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卢刚事件是怎么回事?
- 2、卢刚是谁卢刚事件指的是什么
- 3、留学生卢刚事件,是什么导致事件的发生?你怎么看?
- 4、怎样看待那些死在国外的中国精英
- 5、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 6、卢刚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7、美国留学有哪些雷区不能踩
- 8、佛罗里达枪击案多少人死亡?
- 9、在基督里得胜自卑感
- 10、诗歌教育改变人生|《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卢刚事件是怎么回事?
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
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美国教育弊端的讨论。
扩展资料
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并在戈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
然后,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此时,在场的众多人士刚刚有所醒悟,纷纷逃离现场,这时卢刚又瞄准了当时在场的另一位中国留学生,27岁山林华博士,接连向山林华的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
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208室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 Nicholson)。在确认尼克森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于是又朝史密斯的脑部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然后卢刚持枪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由一楼走到四楼,似乎在寻找一名女性目标(有目击者见他进入女厕所寻人),期间遇到师生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
在未找到射击目标之后,卢刚又进入了行政大楼,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妮·克黎利(T. Anne Cleary,也译作安·柯莱瑞)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又朝办公室内的学生秘书茜尔森(Miya Sioson)开了一枪。随后,卢刚到达二楼的203室,饮弹自尽。
卢刚是谁卢刚事件指的是什么
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
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关于杀人者的枪杀动机,警方未有正式的结论,但据部分媒体报道,枪击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由于博士论文最高奖学金没有由卢刚获得,而是由山林华获得。另有说法认为,枪击的原因可能在于经过长达6年辛勤工作得到博士学位的卢刚,却无法得到一份应得的可以维持生计的体面工作,走投无路的他决定自杀,并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极端报复。
其实追根到底卢刚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跟卢刚自己的心态有关。
留学生卢刚事件,是什么导致事件的发生?你怎么看?
遇到了不合适的导师,对自己学术上的研究有偏差,导致心理负担非常的大,一直压抑着自己,在大洋彼岸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没有人能疏解他的心中郁闷,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卢刚抵御挫折的能力太差,他是学术上的天才,是生活中的新手。
卢刚曾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北大物理系高材生,1985年在上百名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国家公派留学生,到美国爱荷华大学继续深造。他聪明绝顶,从小成绩优秀,是当时所有同学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到了美国之后,他深造6年,1991年成功拿到了物理博士学位,谁也没想到,一个在外人看起来优秀到犯规的高材生,其实内心却是一个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见不得别人好的卑鄙小人。卢刚因为自己的论文没能获得优秀论文奖,对自己的同学兼室友前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山林华心生嫉妒,同时认为爱荷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们对自己存在偏见,再加上当时因为找工作不顺利,他在1991年11月1日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提前准备好了遗书和一只左轮手枪,连续枪杀了自己的同学山林华博士和两名教授,一名系主任,一名副校长,最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这起案件震惊了中美两国,枪击案中的死者全都是当时物理学领域的高端人才,这也引起了教育界深深地思考,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成绩,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健全的人格。
对于该事件,这不仅仅是一场加诸于受害者家庭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物理学界的惨案。卢刚的报复性自我毁灭,使得整个领域研究倒退了整整十年。这起案件不仅仅震惊了全美国,甚至引发了全世界对于中国教育的关注。大家纳闷,为什么这样一位有着大好前途的科研博士,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的杀人凶手。公费留学,祖国支援他外出深造,而美国一方也为他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平台,于情于理,他对于任何人都没有仇恨。在其他同学的眼里,出事前的卢刚是一个孤僻的人,在与物理系的中国学生闹翻之后,他便不再联系任何人了,独来独往。最后发生了这样的惨案。出国留学,本就不易。要在一个全新的环境生存,还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下,如何正确调节自己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是因为卢刚本人思想过激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因为没有获得奖学金也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压力很大。这种事对现代来说已经可以说是常态了,我能够理解他们的无奈,但绝对不接受这样杀人的举措。
其实追根到底卢刚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跟卢刚自己的心态有关。
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极端报复。
2016年2月,来自杭州的爱荷华大学学生倪汉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他拿着枪的照片,暗示如果他考试不及格,他会让教授们体验一下“卢刚的恐惧”。学校立即认为他是危险人物,没收了他的枪支,并立即取消了他的签证返回中国。
