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谁考上哈佛大学,你知道哪些被哈佛录取的中国学生?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7 17:50:06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9年了,“五道杠少年”上了民办大学,“不屑弟”却考进哈佛大学,为何?

9年之前,有两位非常可爱的青少年走红于网络,一位是脸上洋溢着老干部风格的“五道杠少年”,而另一位则是对任何事情都自带不屑感的“不屑弟”。很多人都以为,在命运的轮盘自然而然的转动之下,五道杠少年是一定能够走上人生巅峰的,而不屑弟可能会成为千万普通人之一。但是想不到的是,五道杠少年最后上了民办大学,而不屑弟竟然走进了哈佛。虽然结果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原因还是很好理解的,在能力不足匹配未来选择的时候,媒体的过多宣传,不是在帮助五道杠少年,而是害了他。
五道杠少年与不屑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先科普一下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之间的故事吧。毕竟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五道杠少年的真名叫做黄艺博,不屑弟的名字叫做孙童,二人是同班同学。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班级之中,有认认真真读书的学生,就会有看起来有些不羁的学生。很显然,黄艺博和孙童就属于一个班级里有些两极分化的学生。
本来媒体宣传的是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但是意外的在一张照片中,不屑弟孙童的照片却走红了。一面是镜头前面认真听讲的黄艺博的脸,后面却是孙童不屑的,明显鄙视的表情。对比非常鲜明。最终的结果便是不屑弟比五道杠少年还要红!
五道杠少年的走红,全因和同龄人的格格不入而被宣传说来有些讽刺,黄艺博的走红完全是因为和同龄人的格格不入而走红。他从小就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3岁的时候就喜欢看新闻联播,动画之类的东西,他基本上是没有兴趣的。到了7岁的时候,更是天天都要看一看官方报刊。或许黄艺博不懂更深的内容,但是他还是很喜欢看的。
在学校里,黄艺博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毕竟朝气蓬勃的孩子是不喜欢和老干部同学一起玩耍的。但是呢?和周围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的嫌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师和家人很喜欢黄艺博,甚至以他为典型进行宣传。或许在大人们的心中,一个听话的,成熟的如同老干部的孩子,才是值得宣传的孩子吧。
总之,黄艺博走红了,越来越多的媒体找上门,宣传这位明明没有经历过世俗沧桑但是却一脸正气的孩子。黄艺博成了学校的红人,在校刊里他就是思想的引导者,在学校里也是积极分子,就算是校外,他也是个小红人。
好孩子就应该听话,感谢不屑弟打了那些给孩子束缚在框架中的人的脸很多人都认为,属于黄艺博的未来人生应该是光明的,应该是一片康庄大道。但是很可惜,不屑弟孙童去了哈佛,而他只能去民办大学。而更有意思的是,据说有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向黄艺博抛出过橄榄枝,但是黄艺博拒绝了。最终,一个的未来让人有些遗憾,而另一位着实是让人十分惊艳。
那么为什么呢?明明在众人的印象中,孙童才更应该像是一个过不好一生的人不是吗?毕竟我们曾经的教育就是,孩子一定要听话,除了读书,你不应该有别的想法,你应该随波逐流而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吗?在这里,只想说一句,不屑弟实在是太棒了,以实际行动打了许多只会要求孩子唯唯诺诺的人的脸。
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早就是命中注定的结果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解释,只能说,命运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很多东西都是有筹码的。德不配位,自然是会遭到反噬德。黄艺博从小就享受着本该不属于他的荣誉,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人生,只有来自家人老师和社会一味的夸赞,他盲目,他膨胀,他以为社会就是如此,以为自己这样做就是能够顺利拥有更好的人生。所以,他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沉下心来。
而不屑弟呢?他火了,可是没有飘,当然了,可能他的家长觉得孩子这样火起来会有些丢脸吧。但是孙童所走的道路,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必然经历过的道路,有属于自己那个年龄段的喜怒哀乐,有平淡且真实的人生。他或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绝对不是媒体和父母推波助澜之下的傀儡。所以,有独立的想法,加上本身确实比较聪明,进入哈佛并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情不是吗?
父母教育孩子,请不要以自己的面子为主一个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好孩子,一个是典型的不听话的孩子。结果全然不同不是吗?在这里,还是想要老生常谈一下,希望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以自己的面子为主。你认为的你培养出来的好孩子,不一定比别人家孩子好。难道尊重孩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为什么非要要求孩子成为你想要的那种,而不是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做真正的自己呢?
很多父母会说,那么我放手了,孩子长歪了怎么办呢?其实孩子是否会长歪,不在于控制的是否严格,而在于作为父母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本身就没有以身作则的能力,那么放手或者不放手孩子都会长歪不是吗?
希望这个世界上少一些五道杠少年,多一些不屑弟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够少一些五道杠少年,他们快乐吗?不一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属于自己那个年龄段的快乐是什么。他们仿佛有了讨好型人格,好像父母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可是他们从来不会扪心自问,自己的快乐是什么?是保持着成年人一般的微笑,还是远离同龄人还以为自己独树一帜呢?
多一些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难道不好吗?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喜怒哀乐,远比拥有一个精雕细琢的机器人好不是吗?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但是没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少了庇护,有又什么样的能力去面对风雨呢?做不屑弟真的很不错不是吗?
可能很多家长依然会觉得黄艺博好,毕竟听话,让父母放心。但是还是想要通过黄艺博和孙童的对比说一句。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摧残的。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请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成为你的附属,你血脉的延续。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设定好的未来。
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杜伽尔
9年前,两位少年走红于网络,一位是被称为五道杠少年的黄艺博,一位是被称为不屑弟的孙童,孙童的出名也源自于黄艺博。两人在当时可谓是红极一时,可是后来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一个是哈佛,一个是民办大学。
年少有为,荣当少先队的总队长
一个少年因为一张照片走红,这是任凭谁都能没有想到的。在数十年前,网络还没有发达的年代,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程度。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一张照片,哪怕一个头像都可能让一个人走红。
当年黄艺博仅仅是一个13岁的少年,但这位13岁的少年却和很多人不一样。黄艺博虽然仅仅只有13岁,但是他的肩膀上可是有五道杠。五道杠到底是什么,这是湖北省所设立的少先队总队长的队标。也就是说,当时仅有13岁的黄艺博,已经是湖北省少先队的总队长了。
