靠出卖体力和智力赚来了第一笔属于他的钱。在这些无数个第一次当中,林肯长大成人了。林肯的青年时代,完全是狂野西部的牛仔式生活,完全是西部拓荒者的生活。
第三章 初战告捷:搅动美国政治风云
走上政治险途的林肯犹如踏上了无法停止的政治轮盘,他面对困难,面对强手,勇往直前。从乡村走向城镇,从城镇走向大都市,从芝加哥走向华盛顿,林肯靠的是勇气,靠的是散发着伊利诺斯乡土气息的诚实。林肯以一个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政治家的形象——朴素、谦逊、果断、诚实的形象面对他的支持者。
第四章 走向总统:政治巨星的诞生
林肯的竞选口号是:“林肯——劈栅栏木条者”,“美国未来总统——劈栅栏木条者”。
第五章 房子终于裂开了:林肯面临最大挑战
胜利到来了,但是这是一份沉重的胜利。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无异于点燃了置于北方和南方之间的一颗重磅炸弹。林肯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联邦大厦真的裂开了。
第六章 搏击风云:为自由而战的新总统
林肯明白,等待着他的,绝不是总统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更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他应该如何处理眼前的重重困难,他应该如何治理这个他尚未掌管就已经四分五裂的国家呢?
第七章 南北战争:板荡风云识英雄
南北战争是历史上在美国本土上爆发的最大和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将美国分为北部和南部,不同阵营中的人对《独立宣言》中的“自由”和“民主”原则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的。战争中,林肯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军事统帅,甚至也不仅仅是总统,他扮演的角色代表了南部最缺少的东西——那就是“正义”。
第八章 解放黑奴:林肯时代的辉煌时刻
在南北战争的最危急关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这是他经过痛苦的犹豫之后最终做出的明智决定,这是林肯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宣言不仅从肉体上解放了有色人种——黑人,而且从精神上解放了全体美国人,当然也包括白人。解放黑奴的历史意义,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看清的,当历史的时针转到20世纪,它仍然影响着美国历史进程。
第九章 走向胜利:彻底扭转战争之结局
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林肯站在刚刚流淌了无数亡灵鲜血的土地上,发自肺腑地告诫他的人民:“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献身于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的任务,从这些光荣的烈士们的身上,我们汲取了更多的奉献精神,去致力于他们已经彻底为之献身的那种事业。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绝不让烈士们白白地牺牲。让这个在上帝保佑下的国家得到自由的新生,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存在下去。”
第十章 豺狼的恶日:林肯生命的最后时刻
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总统倒在了南部杀手罪恶的枪口之下。枪声惊醒了沉浸于胜利喜悦之中的人民,人民强烈要求惩处幕后的黑手,美利坚合众国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团结和一致。
第十一章 亲情与友情:林肯的伟大情怀
林肯曾经深情地说过:“我之所以成为我现在这样的人,或者能成为我所希望的那种人,这都要归功于我的天使般的母亲。”在亲情和友情面前,林肯是完完全全的世间凡人,但是他对亲情和友情的那一份真诚,却是世间凡人之中少有的。
第十二章 甜蜜爱情:林肯的内心最深处
在林肯内心的最深处,有着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爱情的舍我维护。
尾篇:林肯时代的历史遗产
第一章 林肯之后:白宫的政治权力图式
自林肯时代以降,在他去世至今的140年间,白宫先后又拥有了26位新主人。这些总统们在权势运作上的成功与失败,在个人声望上的兴盛与衰落,在情感体验上的喜怒与哀乐,在人生命运上的际遇与坎坷,构成了一部鲜活的美国通俗史。
第二章 啊!我们的船长——林肯的精神遗产
林肯坚信:“我们应当满怀希望,通过努力耕耘脚下和周围的世界,培养我们内在的智力与道德,我们将能获得独特的社会与政治上的繁荣和幸福。这一事业是前进的和上升的事业,只要地球仍旧存在,这一事业将不会逝去。”林肯为他生活的时代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烙印,这个时代堪称伟大的林肯时代,并传至他的继承者,传至他的人民。
第三章 凡世人神:林肯感动世界140年
林肯在生前曾经说过:“我们无法回避历史,我们将被别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记住。任何个人的举足轻重都无法宽恕我们当中某个人。我们要通过火的考验,这将使我们的荣辱记载于下一代。”140年过去了,美国人民没有忘记自己的总统林肯,各国人民没有忘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关于林肯生平传记和其他相关的历史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有上百种之多,林肯是中国人最家喻户晓的美国总统,不论风云变幻,沧桑巨变,中国人始终没有忘记把自己的一瓣心香祭奠给他。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