不仅仅是校园枪支的使用使得警察和学校的行动如此迅速和无情。他不小心提到了一个让人害怕的名字。在过去的27年里,卢刚这个名字仍然让爱荷华大学和美国社会感到害怕。
陆刚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8岁时,他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他通过了中美物理学家李正道的中美物理交流项目选拔。一年后,他作为交换生到美国攻读公费博士学位,并在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学习。
不管你怎么看,陆刚都是“别人的孩子”。聪明勤奋,年轻有为,在那个年代能去美国读书的孩子是百里挑一的。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陆刚却在博士毕业之际遭受了无法忍受的打击,并做出了一个震惊中美的决定——自我毁灭。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陆川走进爱荷华大学范·艾伦大厅三楼309室,那里正在进行一场主题演讲。卢刚听了五分钟后,毫无征兆地突然拔出枪来开火。
陆先向他的博士生导师,47岁的戈尔兹教授开了一枪,在戈尔兹教授倒下后,陆又朝他的后脑勺开了一枪。然后他又朝助理教授史密斯开了两枪,史密斯教授是他的博士导师。其他人这时清醒过来,逃走了。
此时,陆刚瞄准另一名中国学生、27岁的单林华医生,向他的头部和胸部开了几枪。吕院长随后离开309室,来到二楼208室院长办公室,在那里开枪打死了44岁的尼克松院长。在确认尼克松已经死亡后,陆回到309房间,在那里他发现几名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最后一击。
卢刚随后在枪口的威胁下离开了范艾伦大厅,显然是在寻找一个女性目标,但没有向其他学生开枪。然后他进入行政大楼,闯入总统的办公室,枪杀了副校长安妮·克利里和她的学生秘书西尔森。最后,陆刚来到二楼203房间自杀了。
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多分钟。除受重伤的学生秘书外,其余五人都被陆刚的左轮手枪打死。
这不仅是受害者家属的悲剧,也是整个物理学界的悲剧。陆刚复仇式的自我毁灭让整个研究领域倒退了整整十年。这件事不仅震惊了美国,也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教育的关注。为什么一个如此有前途的研究医生会变成一个冷血杀手?他的祖国资助他公费留学,美国也为他提供了学习知识的平台。他在情感上和理性上对任何人都没有仇恨。
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竞争对手单林华,一位同样来自中国的物理学博士。在这场悲剧中,山林华也被陆刚的左轮手枪打死。
陆兆禧和单伟均于1991年在爱荷华大学天体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单林华也是个天才。他16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班。尽管他在两年后来到爱荷华大学,但他在6个月前拿到了学位。
毕业后,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单伟建选择了留在学校继续他的博士后研究,并获得了不错的薪水。而陆刚在同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后,仍然没有找到工作。
当时,全国各地的大学都在削减研究经费,即使有几位教授愿意推荐他。但是在陆刚的心里,他觉得教授对他太冷漠了。与前途光明的山林华相比,陆刚似乎头的“天才”称号逐渐模糊。嫉妒,成为了他对山下恶手的原因之一。
渐渐地,他和几位教授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他的导师Gorzi对他的研究不是很感兴趣,高强度的研究工作使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位教授,史密斯,和他在学术上有分歧;院长尼尔森在求职信上也没帮上什么忙。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加上与日俱增的嫉妒之火,使陆刚越来越陷入学习和生活的痛苦之中。当他的生活不顺时,他会责怪别人。陆刚渐渐迷上了……
在陆刚实施他的计划之前,他寄了几封信回家。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几天里,美国报纸刊登了陆刚写给二姐的一封信。卢刚在信中写道:“昨晚给你打电话后,我哭得要死。我咽不下去。你知道我这辈子都是直男。他最痛恨马屁精和自以为是的贪官。这个想法我想了很久,但我一直忍着直到拿到博士学位。你自己也不要太伤心。至少我还有人和我一起埋葬…一个人对生活的渴望是无止境的。在美国,我什么都吃,什么都穿,但是那里有很多有钱人。和他们比起来,我还是很穷。”
从信中可以看出,陆刚当时非常痛苦。他“相信”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违法,并故意以他未毕业为目标。学了十多年物理后,他渐渐失去了兴趣。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陆刚失去了信仰。
一个可恨的人必须有怜悯之心。其他学生形容陆刚是一个孤独的人,在与物理系的中国学生发生争吵后,他就不再联系任何人,独自生活。谁知道最后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出国留学不容易。28、不仅要在全新的环境中生存,还要努力学习奋斗。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如何正确调整自己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梦梦希望所有的国际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绩,也要学会适当调整自己,避免这样的悲剧。在这类故事中没有赢家,也没有“至少我找到了一些人和我一起埋葬”。你只有一次生命,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照顾你的家人和朋友。不管情况有多困难,我都希望你没事。
怎样看待那些死在国外的中国精英
最近读到一篇来自加拿大华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现任加拿大政府公务员李建宏先生的文章《梦断西方:献给惨死在西方的中国精英》(以下科称“《梦》文”,影响很大),文中以一个个赴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中国华人精英死在美国的案例说明了一个问题:西方很坏,美国很恐怖,那里非久留之地,奉劝各位华人还是不要前往送死为好。
然而,我第一个直觉反映是,既然西方那么可怕,那么黑暗,那为什么作者竟然安心在加拿大当起政府公务员来,还不赶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他一边撰文骂着西方的社会制度的黑暗,一边赖在加拿大政府里做着公务员,全然不怕危险,全然不顾祖国在召唤着他。要知道,一个中国人不逃离自己的祖国那才是正常的,逃离了又骂逃往的地方很黑暗,其实这个非常好办,那就是回到自己祖国怀抱来,没有人会拒绝你回来。圣人孔子不是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嘛。身在西方撰文骂西方,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人家言论自由,即使你身为人家的政府公务员,撰文骂人家,人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要是你回国一边当政府公务员,一边撰文骂自己的国家黑暗,你试试看?按下这些文与人存在的矛盾暂且不说。我们就文中重点提到的华人精英卢刚爱荷华大学校园枪杀案这个惨烈的案例再作点详细的分析。
《梦》文中所提到的第一个惨烈案例,就是发生于1991年11月1日,美国爱荷华大学刚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在连续枪杀五人、重伤一人后,饮弹自尽。发生在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又称鬼节)的这一震惊海内外的校园惨案。李建宏先生说这一事件“拉开了中国精英梦断西方、惨死他乡、终成异国孤魂野鬼的序幕。”果真是这样的吗?
