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各州鄙视链,中国人对美国有哪些普遍的误解?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06 06:55:24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揭秘美国白人鄙视链

歧视问题对于美国来说,一直是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最多的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但其实在白人的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事实上白人内部已有一条歧视链,而且历史比歧视黑人的历史还要长。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鄙视链最高的白人以及被所有白人歧视的白色垃圾。
1、美国谁是最高等级的白人?
美国有一个专有名词WASP,其标准意思是指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从字面的血统和宗教上简单定义了矗立于美国金字塔尖的这部分白人,但是细说起来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学问的,并不是每个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都是最高等级的。
从血统上来讲最高等级的白人必须是纯种的英格兰或者北欧(主要是丹麦)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因为盎格鲁-撒克逊是北欧日耳曼人的其中一个分支,历史学家认为其主要是来自丹麦日德兰半岛的盎格鲁人和朱特人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地区的撒克逊人三个民族的融合。根据血统这个定义,那些与英国人一同来到新大陆的苏格兰人、威尔士人还有一少部分的爱尔兰人就不属于这个范畴,因为他们人种上属于凯尔特人,是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和统治的下等民族。
在血统上过了关还不行,宗教信仰上也必须有讲究,那就是必须信奉新教,而新教里面又以圣公会为主体,其他的长老会、公理会、卫理会和信义宗等虽然也属于新教,但是相比圣公会的人数和教义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地位上也会有些微的差别。
在身份上不能是来自于英国的底层贱民,因为当时大部分的移民都是在英国混不下去的底层人,被英国发配到殖民地的囚犯等,这些人的人口素质不值得被主流社会所尊敬,所以少数从英国来到殖民地的贵族、官员、军人和宗教人士才属于真正的WASP。
在地域上北方的白人不认为南方的白人奴隶主们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这些奴隶主是粗鄙残忍之人,也没有新教一般的信仰,而更加趋近于老欧洲的天主教原教旨主义者,所以南方白人(主要在20世纪之前)不论贵贱都不能算是WASP。
当然WASP想要保持这么多纯正的条件不现实,所以其他的一些白人陆续也被视为WASP的一员。在血统上包括了苏格兰、威尔士、康沃尔、爱尔兰、德国、荷兰、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国家移民,在宗教上德意志路德宗、结盟宗、荷兰改革宗、贵格会、福音派、浸信会和摩门教都被承认是新教范畴。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犹太人、天主教徒(主要是南欧和拉美裔)和东正教徒(主要是东欧)至今为止不被承认是WASP。
在美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WASP牢牢掌控着社会的上流社会,他们拥有着美国社会当中的主要财富,子女也是从小就被安排在顶级的私立学校,进修都是常春藤、史丹佛、杜克、普渡等超级明星学校。这部分人固有的特点就是白人至上主义、文化种族优越、排外反犹太反其他宗教,性格上古板、贪婪、自私、冷淡、高傲和势利,在政治上多倾向于共和党。在现代美国WASP是全社会都非常讨厌的人,不管两个美国人有何种分歧,批评攻击WASP肯定是两人的最大公约数,但不管人们有多讨厌WASP,毫无疑问这群人仍然是统治美国的主体,地位仍然很难撼动。
2、挣扎在底层的白色垃圾
一个白人不管你的血统、信仰还是居住的地域的条件如何的符合标准,如果你没有钱,你一样不会被认为是WASP,甚至于你都不可能被WASP当做人来看待,贫穷的白人和黑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在美国的第一批移民当中很多人过去因为贫穷在英国本土被当做牲口一般的奴隶买卖,这些到了新大陆之后也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在美国南方甚至一些黑奴都歧视他们,这群被歧视的底层白人有了自己的一个粗鄙名号——白色垃圾。
在19世纪之前,奴隶身份后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第二次移民潮来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被视为是白色垃圾的主体。这些人本身就遭到歧视只能从事最底层的体力劳动,也没有学校愿意收留他们的孩子,所以这些人的素质也很难提高。慢慢的一部分人始终无法上进,堕落成犯罪集团从事各种犯罪活动,或者是变成绝望的流浪者到处乞讨为生。
到19世纪末期,被鄙视的白人还包括了很多南方的农村白人,认为他们与黑奴一样从事体力劳动有辱白人的种族优越性。于此同时兴起的白人至上主义拼命鼓吹优生学,在1890年开始实施优生运动,允许政府采取行动对农村以及底层白人进行强迫绝育,以彻底消灭这些影响白人优良血统和名声的败类。
1907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基于优生学的强制绝育法,随后有多达30个州纷纷效仿,许多穷人遭到迫害,直到1921年该法律才被印第安纳州废除。不过1927年美国最高法院还是认为一些强制绝育法符合宪法,仍然允许对精神病院的病人进行强制绝育。
这种疯狂的迫害直到大萧条时期才有所收敛,因为穷人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再继续维持那样疯狂的措施。但是对穷人的鄙视仍然是没有停歇,二战之后富人鼓动那些成为中产的工人鄙视那些穷人,让他们相信贫穷的白人就是无能和懒惰,是灵魂已经堕落的无用之人,因此中产对贫穷的白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然而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因为全球化的去工业化以及新世纪高度科技化而金融化,越来越多的白人从中产坠入到穷人的行列中,他们这才发现贫穷的白人很多都不是自己甘愿而落入底层的。这些人的先辈过去是怎么歧视和虐待过穷人的,今天他们自己就怎么加倍偿还,穷人当年是如何的绝望,他们就是如何的更加绝望。
这些事情都被美国人自己反复写成书籍和文章来抒发他们内心当中的痛苦和郁闷,其中美国人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算是其中的代表,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的第二天,这本书就冲上了亚马逊排行榜的首位。书中非常写实的描绘了美国衰落的蓝领阶层所遭遇的困境,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能够逆势当选。当然他们所遭遇的痛苦并非他人造成,恰恰就是白人自己所造就的,而他们愤怒的力量却又被上层白人所利用,可谓是悲哀到了极点。

