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铁卢战役格鲁希,为什么格鲁希在滑铁卢战役会失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3 09:00:02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拿破仑的将军格鲁希的故事

滑铁卢战役打响后,格鲁希成为了掌握拿破仑命运的关键人物。
  但是,格鲁希并未意识到拿破仑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于17日晚间出发,按预计方向去追击普鲁士军。因为敌人始终没有出现,被击溃的普军撤退的踪迹也始终没有找到。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民家里急急忙忙进早餐时,他脚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起来。这是圣让山上的炮火声,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副司令热拉尔急切地要求:“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攻击了,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开始。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恳切地请求:至少能让他率领自己的一师部队和若干骑兵到那战场上去。格鲁希考虑了一下。他只考虑了一秒钟。
  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格鲁希使劲地摇了摇手说,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就这样,他拒绝了这一违背皇帝命令的行动。
  格鲁希的部队继续往前走。随着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格鲁希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令人奇怪的是,普军始终没有出现。显然,他们离开了退往布鲁塞尔去的方向。但格鲁希只是怀着愈来愈不安的心情,继续等待着消息,等待着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没有消息来。只有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
  后来,布吕歇尔的部队赶到了滑铁卢的战场,威灵顿胜利了。拿破仑惨败后,不再拘泥于皇帝命令的格鲁希才决心鼓起勇气,挽救拿破仑帝国,但是已经太晚了,永远是太晚了。[
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和指挥大型战斗时,格鲁希显然缺乏魄力和信心。拿破仑一世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独立指挥经验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的指示,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

滑铁卢战役中法国格鲁希元帅率领的一支法国主力军为什么未能赶来支援?

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和指挥大型战斗时,格鲁希显然缺乏魄力和信心。拿破仑一世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独立指挥经验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的指示,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
格鲁希元帅太过于死板,不懂得战略战术,只懂得“服从天命是军人的职责”,这也完全于他不断升职过程有关系:他能担任元帅一职,并不是他有多大的功绩,而是他的前任因各种原因死去,他作为副手一次又一次的接过前任的职位。
滑铁卢战役中,法国格鲁希元帅率领的法国主力军未能赶来支援的原因是格鲁希没有独立指挥的经验,其部下也没有充分领会拿破仑的战术,没有坚决执行其命令。此外,拿破仑将格鲁希元帅打发去追击普鲁士军队也是一大失误,使得格鲁希无法及时增援滑铁卢战场。

为什么格鲁希在滑铁卢战役会失败?

格鲁希只是表象,不是实际原因。
拿破仑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其中欧洲各国各阶层的反对是主要原因,格鲁希只是这个原因的一个表现。
拿破仑失败的政治因素:使用武力强行推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进程,导致欧洲的封建力量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法国,而当时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了保持自身的政治经济优势也加入反法同盟,法国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欧洲力量,最终寡不敌众。
经济因素:当时的欧洲没有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更没有资本主义市场,加上各国对法国的经济封锁,法国的资本主义没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自身产能,而连年的征战又导致法国快速消耗掉自身的积累,最终经济面临崩溃。
军事因素:拿破仑的失败源于莫斯科。莫斯科之战,拿破仑13.5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整个侵俄法军只有不足2万人撤回法国,对比刚刚入侵俄国时的50万大军,拿破仑耗费十年时间打造的精锐部队尽失,后来的莱比锡战役时,法军虽然又聚集10万大军,但是战斗力与1806年时相比已是相去甚远,所以莱比锡战役法军失败。莱比锡战役后,拿破仑在极度劣势的情况下,依然重创联军,导致联军在进入巴黎后,完全肢解了法军体系,法军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战争力量。
集合以上因素,滑铁卢战役即便法军胜利,也无法再塑往日辉煌。何况滑铁卢之前,只是法国军队与民众渴望恢复往日辉煌而迎接拿破仑,法国的大中小资产阶级全都反对拿破仑执政,战场上格鲁希的离去只是对这一国情的反应,即便换成其他资产阶级将领,依然会抛弃拿破仑。这也使拿破仑认清了民心向背,所以在滑铁卢失败后,放弃死守巴黎的提议,转而与联军议和,放弃了最后的抵抗。

