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在哪,求关于剑桥大学的图片与资料 英文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5 07:23:14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哪个城市: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简称CUP)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34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
如今,该出版社每年有2000多种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物面世,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和学术出版社之一。200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223种学术期刊,出版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医学各个学科。
英国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历史悠久的、著名的学术出版社。1534年7月20日由英王亨利八世下令创立。主要出版专业书刊,还出版教科书、试题、工具书。1985年,年度出书1000种,期刊86种,试题2000种,在版图书8000种,年度营业额1.7亿英镑。
有职工1000多人。出版社由剑桥大学各学院推选的学者组成的出版管理委员会管理,剑桥大学校长为名誉社长,剑桥大学第一副校长为社长。执行主任与秘书G.A.卡斯。ISBN注册号: 0-521。
作为隶属于剑桥大学的印刷和出版机构,剑桥大学出版社是剑桥大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剑桥大学在哪座城市里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于英国英格兰剑桥市。
相 关 简 介
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简称剑桥(Cambridge),位于英国剑桥市。创建于1209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由于这两所大学在办学模式等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故常被合称为“Oxbridge”(“牛剑”),除了两所大学在文化和现实上的协作已成为英国社会史的一部分外,两所大学长久以来一直保持着竞争关系。剑桥大学为书院联邦制大学,现在共有31所住宿书院,而各个学术部门则被归入六个主要的学术学院里。它也是众多学术联盟的成员之一,为英国其中一所金三角名校。剑桥大学也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共有90名诺贝尔奖得主现在或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剑桥市本是个村落,后来剑桥大学成立以后便晋升为市,而全部剑桥市即为全部剑桥大学,反之剑桥大学也就都包括在这座城市里了。剑桥一共大大小小31个学院,其中以我先前提到的三所学院最为有名,而其中三一学院知名度最高,牛顿、达尔文、拜伦都是从这里毕业。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学院则于1284年出现。剑桥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镇,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一词的来历是剑桥(Cambridge)是英格兰两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距英国首都伦敦不到100千米,因拥有剑桥大学而驰名于世。
  剑桥大学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出过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诗人,如牛顿、达尔文、弥尔顿、拜伦、雪莱等。也出过不少的政治家。 早在公元前43年,古罗马士兵就驻扎在剑河边,后来还在剑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这样,河名和桥加住一起,就构成了剑桥这一地名。
  在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73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
  1536年,实行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下令学校解雇其研究天主教教规的教授们并停止教授“经院哲学”(scholastic philosophy)。从此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从宗教和神学转为希腊和拉丁经典、圣经和数学。今天的剑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科学、人文学科。
  最早为女性所设立的学院是1869年的格顿学院和1872年的纽纳姆学院。第一批女学生在1882年参加了学校的考试,但是直到1947年女性被接纳为学校的正式学生,而牛津大学在20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在所有的31所学院中,目前有3所学院只收女生:露西·卡文迪什学院、新大厅学院和纽纳姆学院,还有4所学院只收研究生:卡莱尔大厅学院、达尔文学院、沃尔森学院和圣埃德蒙学院。
  剑桥的文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degree)考试被称为“Tripos”。今天的剑桥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很好的成绩,不过直到19世纪早期,数学一直是剑桥的最强项,而且当时数学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数学毕业考试是所有考试中最难的,但因此也产生了英国科学史上几个最响亮的名字,包括开尔文爵士、乔治·斯托克斯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不过也有很多来自剑桥的著名学者(如哈代)反对这项制度,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学分,而不是因为喜欢数学本身。
  剑河边的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
  剑桥大学还流传着许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有关王后学院的数学桥的。传说中该桥由牛顿所建,整座桥原本没有使用一个螺丝,但是后来一个好奇的学生把桥拆掉研究,却无法按原样装回去,只能用螺丝钉重造了这座桥。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数学桥是在牛顿死后22年才建起来的。真正的情况是,该桥最早是用铁钉连接,比较不明显,但是现在新造的这座用的是螺丝。(不过这座桥似乎确实是被一名好奇的学生拆开来,然后再重新装回去的)。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
  剑桥大学有35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
  剑桥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组织结构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剑桥大学的校长是由学校参议院选举产生的,一般都由社会上受人尊敬、有名望的人担任。校长一职是象征性的,校长很少介入大学事务,一般只负责颁发荣誉学位和出席学校的各种庆典等,虽然他也可以给副校长和大学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真正负责大学日常事务的是副校长,由大学会议(Council)提名,剑桥摄政院(Regent House)投票任命。副校长下面还有多位助理副校长,负责专门的领域,协助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摄政院是大学最高立法与权力机关,由各学院的教职人员组成,有大约3,000名成员。他们可以制订或修改学校规章、章程,投票任命副校长、大学会议成员、颁发学位和荣誉学位。决策的制定分两种:第一种是较简单、意见同意的动议(如任命校长和大学人员),一般都由大学会议提出,发表在剑桥校刊上发表公告,如果在10天内没有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而如果是由大学会议以外人士提出的比较复杂、重大的动议,则也是由提案人先将动议发表在校刊上,然后举行公开辩论,最后在提案人考虑过所有意见后,建议摄政院修改提案,然后再发表在校刊上,如10天内无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但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则摄政院需举行投票。投票是通过邮寄方式完成的。当摄政院召开会议时由校长主持,如果校长不在则由副校长主持,如副校长也缺席则由其指定的某一学院院长主持。现在几乎所有的事务都不必开会就可解决,但每年6月份必须召开4次会议,核准学位的颁发。此外如果剑桥大学需要颁发荣誉学位之前摄政院也需开会表决。
  剑桥大学参议院曾经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是目前唯一的职责是选举校长。参议院成员包括所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或教授。
  大学会议全称参议院会议,负责日常行政工作,成员共21人,包括校长(但一般不出席)、副校长和19名由选举产生的成员。19人包括4名学院院长代表、4名教授代表、8名来自摄政院的其他成员和3名学生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是研究生)。前三类成员由摄政院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则由学生选举产生。
  课程设置
  一般来说,英国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MA);如果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所以严格说来,剑桥大学没有真正的硕士,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副博士是剑桥和牛津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因专业不同,一般是两年,授课一年,论文一年,(经济系为一年的课程加论文)。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是四门课)超过65分,就可直接转为博士,再读两年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和硕士的区别有三个:其一,副博士的一年或两年时间是可以计算到博士的时间,而从硕士直读博士,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二,如果你的最终成绩在65分以上,学校可以为你提供开放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如两年),你随时可去上学,再继续你的博士学业;其三,剑桥规定,如果你拿到副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你也可直接提交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学校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工作业绩,可授你博士学位,而硕士则无此殊荣。但由此途径得到博士学位是不太容易的。
  专业设置
  建筑和艺术史系;古希腊和罗马语言文学系;神学系;英语系;现代和中古语言学系;音乐系;东方系;经济系;教育系;历史系;法律系;哲学系;社会和政治科学系;地球科学地理系;工程系;数学系;物理化学系;考古和人类学系;医药医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土地经济系;管理系;生物系
  入学手册
  学院制:剑桥最大的特色是学院制。大学由三十五座学院组成,上至行政财务,下至招生教学,学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大学中央不过担当一个像联邦政府的角色,掌管一些宏观的事情。在毕业礼上,最能看到剑桥如何重视学院。学生要由学院院长牵手引到校长面前跪下,接受祝福,象征他是由学院教导成材。历年来有73位教职员曾获诺贝尔奖(包括28个物理奖,18个医学奖,17个化学奖)。
  入学须知:本科生通常向各个学院提出申请。申请时要注意,来年的申请截止日期是今年的10月15日,到时申请表必须寄到剑桥,或者UCAS申请表,这时也必须寄到UCAS。你不得同时申请牛津和剑桥。
  入学要求
  IELTS7.0以上,单项得分不得低于6分,或TOEFL600。
  学习考试
  英国的大学不设学分制,要求所有人都得按部就班完成规定时间的学习才能拿到学位。英国大学生的上课时间并不多,但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开一大堆的书目(reading list)。在课下都要到图书馆去查找,大量的时间就用在了图书馆中。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的是,英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心中就已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在后来的学习中会有意识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一边念书的同时,一边从事研究工作,整天忙于实验室和图书馆。像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一些本科生在毕业前就会成为学者、科学家,在某个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
  英国大学的考试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包括平时表现、考试、论文、出勤率等方面的综合评分,要想拿个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剑桥大学向来是以考试制度严格而闻名的,每科课程只考一次,没有补考的机会,考试如果未获通过,其结果只有离开剑桥。因此每每考试前夕,剑桥的学生都特别紧张,全力以赴的复习,那种紧张的情形并不比中国的高考轻松。上英国一般的大学,中学毕业生都不需要另经高考,单凭中学毕业成绩就可以读大学,而剑桥、牛津这类学校,要经过入学考试,各科成绩都得是A等;除此之外,还要看运气,因为报考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后来许多人都不敢报考这两所学校,然而不管你的背景怎样,你自己必须首先打定主意,提出申请,然后经由个人考核决定是否得以录取。剑桥大学为水平不一的有识之士提供学术研究的机会,这里是求知欲强的学生们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门学科的圣地。剑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历来非常广。为了攻读更高的学位,或是为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通常有四分之一强的学生会继续学习深造。
  学院列表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150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hrists.cam.ac.uk/)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Churchill College, Cambridge,1960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hu.cam.ac.uk/)
  剑桥大学卡莱尔学院(Clare College, Cambridge,132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lare.cam.ac.uk/)
  剑桥大学卡莱尔大厅学堂(Clare Hall, Cambridge,196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larehall.cam.ac.uk/)
  剑桥大学圣体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mbridge,1352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orpus.cam.ac.uk/)
  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Darwin College, Cambridge,196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dar.cam.ac.uk/)
  剑桥大学唐宁学院(Downing College, Cambridge,1800年建立)
  网站 (http://www.dow.cam.ac.uk/)
  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158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emma.cam.ac.uk/)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196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fitz.cam.ac.uk/)
  剑桥大学格顿学院(Girton College, Cambridge,1869年建立)
  网站 (http://www.girton.cam.ac.uk/)
