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作者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05 08:53:23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揭示伍尔夫夫人自杀的原因——伍尔夫作品介绍

伍尔夫于188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的肯辛顿。是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著名学者。她年轻时父母离异,1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成为孤儿,留下一堆同父异母的兄弟。不幸的是,她长期被哥哥强奸,留下了阴暗的心理阴影,导致精神混乱,经常企图自杀。她童年的悲惨经历决定了伍尔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尔夫照片1997年,无意在报刊上发表书评,却火了一段时间,好评如潮。我成了学校的老师,出名了。1906年后,我陆续认识了一批有才华、有思想的学术界学者。通过会见这些学者,伍尔夫被深入研究,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文学和艺术中心,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这个群体包括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夫、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以及其他文学和艺术创作者。加入这个团体的影响决定了伍尔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尔夫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扉,融入了正常的世界,这让她短暂地忘记了自己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文学上的小成就,让她自信,有思想,收获友谊。让她深刻理解平等自由的理念,也让她以后的作品更加精致,埋下伏笔。1907年《远航》到1927年《到灯塔去》,伍尔夫结婚了。从最初的作品到巅峰,伍尔夫的个性还是比较敏感的。有评论说,“她一生都在优雅与疯狂中徘徊。”反复患病并企图自杀。最后,他在1941年自杀并跳入河中。伍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粉丝说他们爱她的神秘,她的丈夫伦纳德爱她的悲观和坚强。总之每个人都会对伍尔夫有一个定义。伍尔夫作品伍尔夫的全名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可以说是伦敦文坛的核心人物之一,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那时候,她的名声很响。她也是布鲁姆斯伯里学派的成员,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那么伍尔夫的作品有哪些呢?伍尔夫照片伍尔夫的作品很多,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有《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等。其中有《远航》篇小说,这是她的第一篇小说,接下来是《夜与日》、《墙上的斑点》、《雅各的房间》、《奥兰多》、《海浪》、《岁月》、《幕间》、《鬼屋及其他》、《一间自己的房间》和0700。之后她还写了短篇小说集《普通读者一》。伍尔夫的散文是《普通读者二》,《三个畿尼》,《罗杰弗莱传记》,《飞蛾之死及其它》,《瞬间及其它随笔》,《存在的瞬间》和0755。伍尔夫实际上患有精神病。父母去世后,由于受到沉重打击,她的精神意识出现波动。1913年,她的病持续了9个月。194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继续,他们在伦敦的房子被德国飞机轰炸。两人得知情况后,同意加入英国战争,未果,于是都选择了自杀,从而避免了法西斯统治的屈辱。1941年,在做完《现代小说》后,她预感到自己可能会再次故态复萌,于是在给丈夫和妹妹留了一些口信后,她在口袋里装满了石头,纵身跳入河中。此时,她才59岁。尽管伍尔夫患有精神疾病,但她仍然创作了如此多的作品。我们不要只看到她的一面。其实她比很多正常人都有才华,这一点我们从伍尔夫的作品中就能看出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成就伍尔夫,生于1882年,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文学成就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20世纪初伦敦文坛的核心人物。他投河自尽,享年59岁。伍尔夫年少悲惨,父母双亡,被同父异母的哥哥性侵,留下了悲惨的童年记忆,导致精神经常崩溃,多次自杀未遂。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95年,无意在报刊上发表书评,获得一致好评,在学校任教。我经常给《幕间》写书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成就体现在丰富、累人、精致的经典作品中:1907-1913年的第一部创作《TimesLiterarySupplement》成功出版。在此期间,伍尔夫夫人也获得了伦纳德的爱情,他们结婚了。1917年,伦纳德和妻子用一台二手印刷机创办了霍加斯出版社。他出版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等著名作家的作品。192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远航》、《墙上的斑点》等作品。次年10月,小说《邱园记事》出版。小说《雅各的房间》出版于1925年5月。连续两次获得法国年度费尔米纳奖。1931年10月,《到灯塔去》出版后,许多经典小说、剧本、散文相继问世。两次拒绝曼彻斯特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的荣誉学位。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她视艺术高于一切,这导致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成就。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体系中,她一生致力于女性主义思想,主张女性要勇敢做自己,勇敢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做一个有价值观的女人。此外,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是世界文坛公认的。伍尔夫夫人为什么自杀?伍尔夫,生于1882年。小康之家,年少不幸,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一帮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她童年时多次性侵她,给她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年轻时,伍尔夫多次试图自杀。