滑铁卢之战格鲁希元帅为什么没有及时支援拿破仑

首先,元帅对于拿破仑的忠诚,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元帅只是机械地执行了拿破仑的命令,听到战争打响,合适时机,进入战场;
再次,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虽然相距战场只有几公里远,但是元帅的军队,却听不到战场的枪炮声,事后,经过分析,他们正好处于"声学"上的"波谷"地区,明明很近,却没有听到战争打响.
最次,传令兵没有及时赶到(或者找到).
战场指挥在于灵活多变,格鲁希如果在听到拿破仑那边打起来的时候及时同拿破仑一起打败威灵顿的军队,历史就改写了,但是他一味地按照拿破仑的要求去追击,导致拿破仑反被夹击,拿破仑的指挥方式也限制了手下的灵活
可以看看人类群星闪耀时,上面讲的激情澎湃,对人性的解剖也非常详细。格鲁希不是英雄,不是战略家,只是一个忠心耿耿,老实可靠的庸人,就算拿破仑心里很明白,但由于暂时没有可任命的人之类的各种原因。致使,滑铁卢之战败在了一个懦弱的身上
格鲁希是拿破仑的下属,在滑铁卢战役中举足轻重。有人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败归咎于,格鲁希没有对拿破仑出兵支援。那么,格鲁希为什么不救拿破仑?当时不明就里的一个小细节,居然成为改变战争格局的重大要点。当时拿破仑派格鲁希带领重兵去侦察敌情,而这也成为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作战部署上所作出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军队的大量派遣之为了侦察敌情,这本身就消弱了法国军队的作战力量。
说到格鲁希为什么不救拿破仑,就不得不先分析一下格鲁希的性格了。格鲁希元帅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只知道严格遵守纪律,执行命令,丝毫不懂变通。当时,拿破仑先是让他追击普军,后来才命令他在下午火速支援滑铁卢。怎奈,后来下达命令的便条在事后才被延迟送达。在此之前,格鲁希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也不敢擅自对拿破仑进行支援。所以,并非格鲁希违抗命令,不对拿破仑进行支援,而是应该把这这一点该归咎于格鲁希本身的性格弱点之上。

请分析格鲁西的性格及此人在滑铁卢战役中的作用。(20分)结合茨威格的思想,请你谈谈关键一分钟的意义。

1、帝国元帅格鲁希:
是个忠于职守、循规蹈矩的一位忠厚的将军,优秀的骑兵将领,因为拿破仑第二帝国时期人才缺乏,拿破仑将他提拔为元帅。
此人在滑铁卢战役中十分关键。在战役前期,拿破仑命令他率领30000士兵追击布吕歇尔(这一决定使得滑铁卢主战场法军兵力上同英普联军不占优势),他奉命追击,但是因为迟缓而导致普军反而分批逃回加入滑铁卢战场。在午后拿破仑形势紧急,但是他却置拿破仑的军队与滑铁卢不顾(当时他已经听到了滑铁卢方向的英军炮声,并准确地判断出皇帝很危急),在决定救援和遵照拿破仑命令他追击普军的命令的一分钟选择里,他做出了致命选择——继续遵守命令,导致战局延误,拿破仑兵败。
简而言之,此人是滑铁卢战役中扮演关键角色。首先,他的追击迟缓放跑了普军,最重要的是他“关键一分钟”判断失误,导致战局扭转。对拿破仑一方起不到什么作用,形象地说,对英普联军可算是“帮了大忙”。
其他有关内容可以参见我的其他一个回答: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807776.html
你可以这样回答:
答:(1)格鲁希是一个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态度严谨的将军,但是他同时也循规蹈矩不知变通,只知恪守命令。性格平庸。
(2)他在战役中十分关键。他奉命率3万人追击普军,当时在拿破仑危急时刻他面临着救援和遵守命令的一分钟关键选择,但是他最终选择遵守命令,使拿破仑孤立无援,难以应对侧翼的普军,丧失战机。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拿破仑整个战局的成败。
2、
在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他叙述的“拜占庭的陷落”与“滑铁卢的一分钟“很相似。在“拜占庭的陷落”中,拜占庭人因为凯尔卡门的疏忽酿成亡国之祸;滑铁卢中拿破仑也因为格鲁希的失误而最终失败。
可以说在人类历史演进中,这样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机会并不多,就要看掌握这个机会的人够不够资格抓住它,并最终创造奇迹。格鲁希在茫然之间被历史推到了风口浪尖,但遗憾的是他是个平庸的人,带来的只能失败。
所以这关键的一分钟,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命运乃至欧洲、世界的命运。这样的机会对于人的短暂一生实在是屈指可数。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在纷繁中抓住机遇,实现突破,在人类的群星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我觉得这样回答比较好:
答:在茨威格同一部著作中,短暂的时机决定历史进程这样的实例并不少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生中这样的机会屈指可数,而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这关键的一分钟,是改变个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关键一分钟,对于每个人都十分珍贵。只有强者,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改变命运,跻身世界伟大者的行列。