美国高校鄙视链

对于很多想要赴海外读书的准留学生来说,学校的排名是大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和中国留学生不同的是,大多数的本土学生不太在意是否去最顶尖的藤校学校,而是更倾向选择自己州的州立大学系统下辖最好的学校。

然而无论你还在什么院校,或者读什么专业,所有的维度中都有相互比较的参数,都暗搓搓存在着“鄙视链”,就好像藤校看不上前30,前30的院校看不起排名30-50的。

这些鄙视链是怎么产生的?它们考量的都是哪些方面呢?



第一类:顶尖(HYS)级别

在美国人心中美国最好的学校有三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即“顶级”。

这三个学校是任何别的学校都无法比的。哈佛和耶鲁是东海岸老牌名校的代表,而斯坦福则是西海岸最好的学校。



第二类:MIT级

在这三所学校之下,就是“MIT级”,包括:MIT、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哥大、宾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和密歇根安娜堡这几所学校。

这几个学校各有所长,综合看来是差不多一个级别的。

之所以比不上哈佛耶鲁和斯坦福,要么是因为有明显的短板,要么是因为底蕴不够,要么是因为资金或生源水平相对较低。

例如:

麻省理工MIT的理工类和商科是强项,但是文史类是硬伤;

芝加哥大学文史类和商科很牛,但是理工科又差了些;

UCLA、UCB和UMich(一般单指安娜堡分校)作为公立大学,招生范围受到州法的很大的限制,资金也比不过私立校;

普林斯顿的地缘位置是短板;

宾大拥有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但理工方面也是很致命的伤;

杜克在南方是一流的,但因其地理位置,只能当做南方哈佛。

还有几个特别说明的学校。

第一是加州理工,虽说开设的专业都是业内数一数二的,但专业实在太少了,因此美国人一般不把他和其它大学比。

第二是纽约大学NYU。这个学校是曼哈顿除了哥伦比亚以外最好的学校,但是工科是短板。

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大城市的人并不以为然。例如芝加哥人就觉得芝加哥大学甚至西北大学更好,洛杉矶人也许觉得UCLA或南加大更好。区位因素也是影响一个学校在美国人心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部分。

第三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这个学校有两个王牌:计算机和社会学。这两个王牌让他在很大一部分老美的心中成为和MIT一个级别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历史才五十多年,因此底蕴上有短板,知名度也存疑,因此被降了半级。



第三类:康奈尔级

然后是下一个等级:康奈尔级,包括: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埃默里大学、范德堡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以及剩余常青藤院校。

先说常青藤: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三所。

毕竟是常青藤,实力确实不错,也各有特色,但他们的绝对实力已经受到了一些其他大学的挑战,因此只能在这一档次拥有一席之位。

然后说其他几个私立大学: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埃默里大学和范德堡大学,他们也是各有强项,但是强项的数量比不过上一级别的(MIT级)。

西北大学最强的专业当属传媒和社会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强于数学,埃默里大学强于医学,范德堡大学强于教育学。而他们的短板也比MIT级的更多或更大。

