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创造力测验的国际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
- 2、关于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3、测评:能力测评方法
- 4、请问哪里可以提供《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操作手册,量表不仅包括题目及其评估方式?谢谢~~!
- 5、创造力测验的介绍
- 6、雇员能力倾向测验分为几个测验
- 7、创造力水平分哪几个层次?
- 8、发散性思维有哪些表现形式
- 9、创造力高低的操作性定义
- 10、能力倾向和技能之间的关系
创造力测验的国际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吉尔福特和他的同事编制了一套发散性思维测验。测验的项目有: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表达流畅性、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用途测验、故事命题、事件后果的估计、职业象征、组成对象、绘画、火柴问题、装饰。前10项要求言语反应,后4项则用图形内容反应。该测验适用于中学水平以上的人,主要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记分。(有时也根据精细性记分)例如,“组成对象”是要求被试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画出指定的事物。在画物体时,可以重复使用任何一个图形,也可以改变其大小,但不能添加其他图形或线条。又如“火柴问题”是要求被试移动指定数目的火柴,形成特定数目的正方形或三角形。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52名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测试,并与普通班大学生(平均年龄比他们大3岁5个月)进行比较研究。他们发现少年班学生除了符号流畅性略低于普通班大学生外,其余各项指标都高于或显著地高于普通班大学生。在图形的发散能力和发散思维中的独创性因素方面有极显著的差异。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托兰斯等人编制了中车个著名的创造力测验,该测验分为3套,共有12个分测验,为了减少被试的心理压力,用“活动”一词代替“测验”一词。(1)语词创造思维测验。(2)图画创造思维测验。(3)声音语词创造思维测验。测验时根据4个标准评分:流利(中肯反应的数目);灵活(由一种意义转到另一种意义的数目);独特性(反应的罕见性)和精密(反应的详细和特殊性)。被试从整个测验中得到一个总的创造力指数,代表个体的创造性思维的水平。该测验适用于从幼儿到研究生的文化水平,普遍采用集体测试的方法,对于小学4年级以下学生,一般用个别口头测试。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盖泽尔斯和杰克逊等人根据吉尔福的思想对青少年的创造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60年代编制了这套测验。这套测验包括下列5个项目。1、语词联想测验;2、用途测验3、隐蔽图形测验4、完成寓言测验5、组成问题测验。许多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创造性和实际创作作品之间的关系。瓦拉奇等人以5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发现思维的流畅性和创造作品之间有明显相关。思维流畅性能够预测许多领域中的成就。这套测验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阶段的青少年,适用于团体测试,并有时间限制。
关于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分类: 医疗健康 >> 人体常识
问题描述:
我在这儿测试的结果是108.不知详细说明...
关于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的详细说明?
解析: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1.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情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都猜对也无所谓。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看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我喜欢听变化多端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5.我喜欢利用旧报纸、旧日历及旧罐头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6.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8.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9.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他新的方法。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0.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假。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1.我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2.我不喜欢交新朋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3.我喜欢想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过的事情。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4.我喜欢想象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5.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记了其他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6.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喜欢住在地球上。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7.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固定的答案。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8.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19.我常想要知道别人正在想什么。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0.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目所描写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1.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2.如果一本故事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把结局补上去。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3.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从没想过的事情。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4.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5.我不喜欢太多的规则限制。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6.我喜欢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没关系。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7.有许多事情我都很想亲自去尝试。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8.我喜欢唱没有人知道的新歌。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29.我不喜欢在班上同学面前发表意见。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0.当我读小说或看电视时,我喜欢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1.我喜欢幻想200年前人类生活的情形。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2.我常想自己编一首新歌。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3.我喜欢翻箱倒柜,看看有些什么东西在里面。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4.画图时,我很喜欢改变各种东西的颜色和形状。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5.我不敢确定我对事情的看法都是对的。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6.对于一件事情先猜猜看,然后再看是不是猜对了,这种方法很有趣。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7.玩猜谜之类的游戏很有趣,回为我想要知道结果如何。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8.我对机器有兴趣,也很想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样子,以及它是怎样转动的。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39.我喜欢可以拆开来的玩具。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0.我喜欢想一些新点子,即使用不着也无所谓。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1.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包含许多不同的意见或观点。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2.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找答案,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3.我喜欢尝试新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想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4.玩游戏时,我通常是有兴趣参加,而不在乎输赢。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5.我喜欢想一些别人常常谈过的事情。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6.当我看到一张陌生人的照片时,我喜欢去猜测他是怎么样一个人。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7.我喜欢翻阅书籍及杂志,但只想知道它的内容是什么。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8.我不喜欢探寻事情发生的各种原因。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49.我喜欢问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50.无论在家里或在学校,我总是喜欢做许多有趣的事。