当年由北京大学物理系公派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的卢刚校园枪杀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现在可以来个慢镜头回放。
卢刚生于北京市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选拔,1985年本科毕业后以交换学生身份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就读于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1991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Study of the "critical ionization velocity" effect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ionization)》,导师是本系教授克里斯托弗·戈尔咨(Christoph K. Goertz)。据说因为毕业时未能获得最佳论文奖,这一奖项学校颁发给了比他晚来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却先拿到博士学位,同时还获得最佳博士论奖的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山林华,是完全出于对自己同胞的卓越成绩远远超过自己的愤怒忌妒恨的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并在戈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此时,在场的众多人士刚刚有所醒悟,纷纷逃离现场,这时卢刚又瞄准了当时在场的另一位中国留学生,27岁的山林华博士,接连向山林华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208室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 Nicholson)。在确认尼克森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于是又朝史密斯的脑部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然后卢刚持枪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由一楼走到四楼,似乎在寻找一名女性目标(有目击者见他进入女厕所寻人),其间遇到师生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
在未找到射击目标之后,卢刚又进入了行政大楼,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妮·克黎利(T. Anne Cleary,也译作安·柯莱瑞)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又朝办公室内的学生秘书茜尔森(Miya Sioson)开了一枪。
随后,卢刚到达二楼的203室,饮弹自尽。
从公开报道的卢刚杀人动机来看,主要是两个:一个可能是由于博士论文最佳博士论文、最高奖学金没有由卢刚获得,而是由同样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山林华获得了。另有一个说法认为,枪击的原因可能在于经过长达6年辛勤工作得到博士学位的卢刚,却无法得到一份应得的可以维持生计的体面工作,走投无路的他决定自杀,并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极端报复。现在从他的遗书与书信来看,其实第一种动机更符合卢刚的性格,也更符合中国人喜欢忌妒自己同胞的人格心理特征。而刚刚毕业的卢刚在获得工作机会方面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与障碍,因为才刚刚博士毕业,找工作自然会有一个过程。其实无论哪种动机,都构不成卢刚杀人的正当理由。把卢刚滥杀无辜看成是美国教育制度与美国体制的黑暗原因是毫无根据的。
为卢刚滥杀无辜辩护的影视作品,要算由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执导的电影《暗物质》了。(也译作《流星》)这个电影情节基本上是根据卢刚杀人事件来编剧的。主要讲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杰出天体物理学博士,正在努力攻读博士后。他研究发现了“暗物质”这一可以为他赢得诺贝尔奖的大发现,但他的导师却出于个人目的阻挠其发表,并且不让他顺利毕业,最后博士选择了极端暴力手段进行报复。
然而,卢刚果真是这样杰出的科学家?果真是受到这样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学术待遇吗?我们且看看卢刚在杀人当天――1991年11月1日12时02分写给他二姐的一封信是怎么说的。
先看看卢刚的三观怎样。他说:“你知道我一生来正直不阿,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和自以为是的赃官。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全家人的风光。你自己不要过于悲伤,至少我找到几个贴背的人给我陪葬。我这二十八年来的经历使我看淡了人生,我曾跟几个人说过我想出家修行去。人的生活欲望是没有尽头的。在美国虽然吃穿不愁,但上边有大富人,跟他们一比,我还是个穷光蛋。总之,我给我自己出了气,给家里人生计提供了保障。我还有何奢望迷恋人世呢?古人云:‘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之(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四大目标,我都已尝过,可谓知足矣!我虽然是单身,但女友已有过一些。高中住宿时我就已开始交女朋友,上大学时经常和女孩乘黑溜进二六二医院老家过夜。到美国后,中国的外国的、单身的已婚的、良家女或妓女都有交往。我这人没有恒心,我是见异思迁,不能安心于某个特定之人。也许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或高不及低不就。”从这个论述来看,卢刚到美国读书的目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活着的目的,也就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之(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四大目标”,并不是真正热爱科学研究,探究宇宙奥秘的。他当初怀抱拿诺贝尔奖的心态被公派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其实也莫过如此。用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去美国作理论物理研究,那种研究与心理动机本身的巨大落差,甚至格格不入,怎么可能保证他在学术研究上获得卓越的成就?相比爱因斯坦的研究精神,其实不难判断。
我们再看卢刚对他在美国从事了六年的理论物理研究的看法:“不管怎么说,我对男女关系已经有些腻烦了,进一步我对我攻了十年之久(四年本科,六年研究生)的物理已经失去兴趣,可说是越走越觉得走进死胡同。物理研究是越来越失望,目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人们按照不同的学校分成几大派,互相攻击对方,大为吹捧自己。无怪有人说‘现代物理是自己骗自己’。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学更实际一些的学科。有什么办法呢?父母自己一窍不通,不能在学业上加以指导,全靠我一个人瞎闯。很多美籍华人物理学者在美国混得不得意,就回到国内一阵时间,吹嘘自己,为祖国贡献。于是中国政府也就大肆宣扬,哄年轻人去读纯理科。”卢刚甚至不能够正确理解正常的学术争鸣,把必要的学术争鸣看成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把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正常讨论说成是:“人们按照不同的学校分成几大派,互相攻击对方,大为吹捧自己。”
卢刚虽然在美国留学,其实满脑子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手段与工具,出人头地,光宗耀宗,大富大贵才是真正目的。目的没有达到继而又抱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在他升学问题上无法提前指导,特别是没有外汇可以帮助他之类。无论如何卢刚都不会满足于在美国吃穿用不愁,安心去做自己的研究。他读的理论物理学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其实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所以卢刚说自己对物理研究彻底失去了兴趣,这是一点不假的。他能够顺利获得博士学位,我以为已经是很幸运了。可以说他的博士导师与爱荷华大学都没有亏待他。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执导的电影《暗物质》执意为卢刚的校园杀戮辩护是苍白无力的。卢刚的那种心态与兴趣之下的理论物理研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那才是见鬼的。爱荷华大学物理系没有把最佳物理博士论文授予卢刚,而是授予了他的同胞山林华,这也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才是。但是,卢刚只会忌恨自己的同胞,倘若爱荷华大学把这一年的最佳博士论文授予给欧美白种人,卢刚可能就没有这样大的怒火了。