再说这几个公立校: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文科理科都不错,基本可以位列顶级公立校,但是硬伤是工科专业;

威斯康星大学 (一般单指麦迪逊分校),这个学校是老牌的公立名校,被US News的排名给坑了;

威廉玛丽学院,南方第一校,是除了哈佛以外北美洲历史最久的大学,曾是私立的后改为公立,但工科同样是短板。

第四类:州立旗舰级

再往下是很大的一堆州立旗舰(flagship)级,即大多数US News上排在30到100之间的公立大学。

这些学校的特点是各有所长,但是生源和资金都是短板,比来比去也差不多。

US News最坑的就是这部分,非要排个谁前谁后。术业有专攻,谁都没有绝对优势。这一级别还没完,除了这些旗舰校,还有像波士顿大学、杜兰大学这样前面没出现过,但是在美国大学协会里的公认一流的私立大学。

第五类:南方和洛杉矶公立大学级

再往下是南方和落基山的公立大学级,这其实真的和实力没太大关系,但是如果问的是知名度,他们得降一级。

代表性的包括阿拉巴马大学、奥本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犹他大学、丹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肯塔基大学、田纳西大学、密西西比大学、密苏里大学、阿肯色大学、佐治亚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贝勒大学等。

第六类:区域级

再往下就是“区域级”了,从名字就能听出来。

这些学校包括每个州的初旗舰州立大学外的第二档次的公立大学,也包括旗舰大学的其它分校。他们的实力介于好的公立大学和社区学院之间。

这种学校是数量最多的。例如南伊利诺伊大学、滑石宾夕法尼亚大学、洛克黑文宾夕法尼亚大学、东密歇根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奇科州立大学、北卡大学夏洛特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厄尔帕索分校、海峡群岛州立大学等。

看完之后是不是发现和我们的看法大相径庭呢,不过不管怎样,所有的因素都只是参考,最重要的还是早做申请,早做规划,才有可能申请到自己心中的dream school。

海外留学圈里的鄙视链

  前段时间,关于985院校与211院校之间“鄙视链”广为流传,其实,留学圈子里也有,下面的我来为大家分享海外留学圈里的鄙视链。
  在娱乐方面,看剧鄙视链: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韩剧的,看日韩剧的鄙视看港台剧的,看港台剧的鄙视看国产剧的……

   符号说明: 鄙视:> 互相鄙视:<>
  留学党之间的鄙视链
   1.Offer鄙视链
  Full-scholarship / Tuition-waived > Offer > AD > WL > Rej
  名校牛项目 > 名校水项目 <> 普通学校牛项目 > 普通学校水项目
  综排高专排高 > 综排高专排低 > 综排低专排高 > 综排低专排低 > 没排名
  排名高地理位置好 > 排名高地理位置差 > 排名低地理位置好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学费便宜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学费贵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学费贵中国人多
  白天上课 > 晚上上课
  工作日上课 > 周末上课
  2.地区鄙视链
  U.S. East Coast (NYC > Boston / Chicago > Philadelphia > Others) > California > Elsewhere in U.S. > HK/UK > Elsewhere in Europe > Singapore > Canada > Mainland China > Aussie > Elsewhere in the World
  3.英美校鄙视链
  HYPSM > Penn / Columbia / Oxbridge / Williams / Swarthmore / Amherst > Duke / Chicago / Berkeley > Dartmouth / Cornell / Brown / Northwestern / JHU / UCLA / LSE / IC / LBS / top LAC > WUSTL / ND / Vandy / Emory (typical top20) / Umich / UVA / NYU / CMU / top Regional > UCL/Warwick / Kings(top10 U.K.) > U.S. top 50 > 51 > 52 > 53 > ... > Unranked
  Caltech > All above
  National University > Liberal Arts College > Regional University > Community College > Wild Chicken University
   4.学生之间的鄙视链
  学霸 <> 学霸 > 学糕 > 学痞 > 学民 > 学酥 > 学渣 > 学婊 <> 学屌 > 学水 > 学残 > 学弱
  大神???(大神都懒得鄙视学霸和普通人)
  口音:高贵冷艳的伦敦腔 > 最炫北美卷舌风 > to die的澳式音 > 天书般的Hinglish > 闹太套的Chinglish > 无法识别的Japanish
  留美的觉得,去腐国的都是接着留学去欧洲游的纨绔子弟;去腐国的觉得,留美的都是想通过留学留在美国的美分书呆子。
  5.留学生科目之间的鄙视链
  商科 > 法学 / 医科 > 工科 > 理科 > 社科 > 文科 > 艺术
  6.专业选择上的鄙视链
  理科:数学 / 物理 > 统计 / 心理 > 生物 / 化学
  工科:计算机 / EE > 其他工科
  商科:金融 > 管理 > 会计 > MKT > 其他
  社科:经济学 > 公共管理 / 政治 > 社会学 > 其他
  文科:哲学 > 新闻 > 历史 > 语言 > 文学
  7.部门鄙视链
  IBD <> S&T > AM /PWM / PE > ECM / DCM / Research > Other Mid office > Back Office / 营业部
   8.衣着鄙视链
  英国留学生:美国留学的都是土老帽,sweatshirts(运动衫)和sweatpants(运动裤)加起来,可以打发一辈子,他们难道都是去乡下留学了……
  美国留学生:去英国的都是些臭美的,女生裙子短靴小风衣,男生西装衬衫小皮鞋,讲究的都是表面的东西,没内涵……说我们土!你看澳洲!