她经常神志不清,精神崩溃。她从小就受到精神上的折磨,童年的经历为伍尔夫夫人为什么自杀埋下了伏笔。1906年,伍尔夫有幸结识了许多有思想、有才华的作家和艺术家,逐渐敞开心扉,变得自信独立,勇敢面对过去,当面痛斥哥哥的禽兽罪行。伍尔夫夫人勤奋好学,出版了许多作品,获得一致好评。她成为20世纪初伦敦文坛的核心人物,达到了她人生的辉煌时期。伍尔夫夫人自杀的根本原因是伍尔夫夫人在创作作品期间,遭受了多种疾病和精神折磨,最长持续时间达9个月。这是最严重的一种病,让伍尔夫夫人身心俱苦,每一种病造成的精神创伤都是阴影。虽然婚姻弥补了她爱的缺失,可惜亲情太伤人。更何况当时的英国,社会矛盾尖锐,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继发展,使得英国的政治经济迅速萧条。伍尔夫夫人作为一个爱国艺术家,看到自己国家的毁灭,两处住所也被飞机大炮炸毁,觉得自己的社会、家庭、个人生活都很低落。伍尔夫夫人自杀的其他原因还包括伍尔夫夫人的丈夫伦纳德。伦纳德曾建议伍尔夫自杀,难过她受病痛折磨,伍尔夫夫人也不能拖着伦纳德继续照顾她。她也同意丈夫和妻子都是在国家沦陷时自杀的。于是伍尔夫夫人理智地选择了自杀,在59岁时去世。

弗吉尼亚伍尔夫简介

全名:阿德琳·维吉尼亚·伍尔夫职业:作家
国籍:英语 为什么出名:伦敦文学社会的重要人物和有影响力的布卢姆斯伯里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心人物。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者之一。
出生:1882年1月25日出生地:英国伦敦星号:水瓶座
死亡:3月28日,1941年(59岁)死因:自杀
婚姻生活1912-08-10英国文学人物(《到灯塔去》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尼斯蒂芬](30)婚姻政治理论家伦纳德·伍尔夫(3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中的事件1925-05-14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由霍加斯出版社1966-06-21出版《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根据1962年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主演的同名戏剧改编,发布(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1967)分享在Facebook分享在Twitter上著名作家阿里安娜赫芬顿E.B.怀特让保罗萨特玛格丽特米切尔玛雅安吉洛奥斯卡王尔德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职业女性面临的障碍是什么

突出教育的缺乏。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文思想中,虽然她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但她认为职业女性面临的障碍是缺乏突出教育,潜意识导致女性丧失表达自己优秀的想法。

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何迷恋薇塔

豆瓣
搜索
douban icon
豆瓣App
记录你的书影音生活
打开App
伍尔夫的秘密花园
夏微知书
2022-10-31 23:37:52 看过
伍尔夫是女性追求自由与寻找自我的精神领袖;她的着重捕捉心灵与精神活动的意识流写法,足足影响了包括马尔克斯、阿特伍德等诸多作家。
这位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凭借对阅读的热爱,独立成长为一位具有敏锐文学才能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她的一生是自我发掘、自我认识、自我质疑、自我毁灭的探索式的人生;无性婚姻、同性恋、性侵......她的一生是复杂而传奇,她是不可被简单定义的神秘女性。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是伍尔夫1915年到1941年期间的日记选,书名来自1940年5月15日的突发奇想“军队是身体,而我说大脑,思考就是我的抵抗力”,是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英国肆虐。
随即在5月20日,她展开说明:“我感觉战争就像是一种绝症,它令人黄黄不可终日,不久就耗尽了人的感官......”同年,她和丈夫创办的出版社被空袭摧毁......这让几度遭遇精神分裂折磨的她,再次精神奔溃 ,给丈夫留下一份短信之后,投湖自尽.......
这本日记选,非常真实地记录了作家从33岁到59岁的生活,内容涉及婚姻、友情、读书、写作、当时文艺圈的人事等
关于日记,她说:写日记就像挠痒,或者如果写得顺畅,就像泡澡。她喜欢写日记,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偷空写日记,也常常因为漏写日记而自责。
日记是她精神世界歇息的秘密花园,在1915年日记中,她表达了对新婚丈夫伦纳德的依赖与感激:每当他不在,我不能捕捉自己内心的每次震颤,我的个性就仿佛在空间中回荡,好像婚姻能让乐器的音色更加悦耳,而独处则会发出刺耳的声音。
日记是她,交付内心真实感受的知心朋友,对于她的女性恋人薇塔,她毫不掩饰对她的喜欢:她的成熟与丰腴就摆在那里,他在最高的浪尖上扬起风帆,我却在平静的水域中缓缓滑行。我想,她之所以能够接纳薇塔,是因为她身上有雌雄同体的吸引力,这种生命的张力,是伍尔夫求之不得的。
日记,是她写作生活的真实记录。在日记中,她断断续续写了她的几部作品的诞生、发行过程。看的出来,前期她精力充沛、才思敏捷,写作很顺利。后期可能因为年纪、感情、精神、战争问题,对写作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痛苦,不断修改小说,让她饱受折磨。
很惭愧,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读伍尔夫,抱着好奇之心读完,我发现我迷上了伍尔夫,这个一生都在读书、写作的女子,她身上有现代女性所追求的某种特质。
3 有用
0 没用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思考就是我的抵抗 8.6分
广告
查看更多豆瓣高分好书
文学
东野圭吾
金庸
儿童文学
莫言
随笔
社会学
三毛
评论 0条
添加回应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的更多书评
“我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哭之笑之
去年我读到伍尔夫的遗书: Dearest: I feel sudden that I’m going mad again. I feel I can’t go through another of these terrible times and I shan’t recover I...
12 有用
你有没有尝试过一直写一本日记
药罐子的日常
生活越来越忙碌了,忙碌到很多情绪的抒发都是在深夜的时候,一字一句演变成了网络上的emo文案。有一些时间没有真正动笔写过我的日记了,虽然还是有那么一本五年日记,而...