  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1348年)
  网站 (http://www.cai.cam.ac.uk/)
  剑桥大学哈默顿学院(Homerton College, Cambridge,197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homerton.cam.ac.uk/)
  剑桥大学休斯大厅学堂(Hughes Hall, Cambridge,188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hughes.cam.ac.uk/)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 Cambridge,1497年建立)
  网站 (http://www.jesus.cam.ac.uk/)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1441年建立)
  网站 (http://www.kings.cam.ac.uk/)
  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什学院(Lucy Cavendish College, Cambridge,1965年)
  网站 (http://www.lucy-cav.cam.ac.uk/)
  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Magdalene College, Cambridge,1428年建立)
  网站 (http://www.magd.cam.ac.uk/)
  剑桥大学新大厅学堂(New Hall, Cambridge,195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newhall.cam.ac.uk/)
  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1871年建立)
  网站 (http://www.newn.cam.ac.uk/)
  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 Cambridge,1347年建立)
  网站 (http://www.pem.cam.ac.uk/)
  剑桥大学彼得学院(Peterhouse, Cambridge,128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pet.cam.ac.uk/)
  剑桥大学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1448年建立)
  网站 (http://www.quns.cam.ac.uk/)
  剑桥大学罗宾森学院(Robinson College, Cambridge,1979年建立)
  网站 (http://www.robinson.cam.ac.uk/)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 Cambridge,1473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aths.cam.ac.uk/)
  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St Edmund's College, Cambridge,189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st-edmunds.cam.ac.uk/)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1511年建立)
  网站 (http://www.joh.cam.ac.uk/)
  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Selwyn College, Cambridge,1882年建立)
  网站 (http://www.sel.cam.ac.uk/)
  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Sidney Sussex College, Cambridge,159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sid.cam.ac.uk/)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154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trin.cam.ac.uk/)
  剑桥大学三一大厅学堂(Trinity Hall, Cambridge,1350年建立)
  网站 (http://www.trinhall.cam.ac.uk/)
  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Wolfson College, Cambridge,196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wolfson.cam.ac.uk/)
  相关社团组织
  与剑桥大学有关的组织包括:
  剑桥大学学生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CUSU)
  剑桥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on Society)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图书馆(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著名校友
  鲁珀特·布鲁克(国王学院)
  拜伦(三一学院)
  亨利·卡文迪许(彼得学院)
  格雷厄姆·查普曼(伊曼纽尔学院)
  爱德华·柯克爵士(三一学院)
  塞缪尔·柯立芝(耶稣学院)
  托马斯·克兰默(耶稣学院)
  奥利弗·克伦威尔(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
  查尔斯·达尔文(基督学院)
  约翰·戴登(三一学院)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国王学院)
  迈克·弗赖恩(伊曼纽尔学院)
  乔治六世(三一学院)
  珍·古道尔(达尔文学院)
  托马斯·格雷(彼得学院)
  约翰·哈佛(伊曼纽尔学院)
  弗雷德·霍伊尔(伊曼纽尔学院)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国王学院)
  C·S·刘易斯(麦格达伦学院)
  玛格丽特二世(格顿学院)
  克里斯托弗·马洛(圣体学院)
  托马斯·马尔萨斯(耶稣学院)
  约翰·弥尔顿(基督学院)
  艾迪梅尔·纳布可夫(三一学院)
  伊萨克·牛顿(三一学院)
  塞缪尔·佩皮斯(麦格达伦学院)
  希尔维亚·普拉斯(纽纳姆学院)
  尼古拉斯·雷德利(国王学院)
  萨尔曼·拉什迪(国王学院)
  伯兰特·罗素(三一学院)
  恩内斯特·卢瑟福(三一学院)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三一学院)
  埃玛·汤普森(纽纳姆学院)
  艾伦·图灵(国王学院)
  约翰·沃利斯(伊曼纽尔学院)
  弗兰西斯·华兴汉(国王学院)
  詹姆斯·沃森(卡莱尔学院)
  安德鲁·维尔斯(卡莱尔学院)
  维特根斯坦(三一学院)
  威廉·沃兹沃斯(圣约翰学院)
  ============================================================
  品牌年龄: 796
  品牌描述: 剑桥大学是英国著名的老牌大学。 剑桥大学大拥有31个学院,为数众多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分散在城中各处。剑桥大学拥有62个系,其中有29个理科系、33个文科系,各系都有自己的教学大楼和图书馆。众多系中尤为著名的是物理系和卡文迪什实验室。大学实验室专业广泛,包括农业、解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化学工程、实验物理学、遗传学、人类解剖学、医学、冶金学和材料科学、矿物学、岩石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统计学和兽医科学以及动物学等,约20个实验室。
  官方网站: www.cam.ac.uk
  总部地址: 英国
  品牌测评: ★★★★★ (业内声誉★★★★★ 全球认知★★★★☆ 品牌价值★★★★☆)
  ------------------

剑桥(英国东南部城市)详细资料大全

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ge,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是英国剑桥郡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距伦敦约90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今天它是座9.2万人口的城市。
剑桥,虽与牛津齐名,都是世界著名学府, 但这里的气氛却与牛津不同。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 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还有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剑桥市位于伦敦北。地处平原,剑河从城市西门经市区流向东北,注入乌斯河。从13世纪末创办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起,剑桥作为一座大学城存在至今。剑桥环境幽美,绿草如茵,著名的有“耶稣”草坪、“马克斯”草坪、“绵羊”草坪等宛如绒毡铺地。一进剑桥市,一座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剑桥学生的青铜像迎面矗立。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剑桥 外文名称 :Cambridge 别名 :康桥 行政区类别 :城市 所属地区 :英国剑桥郡 著名景点 :剑河 学校 :剑桥大学 名称由来,交通情况,航空,火车,公路,巴士,计程车,脚踏车,小艇,剑桥大学,剑桥传说,剑桥风光,学院介绍,剑桥名人,相关诗歌,学院列表,社团组织, 名称由来 剑桥,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剑桥大学在自然科学的成就尤其突出,哺育出牛顿、达尔文这样开创科学新纪元的科学大师。88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出自此校(实际来此校工作或执教过的人数超过100名,但剑桥大学官方的数据是根据学生或教师是否拥有学院的Membership/Fellowship而定),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荣光。人们怀着敬佩的心情称剑桥为“自然科学的摇篮”。 剑桥 大学城 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ge发音“坎布里奇”,bridge是桥的意思,Cam在闽粤方言中音如“剑”。也称康桥(按国语音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 交通情况 航空 剑桥没有机场,一般旅客都是乘机抵达伦敦后再转车前往剑桥。伦敦的四个机场(伦敦距剑桥最近的机场是斯坦斯特德机场Stansted Airport,距剑桥南郊仅30英里)都有巴士来往于剑桥Drummer St.的巴士总站,运营时间为每天凌晨1:55-19:45,每小时一班,车程约1.5小时。也可以乘机场巴士到国王十字站(King's Cross stations)或利物浦站(Liverpool St. stations )、维多利亚站(Victoria stations )乘直达快车前往。 火车 在剑桥往返于英国各地的火车车次十分频繁,可直达伦敦、伊普斯威奇、伯明瀚等,以及经彼德堡前往北部地区。剑桥往返于伦敦国王十字站的列车运营时间为每天6:06~20:51,每半小时一班,车程约1小时,票价13.5镑。从剑桥火车站可乘1、3号公车(Citi 1、Citi 3 service)到伊曼纽尔街(Emmanuel Street)下车即到市中心,约需15分钟,票价1镑,方便快捷。 公路 剑桥位于伦敦以北约96公里处,往来于各地的高速运输网路四通八达,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剑桥有专线巴士往来于伦敦国王十字站和利物浦站,大约每半小时一班,车程约1小时20分钟,从维多利亚站到剑桥约需2小时。 剑桥的几条交通干道:(M级公路为高速公路,A级公路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国道) M11——往南通往伦敦 A14——东西走向,经M1、A1公路通往北部城市 巴士 剑桥的巴士总站设在市中心的Drummer St.上,有许多专线巴士前往郊区各处,建议到剑桥旅游咨询中心购买一张旅行车票,可以在七天内随意乘坐市内的巴士;剑桥还有专门的城市观光巴士(City Sightseeing Bus),每50分钟一趟,全程1小时。 计程车 剑桥市内主要有四个计程车公司提供租车服务,可以提前打电话预订,多数星级酒店也可代为租车。 脚踏车 可到剑桥旅游咨询中心(位于Wheeler St.)领取租借脚踏车的清单,上面标有各类车型、价格和租借的场所(要注意保管好,车主验收时是很挑剔的),如果租借时间超过1个月,可以到集市上买辆旧车,离开时再卖掉。 小艇 乘小艇沿剑河漂流游览剑桥美景是当地独有的旅游方式,当地人叫做“撑篙”(Punting),可到米尔码头租赁小艇或参与团队出行。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81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现任校长是艾利森·理察。 几百年来,剑桥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著称于世。这里英才荟萃,星光灿烂。且不说自然科学家的长长名单。就是在社会科学方面也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哲学家培根(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文学家萨克雷都曾负笈剑桥,终成泰斗。该校的弥尔顿、拜伦、丁尼生等人更是诗国的桂冠和骄子。剑桥还哺育出七名首相。印度总理尼赫鲁、英国王储查尔斯也曾在这里就读。牛津剑桥的毕业生遍及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有人说,牛津剑桥统治著英国,看来确有几分道理。 剑桥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完整校园。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市都是它的校园。因为市中心几乎被学院所包围,好像成了剑桥的生活区。看吧,这来来往往的,不都是芸芸学子吗!街上的店铺大多是书店文具店,出售学生们套用的东西。这里还有专为学生作传统学袍的服装店呢!至于小酒馆,也是学生们侃大山,发牢骚的地方。 剑桥传说 剑桥大学还流传着许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有关王后学院的数学桥的。传说中该桥由牛顿所建,整座桥原本没有使用一个螺丝,但是后来一个好奇的学生把桥拆掉研究,却无法按原样装回去,只能用螺丝钉重造了这座桥。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数学桥是在牛顿死后22年才建起来的。真正的情况是,该桥最早是用铁钉连线,比较不明显,但是现在新造的这座用的是螺丝。(不过这座桥似乎确实是被一名好奇的学生拆开来,然后再重新装回去的)。 剑桥风光 剑桥(Cambridge)的原意是指“剑河上的桥”。 剑河(River Cam)是当地一条环城河流,这条曲折蜿蜒的小河,两岸杨柳垂丝、芳草萋萋,河上架设著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 徜徉在剑河岸边,历史悠久的百年学府和经典建筑俯仰皆是,高大精美的校舍、庄严肃穆的教堂和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矗立在满城的绿树红花间,翠色葱茏,古意盎然。 剑桥以其卓越的自然科学成就闻名于世,与近邻牛津一样,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城之一。但与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的牛津不同,剑桥是“城市中有大学”,这里虽然充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但依然是一座商业繁华、生活节奏明快和现代化的城市。 暮春是剑桥最美的季节。路旁是一排排苍翠撩云的大树和一树树白色、淡紫色的樱花。在阳光的拂照下,显得生机勃勃。各个学院和住宅门前的草地上,紫红的、粉红的玫瑰,鹅黄色的旱水仙,路灯柱上,住宅阳台上挂著、摆着鲜花盛开的花盆。真是繁花似锦,赏心悦目。 剑桥 然而,最使人留连却步的还是那满城的绿色。青葱的草地几乎铺满了这座小城除了街道以外的一切空地。那一栋栋高大的校舍、教堂的尖顶和一所所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就在这一片绿色之中。剑河边上,垂柳成荫,丛林拥翠,衬托著剑河的一泓碧水,整个剑桥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意葱茏,令人心醉。 剑河(River Cam) 美丽的剑河是剑桥的象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剑河被当地人称作River Granta和River Cam,指的其实是同一条河流,前者特指剑桥市至格兰切斯特庄园(Grantchester)一段,即河的上游,这段河流曲折,岸边风景自然淳朴;后者为河的下游,河面较为宽阔,水流平缓,岸边尽是剑桥大学校园的华丽建筑,即后园景观(the College Backs),所以在当地租船漂流时,船主会问“Granta or Colleges?”。来剑桥一定要撑篙游览,漂流于剑河之上饱览两岸风光,详情请参见“剑河撑篙”。 学院介绍 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 由亚历山德拉 凯瑟琳(Alexandria Catharine)于1473年创建。她曾被判处死刑,要被钉死在一个轮状的十字架上。然而,当她的身体碰到那只十字架时,轮子却奇迹般地断裂了。因此,轮子便成了凯瑟琳的吉祥物。这就是学院大门上那个金黄色轮子图案的由来。