在每一个少年的心目当中,少先队员都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大部分的少年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更别说是少先队队长了。也正是如此,黄艺博在学校里得到了少年应有的关注和骄傲,并得到了老师和家人的认可。
黄艺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就和他的天分是有关的。据黄艺博的家人说,黄艺博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和常人不一样的行为。他三岁的时候就能看《新闻联播》,而到了七岁左右的时候,每天都看《人民日报》。另外他对与其他的相关报纸也是极为感兴趣,完全不像个少年。
《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哪怕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有些枯燥乏味的。在当时,天天坚持看《新闻联播》的成年人都没有几个,更别说是两三岁的小孩了。
作为一种超出年龄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黄艺博年轻时就已经关注成人世界的东西,这到底是好是坏,暂且不做评论。但他至少失去了童年人应该有的天真和活泼,反而变得老成。
老成起来的黄艺博也显得和身边的孩子格格不入,尽管他肩带五道杠,却和身边人的关系相处并不融洽。成为少先队总队长的黄艺博,在那段时间获得的荣誉也不少,走到哪里都被人称赞。
他俨然就是每个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小孩,黄艺博每一次出镜,都让同龄人羡慕不已。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黄艺博也越来越出名,来学校拍黄艺博的人也就增多了。另外一个搭上顺风车的少年,也就意外出境了。
镜头下鄙视的眼神,成就“不屑弟”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着自己的思想,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如果每一个儿童都是千篇一律,就好像是一个工厂出复制出来的一样,丝毫没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教育的失败。
孙童就是一个另类,他对少先队员并不表示认可,或者说少先队员并非是他所想要的。对黄艺博也没有羡慕,反而是鄙视。在黄艺博不断接受媒体采访,孙童其实对他的态度一直是不屑的。
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课堂拍摄途中,正在专心听讲的黄艺博,突然遭到了孙童的冷眼鄙视,而摄影师的镜头刚好捕捉到了这一幕。当时的媒体也没有想到,捧红的不是黄艺博,而是让孙童红极了一时。
孙童在当时也被人们称之为“不屑弟”,从此和黄艺博齐名,并形成了对比。在人们眼中,孙童的这一行为其实是令很多人不解的,毕竟在人们眼中对少先队员的鄙视也就意味着其学习成绩实际上并不好。
所以孙童在做出鄙视的行为之后,也是褒贬不一,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孙童的人生。虽然和黄艺博同样出名,但他并没有到采访,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实际上孙童这样的人,才是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每一个少年都应该有其自己的童年经历,而不是跨入他们本不应该跨入的成人世界。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哪怕这一思考不被成年人所认可,也应该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标志。
孙童显然比黄艺博更加亲民,所以孙童其实在生活当中也是受欢迎的。他的整个发展道路虽说没有太多赞扬,却至少活出了一个少年该有的色彩。
不一样的人生结局
孙童和黄艺博后来的结果也是非常出人意料,一个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一个被民办学校录取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不是黄艺博,而是孙童。这一点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却又在意料之中。
年纪轻轻的黄艺博,仅仅13岁就游走于各个媒体之中,享受了无限的风光。一个13岁的小孩,其心智并没有成熟。在大量的媒体报道以及别人肆无忌惮的赞扬之下,其心志难免会出现偏差,整个人也将变得自负,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黄艺博在这样的媒体渲染之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能力已经足够强大,并不需要再付出过多的努力。于是他反而荒废了学习,以至于后来的高考中频频失利。尽管当时的武汉大学已经对黄艺博抛出了橄榄枝,但黄艺博并没有珍惜住这一机会,使得其最终沦落成民办大学的学生。
相反,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的孙童,却能在浮躁之下,坚守着心灵的净土。孙童以自己的努力,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在尝试着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终于经过一段刻苦的努力,成功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其实人的一生本就是如此,从少年时期就开始顺风顺水,难免经受不住挫折。更多的褒扬以及和年龄不相符的特征,往往会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负面的影响。
少年更应该有他自己的童真,不应该过多的接触成年人的世界。越是保持童真,正常自由的发展,反而更有利于少年的成长,这一点是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注意的。
事在人为,可能当时的“五道杠少年”一下子被流量推上了顶峰,突然间的成名让他关注度提高,可能会让他产生一些不小的压力,只上了普通大学。而当时的“不屑弟”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取和不想服输的心考进了哈佛,可以说是人各有命。干坤未定,人人都是黑马。
9年前,两位少年走红于网络,一位是被称为五道杠少年的黄艺博,一位是被称为不屑弟的孙童,孙童的出名也源自于黄艺博。两人在当时可谓是红极一时,可是后来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一个是哈佛,一个是民办大学。一个少年因为一张照片走红,这是任凭谁都能没有想到的。在几年前,网络还没有发达的年代,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程度。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一张照片,哪怕一个头像都可能让一个人走红。
黄艺博是武汉人,在2011年的时候他才13岁,就读于武汉市滑坡路小学。虽然年龄尚小,但黄艺博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心态和觉悟,他非常热衷于课外活动,而不断的社会实践为他带来了很多荣誉。别看他小小年纪,黄艺博收获的称号可是不少,像“湖北省优秀少年”,“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以及“武汉市十大孝子”等,这些都让黄艺博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学生。因此在学校中老师都非常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而在学校的推荐下,黄艺博还成为了中国武汉少先队的副总队长,这也让他实现了肩扛五道杠的成就。
“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和“不屑小弟”孙童往往会产生这般大的差距,与她们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拥有紧密联系的。黄艺博在儿时就遭受父母的危害,对国事高度关注,但这并不是黄艺博自身的个人爱好。由于太过认真细致用心,反倒失去小朋友该有的童真童趣和纯真,这在发展的路面上具体也是一种变相的缺少。而孙童,虽幼年一脸不屑,但他的父母明白,在哪些的年龄该做哪些的事。兴趣爱好并不是强加于的,只是渐渐地的挖掘和塑造的,取得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渐渐地的纍积和学习培训的。
