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赵立坚回应记者的什么问题说你的问题问错了人?
- 2、赵立坚回应记者你的问题问错了人是怎么回事?
- 3、美国司法部长骂美企“忘恩负义”是怎么回事?
- 4、居里夫人的故事
- 5、一名外国画家通过描述画出妈妈的肖像最后妈妈出现了
- 6、“我听这个人的话,现在都第六次世界大战了”,特朗普指的谁?
- 7、皮克的简介
- 8、欧洲上座率最高的球场是?
- 9、他是最不会进球的著名前锋之一,但却是个成功的球员
- 10、艾伦.格林斯潘
赵立坚回应记者的什么问题说你的问题问错了人?
赵立坚回应记者提问的“特朗普想拿孟晚舟作为贸易谈判筹码?”这个问题说你的问题问错了人。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6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博尔顿新书称,特朗普想拿孟晚舟作为贸易谈判筹码,如果中国在贸易上让步,则可以取消对孟晚舟的起诉,中方能否证实?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关于书中提到的有关内容,你最好去问美方。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扩展资料
外交部表示刷新对美加政客认识下限:
在6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6月22日,美国务卿蓬佩奥发声明称,美对中国决定正式起诉康明凯和迈克尔极为关切。中方指控出于政治动机。美与加方站在一起,呼吁中方立即释放二人,并反对使用不正当拘留来胁迫加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谴责中方任意逮捕行为,表示中方不应因加独立司法体系有关孟晚舟案的决定惩罚加公民。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我不知道美、加双方有何颜面和资格大谈所谓“政治动机”、“不正当拘留”和“任意逮捕”,这些帽子让他们戴最合适不过。
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打压华为,无所不用其极。孟晚舟事件完全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加拿大法院不久前公布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的有关备忘录已经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加拿大任意逮捕孟晚舟就是所谓“司法独立”,那为什么以种种借口干预中国司法部门独立办案?如此双标,倒打一耙,刷新了我们对美国和加拿大政客的认识下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特朗普想拿孟晚舟作为贸易谈判筹码?外交部回应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赵立坚:美、加有何颜面大谈司法独立?
赵立坚回应记者你的问题问错了人是怎么回事?
6月24日,有记者提问,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新书称,特朗普想拿孟晚舟作谈判筹码,如果中国在贸易上让步,则可取消对孟晚舟的起诉,中方能否证实?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书中提到的有关内容,你最好去问美方。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扩展资料
孟晚舟引渡案日程确定:
中国日报报道,当地时间6月23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和孟晚舟引渡案的控、辩双方达成共识,对引渡案的全部日程进行确认,同意于8月17日恢复引渡听证会,对加拿大和美国当局提供的信息的证据可采纳性进行讨论。
而关于美加是否滥用司法程序的辩论将于2021年2月16日开始。该法院副首席大法官霍尔姆斯之前曾表示,她希望在2021年5月之前结束此案。
参考资料来源:湖北新闻-特朗普是否用孟晚舟作谈判筹码?赵立坚回应:你的问题问错了人
参考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最新!孟晚舟引渡案日程确定
美国司法部长骂美企“忘恩负义”是怎么回事?
6月21日,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接受福克斯新闻《周日早间期货》节目专访。根据福克斯新闻发布的实录,巴尔在这次采访中谈及多个问题,包括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警察系统改革问题、科技审查制度、“通俄门”调查,以及惹怒特朗普的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的新书等等。
巴尔在采访中将矛头对准部分美国企业,称美企一直是中美竞争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部分。他虽然没有点名任何一家美企,但将部分美企形容为忘恩负义之辈,甚至批评他们将自身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在中美关于经济和技术的竞争中协助中国。
他这样说道,“他们中很多人,最终愿意牺牲公司的长期生存能力,换取短期利益,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出入高尔夫度假胜地”,“他们(美企)没有长远的眼光,以及保持美国实力的国家观念”。
扩展资料
巴尔这番言论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
有评论认为,巴尔的这番言论,与美国近期一系列对华政策论调一致,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美国对在全球经济和科技方面保持“绝对霸主地位”的渴望。
而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近日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并将继续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遇,没有对任何国家、任何人构成威胁。” 华春莹表示,中方希望他国树立正确的中国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多做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事。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美国司法部长骂美企“忘恩负义”:在中美竞争中协助中国
居里夫人的故事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X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瓦 特
瓦特(1736~1819)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他的创造精神、超人的才能和不懈的钻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
1736年,瓦特出生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附近的一个小镇格里诺克,他的父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祖父和叔父都是机械工匠。少年时代的瓦特,由于家境贫苦和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他曾经就读于格里诺克的文法学校,数学成绩特别优秀,但没有毕业就退学了。但是,他在父母的教导下,一直坚持自学,很早就对物理和数学产生了兴趣。瓦特从六岁开始学习几何学,到十五岁时就学完了《物理学原理》等书籍。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起重机、滑车和一些航海器械。1753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市当徒工。由于收入过低不能维持生活,第二年他又到伦敦的一家仪表修理厂当徒工。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他很快学会了制造那些难度较高的仪器。但是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一年后,他不得不回家休养。一年的学徒生活使他饱尝辛酸,也使他练就了精湛的手艺,培养了他坚韧的个性。
1756年,当他的身体稍有好转,瓦特再次踏上了坎坷的道路来到格拉斯哥市。他想当一名修造仪器的工人,但是因为他的手艺没有满师,当时的行会不允许。幸运的是,瓦特的才能引起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台克的重视。在他的介绍下,瓦特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当了教学仪器的工人。这所学校拥有当时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这使瓦特在修理仪器时认识了先进的技术,开阔了眼界。这时,他对以蒸汽作动力的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有关资料,还为此学会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在大学里,他认识了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和约翰·鲁宾逊等。瓦特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理论知识。1764年,瓦特与表妹玛格丽特·米勒结了婚。
(二)
1764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式蒸汽机,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以后,瓦特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1765年的春天,在一次散步时,瓦特想到,既然纽可门蒸汽机的热效率低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瓦特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在产生这种设想以后,瓦特在同年设计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按照设计,冷凝器与汽缸之间有一个调节阀门相连,使他们既能连通又能分开。这样,既能把做工后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内产生同样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热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据瓦特理论计算,这种新的蒸汽机的热效率将是纽可门蒸汽机的三倍。从理论上说,瓦特的这种带有分离器冷凝器的蒸汽机显然优于纽可门蒸汽机,但是,要把理论上的东西变为实际上的东西,把图纸上的蒸汽机变为实在的蒸汽机,还要走很长的路。瓦特辛辛苦苦造出了几台蒸汽机,但效果反而不如纽可门蒸汽机,甚至四处漏气,无法开动。尽管耗资巨大的试验使他债台高筑,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怯步,继续进行试验。当布莱克知道瓦特的奋斗目标和困难处境时,他把瓦特介绍给了自己一个十分富有的朋友--化工技师罗巴克。当时罗巴克是一个十分富有的企业家,他在苏格兰的卡隆开办了第一座规模较大的炼铁厂。虽然当时罗巴克已近50岁,但对科学技术的新发明仍然倾注着极大的热情。他对当时只有三十来岁的瓦特的新装置很是赞许,当即与瓦特签订合同,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
从1766年开始,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瓦特克服了在材料和工艺等各方面的困难,终于在1769年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同年,瓦特因发明冷凝器而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项专利。第一台带有冷凝器的蒸汽机虽然试制成功了,但它同纽可门蒸汽机相比,除了热效率有显著提高外,在作为动力机来带动其他工作机的性能方面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就是说,瓦特的这种蒸汽机还是无法作为真正的动力机。
由于瓦特的这种蒸汽机仍不够理想,销路并不广。当瓦特继续进行探索时,罗巴克本人已濒于破产,他又把瓦特介绍给了自己的朋友、工程师兼企业家博尔顿,以便瓦特能得到赞助继续进行他的研制工作。博尔顿当时经四十多岁,是位能干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他对瓦特的创新精神表示赞赏,并愿意赞助瓦特。博尔顿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他是当时伯明翰地区著名的科学社团“圆月学社”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这个学社的大多都是本地的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学者以及科学爱好者。经博尔顿的介绍,瓦特也参加了圆月学社。在圆月学社活动期间,由于与化学家普列斯特列等交往,瓦特对当时人们关注的气体化学与热化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他后来参加水的化学成分的争论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圆月学社的活动使瓦特进一步增长了科学见识,活跃了科学思想。
