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涅狄格州的威格利大叔,一堵墙和另一堵墙说了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6 21:48:13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一本书我只知道里面的几个名字:埃伊洛斯,玛丽·简,斯基珀(这个不确定是不是人物名),是什么书?

根据提供的几个名字,可能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其中主角为名为简·爱的女性,她的雇主埃伊洛斯先生和日后的夫婿爱德华·罗切斯特也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不过斯基珀并不是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可能是出现了误记或者记忆不准确。
如果想要提供更准确的回答,需要更详细的资料。
根据进一步的搜索和分析,这些名字出现在英国作家J.R.R.托尔金(J.R.R. Tolkien)的奇幻小说《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
其中,埃伊洛斯(E?rendil)是《魔戒》中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一位航海家和星辰之子,同时也是一个英雄和拯救者。
玛丽·简(Mary Jane)可能是一名角色的名字,但我无法确认。斯基珀(Scipio)不是《魔戒》中的人物名字,可能是其他作品中的角色名字。
总之,《魔戒》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奇幻小说,包含大量的角色和情节,如果您对这部作品感兴趣,我建议您可以读一读,相信会有很好的阅读体验。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J.D.塞林格短篇小说
很遗憾,仅凭这些信息很难确定这本书的具体名称。因为这些名字都非常常见,而且没有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例如作者、出版时间、主题等等,所以无法定位到具体的书籍。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该书籍的主题、出版社、封面设计、作者的国籍等等,可能会有更大的帮助。您可以尝试在图书馆或网上搜索相关关键词,看看能否找到相应的书籍。希望这能帮到您!
外国作品
《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是塞林格《九故事》里我最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作者:J.D.塞林格短篇小说
有可能不同版本翻译不同,但是可以查到
埃伊洛斯,玛丽·简为主人公
讲的是两个曾经的大学女学生,现在一个已为人妻母,酒精撩起对过去的回忆,疯狂的、没有拘束的好时光,以及一段夭折的罗曼史。
埃洛伊斯的大兵男友沃尔特死在战争里。却不是牺牲战场,而是意外葬身一次大后方的锅炉爆炸。这几乎是个让人颤栗的滑稽,却令死亡也有了上下等级之分。
埃洛伊斯和好朋友玛丽简说,“什么事也别告诉你丈夫”一来,埃洛伊斯丈夫谎称了自己读过简奥斯丁,其实不过只讲的出一部三流小说的情节;二来,在埃洛伊斯和丈夫提到沃尔特时,“路易问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的军阶是什么”。
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作者风格很独特,描写的生动。

一杯鸡尾酒

看塞林格的《康涅狄格洲的威格利大叔》,感觉像在拼图,非常烧脑。读着读着,故事大致拼出模样的时候,又觉得好像是在品一杯鸡尾酒,而且喝到最后,竟然有一点酸涩。


可能生活本来就像鸡尾酒一样,或者说鸡尾酒本身就是按照生活的格调去调制的,只不过它的颜色更绚丽,味道更浓烈。而这篇小说也将人物的内心通过看似婆婆妈妈漫无目的地对话、闲聊,渐渐描画出来,让人从最初的不明所以,到最后对她的孤独苦闷感同身受。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办法通过一次闲聊了解一个人,但通过塞林格的这个短篇却可以做到,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比《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多一些,有埃洛伊丝,有玛丽珍,还有埃洛伊丝的女儿拉蒙娜,埃洛伊丝家的女佣,埃洛伊丝的丈夫卢,以及埃洛伊丝念念不忘的前男友沃尔特。人物虽多,但是他们的出现,就好像立体画的构图要素,你需要盯着画面看一段时间,画面的立体层次出现后,你就发现这么多人物都成了立体画的背景,只有埃洛伊丝渐渐凸显出来。而且你看得越久,这立体画就越清晰。

下面,就按照故事的脉络,透过对话来品味它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滋味吧。

首先出场的就是玛丽珍和埃洛伊丝,这两位大学舍友,共读了大一和大二,但谁都没能读到毕业。大二时,玛丽珍结了婚,埃洛伊丝休了学。仅仅就是这么一点共同点,就这么一点关联,促成了她俩的这次会晤。这次她俩见面,玛丽珍是趁着工作的空挡前来赴约,而会面地点则是这位全职主妇埃洛伊丝的家。

关于她俩这次见面,小说里提到,好像是她俩见面的第三次,而且这次是埃洛伊丝打电话邀请玛丽珍来的。可是因为玛丽珍对这里实在不熟,所以走错了路,迟到了两个小时。

那么埃洛伊丝邀请玛丽珍来自己家干嘛呢?