黄艺博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但他受限于学校的填鸭式教育,只会一板一眼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有创新的思考。而且他受到媒体的关注,难免会变得有些自负,这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与之相反的是孙童,一直以来他都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而且他一直都脚踏实地,虽然心里不赞同学校的填鸭式教育,但他也不会自暴自弃放弃学习,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出了精彩的人生,并且在最后成功进入了哈佛大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五道杠少年”黄艺博最终考取普通的民办大学武汉学院,而“不屑弟”居然考上哈佛,留学海外。两个人大学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云泥之别,出乎大家的想象,为什么小学优异的黄艺博,最终比不过那个一脸不屑的孙童呢?黄艺博从小就关注国家新闻,也经常向新闻报社投稿文章,年纪轻轻就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达一百多篇的文章。
过于在意成名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虽然天资聪慧,但后期有些自我膨胀,处理学校事务而忽视了学习,最终只考取普通的民办大学武汉学院。而“不屑弟”孙童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宗旨,高考中他表现优秀,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出色的表现和成绩, 顺利考上哈佛留学深造,成功逆袭。
在很久之前,有两个少年登上过新闻的头条。这两个少年所走的不同的路,也值得人们的深思。这是中国的教育模式的一次反思,也是让家长看清现实的一次灵魂拷问。
那个时候人们,都听说过一个“五道杠少年”。这个五道杠少年真实的名字叫做黄艺博。他从小学开始,就比别人优秀很多。当其他孩子都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他已经每天都在看新闻联播了。
其他学生写句子都费劲的时候,他已经能在校报上刊登文章了,一度超过了100篇。当年黄艺博仅仅是一个13岁的少年,但这位13岁的少年却和很多人不一样。
黄艺博虽然仅仅只有13岁,但是他的肩膀上可是有五道杠。五道杠到底是什么,这是湖北省所设立的少先队总队长的队标。也就是说,当时仅有13岁的黄艺博,已经是湖北省少先队的总队长了。
在学校里,老师们夸赞他,同学们羡慕他,甚至在家长之间,也都会称赞他。每个家长似乎都对着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怎么就不能跟人家学一学?这个五道杠少年就是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确实,就他当时的表现来看,的确值得这些称赞。在13岁那一年,他曾经获得了湖北十佳少年,还登上了电视。在每一个少年的心目当中,少先队员都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大部分的少年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更别说是少先队队长了。
虽然当时的黄艺博可能无法深刻理解历史故事中的含义和道理,但是却听得兴致勃勃。在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将《上下五千年》,以及《资治通鉴》白话版中的故事听完了。
后来在两三岁的时候在父母的教导下,他便开始看《新闻联播》,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每天都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黄艺博这个孩子,的确是一个让很多家长羡慕的神童。
当年,媒体在录制神童“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也被录入了镜头中,他撇着嘴、斜着眼,看起来一副不屑的表情。这张照片一经发表之后,不仅让黄艺博迅速蹿红,网友们也给他的同学起了个外号“不屑弟”。
实际上相对于黄艺博而言,“不屑弟”的蹿红速度更快,因为在东方卫视播出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不屑弟”的名号就叫红遍了整个网络,甚至风头都盖过了“五道杠少年”。
作为一种超出年龄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黄艺博年轻时就已经关注成人世界的东西,这到底是好是坏,暂且不做评论。但他至少失去了童年人应该有的天真和活泼,反而变得老成。
老成起来的黄艺博也显得和身边的孩子格格不入,尽管他肩带五道杠,却和身边人的关系相处并不融洽。成为少先队总队长的黄艺博,在那段时间获得的荣誉也不少,走到哪里都被人称赞。
与此同时,不屑弟孙童的结果也备受人们的期待。有网友发现,孙童已经靠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迈入了哈佛大学的大门。哈佛大学是世界上实力底蕴最雄厚的大学,每年能考上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几乎没有。而不屑弟孙童就做到了,真的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曾经的9年前,有两位少年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位是被网友称为“五道杠少年”的黄艺博,还有一位是被称为“不屑帝”的孙童。当时孙童并不是很出名,因为他被人们所熟知也是因为黄艺博。
可是在9年后,二人的发展却截然不同,因为仅仅只是上了一所民办大学,而另外一位却考上了哈佛大学,他们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黄艺博
当年的黄艺博仅仅只有13岁,年少的他可以说是非常的优秀,因为他的肩上有五道杠。什么是五道杠呢?这就是湖北省设立的少先队总队长的队标,这么小的年纪就有了这样好的成绩,所以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老师家长都非常喜欢黄艺博,并且认为今后他一定会有大出息。
小的时候,能够进入少先队是每位学生的梦想,如果能够成为总队长肯定是更是我们最大的梦想,因为黄艺博的天分是非常好的。
小时候,黄艺博在3岁的时候就开始看新闻,到了7岁的时候就开始看报纸,和其他小朋友相比,他不像一个少年,有着少有的成熟。那个时候优秀的黄艺博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的称赞,因此黄艺博也就越来越出名了。
关于孙童
然而另外一名学生名为孙童,他那个时候就对少先队总队长黄艺博很不认可,他说自己对黄艺博并不羡慕,反而还会有一些不看好,态度是很不屑一顾的。甚至有一次黄艺博正在听课,反而得到了孙童的一个不屑的眼神,正好被很多人所看到,所以那个时候的“不屑帝”孙童因为黄艺博也变火了。
当然事情并不是仅此而已,慢慢的黄艺博继续做他的少先队总队长,而孙童也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活,二者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两人却有了不一样的结局,孙童最后被哈佛大学录取了,而黄艺博仅仅被一所民办大学录取。很多人表示,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很吃惊,但又在意料之中。
后来的他们
因为小小年纪的黄艺博,在13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很多媒体中游走,享受尽了无数的风光,但是他却落下了最重要的学习,小小心智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也是非常的不成熟,而且越来越自负。
因为他会认为自己现在就已经非常优秀了,无需努力别人也不会超过自己,因此最终沦落到成为一所民办大学的学生。
而孙童却不一样,虽然自己因为黄艺博也变得被人熟知,但是他却能守住自己心灵的净土,没有被诱惑打败,继续努力,后来才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和生活,最终拿下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实人生就是如此,人生短短几十年,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不枉此生。
两个不同的少年,因为同一个新闻而相遇,却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当年的两个人,为何会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又为何形成如今的这番局面呢?
一、五道杠少年黄艺博。那个时候,在媒体报道上,无意当中拍到了这么一张照片,一个孩子肩膀上有5条杠,在那个读书的年代,五条杠代表了少先队员总队长,一个小小的孩子,就能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可想而知,这个孩子是多么的优秀。经过报道,人们才了解到这个优秀的少年叫黄艺博。
小小年纪,便十分沉稳,13岁便为人处事冷静,从黄艺博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大人的影子,十分的稳重,也十分的干练,让人们觉得这不是一个13岁的孩子,而是一个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的大人,黄艺博的沉稳以及比年龄更早的冷静,让很多人觉得十分的违和。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小小的年纪便能够形成这么好的一个性格,对黄艺博以后的道路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性,所以,很多人非常看好这个小小的少年,认为这个少年的内心当中,一定存在着远大的志向,他能够在未来的人生当中,走得更高、更远。所以,舆论把所有的方向都放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