瓦特自与博尔顿合作之后即在资金、设备、材料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瓦特又生产了两台带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由于没有显著的改进,这两台蒸汽机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这两台蒸汽机耗资巨大,使博尔顿也濒临破产,但他仍然给瓦特以慷慨的赞助。在他的支持下,瓦特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继续研究。自1769年试制出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样机之后,瓦特就已看出热效率低已不是他的蒸汽机的主要弊病,而活塞只能作往返的直线运动才是它的根本局限。1781年,瓦特仍然在参加圆月学社的活动,也许在聚会中会员们提到天文学家赫舍尔在当年发现的天王星以及由此引出的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启发了他,也许是钟表中的齿轮的圆周运动启发了他。他想到了把活塞往返的直线运动变为旋转的圆周运动就可以使动力传给任何工作机。同年,他研制出了一套被称为“太阳和行星”的齿轮联动装置,终于把活塞的往返的直线运动转变为齿轮的旋转运动。为了使轮轴的旋轴增加惯性,从而使圆周运动更加均匀,瓦特还在轮轴上加装了一个火飞轮。由于对传统机构的这一重大革新,瓦特的这种蒸汽机才真正成为了能带动一切工作及的动力机。1781年底,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机械联动装置获得第二个专利。
由于这种蒸汽机加上了轮轴和飞轮,这时的蒸汽机在把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为轮轴的旋转运动时,多消耗了不少能量。这样,蒸汽机的效率不是很高,动力不是很大。为了进一步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增大蒸汽机的效率,瓦特在发明齿轮联动装置之后,对汽缸本身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他虽然把纽可门蒸汽机的内部冷凝变成了外部冷凝,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他的蒸汽机中蒸汽推动活塞的冲程工艺与纽可门蒸汽机没有不同。两者的蒸汽都是单项运动,从一端进入、另一端出来。他想,如果让蒸汽能够从两端进入和排出,就可以让蒸汽即能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又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那末,他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倍。1782年,瓦特根据这一设想,试制出了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由此瓦特获得了他的第三项专利。把原来的单项汽缸装置改装成双向汽缸,并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变为高压蒸汽,这是瓦特在改进纽可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三次飞跃。通过这三次技术飞跃,纽可门蒸汽机完全演变为了瓦特蒸汽机。
从最初接触蒸汽技术到瓦特蒸汽机研制成功,瓦特走过了二十多年的艰难历程。瓦特虽然多次受挫、屡遭失败,但他仍然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终于完成了对纽可门蒸汽机的三次革新。使蒸汽机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
1784年,瓦特以带有飞轮、齿轮联动装置和双向装置的高压蒸汽机的综合组装取得了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四项专利。1788年,瓦特发明了离心调速器和节气阀;1790年,他又发明了汽缸示工器,至此瓦特完成了蒸汽机发明的全过程。
(三)
1785年,瓦特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14年,他被法国科学家学会接纳为外国会员。
1790年以后,优厚的专利税使瓦特成为一个很有钱的名人。1819年8月5日,瓦特在希思菲尔德郡的家里去世,遗体埋葬在汉德沃尔斯郊区的教堂里。
瓦特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所以在他的身上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曾经阻挠双筒蒸汽机和高压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还嘲笑别人用蒸汽机来驱动车辆的努力。
总的来说,瓦特为蒸汽机的推广使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这样写道:“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瓦特个它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大家又是真的了解她吗?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玛丽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玛丽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 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枣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可、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雅·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居里夫人的感人事迹
一八七七年的波兰,还是一个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家。它被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侵占着。
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对世间发生的这一切疑惑不解: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看波兰书?为什么波兰的孩子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放学回家的路上,玛丽问她的小伙伴:“沙皇要我们波兰干什么?他难道还不够富有吗?他的国土是那么大。”老师最了解孩子们的心里。当沙俄监察员不在的时候,秘密地讲授着波兰民族反抗侵略者的历史;秘密地传授着波兰的文化和语言;秘密地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小玛丽回到家里,父亲和哥哥秘密地给她讲:“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虽然她还只有十岁,不懂得怎样去反抗侵略者,但是那种决不屈服的性格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燃烧着;为祖国解放而学习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
一名外国画家通过描述画出妈妈的肖像最后妈妈出现了
《40位伟大艺术家为母亲所绘肖像》在英国出版,多数大师只画母亲不画父亲
高更将母亲长相改得更有异域情调,梵·高凭记忆给母亲画上绿眸子……
女性,从来都在肖像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在这个“三八”节前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世界艺术史上众多伟大艺术家笔下的一群特殊女性——母亲吧。
近日,新书《40位伟大艺术家为母亲所绘肖像》成为英国每日电讯报等英国媒体上着重推荐的一本艺术书籍。这本书独树一帜地将40位艺术史上伟大艺术家所绘的母亲肖像集中在一起。从伦布兰特、罗塞蒂、梵·高、塞尚到毕加索、卡萝以及霍克尼等。在这里,艺术家既是艺术家又是儿子或女儿,而母亲既是母亲也是模特,在现实中,母亲造就了孩子,但在肖像中,却是孩子造就了母亲。从中会使我们发现更多关于艺术创作的有趣故事。
强有力派:惠斯勒母亲肖像
模特放鸽子,母亲做代替
如果你想看到一些伟大艺术家最强有力的作品,那么没有比看他们为他们的母亲们绘制的肖像更好的了。画家惠斯勒最有名的肖像画作品就是他为母亲所画的肖像。在这幅名为《惠斯勒的母亲》的肖像画中,惠斯勒的母亲,67岁的安娜·马蒂尔达·惠斯勒侧脸端坐着,脚踩在脚凳上,她的目光凝视前方,很难揣测在想什么。也许仅仅是在安静地想着以不舒服的姿势站了好几天总算可以被允许坐下来了。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一幅图画。她的儿子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那天他正在等待模特来到他位于切尔西的画室。当模特没能到达,他妈妈同意代替模特坐在那儿让他作画。
正是这种从血缘到情感上的密切关系,常常使得妈妈变成了现成的模特。正是母亲,而不是其他人,愿意这样为了她的孩子静静不动数个小时。相对来说,画家所画的父亲肖像却很少,男人因为生计的需求在家庭中常常是缺席的。当然,为了自己的孩子摆出姿势让他作画也是另一种表达母爱的方式。安娜·惠斯勒在写给她妹妹的信中说:“哇,当我亲爱的儿子突然欢呼‘哦,妈妈,我完成了,它多么美啊!’时,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接着,他会因为那幅画亲吻我。”
逼真派:
安格尔母亲肖像
好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
这本新书所搜集的作品普遍有追求真实感的倾向,而非首先顾及美。母亲对于画家而言,不是画作的委托人——他们的自尊心常需要得到奉承,也不是陌生人——他们的内心只能凭猜测。安格尔所绘的母亲肖像的1814年他母亲安妮去罗马看他时画的,他使这幅肖像充满了传神逼真的特色,一半得益于他内心希望母亲看上去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这幅感人的画作中传递的爱意表露无遗,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爱。
相似的是,画家朱尔斯·巴斯蒂昂·勒帕热关于他母亲的肖像,非常美丽,真实得近乎一幅照片。而事实上,巴斯蒂昂·勒帕热本来就是照相术的积极追随者。这些女人,在他们的儿子的笔下,因为更加真实而显得更加“完整”。
“修补”派:
高更母亲肖像
嘴唇更厚,鼻子更宽
一些艺术家则用他们的画来修补现实。高更所绘的母亲肖像来自于他母亲年轻时的一幅照片;他将她的嘴唇画得更厚,鼻子画得更宽,也许是为了强调他母亲讲西班牙语的秘鲁祖先。正如我们知道的,高更一生耗费很多生命在外国情调上。梵·高同样也是根据母亲的照片来画母亲的肖像,但是他嫌原始的黑白照片太单调,所以他按照他的记忆来描绘母亲的形象,于是我们看到画背景中他母亲一双草绿色的眸子,映衬着她完美的肌肤。
逃避派:弗洛伊德母亲肖像
如果父亲没死根本不会画母亲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总是逃避不开一种心理压力。在他职业生涯的早些时期,弗洛伊德根本不画他的母亲。
“她也许几乎没有觉察,但是我一生都不得不克服要逃避她的感觉。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很早起我就不喜欢她对待我的方式。我甚至憎恨她的关心,我感到那是一种威胁。”弗洛伊德说。的确,他自从1970年父亲去世母亲成为寡妇后才开始以她为模特。“如果我父亲没有死,我根本不会画她。”
“我开始以她为模特作画是因为她对我失去了兴趣。如果她对我还是那么‘关心’,我可能就不会画了。”
当然,所有这些画作本质上都有着有趣的二元性:画家,作为一个观察者,在他们拿起画笔描绘母亲之前,他们本身就长期处于被他们的母亲观察、照顾和关注中。如此说来,谁最终造就了谁呢?
印象派:卡萨特母亲肖像
突出个人感受
还有众多画像展示的是生活幽闭而富裕的妇女。在法国19世纪后期,对应于历史题材和宗教主题,现代生活突然成为可以接受的灵感源泉。几乎从不画肖像画的塞尚,却画了他的母亲和妹妹玛丽日常生活的常态,弹钢琴、做针线。他的父亲,一位不赞成儿子职业的银行家,本来也被画在画中右边的椅子上,但是后来被用颜料涂掉了。
法国印象派著名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母亲也是一名刺绣工。她内心却有着艺术的热望,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却发现这一愿望要由她的孩子来实现。她鼓励贝尔特和她的妹妹艾德玛接受训练成为艺术家。所以,姐妹俩在上艺术课时,她始终坐在她们身边陪伴,一边做着针线。然而,贝尔特的母亲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安静的配角,为了使女儿打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圈,她每周二晚上都会在家中举行沙龙,以便使贝尔特的作品可以公开展示。她的朋友画家马奈的母亲也是类似的人物。在那个时代有艺术癖好的女人主持一个沙龙似乎是她们的天职。
美国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也是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卡萨特深受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她对于类似透视这样的东西漠不关心,用一种完全无视西方艺术大师们制定的规则的方式为母亲画像。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的现代派效果有着令人欣喜的装饰性,以及带有深刻的个人化色彩。她将先入为主地对表面和深度感觉放置于画面中,就像古典大师玩弄光影一样。
悲情派:霍克尼母亲肖像
父亲的葬礼上画母亲
画家们迥异的生活境遇和成长经历在他们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中表露无遗。在画作《我的母亲,博尔顿修道院,约克郡,1982年11月》中,画家大卫·霍克尼用一种照片的拼贴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穿着廉价雨衣的美国女人,她看起来很孤独。在画面的一角,一双画家穿着昂贵皮鞋的脚也被框入画中。几年前,霍克尼画了一幅他双亲的双人肖像,而他本人的形象则以画面中镜子中映出的影子出现在画中。他想体现出他们的困境,他们满足感的匮乏,以及在生活中面临的绝望的未知感。他的画中传达出的心照不宣的主题是一种阶层的焦虑。霍克尼甚至在他父亲的葬礼上画他母亲的肖像。
画家毕沙罗在他母亲临死前曾多次画过她。此外,还有画家迪雷尔关于他母亲的残酷而诚实的画像——她15岁结婚,生了18个孩子,却只有3个活了下来。在她死前几个月,迪雷尔为她画了肖像。“甚至最细微的皱纹和静脉也绝不能忽视。”通过这位老妪的脸,我们可以理解她曾过着怎样的生活。——天美轩画廊
“我听这个人的话,现在都第六次世界大战了”,特朗普指的谁?