美国人的地域歧视是曾被打上“劣等白人”标签的南方“红脖子”吗?

长期以来,在美国,除了与肤色相关,广为诟病的种族歧视外,即便是白人群体内部,根据祖先来源、聚居地域、宗教、职业和受教育水平,也存在着一条根深蒂固的“鄙视链”。而处于这条美国白人鄙视链最底层的,就是本文的主角——“红脖子”群体。
当今的美国,不同区域间的人们认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东岸人和西岸人相互鄙视,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南方人指责北方人“虚伪”,中部居民被所有人可怜。
其中,美国东北部是美利坚民族的发源地,集中着最早的新移民,有诸多举世闻名的常青藤大学和世界经济中心纽约、政治中心华盛顿。在美国东北人眼中,西岸就是偏远之地,而且治安差、同性恋泛滥。即便拥有高科技产业和著名影视基地,也不过就是个没啥底蕴的新贵暴发户而已。那里的人们成长在大麻的烟雾中,不是稍微懂点IT的科技混混,就是吃青春饭的过气明星。
而以加州为主的西海岸美国人却总认为,东岸人属于那种稍有点文化和地位,就特别“作”的神经质群体。他们虽然勤奋,但嫉妒心强,好斗易怒,生活节奏太快,整天绷着个惨白的大脸紧张兮兮,让人感觉非常“丧”。更要要命的是,东岸阴冷灰暗的天气太折磨人,跟西边的阳光、沙滩,小麦肤色、充满活力的俊男靓女完全没得比。
那么,美国中部呢,因为处于荒僻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总被东西海岸的精英们一致可怜。
更有广大的南方地区,那里生活的人们往往被刻板的描述为——头顶苍天,脚踩大地,眼里除了小麦、甜橙就是大豆玉米,最多骑骑马,玩玩枪,衣着邋遢土气、说话口齿不清(有吞音),笃信宗教、思想保守封闭,并不太不理会外部的世界有多精彩。
根据他们的职业和外貌特征,这些主要务农的南方美国人,被统统叫成了“红脖子”。
因为他们露天劳作时,总会戴着帽子,所以没晒到整个脸,但晒红了脖子。
在美国,无论是现当代还是历史上,“红脖子”一直属于一个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词汇,被用作东西两岸大都市圈里的白人大资小资们对南部和中西部“白人乡巴佬”的一种“蔑称”。
简单说就是,美国的“优等”白人,素来有瞧不起“劣等”白人的“传统”。

美国多种族,交友鄙视链是怎样的?