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滑铁卢战役双方兵力对比

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第七次反法联盟之间的一场激战,这场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欧洲大陆还是对拿破仑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滑铁卢战役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次战役的有关情况。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简介:1815年战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趁着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争吵不休,法国国内人民希望拿破仑复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厄尔巴岛成功回到巴黎,重新登上王位,并且拿破仑认为应该首先出击打败反法联盟。而这个时候在维也纳争吵不休的反法联盟看到拿破仑复辟,于是停止争吵,再次集结起来,成立了第七次反法联盟,要与拿破仑决一死战。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率兵10万余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盟军中英国将军威灵顿所率的6万兵相遇。于是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战,战役从上午的十一时开始,一直打到了黄昏。而在这之前,为了阻止普鲁士军队对威灵顿将军的增援,拿破仑派出了循规蹈矩的法军元帅格鲁希去阻击普鲁士军队,而这个时候的格鲁希并不知道普鲁士军队在哪里,于是盲目的出发了。战争开始之后格鲁希听到了滑铁卢的隆隆炮声,其部下也建议去增援拿破仑,但是格鲁希却抱着拿破仑要求其阻击普鲁士军队的命令不放,没有做到随机应变,最终普鲁士军队在布吕歇尔的领导下赶到了滑铁卢,而格鲁希却没有到达滑铁卢。这个时候拿破仑的军队与威灵顿的军队已经打的精疲力竭,谁先得到增援谁就会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最终威灵顿得到了布吕歇尔的增援,打败了拿破仑。
拿破仑战败之后被迫退位,并且被放逐到了圣赫勒拿岛,之后拿破仑终其一生没有能够离开这个小岛。