小说里直观呈现的,除了聊天,就是喝酒,而且,喝酒贯穿始终。她俩从下午三点钟见面开始边喝酒边聊她俩以前熟识的人和事,期间埃洛伊丝还霸道地阻止玛丽珍告辞,一直到晚上七点多钟玛丽珍醉酒睡着,这场聊天都还没有结束。从这点上来看,这个发出邀约的埃洛伊丝,显然是极想找一个人去倾诉,去到过去的记忆里,于是她找到了大学时的舍友,玛丽珍。

如果用说相声的分工来看她俩,那么埃洛伊丝无疑就是重要的逗哏,而玛丽珍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捧哏的角色。通过玛丽珍的捧,我们对埃洛伊丝的了解也逐步加深。

首先,埃洛伊丝和玛丽珍在大学时虽然是舍友,但还不是很亲密。玛丽珍领口戴着的一枚宝石领针,在学校的时候就戴着,可是直到若干年后的这天会面,埃洛伊丝才发现,才知道是她妈妈给她的。

其次,埃洛伊丝现在心变硬了。用玛丽珍的原话说,就是心硬得就跟铁钉似的。玛丽珍是通过这件事得出结论的。玛丽珍聊起瓦丁,说瓦丁博士死了,她死的时候只剩下六十二磅。我换算了一下也吓了一跳,原来六十二磅也就五十六斤多一点。一个成年人,临终体重竟然是这个数字,真不知道她都经历了什么。对此,埃洛伊丝却说,“这也没什么。”


再有,埃洛伊丝的女儿很古怪。作为这幅立体画的一个重要背景元素,埃洛伊丝的女儿拉蒙娜在这两位旧友聊天时出现了。拉蒙娜没有同龄的玩伴,她给自己臆想了一个看不见的朋友杰米,埃洛伊丝称之为拉蒙娜的小情人。拉蒙娜创造出来的这个杰米与自己的境遇恰好相反,拉蒙娜有父母而小吉米没有,拉蒙娜脸上有雀斑,所以吉米没有。拉蒙娜没有剑所以吉米有。

拉蒙娜从外面回来,可能想要找她妈妈,却发现妈妈有客人。拉蒙娜和玛丽珍说了几句话,又要出去玩。短短的一番问答中,埃洛伊丝竟当着玛丽珍的面,对拉蒙娜斥责了好几次,“不许挖鼻孔”,“不许挠痒痒”,“站着不许晃”,“站直了”……从埃洛伊丝对拉蒙娜的态度可以猜得出,她对这个女儿严厉而非温柔,粗暴多于疼爱。所以拉蒙娜又出去玩,回来时她平静地说,她的小玩伴吉米被车压死了,而且没有一点点的悲伤的情绪。

拉蒙娜就像冰山一角,从她身上可以反观出埃洛伊丝并没有给予孩子温暖和关爱。所以在冰冷疏离这一点上,拉蒙娜几乎和她妈妈埃洛伊丝的外在表现一样。

对女儿如此冷淡,那么,埃洛伊丝对丈夫又如何呢?

卢来电话请她开车接自己回家。可是埃洛伊丝则建议他找别人,实在不行就走回家,还强调,自己没有搞笑。

那么,埃洛伊丝的心为什么变得这么硬?她把大学时的舍友,后来也不是很熟,连家门都认错的玛丽珍,叫来陪着她喝酒聊天,还硬逼着她给老板说她死了,不准离开,两个人从下午三点钟一直喝酒喝到晚上的七点钟那么久,是为什么?


从埃洛伊丝对女儿和丈夫的态度可以看出,埃洛伊丝对家庭不满,对家人感情淡薄,但小说最后写道她哭了,她说她以前是个好女孩。显然,她也憋了一肚子里的苦水,深感苦闷和孤独。换句话说,她的婚姻不幸福,她对自己也不满意。

那么,埃洛伊丝究竟经历了什么?