4 有用
我已经为人类尽了我应尽的义务,用笔和话语
如是我雯
1926年,3月20日,星期六 这些日记最终的命运将会如何?昨天我问自己,如果我死了,伦纳德会怎么处理它们?他应该不太会把它们烧掉,又不能拿去出版。我想他会从日记里...
7 有用
她说,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我把它们写进了日记……
衿语茶话间
“我想,我们人生的一大成就,就在于生命的珍宝都是深藏不露的。换句话说,它们隐藏在如此平凡的事物之中,以至于没有什么能伤害到它们。” 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
6 有用
Virginia Woolf带着飘扬的旗帜沉落:对我而言,生活有时是绝望而无用的
樱桃花发满晴柯
“我走上沼泽,告诉我自己我就是我;我必须走自己的路,而非拾人牙慧。唯有如此,我的写作与生活才堪称正当。” 本书收录了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15...
25 有用
查看全部书评
推荐思考就是我的抵抗的豆列
豆瓣五星图书【散文/随笔/杂文】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
购书单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生活/身体/性灵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文新思
橡皮选书
了解更多图书信息
返回图书首页外国文学最受关注虚构类更多图书分类
广告
豆瓣
免费下载 Android 客户端
添加回应

女性的职业这一演讲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构成之一吗

是。演讲稿《女性的职业》就出自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代表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构成之一。《一间自己的房子》是适合许多人阅读的书,尤其是女子,无性别歧视之意,恐怕正如伍尔夫自己担心的那样,许多男子在读完这本书后会指称她是个女权主义者,即使他们称赞此书怎样动人或是有生气,也不如像女子那样感到一种启示,或是心灵契合。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所有作品

1922 10月,实验性小说《雅各的房间》。
1924 散文《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
1925 4月散文集《普通读者》
5月小说《达罗威夫人》。
1927.5 小说《到灯塔去》
1928.10 小说《奥兰朵》
1929 长篇散文《一间自己的屋子》
1931.10 《海浪》。
1931 《岁月》(初名《The Pargiters》
1932.7 《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信》
1932.10 《普通读者》第二系列
1933 10月《爱犬富莱西》
1937.3 小说《岁月》
1938.6 长篇散文《三个基尼金币》
1940 7月《罗杰·弗赖伊传》(《Roger Fry: A Bibliography》)。
1941.2 《幕间》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
  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
  【作品类别:小说】
  1915年 《远航》(The Voyage Out)
  1919年 《夜与日》(Night and Day)
  1919年 《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
  1920年 《雅各的房间》 (Jacob's Room)
  1925年 《达洛维夫人》 (Mrs. Dalloway)
  1927年 《到灯塔去》 (To the Lighthouse)
  1928年 《奥兰多》 (Orlando: a Biography)
  1931年 《海浪》 (The Waves)
  1937年 《岁月》 (The Years)
  1941年 《幕间》 (Between the Acts)
  【作品类别:短篇小说集】
  1944年 《鬼屋及其他》 (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
  【作品类别:随笔】
  1929年 《一间自己的房间》 (A Room of One's Own)
  1925年 《普通读者一》 (The Common Reader)
  1933年 《普通读者二》 (The Second Common Reader)
  1938年 《三个畿尼》 (Three Guineas)
  1940年 《罗杰·弗莱传记》 (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2年 《飞蛾之死及其它》 (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8年 《瞬间及其它随笔》 (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存在的瞬间》 (Moments of Being)
  1919 年《现代小说》 (Modern Fiction)

墙上的斑点的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指责贝纳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等作家花很大心血去描写无关宏旨的物质生活背景和人物环境,而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即使结构再严谨,技巧再精妙,也不可能再现生活的真实,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神,令人失望,这类作家只能称为“物质主义者”。因此,要“拯救英国小说的灵魂”,就要尽早“转过身来背对”这些物质主义作家。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表现这些观点的《论现代小说》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宣言。伍尔夫的小说,除了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主要特征:1.小说的人物不多,主要角色一般为女性,且常常是母亲,如达洛卫夫人、拉姆齐夫人。