更为感人的是,这一天,受害人之一的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家人,以极大的爱心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信中追忆了安妮·克黎利女士的成就,并以宽容的态度希望能分担彼此的哀伤。这就是在她房间里看到的那封信——
给卢刚的家人们:
我们刚经历了一场惨痛的悲剧,我们失去了我们为之骄傲的亲爱的姐姐。
她一生给人所留的影响,让每一个与她有过接触的人——她的家人、邻居、孩子们、同事、学生和她在全世界的朋友和亲友们——都爱戴她。当我们从各地赶来爱阿华时,那么多朋友来分担我们的悲痛,但同时他们也与我们分享安妮留给我们的美好的记忆和她为人们所作的一切。
当我们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时,我们也在我们的关心和祈祷中记念你们——卢刚的家人们。因为我们知道你们也一定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你们也一定和我们一样为周末所发生的事所震惊。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一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祈祷。在这悲痛的时刻,安妮一定是希望我们心中充满了怜悯、宽容和爱。我们清楚地知道,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分担这一份悲痛。
让我们一起坚强起来,并相互支持,因为这一定是安妮的希望。
这样的大爱精神与卢刚那种狭隘、自私、无能、猥琐相比,真是有天壤云泥之别。出了卢刚这个悲剧案件,不是去反思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质问美国的教育制度与社会出了问题,真是令人无语了。
《梦》文还列举了其他几个华人的案子。文中说到了蒋国兵这个人。“蒋国兵,是1979年湖北省高考状元,曾是清华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美国普度大学物理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衣食无忧地生活在中国的精英们怎会想到,在他们无限向往的西方,知识一钱不值。像蒋国兵这样才高八斗且同时具有美加两国双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移民加拿大后所能找到的唯一工作竟然是油漆工!在极度绝望之余,蒋国兵于2006年7月21日在多伦多跳桥自杀。”我手头上关于蒋国兵自杀的资料不多,但是,仅就以上论述如果为真,也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高考状元并不等于就有创造力。在美加这样的国家,人家要的是创造力,而不是一个知识储罐。美加那么多华人博士没有找到所谓的体面工作,也不见得就要自杀,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华人在美加的大学求得了一份教职,并且顺利当上了教授,甚至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有必要说明一点,即使在美国获得诺贝尔奖也不能够到中国式的做人上人的特权感觉)。是真正的人才,在美加这样的大学体制里是不会被埋没的。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高考状元在美国没有用。人家认的是创造力,不是你能够背诵记忆多少已经有的知识。
文中还列举了那个在中学就获得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的王庆根,因不堪忧郁症的折磨,于2012年在美国自杀身亡这个事件。李先生同样把原因归咎于美国的制度。他说:“无数的王庆根们却感受不到一丝乐趣,他们宁死也不愿在美国活受罪。”他的死我倒是在前几年关注到了。事实上,王庆根的问题与卢刚问题性质是一样的。王庆根作为江苏省第一个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的确有过人之处,他本来的专长与兴趣都在化学研究这方面,并且获得了美国顶级名校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如果他能够倾注一生心血在化学领域里研究,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就,然而,他嫌化学研究获利不大,不能够像当时的计算机专业那样来钱多而且赚钱快,竟然把自己研究与工作的方向改换为自己并不特别喜欢,也并不特别擅长的计算机专业,结果可想而知,在美国,计算机绝对是年轻人的天下,而且这个领域里奇才无数,王庆根的工作压力自然十分巨大,获得成就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终于在失望、焦虑、伴随着失眠中,最后得了严重的忧郁症。我以为这是他走上绝路的主要原因。
《梦》文还列举了那个移民新西兰,在新西兰杀掉自己妻儿然后自杀的诗人顾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有一句诗家喻户晓,赢得了巨大的声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然而,他在移民新西兰之后不久,十分残忍地用斧头砍杀了自己多年紧紧追随自己,风雨相伴,不离不弃的妻子与年仅几岁的儿子,然后自杀。我只能够说那是丧心病狂、天理难容,除了精神病的解释之外,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值得同情。可是《梦》文用了同时代知名的诗人北岛的话来抨击导致诗人顾城的悲剧西方社会制度:如果顾城在中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北岛先生也是我在80年代读大学中文系时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位卓越诗人。他自1989年起旅居瑞典等国,并于1990年移居美国的北岛对顾城的遭遇似乎感同身受。他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坦诚“在绝望的时候,人人都会有轻生的念头”。他回顾自己在美国所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在国外生活需要有坚强的神经。有一阵,我独自养家带女儿,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第一大难关就是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书时被台湾老板炒了鱿鱼,当时没什么存款,房子每月还要付按揭,一脚踩空了。我终于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的厉害,像老虎,比专制还厉害----老虎猛于苛政。”
然而,北岛虽然这么说,到现在他也仍然选择留在美国而不愿意回中国,说明无论怎样艰难,美国还是让他生存下来了。一个不同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人,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与制度的环境中去生活,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都是正常的,然而美国人的精神不正是克服困难,追求梦想吗?美国本身就是世界各地来的人组建而成的,是一个大熔炉,必须承认人家的宪法精神才有认同感。其实,一个人即使你选择留在国内,也同样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否则,这些人不会选择留学或者移民海外。
尽管《梦》文中还有一些案例,当然也自然是惨烈的,然而,我却不为之所动。相对于数以千万旅居海外的华人来说,那些事件仍然是小小概率事件,如果要收集,国内自杀与互相残杀的博士、教授、专家、学者也不会少。清华投铊毒案到现在都没有破,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害死同寝室同学黄洋的案件也才刚刚通过二审判决,还远未尘埃落定。
李先生列举的这些事件,究竟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说明那是制度问题?当然,无论什么制度,都会有丑陋黑暗的现象。一个社会的制度好坏,不在于有没有某类事件发生,而在于这类事件的概率,以及发生机制,还有发生之后遇到反思与修正的可能性。如果以外国也有腐败而否认制度上的优劣,阻止制度的改进,那是荒唐的。因为腐败有范围的大小与严重的程度,还有那是制度上的必然,还是制度上的偶然,都是有差别的。