完全符合 部分符合 完全不合
主题词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职业潜能测评·创造力测试
适用情景 当想了解自己的职业创造力以有助于做出职业规划时,查看此技能。
7 技能描述
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
1.衡量创造能力的指标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流畅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2)变通性是指思考灵活多变,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较少受到某一种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3)独特性是指观念和见解新颖独特,不受常规影响。
2.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在创造力测试中常用的量表为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见练习中的测量表)。
(1)测试方法。该量表是一份帮助个人了解自己创造能力的测试。如果您发现表中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自己,则请在题后的表格中“完全符合”的选项内打勾;如果有些句子对你来说,只是部分适合,则在“部分符合”的选项内打勾;如果有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不可能,则在“完全不符”的选项内打勾。
(2)注意事项
① 每一题都需要做,但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想。
② 所有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仅凭读完每一句话后的第一印象作答。
③ 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尽可能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完成。
④ 仅凭自己的真实感觉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内打勾。
⑤ 每一道题只能打一个勾。
在做完所有题目后,根据测试表中所给每一选项的分数计算自己的最后得分,得分最高说明创造能力强,反之,说明创造能力差。
9 牢记要点
创造力的特点和测量方法有:
_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_ 常用测量创造力的方法是威廉斯创造力
_ 倾向测量表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是比较有名的创造力测验之一。该测验主要是测查人们运用语言和图形时所表现出的各种创造力。语言方面主要是概念、物体功能和效用、段落等方面的创造性;图形则主要是利用各种基本几何图形,建构不同的物体。具体测量内容如下:
词语流畅:迅速写出包括一个指定字母的词。如包含“o”的词:box, over, mother等。
观念流畅:迅速列举属于某一种类的事物的名称。如方的东西:书桌,建筑物,直尺等。
联想流畅:列举近义词。如快乐的近义词:高兴,愉快,愉悦等。
表达流畅:写出每个词都以指定字母开头的四词句子。如“K U
Y I ” 则 Keep up you interest, Kill useless yellow insects 等等。
效用测验:尽可能多地列举每一件东西的用途。
故事命题:为短故事情节命题。
非常用途:列举出一个指定物体的各种可能的非同寻常的用途。如:报纸除了可以阅读外,还可以用于点火、挡光线、写字等。
推断结果:列举一个假设事件的不同结果。如“假如人不再需要睡眠,会出现什么情况?”回答如“干更多的工作”。
解释比喻: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完成包括比喻的句子。
组成对象:给定一组图形,如圆、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等,让人们运用这些材料,组成各种有意义的图形,类似于搭积木。
略图:把一简单图形复杂化,组成尽可能多的可辨认的物体略图。
火柴问题:移动指定数量火柴棒,保持一定数目的图形。
. 实践练习
请根据下面给出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测试您的创造力。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1.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物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都猜对也无所谓。2.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3.我喜欢变化多端和富有想像力的故事。4.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5.我喜欢利用报纸、旧日历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6.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8.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得到多方面的了解。9.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它新的方法。10.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假。11.我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情。12.我不喜欢交新朋友。13.我喜欢想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的事。14.我想像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15.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记了其它的事。16.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喜欢住在地球上。17.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固定答案。18.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19.我常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20.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目所描写的事。21.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22.如果最后一本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结果。23.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从没想过的事情。24.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25.我不喜欢受太多的规则限制。26.我喜欢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没有关系。27.有许多事情我都很想亲自去尝试。28.我喜欢唱没有人知道的新歌。29.我不喜欢在班上同学面前发表意见。30.当我读小说或看电视时,我喜欢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31.我喜欢幻想200年前人类生活的情形。32. 我常想自己编一首新歌。33. 我喜欢翻箱倒柜,看看有些什么东西在里面。34. 画图时,我喜欢改变各种东西的颜色和形状。35. 我不敢确定我对事物的看法都是对的。36. 对于一件事物先猜猜看,再看是否猜对了,这种方法很有趣。37. 玩猜谜之类的游戏很有趣,因为我想知道结果如何。38. 我对机器很感兴趣,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它是怎么转动的。39. 我喜欢可以拆开来玩的玩具。40. 我喜欢想一些新点子,即使用不着也无所谓。41.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包含许多不同的意见或观点。42. 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找答案,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43. 我喜欢尝试新的事物,目的只是为了想知道会有什么结果。44. 玩游戏时,我通常有兴趣参加,而不在乎输赢。45. 我喜欢想一些别人常常谈过的事情。46. 当看到一张陌生人照片时,我喜欢去猜想他是个怎样的人。47. 我喜欢翻阅书籍和杂志,但只想大致了解一下。48. 我不喜欢探寻事物发生的各种原因。49. 我喜欢问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50. 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我总是喜欢做许多有趣的事情。
题 目 完 全符 合 部 分符 合 完 全 不符 合 题 目 完 全符 合 部 分符 合 完 全 不符 合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续表)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说明:本量表共有50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像力、挑战性四项。其中:正面题目完全符合3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不符合1分;反面题目完全符合1分,部分符合2分, 完全不符合3分。
(1)冒险性题目有:
① 正面题目:1、5、21、24、25、28、36、43、44
② 反面题目:29、35
(2)好奇性题目有:
① 正面题目:2、8、11、19、27、32、34、37、38、39、47、49
② 反面题目:12、48
(3)想像力题目有:
① 正面题目:6、13、14、16、20、22、23、30、31、32、40、46
② 反面题目:45
(4)挑战性题目有:
① 正面题目:3、7、10、15、18、26、41、42、50
② 反面题目:4、9、17
计算您的累积,得分高说明创造能力强;反之,说明创造能力差。
测评:能力测评方法
测评:能力测评方法
能力测评在这里包括一般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评、创造力测评和学习能力测评。
(一)一般能力测评
一般能力测评,也即通常所说的智力测验,按照测验方式的不同,常将其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测评
特殊能力测评,主要指对于某些行业、组织与岗位特定能力的测评,这种测评具有专业特色与要求。主要包括文书能力测评、操作能力测评和机械能力测评。
(三)创造力测评
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人才选拔尤其是选拔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性人才时,创新能力的`高低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其实,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创造力节能型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并编制了一系列的测验来测评创造力。比较著名的三个创造力测验时指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thing)、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williams sysstem of creative ability)和吉尔福德智力结构测验(guilford intelligence tests,又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四)学习能力测评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只有具有良好的学历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划,不被时代所抛弃。