特朗普指的是约翰·博尔顿 ,博尔顿原是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但由于在是否向伊朗发动大规模战争的问题上发生了冲突,被卸职。
特朗普29日在其推特账户上指出,如果自己之前听信了博尔顿的话,那么美国早已进入“第六次世界大战”了,“博尔顿在美国政府担任总统顾问期间犯了不少错误。”特朗普写道,“尽管很多人曾告诫我不要让博尔顿担任这一职务,但是我那时候还是任命他了。”
是博尔顿,博尔顿在美国政府担任总统顾问期间犯了不少错误。博尔顿几年前没能被批准成为驻联合国大使,从那以后,他的任何事情都没能被批准。
这个他指的是博尔顿。
当地时间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他听取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的讲话,美国将陷入第六次世界大战。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社30日报道,特朗普29日在其Twitter帐户上指出,如果他以前听过博尔顿的话,那么美国已经进入了第六次世界大战,博尔顿担任总统顾问特朗普写道。尽管很多人警告我不要让博尔顿担任这个职位,但当时我仍然任命他为总统。特朗普对博尔顿的辞职表示困惑,立即写了一本令人作呕且实际上不兼容的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博尔顿的回忆录书的标题为发生的房间,副标题为白宫回忆录。该书预计将于2020年3月17日正式出版。
《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由于白宫要求撰写本书的现任和前任官员将手稿送交内容审查,因此,博尔顿回忆录的手稿于去年12月30日送交审查,但其中一些内容不知道。对于泄漏,在书中,博尔顿描述了去年八月与特朗普的一次对话。特朗普当时告诉他,冻结乌兹别克斯坦的援助与对美国前副总统拜登及其儿子的调查请求有关。博尔顿还写道,包括国务卿庞培,总检察长巴尔和白宫代理参谋长马尔瓦尼在内的高级内阁官员都知道特朗普的要求,博尔顿的律师库珀证实了这一要求。
特朗普回应说,他从未告知博尔顿,他对乌克兰的援助与对拜登父子的调查有关,博尔顿写道只是为了卖新书。特朗普强调说,博尔顿撰写的回忆录泄漏了很多信息,使弹劾程序更加复杂。根据法新社29日的报道,美国参议院目前正在弹劾特朗普。民主党人希望传唤或发出传票,要求至少四名现任或前任特朗普高级助手的证词,包括博尔顿和白宫助手马尔瓦尼。民主党人还希望参议院在弹劾案中能够获得白宫记录,以支持他们对特朗普的指控。博尔顿在一月初表示,他愿意作证是否收到传票。
皮克的简介
个人简介: 杰拉德-皮克-贝纳乌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他10岁进入巴塞罗那青训营,是这里培养出的又一个天才中卫。2004年他曾与英超曼联队签约,不过由于年龄过小还不能签订职业合同,因此皮克在曼联效力的初期是没有工资的。 皮克的家庭环境非常好,在西班牙属于富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母亲则是一家医院的院长,而他的祖父--阿玛多尔则曾经是巴塞罗那俱乐部的前主席。皮克的女朋友丽萨是一位模特。 回到巴塞罗那后在主帅瓜迪奥拉的指点下迅速成长为一名顶级球星,并逐渐站稳主力位置。0809赛季后半段一直是巴萨当仁不让的首发,并在09罗马欧冠决赛中得到首发出场并以出色表现帮助球队夺冠。在防守中他是球队防线的高点;进攻中也经常有所斩获,并在09年5月2日伯纳乌国家德比中打入巴萨赛季联赛第100球,帮助球队客场6比2狂胜皇马。凭借其出色和稳健的表现,皮克顺利入选西班牙国家队并逐渐站稳主力,也被外界誉为普约尔的接班人。 俱乐部生涯: 2004年夏天,出身于巴塞罗那青训营的皮克与英超曼联队签订了一份合同,不过由于当时他只有17岁,还不能与俱乐部签订职业合同,因此皮克在曼联的初期是没有工资的。10月2日,曼联队在联赛杯中对阵克鲁维队,皮克替补奥谢出场上演了在曼联的处子秀。 2005年2月,年满18岁的皮克与曼联队签订了第一分职业球员合同。2006-07赛季他被租借至西班牙萨拉戈萨队效力了一个赛季,回到曼联队之后皮克的出场机会也比原来多了一些,2007-08赛季他在英超联赛中出场9次,欧冠联赛出场3次,2007年11月7日,曼联在欧冠联赛中主场4比0大胜基辅迪纳摩队,皮克打进了他在曼联的首个正式比赛进球,他也因此成为了曼联俱乐部历史上第450个进球的球员。12月12日,皮克在曼联客场与罗马队的比赛中再次打进一球,当赛季他随队获得了欧冠联赛冠军。 2008年5月,皮克回归巴塞罗那并与俱乐部签约四年,违约金达到了5000万欧元。2008-09赛季皮克跟随巴塞罗那完成史无前例的六冠王,在西甲客场6比2大胜死敌皇家马德里队的比赛中,皮克打进了本队的第6个球,这个球也是巴塞罗那当赛季的第100个联赛进球。5月27日,皮克首发出场帮助巴塞罗那2比0击败曼联夺得欧冠联赛冠军,他也因此成为了欧冠历史上第三位连续两个赛季随不同球队获得欧冠冠军的球员,前两位分别是法国人德塞利和葡萄牙球员保罗-索萨。 国脚生涯: 2006年皮克作为西班牙U19国家队的一员征战了在波兰举行了欧青赛,并帮助球队在决赛中2比1击败了苏格兰夺冠。此后,他又随队出战了2007年的世青赛,西班牙队在1/8决赛中4比2淘汰了夺冠热门巴西队,不过他们在1/4决赛点球不敌捷克,无缘四强。 2009年2月6日,刚刚过了22岁生日的皮克首次代表西班牙国家队出场,西班牙队在一场友谊赛中2比0击败了英格兰队。2009年3月28日,由于普约尔受伤,皮克被再次招入国家队出战与土耳其队的世界杯预选赛,结果作为中后卫出战的皮克打进了全场唯一进球,帮助球队1比0击败对手。 虽然是中后卫,但是皮克在国家队进球率却相当高,本次世界杯预选赛中他共打进三球,是西班牙队进球最多的后防球员。 国家队出场:13次 进球:4个
杰拉德·皮克(Gerard Pique,1987年2月2日-)是一名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司职后卫,曾效力于曼联足球俱乐部、萨拉戈萨(租借)等俱乐部,现效力于西甲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他2004年加盟曼联,2008年回归巴塞罗那。年仅28岁的他已获得21项大赛冠军,其中囊括了作为职业球员所能获得的全部荣誉,成为有史以来第32位大满贯足球运动员。他的妻子是拉丁天后夏奇拉。他们的孩子2013年1月22日出生,2015年1月29日晚上11点15分,次子在巴塞罗那平安降生。
皮克,出自拉玛西亚青训营,与梅西,小法同一届,之后被弗格森带到曼联,09年巴萨以500万英镑买回,之后稳坐巴萨主力中后位!