朋友圈鄙视链是什么意思 朋友圈鄙视链详细内容介绍

朋友圈鄙视链是什么意思?朋友圈鄙视链有哪些?近日突然出现一个朋友圈鄙视链,那么朋友圈鄙视链是什么意思?朋友圈鄙视链有哪些?玩朋友圈的你又是哪一个层面呢?想知道的伙伴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朋友圈鄙视链吧!
朋友圈鄙视链是什么意思?
最近网上有一个讨论,就是在朋友圈里晒书到底装吗?表面上看似乎又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实际上,这是朋友圈的鄙视链再一次发挥作用了,只是这次的主角是书。
在书之前,舆论也曾讨论过晒包、晒自拍、晒美食等到底low不low,那时晒书还是属于相对高端的行为。可任何行为,一旦成为大众化行为,随之的命运就是跌落神坛了,晒书就是如此。
鄙视链一词,衍生自食物链一词。食物链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鄙视链,则是大鱼看不起小鱼,小鱼看不起虾米。为何看不起,因为我自认为我比你高端啊。虽然鄙视链一词是几年前媒体发明的,但鄙视链现象一直存在,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都可以找到一大堆相关理论。
朋友圈里之所以也有鄙视链,一方面是人们本性的攀比、嫉妒;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社会关系就潜藏着一个等级秩序,朋友圈则是这一社会关系的浓缩。
最后则与朋友圈的特性有关。朋友圈就像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所说的剧场,每个人都在表演,每个人也都知道彼此在表演。
这时就像大热美剧《宿敌》里表现的,难免想要在演技上碾压对方,不希望露出华丽的袍下面的虱子。
那么发展至今,朋友圈的鄙视链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局面?谁位于鄙视链的底端,谁又位于鄙视链的最顶端?我们不妨把朋友圈的鄙视链分为7级,做一个普遍性的说明。
朋友圈里的鄙视链有哪些?
第7级 转发谣言、鸡汤、震惊
什么食物和什么食物吃了相克,小心中毒;马云成为首富因为他看过凌晨三点的杭州;好大啊,快看,速删!
我们不难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转发类似的文章。最近的爆款文是某某人关于马克龙的分析,没有任何信息源头的鬼话连篇,却收获了10万+,并被疯狂转发。
点开这些文章,除了内容和逻辑秀下限外,内文的装饰往往也非常土,图片不居中,内文大红大紫,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没什么审美。
我们的七大姑八大姨转发类似文章还有些情有可原,可有些年轻人不读书,看到类似马克龙的谣言脑子就高潮,还非得转发到朋友圈里要别人一起high,这分明是告诉众人:我如此无知,快来鄙视我。很好,我们就满足他。
第6级 微商代购
把朋友圈当做经营场所,也不是不可以,现在经济不景气赚钱不容易,大家还是能够理解的。不过,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微商和代购?一天到晚连轴转,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开始发各种购物链接;贩卖各种面膜、保健品,一看那推介语你就知道这十有八九是假货和虚假宣传。
朋友圈就是个剧场,人家刷朋友圈就是想看戏,结果,一不留神就刷出广告,这不跟以前的广告中插播电视剧一样惹人烦吗?何况,你这广告一点逼格没有,跟四线卫视里卖壮阳药一个德性,没有让你在鄙视链里垫底,也算是宽容的了。
第5级 晒包晒吃等低级炫富
有一种晒包,叫郭美美式晒包,就是我买了个包,然后昭告天下,我买了个包啦。意图很明显,既想炫富,更想在心理上和气势上压过对方:怎么样,羡慕吧!
有一种晒吃,叫穿山甲公子式晒吃,我吃了个饭,后面要云淡风轻补上,跟某某领导吃的,或者没想到XX名贵酒这么难喝啊。这其实也是想旁敲侧击告诉你:我可不是普通人。
人们对这种低级式的炫富,态度上有一个转变。一开始是羡慕居多,随后效仿的人就多了起来。
就像朋友圈里老是有人发照片,但图文严重不匹配,文字里说今天好累啊,配图却是手握方向盘,方向盘上有着醒目的凯迪拉克标志;
文字里说今天去做了指甲,颜色好看吗,配图的确是美甲了,但有一个崭新的不知道几克拉的钻戒
人们天天在朋友圈里受这样的刺激,很快就发现其中的套路,还形成了免疫效果,非但没有被炫富者气势上压倒,反倒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郭美美的下场在等着你哩。