圣凯瑟琳学院校友威廉沃顿(William Wotton),1666年出生,六岁时已懂得拉丁、希腊和希伯莱三种语言,九岁上剑桥大学,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本科生。 麦格达伦学院(Magdalene College) 创立于1428年,是剑桥大学最后一个仅招收男生的学院。麦格达伦学院于1988年开始招收女生。据说,在开始招收女生的那一学期开学第一天,全院的男士都带上了黑色的臂章,学院当天下了半旗。莫麦格达伦学院旁边的大桥,麦格达伦学院初建于十七世纪中期,起初是木桥,1754年换成石桥。现在的桥建于1823年,由于交通流量大,需要定期加固。有人说,剑桥这个地名就来自这座桥:River Cam(剑河)加 bridge(桥),等于Cambridge(剑桥)。 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建于1511年,为剑桥第二大学院。圣约翰学院原址为圣约翰医院,伊利(Ely)大主教计画要在此成立剑桥大学第一个学院,但受到僧侣之反对而作罢,一直到1511年4月9日才动工建立。走进圣约翰学院,跨国正门,经过前庭、礼拜堂、中庭后来到康河河畔,路过的学院建筑以都铎式詹姆斯时期风格为主,始建于1514年的角塔砖石门楼有彩色纹章标志,校舍大多建16、17世纪,挂有著名校友肖像。剑河畔有两座桥,一座是建于1712年的厨房桥(Wren),另一座就是著名的“叹息桥”(Bridge of Sighs)。 彼得学院(Peterhouse) 剑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创立于1284年,是剑桥第一个也是最小的学院,有座走廊连线学院和小圣玛丽教堂(Little St.Mary's Church),昔称圣彼得教堂,学院因此而得名。圣彼得教堂建于12世纪,彼得学院于14世纪重建并更名为小圣玛丽教堂。教堂左手边,是戈德弗雷?华盛顿(Godfrey Washington)的纪念碑,戈德弗雷?华盛顿曾经是彼得学院的院士和教堂牧师,他还是鼎鼎大名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叔祖父,仔细观察纪念碑上所刻的华盛顿家族的徽章,据说美国国旗的星条图案就来自于此。彼得学院几百年的历史培养出许多学者名人,其间的奇闻趣事也不少,著名的墓园派诗人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对火非常敏感,时时担心发生火灾。至今人们还能看到,他在彼得学院住过的房间窗户外边安装了铁支架。据说,那是他为逃避火灾专门请人安装的。万一房子着火,他就将一根绳子系到架子上,然后自己拽著绳子滑下去逃命。一天夜里,火灾警报器突然响了。说是迟,那时快,格雷慌忙抓起一根绳子套到窗外的支架上,沿绳子火速滑了下去,栽进了一大盆水里,浑身湿成落汤鸡似的。原来,楼上根本没有着火,是他的学生为捉弄他,事先装满了一浴盆水,抬到他房间窗户外面的地上,然后拉响了警报器。 彼得学院 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三一学院由国王亨利八世创立于1546年,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经济实力、学院规模,在剑桥大学现在的31个学院中都是名列前茅的,三一学院最令世人仰慕的就是,这里还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著名哲学家培根以及包括查尔斯王子在内的多位王室贵族及六位英国首相、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母校。 学院大门入口处有亨利八世的雕像,令人捧腹的是:威严的国王左手托著一个象征王位、顶上带有十字架的金色圆球,右手却举著一根椅子腿。据说,本来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雕像竣工不久,当时还是大学生的诗人拜伦,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出来,用现在的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奇怪的是,几百年来,竟然没有任何人去管它。剑桥人不仅听其自然,而且还津津乐道地不断向新生和游人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大门右侧的绿草坪中间,长著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据说,就是这棵树上的一个苹果,落到牛顿头上,从而启发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学院有宽敞的中庭(the Great Court),精美的校舍及古老的建筑,1567年建的礼拜堂(the Chapel)有真人比例的校友雕像,如牛顿像、培根像等。中庭的特色在一座伊莉莎白时代修建的喷泉,这里曾是学院主要的供水处,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三一学院就读期间,很喜欢搞恶作剧, 经常不顾禁令,偷偷地跑到喷泉池里游泳,学院规定不准养狗,他就特意买了一只熊,放到塔楼左边的屋顶阁楼里喂养。 毗邻剑河的三一学院可以参加剑河撑篙游览活动,8镑/小时,押金30镑/船,但必须在下午17:00前返回出发点,只有本校学生可以租船在外过夜。 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 坐落在国王学院南侧,学院由1448年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和1465年爱德华四世的皇后伍德维尔共同捐资建立,所以学院名称中的“Queens'”指代的就是这两位皇后。皇后学院横跨剑河而立,由举世闻名的“数学桥”相连线,剑河西畔的皇后花园花红柳绿,青翠满园,皇后学院是剑桥最优美的风景之一。皇后学院内的其他主要景观还有:以16世纪中期木造校园回廊为代表的都铎式中庭、建于15世纪的伊拉斯谟斯塔和旧礼拜堂(Old Hall)等。 走进皇后学院,可以见到一座古老的木桥横跨于剑河之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数学桥,又叫作牛顿桥。相传牛顿采用数学和力学的方法设计并建造了这座桥,桥上没有用一颗钉子。牛顿的学生认为:牛顿老师能做到的事,牛顿的学生也能够做到。他们把这座桥拆了,可是怎么也不能把这座桥不用钉子恢复成牛顿老师建筑的原样,最后不得不用钉子才重新将木桥架好。 数学桥伫立桥头,清澄如镜的剑河水,荡漾着数学桥那多姿多彩的神奇图案,那看似不规则、不经意的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几何图形传说是牛顿在设计纸上经过周密策划、计算而搭建而成,难怪有人说这座数学桥正是剑桥治学精神的象征,无论谁在这里都会对科学王国的神奇魅力充满向往,对剑桥人那种生生不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执著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敬重。 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国王学院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为了显示国王的雄厚财力,学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而其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学院的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镇的标志和荣耀。 国王学院的主要入口是雄伟的19世纪哥德式门楼,学院中庭的绿地上矗立著创造于1879年的亨利六世青铜雕像,学院内富丽堂皇的一角被称为“凯恩斯角”。凯恩斯,国王学院校友,著名经济学家,国王学院还涌现出包括政论家奈翁纳德·伍尔夫、哲学家和评论家路威士·狄更生、画家邓肯·格兰特以及作家E·M·福斯特等大师级人物。与其他学院一样,国王学院仅有部分对外开放,游客不能随意进入校舍以免影响学生作息,考试期间学院也不对外开放。学院内的国王学院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是剑桥古建筑的典型代表,由亨利六世亲自设计,耗时近100年才于1547年建成完工。礼拜堂的扇形拱顶天花板以22座扶壁支撑,1515年由名匠瓦斯泰尔建造;西门上的皇冠与都铎蔷薇的纹章细节,反映出亨利八世的英国霸权梦想;墙壁上的16世纪彩色玻璃窗都是以圣经故事为主要情景。礼拜堂中的屏隔是都铎式木工的绝佳典范,分隔前厅和诗席班,屏隔上方巨大的17世纪管风琴箱饰有两尊手持喇叭的天使。祭坛后还有一幅装饰画,为1634年鲁本斯为比利时白衣修女修道院所绘的“贤士来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国王学院唱诗班(The Choir)在亨利六世建造礼拜堂同时设立,现在每年圣诞节举行的弥撒音乐会都会BBC向全英国转播,是世界知名的圣诞音乐会之一。 “城市中有大学” 过去,曾有无数研究者、学生慕名前来。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正如其它英国城市一样,剑桥的商业也很繁荣,但仍不失典型的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似乎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在剑桥,您可以全面鉴赏这所学校几百年来的传统与历史之美妙,又可以与年轻的学生们交流,有时间还可以在街市上去转一转,感受这座美妙城市的脉搏。 剑桥名人 鲁珀特·布鲁克(国王学院) 拜伦(三一学院) 伊拉斯谟(皇后学院) 亨利·卡文迪许(彼得学院) 格雷厄姆·查普曼(伊曼纽尔学院) 爱德华·柯克爵士(三一学院) 塞缪尔·柯立芝(耶稣学院) 托马斯·克兰默(耶稣学院) 奥利弗·克伦威尔(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 查尔斯·达尔文(基督学院) 约翰·戴登(三一学院)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国王学院) 迈克·弗赖恩(伊曼纽尔学院) 乔治六世(三一学院) 珍·古道尔(达尔文学院) 托马斯·格雷(彼得学院) 约翰·哈佛(伊曼纽尔学院) 弗雷德·霍伊尔(伊曼纽尔学院)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国王学院) C·S·刘易斯(麦格达伦学院) 玛格丽特二世(格顿学院) 克里斯托弗·马洛(圣体学院) 托马斯·马尔萨斯(耶稣学院) 约翰·弥尔顿(基督学院) 艾迪梅尔·纳布可夫(三一学院) 伊萨克·牛顿(三一学院) 塞缪尔·佩皮斯(麦格达伦学院) 希尔维亚·普拉斯(纽纳姆学院) 尼古拉斯·雷德利(国王学院) 萨尔曼·拉什迪(国王学院) 伯兰特·罗素(三一学院) 恩内斯特·卢瑟福(三一学院)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三一学院) 埃玛·汤普森(纽纳姆学院) 艾伦·图灵(国王学院) 约翰·沃利斯(伊曼纽尔学院) 弗兰西斯·华兴汉(国王学院) 詹姆斯·沃森(卡莱尔学院) 安德鲁·维尔斯(卡莱尔学院) 维根斯坦(三一学院) 威廉·沃兹沃斯(圣约翰学院) 徐志摩(国王学院) 翁美玲(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相关诗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学院列表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1505年建立) 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Churchill College, Cambridge,1960年建立) 剑桥大学卡莱尔学院(Clare College, Cambridge,1326年建立) 剑桥大学卡莱尔大厅学堂(Clare Hall, Cambridge,1965年建立) 剑桥大学圣体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mbridge,1352年建立) 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Darwin College, Cambridge,1964年建立) 剑桥大学唐宁学院(Downing College, Cambridge,1800年建立) 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1584年建立)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1966年建立) 剑桥大学格顿学院(Girton College, Cambridge,1869年建立) 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1348年建立) 剑桥大学哈默顿学院(Homerton College, Cambridge,1976年建立) 剑桥大学休斯学堂(Hughes Hall, Cambridge,1885年建立)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 Cambridge,1497年建立)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1441年建立) 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什学院(Lucy Cavendish College, Cambridge,1965年建立) 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Magdalene College, Cambridge,1428年建立) 剑桥大学穆雷.爱德华学院(Murray Edwards College,Cambridge,1954年建立) 剑桥大学新大厅学堂(New Hall, Cambridge,1954年建立) 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1871年建立) 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 Cambridge,1347年建立) 剑桥大学彼得学院(Peterhouse, Cambridge,1284年建立) 剑桥大学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1448年建立) 剑桥大学罗宾森学院(Robinson College, Cambridge。1979年建立)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 Cambridge,1473年建立) 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St Edmund's College, Cambridge,1896年建立)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1511年建立) 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Selwyn College, Cambridge,1882年建立) 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Sidney Sussex College, Cambridge,1596年建立)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Cambridge,1546年建立) 剑桥大学三一学堂(Trinity Hall,Cambridge,1350年建立) 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Wolfson College,Cambridge,1965年建立) 社团组织 与剑桥大学有关的组织包括: 剑桥大学学生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CUSU) 剑桥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on Society)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图书馆(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求关于剑桥大学的图片与资料 英文的

http://www.cam.ac.uk/
About the Schools, Faculties & Departments
The Councils of the Schools
The term 'School' in Cambridge usually indicates an administrative grouping of related subjects. There are six Schools:
Arts and Humanities
Biological Sciences, including Veterinary Medicine
Clinical Medicin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hysical Sciences
Technology
Each of these bodies covers a specified group of Faculties. Each has an elected supervisory body - The Council of the School - comprising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onstituent faculties and departments in each School.
About Faculti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Cambridge is organised by Faculties. In addition, a small number of bodies entitled Syndicates also have responsibiliti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exercise powers similar in effect to those of Faculty Boards. The Faculties and Syndicates cover the whole of the academic programme in the University, each being responsible for a broad subject area.