滑铁卢战役爆发原因
滑铁卢战役发生在1815年6月18日,因为战役发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而得名,滑铁卢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反法联盟军队,交战的最终结果是拿破仑战败,被迫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有两个。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一:拿破仑在1804年在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封建王朝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拿破仑军队的铁蹄遍及欧洲,对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于是欧洲众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抗拿破仑的扩张,维持自己国家的统治秩序。在与拿破仑的交战之中这些国家曾经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可以说拿破仑与反法同盟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导致滑铁卢战役的根本原因。
滑铁卢战役爆发原因二:1814年,拿破仑率领10万新部队和35万联军作战,取得了一系列局部胜利,然而,长期的征战法国已经衰弱不堪,加上联军军事实力的强大,反法联盟的军队终于在3月底攻占了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但是被放逐的拿破仑不甘心失败,一直想着要东山再起,这个时候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而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感觉到自己重登王位的机会来了,于是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逃离了自己的放逐地,在法国重新登上王位,于是反法联盟再次成立,形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最终拿破仑的军队和反法联盟的军队在滑铁卢村展开了决战。
 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
滑铁卢战役因为发生在比利时境内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而得名,这次战役中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与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拿破仑因为用人不淑而惨遭失败,之后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到死都没有能够离开这座小岛。导致拿破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的悬殊。  
滑铁卢战役
参战的英盟军(英国、荷兰、比利时、纳索、布伦瑞克、汉诺威、英王德意志军团)共编为第一军、第二军、后备军、骑兵军、荷兰-比利时骑兵师这几支部队。参战的英盟军总兵力68424人(含炮兵),其中英军23584人、英王德意志军团7393人、荷兰9476人、比利时4118人、纳索5629人、布伦瑞克6151人、汉诺威12073人。参战的普鲁士军共编为第一、第二、第四军,总兵力56412(含炮兵)。
英盟军和普鲁士军是反法同盟,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反法同盟的总兵力是124836,这支庞大的军队分别由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和普鲁士的布吕歇尔指挥。
参战的法军共编为第一军、第二军、第六军、近卫军、第三骑兵军、第四骑兵军,总兵力70156人(含炮兵)。法国军队由拿破仑自己指挥。
从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来看反法同盟的兵力几乎是法军的两倍,对于滑铁卢战役来说,这种兵力上的悬殊是造成法军战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造成兵力悬殊的重要因素是反法同盟众多国家与拿破仑法国一国进行作战,法国已经经历了长久的战争,无法征集到更多的兵力。
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
滑铁卢战役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之间,在这场战役中反法联盟的军队彻底性的打败了拿破仑,并且将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从此在这个小岛上终其一生。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第七次反法同盟军队的领导者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和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将军。 
威灵顿将军画像
在滑铁卢战役中英联盟军队的领导者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在这场战役中威灵顿将军领导着英国、荷兰、比利时、纳索、布伦瑞克、汉诺威、英王德意志军团组成的英盟军,这支英盟军总共有68424人(含炮兵),而参加滑铁卢战役普鲁士军队总兵力56412(含炮兵)则由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将军统率。
威灵顿将军,生于1769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的统帅,是英国的第21位首相。在印度军中发迹,1808~1814在西班牙半岛战争中建立了战功,并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指挥了英盟军。滑铁卢一役让威灵顿将军威名远播,最终更成为了大英帝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兰西王国、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和荷兰王国六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
布吕歇尔,1742年出生,普鲁士的大元帅,在很多重大战役中指挥军队,因此名声远扬。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使得他被誉为“前进元帅”。在滑铁卢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为指挥滑铁卢战役更加的威名赫赫。

滑铁卢之战—格鲁希

不摘东西来敷衍你了,自己来说几句吧1.拿破仑自身的原因拿破仑作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打了无数的胜仗。但过于独断,每次战役开始后,都把每位将军要干的事儿安排到位,不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结果就是他的这些将军在战场上个个骁勇善战,但大多没战略头脑(除了苏尔特和达武)。这也导致后来法国被西南的西班牙 东南的奥地利 正东的普鲁士沙俄 东北的英国围攻时,拿破仑无法抽身应付各个战场,而手下缺乏独立作战经验;最终惨败~2.格鲁西的为人格鲁西在拿破仑的十八大元帅中算年纪较大的,但地位却很低。究其原因,还是这人过于呆板,虽忠诚但没天赋。对于格鲁西这人的性格拿破仑是很了解的。当时把次重任交给他,是苦于无人可用!!!昔日的将领有的战死,有的年纪过大,有的归依路易十八。昔日的将领中只有这格鲁西还有点作战经验!!!总结一下,格鲁西没错。就算格鲁西来救,拿破仑也无力回天~要知道对方的俄奥联军还没上场呢!!拿破仑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以区区法国之力对抗整个欧洲,太难了!
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和指挥大型战斗时,格鲁希显然缺乏魄力和信心。拿破仑一世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独立指挥经验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的指示,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在滑铁卢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格鲁希只是忠诚的军人,不是军事家。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是,所有国家的军队在其作战条例里都强调指挥员现场临机决断的重要性。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上级指挥员的事先计划和判断未必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这就需要现场指挥员及时根据情况变化,大胆抓住战机。历史上众多成功战役都是由于指挥员更改了预先的命令,果断改变部署,采取必要行动才取得了成功。格鲁希作为拿破仑在本战役中的副手,他的最主要任务是帮助拿破仑取得战役胜利。发现战场情况有变,仍然死板地按照原有命令行事,不去把握战机,导致全盘失败,这样的战役指挥肯定是错误的,也是像格鲁希这样的高级指挥官不应该犯的失误。这就是为什么曾经有人怀疑格鲁希私通反法同盟军队的原因。