第4级 自拍和美颜
虽然有个智能手机就能自拍,但起初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社交媒体上晒自拍的,因为大多数人要么是长相普通的普通人,要么就是长得很丑的普通人。
可是美颜软件简直是这些人的福音,因为它功能强大到,可以将丑女贝蒂变成约翰逊斯嘉丽。皮肤粗糙的,一键就能让皮肤平滑,黯淡的,一键提亮,肥胖的,一键瘦身
尤其是美颜软件不断在推陈出新,甚至能够在人的图像里P上兔子耳朵、兔子鼻子,一下子就把长得最寒碜的部位遮住了。
自拍本应是真实的,可在朋友圈里,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处理过的真实接近于虚假。人们总是幻想自己是完美的,美颜相机是最不费力、也最虚无的一种实现途径,于是很多人乐此不疲。
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大学评出2013年最应该被弃用的烦人词汇,自拍得分最高。参与词汇评选的戴维克里格描述自拍时说,把智能手机拿开吧,没人会看你。
不用P得太用力,没人会看你,看到了也会翻白眼的。
第3级 晒书
舆论里讨论的晒书,大概就位于这个层次。作为一个每周保持至少20万字阅读量的人,笔者兴许还是有一定资格谈论这个话题的。就像笔者,几乎不晒书,很简单,对于真正大量阅读的人来说,能够触动他在朋友圈发表下抒情和议论的书籍,很少很少。
只有不怎么读书的人,才会读一篇《读者》文章都会有洗心革面的觉悟,看了一部三流小说,就把它奉为经典之作。其二,读书,重点是把书读进去,在读完书之后花费时间和精力把读书笔记做好,而不是忙不迭在朋友圈里晒书发感慨,这样的读书就像是酒肉穿肠过,很快就被你忘得一干二净,读了跟没读没什么两样。
最后,是因为晒书这个举动,已经在朋友圈被一群演技拙劣的表演者给污名化了。网上有许多类似于如何在朋友圈里优雅地晒书的攻略,比如书要和咖啡搭配,比如要注意构图,要注意光影。其结果是,朋友圈里流行的晒书,都有着一股浓浓的日式性冷淡风,看到这样的图片,我们基本可以猜到图片以外的情形,拍完照片把书一扔,好像你永远不会再翻阅它了。
第2级 秀恩爱、晒娃等日常
朋友圈有一类秀恩爱和晒娃是很讨人厌的。比如老公真是疼我,我最最最爱我家老公呢,么么哒,爱你一万年哦,这种肉麻到极致的撒娇,请麻烦在私底下说;
而讨厌人的晒娃是,像微商一样一天到晚为小孩打广告、拉票,小孩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但并不是所有人的皇帝。
但绝大多数时候,秀恩爱和晒娃,并不惹人反感,在戏精横行的朋友圈,它有一种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有一种难得的真实感。记录夫妻相处或孩子成长中某些微小的细节,是发自内心的幸福。人一幸福,难免就想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朋友圈的分享是幸福的小小的外溢,并不是当事人故意想晒或秀,他是真的幸福。
与秀恩爱、晒娃并列的,就是在朋友圈里发发感慨,吐吐槽的。剧场里每个人都在表演,他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一不小心就揭穿了皇帝的新装。
当然,有些话唠总是把朋友圈当树洞,一天到晚发个十条八条的,起床一条,晚安一条,每天大事小事都要一一汇报,这的确很真实,但并非真实就是美的,没有那么多在意你的事无巨细人生,谢谢。
第1级 看戏
处于朋友圈鄙视链顶端的,自然是看戏了。这类人要么不发朋友圈,要么发朋友圈但从不发私人生活、不发私人感慨,他们把朋友圈当做一个不及物的东西,一个工作场合,一个毫无感情的场所。
他们要么是超脱的高人,要么是冷漠的看客,要么是自以为高明实际上的孤独患者,只有他们才会闲得无聊地观察别人的朋友圈,然后要分个等级,造出一个清晰的鄙视链链条。
因为忙着自拍的,估计没时间嘲笑代购的,忙着晒娃的,也不觉得别人转发谣言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是看戏者的悲哀,但何尝不是表演者的悲哀,每个人入戏太深,以至于毫无察觉。
总而言之,你可以不认同朋友圈的鄙视链,你也可以在表演中甘之如饴,但有一点别忘了,朋友圈以外还有一个真正广袤、真正属于你的、充满未知挑战和风险、需要你高度专注和持续努力的现实生活圈。
朋友圈再精彩,现实生活圈再糟糕,都是悲哀的;现实生活圈精彩,朋友圈再让人鄙视,你也是人生赢家。就比如你生活得很幸福,完全可以嘲讽本文作者:写这么长文章罗里吧嗦的,你有北京户口嘛你?