Faculty Boards are responsible to the General Board; other Boards and Syndicates are responsible either to the General Board (if primarily for academic purposes) or to the Council.
Departments
The Faculties have different organisational sub-structures which partly reflect their history and partly their operational needs. Administratively, work of a large Faculty is divided into separate Departments.
The title of this document is: Schools, Faculties & Departments: About the Schools, Faculties & Departments
The University
We are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universities and leading academic centres, and a self-governed community of scholars. Cambridge comprises 31 Colleges and over 150 departments, faculties, school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How the University works
800 years of the University
The Colleges
A college is where students live, eat and socialise. It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students receive small group teaching sessions, known as supervisions.
Each college is an independent institution with its own property and income. The colleges appoint their own staff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select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University regulations. The teaching of students is shared betwee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departments. Degrees are awarded by the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leges:
The role of the colleges in University and student life
College index
Map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s the finest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writing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is dedicated to advancing knowledge, educa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Since publishing its first work in 1584, Cambridge now publishes over 2500 titles and 200 journals every year
Cambridge Assessment is Europe’s largest assessment agency and plays a highly influential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examinations in the UK and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its three examination boards it delivers mainstream qualifications to over 8 million candidates a year.
剑桥(Cambridge)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形成一条大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各式风格的桥梁,因而人们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剑桥。
剑桥由12世纪修道士定居于此而诞生。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这个小城连同居民共计10万余人,由剑桥大学各个学院组成,因而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氛。
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正如其它英国城市一样,剑桥的商业也很繁荣,但仍不失典型的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似乎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在剑桥,您可以全面鉴赏这所学校几百年来的传统与历史之美妙,又可以与年轻的学生们交流,有时间还可以在街市上去转一转,感受这座美妙城市的脉搏。
剑桥大学简介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学院则于1284年出现。现在,剑桥有31个学院,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象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拥有62个系。图书馆内有600万册以上的藏书。剑桥大学的学位分为:毕业文凭、初级学位(学士)、高级学位(硕士或博士)。
位于伦敦北面的这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剑桥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和剑桥融为一体,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完整校园,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市都是它的校园。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气韵自华。南北走向的剑河微微弯曲,穿城而过, 垂柳沿岸, 一派田园情调。坐着手撑的平底小船,慢慢欣赏大学城的景点,早已成为剑桥的传统和特色。剑河很浅,清澈见底,水中鱼儿清晰可见。日落黄昏之际,这里是划独木舟的好地方。河畔草地和小径,更是双双情侣漫步,静坐谈心的好去处。“最有灵性”的剑河,不论是夏绿或秋黄,总是那么徐徐自得、柔情万种。难怪当年的才子徐志摩在“再别康桥(Cambridge) ”一诗中吟出了“在康河(Cam River)的柔波里,我甘愿作一条水草”,实在是深娴剑桥传统。
剑桥之美融合了乡间的宁静,古典建筑的精美,凸显出它跨越时代的特质。这里新旧结合, 充满了对比,景色四季变化多端。狭窄幽静的小巷,有时豁然开朗通入广大的庭院。闹市与庄严的学府,比邻而居。小河两边,牛羊与古老的教堂,相映成趣。昔日王朝建筑的丰采,在小城依然可见。中国古人出世入世的烦恼已然被化解为绕城的一泓静美。
几百年来,剑桥大学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著称于世。这里英才荟萃,星光灿烂。且不说牛顿、达尔文、霍金等自然科学家的长长名单,就是在社会科学方面也培养出大批栋梁之才。哲学家培根(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文学家萨克雷都曾负笈剑桥,终成泰斗。该校的弥尔顿、拜伦、丁尼生等人更是诗国的桂冠和骄子。剑桥还哺育出七名首相。印度总理尼赫鲁、英国王储查尔斯也曾在这里就读。剑桥的毕业生遍及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有人说,牛津和剑桥统治着英国,看来确有几分道理。历年来有8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剑桥,比牛津的两倍还多。
对于那些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来说,漫步在剑桥的街头,会产生一种久违的重回校园的冲动。也许正是这份莫名的感动,才是剑桥大学真正的魅力所在……

英国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要详细介绍哦

如下所示:
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学的出版部门,创办于16世纪,下设学术与综合图书出版部、教育图书出版部、期刊出版部与国际部、行政事务部、印刷与发行部。出版范围以词典、传记、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教科书及《圣经》为主。在版图书2万多种,每年出书4000多种,年度营业总额约3亿英镑。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1921年成立。下设出版部、综合业务部、印刷业务部,在美国、澳大利亚设分社。出版范围以历史、经济、企业管理、数学、生物学术书刊为主,同时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等。
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英国政府出版社,1786年成立,出版英国政府及所属各部官方文件、报告、议会文件及多种图书为主,同时出版农业、林业、考古学、历史、艺术、教育、工业、商业、医学方面的书籍。
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也是英国第一大科技期刊出版社。1948年创立。
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19年创立,拥有柯林斯精装书出版公司(Collins Hardback)、柯林斯教育、参考与合业书(应为错误,正确名称有待考证)出版公司,柯林斯·方丹纳纸皮书出版公司等10余家子公司。
各大大学办的都是顶尖的。
1、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学的出版部门,创办于16世纪,下设学术与综合图书出版部、教育图书出版部、期刊出版部与国际部、行政事务部、印刷与发行部。出版范围以词典、传记、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教科书及《圣经》为主。在版图书2万多种,每年出书4000多种,年度营业总额约3亿英镑。牛津大学出版社在海外有众多分支机构,其中最大的为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出版范围包括学术图书、贸易类图书、人文学科和科技领域图书。牛津大学出版社设立分社或办事处的城市有:多伦多、墨尔本、奥克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卡拉齐、开普敦、约翰内斯堡、德班、内罗毕、达累斯萨拉姆、坎帕拉、伊巴丹、吉隆坡、台北、新加坡、曼谷、香港和东京。许多分社负责发行英美两家公司的图书,并且出版适合其所在地区的图书。
2、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1921年成立。下设出版部、综合业务部、印刷业务部,在美国、澳大利亚设分社。出版范围以历史、经济、企业管理、数学、生物学术书刊为主,同时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等。年出版图书1000余种,期刊80余种,在版图书1万余种,年度营业额2.47亿英镑。在纽约、斯坦福、和加州、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在世界30多个国家有销售机构。
3、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英国政府出版社,1786年成立,出版英国政府及所属各部官方文件、报告、议会文件及多种图书为主,同时出版农业、林业、考古学、历史、艺术、教育、工业、商业、医学方面的书籍。年出版图书8000种,在版图书90000种,是英国最大的出版商,年营业额近2.8亿英镑。该局兼营发行,在英国及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代理店。
4、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43年创立,拥有麦克米伦出版社(Macmillan Press Ltd.)、麦克米伦参考服务(Macmillan Reference Ltd.)、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等分公司。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香港、马来西亚等70个国家(和地区:原书上并无括号中内容,鉴于香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故在此处加地区)设分公司和办事处。年出版图书1500余种,在版图书2万多种,年度营业额约3亿英镑。
5、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也是英国第一大科技期刊出版社。1948年创立。拥有霍尔丹与马克斯韦出版公司(Haldane & Maxwell Ltd.)、阿拜丁大学出版社(Aberdean University Press)、布拉西防务出版公司(Brasseys Defence Publishers Ltd.)、培格曼情报基数公司(Pergamon Infotech Ltd.)等10余家公司。总部在牛津,并在美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西、巴基斯坦、黎巴嫩、苏联、中国、香港等设子公司或办事处。出版范围以科技、医学、教育类专业书刊为主。年出版图书377种,期刊380余种,在版书6000余种,年度营业额7.5亿英镑。现属于荷兰埃尔塞维尔出版集团(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6、朗曼出版集团公司(Longman Group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724年创立,拥有企鹅图书公司(Penguin Books Ltd.)、皮特曼出版公司(Pitman Publishing Ltd.)、瓢虫图书出版公司(Ladybird Books Ltd.)、麦克唐纳·埃文斯出版公司(Macdonald & Evans)等10余家子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联邦德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香港、非洲、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子公司与办事处。出版范围以教科书、青少年读物、词典为主。年出版图书1000种,期刊67种,在版图书11000种,年度营业额5.6亿英镑。
7、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19年创立,拥有柯林斯精装书出版公司(Collins Hardback)、柯林斯教育、参考与合业书(应为错误,正确名称有待考证)出版公司,柯林斯·方丹纳纸皮书出版公司等10余家子公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加勒比海地区设子公司。出版范围以青少年读物、小说、非小说、传记、教科书、词典为主。年出版图书628种,在版图书5000种,每年营业额1.3亿英镑。
8、联合图书出版公司(Associated Book Publishers Ltd.):大型商业出版集团,20世纪60年代由近20家出版社联合而成。成员包括梅休因出版公司(Methuen & Co Ltd.)、查普曼和霍尔出版公司(Chapman & Hall Ltd.)和斯庞公司(E. & F.N. Spon Ltd.)等。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设子公司,出版文学、科技、心理、法律类图书为主。年出新书1500种,在版书15000种,年度营业额7600万英镑。
9、汤姆森公司(The Thomson Corporation):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959年创立。有斯威特与马克思韦尔出版公司(Sweet & Maxwell Ltd.)、托马斯·纳尔逊(Thomas Nelson)公司、简氏信息集团(Jane's Information Group)、国际汤姆森商业出版社(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等10余家子公司组成。在巴西、日本、马来西亚、香港设子公司,年销售额约为54亿英镑。
10、里德·埃尔塞维尔公司(Reed Elsevier plc):世界著名的出版商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主要经营活动在北美和欧洲,1993年由里德国际公司(Reed International plc)和埃尔塞维尔出版公司(Elsevier NV)合资建立共同拥有,年营业额达34亿英镑。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成为科学家、律师和商业人士的主要合作伙伴。公司业务分三部分:科技期刊和数据库出版,如《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医学文摘社(Excerpta Medica)的EMBASE;专业图书出版,如巴特沃兹(Butterworth)、里德教育出版公司(Reed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海涅曼教育图书公司(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等;商业信息服务,如里德展览公司(Reed Exhibition Companies)、里德商业信息公司(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埃尔塞维尔商业信息公司(Elsevier Business Information)等。