那篇报道出来之后,就时不时地有很多的新闻媒体,来到了这个孩子的学校,对这个孩子进行采访。通过和这个孩子接触,向大家展示了孩子的不同之处,也让大家对这个孩子的期望更大。
其实,这样的曝光,现在是不允许的,但是,放到以前的话,是可以被允许曝光的,所以13岁的五道杠少年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二、“不屑弟”孙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日常拍摄,让人们接触到了另外一个不同的孩子,那就是孙童,而孙童和黄艺博是不一样的,孙童在生活当中,根本对少先队员不太感兴趣,相反,孙童觉得少先队员这个身份,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所以孙童很不屑。
每当别人赞扬黄艺博的时候,孙童的目光当中,都是展现出极其的不屑,认为黄艺博不应该过多地曝光自己,也不应该被媒体过多的夸赞,容易把一个人的心养大。孙童在小小的年纪,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朝着哪个方面进行发展,所以,其目标性很强,对于他来说,少先队员这个身份,对自己来说,的确是一种束缚。一旦困住了自己,那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在学习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因为媒体的到来,而长时间对黄艺博的拍摄,黄艺博身边的同学或多或少的都被曝光,被曝光的人还有孙童,而孙童被曝光的原因,就是因为那种不屑一顾的眼神,在那个时候,人们也觉得他的家教有一定的问题,那种不屑的眼光,也让人们把他称为“不屑弟”。
在那个时候,我国还没有完善青少年在未成年时曝光的条例,所以,在这种曝光当中,就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当然了,孙童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评,那个时候的人,一致认为孙童并不是一个好孩子,甚至很多人还会猜忌孙童这个孩子,这两个不同的少年,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人们眼中的不同代表,五道杠少年代表的就是正直少年,不屑弟代表的就是不良少年。
三、时隔九年,五道杠少年上了民办大学。网络是有记忆的,之前被报道的黄艺搏,一直是生活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对于黄艺搏的一些行动,对于黄艺搏的一些记录,还时不时的有媒体进行报道。在9年之后,这位少年考上了我国的民办大学,这种民办大学其实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优秀的,按照这个少年的路途,考走上这么一所大学,其实也能够算是比较明朗的。
在正常情况下来说,这个少年也算是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是,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网友或者说大多数关注这个少年的人来说,并不足以满足,毕竟,他们觉得五道杠少年能够担得起那5道杠,是因为黄艺搏本身就非常的优秀和厉害,所以,一个普通的民办大学对他们来说,不足以承担这样的名声。
所以,这本该是一件被大家祝福的事,却变成了一件被大家鄙夷的事,谁也没有想到,当初那么追崇的一个少年,竟然考得这么不好,竟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优秀,那么,当年的那些追崇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件事情就变成了少年一个人的错。
随着网络媒体的压力,这个少年考上民办大学,也就成为了大家不值得一提的事情,甚至认为这个孩子小时候聪明,越长大越笨,对这个孩子的评价也越来越差了,人们认为这个孩子根本不值得一个优异的评价,也导致了这个孩子本身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四、时隔九年,“不屑弟”却考进哈佛大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说黄艺博考上了普通民办大学,对大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那么,孙童考上了哈佛大学,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自己曾经不看好的一个少年,竟然考到了国际上那么好的一所学校,这个少年凭什么这么优异呢?
网友根本不会反省自己,相反,他们会觉得是黄艺博在这个过程当中沾沾自喜,不懂得反省,不懂得谦虚,而孙童在他们的打击之下能够反省自己,所以,才能够走到如今这一步,对这两个少年来说,舆论的压力始终在他们周围,也让他们的内心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相比之下,孙童可能相对好一些,毕竟,孙童拿出了自己真实的实力去了哈佛大学,从而证明了自己,所以,在舆论方面,对孙童的压力相对较小一些,而对另外一个少年的舆论压力要远大于孙童。
曾经被夸奖的那个人,就不再被夸奖了,曾经被不屑的那个人,依旧被不屑,因为这些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黄艺博,更不想让孩子知道,被自己夸奖的人考了一个普通的民办大学,同样,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曾经不喜欢的那个人,考上了哈佛大学,毕竟,这个孩子是以一个坏形象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而这样的坏形象容易误导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两个孩子在网络上得到的从来都不是夸赞,而是诋毁。
五、这两个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思想都是不同的,走的道路根本就是不同的一条路。两个人最初的思想是,黄艺博走的是红旗下的路,也就是说,黄艺博更加向往的是我国的教育,所以黄艺博对我国的教育更为崇尚,黄艺博走的路也是按照自己崇尚的路去走的,选择的是我国的民办大学,在他的眼里,这些民办大学远比国外的哈佛大学更优秀。
能够在少先队里成为总队长的人,说明黄艺博的内心和思想境界都是非常高的,比较符合我国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孩子其实比较适合我国的一些发展,比如说公务员的这些发展,但黄艺博并不适合在高压下的学习,所以,更多体现在为人处事以及思想道德方面,在这方面,他的境界要远比很多人高得多,所以,他走的这条路也可以是说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走的。
相反,孙童是一个目的性非常强的孩子,孙童的竞争实力非常强,对于这些竞争性学习也是比较喜欢的,所以,在个人学习能力方面,孙童是比较强的,但同样,这样的孩子,他的个人归属感是比较弱一些的,所以,孙童不太认同少先队员这个身份,觉得这个东西会分担自己的精力,与其做一个少先队员,不如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所以,这个孩子一开始就注定会选择比较高的地方进行学习。
目的性很强的孩子,他的竞争性也是非常强的,所以,他的实力也会相对比较匹配。这两个人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能力,不是在同一个区域内,而且,评定少先队员是按思想来的,不是按成绩。
六、大多数家长,下意识地按照成绩以及学府,对这些孩子进行排名。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是因为我们在很多的时候,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思想,大多数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意识去排名的,很多的家长,是符合现代的一些成绩教育的,所以,在他们的内心当中,成绩越好的人更优秀。可是,这些人心中往往忽略了一个特别的人,他叫马家爵,这样的孩子,成绩虽然很优秀,但是,在人品方面,却经不起任何的考验。
正是因为这样的猜测以及这样的理念,让我们对这两个孩子的看法完全不同,这两个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我们提倡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才会让我们不能认同这两个孩子。
在我看来,这两个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去发展,而且得到了非常好的成绩和结果,可是,在很多的家长看来,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他们理想当中的,所以,他们并不认同。我认为这两个孩子,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只不过是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我们不能只以成绩定高低。

