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特茅斯会议参加者,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参加者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04 22:17:31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参加者

约翰·麦卡锡、马文·闵斯基(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克劳德·香农(信息论的创始人)、艾伦·纽厄尔(计算机科学家)、赫伯特·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科学家。 扩展资料 会议足足开了两个月的时间,虽然大家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但是却为会议讨论的内容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因此,1956年也就成为了人工智能元年。

以下哪位没有参加达特茅斯会议

拉蒙柳利。达特茅斯会议主要参加者包括摩尔、明斯基、塞弗里奇、所罗门诺夫、麦卡锡、马文闵斯基(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克劳德香农(信息论的创始人)、艾伦纽厄尔(计算机科学家)、赫伯特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科学家。公认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会议的召集者是麦卡锡。

达特茅斯会议上还有香农

人工智能的起源,公认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会议的召集者是麦卡锡,主要参加者包括:摩尔、麦卡锡、明斯基、塞弗里奇、所罗门诺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干将。但是,其实参加会议的还有一人,他就是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香农(Claude Shannon)。

学过理工的人可能都知道香农。大学物理课程在讲到热力学的时候会涉及热力学第二定律,于是会涉及熵的概念。香农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他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公式便是关于信息熵的。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information)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那么,信息能否度量?

香农的回答是:能。香农指出,当我们对一问题毫无了解时,对它的认识是不确定的,在对问题的了解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逐渐消除了不确定性,获得的信息越多,消除的不确定性也越多。我们可以用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度量信息量的大小。

例:会堂有20排、每排20个座位。找一个人。

甲告诉消息:此人在第10排;

乙告诉消息:此人在第10排、第10座。

甲乙消息的不确定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其信息量也是不一样的。乙的不确定度最小,则其信息量最大。那么能否用数学来定量度量这个信息量呢?

1948年,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香农应用概率论知识和逻辑方法推导出了信息量的计算公式。

同麦卡锡们相比,香农比他们平均年长十岁左右,当时已是贝尔实验室的大佬。而且,麦卡锡和明斯基都曾在贝尔实验室为香农打过工。香农参加这次会议,主要是被麦卡锡拉大旗做虎皮请到会上打酱油的。

但是,香农本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1950年,他就为《科学美国人》撰写过一篇文章,阐述了“实现人机博弈的方法”;同一年,他设计的国际象棋程序,发表在当年的论文“Programminga computer for playing chess”中。

1956年,在洛斯阿拉莫斯的MANIAC计算机会议上,他又展示了国际象棋的下棋程序。可以说,香农的下棋程序是后来成名的“深蓝”名副其实的鼻祖。

在研制下棋程序期间,香农花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来钻研国际象棋。下棋让香农兴高采烈。他后来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常常随着自己的兴趣做事,不太看重它们最后产生的价值,更不在乎这事儿对于世界的价值。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纯粹没什么用的东西上。”但这种不务正业让他的上司“多少有点不高兴”,但又不好意思阻止当时已经是业界大牛的香农。

1952 年,香农做出了一个会自我学习走迷宫的“人工智能”老鼠“香农鼠”,这大概算是第一台人工智能装置的雏形。

1961年,香农为了挑战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还做了世界上第一台隐藏式的穿戴式电脑。

所以,说他是人工智能的先驱,一点也不夸张。

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如下:
现在一说起人工智能的起源,公认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殊不知还有个前戏,1955年,美国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Western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在洛杉矶召开,会中还套了个小会:学习机讨论会(Session on Learning Machine)。讨论会的参加者中有两个人参加了第二年的达特茅斯会议。
他们是塞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和纽厄尔(Allen Newell)。塞弗里奇发表了一篇模式识别的文章,而纽厄尔则探讨了计算机下棋,他们分别代表两派观点。讨论会的主持人是神经网络的鼻祖之一皮茨(Walter Pitts)。
他最后总结时说:“(一派人)企图模拟神经系统,而纽厄尔则企图模拟心智(mind)……但殊途同归。”这预示了人工智能随后几十年关于“结构与功能”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开聊达特茅斯会议之前,先说说 6 个最关键的人。首先,会议的召集者麦卡锡(John McCarthy)当时是达特茅斯学院的数学系助理教授。
1954年,达特茅斯学院数学系同时有4位教授退休,这对达特茅斯这样的小学校而言真是不可承受之轻。刚上任的年轻系主任克门尼(John Kemeny)之前两年才在普林斯顿大学逻辑学家丘奇(Alonzo Church)门下取得了逻辑学博士,于是跑到母校求援。

AI缘起——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美国汉诺斯小镇宁静的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麦卡锡、马文·闵斯基、克劳德·香农等学者聚在一起,共同讨论着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问题。他们讨论了很久,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却为讨论内容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自此,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1956年也就成为了人工智能元年。

关于人工智能的缘起,在达特茅斯会议前,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图灵。

1950年,图灵发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出并尝试回答“机器能否思考”这一关键问题。

图灵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的测试方法,也就是我们后来更为熟悉的图灵测试。根据《艾伦·图灵传》中的介绍,图灵设想了一种游戏:房间中有一男一女,房间外的人向房间内的男女提问,里面的两个人只能以写字的方式回答问题,然后请房间外的人猜测, 哪一位回答者是女人。注意,在这一测试中,男人可以欺骗猜测者,让外面的人以为自己是女人,女人则要努力让猜测者相信自己。而将这一男一女换成人与计算机,如果猜测者无法根据回答判断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那么可以判断计算机具有人类智能。

1952年,图灵在一场BBC广播中,提出一个新的更为具体的想法:让计算机来冒充人,如果判断正确的人不足70%,也就是超过30%的人误认为与自己说话的是人而不是计算机,那么可以判断计算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测试自诞生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图灵奖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也被冠以“人工智能之父”的称号。

人工智能的起源公认为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这次大会标志着“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诞生。先介绍下本次大会的关键学者。

会议的主要发起人——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计算科学家、认知科学家,也是他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麦卡锡对于人工智能的兴趣始于1948年参加的一个名为“脑行为机制”的讨论会,会上,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的自复制自动机(可以复制自身的机器)激起麦卡锡的好奇,自此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上模拟智能。达特茅斯会议前后,麦卡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下棋。