对于学习能力测评,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测验等,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具体的应用形式是笔试。 ;
请问哪里可以提供《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操作手册,量表不仅包括题目及其评估方式?谢谢~~!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指能力测验。美国学者托兰斯编制。
分为语文测验甲、乙两式以及图画测验甲、乙两式四种。
团体、个别施测均可。均有中文修订本。
刘英茂修订的为语文甲式,吴静吉修订的为语文乙式、图形甲式,陈龙安修订的为图形乙式,林美惠等的研究,四种工具皆有。
刘英茂修订的测验包括七项作业:(1)发问;(2)猜测原因;(3)猜测结果;(4)作品改进;(5)不平凡的用途;(6)不平凡的疑问;(7)假想看看。根据七项作业成绩,可得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项创造能力指标。吴静吉修订的图形甲式包括三项作业:(1)建构图画;(2)完成图画;(3)平行线条。根据三项作业成绩,可得变通力、流畅力、独创力和精密力等创造能力指标。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发表于1960年。它测量的是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理论中与发散思维有关的那部分内容。这套测验最初包括14个分测验,都是发散思维类型的任务。如提供一个字母,要求被试尽量写出包含该字母的单词(词语流畅);给出一类事物的总称,要求尽量列举出具体事物;要求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用途(效用测验)等。这套包含14个分测验的测验是为初中水平以上的被试设计的,以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套相似的儿童创造力测验。这两套测验都根据被试反应的数量、速度和新颖性等,依照记分手册的标准记分。原测验提供了成人和九年级学生的常模,后发展的测验则提供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常模。分半信度都达到0.60以上。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散思维测验。该测验的任务也是要求被试对言语或图形刺激给出多个反应。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分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三套,每套都有两个复本,以满足在实际研究中对创造力进行初测和复测的需要。在声音和词的测验中,全部指导语和刺激都用录音磁带的形式呈现。在这三套测验中,记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言语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方面记分;图画测验除以上三方面外,还对精致性进行记分;声音和词的测验只记独特性得分。值得一提的是,托兰斯测验为消除被试的紧张情绪,把测验称作"活动",并用游戏的形式组织起来,使施测过程轻松偷快,富有乐趣,在同类测验中,最适合儿童的特点。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也曾针对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致性特点编制了一些类似测验,然而总体看来,这些测验都没有经过标准化过程,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尚有待提高。
三、创造性的影晌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
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如何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之下,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二者的相关不显著。国内有研究证明,当智商低于120时,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显著相关,但当智商高于120时,创造力水平和智力就无显著相关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传统的智力测验和智力概念的基础上的。现在,对于智力的看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开始把智力看作一个复杂的、多维的、受情境影响的复杂结构,如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力理论、斯腾伯格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如果我们要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智力,而不仅局限于智商的狭隘定义,那么对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也要重新加以考察。
2.人格因素
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高创造性个体和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
有的研究者对已有的创造性人格研究进行了元分析,提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以下12个项目: (1)智力属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超常;(2)观察力,对周围的事物感受很敏锐,能发现常人所不注意的现象;(3)流畅性,思路畅通,新思路、新观念不断涌现;(4)变通性,能一叶知秋,举一反三;(5)独创性,常常发表超出常人的见解,用特异的方法解决问题;(6)精致性,凡提出设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思熟虑,加以改善;(7)怀疑,对世事抱怀疑态度,超脱世俗;(8)持久性,不怕困难,坚持始终;(9)智力的游戏性,表现出天真的赤子之心;(10)幽默感;(11) 独立性;(12)自信心。
3.环境因素
创造力最早开始于个体差异的研究,试图揭示出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开始把创造力放在社会背景下考虑。在80年代,又出现了创造力社会心理学。这一领域的学者,运用包括实验室实验、领域观察、内容分析、历史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对创造活动进行研究,他们这些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虽然大众印象中都有孤独的天才的形象,但大多数创造性活动都是在人际环境中发生的。人际期望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创造性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它们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起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在奖励、任务、评价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
4.动机因素
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无论个体的创造性潜能有多大,环境有多好,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相应的创造活动动机,都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
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当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创造性。创造性活动不仅需要有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它本身也可以产生动机。如果给儿童以表现自己创造性的机会,对任务原来缺乏兴趣的儿童会变得活跃起来。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多的把创造活动看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心理学家也研究了非人际因素和时代旋律对创造活动的影响。有一点越来越明显,政治环境会对相应群体的创造表现产生影响。某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成年人的创造表现,如战争。还有一些政治因素会在个体的发展期产生作用,对创造性潜能的获得或促进或阻碍。还有就是文化多样性会促进创造力。当文明本身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姿态后,创造力会得到促进。
创造力测验的介绍
创造力测验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上世纪50年代,吉尔福等心理学家发现,智力测验不能测量人的创造力。目前所编制的创造力测验的题目多属开放型,导至在评分和确定效度和信度方面的困难。创造力测验目前还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创造力测验是心理测验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个新动向。当前的几个创造力测验的信度一般比智力测验高。但创造力测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预测一个人的创造成就的大小的。创造力测验典型方法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等。
雇员能力倾向测验分为几个测验
雇员能力倾向测验分为10个测验。
按内容分为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特殊职业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心理运动机能测验等。
(1)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量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推理力、分析力、数学能力、空间关系力、语言能力等,典型方法有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ATB)、区分性能力倾向测验(DAT)。
(2)特殊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量独特于某一职业的能力,典型方法有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验、斯奈伦视力测验、西肖音乐能力测验、梅尔美术判断测验、飞行能力测验。
(3)创造力测验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典型方法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等。
(4)心理运动机能测验主要测量心理运动能力、身体能力,典型的方法有本纳特机械理解测验、克劳福小零件灵巧测验、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明尼苏达秘书测验、明尼苏达集合测验、施旦贵斯机械性能测验、麦夸里机械能力测验、普渡插捧板测验、奥卡挪手指灵活性测验等。
创造力水平分哪几个层次?