经过军事推演当年的格鲁希是不可能到达滑铁卢战场的,为什么主流观点始终还是格鲁希保守策略的失败?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  滑铁卢战役是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最终决定了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命运,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不知道他如此说,动机何在,联军会自行崩溃吗?在1814年侵入法国的联军也没有崩溃啊!
  而在联军第一批集结65万人,还有30万军队将在秋天到达,总数有百万之众的情况下,法军仓促之下,仅组织了28.4万人的正规军,力量如此悬殊。拿破仑变防御为进攻,以图各个击破敌军、掌握主动权的计划是非常出色的,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
  拿破仑自己对科兰库尔说:是由于格鲁西未能及时增援,而骑兵又被击溃,以致惨败,内伊行动也不够积极、机智。他的话是比较符合实情的,但也是侧重于人事方面的分析。
  试着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有如下原因:
  一、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
  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人,纵深24-27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
  二、没有及时歼灭普军
  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月16日,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
  拿破仑也没有在16日黄昏组织追击普军,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鲁西元帅率3.4万人追击。但为时已晚,格鲁西根本没有找到普军,反而浪费了大量兵力,却使普军最后与英军会合,参加了滑铁卢的战斗。 .
  三、兵力分散,调动不及
  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迟缓的派出1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
  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
  四、法军将领的不称职
  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
  格鲁西元帅却是墨守成规,其在滑铁卢以3.4万的兵力,由于其之前在接到了拿破仑的命令。所以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其部下4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
  在此,茨威格的记叙可以做证:"6月17日上午11时,拿破仑第一次把独立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拿破仑的命令是清楚的:当他自己向英军进攻时,格鲁希务必率领交给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击普鲁士军。同时,他必须始终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格鲁希元帅踌躇地接受了这项命令。他不习惯独立行事。只是当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里踏实,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使他放心的是,大本营就在附近。只需三小时的急行军,他的部队便可和皇帝的部队会合。"他基本上没有什么责任可言,但是他就是法国复辟王朝没落的一大罪人。
  而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也是不称职的。第一次担任此职的苏尔特,尽管于18日晨及时的提醒了拿破仑调回格鲁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议,但其参谋部的组织却是千疮百孔。法军在里尼、滑铁卢一再不知敌情。在里尼,参谋部竟不知普军右翼远处有2万英军,在内伊被牵制时,也没有及时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战场。而6军团竟因驻地远,调动迟,而未能赶到。在滑铁卢,参谋部既不知普军来援,也不知格鲁西的去向。
  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