还必须说明一点,人类社会,无论什么制度都不可能是天堂,那些把美国说成是天堂,可以不劳而获的美好社会,其实仍然不过是中国式的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的幼稚病。一个好的制度不过是保证公平公正的机会,至于结果如何,看个人的天赋、潜能与努力的程度,如果自己缺乏创造力,缺乏生存谋生能力,像诗人顾城只是擅长写写诗,完全不懂经商,不懂经营,完全不懂西方的法律与市场规则,却偏要去养鸡,去从商,岂能不失败的。我发现,每个在国外陷入绝境的华人,都是对自己定位不准,一方面才能有限,一方面却又把中国式的做人上人的价值观带到人家那里,结果发现人家那里牛B的人竟然是那么多,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失落感与失败感油然而生,然后就怨天尤人,就愤怒嫉妒恨,做出自残或者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这使得我又想这几年从海外华人的生存体验,从他们那里传来的一句感叹:“外国好山好水好无聊,中国好脏好乱好享受。”因为西方国家都是基于信仰上帝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国度,因此,平等的思想观念,独立的人格精神,互相不干扰的自由人生态度,就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这里被某些中国人解读为:“周围没有人在乎你,关心你,你似乎如一颗流星身在茫茫人海之中,基本上是自生自灭的味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中国人生存在世俗的功名利禄里,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互相依附,习惯了主子奴才的关系生存,一旦脱离了这种环境,立即就感觉非常不适应。喜欢世俗功名热闹、喜欢扎堆,互相攀比的中国人,怎么能够忍受那份“In God We Trust”的寂寞生活?中国人在国外的生存,第一难关还不是来自语言,而是来自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上的认同,来自于对那种价值、规则与情感上的认同。许多中国人去美国留学、或者移民美国,也仍然是基于中国人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态去的。无论在美国生存得怎样,只要一听说来自美国,立即就会在无数的中国人心中产生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古代读书人高中状元在金殿里见到了当今皇上的感觉是一样的,也与当年“文革”时一个乡下的老农民从北京天安门见到毛主席回来的荣耀是一样的。
然而,这一切随着我们把这种文化价值观带到人家那里的那一刻,我们就错了。本来,我们也许没有错,人家也没有错,但是,当你带着自己的这种要做人上人的价值观去人家那里谋生存、求发展的时候,那种差错,那种失落感就自然产生了。当你总想用中国的圣人去改造人家的上帝的时候,那是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的。这能怪人家的制度不符合我们的圣人文化吗?一个内心没上帝,内心世界不丰富、不强大,也不习惯遵守人家的法律与市场规则的中国人,选择了美国那样的社会,确实是选择了灾难的人生,但是,能够怪人家吗?世界从来没有天堂,所有的幸福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不要把自己不劳而获的梦幻带到人家那里去,即使你是双料博士,如果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不能够在社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是一钱不值的。真正的精英是贡献社会的精英,而不是掠夺社会的精英,仅靠状元博士获得荣耀与巨额财富的中国梦,在人家美国并不适用,中国人去人家美国之前弄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的问题。
动手能力强的,而并非是高分低能!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第二位是马加爵;第三位是韩寒;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2、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的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说的,以此共勉: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卢刚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91年国内各大报纸刊物都详尽登载了卢刚枪击事件,真实情况跟上文描述没有大的出入。狭隘,自私是美媒的评论。我本人当时觉得卢刚虽然是工人家庭出身,毕竟是北京人,大学毕业就顺利被公派至全球顶级的天体物理学专业深造,这样的顺风顺水使他忽略了世道的艰难,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而山林华80年代农村的孩子(现在的浙江农村已经是天堂了),从小受苦,甚至食不果腹,靠自己的努力到了美国,自然比卢刚更知道珍惜,也更能吃苦隐忍,卢刚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导师就变了脸,他一个从小就是优秀生,没有受过挫折的孩子不能接受这种变故。当年美国某知名报人评论说,卢刚和山林华的死是世界天体物理学界的巨大损失。
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关于杀人者的枪杀动机,警方未有正式的结论,但据部分媒体报道,枪击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由于博士论文最高奖学金没有由卢刚获得,而是由山林华获得。另有说法认为,枪击的原因可能在于经过长达6年辛勤工作得到博士学位的卢刚,却无法得到一份应得的可以维持生计的体面工作,走投无路的他决定自杀,并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极端报复。
其实追根到底卢刚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跟卢刚自己的心态有关。
因为他对美国学物理生活生活反感---各种腐败现象是他没得到奖学金(其实他应该得到)。从而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他走投无路。
91年那会刚刚高中毕业,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时隔二十多年后,偶然再读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觉得受到很大冲击。其实发现目前中国的教育尤其是情商方面的教育还是不尽如人意,我相信,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是有许许多多个卢刚。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强烈呼吁教育从娃娃抓起,抓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是唯分数论!
大家记得有个词叫 羡慕嫉妒恨!大多数人最多到恨的地步,而卢刚在博士毕业而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不愿意回国,把一切的失败归结于别人,所以最后全部成了悲剧!
卢刚、山林华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材生,一同到美国留学,经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亲自挑选,到美国衣阿华大学物理系深造。事情起因于毕业时两人的遭遇不同。卢、山两人师从同一个导师,两人的论文都通过,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山林华的论文被系里评为优秀,拟向学校推荐参评“最佳论文”,学校让他留校做博士后研究。卢刚的论文未获提名,而且没找到工作。一方面,他认为系领导、导师对自己有偏见,关照不够,心存怨恨;另一方面,看到同学春风得意,自己感觉不如人,心里极度不平衡。他要报复,列了一份“黑名单”。1991年某天下午,卢刚参加学校的一个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他开枪行凶,造成四死二伤,然后开枪自杀。这场凶杀案让全美国震惊。卢刚虽然才华不错,但其身上存在着较多思想、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品德和心理方面的缺陷.这也是造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他们的生活过于顺利了,虽然那个时候或许还没有所谓人人都希望被肯定"这样的理论,但是在对个别教育过程当中,实际上,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无限地夸大和应用了了这一理论。这就是人人都希望被肯定的恶果。