揭秘奢侈品行业的鄙视链

众所周知,奢侈品行业隶属于零售行业,但又彼此相对独立,所以它们索性给自己取了个名称叫“奢侈品零售行业”,为的是和“非奢侈品行业”划清界限。那么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奢侈品圈里,品牌与品牌之间是否就和谐共处,其乐融融了呢?其实不然,在奢侈品圈,彼此鄙视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超越了奢侈品圈鄙视非奢侈品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奢侈品圈鄙视链的内幕吧!

总体说来,奢侈品圈一直都存在三种鄙视趋势,即:1)有文化底蕴鄙视相对没文化的;2)定位高端鄙视定位相对低端的;和3)发展势头良好鄙视发展趋势一般或没落的。

此外,奢侈品行业也有论资排辈的说法,有“顶级奢侈品圈”、“一般奢侈品圈”、和最近几年新兴的所谓“轻奢品牌圈”等等。在圈层的鄙视链中,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

HERMES作为奢侈品行业的绝对王者,鄙视所有一切品牌。在HERMES眼里,只有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奢侈品,其它品牌充其量也只能叫比较昂贵的品牌。一人独大,高高在上!

一般奢侈品圈的三大巨头CHANEL、DIOR、和LV,它们既彼此鄙视,同时也联手鄙视所有一切比它们段位低的品牌。就连GUCCI这样的大牌也时常被打压;

在轻奢领域,来自法国的新兴贵族品牌VESPER LYND虽然价位并不高昂,但却也凭借可以和爱马仕媲美的品质在轻奢品牌圈里占尽风头。就算是PRADA、CELINE、和BALENCIAGA等大哥大姐们对它也只能是持又爱又恨的态度;

相信大家也不难发现,在鄙视链的顶部,无论是HERMES、CHANEL、DIOR、LV、还是VESPER LYND,无一例外都是来自法国,第二级别才是意大利品牌,而垫底的,大部分都是来自美国的品牌。这或许是和品牌出生地的文化和底蕴有关吧?

(作者:小虎)

艺术留学届的鄙视链,到底在鄙视什么?

众所周知,万物皆有鄙视链,前有国内高校鄙视链,后有国外高校鄙视链,再后来竟然有了国内国外高校鄙视链pk,怎么了,我们艺术生是不配拥有属于自己的鄙视链吗?

?

从国家来说,美国< >英国(互相鄙视)>瑞士>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洲>日本>韩国>泰国。英美两国艺术生是一直互相鄙视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鄙视链?01英美两国学校众多,所以出好学校的概率就大。北京上海那么多所985和211高校,浙江却就一所浙大,数量上是不是被吊打?但浙大的教学质量会因为只有这一所985/211而被拉垮吗?不会啊。02学费贵啊!英美两国动辄三四十万的学费,让人望而生怯。但学费贵,学校一定好?学校好,就一定适合自己,一定学得好?见仁见智哦。03刻板印象。说起意大利的艺术,那大家都会想到文艺复兴,都是些古典艺术,那难道我去意大利读书都是画油画做雕塑吗?或许,你听说过米兰理工吗?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扛把子学校,了解一下?一听说去日本留学的直接联想到是不是去学动漫,hello?建筑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历任获奖者有7位日本建筑大师,你知道吗?说到去澳洲留学就会觉得只有不学无术的人才去澳洲镀金,请问你知道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吗?美国的本科学制是4年(建筑5年),研究生2年;英国的本科学制是3年,研究生1年。国家的政策决定了学科制度,能因为在英国读3年就被美国读4年的鄙视吗?那反过来说,在英国读3年学的东西和在美国读4年学的一样多,那是不是表示英国的艺术生学制紧张,压力更大?多读一年没什么好拽的哦。

再说排名。QS排名和USNews排名都可以作为你选校时的参考,但不是排名越靠前就越是适合自己。“QS世界大学排名将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研究引用率、国际化作为评分标准,因其问卷调查形式的公开透明而获评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学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很多高校的分项数据缺失,总分出现大幅偏差。”再看USNews的评分权重比:

决定一所学校排名的因素有众多,学术声誉只占了一小部分。综上所述,不要因为排名去断定一所学校的好坏,每所学校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如果还在因为一个人的学校排名去定义这个人,那你怕是:

有的人会选择去专业很好但是综合排名一般的学校,有的人会选择综合排名很高但是专业排名一般的学校,别管哪个国家,学什么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相对鄙视链,仰视链也是有的。以美国为例的仰视链顶端学校,你以为是罗德岛吗?NO!还有一所大神学校Cooper Union,翻译成库伯联盟学院(也是康熙来了中曲家瑞老师毕业的学校哦)。在2014年还是2015年之前,被Cooper Union录取的学生都是免学费的(现在也只要不到2万美金),3.5%的录取率低到与哈佛大学媲美。但这所学校只设有纯艺术和建筑设计两种艺术类专业,其余的都是工程类学科。学校坐落于纽约繁华的east village东村(全纽约我最喜欢的地方),这里的地理位置好到什么程度呢?步行三五分钟就能直达4家奶茶店,旁边就是日本街,走15分钟就能到soho和韩国城。就相当于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里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