反映的是中上层社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动荡时期里的精神世界。2.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去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海浪》以一天的时间变化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到灯塔去》以物质世界的“窗”象征观察生活的窗口,以“灯塔”来象征“明暗交替”的生活,以及人物的性格。3.描写富有诗意,文笔流畅委婉。《到灯塔去》的第二部,犹如一首散文长诗,读来清新。她的作品中没有像乔伊斯的小说中那样的复杂文体,也没有大量的语言变异。4.人物意识的流转方式多姿多彩。有限定于同一个人物的“单独型”(《墙上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有多种意识流混杂的“交叉型”(《达洛卫夫人》),有以一种意识流为纽带的“放射型”(《到灯塔去》),也有多股意识保持分流的“平行型”(《海浪》)。沃尔夫的创作生涯是从书评和随笔开始的。从1905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直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文章。著有两本散文集《普通读者》(1925,1932),5卷日记和6卷书信集。1912年结婚后在丈夫伦纳德的鼓励下,她才开始小说的创作。

《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原文 读后感 赏析

【作品提要】
拉齐姆夫妇一家和包括哲学家、诗人、植物学家、画家在内的朋友们在一座海岛别墅度假。拉齐姆夫人的小儿子想去看海上的灯塔,但是天气不好,他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也因此更加厌恶自己理性至上的父亲。与此相同,其他人也都有自己的难题,面对这些,以和谐秩序和温暖亲爱为旨归的拉齐姆夫人坚持尽最大努力使一切问题得到圆满平复。“一战”前后数年内,人世沧桑,别墅空置,众人各奔东西,拉齐姆夫人、她的大女儿和大儿子也都相继死去。战争结束后,幸存的拉姆齐先生带着两个小儿女和朋友们再次相聚。故地重游,诗人早已成名,画家也得以完成画作,拉齐姆先生和两个小儿女终于到灯塔去,父子间达成了深切的和解。面对物是人非,众人对拉齐姆夫人生出一份深切的思念。
【作品选录】
这时,八根蜡烛已立在桌上,火苗晃动一下便伸直了,放出光芒照亮整个长长的餐桌,正中间放着一盘黄色紫色的水果。这孩子是怎么弄的?拉姆齐夫人暗想。罗斯把这些葡萄、梨、香蕉和带有粉色条纹的角质贝壳状果盘装扮得这么喜人,令她想起从海底捞出的战利品,想起海王星的圣宴,想起(一幅画中)搭在酒神肩头的挂满果实的葡萄藤,周围是豹皮和金光灿烂的火炬……这果盘突然置身于明亮的烛光中,显得庞大而深不可测,仿佛是整个世界,人们可以在里面结队攀登山峰,穿越峡谷,她想,这时她欣慰地看到(它使他们暂时有了同样的感受)奥古斯塔斯也盯着那盘水果大饱眼福,他深深地陶醉其中,这儿摘一朵鲜花,那儿揪一根穗须,满足之后又返回他的蜂巢。那是他的欣赏方法,与她不同。但是由于欣赏的是同一样东西,他们感到彼此一致。
现在,所有的蜡烛都点亮了。餐桌两旁的一张张脸被烛光牵得更近,一起围坐着共享晚餐,刚才黄昏时分却不是这样的情形。因为夜色被玻璃窗关在外面,透过窗户无法真切地看清窗外的景色,只看到一些古怪的涟漪,仿佛这房间里是干燥整洁的陆地,而窗外的只是水中倒影,一切都水汪汪地晃动、隐没。

他们的心情立刻起了变化,好像这一切真的发生了,他们确实是在一个小岛的洞穴里团结一体;共同对付外面那个液态的世界。拉姆齐夫人一直心绪不宁地等待保罗和明塔进来,觉得做什么事都定不下心来;这时她感到她的不安已经转变为期待。因为他们这会儿一定会来的。莉莉·布里斯科试图分析大家突然兴奋的原因,并把它和网球场上的那一刻做了比较: 当时,好像实体感突然消失,他们之间隔着广袤的空间;此刻在这间空荡荡的房间里,靠着这么多蜡烛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再加上没有窗帘的窗户,和烛光旁明亮如同面具的一张张面孔。大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她感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这时,马丝带着一点戏剧性的夸张揭开褐色大钵的盖子,一股混合着洋葱、油、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厨娘花了三天时间精心炮制这道菜。拉姆齐夫人端详着柔软的牛肉,心想一定要挑一块特别酥嫩的给班克斯先生。她凝视着这道菜,看着亮晶晶的钵壁、鲜美的黄褐色肉块、月桂叶和葡萄酒,心想,这是为了庆祝那桩喜事——她心头掠过一种欢庆节日的奇特而又温馨的感觉,好像在她心头唤起两种情感,一种是深沉的——世上还有什么比男人对女人的爱更庄严肃穆、让人刻骨铭心的呢,这份爱里蕴含着死亡的种子呀;与此同时,这些目光炯炯步入梦幻的人们免不了戴着花环,让大家围着嘲笑、跳舞。
“真是一份杰作。”班克斯先生说,暂时放下手中的刀子。他刚才吃得很专心。肉很鲜美,很酥软。这道菜做得无懈可击。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她怎么能弄出这种东西?他问她。她真是一个非凡的女人。他对她的爱和崇敬又全部回归了;她很清楚这一点。
“这是我祖母传下来的一道法国菜。”拉姆齐夫人说,语调里流露出极大的喜悦。这当然是法国菜。英国的那种烹饪难以下咽(他们都表示赞同): 就是把白菜扔进水里煮。就是把肉片烤得像牛皮。就是把蔬菜鲜嫩的表皮全部削去。“其实,”班克斯先生说,“蔬菜的全部营养都在表皮里。”真是浪费,拉姆齐夫人说。一个英国厨子扔掉的东西就够养活一大家子法国人了。她感觉威廉又恢复了对她的爱慕之情,现在,所有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她的不安已经烟消云散,又可以品尝胜利的喜悦,对生活发出嘲笑;她心中倍受鼓舞,于是她谈笑风生,她眉飞色舞。莉莉不由地想: 她显得多么幼稚、多么可笑,只见她坐在那里,让自身的美像花瓣一样全部展开,嘴上却在大谈蔬菜的表皮什么的。拉姆齐夫人身上有某种令人惊诧的东西。她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她最后总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莉莉想。现在她已经大功告成——保罗和明塔估计已经订婚了;班克斯先生在这里用餐了。她通过自己的希望给每个人施了魔法,事情就是这样简单,这样直截了当。莉莉把拉姆齐夫人的丰富气质与自己贫乏的精神世界作了对比,猜想道,也许坐在她身边的保罗·雷勒正是因为信仰这种奇特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她的脸上神采飞扬——尽管不再显得年轻,却显得光彩四溢),才颤抖着沉默不语,显得心不在焉、神情恍惚。莉莉觉得,拉姆齐夫人嘴上谈着蔬菜的表皮,心里却在讴歌这种力量、崇拜这种力量;她用双手拢住它,呵护着,守卫着,而一旦让这种力量得到施展,她不知怎地大笑起来,莉莉觉得她仿佛将她的牺牲品领向祭坛。