刘亦婷如何考上哈佛?

问题一:刘亦婷当初以各科成绩多少分考上哈佛 考个屁分!明明是靠关系进去滴!!!改革开放之后,关于外国的月亮特别圆的中心思想下,衍生了许多奇怪的东西,例如教育制度很公平之类啦。。。。。刘亦婷进哈佛,得益于一个美国大律师的推荐啦。。。。那说明什么呢。。。。潜规则,本来就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啦!!!!你想进哈佛么??认为美国大律师么!!!

问题二:15岁开始怎样考上哈佛 认识下zzz970807

问题三:当年很火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现在怎么样了 “刘亦婷于00年月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她学的是应用数学与经济专业。刘亦婷根据她“先就业,再深造”的计划,于00年10月应聘到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同时也在准备读研究生。”这是她母亲刘卫华所说。

问题四:哈佛女孩刘亦婷是怎样考进哈佛的? 刘亦婷是以中国学生代表矗美国进行交流,中美文化交流基金的一个官员对她印象很好,并且帮助她写的推荐信。

问题五:怎么样才能考上哈佛啊 哈佛大学是世界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是最富盛名的世界高等学府。不知道你现在的情况(初中,高中,大学还是研究生),但是看你的提问,觉得你还是很向往这个璀璨的象牙塔的。有了这个向往,成功就迈出了第一步。
如果你现在在中国读书,建议你还是尽早到美国接受教育,毕竟还是本土的学校更容易去。所以尽早要去美国读书。或者在中国念中学,通过SAT进入美国高校。(考哈佛的话你几乎都要是满分才可以)
当然要是想去哈佛念硕士和博士,自然是要在国内读一所或几所顶尖大学,北大清华复旦之类的,这样才会有解除到世界第一流学府的机会。
努力是第一位的,说千道万,只要你足够优秀,你便有希望。

问题六:刘亦婷是什麽时候进入哈弗大学的?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天时地利人和 掌握两门手艺 积极的心态 相信你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电工不错

问题七:中国学生怎么进哈佛? 不是,你可以尝试去看那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她没有早学,而是踏踏实实的学习,最后考上了哈佛。

问题八:几年前,《哈佛女孩刘亦婷》曾被批判为反素质反教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谈不上素质也谈不上反素质,个人经验和故事,家长乱吹。
正方和反方都是外行。
如果你能帮助10个人进入哈佛,100%成功,那才能说明问题。

问题九:历年来考上哈佛大学的中国人有谁 刘是以考上哈佛而出名。算不得名人,好吗

2023哈佛录取的中国学生

2023哈佛录取了16名中国学生。
哈佛大学简介:
1、哈佛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
2、该校共有剑桥校区、奥尔斯顿校区和朗伍德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有4882英亩,建筑面积21565000平方英尺。其中剑桥校区下设11个学院,奥尔斯顿和朗伍德校区下设4个学院,全校总共设有46个本科专业、134个研究生专业。哈佛大学在校全体教员约2400人。
3、哈佛大学的前身是新市民学院,始建于1636年,1639年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新宪法,哈佛学院扩建、更名为哈佛大学。
学术资源:
1、哈佛大学拥有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规模为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
2、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中央系统位于哈佛庭院的怀德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内,整个系统覆盖80所不同的图书馆,整体馆藏量超过1600万册,使其成为全美最大的学术图书馆网络,同时位居全美第三(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3、不同的图书馆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进入:位处于剑桥市本部的加博科学图书馆(Cabot Science Library)、拉蒙特图书馆(Lamont Library)及怀德纳图书馆为本科生最常去的图书馆;霍顿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及亚瑟·伊丽莎白施莱辛格图书馆(Arthur and Elizabeth Schlesinger Library)专门收藏有关美国女性地位发展的历史参考。

哪个中国学生被哈佛录取?

朱成,哈佛大学比较著名的中国女留学生,别的应该还有,不过不太多。
看报导:中国女留学生朱成近日以高票当选2006-2007届哈佛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从而成为哈佛研究生院首位中国籍学生会总会主席,刷新了哈佛370年校史。
截止2016年5月19日,今年哈佛只给在中国大陆读高中的学生发放了七份offer,而在这七位学生中至少有三位是美国籍。也就是说,哈佛大学2016年最多只发放了四份录取通知书给中国籍学生,目前得到的数据是,中国籍学生中没有一个是我们河南的考生,所以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被误导。(某些郑州的国际班宣传的被哈佛录取的或多或少涉及虚假宣传,2015年3月31日,黄河科技学院2014届播音主持专业的赵杰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属于本科阶段录取,非高中阶段录取,这点请格外注意。)
哈佛青睐什么样的中国学生?
刘亦婷。有一本关于她成为哈佛女孩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 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报道了包括哈佛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并获全额奖学金。

姚安娜哈佛大学怎么进的

国人的最大误区是美国名校是按分数录取的。参看以前哈佛录取的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并不需要登峰造极,与中国不一样。
学业 2016年,姚安娜以 ACT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满分的成绩提前被 哈佛大学 本科录取,学习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 [4-5] 。
姚安娜(Annabel Yao),1998年1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电脑工程和统计数据专业 。
2021年1月14日,姚安娜在个人微博上宣布出道 ;1月18日,发布个人首支单曲《Back Fire》 ;7月,作为常驻嘉宾参加美食节目《中餐厅第五季》 ;9月1日,发行个人首张音乐EP《信·望·ART》 。2022年5月29日,主演的短片《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得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6月,参加的生活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六季》播出 。
2016年,姚安娜以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满分的成绩提前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学习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 [4-5] 。在哈佛学习期间,姚安娜在给残疾人提供智能假肢的Brainco公司实习,期间参与研发了世界首款脑机接口智能假肢 ,同时她还是哈佛中国论坛(Harvard College China Forum)的财政部负责人 。2020年6月,姚安娜从哈佛大学顺利毕业 。