另一位积极的参与者是当时在哈佛大学的明斯基(Marvin Minsky,1969年图灵奖获得者),他的老师塔克(Albert Tucker)多年来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非线性规划和博弈论。1951年,明斯基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Snare。在Snare的基础上,明斯基解决了“使机器能基于对过去行为的知识,预测当前行为的结果”这一问题,并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Neural Nets and the Brain Model Problem》。

塞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模式识别的奠基人,后来领导了MAC项目,这个项目后被分为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又合并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大的实验室MIT CSAIL。

另外两位重量级参与者是纽厄尔(Alle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Simon),这两位学者后来共享了1975年的图灵奖。

纽厄尔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后,加入了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并结识了西蒙,开始了他们一生的合作。纽厄尔和西蒙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简单的说就是:智能是对符号的操作,最原始的符号对应于物理客体。这一假设与西蒙提出的有限合理性原理成为人工智能三大学派之一——符号主义的主要依据。后来,他们与珀里思(Alan Perlis,第一届图灵奖获得者)共创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

最后,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Shannon),他比其他几位年长10岁左右,当时已经是贝尔实验室的大佬。1950年,香农发表论文《Programming a computer for playing chess》,为计算机下棋奠定了理论基础。

除上述学者外,IBM的塞缪尔(Arthur Samuel),达特茅斯的摩尔(Trenchard More)、算法概率论的创始人所罗门诺夫(Ray Solomonoff)等学者也参与了这次会议。

1953年夏天,麦卡锡和明斯基都在贝尔实验室为香农打工。香农当时在研究图灵机及是否可以用图灵机作为智能活动的理论基础,但是麦卡锡只对计算机实现智能感兴趣。由于与香农研究方向上的不同加上麦卡锡认为香农在一些时候过于理论,所以麦卡锡与IBM第一代通用机701的主设计师罗切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计划搞一次活动,主要讨论机器模拟智能,并说动香农与明斯基共同写了一个项目建议书以寻求活动资助。

麦卡锡给这个活动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以下7个方面:

达特茅斯研讨会进行了两个月,其中,纽厄尔和西蒙公布的程序“逻辑理论家”(Logic Theorist)引起参会者极大的兴趣,这个程序模拟人证明符号逻辑定理的思维活动,并成功证明了《数学原理》第2章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被认为是用计算机探讨人类智力活动的第一个真正成果,也是图灵关于机器可以具有智能这一论断的第一个实际证明。此外,逻辑理论家开创了机器定理证明这一新的学科领域。

最后补充一下,在达特茅斯会议期间,“人工智能”这一词虽然被提出,但并没有获得大家的完全认可,尤其是纽厄尔和西蒙,他们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偏向于功能学派,他们更主张用“复杂信息处理”这个词。"人工智能"一词真正被学界接受要到1965年,德雷弗斯(Hubert Dreyfus)发表了著名的《炼金术与人工智能》报告,这一报告对当时人工智能的研究提出质疑,意图说明这些研究是没有基础的无用功。由于报告标题与内容过于大胆,最初兰德公司仅以备忘录的方式发布了油印版,直至1967年,兰德公司才正式发布了这一报告的印刷版。该报告后来成为兰德公司销量最高的报告之一,在AI学者中广为流传,关于这一报告的具体影响,我们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为大家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约翰·麦卡锡的人工智能之父

如今我们能享受到的每一份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其中都有图灵的一份功劳,在短短的41年里,他取得了太多太多的成就,但一个愚昧且狭隘的时代,促成了这位旷世天才的过早陨落,造物弄人,这也许是大多天才的无奈。
麦卡锡是一个天赋很高的人,还在上初中时,他就弄了一份加州理工大学的课程目录,按目录自学了大学低年级的高等数学教材,做了教材上的所有练习题。这使他1944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以后可以免修头两年的数学,并使他虽因战时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正在进行之中,美国也在珍珠港事件后宣布参战)要在军队中充任一个小职员,占去了部分时间,仍得以·在1948年按时完成学业。然后到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于1951年取得数学博士学位。麦卡锡留校工作两年以后转至斯坦福大学,也只呆了两年就去达特茅斯学院任教(达特茅斯学院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在那里,他发起了并成功举办了成为人工智能起点的有历史意义的“达特茅斯会议”。1958年麦卡锡到MIT任职,与明斯基一起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并第一个提出了将计算机的批处理方式改造成为能同时允许数十甚至上百用户使用的分时方式的建议,并推动MIT成立组织开展研究。其结果就是实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分时系统——基于IBM 7094的CTSS和其后的MULTICS。麦卡锡虽因与主持该课题的负责人产生矛盾而于1962年离开MIT重返斯坦福,未能将此项目坚持到底,但学术界仍公认他是分时概念的创始人。麦卡锡到斯坦福后参加了一个基于DECPDP—1的分时系统的开发,并在那里组建了第二个人工智能实验室。麦卡锡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始于他当研究生的时候。1948年9月,他参加了一个“脑行为机制”的专题讨论会,会上,冯·诺伊曼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复制自动机的论文,提出了可以复制自身的机器的设想,这激起了麦卡锡的极大兴趣和好奇心,自此就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的智能。1949年他向冯·诺伊曼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者极表赞成和支持,鼓励他搞下去。在达特茅斯会议前后,麦卡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下棋。下棋程序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减少计算机需要考虑的棋步。麦卡锡经过艰苦探索,终于发明了著名的α-β搜索法,使搜索能有效进行。在。-p搜索法中,麦卡锡将结点的产生与求评价函数值(或称返上值或倒推值)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某些子树结点根本不必产生与搜索。之所以称为。—p搜索法,是因为将处于取最大值级的结点的返上值或候选返上值PBV称为该结点的α值,而将处于取最小值级的结点的候选返上值或返上值称为该结点的p值。这样,在求得某结点的。值时,就可与其先辈结点的p值相比较,若。≥p,则可终止该结点以下的搜索,即从该结点处加以修剪,这叫p修剪;而在求得某结点的p值时,就可与其先辈结点的α值相比较,若p≤。,则可终止该结点以下的搜索,即从该结点处加以修剪,这叫。修剪。为了说明。-p修剪,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设在取火柴棍的游戏中,A、B两人轮流从N根火柴中取1根或2根,不得多取,也不能不取。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者胜。用A(n)、B(n)表示轮到A或B时有n根火柴的状态,当n:5时轮到A取,A有两种可能,一是取2根火柴进入B(3),另一是取1根火柴进入B(4)。显然,进入B(3)后,不管B取几根,A必胜,故A必走这一步,余下的分支不必再搜索了。。-p搜索法至今仍是解决人工智能问题中一种常用的高效方法。至于达特茅斯会议,当东道主的麦卡锡是主要发起人,另外3个发起人是当时在哈佛大学的明斯基(1969年图灵奖获得者),IBM公司的罗杰斯特,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麦卡锡发起这个会议时的目标非常宏伟,是想通过10来个人2个月的共同努力设计出一台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会议的经费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包括每个代表1 200美元加上外地代表的往返车票。会议的原始目标虽然由于不切实际而不可能实现,但由于麦卡锡在下棋程序尤其是α—β搜索法上所取得的成功,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和纽厄尔这两人是1975年图灵奖获得者带来了已能证明数学名著《数学原理》一书第二章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的启发式程序“逻辑理论家”LT,明斯基带来的名为Snarc的学习机的雏形(主要学习如何通过迷宫),这使会议参加者仍能充满信心地宣布“人工智能”这一崭新学科的诞生。