这是我在别人的博客里找的,不是我自己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剑桥大学的简介

剑桥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勋衔:Cantab)为一所坐落于英国剑桥的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之一 。剑桥大学为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是英语世界里成立的第二所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
剑桥大学由31所独立自治书院及6所学术学院组成。虽大学本身为公立性质,但享有高度自治权的书院则属私立机构。剑桥大学在学术方面始终是世界领先的大学之一,至2010年已诞生了9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根据2010年QS排名,剑桥大学全球排名第1
它们有自己的管理框架、收生以及学生活动安排,工作有别于负责教研的大学中央。目前有三十一所学院,以及150所学院等研究机构。学生人数约为18,000人,其中研究生6,000人,海外留学生占13%。
扩展资料:剑桥大学的科研成果:
“剑桥模式”是剑桥大学惠特尔实验室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发动机领域的合作,是以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为基础,通过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每年600万英镑的经费投入,使实验室成为该领域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又通过实验室成果转化成为国际知名的发动机企业。
大学科研团队和企业家团队协同创新、共同实现知识、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把剑桥大学惠特尔实验室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合作发展的运营模式简称为“剑桥模式”。
根据审计财政报表,剑桥大学2006-2007年,财务总收入为9.58亿英镑,来自于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部分不到总额的20%。而其他收入包括考试服务、出版印刷服务以及捐赠和投资收入,加在一起已超过50%,当然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学校日常运营,奖学金发放以及学校的其他事业。
科研平台
剑桥大学现有超过150所科系和研究机构,科系的成员通常也是一所或多所学院的成员,通常负责大学的学术和研究工作。大学的科系和研究机构被组合为六所主要的科系,每个主要科系由许多科系和研究机构组成,并拥有一个议会负责监督不同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剑桥大学六所主要的科系是:艺术和人文、生物科学(包括兽医医药)、临床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剑桥大学的一些机构也负责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这包括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勋衔:Cantab)为一所座落于英国剑桥市的研究型大学。它是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
剑桥大学的起源为一群牛津大学的学者,因与牛津市民发生冲突而移居至剑桥。剑桥与牛津这两所在中世纪建立的英国大学,在校务运作、学术声望、社会地位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经常合称为“牛剑”。
剑桥大学是一个由成员学院(College)、学术学院(School)、专业学院(Faculty)、与学系(Department)组成的学院联邦制学校。由31所成员学院、超过150个学系、及其它附属机构组成。成员学院享有高度自治权,属于半独立机构。
它们有自己的管理框架、自行招收学生以及学生活动安排。随着时间的演进,目前的成员学院已经减少教学与研究的比重,而是由学系主要负责。学术学院和专业学院为负责管理的上层组织。
剑桥大学出版社也属于大学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古老及第二大的出版社。大学拥有8个文化与科学相关的博物馆群及一个植物园。剑桥的图书馆群 (包括各学系、学院、与中央图书馆)超过100个,总藏书约有1500万册。
大学总图书馆也是英国六个法定图书馆之一,因此有权要求国内出版商提供书籍做为馆藏。剑桥大学是多个学术联盟的成员之一,亦为英国“金三角名校”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的一部分。
它同时与剑桥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聚落 (硅沼,Silicon Fen) 和剑桥生物医学园区 (欧洲最大的生医产业聚落) 有密切的合作 。
除了各学系安排的课程,剑桥的学生也需出席由学院提供的辅导课程。学校共设八间文艺及科学博物馆,并有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学出版社。除了学习,学生可加入各学会、学团及体育校队,参与不同的课外活动。
剑桥大学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数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作家、哲学家。截止2018年10月,共有118位诺贝尔获奖者、15位英国首相、11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为此校的师生、校友或研究人员。
扩展资料:
地理概况
剑桥位于伦敦北面50里以外的剑桥郡。剑桥郡本身是一个拥有大约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称为“剑河”(River Cam 又译“康河”)。
剑河是一条南北走向、曲折前行的小河,剑河上架设着许多桥梁,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剑桥之名由此而来。
剑桥大学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桥镇的剑河两岸,以及镇内的不同地点。剑桥的公路和铁路都十分健全,到伦敦主要机场也很近。
图书馆
剑桥共有114所图书馆。大学中央图书馆为有八百万馆藏量的法定送存图书馆,馆方有复印所有在英国或爱尔兰出版的书刊的权利。其他学术学院也有各自专门的图书馆,主要收藏个别学科的刊物。学院的图书馆则为跨学科性质,以协助本科生学习为主。
一些古老的学院的图书馆也收藏一些历史悠久的书刊,例如: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就有二十万册在1800年之前出版的书籍,而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图书馆,则藏有超过六百册中世纪的手写稿,数量在全球最多之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书院联邦制,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至2018年10月,共有1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第2) 、11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6)、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8)曾在此学习或工作。
剑桥大学成立于公元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剑桥大学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学校共设八座文艺、科学博物馆,并有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7-18年,剑桥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第3、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 、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2017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位列第4。
扩展资料: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机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剑桥的31所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这些学院建于不同的时代,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就像它们的建筑一样各具特色。大学与学院虽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的。大学是公有制,由国家拨款,而学院则为私有,自谋生路,自负盈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剑桥大学
  剑桥(Cambridge)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形成一条大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各式风格的桥梁,因而人们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剑桥。
  剑桥由12世纪修道士定居于此而诞生。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这个小城连同居民共计10万余人,由剑桥大学各个学院组成,因而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氛。
  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正如其它英国城市一样,剑桥的商业也很繁荣,但仍不失典型的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似乎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在剑桥,您可以全面鉴赏这所学校几百年来的传统与历史之美妙,又可以与年轻的学生们交流,有时间还可以在街市上去转一转,感受这座美妙城市的脉搏。
  剑桥大学简介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学院则于1284年出现。现在,剑桥有31个学院,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象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拥有62个系。图书馆内有600万册以上的藏书。剑桥大学的学位分为:毕业文凭、初级学位(学士)、高级学位(硕士或博士)。
  位于伦敦北面的这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剑桥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和剑桥融为一体,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完整校园,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市都是它的校园。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气韵自华。南北走向的剑河微微弯曲,穿城而过, 垂柳沿岸, 一派田园情调。坐着手撑的平底小船,慢慢欣赏大学城的景点,早已成为剑桥的传统和特色。剑河很浅,清澈见底,水中鱼儿清晰可见。日落黄昏之际,这里是划独木舟的好地方。河畔草地和小径,更是双双情侣漫步,静坐谈心的好去处。“最有灵性”的剑河,不论是夏绿或秋黄,总是那么徐徐自得、柔情万种。难怪当年的才子徐志摩在“再别康桥(Cambridge) ”一诗中吟出了“在康河(Cam River)的柔波里,我甘愿作一条水草”,实在是深娴剑桥传统。
  剑桥之美融合了乡间的宁静,古典建筑的精美,凸显出它跨越时代的特质。这里新旧结合, 充满了对比,景色四季变化多端。狭窄幽静的小巷,有时豁然开朗通入广大的庭院。闹市与庄严的学府,比邻而居。小河两边,牛羊与古老的教堂,相映成趣。昔日王朝建筑的丰采,在小城依然可见。中国古人出世入世的烦恼已然被化解为绕城的一泓静美。
  学校概述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73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镇,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剑桥大学有35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学生数: 1997/1998年,15,821位,4661位研究生,2339位海外学生。 男女比例:55:45。
  课程设置
  一般来说,英国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MA);如果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所以严格说来,剑桥大学没有真正的硕士,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副博士是剑桥和牛津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因专业不同,一般是两年,授课一年,论文一年,(经济系为一年的课程加论文)。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是四门课)超过65分,就可直接转为博士,再读两年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和硕士的区别有三个:其一,副博士的一年或两年时间是可以计算到博士的时间,而从硕士直读博士,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二,如果你的最终成绩在65分以上,学校可以为你提供"OPEN"(开放)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如两年),你随时可去上学,再继续你的博士学业;其三,剑桥规定,如果你拿到副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你也可直接提交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学校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工作业绩,可授你博士学位,而硕士则无此"殊荣"。但由此途径得到博士学位是不太容易的。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简介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于英格兰的剑桥镇,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ridge”,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政治家都来自于这所大学。牛顿、 达尔文、 马尔萨斯、 沃森、 罗素等鼎鼎大名的大师是剑桥大学的校友。 剑桥大学也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大约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据传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
  大学的31所学院都是独立的教学机构,享有很大的自治权。例如,各学院可自行决定录取学生(虽然这项政策在2003年曾被重新检讨过),并对学生和教职人员的福利及教学安排自主安排。他们可以任命自己的研究员或教授。很多学院都比较或非常有钱,但是剑桥大学本身却资金短缺。
  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完整的列表见下,但是还有一些已经合并或不存在了。
  1536年,实行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下令学校解雇其研究天主教教规的教授们并停止教授“经院哲学”(scholastic philosophy)。从此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从宗教和神学转为希腊和拉丁经典、圣经和数学。今天的剑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科学、人文学科。
  最早为女性所设立的学院是1869年的格顿学院和1872年的纽纳姆学院。第一批女学生在1882年参加了学校的考试,但是直到1947年女性被接纳为学校的正式学生,而牛津大学在20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在所有的31所学院中,目前有3所学院只收女生:露西·卡文迪什学院、新大厅学院和纽纳姆学院,还有4所学院只收研究生:卡莱尔大厅学院、达尔文学院、沃尔森学院和圣埃德蒙学院。
  剑桥的文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degree)考试被称为“Tripos”。今天的剑桥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很好的成绩,不过直到19世纪早期,数学一直是剑桥的最强项,而且当时数学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数学毕业考试是所有考试中最难的,但因此也产生了英国科学史上几个最响亮的名字,包括开尔文爵士、乔治·斯托克斯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不过也有很多来自剑桥的著名学者(如哈代)反对这项制度,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学分,而不是因为喜欢数学本身。
