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南财经大学在哪
- 2、新西兰:软实力研究的小兵
- 3、《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什么库查重
-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211吗?
-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 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哪些国外学校有合作
中南财经大学在哪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
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扩展资料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有图文藏书854万余册;下设19个学院;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一、中南财经大学在哪里 中南财经大学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该校是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
二、中南财经大学介绍
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 湖北大学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 湖北大学 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学校经湖北省批准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会计学院(会硕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文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等19个学院。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我校先后聘任“*”讲座教授3名、“*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此外,2人入选国家“*”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近年来,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1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560余项,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司法部和国家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共620余项,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项,其中专著800余部,编著及教材800余部,论文11000余篇。尤其是2013年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体现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一流的科研实力。
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800余项;受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实施“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知识产权硕士培养项目,并承担50%的培养任务。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确立科学的“以生为本”“全面质量观”“特色制胜观”“协调发展观”等教育思想观念,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了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学校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
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与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主办、承办和参加一系列的全国性、地区性本科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上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就业层次较高。
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工作的咨政功能以及师资队伍的服务功能。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确立了“顶天立地”(即基础研究追求高深、应用研究贴近实际)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起“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主动服务”的思想,发挥学科优势,全力缔造财经政法领域思想库,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务品牌,形成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格局。2016年12月,我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一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近年来,学校有百余项咨政报告得到相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其中10余项获中央领导批示。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连续多年作为阅卷中心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与国家司法部门司法考试中心联手,多次承担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学校积极开展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特伦托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贝加尔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坦佩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北大学、中原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
新西兰:软实力研究的小兵
(liuxue86.com)为中国留学生我、编译、收集、整理海外留学新闻:《软实力研究的小兵》06月20日报道。 宋奇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生,也是梅西大学与麦考瑞大学的访问学者。他自己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愿在中国软实力研究行军中做小兵一个。”如今,即将结束在新西兰工作的宋奇打开话匣,细数了他访问学者生涯中的种种经历。
22岁的访问学者
海外访问学者,一般是给予大学老师、博士和各行业知名人士的邀请。但年仅22岁的宋奇却以硕士生的身份成为了新西兰梅西大学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两所知名大学的访问学者,这是让宋奇感到最为骄傲的事。
宋奇在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教授工作室时介绍了自己“做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的研究”的设想,引起了上述两所大学的兴趣。“除了研究设想,我的经历也吸引了他们。再加上我的导师罗青教授与他们有非常好的合作,在申请中给予支持,于是拿到这两份邀请。”宋奇说。
学术访谈遭遇地震
一天下午,宋奇在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大学做访谈。突然,桌子剧烈摇晃,宋奇环顾四周,感觉整个房间都在震动。这时,受到惊吓的他却看到屋子里的人相视一笑,又继续若无其事地聊天。原来当地去年发生了几千次地震,他们早已习惯。宋奇悬着的心这才算放下,完成了访谈。
新西兰人“淳朴无心机”
研究之外,海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让宋奇备感新鲜。尤其是新西兰人做生意的“老实”,常让宋奇感动。宋奇在新西兰的房东计划买笔记本电脑,时值促销,平时1600新元一台的笔记本价格降至1000新元。当房东在商店询问时,店员却告诉他:“我们这里过几天会降到800新元,如果不着急用的话,建议等等再买比较好”。一周后,果然降价至800新元,房东大喜,购买了两台。
向世界青年介绍中国
在学习与科研之外,宋奇也在新西兰各地旅行。他曾遇到一个到新西兰打工兼度假的日本男生,结伴玩了几天。有一次在住处互相拷贝电影,宋奇想起来电脑中存着《地道战》,就放给日本男生看,一边放一边解释。
“其实我不是想改变他什么,只是想展示不同国家认识的不同。”宋奇说,“能够沟通各自成长过程中影响自己的信息,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国际传播。”
宋奇也曾遇到些趣事,如一个英国人将 “旺财”作为自己的中文名,刺青到腹部。如今,这些同世界各国青年交流的点点滴滴,成为了宋奇在海外游历最为难忘的经历。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岩穴之士》([澳] 文青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8ovlRuVPL3QNCUbopkLRw
提取码:qrys
书名:岩穴之士
作者:[澳] 文青云
译者:徐克谦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年9月
页数:291
内容简介:
隐逸,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同时也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隐士。隐逸及其相关的道德原则、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涉及到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许多素材和话题。探究隐士和隐逸文化的奥秘,对于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是第一部对东汉末年以前的中国早期隐逸文化和隐逸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并且是出自一位西方汉学家之手。作者以大量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追本溯源,探究隐逸文化及其思想依据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孔子、庄子、司马迁、班固、杨雄等许多重要人物在隐逸传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论述了战国群雄争霸、汉帝国建立、王莽篡政、官吏察举制度、东汉党锢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隐逸传统发生的影响。 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考论严谨,叙述生动,涉及有名有姓的隐士数百人。其中有真诚的道德理想主义者,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极端主义者,也有沽名钓誉的江湖骗子;既有与统治者不合作,带有政治抗议色彩的隐逸,也有融人体制,助人君行教化的典范性隐逸;既有实质性的遁迹山林、栖居岩穴者,也有“隐于市”、“隐于朝”的所谓“大隐”。他们所依据的思想观念不一,采取的行为方式各异。而不同君主和隐士之间的微妙互动、隐士在当地社区的角色和文化功能等,也是书中饶有兴趣的话题。本书对早期隐逸传统的研究,为考察中国古代士人文化和社会政治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理解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传统提供一个重要的背景。
作者简介:
文青云(Aat Vervoon)博士,出生于荷兰,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毕业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哲学、文学、中国语言和历史等学科学位,然自谓其教育大多得自于其他“大学”:所从事过的不同职业,所遇到过的各种人,其世界观深受多年 建筑工地、森林营地、地质勘探、山区导游、国家公园看护人、人权研究官员、高等教育和创新政策主管等经历的影响。曾担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亚太学院副院长,亚洲社会和历史中心主任。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副教授。出版有《雪线的那边》(Beyond the Snowline)、《深山幽境》(Mountain Solitudes)、《岩穴之士》(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重新定向:亚洲社会的变化》(Re-Orient:Change in Asian Societies)等。