赫伯特·西蒙的生平年表

1916年6月15日 西蒙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米尔沃尔,父亲是一名在德国出生的电气工程师,母亲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钢琴演奏家。1933年 进入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学习。在上大学时,西蒙就对密尔沃基市游乐处的组织管理工作进行过调查研究,这项研究激发起了西蒙对行政管理人员如何进行决策这一问题的兴趣,这个课题从此成为他一生事业中的焦点。1936年 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取得政治学学土学位。之后,他应聘到国际城市管理者协会ICMA(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rs’Association)工作,很快成为用数学方法衡量城市公用事业的效率的专家。在那里,他第一次用上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实践经验对他后来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1937年 圣诞节在威斯康辛州米尔沃尔,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秘书多萝西娅·派伊结婚。1939年 转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负责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对地方政府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研究。这期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组织机构如何决策的研究。这一论文成为其代表作《管理行为》的雏形。1942年 在完成洛克菲勒基金项目以后,西蒙转至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政治科学系,在那里工作了7年,其间还担任过该系的系主任。1943年 经其母校芝加哥大学进行评审与答辩后,被授予政治学博士学位。1949年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济管理研究生院任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在这里做出的。1956年夏天 数十名来自数学、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等各种领域的学者聚集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讨论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并根据麦卡锡的建议,正式把这一学科领域命名为“人工智能”。西蒙和纽厄尔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而且他们带到会议上去的“逻辑理论家”是当时唯一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软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因此,西蒙、纽厄尔以及达特茅斯会议的发起人麦卡锡和明斯基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1957年 西蒙与别人合作开发了IPL语言(1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在AI的历史上,这是最早的一种AI程序设计语言,其基本元素是符号,并首次引进表处理方法。1958年 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1960年 西蒙夫妇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表明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搜索的过程,其效率取决于启发式函数(heuristic function)。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西蒙、纽厄尔和肖又一次成功地合作开发了“通用问题求解系统GPS(General Problem Solver)。GPS是根据人在解题中的共同思维规律编制而成的,可以解11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从而使启发式程序有了更普遍的意义。1966年 西蒙、纽厄尔和贝洛尔(Baylor)合作,开发了最早的下棋程序之一MATER。1968年 被任命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969年 美国心理学会由于西蒙在心理学上的贡献而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Award)。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西蒙提出“决策模式理论”这一核心概念,为当前受到极大重视的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奠定了理论基础。1970年 在研究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中,西蒙发展与完善了语义网络的概念和方法,把它作为知识表示(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种通用手段,并取得很大成功。1972年7月 作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代表团成员之一第一次到中国访问。之后又9次来华访问。1975年 他和艾伦·纽厄尔因为在人工智能、人类心里识别和列表处理等方面进行的基础研究,荣获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1976年 西蒙和纽厄尔给“物理符号系统” 下了定义,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说”PSSH(Physical Symbol System Hypothesis),成为人工智能中影响最大的符号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而这一学说则鼓励着人们对人工智能进行伟大的探索。这也是两人在人工智能中做出的最基本的贡献。1976—1983年间 西蒙和兰利(Pat W.Langley)、布拉茨霍夫(Gary L.Bradshaw)合作,设计了有6个版本的BACON系统发现程序,重新发现了一系列著名的物理、化学定律,证明了西蒙曾多次强调的论点即科学发现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问题求解,因此也可以用计算机程序实现。1978年 由于西蒙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过程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80年 中国天津大学聘任西蒙为该校名誉教授,并派出一些学者在西蒙指导下进行短期记忆方面的研究。1985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授予西蒙教授名誉研究员称号。1986年 因其在行为科学上的出色贡献而荣获美国全国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1995年 在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被授予终身荣誉奖。2001年2月9日 西蒙去世,享年85岁。