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

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介绍如下:
不多。哈佛本科年均录取10名中国籍学生。
怎样的人能进哈佛
1.性别
2021届哈佛新生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女生占53.1%,男生占46.6%。
2.种族
参与调查的哈佛新生中,白人学生最多,超过一半,其次是亚裔学生,人数占23.8%
3.校友子女 Legacy
70.7%的新生不是校友子女,是家里第一个考上哈佛大学的人。其他新生家里至少有一位亲戚或父母曾是哈佛大学的校友。
4.校友子女的家庭年收入
据统计,今年录取的校友子女新生来自超级富豪家庭(家庭收入超过50万刀)的比例大幅上升,占46%,而去年仅为26.6%。这说明,父母是哈佛校友,成为富豪的概率并不低。而有钱的哈佛校友的子女,进入哈佛这样的顶级藤校几率还是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
怎样才能考上顶级名校
首先,运气要好。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运气这个因素,在每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上帝是很公平的,没有人会一生都非常的幸运,也不会有人一生都非常的不幸。当然,身处父母带来的家庭环境,利兹是不幸的。
其次,积极的心态。
糟糕的家庭环境是不幸的,当知道出身无法选择的时候,利兹选择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它。因为糟糕的生存环境,因为对另外一种生活的渴望,心里所有的安全感被从身体中抛弃。当生活给你难题,有的人会选择抱怨,为什么老天总是如此的对我。有的人会选择接受,选择积极面对,选择迎难而上。很显然,利兹选择了后者,选择了积极面对生活带来的各种挑战。
考上哈佛的中国人不多,哈佛本科年均录取10名中国籍学生。
2022年哈佛大学申请录取人数:
最终今年约有1650名学生在2022年秋季选择就读哈佛大学;其中国际生录取比例为12.6%,较去年有所提升。
以本科四年计算,哈佛大学在校本科生人数总规模保持在6500-7000人之间,其中国际学生近1000人。
从数量比例上看,哈佛本科国际学生并不少,这也反映出国际生的机会其实越来越大了;但反观在录取中国学生上,哈佛表现出“铁公鸡”般录取态度。
根据最新的2021学年统计,哈佛在读的中国本科生仅有41人。中国学生几乎很少会放弃哈佛,这意味着哈佛大学本科阶段每年录取的中国籍学生仅在10人出头。
根据国内留学机构和高中的信息:今年哈佛大学在中国大陆录取的学生来自北京十一学校、南京外国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建平中学等。
再与其它国家的人口基数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申请哈佛本科的难度无遗是最大的;哈佛对欧美国家学生要友好很多!
知识拓展
与哈佛规模相差无几的哥伦比亚大学对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本科生竟达382人之多,几乎是哈佛的10倍!下图是哥伦比亚大学2021学年的主要国际学生来源地,(哥大直接录取的本科生没那么多,部分本科生是后期转学进入)
可见,藤校也有“大”、“中”、“小”之分,这样的录取现状也纳入中国学生、家长择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三大学院,哈佛的肯尼迪政府学院是美国政坛的“黄埔”军校。
在基础学科研究方面,中国学生是国际学生的主要主力军。此外,哈佛虽然没有提供工程学院的国际学生数量,但是可以想见,工程学院中,中国学生数量也是独占鳌头。

中国物理神童:12岁考入中科大,17岁考上哈佛,现状如何?

现在在哈佛研究超导,是个成功人士,他还是中国籍,拒绝了美国绿卡,对物理十分着迷,发现了魔鬼角度等特大进展。
目前是有名的物理学家。考上哈佛之后,他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自己的努力,最终留在哈佛当教授,为世界物理学界做贡献。
现状很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发光发热,为祖国做贡献。相信未来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对勤奋努力的人来说绝对是至理名言,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人生就如玩游戏开了外挂一般,一路晋级,毫无阻碍。自小被称作"神童"的尹希,就是其中一位。
小神童的童年
提起尹希,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赞不绝口,都用"天才"、"神童"来概括他。尹希出生于1983年,是一个标准的80后,在每个80后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跳皮筋,木头人,跳房子等等好玩的游戏,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但尹希却是个例外,他并不喜欢在外面疯玩,只要一有空,就啃起书本,在父亲的书房一待就是一整天。慢慢地,书本里很多内容,尽管他并不懂,但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
尹希的父母都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高材生,学识十分渊博,见他对书本如此感兴趣,干脆将他当作自己的学生,开始教导起课本里的知识来。小尹希也特别聪明,记忆力超强,很多知识父亲说过一遍就记住了。渐渐地,在学习过程中,父亲发现儿子在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有意拿了几本初中的物理书和数学书过来,如他所料,小尹希一下子就被迷上了,从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父亲的教导加上小尹希自身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的他就有了非同一般的知识储备量。1990年进入小学后,由于他才识出众,学校根据他的资料评估后直接让他连跳三级,成了三年级班里最小的一名学生。这件事在当时学校轰动一时,他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热议的神童。
上课时他不像别的学生一样慌里慌张做一大堆笔记,他会独自分析疑难重点部分再做规划。而且他还喜欢向老师"发难",经常问为什么,很多问题问的老师都回答不上来,任课老师对他是又爱又怕。
求学路顺遂又坎坷
1993年,北京八中开设了一个智力超常实验班,专门招收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里面的老师都是全国教育名师,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趋之若鹜。但学校的门槛特别高,招收的学生除了必须通过"超常儿童综合素质调查"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大脑,面试考核时经常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在一堆学生中,尹希力排众难,成为了其中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在这里,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璀璨的一生。
刚开始的时候,尹希并不适应,这里的竞争太强大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老师讲课的节奏又特别快,很多内容根本来不及通透就开始上第二节了,他只得每天晚上回家后重新请教父母。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他一下子傻了眼,成绩特别不理想,从以前的常胜将军直接掉到了末尾。
在这种情况下他变得非常焦躁,想回到以前的学校就读,这时父亲的一句
话点醒了他:"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为什么非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呢?"
尹希豁然开朗,自己的最好的专业是物理,为什么我不以物理
作为突破口呢?时间一天天过去,尹希也逐渐跟上老师的脚步,成绩提高飞快,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小的他越挫越勇。而他的物理成绩更是一路狂升,三年里不仅把大学知识学完了,竟然还开始研究起当时物理学热门起来!
1996年,年仅12岁的他以572高分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物理系,成为该校最小一名学生。当时媒体纷纷报道:"一个物理神童诞生了!"开学第一天,当瘦瘦弱弱的他背着行李来到学校时,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同学们看着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同窗却比自己还小近10岁的男孩,纷纷投来了惊讶、佩服的目光。
在校期间的他,物理学上更是造诣非凡。2001年,尹希顺利从中科大毕业,年仅17岁的他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全额最高奖学金。
斐然的成绩让他功成名就
在哈佛读书时,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宿舍、学院楼、实验室每天三点一线。主要研究弦理论,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等等,他的论文时常被发表在当时的科学报上。2006年,当许多同龄孩子还在上大学的时候,22岁的尹希已经顺利从哈佛物理学毕业,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博士,并且,哈佛大学还特地为他打破惯例,破格让他留校继续研究工作攻读博士后。
2013年到2017年,尹希多次获得美国颁发的美国斯隆研究奖。科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等奖项,还被自己的母校中科大物理学院邀请,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超弦微扰理论》等暑期课程。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一石激起千层浪,全世界的物理界为这个年轻有为的物理科学家鼓掌,他成为了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尹希成功了!功成名就的他随之也带来了争议,一名中国记者采访他时问他:有没有打算回国,尹希的回答让瞬间让在场的人都沉默:"我暂时不想回国,这里的科研环境要比国内好很多。"媒体报道出后,尹希也成了很多人的众矢之的,人人都骂他是白眼狼,为了利益放弃祖国。
那段时间,尹希被骂得狗血淋头,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后来,他和别人说:"我也想过回国,但是在国内大环境下,国家投入科研的经费和人力都没有这里多,我一旦回国,很多科研根本就展开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像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就说过:"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到祖国,我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所以钱老即使前路如何艰辛,他始终都坚守自己的信念,最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祖国奉献了一生。但同时也有很多科学家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修改国籍,加入别国。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国家如今非常重视科学家的栽培和科研成果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不但我们的人才不会输出,相反国外的人才也会被吸引过来。

你知道哪些被哈佛录取的中国学生?