读塞林格的这个短篇,感觉可以用读史记的方法,也就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作者自己的文字里找到答案。从两人的谈话不难发现,她们都有过痛苦的情感经历。玛丽珍大二结婚,婚姻仅维持三个月,其中有两个月她的丈夫在坐牢。而埃洛伊丝喜欢一个叫做沃尔特的爱说俏皮话的大兵,这大兵让埃洛伊丝度过了一段非常开心的日子。可是那个沃尔特死了,埃洛伊丝开始用放纵来麻痹自己,她在宿舍电梯里和一个大兵鬼混被大学开除。她和卢结婚后却发现卢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人。卢说他喜欢看简奥斯丁的作品,可是埃洛伊丝发现,卢没有读过一本奥斯丁的书。埃洛伊丝可能和卢提过已故的沃尔特,可是这招致了卢的猜忌,因为埃洛伊丝告诫玛丽珍,“如果你有一天再结婚,什么事也别告诉你的丈夫。要是你告诉他们你认识一个风趣的男孩,你得告诉他们不过是那类爱招摇买弄的角色,或者是精得过了头。如果你不这么说,他们会逮着每一次机会拿这个可怜的男孩来敲打你的。”

正是基于对丈夫的失望,埃洛伊丝对待长相随她爸爸的女儿也常常简单粗暴,可是她发泄过后又会后悔。她前去探看睡着的拉蒙娜,给她把床上的毯子往里掖了掖,当她发现拉蒙娜哭了好一会儿,她吻了自己的宝贝,还把孩子眼前的头发撩开,她甚至把拉蒙娜的眼镜贴在自己脸颊上哭泣。

我们把这个故事层层剥茧,一层一层地分析之后,一个落寞失意,靠酒精和回忆来打发日子的家庭主妇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读这个短篇不难发现,女孩们遇到的男孩都和当兵的脱不了干系。玛丽珍大二结婚,丈夫是位空军学校的学员。因为用刀子捅了一位宪兵而坐牢。埃洛伊丝喜欢的男孩沃尔特是个爱说俏皮话的大兵,埃洛伊丝被学校开除也因为大兵,而且埃洛伊丝的丈夫似乎也和当兵有点关系,埃洛伊丝让他徒步回家时说,你们可以组成一个连队,喊着一二三四走回来。为什么有这么多当兵的?

按照年份再去考察才发现,当时是1942年,二战时期。战争改变了姑娘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她们的家庭。埃洛伊丝虽然身处婚姻家庭之中,但她心心念念的,还是曾经的美好,那个爱说俏皮话总是能让她开心的沃尔特,那个把她扭伤的脚腕戏称为威格利大叔的男孩。

最后再看看康涅狄格州。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6个州之一,也是新英格兰区域中最偏南的一州。换句话说,康涅狄格州的威格利大叔讲的就是二战期间深受战争创伤的一位失意妻子,讲了她心情苦闷兼情感孤独的一个日常。