实例说明无论是美国加州雇员、中国女大学生,还是英国机场的搬运工,他们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将其创意付诸于实践,使得创意成真,表现出他们实实在在的创造力。历史上诸多的发明家、艺术家,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被喻为超级天才的爱迪生,纵横于发明界,他的成功其实就来自源源不断的创造力。雕塑泰斗罗丹,他的作品件件洋滋着人性的活力,充满创惫,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艺术文明的瑰宝。 与其说他们是成功者,不如说是圆梦的人!圆的是他们自身那永远不可遏制的创造力之梦。
创造力的分类
1.创造力分类
我国学者罗玲玲将创造力按层次递进分为三种
潜在创造力→前创造力→现实创造力
(1)现实创造力。在有结果的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积极心理特征的总和。该结果必须是新颖的、有建设性的和有用的,它可以是一种艺术、文学或科学的形式。也可以是能够实施的技术方案、方式方法,还可以是产品、模型等具体实物。
(2)前创造力。大胆但不成熟的创造,是现实创造力的雏形和预演。经过进一步努力,具有转化成现实创造力的可能。
(3)潜在创造力。根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质,如动机、认知风格所具有的创造性倾向以及他的技能水平,而预侧出来的创造力。
潜在的创造力,即一种更内在的、由人格决定的创造力。具有潜在创造力的人,容易产生前创造力,也可以说前创造力是他们自然的流祥,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潜在创造力高的人最有希望创造。一个人的潜在创造力除了依赖于先天索质,还跟后天的创造训练及实践相关。某种愈义上.对多数人而言,后天的训练是潜在创造力增强的重要途径。
三种创造力的层次递进,表现了“潜在的创造力”(对问题的敬感)向“前创造力”(提出猜想和假想)再向“现实的创造力”(脸证设想)的一个创造演化的全过程。
潜在的创造过程中不得是多少人的潜在依赖,也依赖于先天素质,所谓后天的锻炼是以层次上的递进并非是变现创造力的全部过程,创造力较强的人表现出的是出手拿高薪是不断的源源不断的成功,是充满人性力的活力,当然不断的充满激情者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K.Taylor)根据产品的新颖独特性和价值大小的不同,将创造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①表达式创造力。这种能力以自由和兴致为基础,因情境而产生,随兴致而感发。表达式创造力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儿童的涂鸦画就是这种层次的创造活动。②生产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以模仿和应用技术原理为基础,解决特殊与实际的问题,生产完善的产品,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精致性、效率性、完善性等特点。③发明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为用新眼光看待旧问题,以取长补短的方法创造出更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新产品。小说的创作、卡通片的制作以及一般酌技术更新和发明都是发明式创造力的产物。④革新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为对已有理论、产品的创新和添加新内容、新意义。⑤高深的创造力。这是最高境界的创造力,只有少数专家才具有这种创造力。依靠高深的创造力,可以处理复杂的资料,可以形成崭新的原理原则或有系统的新学说。
不同研究者分类的依据或标准不同,其分类方案也个不同
创造力评测方法大致有创造成果分析、专家评估、创造力测试
一、创造力的分类
(一)创造力五层次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和价值大小,把创造力分为五个层次:
1.表达式创造力——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2.生产式创造力——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创造力。
3.发明式创造力——通过发明成果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如设计新产品、发明新工具等。
4.革新式创造力——对旧事物进行较大的变革和创新所表现的创造力。如改革工艺流程、完成技术改造等。
5.高深创造力——在科学、技术、生产、文化、艺术等领域获得重大创造发明成果,产生深远影响的创造力。
(二)创造力的三层次分类
我国一些学者倾向于根据创造成果的价值和意义,把创造力分为三个层次:
1.低层次创造力——仅对创造者本人的个体发展有意义,一般不体现社会价值的创造力。也有人把这种创造力称
为类创造力。
2.中层次创造力——具有一般社会价值的革新或创造所体现的创造力。
3.高层次创造力——对人类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具有很大社会价值的创造发明所体现的创造力。
(三)马兹罗的创造力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马兹罗根据创造者的情况和创造力的作用,把创造力分为两种类型:
1.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体现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文学家等杰出人物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其创造成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2.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普通人在创造活动中体现自身价值的创造力。其创造成果对于创造者自己而言是前所未
有的。
(四)创造力的新颖程度分类
根据获取(含可能获取)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将创造力分为两类:
1.相对创造力
是指导致创造者超越本人在某一领域原有认识或实践水平的创造力。
2.绝对创造力
是指导致超越人类有史以来在某一领域最先进认识或实践水平的创造力。
3.相对创造力和绝对创造力的关系
相对创造力一般可由创造者自、已来判断,而绝对创造力的确定则必须经过社会检验;即其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必须得到社会承认。从相互关系来看,绝对创造力必然是相对创造力,而相对创造力不一定是绝对创造力。绝对创造力包含于相对创造力之中,绝对创造力只是相对创造力中创造成果的新颖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那一部分。因此,只有在不断开发相对创造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挥出越来越多的绝对创造力。
二、创造力测评
创造力测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人格检测——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体调查——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系统调查被试者的详细情况,掌握详尽的材料,经过分析研究,衡量或推测被试者的创造力水平。
(三)创造力测验——采用书面试卷方式,由被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再按照一定标准对答案评分,并根据得分情况来衡量创造力高低。它在形式上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智力测验。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创造力测验有以下两种:
1.吉尔福特的南加利福尼亚创造力测验
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
我国学者罗玲玲将创造力按层次递进分为三种,潜在创造力→前创造力→现实创造力;具体参见http://www.shangxueba.com/jingyan/264645.html
只有一个层次,想象!