巴萨和西班牙国家队的主力中后卫,身高192
杰拉德·皮克(Gerard Pique,1987年2月2日-)是一名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司职后卫,曾效力于曼联足球俱乐部、萨拉戈萨(租借)等俱乐部,现效力于西甲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他2004年加盟曼联,2008年回归巴塞罗那。年仅28岁的他已获得21项大赛冠军,其中囊括了作为职业球员所能获得的全部荣誉,成为有史以来第32位大满贯足球运动员。他的妻子是拉丁天后夏奇拉。他们的孩子2013年1月22日出生,2015年1月29日晚上11点15分,次子在巴塞罗那平安降生。[1]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
杰拉德·皮克·伯纳乌
外文名
Gerard Piqué Bernabéu
别 名
比基、少爷、皮二、皮少、皮肯鲍尔、皮看穿、皮神锋、皮主席
国 籍
西班牙
民 族
加泰罗尼亚
出生地
巴塞罗那
出生日期
1987年2月2日
身 高
192cm
体 重
85kg
运动项目
足球
所属运动队
西班牙国家队、巴塞罗那
专业特点
进攻型后卫
主要奖项
2008、2012年欧洲杯冠军
2010年世界杯冠军
2009、2010、2011年西甲联赛冠军
2008、2009、2011年欧冠冠军
2009、2012年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展开
曾效力球队
曼联、萨拉戈萨(租借)
妻 子
夏奇拉
俱乐部号码
3号
国家队号码
3号
惯用脚
右脚
位 置
中后卫(也可客串后腰、边后卫)
目录
1成长经历
2运动生涯
? 巴萨青训
? 曼联
? 萨拉戈萨
? 巴萨
? 国家队
3职业数据
? 俱乐部
? 国家队
4荣誉记录
5场外生活
? 喜得二子
? 扑克高手
? 违章停车
6参加比赛
1成长经历编辑
从孩提时代开始的红蓝情结
杰拉德·皮克·伯纳乌的家庭条件非常好,父亲约翰是当地知名律师(现为皮克的专职经纪人),母亲Montserrat Bernabéu是巴塞罗那著名医院Vall d’Herbon University hospital的高管,外祖父Amador Bernabeu曾连续20年担任巴萨主管财政的副主席(现任巴萨驻欧足联特使),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广博的人脉。小皮克出生不到几个小时,Amador Bernabeu就为他注册成为了巴萨的终身会员,因此皮克拥有一个相当古老的会员号码——48212号。皮克也成为了巴萨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会员,这注定了他一生都将流淌着红蓝色的血液。
由于常常能去诺坎普观看巴萨比赛,受场上气氛和狂热球迷的影响,皮克自幼就对足球感兴趣。而让皮克走上职业足球这条路的,是他的表妹路易莎。路易莎一生下来就患有唐氏综合症,而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皮克踢球。但是,路易莎不能接受皮克输球,如果他输了,她就会长时间地焦虑不安。皮克十分疼爱表妹,他发誓为了表妹,一定要好好踢球,而且要场场赢球,让她开心。
生活中的皮克(20张)
1994年秋天,年仅7岁的皮克通过了当地一个儿童俱乐部的选拔考试,随即开始参加加泰罗尼亚儿童联赛,参赛队伍以加泰罗尼亚的河流命名,皮克在Anoia队。他在Anoia踢到9岁,随后加入了Association of Supporters Club,因为当时巴萨并没有儿童队,所有具有相当能力的孩子都在这里过渡性的踢一年后进入巴萨少年队。1997年夏天,年满10岁的皮克进入了巴萨著名的拉玛西亚青训营,自那时起,皮克先后在巴萨各级青少年队中接受拉玛西亚式的培养,他与同期的梅西和法布雷加斯被誉为诺坎普未来的脊梁。皮克把自己为了表妹踢球的事情告诉了队友们,为了表达对这个小女孩的支持,这些男孩子们在青年队比赛时特别打出了写着鼓励路易莎的横幅。幼时的友谊,让皮克和巴萨队友的关系都十分铁。梅西打趣说:“他的嘴巴停不下来,有时候我们对他简直忍无可忍。”而法布雷加斯则表示,皮克很好动,“他是队内最强壮的,如果球场上发生了冲突,他总是站在第一个。”
2004年夏天,曼联从拉玛西亚挖走了年仅17岁的皮克,同年10月26日,皮克在英格兰联赛杯中完成了职业生涯处子秀。在曼联的头两个赛季他参加了10场正式比赛。2006年8月4日,皮克被租借至西甲萨拉戈萨队,他在这个赛季代表萨拉戈萨登场26次,其中包括与巴萨在联赛和国王杯中的4次交手。2007年5月8日,皮克租借期满后回到老特拉福德,并在2007-08赛季随曼联获得英超与欧冠的双冠王,也恰在此时巴萨对游子发出了回归的召唤。
皮克和表妹路易莎
2008年5月,皮克从曼联正式回归巴萨,与昔日队友再度重逢。在与拉波尔塔签约并合影完毕后,皮克在主席办公室外的巴萨队徽前接受了巴萨电视台的采访,皮克说:“能够回到俱乐部始终是我的梦想,4年前离开时,我曾认为想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却梦想成真了,我很难用言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真的是太高兴了。”而外祖父Amador Bernabeu更是显得无比自豪:“我们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他加盟巴萨,是全家人的梦想。”回归巴萨的第一个赛季,他就展示出自己的实力。除了在防守端逐步成为先发主力外,他也积极参与到进攻中去,被誉为“皮肯鲍尔”。2008-09赛季,皮克跟随巴萨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六冠王伟业。2009-10赛季,皮克再次随巴萨获得西甲联赛冠军和西班牙超级杯冠军。
在巴萨大放异彩同时,皮克也以出色、稳定的表现顺利入选西班牙国家队,2009年2月11日,在西班牙队对英格兰队的友谊赛中,皮克首次代表西班牙国家队出场。他在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中打进3球,并在世界杯决赛阶段全部7场比赛均首发出场,帮助西班牙队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2010年7月11日,年仅23岁的皮克在南非举起了大力神杯。
2010年4月7日,皮克为自己的新书《回归之旅(VIATGE D'ANADA i TORNADA)》出版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除了大批媒体记者外,巴萨
《回归之旅》发布会
一线队的全体球员、昔日青年队的教练、家人,以及恩师瓜迪奥拉均到场助兴。用皮克自己的介绍来讲,该书并不是自传性质的传记,而是他平时的随笔集。由于巴萨中卫向来就有写随笔、日记的习惯,所以该书便是他的随笔日记精选。而该书的内容则是主要记载了他曾经离开巴萨,然后又重返巴萨前前后后的心路历程。在效力豪门曼联时,被爵爷的专业水平以及绅士风度所折服,以及未能获得足够出场时间的原因;在流浪萨拉戈萨时,与米利托兄弟结下的深厚友谊,和在萨拉戈萨效力这一年自己破茧成蝶的变化;在回到巴塞罗那后,没想到得到瓜迪奥拉如此的信任,迅速成为巴萨和西班牙国家队后防线上的绝对主力,并对瓜帅给予自己的这一切感到终生的感激等,是该书的几大亮点。该书的所有收益将捐献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
2运动生涯编辑
巴萨青训
拉玛西亚时期的皮克
皮克是巴萨青训系统培养出的球员。1997年,他正式加入巴塞罗那俱乐部最低一级梯队(Alevin B),踏上足球之路。由此开始,他一步步升上各年龄段的梯队(Alevin A,Infantil B,Infantil A,Cadete B,Cadete A,Juvenil B,Juvenil A),荣获各项荣誉和赞美。巴萨主帅比拉诺瓦(Tito Valanova)是其启蒙教练。他在各个年龄段的低等级联赛中摸爬滚打,逐步展现了自己的天赋,确立了在防守端的位置,而且,尽管他是个后卫,但他的进球能力也小有名气。[2]
皮克和外祖父、前巴萨主帅范加尔之间曾有过一段故事。皮克12岁那年某天,皮克的外祖父把范加尔请到了家中,时任巴萨主帅的范加尔出其不意一把推倒皮克,然后告诉他巴萨后卫应该更有力量,皮克在《回归之旅》中写道:“看到外祖父把范加尔请进家,我感觉不可思议,范加尔给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推。我们后来经常见面,荷兰教练一直对我非常好。”
2004年,皮克与巴塞罗那俱乐部的合约到期了。由于双方无法在合同条款上达成一致(巴萨希望与皮克签订一份七年的长期合同,而皮克本人希望签约五年——以他当时的年龄,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一定会成为职业球员,那需要太多的天赋、努力和机遇),因此皮克没有与巴萨续约。此时曼联和阿森纳都向皮克抛来了橄榄枝,在与曼联教练弗格森和阿森纳教练温格交流之后,皮克选择了加盟曼联。
曼联
2004年夏天,皮克代表西班牙U17国家队参加法国U17欧青赛时被弗格森相中,随即与曼联队签订了一份合同,不过由于当时他只有17岁,还不能与俱乐部签订职业合同,因此皮克在曼联的初期是没有工资的。就在他离开的那个夏天,拉波尔塔击败了努涅斯派成为了巴塞罗那俱乐部的新主席,他向国际足联状告曼联偷走皮克,但巴萨只获得了22万欧元的培养费补偿。2005年2月,年满18岁的皮克与曼联队签订了第一份职业球员合同,合同期限到2009年夏天。
与曼联签约
2004-05赛季皮克大部分时间都在跟随曼联二队训练,他首次代表曼联一队出场是2004年10月26日,曼联队在联赛杯中对阵克鲁队的比赛。2005-06赛季皮克开始跟主力阵容一起训练,他的首次英超出场是在2005年10月15日,曼联对阵桑德兰队的比赛中,他替换奥谢出场五分钟。此外,在2006年3月29日,曼联主场对阵西汉姆联的比赛中,他代替受伤的加里·内维尔首次出任右后卫(当时弗格森问他是否踢过右后卫,皮克为了获得出场机会就撒谎说自己非常熟悉这个位置,实际上他根本没踢过。但他赌赢了,当晚他以精彩的发挥帮助球队获胜),在比赛中他有一记40码外的怒射,但被西汉姆联门将出色的化解。
在曼联,由于主力中后卫费迪南德、维迪奇的出色发挥,加上奥谢、布朗、西尔维斯特也都可以打这个位置,皮克并没有得到弗格森的重用,虽然弗格森很喜欢这位西班牙小伙子,但却无法给他一个稳定的位置。为了能够更多的出场锻炼,2006-07赛季皮克租借至西甲萨拉戈萨队效力了一个赛季,回到曼联之后他的出场机会比原来多了一些。2007-08赛季他在英超联赛中出场9次,欧冠联赛出场3次。2007年11月7日,曼联在欧冠联赛中主场4比0大胜基辅迪纳摩队的比赛中,皮克打进了他在曼联的首个正式比赛进球,他也因此成为了曼联俱乐部历史上第450个进球的球员。12月12日,皮克在曼联客场与罗马队的比赛中再次打进一球。当赛季他随队获得了英超冠军和欧冠联赛冠军。
皮克平面写真(20张)
皮克的曼联生涯转折点是2007年11月24日曼联客场对阵博尔顿的比赛,在比赛中皮克估算错了高度,未能成功盖下伊万·坎波的传球,球传到阿内尔卡脚下,阿内尔卡射门成功,曼联0:1输掉了比赛。这场比赛之后皮克失去了弗格森的信任,他的出场机会减少了。皮克认识到自己具备打重大比赛的实力,但曼联的中后卫位置上竞争实在过于激烈,初出茅庐、缺乏比赛经验的他很难突出重围。因此当2008年夏天巴萨向其发出召唤时,皮克几乎是未加思索便给出了肯定答复。之后皮克和弗格森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弗格森他想离开曼联,回到巴萨。弗格森挽留了他,但皮克去意坚决,所以弗格森最终同意了并且保证不会对他的转会施加压力。皮克的转会谈判进展顺利,很快他就和巴萨正式签约了。