徐克谦,博士,江苏人,早年曾在山区林场劳动,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获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等学科学位,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并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长、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专著《庄子哲学新探》、《先秦思想文化论札》、《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孟子现代版》等,主编《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译著《人类文化启示录》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什么库查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学校经湖北省批准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会硕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文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MBA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等20个学院。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我校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此外,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近年来,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39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535项,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司法部和国家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共860项,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项,其中专著800余部,编著及教材800余部,论文11000余篇。尤其是2013年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体现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一流的科研实力。
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生8100余人,博士生12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400余人次。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0多项。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确立科学的“以生为本”“全面质量观”“特色制胜观”“协调发展观”等教育思想观念,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了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
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与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主办、承办和参加一系列的全国性、地区性本科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上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就业层次较高。
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工作的咨政功能以及师资队伍的服务功能。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确立了“顶天立地”(即基础研究追求高深、应用研究贴近实际)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起“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主动服务”的思想,发挥学科优势,全力缔造财经政法领域思想库,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务品牌,形成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格局。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近年来,学校有百余项咨政报告得到相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其中10余项获中央领导批示。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连续多年作为阅卷中心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与国家司法部门司法考试中心联手,多次承担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学校积极开展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坦佩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北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西乔治亚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
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79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29.5万册,电子图书460.5万册;在订中外文期刊和报纸2762种,古籍善本、线装书及民国时期旧平装本图书9.6万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100余个。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景色优美。
近7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30余万人,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级领导干部、学术精英和商界巨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类大学”而奋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211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211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该是一所211类的大学,实力是不错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211,同样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湖北有7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称中南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2011计划,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立格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有图文藏书993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81个、子库416个;下设18个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师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60余人、博士生导师190余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3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6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中心),开设58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动画、数字经济、精算学、人工智能专业;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法学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经济史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
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公安学、新闻传播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私法、高级财务会计、货币金融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宪法学、财政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法学、社会保障、投资学、会计学原理、中国法制史
省级精品课程:国际私法、高级财务会计、货币金融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宪法学、财政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法学、社会保障、投资学、会计学原理、中国法制史、经济史、民事诉讼法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对外贸易、政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中国财政史、行政管理学、大学英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税制、财务管理、房地产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学、高级财务管理、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侦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预算管理、农业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微观经济学、保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会计学、商法学、宏观经济学
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税务、金融、保险、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资产评估、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社会工作、旅游管理、审计、公共管理
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0多项。
合作交流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合作举办“欧洲学:比较法与欧洲法”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特伦托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贝加尔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坦佩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北大学、中原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学校求学深造。
学校与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招商银行、东风汽车集团、通用电气、奥迪公司、法国阿尔斯通电力、长江证券、腾讯公司、Procter & Gamble、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合作,还与全球最大的管理会计师组织—CIMA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在就读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部分科目免试的快速通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专业(CFA方向)实验班已获得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协会正式认证,于2009年开始招生,为中国大陆地区第7所获得CFA协会认证的大学。
学校就业率
2021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就业率为77.58%。2020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7.8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邮编是多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邮编为430073,该校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是一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