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层次在认识上也是众说纷纭,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
1、高层次的创造力
向人类社会提供的产品都是前所未有的,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如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和火药,在当时可谓是高层次的,近代的顿发现力学的大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等等。
2、中层次的创造力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如机器的制造、技术的革新和文艺的创作,以及教育上、体育上、管理上,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创造。具有这种创造力的人较多,他们是社会文化科学和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初级层次的创造力
对本人来说前所未有的,但不涉及到社会价值的创造力,一般是指儿童的创造力。儿童的创造力是以他个大的知识经验范围为依据来评判的。如儿童的绘画、诗歌、模型的创作,以及一些独立见解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创造力影响因素:
1、知识
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设想。
2、智力
智能既包括敏锐、独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
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发散性思维有哪些表现形式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下面我为你整理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发散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立体思维
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平面思维
以构思二维平面图形为特点的发散思维形式如用一支笔一张纸一笔画出圆心和圆周。
逆向思维
背逆通常的思考方法。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做反向思维。因为客观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如:化学能能产生电能 据此意大利科学家伏特1800年发明了伏打电池。反过来电能也能产生化学能,通过电解,英国化学家戴维1807年发现了钾、钠、钙、镁、锶、钡、硼等七种元素。
侧向思维
从与问题相距很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横向思维
相对于纵向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形式。纵向思维是按逻辑推理的方法直上直下的收敛性思维。而横向思维是当纵向思维受挫时,从横向寻找问题答案。正象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多维的一样,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则代表了一维与多维的互补。最早提出横向思维概念的是英国学者德博诺。他创立横向思维概念的目的是针对纵向思维的缺陷提出与之互补的对立的思维方法。
多路思维
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这是发散思维最一般的形式(逆向、侧向、横向思维是其中的特殊形式)。
组合思维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另一(或一些)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或附加价值)的新事物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所以为了能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应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革新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次要端正对发散思维的本质与作用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采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一.革新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只强调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不讲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这是有其深刻的教育思想根源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但不善于创造新理论、新知识)的应用型人材。若仅从知识传授角度考虑,传统教育并非没有优势(从学科考试情况看,我们学生的成绩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同类学生的水平),我们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病在于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材,因为这种教育的目标就不是要培养“创新”能力,而是要向学生灌输知识枣不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而是把学生看成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理解、消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就成为教学的最高要求、最高目标。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对一切问题的认识理解都必须集中、统一到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上来;学生的全部言行都必须符合教师的要求和传统的规范。这正是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所要达到的目标。
可见,要不要培养发散思维,绝不仅仅是思维方法问题,而是要涉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性问题。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不可能摆脱聚合思维的束缚,就谈不到积极、自觉地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以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深化改革问题枣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谈论如何来进行培养的问题,否则,一切都无从说起。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智力测验的例子。
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验有多种不同的量表,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个是韦克斯勒量表(WISC)。这种量表有12类测验,前6类属于言语测验,后6类属于操作性测验[71]。其中第2类是对事物之间的类似性进行判别的测验枣要求儿童概括出所给的17组两两配对的名词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例如,要求被试指出橘子和香蕉都是“水果类”,木头和酒精都是“有机物质”等等。显然这种量表完全是按照培养聚合思维的标准,也就是以书本知识为标准,以教师的要求为规范设计的。按照这种智力量表的要求,即使能得满分,也不见得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儿童,很可能是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高分低能儿”。因为象木头和酒精有哪些类似之处的判别,正如阿恩海姆所指出的[2]:“如果学生的回答是‘二者都能把人击倒(使人昏迷)’就要被打零分。事实上,这一回答非但没有错,而且表明被试思路敏捷。说明他能够在一瞬之间,从两种表面极不相同的事物中找到它们突出的相关之处。”这正是出色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统治下,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仅得不到鼓励,反而遭到排斥和打击(吃零蛋,被视为弱智)。韦克斯勒量表的前6类言语测试基本上都属于这类扼杀创造性思维的知识性测验。
其实,何止是智力测验,目前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各种各样测验(小至平时的单科测验,大至期末考试、地区统考、乃至全国性高考),其考试测验方式又何尝不是如此枣只要求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允许学生有半点发挥与自由想象。实际上是强制推行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排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并扼杀创造力。智力测验和学校考试之所以如此相似,一点都不奇怪,这是因为它们的根源都是来自同一种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可见,若不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不仅发散思维的培养无法实施,就是学生中原来自发形成的发散思维和一些创造性的萌芽,也将要被摧残殆尽。
二.端正对发散思维的本质与作用的认识
发散思维这一概念,早在1918年就已由心理学家武德沃斯提出[71],后来也有一些心理学家使用过,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研究能力倾向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智力结构模型”[17][72],其中将发散思维作为智力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提了出来,并编写了一系列培训发散思维的教材,制订了相应的培训程序和测试发散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一时间在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形成了一股强调发散思维的热潮,在吉尔福特的鼓吹下,许多研究者甚至认为,发散思维在实际上等同于创造性思维[10]。这样,发散思维的影响才日益扩大起来。
吉尔福特及其助手托兰斯(E.P.Torrance)等人在片面夸大发散思维作用(甚至把发散思维视同创造性思维)观点的指导下,还对发散思维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创造性思维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发散思维包含四个要素[19]: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致性,认为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应紧紧围绕这四个要素来进行。这四个要素的含义是:
流畅性(fluency)枣是指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观点和设想的数量;
灵活性(flexibility)枣是指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
独创性(originality)枣是指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的能力;