求塞林格作品的英文名

9 stories 九故事,franny and zooey 弗兰妮和祖伊,
你好,如果你喜欢塞老的东西,欢迎来塞林格吧,以下为吧主ylb33整理过的塞林格作品
《麦田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
《九故事》Nine Stories (1953)
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1948)
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Uncle Wiggily in Connecticut" (1948)
就在跟爱斯基摩人开战之前"Just Before the War with the Eskimos" (1948)
笑面人"The Laughing Man" (1949)
下到小船里"Down at the Dinghy" (1949)
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For Esmé – with Love and Squalor" (1950)
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Pretty Mouth and Green My Eyes" (1951)
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De Daumier-Smith's Blue Period" (1952)
特迪"Teddy" (1953)
《弗兰妮和祖伊》Franny and Zooey (1961)
《抬高房梁,木匠们和西摩:小传》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s and Seymour: An Introduction (1963)
抬高房梁,木匠们"Raise High the Roof-Beam, Carpenters" (1955)
西摩:小传"Seymour: An Introduction" (1959)
发表并编入选集的小说Published and anthologized stories
去看埃迪"Go See Eddie" (1940, republished in Fiction: Form & Experience, ed. William M. Jones, 1969)
诀窍"The Hang of It" (1941, republished in The Kit Book for Soldiers, Sailors and Marines, 1943)
Lois Taggett漫长的初次登台"The Long Debut of Lois Taggett" (1942, republished in Stories: The Fiction of the Forties, ed. Whit Burnett, 1949)
一个男孩在法国"A Boy in France" (1945, republished in Post Stories 1942–45, ed. Ben Hibbs, 1946)
这块三明治没有蛋黄酱"This Sandwich Has No Mayonnaise" (1945, republished in The Armchair Esquire, ed. L. Rust Hills, 1959)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A Girl I Knew" (1948, republished in Best American Short Stories 1949, ed. Martha Foley, 1949)
离开Madison的小小反抗"Slight Rebellion off Madison" (1946, republished in Wonderful Town: New York Stories from The New Yorker, ed. David Remnick, 2000)
发表但未编入选集的小说Published and unanthologized stories
年轻的人们"The Young Folks" (1940)
一个破碎故事的本质"The Heart of a Broken Story" (1941)
一个步兵的私人笔记"Personal Notes of an Infantryman" (1942)
Varioni兄弟"The Varioni Brothers" (1943)
两边政党都关心"Both Parties Concerned" (1944)
硬派军士"Soft Boiled Sergeant" (1944)
最后一次休假的最后一天"Last Day of the Last Furlough" (1944)
一周一次杀不死你"Once a Week Won't Kill You" (1944)
伊莱恩"Elaine" (1945)
陌生人"The Stranger" (1945)
我疯了"I'm Crazy" (1945)
1941年没有一点腰身的年轻姑娘"A Young Girl in 1941 with No Waist at All" (1947)
颠倒的森林"The Inverted Forest" (1943)
布鲁斯旋律"Blue Melody" (1948)
哈普沃兹16,1924"Hapworth 16, 1924" (1965)
既未发表也未入选集的小说Unpublished and unanthologized stories
满是保龄球的海洋"The Ocean Full of Bowling Balls" (date unknown)
最后那个也是最棒的彼得潘"The Last and Best of the Peter Pans" (date unknown)
两个孤独的男人"Two Lonely Men" (1944)
小孩们的梯队"The Children's Echelon" (1944)
神奇的散兵坑"The Magic Foxhole" (1945)
注:以上未在国内出版过的均为依据英文原题 的暂译。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电影版的麽?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这个人脾气怪异,生前一个人离群索居,并且拒绝将其作品改编成任何电视或者电影作品。所以《麦田里的守望者》没有电影。
没有。塞林格:不愿《麦田里的守望者》拍成电影。
1948年,好莱坞买走了他的短篇《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拍成电影《我愚蠢的心》,塞林格看完后非常尴尬,情节的改动“充斥着肥皂剧的陈词滥调”。
年轻时他曾梦想和好莱坞合作,这部电影让他发誓再也不会允许任何一部作品被拍成电影。《麦田里的守望者》拒绝了卡赞,也拒绝了比利·怀尔德、斯皮尔伯格和BBC。塞林格通过经纪人的回答往往是,“不,不,我在好莱坞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扩展资料: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1/1——2010/1/27)享年91岁,1919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奶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
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
1936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1940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到1951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有些短篇还在《老爷》、《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使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点名气。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则使他一举成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麦田里的守望者

格拉斯家族故事集的读后感

  最近这几天买下了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故事集,具体来说是这么几本:《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这几本书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我挺喜欢这几本书的装帧风格,我觉得对这几本书来说,任何花哨的外观都是可笑的,关于格拉斯家族故事集的读后感。

  去年大概六七月份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短篇小说《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之后的某个时候我知道了这篇小说是《九故事》里的第一篇,也是整个儿的格拉斯家族故事的第一篇。

  那篇小说给我的印象极深刻,一是塞林格高超的笔法,他用漫不经心的基调写出了这整件事情的发生,一直到最后那令人心神震颤的一幕,丝毫没有波动。放在其他一些二流作家手上,大概这故事会充满刻意安排的悬疑气氛,让人心烦意乱的各种情绪副词和胡乱堆砌的悲伤心情。可是塞林格没有费丝毫的笔墨去做这些,他只是慢悠悠地把这件事描写出来,不带一丁点儿的慌乱,一切情绪都没有显露出来,但是这不是说这篇小说里就没有这些,它们只是若隐若现地让人捉摸不透。末了,这一切元素都在读完了这篇故事之后整个儿地浮现了出来,它们不是突然来到了这里,而是本来就在那里,只是现在隐藏了它们的迷雾散开来让我们突然发现了一样。在我读过的作家中,有这样功力的人寥寥无几,一时间我只想到两个,海明威和卡佛。当然后来读了其他故事之后,我确信那两位绝对干不出塞林格完成的伟业。