但是她特意对莉莉另眼看待,她知道莉莉是个局外人,而且刚才还替她帮坦斯利先生解了围;她说,“莉莉不管怎样总是赞同我的。”她就这样把她拉拢过来,还让她有一点受宠若惊,有一点诚惶诚恐。(因为她正在思索有关爱情的问题。)他俩都是局外人,拉姆齐夫人一直在想,指的是莉莉和查尔斯·坦斯利。他俩都在为另外两个人的喜悦而痛苦。坦斯利先生显然感到自己受到冷落;只要保罗·雷勒在场,就没有女人会去注意他。可怜的人儿!不过他有他的论文呢——某人对某事的影响——他可以自得其乐。莉莉就不同了。她在明塔的光彩映衬下更显得黯然无光;狭窄的灰裙子,狭窄的小皱脸,狭窄的中国式眼睛,使她比任何时候都其貌不扬。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拉姆齐夫人想。这时拉姆齐夫人向莉莉求助(莉莉应该为她证明,她谈论牛奶并不比她丈夫谈论他的靴子更唠叨——关于靴子他可以一口气说上个把小时),同时拿她跟明塔作比较,她认为,莉莉到了四十岁会比明塔出色。莉莉身上有一种气质;一种灵气;一种惟她独有的东西,令拉姆齐夫人十分欣赏,但是她担心没有男人会喜欢。这是很显然的,除非是一位像威廉·班克斯那样的老者。但是他却是喜欢——是的,自从他妻子死后,拉姆齐夫人有时候觉得他也许是在喜欢自己。当然,他这不是“爱”;这是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中的一种。哦,我在胡思乱想,她想;威廉一定要娶莉莉。他们有这么多共同之处。莉莉这么喜欢鲜花。他俩都有一种冷漠、淡泊、傲然脱俗的气质。她一定要安排他们一起出去散散步。
她真是糊涂,竟然让他们相对而坐。这一个失误明天可以得到纠正。如果天气好,他们应该去野餐。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事都未尝不可。刚才(但是这不会持久,她想,趁他们都在谈论靴子的工夫走了神),刚才她心里有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她像一只鹰隼,翱翔在空中;又像一面旗帜,欢乐地迎风招展,她身体的每根神经都默默地、庄严地充满甜蜜的喜悦之情,这喜悦来自她的丈夫、孩子和朋友们,她看着他们享用晚餐,心里想道;这喜悦在幽幽的寂静中升起(她又给威廉·班克斯挑了一小片肉,然后凝视钵子深处),现在它停在那里,像一缕轻烟、一团徐徐上升的薄雾一样,不为什么特别的缘由,把他们安然拢在一起。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不能说。它就在那里,弥漫在他们周围。她一边给班克斯先生挑一块特别酥软的牛肉,一边感觉到这种喜悦的永恒;那天下午她已经有过一次异样的感觉;事物之间密切相关,有一种稳定性;也就是说,有的东西不会因世事变迁而改变性质,像红宝石一样(她看了一眼幻影婆娑的窗户)在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中放出夺目的光芒;所以,她今晚再次产生她今天已然有过的那种恬静的、心平气和的感觉。她想,永恒的东西就是由这些宁静的瞬间感受构成的。
“吃吧,”她让威廉·班克斯放心享用,“牛肉很多,大家都够。”
“安德鲁,”她说,“把你的盘子放低一点,别让我碰洒了。”(法国焖牛肉获得圆满成功。)她放下汤勺,感到这儿就是隐藏在事物内核里的寂静的空间,她可以在这儿活动或者休息;可以屏息等待(他们都分到了牛肉)、侧耳倾听;然后,可以像鹰隼一样,从高踞之处急速下落,自如地盘旋,发出阵阵笑声;于是她的注意力落在餐桌的另一端,只听丈夫在那儿谈论一千二百五十三的平方根。那数字似乎是他手表上的号码。
这一切都是什么意思?她至今不懂。平方根?到底是多少呢?她的儿子们知道。她侧过身子,倾听他们谈论的话题: 立方根和平方根;伏尔泰和斯塔尔夫人;拿破仑的性格;法国的土地所有制;罗斯伯里勋爵;克里维的回忆录。她让这种男性的智慧精华编织成的东西支撑着她、鼓舞着她;这种智慧上下晃动,左右穿梭,像铁环一样织出颤动的布匹,支撑起整个世界,因此她可以死心塌地把自己交付给它,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或者扑闪眼睑,像一个孩子在枕头上抬起目光,冲繁茂的树叶眨巴眼睛。然后,她从遐想中清醒过来。男性智慧还在不断编织。威廉·班克斯正在夸奖《韦弗利》系列小说。
威廉·班克斯说,他每半年读《韦弗利》系列小说中的一本。这又何以使查尔斯·坦斯利大动肝火呢?只见他横 *** 来(这都是因为普鲁不愿跟他好,拉姆齐夫人想)大肆谴责《韦弗利》系列小说,而实际上他对它们一无所知,真正是一无所知,拉姆齐夫人心想,她与其说在听他说话,不如说在观察他。她可以根据他的态度看透他的内心——他会一直这样喜欢表现自己,直到当上教授或者娶了妻子,那时他才犯不着老是说“我——我——我”。他就是用这种自我中心的口吻批评倒霉的沃尔特爵士,要么就是简·奥斯汀,谁都一样。“我——我——我。”他脑子里想的只有他自己和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她从他说话的声音就可以听得出来,还有他那强烈的语气和紧张的神情。成功对他是大有益处的。无论如何,他们又辩论开了。这次她无需去听。不会持续多久的,她知道。但是就在这时,她的目光变得出奇地敏锐,似乎能绕着餐桌,揭去所有这些人的面具,窥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她这么做毫不费力,就像一道光芒钻入水底,让那些涟漪、水中的芦苇、晃来晃去的小鱼和那条突然沉默下来的鲑鱼都在它的照耀下颤动、摇摆。于是,她看见他们了;她听见他们了;可是他们无论说什么都具有这种性质,好像他们的话像鲑鱼在游动,同时她又能看见水面的涟漪和水底的砂石,看见左边和右边的某些东西;一切都归属于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在变幻的生活中,她会不停地撒网捕捞,然后将收获分别归类;她会说她喜欢《韦弗利》系列小说,或者说她从未拜读;她将敦促自己向前;现在她什么也没有说。眼下她还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现在必须再把事情向前推进一步。她一只脚踏在门槛上,在这个场景里多停留片刻,就在她凝眸回望的瞬间,它在她面前渐渐消失。然后,她走过去挽起明塔的胳膊,离开了房间,而这时这场景已经改变了模样;她扭过头去最后再看一眼,她知道刚才的一切业已成为过去。