精致性(elaboration)枣是指对事物描述的细致、准确程度。
吉尔福特和他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同事们所开发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又称“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就是为测量发散思维的上述四个要素服务的。这项本来用于测量发散思维的测验,又被冠以“创造力测验”的名称,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吉尔福特等人的指导思想就是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甚至等同于创造力。我们认为,按照这种指导思想不一定能真正培养出发散思维能力,或者说,这样培养出的能力很可能主要不是发散思维方面的能力,而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因为“流畅性”和“精致性”都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关,而与发散思维无关;“独创性”是发散思维所要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发散思维的基本属性或要素(因为你不能要求每一次发散思维都具有独创性)。在上述四个要素中,真正与发散思维的本质有关的只有第二个要素枣“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因为这一要素涉及多向思维问题,这点无疑是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遗憾的是吉尔福特等人用“灵活性”来概括这一特征,既不准确又易使人产生误解。可见,用上述四个要素来定义发散思维(认为发散思维由上述四要素构成)是不科学的,是对发散思维本质特征的误解,应当明确地予以拒绝。
对于发散思维的正确定义应当是: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的一个组成要素,但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只是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指明方向,即要求朝着与传统的思想、观念、理论不同的另一个(或多个)方向去思维;发散思维的实质是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束缚。”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应当对发散思维确立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中的一个要素,是六个组成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但不等于创造性思维的全部。
2.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目标指向(即确定思维方向)的作用,也仅仅起这一作用,思维的方向性问题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发散思维的作用决不能低估,但也不能随意夸大,以为它能解决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一切问题。
3.发散思维没有自身特定的思维材料,也没有自己特定的思维加工手段或方法,因此它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所以不可能成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主体(即主要过程),它只起指引思维方向的作用。主要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只能由另外三个要素(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来实现,发散思维不应该也不可能越俎代庖。由于吉尔福特等人为发散思维所规定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四个基本性质)未能真正反映发散思维的实质,所以若按这四个要素的要求来培养发散思维,必将把我们引到斜路上去枣培养出的不是真正的发散思维能力,而是其它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
在革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端正对发散思维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在三条方针的指导下进行。
这三条指导方针是:
第一,同中求异——能够摆脱人们的共识和传统观念的思维定势,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完全不同、但有一定依据的全新观点;
第二,正向求反——不迷信权威,敢于向一贯视为正确的理论体系或科学概念提出挑战,并提出相反的或与之对立的新理论、新概念;
第三,多向辐射——能对某个复杂问题(或关键所在)从多种角度、多个方向去分析,从而得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上三条指导方针至关重要,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只有严格遵循这三条方针(而不是围绕什么“流畅性”、“精致性”),才能真正发挥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导向”作用,也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发散思维,而不是变质、走样的发散思维。有了这三条方针我们就可以在实际中创造出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也可以直接借用其它一些方法。例如,众所周知的“脑力激荡法”只要稍加补充、修改就可成为培训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
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是美国奥斯本于1953年提出的一种颇为有效的创造技法,很可作为发散思维训练的借鉴。这种方法可应用于班级或小组,不管是哪种场合均应有一位主持人(通常是教师)。为了能有效地实施这种方法对参与者和主持人均提出一定的要求。
每位参与者均应注意四个要点:
1. 禁止批判(不许批判他人意见);
2. 自由发挥(要大胆想象,自由发挥,越自由奔放、越新奇越好);
3. 踊跃发言(不拘一格,越多越好);
4. 集思广益(能兼收并蓄,在他人意见基础上提出更新更好的想法)。
主持人则应注意掌握两个原则:
1 延迟判断枣即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以免束缚参与者的想象力,甚至熄灭参与者发散思维的火花;
2.量中求质枣奥斯本认为,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期提出的设想往往不太成熟,但越往后提出的设想越完善、越深刻。因此,主持人应鼓励、启发参与者尽量多发表意见。
这里应注意的是,不论是参与者还是主持人都应牢牢记住上述三条指导方针(同中求异、正中求反、多向辐射)。换句话说,参与者的“自由发挥”并非漫无目标的发挥,主持人的启发引导并非盲目随意的引导,而是要严格遵循三条指导方针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脑力激荡法真正为培养发散思维服务,这是与奥斯本的原意有所不同的:奥斯本要求的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想象与发挥,而在发散思维培养中则要求参与者应沿着三条指导方针所指引的方向去自由想象与发挥。
创造力高低的操作性定义
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中所得的结果为被试创造力的的三个分数,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分数。
能力倾向和技能之间的关系
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不一定能体现能力,但职业可能会锻炼能力,能力好的不一定能施展才华,但还是要以兴趣为主。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来预测下某人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还有性格之类。
一般这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通过职业测试能更好的确定一个人对其从事职业的综合考量。
扩展资料: 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专业劳动,能促使人的能力向高度专业化发展。例如,计算机文字录用人员,随着工作的熟练和经验的积累,录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准确性也会越来越高。
个体的职业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和强化。 例如:一位教师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
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教育。这才是一个老师的职业能力。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能力。
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不一定能体现能力,但职业可能会锻炼能力,能力好的不一定能施展才华,但还是要以兴趣为主。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来预测下某人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还有性格之类。一般这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通过职业测试能更好的确定一个人对其从事职业的综合考量。
扩展资料:
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专业劳动,能促使人的能力向高度专业化发展。例如,计算机文字录用人员,随着工作的熟练和经验的积累,录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准确性也会越来越高。个体的职业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和强化。
例如:一位教师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教育。这才是一个老师的职业能力。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能力
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
按内容分为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特殊职业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心理运动机能测验等。
(1)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量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推理力、分析力、数学能力、空间关系力、语言能力等,典型方法有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ATB)、区分性能力倾向测验(DAT)。
(2)特殊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量独特于某一职业的能力,典型方法有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验、斯奈伦视力测验、西肖音乐能力测验、梅尔美术判断测验、飞行能力测验。
(3)创造力测验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典型方法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等。