美国留学有哪些雷区不能踩
美国的大众文化及司法制度一致严肃对待并严厉惩治校园暴力,那么美国留学有哪些雷区不能踩呢?和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一、校园欺凌
反欺凌法规定的校园欺凌可不仅仅限于身体上的伤害,言语上的侮辱,社交上的孤立,网络上实施的欺凌行为,也都被列入了“小事化大”的范畴。
言语上的侮辱一般包括谩骂、嘲笑、恫吓和憎恶的言论。比如,女孩子们结成小团伙经常去嘲弄另一个女孩子太胖、太丑、像个肥猪等。这严重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甚至会导致他人抑郁而产生自杀倾向。
社交上的孤立则是通过间接方式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比如在背后散播谣言,漠视和孤立处于弱势的个人。这种欺凌往往隐蔽性更高,更难被察觉,但造成的伤害却一样严重。网络欺凌则是将言语和社交欺凌拓展到网络空间上进行,这种新类型的欺凌可怕之处在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受害人即使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一样能受到影响。
佛罗里达州一名12岁女孩丽贝卡就是因为不堪忍受网络欺凌而自杀身亡。在此之前,她曾遭受长达一年的折磨,“你应该喝漂白剂去死”、“没人喜欢你”、“你应该自杀”等来自丽贝卡同学的恶意言论不断出现在社交网络页面上。案发之后,两名一直网络欺凌丽贝卡的女孩被当地警方拘留。当然,这些行为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不可忍受、要受到道德谴责的,这是普世价值观,其中并没有文化差异可言。但由于法律与制度的不同,在美国,同样的行为则要付出更为惨痛(也许可以说是应得)的代价。
另外,需要提醒留学生家长们注意的是,可能你有信心你的孩子不会是那个欺凌者,但在陌生且父母不在身边的环境中,他或许会成为那个无辜的被欺凌者。此时你需要做的是经常与学校和寄宿家庭进行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情绪,了解孩子是否出现不想上学、焦虑恐惧、学业大幅退步、烦躁易怒、失眠尿床、哭泣头痛等变化,鼓励孩子勇敢积极地面对问题,与心理老师沟通,向学校汇报情况。要知道,没有哪个学校或哪个老师敢在法律的制约下漠视这样的欺凌行为发生。
二、公开恐怖威胁言论
也是不久前发生的真实案例。今天2月1日,爱荷华大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在推特上发布“如果学校还是让我(成绩)挂了就让教授们体会下当年卢刚的恐惧”的帖子。结果遭校方开除,2月4日就在芝加哥机场被遣送回国。
按照当事人的解释,这只不过是考试之前的吐槽,只是开个玩笑。然而这个玩笑开得非常不合时宜。首先,因为1991年同样发生在爱荷华大学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已经成为不可碰触的敏感词。当时,留学生卢刚就是因为对导师及院系不满,结果造成5死1伤的悲剧。提到卢刚二字,无异于宣告又一场的校园枪击。
其次,他真的有枪,而且曾发布过持枪照。有枪是没问题的,留学生是被允许合法持枪的。持枪照也没太大问题,很多美国人也发过持枪照。但问题出在合法持枪、发过持枪照的人里,只有他发布了恐怖威胁言论,也就是说他有作案条件。这位同学公开对学校和教授进行人身威胁,危害到公共安全,并且明确地给警方提供了自己的作案条件、作案动机,甚至模仿对象,在对校园枪击风声鹤唳的美国,可谓是自投罗网。
在美国涉及到危及他人乃至公共安全的言论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的玩笑是开不得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留学生,警方都是一视同仁的。一个美国网友在推特上扬言只要转发过百,他就去刺杀总统。在我们看来这确实更像个玩笑,可在人人可持枪的美国,警察还是在半个小时后就到了这个网友家里实施了逮捕。
三、非法侵入住宅
以下是一个关于非法侵入住宅广为流传的案例。1992年路易斯安娜州,一个日本留学生和一个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晚会。他们走错了,找不到地方,就进入一个私人住宅问路。住宅女主人认为,在黑夜中从外面进入他们住宅的人有可能是一种危险。她叫出门查看的丈夫带上枪。
也许,这样的提醒也使她的丈夫变得更紧张。他出门就对着从黑暗中走过来的人举枪大叫:不许动!然而,这个刚从日本来美不久的留学生,他不仅听不懂英语警告,而且来自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禁枪国家,他没有一点美国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他继续朝持枪的主人走去。看着黑暗中却仍然向他逼近的人,男主人开枪了,而且打死了对方。美国地方法院判决,男主人无罪开释。
在美国,私人住宅,包括前院、后院、车道等都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如果他人未经允许侵入并使主人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那么主人就有权利进行自卫。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不是由于语言障碍,日本留学生在男主人喝止后没有继续靠近,那么男主人开枪就属于谋杀。可文化与语言的障碍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还有一个在华人论坛上很热的事件。一对老夫妇来美国探亲,喜欢按照国内的生活习惯,晚饭后在街区里散散步。在公用的人行道上散步一点问题也没有,美国人也经常在上面散步或者遛狗。可是这对老夫妇看到别人家院子漂亮,就自然而然地进去参观,还指指点点,而且连续几天都如此。结果,该小区就有居民报警了,尽管最后老夫妇在警察局里把事情解释清楚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场无妄之灾。
因此,需要告诫小留学生的是,不要随便进入他人住宅的任何部分,宁可绕些路也不要在他人住宅的车道上掉头,更不要进入他人住宅的院子里随意参观,给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四、拒绝配合警察
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的留学生通常不大会遭遇需要跟警察接触的机会,除了一种情况:架车。美国并没有专门的交警,在路上抓超速、闯红灯等违规的就是正常的警察。也就是说,跟国内不同,行使交警职能的美国警察是配枪的。
而且,由于他们在执行公务时也许会遇到逃犯、毒贩等不愿意配合警察且持有致命性武器的驾车人,所以在警察上前盘问时,如果出现不配合情况,警察就有理由怀疑对方要袭警,然后在自卫的情境下是可以击毙对方的。
一般情况下,警车多会先闪灯示意前方车辆停靠在路边,如若驾车人未意识到自己被闪灯,警车会鸣笛几声以示警告。如果再不停车,那警察的警惕心就会大大增加。此时,要是因为紧张慌乱而急于下车解释,那面对这位驾车人的恐怕就是黑洞洞的枪口了。
正确的做法是:车里所有的人都要坐在原位不动。然后,驾驶员摇下车窗,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而不能伸到包里或衣袋里,让警察看到你手里没有拿枪或者其他工具,然后等待警察的进一步指令。如果不听警察指令而乱动,让警察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那么,警察就可以开枪。
另外,如果驾车违规,想塞点钱给警察过关,这在美国属于贿赂行为,同样会遭到拘捕。
佛罗里达枪击案多少人死亡?
如果申请本科需要GPA3.0以上;托福500(笔试)/173(机试) /63(网试)雅思5分研究生的话需要学士学位,GPA3.0以上;托福550(笔试)/213(机试)/80(网试)或雅思6.5以上;GRE1100或GMAT500
据报道,5日8时左右,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枪击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5人死亡。枪击案发生在奥兰多市中心东北部的商业和工业区,目击者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图片显示,多处位置出现大批警察。警方也发布消息称,其在枪击案发生后很快到达现场,并控制了局面。有当地媒体报道,枪手是当地一名工人,但具体身份和行凶动机尚未公布。警方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美国枪击案频发原因
不少美国人的表情已经由短暂的震惊转为无解的木讷。对媒体频繁报道的校园枪击惨剧,民众开始见怪不怪。而这次枪击案还是令我感到震惊,这并不是惨案的死伤人数,而是它已经成为美国今年的第45起校园枪击案,也是第17起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枪击案。如果校园枪击案仅仅是偶发事件,也许可以从一些偶发因素寻找动机。但是高频率校园枪击案的发生一定有更深层次原因。那么,美国校园枪击案有什么新的趋势,其背后是否存在某些规律性的社会体制原因呢?