在曼联的生涯让皮克在防守方面愈加成熟,“我在曼联学会了怎样无球防守,我到曼联的第一天就被上了一课。两个传中球从我头顶漏过,这让我明白光有这样的身板不是全部,必须要学会利用身体,学会冲撞。”对于老东家曼联,皮克没有丝毫怨恨:“如果没有弗格森爵士的提携,我不可能进步的这么快。”巴萨经理贝吉里斯坦也对曼联表示了感谢,实际上曾有球队提出比巴萨更好的报价,但红魔照顾皮克本人的愿望,选择了出价相对较低的巴萨。贝吉里斯坦说:“我希望感谢曼联,他们尊重了球员本人的意愿,他们没有和我们漫天要价。”
萨拉戈萨
为了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2006-07赛季,皮克被租借到西班牙萨拉戈萨俱乐部。在2006年9月24日萨拉戈萨客场挑战比利亚雷亚尔的比赛中,皮克完成了自己的西甲处子秀,在补时阶段他攻入了自己的首粒西甲正式比赛进球。起初皮克只能在两名主力中后卫加比·米利托和塞尔吉奥中的一人缺席时才能上场比赛,但他优秀的表现打动了主教练维克多·费尔南德斯,圣诞节之后他开始让皮克出任主力中后卫。这一年他在西甲联赛中出场22次,其中18场首发,并打进2球(06.09.24对阵比利亚雷亚尔;06.11.19对阵塔拉戈纳),在西班牙国王杯中出场4次,打进1球(07.02.28对阵巴塞罗那),在中卫、后腰甚至边锋等各个位置上都有出色发挥,帮助萨拉戈萨获得当赛季西甲联赛第六名和参加欧洲联盟杯的资格。他的搭档是加比·米利托,2008-2011年两人在巴萨又成为队友。在这个赛季结束后,萨拉戈萨向曼联提出以700万欧元的价格将皮克买下,但弗格森没有同意,他向皮克许诺下赛季他将在曼联得到更多的出场机会。
身披萨拉戈萨18号球衣
皮克表示:“萨拉戈萨给了我亮相西甲的机会,我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我在那儿的一个赛季让我看到我自己有能力在顶级赛事中出场比赛。我们取得了一个不错的赛季并获得了欧联杯的资格,每个人都给了我很大帮助,我对他们心存感激。”
“西班牙很少有像皮克这样的中卫,他在两个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第一,他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他不惧怕任何挑战;第二,对于一名西班牙中卫来说,他拥有一些很独特的条件,他的长传和短传都很好,有他在场上,球队的踢法就有了延续性。他总是能给球队带来一些优势,因为他出球的速度很快。正因为如此,我们甚至把他作为中场和边后卫使用。”萨拉戈萨的主教练维克多·费尔南德斯说。“从战术上来说,他是一名聪明的球员。除了头球很好以外,他还像一块磁石那样,总是能够抢到足球的第二落点,所以他常常能够进球。”
巴萨
皮克封面海报(16张)
2008年5月27日,巴塞罗那俱乐部官方正式宣布与皮克签订一份为期四年的合同——2012年6月30日到期,违约金5000万欧元。瓜迪奥拉力主签下皮克,因为普约尔和加比·米利托的身高在中后卫的位置上都不突出,而皮克的身高可以很好地控制高球。7月4日,皮克正式在巴塞罗那诺坎普球场亮相。在8月13日欧冠联赛资格赛巴塞罗那坐镇主场迎战华沙克拉科夫的比赛中,皮克完成了自己的诺坎普首秀,帮助球队4-0大胜对手。皮克在主帅瓜迪奥拉的指点下迅速成长为一名顶级球星,并逐渐站稳主力位置。他不仅在防守中是球队防线的高点,进攻中也经常有所斩获,11月26日欧冠小组赛巴萨5比2大胜里斯本竞技的比赛中,皮克攻入了他正式穿上红蓝球衣后的处子球。之后他又在09年5月2日伯纳乌上演的国家德比中打入巴萨当赛季联赛第100球,帮助球队客场6:2狂胜皇马。2008-09赛季后半段一直皮克是巴萨当仁不让的首发,他赛季2312分钟的联赛出场时间在队内排名第四,仅次于巴尔德斯、阿尔维斯与普约尔。而1144分钟的欧冠出场时间更是高居全队第一,比门将巴尔德斯还多。
三冠王
2008-09赛季皮克跟随巴塞罗那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六冠王伟业。2008年5月27日,皮克首发出场帮助巴塞罗那2比0击败曼联夺得欧冠冠军,他也因此成为了欧冠历史上第三位连续两个赛季随不同球队获得欧冠冠军的球员,前两位分别是法国人德塞利和葡萄牙球员保罗·索萨。
2009-10赛季,皮克再次以稳定的发挥帮助巴萨卫冕西甲联赛冠军和西班牙超级杯冠军,2009-10赛季皮克的状态更是惊人的出色,身为中后卫的皮克多次门前救险,巴萨一个赛季仅24粒联赛丢球成为欧洲之最。此外,在进攻端皮克也有着惊艳表现,在西甲和欧冠中都有进球,成为西甲后卫进球榜的佼佼者。其中,在欧冠半决赛第二回合对阵国际米兰的比赛中,皮克在一次阵地进攻中打进了一粒禁区内的中锋式进球。当时他从前场左侧插到国米后卫线身后,接哈维的直塞球,停球、转身一气呵成,直接摆脱了科尔多巴的防守并晃开了塞萨尔,抽射破门。皮克在禁区内射门时的冷静不逊于一流前锋,西班牙的《马卡报》甚至建议瓜迪奥拉用皮克取代伊布出任首发中锋。凭借其出色和稳健的表现,皮克也顺利站稳西班牙国家队主力位置,被外界誉为普约尔的接班人。
续约巴萨,与父亲、母亲、弟弟合影
2010年2月26日,巴萨俱乐部在官方网站上宣布,与皮克续约至2015年6月。他的违约金从5000万欧元飙升至2亿欧元,同时年薪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不过巴萨官方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拉波尔塔在接受官方采访时对皮克赞不绝口,认为他将成为巴萨未来的队长:“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很高兴巴萨将拥有这样一位出色的球员很多年,他的实力和在场上的表现可谓有目共睹,俱乐部很认可他做出的贡献,我希望皮克以后能成为巴萨的队长。”巴萨主帅瓜迪奥拉更是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欧洲我还没见过这么年轻就达到如此高水平的球员,他长期留在巴萨是必然的结果,他非常具有雄心,很多方面都具有领袖气质。与皮克续约是巴萨历史性的决定,这样优秀的球员能在这效力多年,对俱乐部将会非常重要,贝吉里斯坦当初把他带回巴萨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皮克在接受官网采访时说:“我很高兴与巴萨续约,可以为这支球队效力很多年,这让我非常开心,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胜利和冠军,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再为其他球队效力,希望能在永远留在这里。非常感谢瓜迪奥拉,他给了我很多帮助。”
国家队
西班牙U19国家队夺得波兰欧锦赛冠军
皮克是西班牙各级国青队的主力。2004年皮克代表西班牙U17国家队参加法国U17欧青赛并获得亚军。2006年皮克作为西班牙U19国家队的主力征战了波兰U19欧锦赛,7月29日,西班牙在决赛中2比1击败苏格兰夺冠,比赛中皮克在防守中有着极为出色的发挥,并且头球击中横梁一次,还助攻西班牙打进决定性的第二个入球。此后,他又随西班牙U20国家队出战了2007年的加拿大世青赛,西班牙队在1/8决赛中4比2淘汰了夺冠热门巴西队,比赛中皮克在0-2落后的不利局势下打入第一球,为西班牙开启了大逆转之路。不过他们在1/4决赛点球不敌捷克,无缘四强。赛后皮克入选了FIFA的最佳阵容。
2009年2月11日,在西班牙国家队对阵英格兰国家队的友谊赛中,刚刚度过22岁生日的皮克首次代表西班牙国家队出场并打满全场,帮助球队2-0取胜。2009年3月28日,由于普约尔受伤,皮克再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与土耳其队的世界杯预选赛,结果作为中后卫出战的皮克打进了全场唯一进球,西班牙队以1比0击败对手。这场比赛在皇马主场伯纳乌进行,伯纳乌难得的为一名加泰罗尼亚球员的进球而沸腾了,几万名马德里和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球迷欢呼雀跃。随后,皮克又在预选赛第7轮对比利时的比赛中和最后一轮对波黑的比赛中分别攻入一球,成为西班牙队进球最多的后防球员。
世界杯夺冠
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中西班牙队取得了6胜1负的战绩,在决赛中1-0战胜荷兰队,赢得了世界杯冠军,也成为了第8支世界杯冠军球队。年仅23岁的皮克在南非举起了大力神杯,他顶替了两年前夺得欧洲冠军时的主力马切纳,连续七场比赛首发出场,成为了西班牙后防线上不可逾越的屏障。出生在加泰罗尼亚中心的男孩与搭档普约尔一起在西班牙国家队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稳定。他全勤参加了世界杯的每一分钟,成功阻止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及德国和荷兰的进攻。由于普约尔的存在,皮克在后防线扮演了更攻击型的角色,经常奉献精彩的长传,为球队提供额外的冲击力,解放哈维更多空间。皮克完全展现了一流中卫的所有素质:高大、强壮、灵活、技术好、善于卡位、技术好、长传准确,他是现代中卫的模板。
皮克的南非世界杯数据:出场时间683分钟(位列出场时间榜第1位),平均每场出场将近98分钟;传球460次(位列传球榜第5位),成功400次,成功率87%,长传78次;头球7次,头球成功率53.8%;射门4次,射正1次;助攻1次;抢断15次,抢断成功率86.7%;犯规4次,被犯规3次,获得黄牌1张。
【刀·锋】技术强大能进球会过人的中锋
在举世瞩目的德西大战里,皮克掩护下的普约尔头球冲顶完成绝杀,但这仅仅是巴萨狮王十年国脚生涯里的第三个进球。相比之下,只有22场国脚资历的皮克,却已有4球进账,其中3粒都是在至关重要的世预赛中打进。而在随巴萨南征北战的两年里,作为中卫的皮克也已打进7球,其中6-2血洗皇马之夜他长途奔袭数十米成功破门,上赛季欧冠半决赛更是在禁区内秀出前锋技巧晃过国米后卫后抽射得分,险些让巴萨实现超级逆转。而在本届南非世界杯上,拥有强大技术功底的做保障的皮克成为了“最干净”的后卫,面对此前轰进13球的德国战车,皮克全场预判拦截达到32次,0犯规的数据更是让人不禁为之叫好。
【刀·血】皮克的鲜血染“红”西班牙
出身大户人家的皮克身上绝无骄娇二气,乐观友善的他从来都是队中的老好人,而在拼抢和对抗中也从不畏缩。本届世界杯西班牙首战瑞士,皮克就被对方踢破右眼角,但血流不止的他稍加处理就重新投入比赛;次战洪都拉斯西班牙已是不容有失,而皮克又一次在与对方对抗时被撞破了嘴唇,口吐鲜血的画面更是震惊世界。但勇猛顽强的皮克咬住纱布就立即重回战场,备受鼓舞的西班牙众将也由此杀开一条血路,连胜五场夺得冠军。
【刀·伤】自残!那个点球差点毁了皮克
相比于2008年的欧洲杯冠军之师,2010年的西班牙主力阵容里只有皮克和布斯克茨是绝对意义上的新人。首次参加世界杯的皮克此前表现堪称完美,但在1/4决赛与巴拉圭一战中却险些成为罪人。他拉倒卡多索送给了巴拉圭队一个点球,但那或许不能说是一次失误,因为皮克不犯规的话此球很可能打进。好在圣卡西扑出了卡多索主罚的点球,挽救了西班牙,也挽救了皮克……时至今日回首望去,若是西班牙因皮克失误止步八强,恐怕“皮肯鲍尔”今后数年的职业生涯都将活在巨大的阴影之中。[2]
杰拉德·皮克(6张)
3职业数据编辑
俱乐部
赛季
转会费
俱乐部
联赛出场
进球
杯赛出场
进球
欧战出场
进球
2004-2005
曼联
0
0
2
0
1
0
2005-2006
曼联
3
0
4
0
0
0
2006-2007
租借
萨拉戈萨
22
2
4
1
2007-2008
曼联
9
0
0
0
3
2
2008-2009
500万欧元
巴塞罗那
25
1
5
1
12
1
2009-2010
巴塞罗那
32
2
3
0
11
2
2010-2011
巴塞罗那
29
3
6
0
12
1
国家队
级别
时间
出场
进球
西班牙U17国家队
2004
8
3
西班牙U19国家队
2006
8
3
西班牙U20国家队
2007
5
1
西班牙U21国家队
欧洲上座率最高的球场是?