(4)心理运动机能测验主要测量心理运动能力、身体能力,典型的方法有本纳特机械理解测验、克劳福小零件灵巧测验、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明尼苏达秘书测验、明尼苏达 *** 测验、施旦贵斯机械性能测验、麦夸里机械能力测验、普渡插捧板测验、奥卡挪手指灵活性测验等。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各位考试比较熟悉是我们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是我们了解的最新全国事业单位联考大纲要求的考察内容。
两者从考试内容上看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两者也有差别,主要体现在考察范围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范围包括:常识,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以下3种题型:阅读理解(短文阅读、文章阅读)、词语表达(选词填空、词语替换)和语句表达(病句判断、歧义辨析、长句判断、选句填空);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以及资料分析(文字资料分析、表格资料分析、统计图形分析)。以上内容体现了对国家公务员最低限度的要求,并不代表行政职业能力的所有方面。
能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只是说明应试者具备了做好行政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一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考生对语言文字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种题型来实现。
该题型的基本构成是给出一段文字资料或者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所给材料设置一定的问题,内容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正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正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等,要求考生具有相对较强的言语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扎实的语法功底和文字处理能力。二.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对应试者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是通过数量关系这一题型来实现。
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公务员进行的是一种高效、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因而要求管理者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接受与处理,而这些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数字来表达或者与数字相关的。
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数量关系理解能力,能迅速发现数字之间蕴涵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数学运算,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其工作。本部分内容考试涉及的知识和所用材料一般不会超过高中范围,甚至多数是小学的数学知识,以此为媒介,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三.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是测查应试者的一种测验形式。判断推理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强弱反映一个人对事物实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能力的高低。
国家公务员担负着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十分复杂,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对这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常识判断来实现的,由于公务员职业性质的要求,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否则将不能处理日常中形形 *** 的人和事,所以在这类试题中,所选素材从古到今,从无机物到人类,从自然界到社会……包罗万象,对应试者没有专业上的歧视,而是通过测试比较不同考生知识面的广博程度。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常识判断能力是很难的,重要的是在于平时的学习、观察、思考和积累。
五.资料分析及判断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大量的信息往往通过统计资料来反映的,要正确、及时地作出决策,必须要求能够对这些形式上比较抽象的综合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与加工,从枯燥的形式中找出需要的关键点,只有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地制订方案。作为一名公务员,资料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开展和工作的效果。
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共135-140道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时间短、题量大,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做题速度要快,还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一种心理测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潜在才能,预测个体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达到的成功程度,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内容结构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数量关系测验。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测查。
第二部分为语言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包括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四种题型。第三部分为判断推理。
这一部分测验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包括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
第四部分为常识判断。这一部分测验应试者的知识面并考察应试者对常见的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引起的后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常识判断试题取材范围广泛,要求对原因或结果进行分析,因此应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对完成这部分试题十分重要。第五部分为资料分析。
这一部分测验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图表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观察、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
智力与智商的关系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智力”(Intelligence)一词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对所谓聪明人和不太聪明的人所做的划分,也往往和智力挂起钩来。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一个人在学习、事业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是其智力高低所使然。
尤其是本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A ·比奈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以来,为了使智力的概念更客观,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测验研究,提出了智商(IQ)和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等概念。近一个世纪以来,智商的高低似乎成了能力的代名词,人们对智力测验也表现出一种既敬重又畏惧的心理。
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们对智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一、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吗 本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曾提出,智力由两个因素组成,一个是一般因素(general factor简称g), 另一个是一系列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s 简称s)。
在斯皮尔曼看来,一般能力是形成一系列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的驱动力,是智力的基础。此外他还相信人的一般能力主要是遗传的。
从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用大量的实验研究批驳了斯皮尔曼的这种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是多种特殊因素的合成物,由七种独立的心理能力组成。
它们是:言语能力、数字能力、空间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推论能力、字词流畅能力,史称“群因素论”。他由此开创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国际心理学界的承认。
近几年来,关于智力、智商和一般能力关系问题的争论又重新激烈起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1.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
美国西瑞瑟夫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特曼博士最近指出:“一般能力代表着一个人从事复杂心理工作的能力,例如, 抽象推理和运用类比的能力。 ”(注: “Monitor” 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5.Jan.p.1.p.25.)在他看来,许多研究智力的人都把一般能力视为智力的基石。
那么,人们何以如此看重一般能力呢?其主要科学依据来自智力测验。象测量智商的这类智力测验基本上反映的都是人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某一特殊领域的能力。