2015-2016年度的本科招生中,哈佛大学录取了9名中国大陆的高三学生(提前录取和常规录取),而在本招生年度(2015-2016年度),获得哈佛录取的“中国学生”一共只有四个人(全部来自华东地区),其中还有2人是美籍!
郭文景(美籍)提前录取
7岁前在美国,7岁后回国读小学
初中: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杭州第二中学
主要荣誉奖项:
2015年代表美国国家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赛获银牌;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面向中学生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科竞赛。每个国家最多可选派4名选手参加。参赛选手从各国相应计算机竞赛中选拔。1987年,保加利亚的Sendov教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全体会议上,倡议举行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参加美国国家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都夺得冠军,其中2014年获得了唯一的满分 ;
201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浙江省赛区)一等奖;
麻省理工学院北美编程邀请赛第二名;
在美国学校参加公益活动,教小朋友编程。
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夏令营,比如在伯克利大学参加仅选拔30名顶尖高中生参加的著名SPARC人文学夏令营、HWeek(Harvard Week)即“哈佛校园行”。
Annabel Yao(美籍)提前录取
高中:上海中学国际部(只招收外籍)
主要荣誉奖项
从小接受芭蕾训练,就读专业芭蕾学校,芭蕾舞职业级水平,多次参加高水平演出;
创办公益网站,帮助外国人适应在上海生活遇到的文化冲击
陈子弘(中国籍)常规录取
初中:平和双语学校
高中: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
杨枝叶(中国籍)常规录取
初中:镇江外国语学校
高中:南师附中
在多数人看来,能敲开哈佛等名校之门的学生,要么智商超群,要么学富五车,至少也该是爸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有一位哈佛大学硕士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逆袭故事。
这位哈佛大学硕士姓杨,出生在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爷爷退休前在高校任教,父母也是高校的老师。由于父母忙事业,被长期寄养在爷爷家里。缺少父母的监管与督促,让他养成了贪玩好动的个性,经常在各种大街小巷奔跑闯荡。后来,父母调往广州一所高校任职,5岁半的他跟着一起南下。上哈佛后,很多人会去问杨的父母:“这个孩子是不是成绩从小就特别好?”父母都会很直接地回答:“他从小成绩非常差。”
杨说,这是真的。从小,自己在班上的成绩就特别“稳定”。班上一共有50人,他的排名一直在第35和第36这个两个数字间轮换。“我偷懒不做作业,成绩就会是36名;抽空看一下,成绩就会是35名。”“在那个唯分数论的年龄段,分数和排名几乎是学生在学校的身份证。”杨笑着回忆,若因顽皮犯错,成绩好的学生被视为“淘气”,成绩不好的就会被视为性质恶劣的“胡闹”,成为老师管制的对象。一次,参加完家长会,杨的爸爸一回家便吐槽“差生家长又被留下谈话了”。杨即刻辩驳:“老师说了,我们不是差生,是有希望的孩子。”
进高中时,杨被分配到了赞助班。这个班,学校甚至没有把他们和其他学生放在同一栋教学楼。但这很合同学们的胃口,大家一起玩乐,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到了高三,为了“学习备战”,节约路途时间,杨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校外租房,想象奋战后的各种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可实际情况下,大家每晚畅聊到深夜,第二天上课,疲惫不堪……沉迷在篮球、交友、扯谈的高中生活,让命运毫不犹豫地嘲笑了他:那年高考,他没有考过本科线,连省大专线都没有考上,仅仅是考上了市大专线。“那时,心理压力最大的应该是父母。”杨说,其他的高校职工子弟都一个个顺利考上了全国重点,自己的孩子却……父母再次为孩子操碎了心。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为杨争取了四条路:一、去读市大专,争取2年后专升本;二、出国,去新西兰读预科,次年考当地大学;三、想办法交赞助费念大学,读非热门专业;四、复读,重新高考。杨毫不犹豫决定复读,“因为有些东西还没有找到,我必须找回来。”那些东西,其实那时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就在一个普通的上班日,杨收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未来,我希望过着辛苦但了不起的人生。”如今,杨和其他10位在哈佛求学的中国学子一起,把自己的故事集结出书,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正在寻梦路上的青年,人生漫长路,你随时都可以再出发。
美国哈佛大学近日在上海招生,最终被哈佛选中,而且成为全球极少量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之一,是一个名叫汤玫捷的学生。  
  这个在复旦附中40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中排名一百名之外的女生,何以能被哈佛大学看中呢?“‘玫’是指一种绚丽的宝石;‘捷’,是取捷报频传的意思。”在自我介绍时,汤玫捷顽皮而灿烂的笑容与独特的表达能力让人记忆深刻。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评价汤玫捷说:“汤玫捷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在学校属于中上水平。但她的社会经历、沟通与领导能力无人可及,是典型的学生领袖型人才。”    谢应平讲了一个细节:“学校一次文艺演出,口才与表达能力堪称一流的汤玫捷无疑是最佳主持人选,在老师、同学大力推荐之下,她却执意要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而自己却担任起最繁琐的后勤工作。在学校,她总是把最好的表现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自己甘做绿叶陪衬。工作中她就像一块磁铁凝聚并影响着周围同学。”汤玫捷小学时担任上海电视台少儿频道摄影记者;初中时独立创办网站,高中时荣获上海高中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此外,她还在艺术类、文史类、学科类等多方面荣获市级、国家级奖项,是上海被授予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最多的学生之一。    再举一例:2003年9月,汤玫捷赴美国西德威尔高中交流学习一年。在入学一周后的一场校际曲棍球比赛,作为替补上场的汤玫捷,赛场上一路带球狂奔,在与对方守门员近距离对峙中勇敢地反击得手,这个极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进球让她赢得了全场喝彩。事实上,汤玫捷比赛前四天才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曲棍球。她后来成为校曲棍球队的主力,经常随校球队一起参加其他州比赛并频获佳绩,彻底颠覆了中国留学生的“图书馆”印象。    打动哈佛大学的,并非汤玫捷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而是她的发展潜力和超出普通学生一大截的综合素质。哈佛大学招生部的一位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透露:“哈佛之所以选择汤玫捷,三分之一是看中她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较好的学术功底,三分之一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极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此外,通过老师的推荐信,哈佛被汤玫捷的勇敢、热情、风趣、幽默,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打动。”    哈佛的眼光,无疑是很厉害的。哈佛不欢迎死读书的书呆子。重分数,又不唯分数是从;重成绩,更看重的是能力。在哈佛大学,这样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不胜枚举。有音乐天才与数学蠢材并举的学生,有从未上过高中却拥有数个化学奥林匹克金奖的学生,也有在公益与慈善事业中默默奉献的学生——总之,每位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及常人无可比及的特质,但事实证明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这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闻名于世,选好苗是一个重要的经验。    哈佛大学招生不以分数作为取才唯一标准的做法,折射出了中国教育评价难忍之痛。这对中国学生奉为至宝的分数论是致命一击。时下在中国高考是分数决定一切。分数分数,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分数分数,失之者贫,得之者昌。“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再分数优先”,成为高考的录取原则;大学的录取过程,有点像是一场赌博;分数线成为生命线,填志愿有打赌成分;分数背后,不乏运气成分;一考定终身,分数定志愿;一分之差,低处不胜寒;一分之差,良师也束手;高分者处前,低分者落后;处前者趾高气扬,落后者黯然神伤;高分者宠信有加,低分者恶语相向。上线下线,天上地下;上线者及第,下线者在家;榜上有名者弹冠相庆,名落孙山者唉声叹气,想不开自杀者也不乏其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哈佛招生中,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状元”学生被拒收。原因是除高分外,他们“一无所有”。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有真才实学的不多。今天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哈佛的选择是符合选拔人才的科学的。他们看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有才能,并不一定完全看考试成绩,甚至不主要看分数。分数高的未必是优秀学生;分数低的不一定是差生。复旦附中成绩一百名外者照样优先录取。可悲的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现在培养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考试成绩样样优秀,但动手能力特别低下。因此,许多有眼光的大公司,宁可要一位优秀的高职的毕业生,也不要高分低能的“好学生”。   