  海明威还是挺照顾读者的,虽然他的写作中也能做到不带任何情绪,却会在中后段就把一切都明明白白的给读者交个底。卡佛他的兴趣永远是男男女女,结婚离婚,失业、破产、外遇、搬家,整个儿一个闲人马大姐,他绝对没有这样的眼界和胸怀去写出这么又宏大又深刻的一系列小说。倒不是说他们不如塞林格,而是说塞林格所写的这些东西在看似平淡和不动声色的背后有着鲜明的个性,命中注定只能由他来写出。

  关于这一点,我还是在后面说吧,在这说好像超前了点。我没打草稿也没准备腹稿,要是由着自己在一开头就信马由缰地扯下去会把自己弄晕的,那样也许就会漏掉些什么,这可是我不想看到的。所以我还是平铺直叙,渐进地写下来为妙。

  回到去年初夏,我看完《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之后,当即就认定《九故事》一定是本不错的短篇集,往后要抽时间认真地读一读。那会儿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格拉斯家族。虽然对"看见更多的玻璃"这个人以及他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却在心眼里觉得他的故事就这样完结了,我还为此遗憾了一阵儿,觉得这简直是不可饶恕的浪费。

  可那时候我并没有立即就把那本书里另外的八篇找出来读完,这主要是因为那会儿我的日子正过得焦头烂额混乱不堪,我看到《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这篇小说纯粹是出于无聊之余的机缘巧合。另外一个事实就是当时我计划要看的书目列表上还有一长串的大部头(其中还包括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过我没读下去,后面要说到),我总是自欺欺人地想着要照顺序按部就班地把它们一个个干掉才好,破坏这顺序就像走路时绊到了自己的脚,总得手忙脚乱一阵子,把整个儿的读书计划毁个完。

  过了几个月,我打小箭那儿借了好几本书打算慢慢看,顺便就借了本《九故事》,因为他恰好买了这本书。常言道:"书无借不读",可这句话在我身上就是个屁,彻底作废。直到离开合肥之前把书还回去的时候,我也就只翻开这本书重温了第一篇而已,后面的压根就没看。那批书里其他的基本我全都看完了,唯独这本《九故事》没怎么动。我想大概是由于我对同样是塞林格作品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印象不佳的缘故吧。那是塞林格最有名的一本书,可我觉得那书里脏字儿太多了,让我读起来觉得有点不舒服。我得说,惹我烦的不是"脏字儿",有时候我觉得这挺亲切的,可是我烦的是脏字儿"太多了"。这连带着就使我对他的期望值一下子掉下来一大截。

  前两个月我看完了几本结结实实的大部头,它们的确很棒,但是再继续读上那么两本的话,我估计会吐出来的。再者说,目前我还是只能写短篇,而看这些大部头对写短篇来说能带来的帮助挺有限的。于是我决定在每天晚上十点钟之后到睡觉之前的几个钟头里读一读短篇小说。我就这么着读完了《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和《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接下来就开始读起了《九故事》,这个PDF文件在我电脑里可躺了有半年多了,读后感《关于格拉斯家族故事集的读后感》。

  这一读我可就陷进去了,没等这本《九故事》读完,我就在网上兴冲冲地找后两本的电子版,免得这本读完了之后断了顿,结果却一无所获,这么一来我就打算把这一套实体书都给买下来。我觉得这三本书的封面都很不错,摆在一起看挺显眼的。我看了卓越、当当和京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07年版《九故事》全部无货。恰巧我看到人文社去年出了英汉双语版的《九故事》,搜了下发现另外两本却没出新版。我猜这个新版大概是借着去年塞林格去世这个由头重出的吧,看起来是很棒,可是没出全。而我却是已经迫不及待了,决定想办法买全07年的那一版,新版出来后估计老版的就不会再重印了,也就是说再过上一段时间就绝版了。幸好《九故事》刚刚绝版不久,在一些淘宝店里还可以买到,并且他们普遍没发现这本书已经绝版了,折扣依然很大,用钱晨的话来说"有便宜干嘛不捡呢"。我在一家淘宝店里买了全套,加上十四块钱的邮费,总共花了四十,我估计在卓越上买的话也差不多就是这个价,反正挺划算的。