一些新的研究还发现,测验的分数和教育成绩、工作成就及社会成功等与智力有关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T ·布查德博士指出,赞成一般能力理论的人并不否认人类还有智商测验所无法测量的特殊心理能力,但他们仍然感到一般能力是人类智力中“最重要的和最有预言性的因素”。
戴特曼也认为,“谁也不认为一般能力是推动我们一生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的确能说明大多数的变异”。这些心理学家坚持认为,我们虽然不能根据大脑中的神经生理变化确切地知道有哪些一般能力在起作用,但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在某种一般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因此, 智力测验完全能够说明人的一般心理活动情况。
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M ·斯奈德曼和史密斯学院的S ·罗斯曼博士用智力测验和专家评价方法对1000多位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作了问卷调查。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总的说来,专家们对智力与能力倾向测验的效度和用途持积极态度。”
“这些测验被认为是精确地测量了智力的那些最重要的成分”(注: “Monitor”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5.Jan.p.1.p.25.)。 2.智力定义的新扩展。
持这种观点的人反对把智力视为一般能力,他们相信智力是一种可以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R·斯腾伯格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智力。
他认为智力应该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1)总的成分(metapos); (2)操作成分(performance ponents )和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 acquisition ponents)。 他说:“总的成分是用于计划监控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操作成分是用于执行某项任务的过程。知识获得成分是用于学习新信息的过程。”
(注:R.J.Sternberg:(1985),BeyondIQ: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Y.Cambridge Uni.Press,p.99.)斯腾伯格把智力的这三种主要成分又进一步划分为一些子成分。例如,知识获得成分又包括三个子成分,即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结合和选择性比较。
斯腾伯格的理论被称为智力三分理论,他认为智力应包括三种能力:(1)分析能力,主要指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践能力,它能使人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交往和联想;(3)创造性能力倾向,指能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观念、完成任务和综合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斯腾伯格把他的三个主要成分之一的总成分用来解释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
在他看来,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人的三种基本能力中的一种,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却被忽略了。实际上,决定智力的不是某一方面或这三个方面的强弱,而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最近,哈佛大学的H·加德纳博士对目前的智力测验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智力应包括七种成分:(1)语言学的;(2)逻辑数学的; (3)空间的;(4)音乐的;(5 )身体运动的;(6)人际关系的(知道如何与人。
行政职业能力
自1989年在一些国家部门中试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以来,公务员录用工作在我国已经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1994年6月,国家人事部颁布实施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开。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对公务员的录用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考查应试者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
而对于这 种“适应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的测试,就体现在笔试阶段进行的职业能力考试上,即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在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中,该测验成绩应占40%~50%的比例,全国各级各类公务员录用考试均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列为必考科目。这表明,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换句话说: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应试者能否进入公务员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无论在性质、特点、内容结构和实施程序上,还是在应试规则和程序上,均与其他公共科目考试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要想在这项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了解该测验的原理和性质,熟悉各种题型和答题方法与技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章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概述自1989年在一些国家部门中试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以来,公务员录用工作在我国已经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1994年6月,国家人事部颁布实施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 全面推广开。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对公务员的录用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考查应试者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
而对于这种“适应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的测试,就体现在笔试阶段进行的职业能力考试上,即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在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中,该测验成绩应占40%~50%的比例,全国各级各类公务员录用考试均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列为必考科目。这表明,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换句话说: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应试者能否进入公务员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无论在性质、特点、内容结构和实施程序上,还是在应试规则和程序上,均与其他公共科目考试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要想在这项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了解该测验的原理和性质,熟悉各种题型和答题方法与技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能力倾向测验的基本概念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属于心理测验中的潜能测试。
要想清楚地了解这一测验的性质和原理,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心理测验的概念。 一、心理测验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学与心理测验对许多人来说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了。
众所周知,心理学的基本目的在于认识和了解人的心理行为和特征,并揭示其活动的原理与规律。而心理测验则是一种考查和测量心理行为与特征的工具。
在西方发达国家里,每年各式各样的心理测验广泛而大量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领域、医学领域、工业领域、军事领域。职业咨询领域等,在人才的甄选、安置、诊断、评价和咨询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心理测验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五大类:能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兴趣与态度测验。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则是能力倾向测验之一。
心理测验看起来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考试十分相似,但实际上比普通的考试严谨得多,它以系统化、客观化和标准化为特征。 为了保证测验的质量,其编制过程有着严格的程序:首先必须确定测验的目的、对象和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收集大量资料;第三步是选择题目形式,并编写出题目初稿,初稿的题目数量应为最终测验题数的2~3倍,以备筛选;第四步是将题目初稿编辑成测验,一般情况下题目由易到难排列;第五步是预测,即将测验施测于某一团体,这一团体应该是来自于将来正式测验中要应用的群体。
通过预测得到了预测团体在每道题目上的反应结果,研究者要对这些结果作出分析,进一步筛选题目,保证题目的质量。 考查一个心理测验质量的好坏,要同时考虑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两项指标。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或者说是同一测验对同一被试者前后几次施测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事实上,无论是物理测量还是心理测量,若对同一人或物施行若干次测量,其测得的每一次结果都不可能完全一致。
这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正如物理测量中的概念一样,心理测量的误差也可分为两种:一为随机误差,指的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无规律的误差,它导致测量结果围绕某一个值产生不一致、不稳定的变化。
二是系统误差,指的是某种无关的固定因素引起的有规律性变化的误差,它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