马文·明斯基的主要成就

提出关于思维的基本理论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图灵正是在这里开始研究机器是否可以思考这个问题的,明斯基也在这里开始研究同一问题。1951年他提出了关于思维如何萌发并形成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建造了一台学习机,名为Snare。Snare是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其目的是学习如何穿过迷宫,其组成中包括40个“代理”(agent,国内资料也有把它译为“主体”、“智能体”的)和一个对成功给予奖励的系统。基于agent的计算和分布式智能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明斯基也许是最早提出agent概念的学者之一。Snare虽然还比较粗糙和不够灵活,毕竟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早的尝试之一。在Snare的基础上,明斯基综合利用他多学科的知识,解决了使机器能基于对过去行为的知识预测其当前行为的结果这一问题,并以“神经网络和脑模型问题”(Neural Nets and the Brain Model Problem)为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1954年取得博士学位。 组织发起人工智能会学成以后,他留校工作3年,其问他与麦卡锡、香农等人一起发起并组织了成为人工智能起点的“达特茅斯会议”,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明斯基的Snare,麦卡锡的α-β搜索法,以及西蒙和纽厄尔的“逻辑理论家”(10sicTheorist)是会议的三个亮点。1958年,明斯基从哈佛转至MIT,同时麦卡锡也由达特茅斯来到MIT与他会合,他们在这里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明斯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975年他首创框架理论(frame theory)。框架理论的核心是以框架这种形式来表示知识。框架的顶层是固定的,表示固定的概念、对象或事件。下层由若干槽(slot)组成,其中可填入具体值,以描述具体事物特征。每个槽可有若干侧面(facet),对槽作附加说明,如槽的取值范围、求值方法等。这样,框架就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描述事物的信息,如何使用框架的信息,对下一步发生什么的期望,期望如果没有发生该怎么办,等等。利用多个有一定关联的框架组成框架系统,就可以完整而确切地把知识表示出来。开发世界最早的机器人明斯基还把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能够模拟人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使机器人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明斯基的另一个大举措是创建了著名的“思维机公司”(Thinking Machines,Inc.),开发具有智能的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思维机公司开始推出著名的“连接机”(Connection Machine)系列CM-1,CM-2和CM-5,把大量简单的存储一处理单元连接成一个多维结构,在宏观上构成大容量的智能存储器,再通过常规计算机执行控制、I/O和用户接口功能,能有效地用于智能信息处理。CM—l由4个象限组成,每个象限包含多达16 384个一位处理器,全部处理器则分为4096组,组间形成12维超立方体结构,其集成峰值速度达到每秒600亿次。CM-5的结点数更多,功能更强。“虚拟现实”的倡导者明斯基也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倡导者,虽然VR这个名词与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与明朗起来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明斯基就自己造了一个名词,叫telepresence,直译应为“遥远的存在”或“远距离介入”,明斯基所谓的telepresence是这样一种设备或环境,它允许人体验某种事件,而不需要真正介入这种事件,比如感觉自己在驾驶飞机,在战场上参加战斗,在水下游泳,等等,实际上这些事都没有发生。明斯基提出过利用微型摄像机、运动传感器等设备来实现telepresence的一些方案。明斯基的telepresence不是和现在研究的虚拟现实如出一辙吗?明斯基作为人工智能的倡导者之一,是坚信人的思维过程可以用机器去模拟,机器也可以有智能的。他的一句流传颇广的话就是:“大脑无非是肉做的机器而已”(the brain happens to be a meat machine)。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他的这种观点遭到了另一位图灵奖获得者威尔克斯针锋相对的抨击,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去判断。

人工智能与设计(一):AI 发展历史

姓名:饶明磊

学号:19021210815

【嵌牛导读】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设计师会不会担心自己被取代?

【嵌牛鼻子】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创意设计

【嵌牛提问】人工智能对设计起到辅助作用还是会完全取代设计师?

【嵌牛正文】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本人业余偶尔做一些设计、摄影之类的艺术活动,经常接触到一些创意软件,发现最近几乎每一款创意软件的重磅更新都体现在了人工智能算法的加入。包括本人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关调试软件也是在不断加入人工智能调试算法,更加智能化了。从设计方面着手,我在想,以后人工智能会不会完全取代设计师和工程师呢?

为了更好理解人工智能和设计的关系,我开始涉猎一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和相关专业的同学探讨这个方面的话题,从当初觉得人工智能只会让大部分设计师失业,到现在觉得人工智能只是一个设计的辅助工具,也算是成长了不少。

这个专题将分成三个部分来调研,用三篇文章较为详细地将 AI 的历史、定义以及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呈现给大家。



说起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词,不得不提及人工智能的历史。人工智能的概念主要由Alan Turing提出:机器会思考吗?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对话而不被辨别出其机器的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具有智能的特征。同年,Alan Turing还预言了存有一定的可能性可以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说明: Alan Turing (1912.6.23-1954.6.7)曾协助英国军队破解了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因提出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不同领域(数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科学家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为研究学科。



2006年达特茅斯会议当事人重聚,左起:Trenchard More、 John McCarthy 、 Marvin Minsky 、Oliver Selfridge、Ray Solomonoff

达特茅斯会议之后是大发现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讲,这一阶段开发出来的程序堪称神奇:计算机可以解决代数应用题、证明几何定理、学习和使用英语。在众多研究当中,搜索式推理、自然语言、微世界在当时最具影响力。

大量成功的AI程序和新的研究方向不断涌现,研究学者认为具有完全智能的机器将在二十年内出现并给出了如下预言:

1958年,H. A. Simon,Allen Newell:“十年之内,数字计算机将成为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十年之内,数字计算机将发现并证明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

1965年,H. A. Simon:“二十年内,机器将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

1967年,Marvin Minsky:“一代之内……创造“人工智能”的问题将获得实质上的解决。”

1970年,Marvin Minsky:“在三到八年的时间里我们将得到一台具有人类平均智能的机器。”

美国政府向这一新兴领域投入了大笔资金,每年将数百万美元投入到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四个研究机构,并允许研究学者去做任何感兴趣的方向。

当时主要成就:

神经网络机、世界第一台机器人被制造出来了;贝尔曼公式( 增强学习 雏形)被提出;感知器( 深度学习 雏形)被提出;搜索式推理被提出

然而遇到了 第一次寒冬(1974年—1980年)

70年代初,AI遭遇到瓶颈。研究学者逐渐发现,虽然机器拥有了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但遭遇到当时无法克服的基础性障碍,AI停留在“玩具”阶段止步不前,远远达不到曾经预言的完全智能。

当时主要问题:

计算机运算能力有限,解决不了超大型的计算问题,同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充分

当时有一个莫拉维克悖论:如果机器像数学天才一样下象棋,那么它能模仿婴儿学习又有多难呢?然而,事实证明这是相当难的。

1987年,AI 硬件的市场需求突然下跌。科学家发现,专家系统虽然很有用,但它的应用领域过于狭窄,而且更新迭代和维护成本非常高。同期美国Apple和IBM生产的台式机性能不断提升,个人电脑的理念不断蔓延;日本人设定的“第五代工程”最终也没能实现。人工智能研究再次遭遇了财政困难,一夜之间这个价值五亿美元的产业土崩瓦解。