  实体书拿到手之后我很快地读完了《九故事》和《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里的前一篇我也读完了,现在正在读《西摩:小传》,估计明天就能全部读完了。在网上还能找到一篇从来没出版过的《哈普沃兹16,1924》,这篇的内容是西摩7岁的时候在一个夏令营里往家寄的一封好几万字的长信,翻译得非常糟糕,简直像是直接扔谷歌里翻译得一样,我也在某个晚上用手机磕磕绊绊地把它读完了。

  好了,我总算是把话说到这一步了,这一个月来我还没有认真地写点什么东西,今天我正是打定了主意要胡诌一点什么。换句话说也是我故意的让自己絮叨这么一回,要写对塞林格的感想的话,也非得这么写我才能满足自己那微妙的吐槽心理。

  这几本书我还只是初看了一遍,就像囫囵吞枣儿一般急切,还不及细品。可是这也不妨碍我搜肠刮肚地写点妄言,这些日子以来我成天看塞林格在书里不厌其烦地絮叨,我自己再不啰嗦啰嗦的话就要憋坏了。

  塞林格老爷子去年翘了辫子,这个悠闲隐居的犹太小老头儿低产得令人吃惊。这辈子他出版了的书只有四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三本格拉斯家族故事集。这样一看,格拉斯家族故事对他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然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里,格拉斯家族的.老二巴蒂也有出场,而这个巴蒂同时也是所有格拉斯家族故事的讲述人。这下子,塞林格所有的书都与格拉斯家族扯上了关系,看来他这辈子除了鼓捣这个也就没干过别的了,而这样的结构正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

  也许看我这么说还没什么感觉,我试着看能不能换个把这回事讲得更明白些的说法。

  格拉斯家族故事讲的是在纽约的格拉斯夫妇与他们的七个孩子从1924年到1955年间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写那七个孩子。这整个故事并没有一个主线,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不言而喻是大哥西摩。而这个西摩在1948年与妻子在佛罗里达海边度假时自杀了,也就是《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这篇小说所写的事情。这个西摩是家里头最年长也最聪明的一个人,他深深地影响着一大家子人,然而却在整个儿一系列格拉斯家族故事的第一篇中就自杀了。可是在之后所有的故事中他都有出现,几乎全是侧面描写,一点一点地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轮廓。

  事实上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格拉斯家七个兄弟姐妹中第一个死去的并不是西摩,而是双胞胎之一的沃尔特,在驻军日本时死于1945年。《九故事》的第二篇《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里在两个女人的对话中由他生前的女朋友透露了他的死亡详情,而且并不多,就短短的几句话。他也在其他的故事里影影绰绰地出现,他的死亡在家人眼里似乎一直是个谜。

  《九故事》里其他所有的篇章都是只有只言片语提到格拉斯家族的成员,在以格拉斯家族为中心的这样一本书中,关于他们的直接描写真是少得可怜。而正是由这一些毫无关联的人,在毫不相干的故事中一点一点地给读者透露关于这几个年轻人的信息。

  后面的两本书倒是直接写到了这些格拉斯家的孩子们,不过这手法也是空前的诡异。

  在《弗兰妮》中,弗兰妮心神不宁以及最后晕倒的原因实在是透露得太少了,他们只是在谈话,弗兰妮一直在挑刺,一直不舒服,一直在胡思乱想,最后就莫名其妙地晕了过去。

  而在《祖伊》中才给读者揭示了弗兰妮反常表现的原因。虽然这两篇故事在同一本书里面,时间上也是相连的两天,但是《弗兰妮》发表于1955年,《祖伊》发表于1957年。那时候的读者在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摸不着头脑,这事现在想想就叫我觉得好笑。