  剑河边的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
  剑桥大学还流传着许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有关王后学院的数学桥(见上面的图片)的。传说中该桥由牛顿所建,整座桥原本没有使用一个螺丝,但是后来一个好奇的学生把桥拆掉研究,却无法按原样装回去,只能用螺丝钉重造了这座桥。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数学桥是在牛顿死后22年才建起来的。真正的情况是,该桥最早是用铁钉连接,比较不明显,但是现在新造的这座用的是螺丝。(不过这座桥似乎确实是被一名好奇的学生拆开来,然后再重新装回去的)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
  组织结构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剑桥大学的校长是由学校参议院选举产生的,一般都由社会上受人尊敬、有名望的人担任。校长一职是象征性的,校长很少介入大学事务,一般只负责颁发荣誉学位和出席学校的各种庆典等,虽然他也可以给副校长和大学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真正负责大学日常事务的是副校长,由大学会议(Council)提名,剑桥摄政院(Regent House)投票任命。副校长下面还有多位助理副校长,负责专门的领域,协助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摄政院是大学最高立法与权力机关,由各学院的教职人员组成,有大约3,000名成员。他们可以制订或修改学校规章、章程,投票任命副校长、大学会议成员、颁发学位和荣誉学位。决策的制定分两种:第一种是较简单、意见同意的动议(如任命校长和大学人员),一般都由大学会议提出,发表在剑桥校刊上发表公告,如果在10天内没有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而如果是由大学会议以外人士提出的比较复杂、重大的动议,则也是由提案人先将动议发表在校刊上,然后举行公开辩论,最后在提案人考虑过所有意见后,建议摄政院修改提案,然后再发表在校刊上,如10天内无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但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则摄政院需举行投票。投票是通过邮寄方式完成的。当摄政院召开会议时由校长主持,如果校长不在则由副校长主持,如副校长也缺席则由其指定的某一学院院长主持。现在几乎所有的事务都不必开会就可解决,但每年6月份必须召开4次会议,核准学位的颁发。此外如果剑桥大学需要颁发荣誉学位之前摄政院也需开会表决。
  剑桥大学参议院曾经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是目前唯一的职责是选举校长。参议院成员包括所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或教授。
  大学会议全称参议院会议,负责日常行政工作,成员共21人,包括校长(但一般不出席)、副校长和19名由选举产生的成员。19人包括4名学院院长代表、4名教授代表、8名来自摄政院的其他成员和3名学生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是研究生)。前三类成员由摄政院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则由学生选举产生。
  学院列表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150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hrists.cam.ac.uk/)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Churchill College, Cambridge,1960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hu.cam.ac.uk/)
  剑桥大学卡莱尔学院(Clare College, Cambridge,132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lare.cam.ac.uk/)
  剑桥大学卡莱尔大厅学堂(Clare Hall, Cambridge,196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larehall.cam.ac.uk/)
  剑桥大学圣体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mbridge,1352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orpus.cam.ac.uk/)
  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Darwin College, Cambridge,196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dar.cam.ac.uk/)
  剑桥大学唐宁学院(Downing College, Cambridge,1800年建立)
  网站 (http://www.dow.cam.ac.uk/)
  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158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emma.cam.ac.uk/)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196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fitz.cam.ac.uk/)
  剑桥大学格顿学院(Girton College, Cambridge,1869年建立)
  网站 (http://www.girton.cam.ac.uk/)
  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1348年)
  网站 (http://www.cai.cam.ac.uk/)
  剑桥大学哈默顿学院(Homerton College, Cambridge,197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homerton.cam.ac.uk/)
  剑桥大学休斯大厅学堂(Hughes Hall, Cambridge,188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hughes.cam.ac.uk/)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 Cambridge,1497年建立)
  网站 (http://www.jesus.cam.ac.uk/)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1441年建立)
  网站 (http://www.kings.cam.ac.uk/)
  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什学院(Lucy Cavendish College, Cambridge,1965年)
  网站 (http://www.lucy-cav.cam.ac.uk/)
  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Magdalene College, Cambridge,1428年建立)
  网站 (http://www.magd.cam.ac.uk/)
  剑桥大学新大厅学堂(New Hall, Cambridge,195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newhall.cam.ac.uk/)
  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1871年建立)
  网站 (http://www.newn.cam.ac.uk/)
  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 Cambridge,1347年建立)
  网站 (http://www.pem.cam.ac.uk/)
  剑桥大学彼得学院(Peterhouse, Cambridge,1284年建立)
  网站 (http://www.pet.cam.ac.uk/)
  剑桥大学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1448年建立)
  网站 (http://www.quns.cam.ac.uk/)
  剑桥大学罗宾森学院(Robinson College, Cambridge。1979年建立)
  网站 (http://www.robinson.cam.ac.uk/)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 Cambridge,1473年建立)
  网站 (http://www.caths.cam.ac.uk/)
  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St Edmund's College, Cambridge,189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st-edmunds.cam.ac.uk/)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1511年建立)
  网站 (http://www.joh.cam.ac.uk/)
  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Selwyn College, Cambridge,1882年建立)
  网站 (http://www.sel.cam.ac.uk/)
  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Sidney Sussex College, Cambridge,159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sid.cam.ac.uk/)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1546年建立)
  网站 (http://www.trin.cam.ac.uk/)
  剑桥大学三一大厅学堂(Trinity Hall, Cambridge,1350年建立)
  网站 (http://www.trinhall.cam.ac.uk/)
  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Wolfson College, Cambridge,1965年建立)
  网站 (http://www.wolfson.cam.ac.uk/)
  相关社团组织
  与剑桥大学有关的组织包括:
  剑桥大学学生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CUSU)
  剑桥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on Society)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图书馆(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著名校友
  鲁珀特·布鲁克(国王学院)
  拜伦(三一学院)
  亨利·卡文迪许(彼得学院)
  格雷厄姆·查普曼(伊曼纽尔学院)
  爱德华·柯克爵士(三一学院)
  塞缪尔·柯立芝(耶稣学院)
  托马斯·克兰默(耶稣学院)
  奥利弗·克伦威尔(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
  查尔斯·达尔文(基督学院)
  约翰·戴登(三一学院)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国王学院)
  迈克·弗赖恩(伊曼纽尔学院)
  乔治六世(三一学院)
  珍·古道尔(达尔文学院)
  托马斯·格雷(彼得学院)
  约翰·哈佛(伊曼纽尔学院)
  弗雷德·霍伊尔(伊曼纽尔学院)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国王学院)
  C·S·刘易斯(麦格达伦学院)
  玛格丽特二世(格顿学院)
  克里斯托弗·马洛(圣体学院)
  托马斯·马尔萨斯(耶稣学院)
  约翰·弥尔顿(基督学院)
  艾迪梅尔·纳布可夫(三一学院)
  伊萨克·牛顿(三一学院)
  塞缪尔·佩皮斯(麦格达伦学院)
  希尔维亚·普拉斯(纽纳姆学院)
  尼古拉斯·雷德利(国王学院)
  萨尔曼·拉什迪(国王学院)
  伯兰特·罗素(三一学院)
  恩内斯特·卢瑟福(三一学院)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三一学院)
  埃玛·汤普森(纽纳姆学院)
  艾伦·图灵(国王学院)
  约翰·沃利斯(伊曼纽尔学院)
  弗兰西斯·华兴汉(国王学院)
  詹姆斯·沃森(卡莱尔学院)
  安德鲁·维尔斯(卡莱尔学院)
  维特根斯坦(三一学院)
  威廉·沃兹沃斯(圣约翰学院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D%A3%C7%C5%B4%F3%D1%A7%BC%F2%BD%E9
  -----图片
剑桥大学简介(Cambridge University)
学校概述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73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镇,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剑桥大学有35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学生数: 1997/1998年,15,821位,4661位研究生,2339位海外学生。 男女比例:55:45。
课程设置
一般来说,英国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MA);如果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所以严格说来,剑桥大学没有真正的硕士,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副博士是剑桥和牛津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因专业不同,一般是两年,授课一年,论文一年,(经济系为一年的课程加论文)。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是四门课)超过65分,就可直接转为博士,再读两年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和硕士的区别有三个:其一,副博士的一年或两年时间是可以计算到博士的时间,而从硕士直读博士,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二,如果你的最终成绩在65分以上,学校可以为你提供"OPEN"(开放)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如两年),你随时可去上学,再继续你的博士学业;其三,剑桥规定,如果你拿到副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你也可直接提交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学校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工作业绩,可授你博士学位,而硕士则无此"殊荣"。但由此途径得到博士学位是不太容易的。
剑桥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书院联邦制,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
剑桥大学在许多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剑桥大学是多个学术联盟的成员,为英国“金三角名校”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的一员,衍育了科技聚集地硅沼泽(Silicon Fen)。学校共设八座文艺、科学博物馆,并有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扩展资料剑桥大学成立于公元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
12世纪,方济会修士、本笃会修士和圣衣会修士,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区定居,剑桥郡由此诞生。
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妓女,牛津郡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剑桥郡,创建了剑桥大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原版)多媒体课件 中国区代理联系方式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简称CUP)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34年,为英国剑桥大学之分支机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全球聘用1000多名员工,并向200多个国家提供图书和期刊,作者队伍及业务范围遍及全世界。江西办事处联系方式:07918620601联系人:13879113169 黄老师
剑桥学习软件之一-----剑桥智能语音(Phonics focus)
剑桥智能语音是专门针对提高学生语音学习能力的多媒体课件。它在汲取同类语音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将语音学习渗透在学习软件中,以电子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嘴的互动反应中,快速地效地进行语音学习。