其实最多是 米兰的圣西罗球场 虽然我是尤文球迷但这点不可否认 两个米兰对于他们球队的狂热程度是欧洲之最。这点从当年AC降到乙级时球迷的支持就可以看的出。
搞笑的回答。全世界公认,鹦哥兰球迷是最死忠的,哪怕你从超级到甲级再到乙级依然不离不弃。目前欧洲上座最高的无疑是MU
其实最多是 米兰的圣西罗球场 虽然我是尤文球迷但这点不可否认 两个米兰对于他们球队的狂热程度是欧洲之最。这点从当年AC降到乙级时球迷的支持就可以看的出。
多特的威斯特法伦,他们场均人数都能达到满座地步
威斯特法伦,奥夫沙尔克
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
作者:《体坛周报》记者颜强
孟加拉国一个纺织女工打个盹,可能会导致道琼斯股市指数下降10%。这是全球化主义论者最喜欢引用的例子。在他们描绘的全球化蓝图里,世界就像被精密纺织机重新编织过一样,形成了一个万事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整体。
这种理论至少还没有蔓延到足球世界里,至少我们此前不会怀疑,一个在维罗纳市政厅焚烧季票以表示自己对俱乐部绝望的球迷举动,会引发英超上座率的下降。
全球化论者会用各种经济模式来把孟加拉纺织女工和道琼斯股市联系上,然而当欧洲两大足球联赛突然都出现上座率下降的迹象时,你如何去解释?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有着相同的表象,没有相似的背景,却有着相似的隐患。
其实职业足球赛事上座率的下降,确实成为了一种全球化迹象。从我们身边说起:中超联赛本赛季上半段上座率略有反弹,后半段又在急转直下;近邻的日本J联赛和韩国K联赛,此刻上座率较十多年前开张之初,下降幅度都在40%和30%左右;重金注入的卡塔尔Q联赛,也只火了一年。南美、中美洲、北非,情况概莫如此。
经济学家可以用社会形态变化、娱乐方式在过去十年极度增多、电视强力介入来解释足球现场对观众吸引力下降的抽象理由,可是将镜头扫向意大利和英格兰两个足球高度发达、足球文化极度深厚的欧洲国家时,呈现出来的却是不同的景象。
现象●凄凉意甲与危机英超
2005-06赛季结束时,英格兰联赛委员会主席摩西内爵士骄傲地宣称:“英冠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五大联赛。”他指的当然是英格兰二级联赛的上座率。时至今日,摩西内更可以骄傲地宣称:“英冠已经成为了欧洲第四大联赛。”—— 一个惊人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本赛季英冠上座率已经超过意甲!
不可思议的事实,意甲,一个在中国球迷心目中神圣的联赛,怎么可能堕落到此等地步?更可怕的数据是,自1997-98赛季以来,意甲连续9个赛季出现上座率下降,哪怕是2006年夏天的大力神杯,也无法帮助振作意甲疲软的球市。截止到上周,意甲平均观众人数跌破20000大关,只有19511人次。难怪《米兰体育报》要再做文章,审视9年来意甲上座率从31161人次损失11650人次的深层原因。
列举了一大串理由之后,最令意大利媒体担忧的是,其他几大竞争性联赛并没有出现同类问题,《米兰体育报》甚至指出最大的两个对手西甲和英超上座率还在上升。然而就在意大利人忧心如焚的同时,英国人也在检讨自己的球市危机。
一年前,英国媒体普遍讨论上座率下降问题,不过2005年圣诞前后,英超球市回暖,上座率恢复正常。截止到上周,本赛季英超平均每场观众为33957人,较上赛季的33555人还有所上升,在欧洲仅次于球场全新、票价低廉的德甲,仍然是一块黄金球市。但是在英国媒体的分析文章中,却得出了一个英超球市下滑的结论:
数字上的微升,主要得益于曼联和阿森纳两大豪门扩充主场人数后带来的增幅:老特拉福德球场增容近8000席,阿森纳新球场增容高达22000席,而这两个俱乐部的主场绝对满座。
与此同时,其他俱乐部的境况令人担忧:博尔顿锐步球场上座率降幅12%,即便博尔顿打出了该队英超历史最佳开局;威根JJB球场的上座率降幅更高达18%,布莱克本下降8%,曼城6%、纽卡斯尔联队4%。雷丁、谢联和沃特福德三支升班马上座率确实因为升级而上升,然而和上赛季降级的三队伯明翰、西布朗维奇和桑德兰相比,他们每场比赛要少吸引很多球迷。
难道同一种疾病同时发生在两大欧洲球市上?
根源●社会深度与经济层面
分析上座率下降的原因,意大利和英格兰面对的是各不相同的问题,危机程度也大有差别:意大利足球面临着一种社会化危机,英超上座率下降却是一个经济问题。
连续9年观众人数的下降,意甲对球迷吸引力成为了深度问题。本赛季继续下滑,所有人都会把世界杯前爆发的电话门事件列为由头,但电话门对意甲球市的影响只是冰山一角。从1980年到2000年,意甲上座率一直在30000到34000人之间,曲线为波动状,可是从1998年至今完全是一条下降曲线。意乙更是可怜,2004-05赛季上座率低到了6867人,这是从1964年至今有迹可查的资料中最惨淡的观众人数。
意甲本赛季上座率下降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超级豪门尤文图斯沦落意乙,这给意乙带来了20.3%的上座率涨幅。但尤文在意甲期间,空荡荡的阿尔卑球场说明着他们并不能在上座率方面领先意甲。
意大利媒体总结出来球市凄凉的几个原因包括:球场暴力横行、球票价格过于高昂、足球产业内黑幕重重(电话门事件)、过多的比赛通过电视向观众直播和大部分球场破败不堪的条件——他们只忽略了意甲比赛观赏性也在下降的因素。这些原因个个都成立,但和英超上座率问题只有两项重合:票价和电视转播。
英超从开创至今,观众人数总趋势为上升,即便从2002年至今有略微下降趋势。不过英超滞塞的同时,却有着英冠(英格兰第二等级联赛)一路攀升的数字曲线:从1994-95赛季的平均每场10882人次,到现在已经突破了20000人次大关。
票价高昂,似乎是所有意甲英超球迷都抱怨的理由,然而英超上座率下降的俱乐部几乎全都集中在北部,球票价格最高的俱乐部都集中在伦敦,而他们的球市依旧良好:英超平均票价最贵的四个俱乐部是阿森纳、托特纳姆热刺、切尔西和西汉姆联。另一个伦敦俱乐部富勒姆,以及伦敦周边的雷丁,票价同样不菲,最贵的票比曼联同类的票还要贵。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英格兰北部和南部环境的不同。相比较而言,伦敦及其周边地区人民的工薪水平更高,支付能力更强,而北部球迷则更为传统,对俱乐部习俗有着自己的坚持。票价上涨,对于北方球迷情感伤害更大。
电视转播对上座率造成的伤害,两家联赛也不尽相同。英超的周六比赛在本土直播场次非常有限,大部分赛事只有通过天空电视台的单场收费体系才能看到。而意大利的球迷则早已习惯在免费电视台上收看意甲联赛——电视对足球现场人数的冲击,在意大利恐怕早就具备了。
其他几种导致意甲上座率问题的原因,在英超都无法解释。球场暴力,本来英国足球流氓臭名昭著,如今却已整饬清楚;球场条件方面,自1991年《泰勒报告》导致全座席推行后,也较意甲胜出许多;足球产业内部黑幕,英国绝非净土,不过他们的法理体系和社会监管都要更加健全。
关联●意识形态与经济杠杆
对意大利足球更深的威胁,来自于足球运动形象在意大利社会的下降。当局者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往往会对现场上座率形成长久伤害,例如他们的“皮沙努法案”。为了保证意大利球场更加安全,政客们推行了一系列新措施,其中包括你必须显示自己身份证件才能购买一张意甲球票。
AC米兰俱乐部官方球迷协会的马斯特罗尼就抱怨过:“我们每场比赛都会组织100到200辆大巴接送球迷。在皮沙努法案规定下,买票的同时需要提供一大串身份证件,还必须在赛前48小时购买,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难题。有许多球迷是在开赛前不久才决定去看球的,现在这些人干脆都不去球场了。”
对足球整体的怀疑和绝望,可能是过去9年意大利球迷最痛苦的心路历程,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恐怕是无法用数字标量,却又直接影响着球场上座率的。维亚利在他的新书《The Italian Job》中,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意大利人对足球的失望:
“……意大利足球最大的问题,是观众对足球世界的失落感。他们不再相信足球比赛的真实性。意大利和英国足球最大的区别,在于观众对球员的看法。在英国,球员被当作是角斗士,他们会在每场比赛中为了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可是在意大利呢?球员都是雇佣兵,即便那些被崇拜的偶像们……”
球员不受尊敬,更何况那些躲在足球黑幕后的人们,从裁判、主教练、俱乐部官员到足协管理者。类似丑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深重打击过意大利足球,包括AC米兰被勒令降级。
2005年夏天,热那亚主席拎着25万欧元现金去收买对手,让丑闻浪潮再度高扬——那么多似曾相识的比赛,那么多心照不宣的结果,那么多模棱两可的判罚,这才是对意大利足球的最大伤害,而黑幕和桌下交易,又怎么能从这个社会消除?