当时主要问题:

1.受到台式机和“个人电脑”理念的冲击影响

2.商业机构对AI的追捧和冷落,使AI化为泡沫并破裂

3.计算机性能瓶颈仍无法突破

4.仍然缺乏海量数据训练机器

在摩尔定律下,计算机性能不断突破。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发展迅速,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高潮。

摩尔定律起始于Gordon Moore在1965年的一个预言,当时他看到因特尔公司做的几款芯片,觉得18到24个月可以把晶体管体积缩小一半,个数可以翻一番,运算处理能力能翻一倍。没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预言成真了,下面几十年一直按这个节奏往前走,成为了摩尔定律。

主要事件

1997 年:

IBM的国际象棋机器人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2005 年:

Stanford开发的一台机器人在一条沙漠小径上成功地自动行驶了131英里,赢得了DARPA挑战大赛头奖;

2006 年:

1.Geoffrey Hinton 提出多层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

2.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提出“云计算”概念

2010 年:

Sebastian Thrun领导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曝光,创下了超过16万千米无事故的纪录

2011 年:

1.IBM Waston参加智力游戏《危险边缘》,击败最高奖金得主Brad Rutter和连胜纪录保持者Ken Jennings

2.苹果发布语音个人助手Siri

3.Nest Lab发布第一代智能恒温器Nest。它可以了解用户的习惯,并相应自动地调节温度

2012 年:

Google发布个人助理Google Now

2013 年:

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率获得突破性进展

2014 年:

1.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小冰聊天机器人和语音助手Cortana

2.百度发布Deep Speech语音识别系统

2015 年:

1.Facebook发布了一款基于文本的人工智能助理“M”

2016 年:

1.Google AlphaGo以比分4:1战胜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

2.Chatbots这个概念开始流行

3.Google发布为机器学习定制的第一代专用芯片TPU

4.Google发布语音助手Assistant

2017 年:

1.AlphaGO在围棋网络对战平台以60连胜击败世界各地高手

2.Google开源深度学习系统 Tensorflow 1.0正式发布

3.Google AlphaGo以比分3:0完胜世界第一围棋九段棋手柯洁

4.默默深耕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苹果在WWDC上发布Core ML,ARKit等组件

5.Google发布了ARCore SDK

6.百度AI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Dueros语音系统,无人驾驶平台Apollo1.0自动驾驶平台

7.华为发布全球第一款AI移动芯片麒麟970

8.iPhone X 配备前置 3D 感应摄像头(TrueDepth),脸部识别点达到3W个,具备人脸识别、解锁和支付等功能;配备的A11 Bionic神经引擎使用双核设计,每秒可达到运算6000亿次

9.AlphaGo Zero完全从零开始,不需要任何历史棋谱的指引,更不需要参考人类任何的先验知识,仅需要4个TPU,并花三天时间自己左右互搏490万棋局,最终无师自通完爆阿法狗100-0

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次人工智能浪潮给予了肯定,认为这次人工智能浪潮能引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逐渐开始在保险,金融等领域开始渗透,在未来健康医疗、交通出行、销售消费、金融服务、媒介娱乐、生产制造,到能源、石油、农业、政府……所有垂直产业都将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受益,那么我们现在讲的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

详情参见下一篇:人工智能与设计(二):AI 是什么?