本课件给老师提供了在语音方面的具体教学模式及扩展活动,是教师贴心的教学好帮手,丰富有趣的活动和新颖的教学方式给老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向导。
老师由教师界面登陆,学生需要通过老师授权给予账号之后方可登陆,剑桥智能语音支持局域网互联,老师可带领多个学生在局域网内同时进行学习、练习和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剑桥学习软件之二-----剑桥词汇之家 (Primary i-Dictionary)
剑桥词汇之家多媒体课件适合5-12岁小学生使用,内容以单词学习为基点,结合鲜艳、生动的图片,利用歌曲、故事、游戏等丰富有趣的互动形式,将单词、句子、文段完美串联,建立一种循序渐进、相互渗透的学习效果,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掌握800多个单词,15首英文歌曲、15篇英文故事,内容完全覆盖新课标小学段所要求掌握的常用单词、句型和语法。
剑桥学习软件之三-----乐趣英语(Primary i-box)
本多媒体课件共分为15大类,适合有简单英语基础的5-12岁小学生使用,内容选取小学生日常中常识常见事实,由浅入深、系统科学地分类、分层次学习,通过单词展示、练习、巩固三个环节,结合鲜艳、生动的图片、丰富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从此真正爱上学英语,牢牢掌握所学内容。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孩子可以同时掌握单词的单、复数形式,见词能读会写,能够区分英、美两种发音,使孩子从小就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准,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大步走在同龄人的前列。

关于社科院考研问题,英语语言学方面的

《全国技术资格职称英语考试》(07指定用书)
《全国技术资格职称英语考试大纲》(07年用书)
《职称英语历年真题》(00年-07年)
08年指定用书1月份出版后,学易课程讲解将重点解读新大纲和指定用书,目前阶段大家安心依据历年用书复习备考。
参考书目
Allan, Keith. 1986. Linguistic Meaning. London: Routledge.
Asher, R.E. and J.M.Y. Simpson. 1994.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Oxford: Pergomon Press.
Baker, C. L. 1978. 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Syntax.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Ball, Martin J. and Joan Rahilly. 1999. Phonetics. The Science of Spee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celona, Antonio. (ed.). 2000.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Berlin and New York: Morton de Gruyter.
Bloomfield, Leonard. 191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G. Bell and Sons.
Bloomfield, Leonard. 1935. Languag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Baugh, Alber C. 1957.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Inc.
Bolinger, Dwight. 1968. Aspects of 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Brown, Gillian and George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ssman, Hadumod. 1996.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Routledge.
Chapman, Raymond, 1973.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ylis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Chomsky, Noam and Morris Halle. 1965. Some controversial questions in phonological theory.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7-138.
Chomsky, Noam, 1966. Topics in the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 The Hague: Mouton.
Clark, John and Colin Yallop.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Second Edition. Blackwell.
Clark, H. And E. Clark. 1977.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New York.
Collinge, N. E. ed. An Encyclopaedia of Langua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ook, Vivian.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ition). Baltimore: Edward Arnold.
Cook, Vivian.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cmillan.
Crystal, David. 198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ystal, David. 1992. Introducing Linguistics. Penguin.
Defleur, Melvin L. & Everette E. Dennis. 1994.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5th edition. Boston & Toronto: Houghton Mifflin.
Diamond, A.S. 1959. The History & Origin of Language. London: Methuen.
Ellis, Rod.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od.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nch, Geoffrey. 1998. How to study linguistics. London: MacMillan.
Finocchiaro, Mary. 1989. English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Fourth Edition. Prentice-Hall.
Fromkin, Victoria and Robert Rodman. 1983.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ee, James Paul.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Georgakopoulou, Alexandra and Dionysis Goutsos. 1997. Discours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Goodenough, Ward H. 1964.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 Ed. Dell Hymes.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linguistics and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Goodluck, Helen. 1991. Language Acquisi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London: Blackwell.
Grundy, Peter. 1995. Doing Pragmatics. Basil Blackwell.
Halliday, M. A. K. 1975. Learning How to Mean: Explor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1985.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and Ruqaiya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Halliday, M.A.K. and Ruqaiya Hasan.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perspective.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Christian M.I.M.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Cassell.
Hammer, Jeremy.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Hasan, Ruqaiya & Peter H. Fries eds. 1995. On Subject and Theme.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Hill, Archibald. 1998.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Structures: From Sound to Sentence in Englis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Hudson, R. A. 1996. Socio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mboldt, Wilhelm Von. 1988. On Language: the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Translated by Peter H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ymes, D.H.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Pride, J. B. and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Selected Reading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 Books.
Jespersen, Otto. 1962. Selected Writings of Otto Jesperse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Kramsch, Claire. 1998. Language and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ergamon.
Krashen, S. 1982.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Krashen, S.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gman.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67. Language and Its Structure: Some Fundamental Linguistic Concept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Lappin, Shalom (ed.). 1996.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Lasswell, Harold D. 1960.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Wilbur Schramm ed. Mass Communication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17-130.
Leech, Geoffrey. 1981. Semantics (2nd editi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eech, Geo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Levin, Beth and Steven Pinker (eds.). 1992. Lexical and Conceptual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Levinson, Stephen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ghtfood, David.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hange, and Evolution. Blackwell.
Littlewood, W.1984.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gwig, Richard R. and Eugene F. Barrett. 1967. Words, Words, Words: Vocabularies and Dictionaries (Revised 2nd edition). Rochelle Park, N.J.: Hayden Book Co., Inc.
Lyons, John.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70.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Penguin.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Vol. I &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mkjer, Kirsten. 1991. 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 London: Routledge.
Palmer, F.R. 1971. Grammar. Penguin.
Palmer, F.R. 1976. Semantics: A New Outli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ole, Stuart C.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London: Macmillan.
Pustejousky, James and Branimir Boguraev (eds.). Lexical Semantics: The Problem of Polysym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Quirk, Randolph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World Publishing Corp.
Radford, Andrew et al. 1999.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dford, Andrew. 1999.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stier, Francois. 1997. Meaning and Textualit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Roach, Peter. 1991.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ssell, Bertrand. 1905. On Denoting. Mind. 14: 479-93.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Blackwell.
Schultz, Emily A. 1990. Dialogue at the Margins. Whorf, Bakhtin and Linguistic Relativit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Salzmann, Zdenek. 1998. Language, Culture &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Second Edition. Westview Press,
Sapir, Edward. 1921.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Sapir, Edward. 1949. Selected Writings of Edward Sapir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Ed. David 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Ed. Charles Bally and Albert Sechehaye. Translated by Wade Baskin. London: Peter Owen Limited.