故事延展到2006年,更以第一豪门尤文图斯总经理莫吉的电话门事件达到登峰造极境界。足球的公信度,在意大利社会中,恐怕可以和职业足球在中国的公信度相比了。而这样的球市,又怎么可能火爆?
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意甲上座率,例如几个大城市俱乐部,像尤文图斯、热那亚、那不勒斯、维罗纳和博洛尼亚此刻都混迹意乙,而一些意甲小俱乐部,迫于本地市场格局,不可能吸引很多球迷,像恩波利上赛季每场观众仅有6725人次。
英超也有类似情况:威根和雷丁都是传统的橄榄球城市,就算升入了英超,短期内也难以凝聚大量足球迷的兴趣。但是威胁意大利足球最深的公信度问题,在英国足球界还没有产生。如何调整球市,英国足球更可以通过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布莱克本俱乐部在连续4个赛季上座率下降情况下,本赛季开始调低门票价格,并且见到了效果。9月中旬和雷丁的比赛,布莱克本主场只有17859名观众。降价后,上周布莱克本对博尔顿的德比战,观众人数攀升到27662人。
许多俱乐部在面临上座率威胁时,都主动从联赛杯等二级比赛入手,将票价下调,布莱克本、威根、埃弗顿和西布罗姆维奇目前都做出了类似举动。从英超联赛流失掉的一些观众,和英超票价高昂直接相关,但这同时却又促成了英冠上座率的上升。观众并没有从足球市场整体消失,因此危机远没有意大利那么深重。
从电视转播的角度而言,也对英超上座率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天空电视台每份和英超的转播合同中,都对平均上座率有相关规定,这是一条非常精明的条款:电视转播者也需要球场满座,因为满座的球场往往能带来最好的比赛效果。传播到电视画面上,也能让一场足球比赛的观赏性大为提升。现代足球也随着不同的时势和环境而不断演变,甚至演变得不再是一项单纯的雄性运动,而是一种既具备高度观赏性、又有高度市场价值的复合体。在不同民族和地区,足球总能以不同方式得以体现,可它既是一种地方文化的显现,又是一种大众娱乐的消遣,既是神圣的运动,又符合所有普罗大众的情趣,它既是本土化的,又是全球化的。尤其当全球化不再是一种乌托邦美梦,而是伴随着许多问题一道来临时,足球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从两个超级足球市场的上座率分析我们就能看到,足球这颗万能花种,落在不同的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永远不同。它依旧能在英格兰盛放,却在意大利眩目阳光下有些委顿了。
惊人的38%
阿毛里进球,3比2!继上一个客场掀翻AC米兰之后,巴勒莫再掀狂飙,于10月29日的弗兰基球场掀翻佛罗伦萨。米兰和佛罗伦萨是上赛季主场积分最高的两家俱乐部,他们的主场优势哪儿去了?千万不要见怪,如果看到这两场比赛发生在一个主场胜率只有38%的联赛中,你就会知道这并非是什么“事故”。
38%,多么惊人的数字,这种近乎1/3的概率根本无法凸显主场的优势。看看意甲赛场上空旷的看台——意甲20支球队,平均上座率不到50%,上座率超过70%的球队只有3家。前面提到的米兰与佛罗伦萨还算不错,主场的看台上起码能坐上一半的观众。而昔日盛极一时的“蓝鹰”拉齐奥,主场的上座率竟然低到24%。球迷不买账,球队的动力从何而来?
反观英超,20支球队的平均上座率接近90%,曼联、阿森纳和切尔西均为99%,那不见的1%全是无法及时赶到赛场却已经购买了球票的球迷;上座率80%以下的只有米德尔斯堡、布莱克本和威根。与之相对应的,是48%的主场胜率。对于一名球员来说,在意甲和英超踢球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难怪亚平宁半岛再难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吸引巨星的加盟
他是最不会进球的著名前锋之一,但却是个成功的球员
埃米尔·赫斯基如禅境般平静,无论是谈论起人们对他射门的批评还是回忆曾经落泪的时刻。这位前利物浦和英格兰国家队中锋正在柴郡的一家酒店内介绍他的新书《Even Heskey Scored》(连赫斯基都进球了)。他笑着说,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人人都这么说”。
诚然,他的职业生涯进球数据对于一个9号位球员来说也许显得低效了一些——国家队62次出场7粒进球,516场英超比赛110粒进球——但在顶级联赛中的53次助攻也是他真正价值的体现。这个数字只比被普遍定义为大师级中场的保罗·斯科尔斯少两次。而在英超 历史 总出场次数排名第7位、在7家不同俱乐部度过了长达21年的职业生涯,都足以证明赫斯基是一位成功的球员。
“我为很多球队效力,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困扰,”赫斯基说。自1995年至2016年,他先后效力过莱斯特城、利物浦、伯明翰、维冈竞技、阿斯顿维拉、纽卡斯尔喷气机和博尔顿。“我明白前锋总是会被淘汰,当球队在一场比赛中打入5球,但你却颗粒无收时,很多前锋会感到愤怒,但我不在乎这些。”
他对那些批评作出回应:“如果告诉你,一个人在24岁前就已经从英格兰各级青年队脱颖而出;在17岁时就完成职业生涯首秀并随家乡球队(莱斯特城)在四年内闯入三项杯赛决赛;然后以破俱乐部记录的身价来到利物浦——世界上最大的俱乐部之一,并在第一个赛季就获得三冠王(足总杯、联赛杯和欧联杯);代表英格兰国家队征战过两届世界杯和欧洲杯;在可能是国家队最难忘的一场比赛中进球;在24岁前赢得了,天晓得,大概六还是七座冠军奖杯时,你会是什么感觉?”