卫一欧的媒体报道

卫一欧:虔善面对缺憾人生(图)■《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22日第3版“新闻/人物”■ 特约撰稿 张小武虽然她的生命遭遇早逝的遗憾,但却在28载里“生如夏花”——她青春自然,微笑常现,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展现出翩翩风采;她的课堂座无虚席,让人印象深刻,听众不乏同事和比她年龄都大的研究生;她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自发地写给她几百张字条,篇篇都是由衷真挚的赞美与感念;她即使身患重疾,也不愿缺席深爱的讲台,即使卧床不起,仍然与学生分享着对生命的体悟。28载,她用谨学善思面对缺憾人生,用宁静致远对抗时代喧嚣,即便离去,这人间也无法抹去她曾经坚毅的存在。她叫卫一欧,生前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的11月7日,她28岁的生命因一种名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疾病戛然而止。坚强,恍如昨日2010年11月7日凌晨,卫父在女儿的网络主页上贴出了一篇文章——《吾子当为吾师》。文中写道:“在人格境界、学知范畴、思想高度、知识精度等领域内,女儿是父母敬爱、亲爱的老师……”文章很快引来回复:“我是卫老师的一名普通学生……有幸在学习生涯中遇到卫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沉浸于学生们的留言,卫父怎样都不愿相信女儿离去的事实,一切恍如昨日——离世的前一天,卫一欧还在备课,准备在下个学期开学时重新回到学生们中间。更早的几天前,她让父母准备了轮椅,当爸爸妈妈轻轻把她扶坐在轮椅上时,他们居住的山西师大简陋狭窄的5号楼宿舍里,荡漾起久违的欢笑声。母亲推着女儿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父亲问当时已全身浮肿的女儿:“这样出去被大家看见,你不会感觉难为情吗?你还那么年轻啊!”女儿答:“爸爸,只要能去上课,怎么都行,没有什么可难堪的……”但有时候,她也会对父母说:“身上能有一会儿不这么疼该多好啊!”离世两周前,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田金平见到了卫一欧,对她说:“你的身体不太好,可能暂时不能上课了,但是可以作一些研究。”事实上,卫一欧一直在作着这样的尝试,自从病倒,她就把平时上课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作为素材,融入自己的学习体验,注入理性思考,撰写了一篇近万字的论文——《灵感的温床》。美国电影《飘》的主题曲《吾之真爱》和电影《哥伦布》主题曲《远航》是卫一欧很喜欢的两首英文歌曲,她曾一度珍藏着舍不得听,有一次她对父亲说:“爸爸,我先不听这两首歌——留着,等我梦想成真,远走高飞的那一天再听。”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偶尔会把播放器的音量开到很高,低频回响溢出耳机,她神情庄严肃穆,静静地感悟着这两支歌曲的境界。每当此刻,两行泪珠便慢慢地涌出她的眼底……梦开始的地方卫一欧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英语教师。1982年出生的她,在9岁时与英语结缘。那年,父亲递给她一本《许国璋英语》。在封面上写道:“至少应该懂得第二语言,你将因之更加丰富与深刻,会进入一个新的意识境界。”这段话给卫一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此后的小学与中学时代,卫一欧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厨房里给母亲朗读英文。读多了,她几乎能和英文原版磁带里的发音一模一样。从高一到高三,卫一欧进入了一种“越读越多、越多越懂、越懂越读”的良性学习状态。经过近10年的积累,18岁那年一进入大学,卫一欧便在专业上显露头角。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田金平是卫一欧大学英语的任课教师,见证了这个女孩在本科4年里的成长。“印象中,卫一欧是我教过的学生中英语口语最棒的,她认真负责,富有毅力,做事全力以赴,她的名字总是和山西师大的很多‘第一’连在一起。”在大学时代,卫一欧曾多次获得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西师范大学赛区一等奖、山西省第一名;2004年代表中国赴泰国参加“全亚国际英语大专辩论赛”,获“国际优秀辩手奖”;她毕业前夕,山西师范大学颁布校长嘉奖令,通报嘉奖她“为我国及我校赢得了荣誉”,号召全校师生向她学习……卫一欧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是因为她最亲近的人。卫一欧的父亲长期从事视觉艺术方面的教学与创作,使女儿对教师工作向往已久。毕业前夕,她告诉爸爸,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一名像自己高中班主任那样的老师——高中班主任曾为她的英语学习付出过很大精力,对她的成长与生活亦有帮助,那位老师即使后来离开了山西师大附中,还时常挂念着卫一欧。这让卫一欧觉得,教师是个可亲可敬的职业。2004年的夏天,田金平了解到卫一欧有当一名教师的心愿,便邀请她留校任教。在留校试讲环节,课讲到一半时,就有评审老师示意她不用往下讲了——大家对她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没有丝毫怀疑。但是有人提出了担忧:“她的身体能行吗?”2003年夏天的一节体育课上,卫一欧不小心把脚扭了。本来很简单的病,看了好多医生都不见好转,更糟的是她的脚趾开始发炎,继而蔓延至全身,发作时疼痛难忍。这个病使她的身体不能再像原来那样灵活而有活力,她努力克服行动不便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力争让自己显得和周围人没有区别。不过,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大学教师,考验的不仅仅是智力和能力,身体显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田金平觉得,将来卫一欧即使不能讲课,也可以指导参加英语竞赛的学生,“这么好的苗子,不留下可惜了”。最后,在学院的坚持下,即将迎来22岁生日的卫一欧成为了山西师大外国语学院唯一一位仅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讲台上的“冰山”留校试讲时老师们对她身体的不放心让卫一欧更想在教师岗位上做出点样子来。在讲第一节课之前,卫一欧问爸爸:“怎样才能讲好课?”卫父告诉女儿,陆游的儿子曾问父亲怎样才能写好诗,陆游回答“功夫在诗外”。她对女儿说,无论哪种性质的工作都是创作,要旁征博引,努力占领知识的制高点。初登讲台,卫一欧要求自己对每一节课都悉心准备,力争弄懂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所听不虚。备课的时候,每涉及一个新范畴,她都深入其中,思考、学习,过后总是情不自禁地感叹:“我学的东西太少了,求深愿达,我一定要读3个博士学位。”他对父亲说,“我们可不能出现知识的硬伤。”这话对卫父也是个提醒,他也以此自勉,常觉得女儿就是自己的老师。除了父亲的欣赏,卫一欧在教学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换来了学生对她的认可,学生们的喜爱,甚至给她带来了点小烦恼。有一回,卫一欧替学校一位老师代了一节课,当那位老师再回到课堂时,学生要求“让卫老师教”,后来,这位老师再见到卫一欧时就形同陌路了。这事让卫一欧难过了好久,她曾多次问父亲“这是为什么”。执教期间,时而发生的另一种情况也让卫一欧不知所措。课间学生们围绕着老教授提出问题,她也站在一边静静倾听,突然有学生发现了她,顿时转过身来“围攻”卫老师。她打电话给父亲:“爸爸,学生们率真没有顾忌地转向我,我心里多么紧张啊,很害怕教授因此心存芥蒂……”父亲告诉她,要相信教授的胸怀。