Sloat, Clarence, et al. 1978. Introduction to Phonology. Prentice-Hall.
Spolsky, Bernard. 1998.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ockwell, Robert. P. 1977. Foundations of Syntactic Theo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trawson, Peter, F. 1950. On Referring. Mind. 59: 320-44.
Strevens, Peter. 1983.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ubbs, Michael.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Thompson, G. 1980. Schools of Linguistics: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 London: Hutchison.
Thompson, Geoff. 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Traught, Elizabeth Closs & Mary Louise Pratt. 1980.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Van Els, Theo, Theo Bongaerts, Guus Extra, Charles van Os and Anne-Mieke Janssen-van Dieten, 1984.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London: Edward Arnold.
Verschueren, Jef.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Wardhaugh, Ronald. 1977.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McGraw-Hill.
Wardaugh, Ronald.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Third Edition. Blackwell.
Weir, Cyril. 1990.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 New York: Prentice Hill.
Widdowson, H. G. 1996.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kins, D. A. 1976. Notional Syllabus. A taxonomy and its relevance to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Robert A. and Frank C. Keil. 2000. The Mit 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Whorf, Benjamin Lee. 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John B. Carroll Ed. M.I.T. Press,
Yule, George. 1996.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戴炜栋等. 1989. 《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等. 1998. 《现代语言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壮麟等. 2001.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的权威教材(国外译本)

国际公法:《国际法》 邵沙平 人大出版社 中英对照
还有“美国法精要”系列,中英版本都有 美国教授出的 翻成中文版本
经典原著的中文版也是不错的,比如奥本海的《国际法》,格老秀斯的书,还有德国一位法学家的《国际私法》
这些都是我看过觉得比较好的。
国际法的权威中译本资料国内还比较少,你可以上当当卓越自己挑选。
尽量看英文原版吧,国内翻译的也不一定准确,国外学的时候用英语能理解的,放心吧!
实在不行上网查一下就行!
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
本书著者奥本海(1858~1919)是近代著名国际法学者。第九版修订者詹宁斯曾是剑桥大学惠威尔国际法讲座教授、国际法院院长;瓦茨曾是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法律顾问。原著1905~1906年出第一版后,即确立其作为国际法经典著作的地位,其后经过八次修订,历来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国际法教,广泛流通。在第八次修订的三十七年后,第一卷由詹宁斯和瓦茨修订出版,此举深受国际法学界的欢迎。新版考虑到国际法的发展,扩大了范围和内容,包括海洋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等的新的补充;还涉及到外层空间、恐怖主义、环境保护、南极、人权等问题。新版第一卷内容比第八版增加了一倍以上,分为两册五个部分。新版维持原来的水平和声誉,是进行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参考著作,对实际工作者也大有裨益。
伊恩 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
全书阐述清晰、分析严密,参考资料详尽,覆盖面综合全面,案例典型而丰富,展示了布朗利教授对平时国际法主要问题的实事求是研究精神与实证分析技能,体现了他结合复杂国际法案件自如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理论 与方法剖析各种含混费解的国际法规范高超水平,揭示了国际法运作的现实情况和国际法在国际生活中的地位,补称为系统全面阐述平时国际法的一部杰作、权威的国际法专著和颇具世界影响的国际法教科书。
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布朗利教授对平时国际法主要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与实证分析技能,体现了他结合复杂国际法案件自如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理论与方法,剖析各种含混费解的国际法规范的高超水平,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国际法运作的现实情况,以及国际法在国际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从而有助于人们认识实证法学在国际法研究方面的潜力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斯塔克的国际法教材也不错的
引自华东政法学院:
《国际公法》参考书目
一、中文类:
1、 曹建明等主编:《国际公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4、 张乃根主编:《当代国际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 邵沙平等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余民才主编:《国际法专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 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法学出版社1990年版。
8、 端木正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学出版社1989年版。
9、 魏敏:《国际法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10、 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 陈体强:《国际法论文集》,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2、 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 程晓霞主编:《国际法的理论问题》,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4、 詹宁斯、瓦茨(英)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5、 格老秀斯(荷兰):《战争与和平法》。
16、 高树异主编:《国际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 富学哲:《国际法教程》,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 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第2版,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19、 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续编),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20、 王铁崖、李浩培、陈伟强主编:《中国国际法年刊》,法律出版社1982—1996年版。
21、 赵建文:《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 刘海山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23、 赵理海:《当代国际法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
24、 周洪钧主编:《国际法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 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 李浩培:《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8、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
29、 丘宏达(台)主编:《平时国际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74年版。
30、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 王浩:《中国外交事例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89年版。
32、 黄凤:《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33、 陈治世:《条约法公约析论》,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
34、 亨金:《国际法:案例和资料》,西方出版公司1980年版。
35、 B.森(印度):《外交人员国际法与实践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36、 丘日庆主编:《领事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7、 尼日尔松:《外交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38、 程道德主编:《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3年版。
39、 马呈元:《国家犯罪与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 陈治中编:《国际法案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1、 慕亚平、周建海、吴慧:《当代国际法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2、 柳炳华(韩)著,马呈元等译:《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 苏义雄(台):《国际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44、 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 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 贺其治:《外层空间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47、 黄惠康,《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8、 曾令良:《欧洲共同体与现代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9、 万鄂湘:《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 龚刃韧:《国家豁免问题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1、 饶戈平主编:《国际组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 白桂梅:《国际法上的自决》,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
53、 江国青:《演变中的国际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4、 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 王曦:《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6、 朱奇武:《中国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7、 李浩培:《李浩培文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8、 阿,菲德罗斯(奥)著,李浩培译:《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59、 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 张潇剑:《国际强行法论》,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61、 亚历山大·基斯(法)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2、 黄进:《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3、 魏敏主编:《海洋法》,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64、 赵建文主编:《国际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5、 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6、 袁古洁:《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7、 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汇编》,1998年版。
68、 刘楠来:《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69、 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 吴慧:《国际海洋法庭研究》,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
71、 陈治世:《国际法院》,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2、 贺其治:《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3、 斯塔克(英)著,赵维田译:《国际法导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74、 万鄂湘、石磊、杨成铭、邓洪武:《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 吴嘉生:《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之研析》,台湾五南出版社1998年版。
76、 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7、 黄进、肖永平主编:《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法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 周洪钧、丁成耀、司平平编:《国际公约与惯例——国际公法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9、 梁西:《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0、 谢启美:《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81、 鹿守本主编:《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82、 赵理海:《海洋法的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83、 凌岩等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4、 徐振翼:《航空法知识》,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85、 赵维田:《论三个反劫机公约》,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86、 [荷]雷伊南著,谭世球译:《外层空间法的利用与国际法》,上海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87、 万鄂湘:《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8、 盛愉、魏家驹:《国际法新领域简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9、 夏友富:《国际环保法与中国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90、 韩健、陈立虎:《国际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1、 马骧聪主编:《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92、 江伟钰、江伟铿:《国际环境保护法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3、 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4、 董云虎编:《人权基本文献要览》,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5、 夏尔·卢梭(法):《武装冲突法》,中译本1987年版。
96、 李龙、万鄂湘:《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7、 张智辉:《国际刑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8、 赵永琛:《国际刑法与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99、 刘亚平:《国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0、 林欣:《国际法中的刑事管辖权》,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二、外文类:
1、I.A.Shearer, Starke: International Law, Butterworth and Co., 1994.
2、Ian Brownlie: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O.Connel: International Law, Clarendon Press, 1970.
4、D.M.Johnst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3.
5、Lauterpacht H.: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6、G.Tunkin: Politics, Law and Force in the Interstate System, 219 Recueil Des Cours, 1989.
7、Thomas M. Franck: Fairnes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stitutions, Clarendon Press, 1998.
8、B.Simma: From Bilateralism to Community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Law, 250 Recueil Des Cours, 1989.
9、R.Bernhardt: Encyclopedia of Public Law, Elser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7.
10、Serge Sur: The State Between Fragmentation and Globalization, 1997.
11、Kaarle Nordenstreng: 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1990s, 1993.
12、Philip Alston: International Lawyers and Globalization, 1997.
13、David A.Smith: States and Sovereign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1999.
14、Jan Klabber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Anthony Aust: Modern Treaty Law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Eileen Denza: Diplomatic Law—Commentary on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Clarendon Press, 1998.
17、John Collier: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8、G.Schwarzenberger: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1976.
19、Karen T.Litfin: The Greening of Sovereignty in World Politics,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98.
20、Stephen D. Krasner: Sovereignty: Organized Hypocri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21、R.Keohane and J.S.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Dosborn, 1977.
22、Saskia Sassen: Losing Control? Sovereignty in Age of Globaliz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23、A. Leroy Bennet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ciples and Issues, 1994.
24、Alan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5、Antonio Casses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6、Karel C. Wellens: Diversity in Secondary Rules and the Un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27、S. D. Bailey: The Procedur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1975.
28、Antonio Casses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 Legal Reapprais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9、Martti Koskenniemi: The Gentle Civilizer of 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Ignaz Seidl-Hohenvel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
31、Lyal S. Sunga: The Emerg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32、L. Henkin: 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and value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33、Bruno Stimma: The Charter of the UN: A Comment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4、Ian Brownlie: International Law and Use of Force by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35、J. G. Merrills: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6、M. Cherif Bassiouni: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37、 L. M. Goodrich: The United Nations, 1979.
38、Jordan J. Paus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6.
39、Dixon and Martin: Textbook on International Law,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1996.
40、Oscar Schac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1、Brad R. Roth: Governmental Il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Law, Clarendon Press, 1999.
42、Simon Chesterman: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43、B. Conforti: The Law and Pract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6.
44、Green N. A. M: International Law, Macdonld and Evans London, 1982.
45、Rosalyn Higgins, Problems and Process—International Law and How we Use It, Clarendon, Clarendon Press, 1995.
46、Charles S. R: International Law, CLB, Publishers Inc, 1971.
47、Louis II: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 Publishing Co. 1993.
48、Anand R.P.: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rtimo Nijholf, Boson, 1987.
49、Antonio Casses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nd the Recent Break-Up of USSR and Yugoslavia. 1999.
50、O. A. Elias and C. L. Lim: The Paradox of Consensualism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