又是这样,莉莉想。总是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去办什么事情,这是拉姆齐夫人出于自己的考虑觉得立刻就应去办的事情。就像现在这样,大家都站在那里说笑聊天,不知道该去吸烟室,还是去客厅、去阁楼,只见在一片喧哗声中,拉姆齐夫人挽着明塔的胳膊,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现在该去做那件事了。”说罢立刻神秘兮兮地离开,独自一人去办什么事情。她一走,众人就作鸟兽散;迟迟疑疑地朝不同的方向走去。班克斯先生拉着查尔斯·坦斯利的胳膊,一起到平台上去结束他们在餐桌上开始的关于政治的讨论,这样一来,这个晚上的总体平衡发生了改变,重心向另一边偏去;莉莉看着他们离去,听着关于工党政策的只言片语,感到他们好像登上轮船的驾驶台,朝着他们的方向行驶;话题从诗歌转向政治令她产生这样的触动;就这样,班克斯先生和查尔斯·坦斯利走了,其他人站在那里目送拉姆齐夫人独自在灯光下走上楼去。莉莉纳闷: 她这么急匆匆的,是上哪儿去呢?
实际上她并没有脚步急促,显出匆忙的样子;实际上她走得很慢。拉姆齐夫人只是感到,在经过这么多嘈杂纷扰之后,想静静地呆一会儿,理出一个特殊的东西;至关重要的东西;把它拆解下来;剥离出来;掸去上面的情绪因素和琐碎成分,然后把它举到眼前,再放到内心的审判席上,那里有她为裁决这类问题而专门设立的法官在开秘密会议。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我们都往何处去?等等。在这个晚上受到惊扰之后,她调整好情绪,下意识地、不太合适地利用窗外榆树的枝桠平息自己起伏的思绪。她的世界千变万化,而这些树枝静如止水。晚宴使她有了一种动荡的感觉。现在必须理出头绪。必须让一切进入正轨,她想。她不知不觉地赞赏榆树那种静止的威严,和树枝在风中傲然挺立的姿态(像乘风破浪的战舰)。起风了(她站着朝窗外看了一会儿)。起风了,繁茂的枝叶开始摇曳,不时漏出点点星光,星星似乎也在不停地摇撼、冲撞,拼命想从枝叶的缝隙间射出光芒。成了,这件事终于成功了;大功告成后,它又变得庄重如初。现在,脱离了嘈杂的人声和波动的情绪,这忽隐忽现的星光一闪,使人觉得它将一切都归于平静。他们还会存在下去,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道,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令她沾沾自得,她对这样的奉承话很容易动心;她将被他们牵挂着,还有这个、这个、这个,她想着,拾级而上,满怀柔情地嘲笑楼梯平台上的沙发(她母亲留下的),那把摇椅(她父亲留下的),还有那张赫布里底群岛地图。所有这些都将在保罗和明塔的生命里复活;“雷勒夫妇”——她试着念了念这个新的称呼;当她把手放在育儿室的门上时,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这是一种快慰和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那些椅子、桌子、地图,是她的,也是他们的,究竟是谁的已不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保罗和明塔也会继续生活下去的。
(马爱农 译)
【赏析】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7年发表的《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小说崛起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篇章。批评家布莱克斯东说:“在阅读《到灯塔去》之后,再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你都会觉得自己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与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
伍尔夫认为,生活如此变化万端,像是笼罩在我们意识周围的半透明的光晕。一个忠实于自己真实想法的作家,他的作品就应当没有情节和任何俗套标准,而是要去表达头脑接受的细小、奇异、倏忽而逝的千万印象。比起她之前的创作尝试,《到灯塔去》的艺术手法更加娴熟,是这一理论较为完美的实践。以诗人之眼,她关注众角色细腻琐碎的精神生活,纷繁的回忆、现实和幻想交相起舞,只留情节在不起眼的角落充当整合小说的帮佣。既打破了传统叙事格局,又避免了意识流小说普遍存在的朦胧晦涩。作品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其中含义隽永的象征。作品中的环境成分都经过精心挑选,尤其是“灯塔”意象因为贯穿始终而备受关注。伍尔夫自言她在写这部小说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主要是情感的增长,为了驾驭象征她自己也是用了模糊、笼统的方法,并非每件事都有实指。或许正因如此,才引得无数论家饶有兴味地竞相从中找出自己的一份理解。
引文的第一部中的晚餐场景就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作品的写作技巧和寓意况味。所有的主人公都在这段时间会聚一堂,使我们能够全面细致地关注整体和单个人的意识流动;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部中,已经基本奠定了小说的象征基调,后面的二三部只是前面这第一部的顺承发展。
正如德国著名学者奥尔巴赫所说:“伍尔夫的作品不同于单人主观主义的作品。她写作技巧的基本特点是: 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意识表现,而是很多人意识的表现,并且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地转换着。”小说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种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表现方法,在此处所选的晚餐场景中也不例外。当装着牛肉的大钵被打开后,这里描写了拉姆齐夫人因受到赞美而感觉自己为人爱慕的心情,同时,又马上变换叙事角度,写出了莉莉对于拉姆齐夫人此时的评价和想法。两相结合,就以多声部的形式呈现出了小说中人物不可知晓、但是读者洞若观火的微妙意义。由于这是读者从自己观察得出的意义,因而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可以看作是从写作技巧方面,伍尔夫本人对于小说创作中极端权威叙述的反对。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这种意识转换通常很自由,并不多加说明。以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所表达的人物内心感受几乎无处不在。这种不被引号禁锢和叙述相融无间的引语形式却保留着语言生动的表现力和满孕情致的现场感。例如引文中,拉姆齐夫人关于莉莉的大段寻思和接下来她对班克斯的观察……这些纷沓而来的意识,难免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是也给了读者丰富细腻的印象。以上两种技巧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几乎俯首即拾。正如英国现代文学家戴维·戴希斯所说:
“伍尔夫发展了一种小说类型,在这种小说里,对于各种生活经验的敏感的个人反应,能够用一种在理智上令人兴奋而美学上令人满意的方式,具体化地、模式化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在这种意义上,伍尔夫可以被看作是个对读者有要求的作家,那些读小说只梳理情节的读者,绝对跟不上伍尔夫的脚步。她要求读者和她一起关注被普通生活所掩盖的心理事件,我们已经渐渐忘记的,其实却是最重要的:“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包涵在我们对于玫瑰、夜莺、晨曦、生命、死亡和命运这一类事物的各种情绪之中;我们忘记了: 我们把许多时间用于单独的睡眠、做梦、思考和阅读;我们并未把时间完全花费在个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所有的精力也并不是全部消耗于谋生糊口。”
寓意是除了技巧以外,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她以往的作品和评论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伍尔夫倾向于思考生命的永恒力量、世界的分裂又如何统一和谐等深远的问题,《到灯塔去》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小说的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在第二部就死去,但是正如引文中她自己所想的那样:“他们还会存在下去,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到,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且,“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这是一种快慰和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那些椅子、桌子、地图,是她的,也是他们的,究竟是谁的已不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保罗和明塔也会继续生活下去的”。以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为基础,伍尔夫用众多精心挑选的环境因素,构筑了模糊因而意义无限的迷宫地图。
在小说的象征意义上,由于灯塔在其中的显著位置,而多被人拿来和拉姆齐夫人相互映照。认为它放出温暖光芒象征着拉姆齐夫人带给家庭圆满和谐。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多可以见到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被热爱的拉姆齐夫人、被排挤在男权社会之外的拉姆齐夫人、代表美德化身的拉姆齐夫人、自欺欺人的拉姆齐夫人……对小说的无限挖掘或者会一直持续,众说纷纭之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到灯塔去》以其对于生命和两性本身的终极思考而无疑被认为是诱人的、卓然的、有恒久生命力的作品。
(高 明)

《伍尔夫读书随笔》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主题思想就是希望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也是希望在阅读当中能够了解到生活当中的一个情况,也是为了让观看者满意。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就是伍尔夫丈夫整理出来这位女作家的一些故事,主要是讲了这位女作家的做事风格和一些做事方法。
这部书的一个主题思想应该就是从阅读当中可以认识到世界,而且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篇明义,《伍尔夫读书随笔》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伍尔夫读书随笔》主要选自她的《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三部重要散文集,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
《伍尔夫读书随笔》主要内容是对现代文学随笔等文学评论性文章,包括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与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伍尔夫的文字有温度、有情感,她的书评写得很好。对于自己作为书评家的身份,她其实也并没有真正要求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她更加重视的是如何让读者满意。
或许在伍尔夫看来,评论家首先要是一个鉴赏家,评论文章应该也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评论首先需要的是感情,其次才是深层次的思考,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初衷,书评才能写得活泼生动,不至于写得枯燥、毫无可读性可言。
从阅读中认识世界,从阅读中体会生活,这是伍尔夫给读者最重要的忠告了。伍尔夫给读者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阅读传记,就好像某天傍晚,我们无意间走到一座屋子前,只见屋里亮着灯,窗帘还未拉上,屋子里的每一层楼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这里正在上演人生戏剧中的某一个片断:仆人们正在聊天;绅士们正在用餐;一个姑娘准备去参加晚会,正在打扮;一个老太婆正在窗前打毛线……我们会好奇地问:这些人是谁?他们是怎样的一些人?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干过什么事,或者,有过怎样的经历和想法?