学生姚秀娟和卫老师相识是在2004年,那时她刚进入大学不久,与老师年龄相仿,卫一欧教她听力课。卫老师上课时常常比学生先到教室,课上,总是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对每个学生都公平对待。“她课上得棒,英语口语好,在发音和阅读上对我帮助很大。”时隔7年,姚秀娟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作为理科生,薛晓飞学习英语有点费劲,可在卫老师的课上,她觉得轻松且能学到很多东西。知道薛晓飞的情况后,卫老师下课总喊她一起走,利用这段时间帮她补习。没课的时候,薛晓飞就发信息找卫老师,卫一欧如果没有课,就给她“开小灶”单独辅导。后来,薛晓飞了解到,老师还在给班上一个来自福建的学生单独补习,这位学生口音较重,老师几乎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教她发音。卫一欧还常将处世的道理融进课堂教学里,她早年的学生于小娟记得卫老师讲课时说过:“很多时候,外界的环境和条件都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内心的定位。这样,一个人就不会因拘泥于眼前的得失而迷茫,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已经当老师的于小娟深受卫老师的影响:“我欣赏她这种精神层面上的人,她最大的闪光点不是奖牌,而是思想,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高洁的人。”在卫一欧的网络主页上,有更多的学生忆及她课堂上的细节,感动于她为自己学业带来的指导。曾有学生问她:“卫老师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对此,卫一欧引用海明威的话作为回答:“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是庄严宏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工作着美丽着在卫一欧的教师生涯中,虽然常常与病痛为伴,但是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让她觉得工作是那么美丽。2005年冬季的一天,卫一欧下课后走在回住所的路上,学生郭恒达向卫老师走来:“卫老师,谢谢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郭恒达是在一次英语角的活动中认识卫老师的。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喜欢英语,常利用自己的专业课时间,偷偷溜进外国语学院听卫老师的课。有老师出面干涉,在卫老师的疏通下,他得以继续听课,并进而提出了转至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习的申请。当外国语学院老师对他进行考察时,卫老师再次出面证实了他的情况,使他“转业”成功,梦想成真。出于感激,郭恒达向老师送出了自己的心意——一条蓝色的围脖。“你实现心愿了,真为你高兴,但是这礼物我不收,请你谅解好吗,你的心意我一定会记住的。”卫一欧说。郭恒达只好再次道谢,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去。这一情形被站在远处的父母看到了,问及此事,卫一欧说:“我也做过学生,当学生不容易,不能让他们心里受委屈,能帮就帮一下。学生花钱来上学,不欠我什么,是我欠他们的,我能给学生的只是一点有限的知识。”虽然,不收礼是卫一欧的习惯,不过有一件礼物她还是破例收下了。2006年夏天,学生们给她写了几百份感谢与祝福,并手工制成了一个十字绣枕套,把美好的祝愿缝在了上面。得知学生们的这一举动,她幸福地哭了。此后,当学生送她一些纪念性的礼物时,她会用心收下,视为珍宝,比如一本纪念册、一叠厚厚的留言等。在给父亲的信里,她说:“这些是我工作的最高奖赏,爸爸,记得有一本书叫《工作着是美丽的》,可真是这样啊!”用生命去证明卫一欧喜欢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每个角落,每一秒,都有奇妙的未知,我们都面对命运。”虽然,卫一欧用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投入,收获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肯定,但是,她无法逃避自己的命运。2006年9月,卫一欧高分通过了GRE考试,拿到了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录取通知书,并获得最高奖学金。到大洋彼岸的英语国度留学,是卫一欧梦寐以求的。可是,在即将启程追逐她的留学梦想时,病魔袭来,她病倒了。卫父在多方求医和自己钻研的过程中,终于弄懂了女儿的病,这是一种叫做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疾病,患者常常突然神经根剧烈疼痛,肢体软瘫,迄今无有效治疗方法。从2006年至2008年,卫一欧在北京整整看了两年病。但是,她的病症却日渐严重,行走日趋困难,脸部也开始浮肿,生命遇到了严酷的挑战。达特茅斯学院曾承诺录取名额为她保留两年,2008年时,卫一欧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可能出国学习了,在北京家中怀抱着录取通知书躺在床上整整哭泣了一天,最终向大洋彼岸发出了告退信函。之后,她拖着病体返回山西师大外国语学院,再次走上讲台。她对父母说,即使倒下也要倒在校园里。2008年暑假开学前后,外国语学院安排了一次学习动员,当卫一欧的声音传出扬声器时,很多同学觉得熟悉,仔细一听,“卫老师回来啦”。这次回校,妈妈一直陪在卫一欧身边。学校在教师宿舍为她们安排了一间房子,母女住在里面,上课前,母亲要很早就扶着女儿去教室。这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对平常人而言10分钟足矣,而卫一欧由于神经炎发作,昼夜都在疼痛与肌无力中度过,常常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才能走完。那两年,在山西师范大学校园里,经常有人看到一位母亲搀扶着自己的女儿向教室踽踽而行,走几步就歇一会儿,此情此景让很多师生动容。院长田金平说:“卫老师在山西师大工作的6年里,从来没有迟到过,这一点,很多身体健康的老师都未必能做到。”虽然身受疾病的侵袭与行动不便的制约,卫一欧仍然坚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在集体备课、例行会议、英语比赛中,甚至学生在北京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决赛时都能看到她坚定而温暖的笑容。2008年秋季,外国语学院接受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时,卫一欧不顾身体的不适,与同事们一起工作到深夜,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才不舍地离开。课堂上,由于疼痛难忍,她只能坐着授课。夏天炎热,为了保证收听的效果,听力课上她始终都戴着厚厚的耳机,下课时,有学生发现她的耳朵都捂红了。学生郭玉虹记得,她在大四那年参加学校辩论队培训的时候,每次在陪老师往回走的路上,便一刻不停地唱歌、讲笑话。那时老师总是低着头,努力前行着,每一步如美人鱼上岸般折磨,但她的唇角却挂着微笑。在天堂盛开2009年夏天,卫一欧的病情加重了。她在一次下课后突然难以挪步——就在这一天,她用了两个半小时,从教室一步一步地依靠着母亲的身体,挪到了所住的公寓楼前,她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开始上楼,一级、两级、三级……终于,走到了屋子里。自此,校园里很难再见到她的身影。在2009年上半学期的视听说课上,学生李婧认识了卫老师。2010年6月,李婧毕业离校前夕,特别想再见见卫老师,便和好友武艳玲来到了老师的家。李婧记得,卫老师住在一幢四层楼房的顶层,打开房门热气迎面扑来,空调老旧,几乎不起什么作用。看到病重的老师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她们感到难过。