第一,美国近年来的校园枪击案开始转移到一些民风纯朴、人口较少、治安常年良好的偏远地区。校园枪击案在这样的地区出现,容易令当地居民感到错愕;同时突然失去了习以为常的安全感,身心受到极大创伤。例如,这次发生枪击案的乌姆普夸社区学院就位于俄勒冈州罗斯堡小镇的郊外。学院有3300名学生,师生之间彼此熟悉,所在的小镇也只有2万多居民,距离最近的大城市有数百公里。相反城市中的学校治安普遍加强,制定了包括发生枪击案在内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我儿子在学校也参加过多次这类演习。
第二,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枪击案将会给这一代美国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校园枪击案也在世界其它国家发生,但频率远远低于美国。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自1991年11月1日中国留学生卢刚在爱荷华大学开枪打死四人(他的美国导师,一名教过他的美国副教授,他的中国室友及该校协理副校长)到2013年7月16日21年间,美国共有55起至少有一人死亡的校园枪击案。在此期间,世界上有21个国家出现了校园枪击案,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高于美国。
第三,美国是一个民众持枪比例很高的国家。据统计,美国民众手中有2.7亿支各类枪械。这个数字比出现过校园枪击案的21个国家的所有非军事人员的平民总数还高。与这21国相比,美国人不但持有枪支的绝对数量最高,人均持枪数也最高。更可怕的是,美国人所持枪支用于校园枪击案的比例也最高。其它21国民众持有枪支用于校园枪击案的人均比例为0.111,而美国的数据是它的五倍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涉案校园枪击事件的个人常常缺乏正常的沟通及交际能力。由于缺乏与外界或他人的沟通,他们经常被所在的社区边缘化,成为游离于社区之外的独行客。无法与人沟通容易出现不稳定和不安全感,由此变得对外部世界异常敏感。如果这时出现任何“社会不公”,很容易引发他们的过激反应,如产生报复、破坏心理等。起初被边缘化的个人可能出现情绪偏激,无法与人相处,最终失去生活信念,甚至发展成为危害公众的“独狼”。
美国居高不下的校园枪击案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强控枪立法的问题。它涉及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校园安全措施,学生安全教育及如何处理社会不公现象等诸多方面。其中如何保持人们在社区内的良好沟通尤为重要。
在基督里得胜自卑感
天使长路西弗(明亮之星)因为骄傲堕落,因为嫉妒引诱人类犯罪,他也喜欢找寻嫉妒之人。
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许多在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也会被深深的自卑感所困扰。
在神面前的自卑,是一种谦卑。当撒母耳找到扫罗时,他说:我算什么?你竟然向我说这样的话。百姓制签,制出了扫罗,结果发现他藏到了柜子里。这是一种在神面前的自卑!认为自己不配。
而在他人面前的自卑感,源于一种深深的骄傲,骄傲越大自卑感越强。
扫罗身材高大,大卫甚至根本穿不上他的铠甲。但扫罗在大卫面前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是从比较而来的“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这句妇女们对大卫的颂赞,无意间导致了扫罗对大卫穷追不舍的追杀。
撒旦会利用一个有自卑感的人去攻击和伤害他人。
“卢刚事件”是1991年发生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枪击事件,被卢刚杀害的人中:有一个名叫“山林华”的基督徒,山林华跟卢刚没有任何的私人恩怨,但就是因为山林华在《毕业论文答辩》上非常的优秀,而《毕业论文》没有通过的卢刚因为嫉妒杀害了山林华。
撒旦魔鬼最大的迷惑是,让人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在扫罗与约拿单的对话中可以发现,扫罗认为自己杀害大卫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大卫对他们的家族是一个威胁;而约拿单袒护大卫是愚蠢的行为。所以,扫罗只要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追杀大卫。当大卫放了他一命没有杀他,他醒悟了过来,回过头又开始追杀大卫。“…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言14:30】深入骨髓把人的生命吞噬。
堵住自卑感、嫉妒的破口,就是要在基督里找到自信心、价值感和自我的认同。避免盲目的崇拜和嫉妒杀害。
当撒旦没有了可乘之机,就只好离开我们逃跑了。
诗歌教育改变人生|《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非常火,叫做《人生第一次》,它将镜头对准了人生重要节点上的那些珍贵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第一次当父母、第一次进军营等等。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三集《长大》,在那一集里,摄制组来到位于云南深山中的漭水中学,拍摄了孩子们第一次写诗的故事。漭水中学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校长说,孩子们懂事早,不吵不闹,太安静了。而让他们打开心扉的,是诗歌。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山腰上观察天空、云朵、牛羊、花草,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围着篝火畅想十年以后的生活。一次次深入心灵的交流,感动着孩子们,让他们一点点地打开了心锁。于是,他们第一次写下诗歌。
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写道:“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看到了绿色的风,它抚绿了山林树木,烫金了我的小牛,亲吻了家里的白墙,染黄了阿爹的苞谷,但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告诉你。”
为什么要教孩子们写诗?很多老师都觉得,写诗不能提高考试成绩,也不会提升升学率。但是校长说:“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学了诗的孩子,学会了如何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看完这一集,我产生了一个很深的感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除了获取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对待生活中的崎岖坎坷。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叫做《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讲的就是一个有关教育如何改变人生的故事。这本书已经连续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80多周,全美销量突破了百万册,在全球有超过37种的译本。
本书的作者叫做韦斯特弗·塔拉,她是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不过在17岁以前,她没有上过一天的学,而是天天跟着父亲在废料场拆汽车、切铁皮,跟着母亲做草药、炼精油。
那么,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女到历史学博士,这中间,塔拉经历了什么?而在接受了十年的高等教育之后,塔拉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庭,如何看待自己曾经的生活的呢?
下面,我就来跟大家分享塔拉的故事。
1986年,塔拉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山区的一户人家,不过具体是哪一个月哪一天,她不确定。因为15岁前,她并没有出生证。因此,到了她想补办出生证时,母亲和奶奶都忘记了她到底是哪一天生的。
她的父母一共有七个孩子,都是在家里出生的,其中四个没有医疗记录。笃信摩门教的父亲认为,去医院对身体有害,出生证明只会让他们成为政府的管控对象。为了避免被学校洗脑,父亲还禁止孩子们上学。七个孩子中,大一些的就帮父亲做小工,到废料场拆解汽车,天天跟汽油桶、碎玻璃、铁皮打交道,小一点的比如塔拉,就跟着母亲做精油、草药。到了盛夏时节,他们还要制作足够的桃子罐头,储存起来。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重要日子的到来——世界末日。
从小,塔拉就听父亲说,世界末日终将到来,届时太阳会变暗,血月会出现。而母亲制作的草药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疾病,存下来的汽油可以发电,囤积的桃子罐头足够他们逃到山里去生活。
千禧年到来的前夕,这家人做好了应对末日来临的准备。那一夜,父亲研读了几个小时的《以赛亚书》,而后和孩子们一起坐在沙发里看电视,静静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塔拉睁大了眼睛,想要记住眼前的一切,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是末日呢?