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 湖北大学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 湖北大学 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学校经湖北省批准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会计学院(会硕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文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等19个学院。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我校先后聘任“*”讲座教授3名、“*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此外,2人入选国家“*”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近年来,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1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560余项,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司法部和国家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共620余项,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项,其中专著800余部,编著及教材800余部,论文11000余篇。尤其是2013年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体现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一流的科研实力。
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800余项;受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实施“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知识产权硕士培养项目,并承担50%的培养任务。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确立科学的“以生为本”“全面质量观”“特色制胜观”“协调发展观”等教育思想观念,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了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学校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
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与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主办、承办和参加一系列的全国性、地区性本科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上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就业层次较高。
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工作的咨政功能以及师资队伍的服务功能。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确立了“顶天立地”(即基础研究追求高深、应用研究贴近实际)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起“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主动服务”的思想,发挥学科优势,全力缔造财经政法领域思想库,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务品牌,形成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格局。2016年12月,我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一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近年来,学校有百余项咨政报告得到相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其中10余项获中央领导批示。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连续多年作为阅卷中心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与国家司法部门司法考试中心联手,多次承担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学校积极开展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特伦托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贝加尔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坦佩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北大学、中原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
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854万余册,其中纸质书刊336万余册,电子书刊506万余册;在订中外文期刊和报纸1280余种,古籍善本、线装书及民国时期旧平装本图书8.37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108个。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景色优美。
7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30余万人,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级领导干部、学术精英和商界巨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哪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的全国重点大学。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 湖北大学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 湖北大学 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学校经湖北省批准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会计学院(会硕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文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等19个学院。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我校先后聘任“*”讲座教授3名、“*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此外,2人入选国家“*”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近年来,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1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560余项,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司法部和国家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共620余项,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项,其中专著800余部,编著及教材800余部,论文11000余篇。尤其是2013年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体现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一流的科研实力。
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800余项;受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实施“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知识产权硕士培养项目,并承担50%的培养任务。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确立科学的“以生为本”“全面质量观”“特色制胜观”“协调发展观”等教育思想观念,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了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学校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
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与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主办、承办和参加一系列的全国性、地区性本科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上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就业层次较高。
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工作的咨政功能以及师资队伍的服务功能。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确立了“顶天立地”(即基础研究追求高深、应用研究贴近实际)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起“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主动服务”的思想,发挥学科优势,全力缔造财经政法领域思想库,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务品牌,形成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格局。2016年12月,我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一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近年来,学校有百余项咨政报告得到相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其中10余项获中央领导批示。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连续多年作为阅卷中心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与国家司法部门司法考试中心联手,多次承担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学校积极开展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特伦托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贝加尔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坦佩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北大学、中原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
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854万余册,其中纸质书刊336万余册,电子书刊506万余册;在订中外文期刊和报纸1280余种,古籍善本、线装书及民国时期旧平装本图书8.37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108个。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景色优美。
7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30余万人,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级领导干部、学术精英和商界巨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发展道路,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类大学”而奋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哪些国外学校有合作
韩国东西大学,韩国釜山设计专业排名前列的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韩国东西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学校均有合作。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
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
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
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特伦托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贝加尔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