卫老师却很开心,主动和她们聊起了在泰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赛的经历,说“锥子总会从口袋里钻出来的”。谈起自己的身体,卫老师说她走路慢得就像蜗牛,还打趣说蜗牛爬到乌龟的背上,感叹乌龟爬得真快。老师还问起她们毕业后的打算,言语中多是鼓励和祝愿。离开时,他们想和老师照张照片留作纪念,但老师说自己这个样子不合适,像动物蜕变一样,等好转了再照。遗憾的是,这个心愿未能实现。2010年11月7日,卫一欧带着对讲台的思念,离开了这个世界。2010年11月9日,卫一欧去世两天后,在山西师大外国语学院举行的追悼会上,很多认识和不认识她的人排了好长的队为卫一欧送行。大家围绕着轻轻躺在透明石棺、身边洒满兰花的卫一欧身旁,缓缓走过。外国语学院院长田金平代表学院致悼词,念完短短的一段话,他已泪流满面。自从女儿生病后就陪伴在身边的妈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突然跪倒在地,从悲戚的哭声中,用力重复着“谢谢大家”这句话,让在场的每个人为之潸然泪下。卫一欧的学生曹浦宁在悼文中写道:“姐姐,有人说你的生命之花凋零了,但我更愿意相信,你的生命之花从来都只以同一个姿态示人——那就是绽放的美丽,从始至终,从未枯萎,像兰花一样,悠悠散发着淡雅香气。现在,你一定是开在天堂里了吧!”绵绵的怀念卫老师在天堂里盛开,学生们在心里怀念。尽管没有留下合影,武艳玲却录下了老师讲课的声音,有时候听听声音,老师的样子就浮现在了眼前。好像卫老师又一次像大姐姐般叮嘱她写论文的技巧,又一次倾听她心头的烦恼。“她美丽,善良,像一个落入凡间的天使,很特别。”这是学生于小娟印象中的卫一欧。姚秀娟是卫一欧带的第一届学生,厦门大学读博士。在生活和成长的道路上,遇到问题时总会向老师咨询,甚至失恋也不例外。她动情地回忆,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女孩仿若长者,总能给她指点迷津。老师告诉她,做事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2007年从山西师大毕业后,她和只教过自己一年的卫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发信息过去,卫一欧都会认真回复,开头往往是“Dear girl”。在早几届的学生薛晓飞看来,卫一欧不仅是个姐姐,还是个素雅、美丽的青春女孩。在她的印象中,卫一欧从不施粉黛,只是把头发收拾得干净利落,穿着和学生无异,这甚至让卫一欧遇到不少麻烦,学校规定学生不能乘电梯,有一回行走不便的她甚至被保安拦在了电梯外。不过,也有人说她在追随时尚这方面,有点不太像年轻人。一位只见过她照片的学生觉得卫一欧不太像很多人眼中的“80后”,而是严肃稳重、美丽大方,骨子里透露出一股静美和高雅。还有人看到学生对她的好评,以为卫一欧怎么也得有20年教龄了。对此,卫一欧自己也说,“特别不合时尚之风,衣着穿戴、音乐电影的选择趋于老套”。让很多人遗憾的是,直到离去,卫一欧也没有谈过恋爱。学生薛晓飞说:“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有很多男生追她,如果我是个男孩,我也会追的。”有一次搀扶女儿进教室后,妈妈就坐在教室后面听课,课上两位同学发完言大家都笑了。回家后妈妈问学生们笑什么,女儿告诉她:“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的声音真有磁力;另一位说,老师你真美,我爱你。”生活中,卫一欧的追求者很多,有她的同学,还有她的学生,但她给自己定了目标——“先成为学者,再谈婚论嫁”,因此,她从来没有打开那扇门。哪个少女没有对恋爱的向往?虽然没有实际的恋爱经历,但她对于爱情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有一次,学生们在讨论山西师大有男生在楼下摆心形蜡烛求爱的事,问卫老师怎么看,她说自己不赞同这种做法,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要那样摆出来给人看才好。很多学生都无法忘记卫一欧的梦想。有一回,她给学生上视听说课,在播完电影《风雨哈佛路》后,她用最美丽的英文给学生讲述她去大洋彼岸留学的梦想。有学生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望着她,总觉得有一天她会站起来,坚定地微笑着和我道别,拿着她曾经拥有的美国高校Top10的offer,带着梦想,远走高飞。”卫父、卫母更加无法停止对独生女卫一欧的思念。虽然他们记得女儿去世前,在身体最痛苦的时候,平静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身体比我好,如果我不行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生活。”卫一欧的父母谨记着这句话,为了女儿,努力地好好生活。但是,一年过去了,夫妇二人还是无法走出女儿的世界。卫父用着女儿的手机、电脑,管理着以女儿名字建立的网页,以女儿的名义给留言的学生们回复。2010年11月8日下午,他给前面留言的学生回复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女儿一样努力前行、学习思考,升华我们只有一次且苦难重重的生命。”末尾,他引用了另一位学生的留言:“她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昨天,今天,明天,永远永远;她无与伦比的才华,均等而毫无差别的关爱,面对生活的巨大勇气和感悟生活的智慧赢得了每个学生真诚的心,震撼着她身边的每个人。”写到这里,一个画面浮现在卫父的眼前:2004年夏天,在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求学4年后,22岁的卫一欧即将展开新的人生画卷。那时,她坐在学校的孔子雕像旁,自信而洒脱。当父亲即将按下快门时,女儿问道:“爸爸,你从取景框里看我帅气么?”这一年的5月,她在毕业前的“青春寄语”中写道:“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件旷世奇绝的艺术品,无论自己怎样努力创作,也总会有缺憾之美,但是对于每一位虔善的敬业者而言,这只能激励其更加用心地完善自我……”学生说“每次看到她停在去11号楼的那个斜坡上休息时,我总能看到她脸上挂着从容、淡定的笑容,我解读不了太多她当时的心情,但是我能感受到她的那种心理状态——干净、温暖、淡然。每次看到这个画面,我总能被感动。因为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哲学思考的年轻生命!——梁丽娟有一次,卫老师迈着艰难的步履,在母亲搀扶下走向教学楼。这时候有一个学生从后面越过卫老师时对其同伴说:“路都走不动了还上什么学呢?!”显然,他误将卫老师判断为学生了。卫老师当然也听见了这位同学的评论,她沉默了片刻,平静地说道:“我知道自己是什么状况,然而我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告诉同学们,不要轻易放弃,应该努力前行……”——李婧从第一节课以后,对于卫老师的课我总是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有点害怕,因为听力一直不好,上听力课非常吃力,很难跟上老师的步调,这一点让我自卑且羞愧;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卫老师的课,因为我总是能在她的课堂上收获很多书上没有、自己也领悟不来的东西。卫老师不仅课讲得好,更用她高尚的人格深深地吸引并影响着我。——李姣姣记得大二时参加“CCTV杯英语辩论赛”的学院初选,卫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她从辩论的形式与技巧开始一点点地引导我们、帮助我们。虽然当时背负着专业四级的压力,每周四下午的那场辩论与讲评,依然是我一周当中最最期盼的时刻,期盼唇枪舌战的淋漓,更期盼一次与卫老师面对面的交谈。她让我明白,优秀与谦卑原来可以如此之近,她让我看到疾病与坚持的结合原来可以如此动人,她曾在我心中激起太多的感动。——曹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