中国首个读哈佛的人,因妻子不育让小30岁义女怀孕,晚年生活如何?

离婚后,张福运将上海的房子给了李国秦。然而,李国秦再也不愿意进入那个伤心之地,她失魂落魄许久,终于在1950年选择遁入空门,改名李逸尘,余生伴着青灯古佛度过。张福运痛失爱妻后索性娶了自己的义女,带着她离开中国到海外定居,恩爱夫妻从此再无联系。
中国首个读哈佛的人,因妻子不育让小30岁义女怀孕,晚年生活凄惨,因为这么做是有背人理伦常的,后来其子女也埋怨他,不想照顾他。
离婚之后他把房子留给了前妻,前妻改名字了,而且还出家了,然后他就把他的义女娶回家,然后去国外定居了。
《管子·八观》中说:“背人伦而禽兽行,十年而灭。”然而,现实中从不缺为欲望打破伦理道德的例子,斯文面具外表下,藏着的也许是一颗时刻不安分的心。即使是相依相伴许多年的夫妻,也未必知道对方真面目。
这么说自然是有依据的,今天就来讲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例子。故事中的主人公曾经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她最终结局却如《红楼梦》里的惜春那样——“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切只因为她的丈夫让义女怀上了身孕,她无法接受,愤而离婚,随即出家。
她的丈夫名叫张福运。张福运不仅是中国首个读哈佛的人,还是著名的法学家,1917年拿到了哈佛大学法学士学位。当时,张福运才27岁,意气风发,回国之后就去了北京大学任教,专讲国际法。
在那个年代,张福运的事业发展得非常不错。他相继进入交通部和外交部工作,还担任财政部署长。都说先成家后立业,张福运三十多岁还没娶妻,朋友们都替他感到着急。这时,张福运认识的一个富商孙多钰提出,要将妻妹介绍给他。
原来,孙多钰妻子有个堂妹还没嫁人,她年轻漂亮,又很有才华,在孙多钰看来,张福运和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张福运一问之下才知道对方出身不凡,她的祖父李瀚章是晚清名臣李中堂的大哥,她的父亲李经沣当过县官、税官,办过盐务,家境殷实。
李经沣有2个女儿,大女儿李国秦,小女儿李国邠。李国秦就是孙多钰介绍的对象,比张福运小12岁。李经沣挑女婿要求对方和女儿八字匹配,而且要到李家参加“面试”当场写一篇文章,测试才学如何。
张福运两点都过关了,李经沣很满意,婚事很快定下来。1924年,34岁张福运娶了22岁的李国秦,李国秦曾经进入中西附小和中西女中就读,思想新潮,性格爽快,因此婚后夫妻俩相处得十分和谐,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
每次张福运需要出席社交场合,都带着妻子李国秦。李国秦一点都不扭捏,她出身高贵,谈吐出众,与人交往落落大方。旁人都羡慕张福运娶了这么个大美人,张福运自己也很以妻子为傲。结婚了就要有房子,夫妻俩商量之后,在上海复兴西路购了新房。
谁知这条路上住着一个姓叶的银行家,他与夫妻俩成为邻居后,两家时常往来。而李国秦和张福运结婚后迟迟没有生育,看到张福运眉头紧锁,李国秦十分愧疚,便和叶家商量,领养他们家的小孙女做自己的义女。
叶家当然同意了,李国秦开开心心将孩子领回家,张福运也接受了这个义女。原本李国秦以为,义女可以弥补夫妻多年没孩子的遗憾,哪知道一段时间后,女儿居然怀上身孕,怀的还是丈夫的骨肉!
面对妻子的质问,张福运说:“她只是给我生孩子而已,这个家还是你做主。”然而,李国秦难以接受自己丈夫做出如此违背人伦道德之事,要知道养女比张福运小近30岁,他怎么能下得去手?于是,李国秦不顾张福运的挽留,执意和他离婚。
离婚后,张福运将上海的房子给了李国秦。然而,李国秦再也不愿意进入那个伤心之地,她失魂落魄许久,终于在1950年选择遁入空门,改名李逸尘,余生伴着青灯古佛度过。张福运痛失爱妻后索性娶了自己的义女,带着她离开中国到海外定居,恩爱夫妻从此再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