不过直到一点半,上帝的惩罚依旧未至,塔拉只好回房睡觉。第二天,千禧年的曙光一如既往地来到。父亲所期盼的世界末日没有来到,塔拉有些失望。而这样的失望,随着她的成长,越来越多。
在一个刮着暴风雪的晚上,父亲执意开车载着全家人从亚利桑那州回家,但是不幸发生了车祸,母亲被撞成了“浣熊眼”,脑部受了伤,塔拉也撞歪了脖子,但是父亲依旧固执地坚信他的理念——去医院会伤害身体,医院里的药就是毒素,执意不肯去医院。
这让塔拉开始祈祷,可以出现一位战士,帮助她战胜父亲,帮助她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哥哥肖恩的到来,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个哥哥是个暴脾气,自打十七岁跟父亲闹翻之后,他就一直在外漂泊,镇上的人都知道肖恩是个爱打架、不好惹的家伙。这份霸道,让肖恩成为这个家里唯一可以与父亲匹敌的角色。
一开始,肖恩对这个小妹妹也十分不错,带她去镇上的剧场排练,带她去看电影,还教她驯马和武术。不过很快,塔拉的美好幻想就幻灭了。在肖恩眼里,任何人都不可以违背他的心意,否则就是一顿嘲讽,甚至毒打。
当塔拉第一次涂口红时,他说她是妓女;当她画上睫毛时,他喊她“鱼眼睛”,这是他对轻浮女人的蔑称。
终于有一次塔拉违背了肖恩的心意后,肖恩嘴里骂着“妓女”,疯狂踢打塔拉,甚至揪起她的头发,把她拖到卫生间,用力将她的头往马桶里戳,直到她认错为止。
而这样的毒打,肖恩不分场合,不论旁人。但懦弱的母亲没法阻止这样的暴行,父亲也只是冷眼旁观,这让塔拉十分无助。
直到有一天,塔拉的三哥泰勒出现了,让塔拉避免了一次暴力。
泰勒是塔拉的第三个哥哥,在塔拉五岁前,泰勒还没有离家,这个安静的哥哥喜欢躲在屋子里看书,而塔拉会坐在哥哥脚边,听哥哥的古典音乐唱片。
到了泰勒十五岁那年,他毅然决然的离家求学,现在,他已经是一个被称为韦斯特弗博士的男人了。而此次回家,泰勒是想帮助自己的弟弟妹妹。他告诉塔拉:“你应该离开这里了,出去上学。在这里,你待得越久,离开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哥哥的鼓励下,16岁那年,塔拉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她要读大学。但父亲得知之后勃然大怒,变着法儿地让塔拉去废料场干活,甚至让她干最危险的工作以示惩罚。他买了一个像大剪刀一样的巨大机器,让瘦弱的塔拉去剪铁皮。而那台机器,让很多人受过伤,甚至剪掉过一只手指。塔拉,也在这把大剪刀下受过几次伤。
这样的惩罚让塔拉更加坚定想离开这个家,要出去上学。每天,她都早早地起来在房间里偷偷学习,有时候还会躲到姨妈家去学习。但是对各类学科的陌生,尤其是对数学的一窍不通,让塔拉十分崩溃。但还能怎么办?她只能硬着头皮钻研。
终于,在经历过一次一次的失败之后,在17岁那年,塔拉如愿被杨百翰大学录取。不过,入学后并不顺利,她无时无刻不被提醒着,自己是一个异类——她不知道教材为何物,没听过“大屠杀”,不会坐公交车,上卫生间不洗手,把腐烂的水果放在冰箱……
这些异于常人的表现,让塔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孤立,没有朋友。而学习上的落后、经济上的孤立无援,更是让她精疲力竭。
不过,上天终于开始眷顾这个坚韧又努力的女孩了。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开始理解塔拉,在大家的帮助下,塔拉第一次去看了心理医生,第一次申请政府的学费资助,第一次获得课程满分。
而后,塔拉逐渐打开了自己的世界,她申请到剑桥大学的交流机会,又成功赢得盖茨奖学金,被推荐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而后又继续攻读历史学博士。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塔拉仍然深陷在家庭带给她的伤痛中——她研究躁郁症,试图了解父亲;她研究二十年前的枪击案,试图化解童年的恐惧;她研究摩门教,试图寻找父亲信仰的源头……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家庭,换来的却是家人的一次次背叛:她帮助被肖恩恐吓的姐姐,姐姐却因害怕肖恩而出卖了她;她找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希望母亲能和她一起帮助患了躁郁症的父亲,却被母亲欺骗;她找父亲寻求庇护,希望父亲能阻止肖恩对她的暴力和恐吓,父亲却一味帮衬肖恩……
最后,塔拉终于发现,不论她多么努力,在父母眼中她始终是个背叛信仰的罪人,在哥哥肖恩眼中她依旧是个可以被随意侮辱的“鱼眼睛”。
在剑桥大学读博士的最后一年,寻觅了多年的塔拉终于明白,她爱父亲,她爱家人,但是她不能再为此负罪。现在,她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考虑。
在剑桥的课堂上,同学们曾讨论过两个以赛亚·柏林关于自由的两种概念: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让自己的思想从非理性的恐惧、迷信中解脱出来,这好比是一种自我解放。
塔拉寻觅的,正是这种积极自由。塔拉在书中这样写道:“我所有的奋斗,我多年来的学习,一直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我自己的思想。”
教育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读完塔拉的故事,我发现,在这个女孩身上,教育带给她的是是对自我的成全,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对未来的希望。
在接受福布斯访谈时,她这样说道:“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教育应该让人拓展思想,深化同理心,开阔思想,而不应该使自己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好了,本期的同读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