赫斯基说的那场比赛是2001年9月,英格兰在慕尼黑5比1战胜德国的世界杯预选赛。比赛中赫斯基攻入了英格兰的最后一球,随后做出模仿DJ打碟的庆祝动作。这一令人难忘的高光时刻,正如他所说,占据了他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位置。
赫斯基在只有18岁的时候就帮助莱斯特城在1996年的英甲(即现在的英冠联赛)升级附加赛决赛中战胜水晶宫,升入英超。赛后他喝了一整瓶香槟,用他在书中的话说,就是“喝挂了”。
此前一个赛季,赫斯基在马克·麦吉的带领下完成职业首秀,但新任主帅爱尔兰人马丁·奥尼尔对赫斯基有着更为特殊的影响。“他只要求:‘孩子,快点,拿到球后就跑起来。’马丁让我踢得更自由。而热拉尔(热拉尔·霍利尔在利物浦执教时期)教会了我什么是足球。我跟人们说——他们都会感到好笑——和热拉尔共事时,他一开会就是好几个小时,房间漆黑一片,好几个小时都在看视频,我那时常常会睡着,那太累了。”
2001年至2006年担任英格兰主教练的瑞典人埃里克森也是如此。“我喜欢他,”赫斯基说。“他的准备工作非常细致,我不记得他是怎么执教的,但当你上场时,你就什么都知道了。”
然而,埃里克森的继任者史蒂夫·麦克拉伦在2007年9月通过电话重新征召赫斯基时,却让他感到困惑。这是三年来他第一次打电话给赫斯基。“他说:‘我和迈克尔·欧文谈过你。’这感觉就像——谢谢你,但这是什么意思?”赫斯基说。“我一直在英超踢球,你又不是不了解我,为什么要通过别人。不过,我可能还是要感谢迈克尔让我重返国家队。”
当赫斯基2000年3月加盟利物浦时,俱乐部为他支付了创纪录的1100万英镑。那时,赫斯基已经在1997年和2000年两次夺得联赛杯冠军,并在凯文·基冈执教下,在1比1战平匈牙利的比赛中首次代表三狮军团出战。
然而,在默西赛德郡的最初日子里,赫斯基受到了思乡的困扰。“大约持续了六个月,”赫斯基说。“我有孩子,我有女朋友,有时我真的会直接躺在地板上就哭起来。我在想:‘我到底在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不过有趣的是,只要到时候去训练了我就没事了。”
然后就变得越来越简单,我找到了自己的剃头师傅,结识了新朋友,一切都正常了。不过是的,那的确是一段困难的日子。
另外一次关于眼泪的故事和马丁·奥尼尔有关。赫斯基说:“我那时还是个孩子,他在和南安普顿的客场比赛终场后把我痛骂了一顿,我哭了,不过我的确错失了一些机会。”
赫斯基的诚实和自我认知程度是惊人的,这是一种特别的能力。“我是一个挺通人情的人,我总能理解别人,并保持一种来自天性的平静,”他笑着说。“尽管有时我也会失去这些,然后吃到红牌被罚出场。”
已经41岁的赫斯基曾和许多世界级球员合作,包括斯科尔斯、贝克汉姆、鲁尼、阿什利·科尔、索尔·坎贝尔和杰拉德等等。虽然他认为坎贝尔是他最难应付的对手,但他称阿什利·科尔是英格兰黄金一代中“最出色”的球员。
在他的书中对此有一段有趣的描写,他说科尔是一个停不下嘴的“烟鬼”,但还是可以把C罗防得密不透风。赫斯基又笑了,他说:“我不知道吸烟是什么感觉,但也无法想象它对你有多大帮助。”
赫斯基对种族主义问题也有着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他的祖父来自安提瓜,而他的母亲则来自该国的另一座岛屿巴布达。在书中他写道,他的父亲泰隆和母亲阿尔贝丁在10岁时来到莱斯特,不得不面对丑陋的种族歧视,其中包括见到一块“禁止黑人、爱尔兰人和狗入内”的标牌。
直到现在,赫斯基也仍然在经历各种歧视。“最近一次我在机场,准备去法国,我买了杯咖啡在休息区坐下,位置旁的一位女士立刻拿起包走了。你只能当作没事发生,你不能让它影响到你。”
关于未来,赫斯基坦诚自己并没有成为教练的“强烈欲望”,但他说:“我确实很想尝试一下。”以他丰富的经验,和静如禅境的内心,也许未来将又会诞生一位优秀的主帅。
艾伦.格林斯潘
[编辑本段]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任内大事记 1987-1990 1987年8月11日,由美国总统里根任命的艾伦格林斯潘接替保罗沃尔克,开始执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经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全天跌幅达到创纪录的23%。美联储迅速发表简短声明,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次日股市反弹。 1990年7月,美国经济进入一次短暂、温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国际油价飙升。 1991-2000 1991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结束,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 布什在华盛顿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举行会谈 [1] 、创纪录的经济扩张。 1994年2月4日,美联储首次公开宣布调整其货币政策杠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9月,格林斯潘说服同僚放弃了升息计划。他指出,当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政府表面的统计数据,这将使失业率下降,同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开演讲中提出股市上涨反映了“非理性繁荣”。华尔街股市应声而跌,但随后回弹。 1998年9月29日,美联储开始连续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和一家大型对冲基金濒临倒闭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2000年1月14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创11722.98点历史最高纪录。随后几个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账面价值损失近万亿美元。 2001-2005 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在两次决策会议间隙中,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它表明在经历股市下跌、商业投资下降后,联储开始实施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说,当年巨大的财政预算盈余(但最后未能成为现实)为减税提供了空间。此举使布什政府的1.3万亿美元减税提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结束。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袭击。格林斯潘在欧洲参加一个会议后回国,途中被迫改变航向。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弗格森发表声明,宣布美联储准备为处于金融困境的银行提供贷款。 2001年11月,美国经济衰退停止。但企业为提高竞争力,竞相削减劳动力成本,导致失业率上升。 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一45年来最低水平。联储希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并抵御潜在的通货紧缩威胁。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开始采取每次25个基点的系列升息步骤,逐渐淡化其经济刺激政策。 2005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他提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联储主席。 [编辑本段]格林斯潘的运气掌舵美联储 在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的18年里,见证了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 最近,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这也是联邦 艾伦·格林斯潘 [2] 政府4年来首次减息。其实面对愈演愈烈的信贷危机,市场早就对伯南克迟迟不肯降息大惑不解,而如今人们只能说他与格林斯潘的行事风格也差不多了。除了最近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能让人们想起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外,格老退隐两年后写出的新书《动荡年代》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让全世界为之一震。在纽约92街的基督教青年协会(YMCA)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格林斯潘说道,“人们总是试图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作出预测,但结果却总与现实相差甚远。”而相比之下,格老的预测与分析当然能让全世界为之侧目。 “动荡年代” 如同书名“动荡年代”所描述的那样,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停的波动之中。2006年1月31日是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最后一天。当天,他还在主持着2007年第一次货币政策决策会。在他为白宫服务的18年里,经历了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海湾战争以及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去年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在《华尔街时报》上撰文表示,“人们一直对于各国的央行在理论上是否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争论不休,争论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很多国家的央行做不到这一点。然而艾伦·格林斯潘的巨大成就向我们证明,维持价格稳定是可能的。他为人们树立一个标杆。” 弗里德曼的这番话说在格林斯潘刚刚卸任的时候,难免有一点歌功颂德的意味,但他的话也并不是没有根据。最近美国知名的经济学者唐纳德·卢斯金又在《华尔街时报》上对于格林斯潘做了另一番评价,“他在应对这些危机时的反应相当迟钝,而且他的处理力度不够,时机也太晚。”虽然,人们普遍都把格老尊奉为一位富有决断力的领导者,只不过是因为他很走运罢了。这倒是符合了格老曾经对自己的评价,他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及担任美联储主席的职业生涯,也自我总结道,“我真得很走运。” 预测与分析 预测是经济学家们的乐趣。格林斯潘在书中预期欧元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因为美元已失去对欧元的大部分领先优势,欧洲中央银行也将成为一股不可轻视的全球经济力量。 早在上世纪,格林斯潘就观察到技术在一直向前,而生产 艾伦·格林斯潘率增长速度在1970年左右就开始下降,直到现在也只有复苏的迹象。对此,格林斯潘经常引用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保罗·大卫以及耐森·罗森伯格的著作来说明,“商业完全吸收和使用新技术通常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例如,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不能从电力发展中获利,只有当新的以电力驱动机器的工厂建成,他们的生产力才能够增加。格林斯潘早先就领悟到,科技刺激社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全球化与金融市场的成熟在他看来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对于全球经济中高达十多亿的外来劳动者,格林斯潘感到无比的兴奋,他认为这将抑制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以及利率的提高,而对于摆在面前的贸易赤字,格林斯潘并不以为然。他还不忘提醒那些投资者,现在的低利率并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美国经济当前不明朗的前景,加之格林斯潘那句早就脍炙人口的名言“如果我的话你听得清清楚楚,那你一定是没有听明白”,所以假如他的预测没有兑现,肯定是你理解错了。 自传 《纽约时报》在谈到这本书时说道,“它其实是两本书”:一本是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及预测;另外一本就是他的人生经历。正像是原兰登书屋编辑高朵芙所说:“他想写一本能够传世的雅俗共赏的书,把满脑子的奇闻异事一个接一个地娓娓道来,都是不为人所知的事情。人们由此也将看到一个他们从不曾见过的格林斯潘。” 高朵芙的话是在格林斯潘下笔之前说的,而当格老意识到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时,感觉到这确实是一个挑战。故事从“9·11”讲起,他那时正好在从瑞士回家的路上,而接着笔锋一转,就开始了对于童年的回顾。这些叙述读起来是一马平川,但并不是很清晰,没有让读者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来也没有提及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让人感觉到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声望,完全是他不得不承受的,这倒也正好又印证了运气好的理由。 对于他的第一任妻子琼·米契尔,他只是说到“她真的很美丽”。中学毕业后想去参军,但是他肺部的一个阴影看起来像是得了肺结核,这让他没能如愿。于是开始做萨克斯乐手,但他周围全是专业乐师,在这些超级天才面前,他感到很自卑。当时,格林斯潘在幕间休息时,总是躲在角落里读经济和金融书籍以求消遣。巡回演出一年以后,他离开了乐队,开始在纽约大学就读商业经济学。 格林斯潘就像是一个书呆子整日沉浸在技术与数字的分析之中,直到他妻子米契尔把他介绍给了艾因·兰德俱乐部。随着艾因·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逐渐在全美扩展,他才开始渐渐形成了对于世界经济宏观上的认识。格林斯潘在书中这样描述艾因·兰德,“看起来很平常,但是他却是我生命中一股坚定的力量。” 工作方法 《华尔街日报》曾经这样概括他的工作方法,“分析和本能的特殊结合。”《纽约时报》说,“格林斯潘讨厌教条。”在老布什执政期间,他坚持推行高利率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老布什在1992年总统大选落败后,公开批评同为共和党人的格林斯潘是他连任失败的罪魁祸首,但格林斯潘不顾政治压力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 1969年以来,除吉姆·卡特以外,格林斯潘与每位总统都合 艾伦·格林斯潘作过。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格老也算得上是好几朝的元老了。对于每个总统的是非功过也算是有些发言权。对于福特总统,格老的好话说得最多,说他是一个优雅的政治家,非常清楚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而对于其他的人当然是好的坏的都说了,却偏偏只有现任总统布什,他是毫不留情地奚落,而且还甩出一句众人都心知肚明就是不敢拿上台面来讲的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 最近,布什身边的拉姆斯菲尔德、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卡尔·罗夫也相继离职,真可谓是“众叛亲离”。面对来自共和党阵营内部的公开质疑,布什也只有通过福克斯电视台说,“怀着尊敬的态度,我对格林斯潘的评价持不同意见。” 据说培生公司(Pearson PLC)旗下的企鹅出版公司就预先支付过格林斯潘850万美元的稿酬。都说“人走茶凉”,格林斯潘的茶倒没有凉得那么快,而且好多人都愿意再细细地品品。只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评价他,“斯人已去,遗害犹存。” 事实上,格林斯潘卸任后也为美国留下了堆积如山的债务,而在他为白宫工作的18年里,见证了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这么说来,格林斯潘真够走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