伍尔夫说,她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体验,图书馆里,伏案阅读,头昏脑涨,抬眼望窗外,竟是这样一幅优美的田园生活的画卷:几只驴子在叫,几个女人在水槽边闲聊,小马驹在田野里奔跑……我们手中的书本,其实正是这类生活的真实写照。阅读,有时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
伍尔夫喜欢蒙田的随笔,曾为他写了长长的读书评论。她欣赏蒙田的恬淡,欣赏蒙田的享受生活,欣赏蒙田的人生哲学。她曾用蒙田的话告诫过不少读者:“我只是讲述一些事情给你们听罢了,并不想指导你们。”
伍尔夫认为,阅读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既然灵魂说不清楚,阅读怎么能说得明白呢?所以当她谈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时,她的感受是“在我看来,这本书里的故事大多很乏味,有趣的并不多”,“至于思想性,更少得可怜”。
读伍尔夫的读书笔记,能感受到她在阅读中积淀的人文气息,她读的书很多,似乎什么书都读,笔记不断,洋洋洒洒,随意流出。伍尔夫不停地阅读,她所看的书带给她的是快乐和思考,但是也有某些难以解释的感觉,她说“虽然《唐璜》里的每一章我都很喜欢,但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从这些点滴流露的疲乏,我能理解她真正的内因,那就是:她并没有真正做到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伍尔夫不主张轻易地给人们作什么读书指导,她不屑地说:“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
伍尔夫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契合,读书是一件完全私人化的事情,具有绝对的“独立性”,所有的强迫阅读都是对读书的最大亵渎:“你便会从那隐晦曲折的字里行间,从那些难以觉察的细微迹象和暗示中,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当你沉浸于书中并不断熟悉它之后很快就会发现,作者给予你的东西,或者试图给予你的东西,其实是相当明确的。”
在说到读《克莉芙丝公主》的感受时,伍尔夫说:“小说当然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只是我觉得难以鉴赏,譬如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得叫人莫测高深”。
然而,尽管伍尔夫自己读书的感受是如此,她却明白地告诫自己不能将这份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她说:“当然,要是我在写书评,我可能只好说这两个人物写得怎样怎样的成功,可是,感谢上帝!我现在是在写日记,不是写书评。”
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写作态度?书评家的评论并非从自己真实的阅读角度来谈论作品,又如何带给读者新鲜的东西?
关于如何对待一本书,伍尔夫说:我们既是作者的同伙,又是作者的审判官,作为同伙态度是宽容的,作为审判官态度又应该是严厉的,对书的比较,就象对建筑与建筑的比较。
伍尔夫认为,评论家,或者从广泛意义上说,所有的读者,应该与作家是这样一种关系,先是做他的合伙人和同谋,然后做他的严厉的评判者。
伍尔夫的意思是说,阅读作品的时候,应该怀有极大的宽容心,认真体会作家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及故事的命运展开,把握那独到的文字运用的匠心;阅读之后的评判,应该是严而又严。当然,这种严厉则应是言之有物、以理服人的。
伍尔夫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有一年,她访问久负盛名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在校方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只有男士们喝酒,而女士们只能喝水。而这两个盛大的宴会,恰恰是以伍尔夫的名义举办的,这让伍尔夫十分不快,并引发了她对女权问题的关注。
她专门去大英图书馆查阅了一个上午的图书资料,不但找不到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撰写的客观、公允评价女性的书籍,反而净读到了一些歧视女性、蔑视女性的语言。
伍尔夫感到很不可思议,于是她问道:为什么男性总是拥有财富、权力、名誉、地位,女性却一无所有?难道女性真的不及男性格=吗?根本不是。伍尔夫断言,男性做得到的,女性也能做到。在未来,一定会有女性莎士比亚。
所以在谈到《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的这些女性作者时,伍尔夫说,说除了中产阶级家庭的起居和客厅外,其他生活领域的每一扇大门都是紧闭着的,她们不可能有战争经验和航海经验,也不可能有政界经验和商界经验,不仅如此,就连她们的个人感情生活还要受到法律和习俗的限制。
与此同时,伍尔夫认为,在欧洲的另一个地方,托尔斯泰正活跃与军界,正和来自各个阶层的男男女女交往,生活散漫而无节制,却从未受到过公众舆论的指责,正因为托尔斯泰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小说才会写的那么博大精深。
伍尔夫用文字和才情支撑生命的坚强灵魂,她用作家的眼睛看名家杰作,她用女性的心灵识人间百态,或许这正是她的读书随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