  而这两个中篇的中心却并不是这两个年轻人,而是大哥西摩和二哥巴蒂。

  最后一本书的第一篇《抬高房梁,木匠们》,说的是1942年夏天,在军队医院里养伤的格拉斯家的老二巴蒂,被迫赶回纽约参加大哥西摩的婚礼这件事。可是全篇从头到尾西摩没出现过一次,他逃了婚礼。这篇小说里只有西摩的日志的一些片段能让我们稍微了解一下西摩这个人。

  最后一篇小说《西摩:小传》总该要详详细细地给我们写一下西摩了吧,这篇我还没看完,但是就目前的势头来看,巴蒂还要絮叨一阵子,而且可以想见,不会给我们透露出多少东西的。

  未出版的《哈普沃兹16,1924》是西摩7岁时写的一封信的全文,虽然他那时只有七岁,却在信中显示出了惊人的早慧,作为成年人的我在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也不免自惭形秽。之前在一些评论里说西摩自杀是因为二战中受到了心灵的创伤,可是看完这封信后我觉得这得打个问号。7岁的西摩在信中就已经预言了自己的死。信中还开出了长长的书单,从中也可以窥见一些西摩的思想脉络。

九故事的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一共有九个故事,分别是《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献在跟爱斯基塞人开战之前》、《笑面人》、《下到小船里》、《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特迪》。这本书对于初次看塞林格小说的人来说,有很多迷惑之处,比如:《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里边的西摩为什么要自杀?《笑面人》中酋长与赫德森小姐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还有《下到小船里》,一个才4岁大的孩子成天要往外边跑,莫非在躲避什么?至于《特迪》一篇扑朔迷离的事情就更多了,那个习惯沉思冥想的男孩本身就很奇怪,他不知怎么进入了根本不是孩童所拥有的精神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塞林格这些作品写到的孩童几乎都有着某种异秉,像《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里边的拉蒙娜,像《为埃斯米而作》里边的查尔斯,也都给人怪怪的甚至是荒诞的感觉。小女孩拉蒙娜居然有一个自己虚构的小情人吉米,“生着一双绿眼睛,黑头发,没有雀斑,有一把剑……”她每天伴着这个吉米,一块儿吃东西,一块儿玩耍,睡觉时竟生怕翻身把吉米给压着。很难说这想象中包含着何种寓意或暗示,面对此中的层层迷雾,许多研究者只能隔靴搔痒地往远处扯去,未敢强作解人。不过,评论家布拉德伯利所著《美国现代小说论》一书对《九故事》表示了这样一种看法:“(作者)把儿童的世界看成是真实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则只是一个正从内部毁坏的、把人类之爱永远牺牲于卑劣的肮脏处所。”这个解释其实就是那个名叫特迪的小男孩想要申述的意思。特迪跟人谈到情感与认识,谈到教育问题,认为他的父母“似乎无法按我们本来的面目来爱我们”……在他看来,自从亚当吃了那只苹果之后,人类就让逻辑那玩意儿给套牢了,所以他总要叫人“把苹果呕吐出来”。

一堵墙和另一堵墙说了什么?

没有说什么,如果是真心的话就只会坚持!
“一堵墙跟另一堵墙说什么了?”他尖叫着问,“这是个谜语!”
  
  ——熟悉当代文学的读者都知道,这个问题出自美国作家J.D.塞林格笔下。
  塞林格,几乎是当代最迷人,最神秘的作家,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自上世纪50年代一经推出,就万众瞩目,迅速成为“年轻人的圣经”。他本人也成为大众关注的偶像,但是,他却从不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而是深居简出,处于“隐居”状态。没有几个人见过他,也没有几个人了解他。
  他越神秘,人们自然越好奇,但他却始终不为世俗的好奇所动,始终远远躲在自己的文字背后。
  塞林格的作品其实并不多,除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还有就是《九故事》。从作品的数量上和“文学价值”上来说,也许塞林格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对于文学,他并没有开创出什么崭新的空间和道路。但是,他创造了真正经典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人们了解了一个时代,了解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和感情。
  就是这些生动传神的形象,已经足以支撑起塞林格在当今世界文坛的地位。也足以使他的影响力渗透到中国文学界。
  塞林格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师——事实上,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早在文革时期的“白洋淀诗群”,多多、北岛们就已经深受影响,在多多的回忆文字中,就曾经一再出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名字。而其后的一大批人,更是都公开谈论过塞林格对自己的影响——马原、苏童、余华、甚至王朔、朱文。
  