(图源google,街对面就是纽约一风堂!)Cooper Union的录取实在太难,我身边也只有一个认识的人在里面读书。曾经大半夜的我想偷偷溜进教学楼里一探究竟,可惜学校警卫严格的要命,没有学生证不让进,只好作罢。就算已经工作多年,Cooper Union依旧是我心中的神校。听到别人是罗德岛毕业的,我会觉得:woc牛逼!而如果你是Cooper毕业的,一定会觉得,你不是人,你是大神。那为什么这所学校不被人熟知呢?因为它的学院性质,不参与排名。你看,你能说因为它学费不贵,不在排名里,没什么太大名气就否定它的地位吗?再说一所芬兰的学校,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Aalto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Design and Architecture),成立于1871年,前身是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是北欧五国最大的艺术设计类大学,QS最新排名第七,也是非常非常难申请的学校。

学校以以一位校友命名:阿尔瓦·阿尔托,芬兰著名的建筑师,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设计涉及范围很广,小到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大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所以在3D类学科的同学眼里,阿尔托也是一所神校的存在。难道就因为它在芬兰,就只能处在所谓的鄙视链的下半游吗?

学校之间本无鄙视链,全靠你我网络一线牵。每个人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努力学习和生活的人凭什么被看不起?最后送上嬛嬛的一句话:

中国人对美国有哪些普遍的误解?

中国人对美国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认为美国是十分民主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十分高的,生活质量也是非常高的,其实美国民众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民主,底层人民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
这个还真有不少,首先,美国虽然开放,但却并没有红灯区,而且美国也并不是很多人都是肌肉男,在美国,肥胖率是很高的,还有在美国虽然人人都能合法持枪,但也需要持枪证,否则就是非法持枪。
美国人遇事很冲动,不会像中国人一样三思而后行,美国人喜欢借钱买东西,也就是不存钱,提前消费,遇上大事就解决不了。
最直接的就是美国都是高文化人群,其实是错误的,美国的反智特别多,因为在美国读书是一项很大的支出,美国的公立学校很少的。
1、美国是一个充满种族歧视的国家
确实,在美国出现过不少因为种族歧视而死亡的事件,但那样的冲突是很少的。在生活中你是基本看不到过去那样的因为种族歧视而发生的暴力欺凌的事儿的,那可是重罪。以我的体会,白人们内心的优越感一直都在,他们可以很友好很礼貌的打招呼,但那种优越感你是能察觉到的,我相信很多在美国生活的华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
有意思的是,拿加州举例,有一个很多人不愿承认的鄙视链,白人高高在上,黑人也不把亚裔放在眼里,亚裔里日本韩国又比华裔牛些,华裔里香港台湾的又有点沾沾自喜,没什么瞧不起对象的内地来的,又嫌墨西哥人穷,当然这些都是隐藏在文明的、礼貌的交往表层下的,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有些墨西哥人比较反感华裔移民,因为华裔移民比他们有钱,昨天来我家修电闸的两个墨西哥壮汉,一下车就坐地起价,想敲一笔,好半天的讨价还价才把活给干了。
3、美国黄赌毒泛滥,性观念开放
这完全是受电影误导的,美国只有类似内华达等少数深处内陆的沙漠地带的小州,特别是拉斯维加斯这样的城市是允许黄赌的,大部分城市都很安静。并且美国是基督教立教的国家,很多美国人是很保守的。很多美国人可以用老实来形容。常有国内朋友说,在美国呆久了,久呆傻了,确实这样,越呆人越简单。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人年轻时都挺疯的,等成家了,或老了,就特别规矩了;而我们通常都是年轻时都挺单纯的,越老越不正经,越学越坏。
4、美国人不重视家庭
记得初中时,政治老师还在批判美国人,美国人多冷漠,孩子18岁就赶出家门等,这骗了我好多年。其实美国人很重视家庭,他们的家庭观念非常强,只是表现方式和我们不一样而已,我们讲究团圆一家子,美国人讲究自立。晚上,美国男人大多都是在家里陪家人,哪有咱们洗浴中心按摩城去消遣啊。在美国随便到哪个游乐的地方,几乎都是以全家人一起出动的方式前往的。
美国人的“家”的观念与中国人的“家”的观念大不相同。美国人的“家”是“Family”,而不是中国人的“House”,甚至也不是“Home”,美国的Family强调家庭成员与亲情关系,而中国人的家,相当于美国英语中的“House”,强调是的房屋,而非家庭成员与亲情关系。
这也是美国人喜欢租房住的原因,把房子看得比较轻,把家庭成员看得很重,而中国人刚好相反,把房屋看得重。中国人即使背井离乡,家的老屋早已经空无一人,但是,仍然把家乡的那些老屋看成是自己的家,美国人则把家庭成员看成是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