  这里要说的是《九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新版。在扉页上,有这样的介绍: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塞林格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1953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其余七篇是《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就在跟爱斯基摩人开战之前》、《笑面人》、《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特迪》。
  ——毫不夸张地说,当通读了全部篇章之后,再把这些小说的题目抄一遍,我也感到了某种难言的幸福和满足。
  这些小说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们很简单,说的是最平常的人、最简单的事,叙述过程也基本是平铺直叙,但读完之后,却有一种东西萦绕在心间,不知道是什么,但是,那种丝丝缕缕的感受却分明。
  深受塞林格影响的苏童曾经说:“谈及短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大师在此领域留下不朽的声音。有时候我觉得童话作家的原始动机是为孩子们上床入睡而写作,而短篇小说就像针对成年人的夜间故事,最好是在灯下读,最好是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于辉煌,多么好!”
  《九故事》就正是苏童说的这样的睡前读物,读完之后,一觉睡去。但直到第二天醒来,却发现那故事还在心上,没有散去。
  
  “一堵墙跟另一堵墙说什么了?”
  ——答案是:“墙角见”。

急求!!!!塞林格《九故事》的简介,九个故事都要

《九故事》结集发表于1953年,晚于《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但其中除《泰迪》(1953)以及《De Daumier-Smith的忧郁岁月》(1952)两个故事之外,其它七个故事之前都先后在《纽约客》发表上过。因此,有人看低《麦田守望者》,认为塞林格在写九故事的时候小说功夫才开始“炉火纯青”,这是不对的。
    
    九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如《香蕉鱼》中自杀的Seymour,《下到小船里》的Boo Boo,还有《威格利大叔》中的Walt等都反复出现在他以后几部作品中(Franny and Zooey, 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s and Seymour: An Introduction )。实际上,这些人物是兄弟姐妹,他们都是格拉斯(Glass)家族的成员,他们的母亲叫Bessie Glass,父亲是Les Glass。塞林格后期的作品主要就是围绕这个家族展开。在Seymour: An Introduction中,塞林格甚至明确指出,《泰迪》以及《香蕉鱼》是由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Webb "Buddy" Glass创作的,也有线索暗示他还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因此,一般认为,Webb "Buddy" Glass是塞林格的第二自我(alter ego)。但塞林格究竟是在一开始就计划好了要把这些人物串联起来,还是在写出他们之后才进一步构思出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嘿嘿..
【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这薄薄的书中确有一大堆谜团。《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里边的西摩为什么要自杀,这就是一个问题。《笑面人》中酋长与赫德森小姐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那若有若无的爱情是否真是爱情也颇费猜解。还有《下到小船里》,一个才四岁大的孩子成天要往外边跑,莫非在躲避什么?至于《特迪》一篇扑朔迷离的事情就更多了,那个习惯沉思冥想的男孩本身就很奇怪,他不知怎么进入了根本不是孩童所拥有的精神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塞林格这些作品写到的孩童几乎都有着某种异秉,像《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里边的拉蒙娜,像《为埃斯米而作》里边的查尔斯,也都给人怪怪的甚至是荒诞的感觉。小女孩拉蒙娜居然有一个自己虚构的小情人吉米,“生着一双绿眼睛,黑头发,没有雀斑,有一把剑……”她每天伴着这个吉米,一块儿吃东西,一块儿玩耍,睡觉时竟生怕翻身把吉米给压着。很难说这想像中包含着何种喻意或暗示,面对此中的层层迷雾,许多研究者只能隔靴搔痒地往远处扯去,未敢强作解人。不过,评论家布拉德伯利所著《美国现代小说论》一书对《九故事》表示了这样一种看法:“(作者)把儿童的世界看成是真实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则只是一个正从内部毁坏的、把人类之爱永远牺牲于卑劣的肮脏处所。”这个解释其实就是那个名叫特迪的小男孩想要申述的意思。特迪跟人谈到情感与认识,谈到教育问题,认为他的父母“似乎无法按我们本来的面目来爱我们”……在他看来,自从亚当吃了那只苹果之后,人类就让逻辑那玩意儿给套牢了,所以他总要叫人“把苹果呕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