滑铁卢战役中,如果格鲁西及时增援,历史将会有怎样的改变

如果拿破仑赢了这场战役,他很有可能重新控制欧洲。但格鲁西就算及时作出增援决定也未必能及时顺利的增援到位。关于滑铁卢战役中,格鲁希听到炮声后,转向主战场能否起作用已经讨论很多了。拿破仑,古尔戈认为格鲁希毁掉了战役,文学家茨威格添油加醋这不足为奇,但史学家乌塞,梯也尔也认为格鲁希有机会赶到。虽然早在百多年前切斯尼,约米尼,夏拉等已经充分论证了格鲁希不可能赶到,我们还是不妨假设一下格鲁希转向的情景。
乌塞给出了格鲁希转向的最佳方案,这确实是可能最快途径:
“最佳的方法显然是把埃克塞尔曼的部队推进到于泽勒森林,仍指向瓦弗(如果他可以这么做而不投入战斗)这样他可使敌军感到压力,隐蔽主力的行动;派旺达姆经圣吉贝尔山前往奥蒂尼,派热拉尔经库尔-圣-艾蒂安前往穆斯蒂;最后,召回帕若尔,他们将回来作为后卫。从中午开始,旺达姆的先头纵队将在三点一刻抵达奥蒂尼的桥梁(距离尼尔-圣-樊尚10公里),同时早行动一刻钟的热拉尔先头纵队,将在大约四点抵达穆斯蒂的桥梁(距离瓦兰13公里)。渡过迪尔河以后,下面部队只能沿一条路行军,旺达姆在前面先行,他的第一师将在六点到达马朗萨尔(经过塞鲁,离奥蒂尼8公里的路程)。要实现这些,纵队无疑必须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行军18公里。尽管是走糟糕的岔路,泥泞的小道等,还有河边的斜坡;尽管过桥也要需要时间,这样的速度还是可能的。尤其我们要记住,每走一步大炮的声音就会更近更强。这对1815年的士兵将是一剂兴奋剂,这是行军去救皇帝,在他的眼前由他指挥作战!”
乌塞的第一个问题是速度计算,旺达姆军离战场18公里,热拉尔军21公里,在中午时已经远过普军比洛军凌晨4点出发的距离,乌塞的假设是格鲁希靠士气走出了比洛更快的速度。而泥泞的小道中,士气高昂也难以起作用,普军有布吕歇尔亲自打气,且为了复仇士气同样高昂,速度也快不上去。自然条件限制摆着,有的狭道只能走单纵队,大炮常陷入淤泥。不仅如此,乌塞还漏算了过迪尔河桥梁的额外时间。总体算来,旺达姆军按2.5公里小时计算,需7个多小时,加上过桥延误1小时,如果没有阻拦及意外,8点到战场后方的马朗萨尔已经不错了。如果这样,至少掩护撤退避免大溃败还可以。
但普军真的不加阻拦么,乌塞的假设是不会,普军将按原计划继续:在普鲁士方面,至少到三点以前,事态的发展会与实际发生过的完全一致。在一至两点,莱德布尔将从埃克塞尔曼的骑兵中夺路而逃;两点钟,布劳泽和朗根旅(皮尔希军)听到从于泽勒森林方向,传来莱德布尔的狙击兵和配属两个炮连的埃克塞尔曼的龙骑兵发生战斗的声音,将向这片森林方向前进。蒂勒曼将推迟出发,等待战斗进展情况。到了三点,确实,敌军会认识到埃克塞尔曼那里没有步兵支援的攻击,只不过是一次佯动。于是普军将恢复按命令行动。皮尔希的第二梯队(布劳泽和朗根旅)会经过瓦弗的桥梁,向圣朗贝尔教堂前进。蒂勒曼将仅留几个营在瓦弗,并准备带他的部队主力向库蒂尔进军。
乌塞的这个假设难以成立,普军负责监视格鲁希的莱德布尔分队主力虽可能落荒而逃,但普军在迪尔河一线也侦察分队,第二军军长皮尔希曾亲自来观察格鲁希的动向,三万大军走10余公里向迪尔河不可能不被察觉。按当日实际发生史实,普军的部队总共16个旅中约9个旅且没有参加主战场会战,其中包括第1军殿后的2,3,4旅,第2军殿后的7,8旅,第3军全部4个旅。中午时分,第1军在驻地比尔热尚未出发,格鲁希可过河的桥只有8公里左右,只需略作调整,就可对格鲁希形成半渡而击,而派往主战场的兵力不少一兵一卒。如果胃口大的话,普军可调整如下,未赶上参加滑铁卢主战场会战的各旅中,第一军的3,4旅,第二军7,8旅南下堵截半渡而击,第3军3点发觉埃克塞尔曼佯攻后,抄袭格鲁希侧后,近5万人从两个方向夹击,格鲁希军团本身的安危堪忧。
建议这种问题,上知乎问去_(:з」∠)_
但事实上拿破仑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格鲁西会被普军截杀。普军知道格鲁西对主战场的威胁,因此留下了近半数的部队用于拦截格鲁西。这些部队依靠渡河地利形成C字型半包围阵,一旦格鲁西经过,他的军团很难不被击溃。而且,格鲁西没有支援滑铁卢的义务。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原计划就是仅依靠自己手中的第一、二、六军,外带各骑兵师、近卫军和威灵顿手中的部队打单挑,而格鲁西不在此列。在开战时,苏尔特(法军元帅,参谋长)曾问要不要召回格鲁西,拿破仑回答没必要。拿破仑意识到自己可能得要求格鲁西救他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自己西线对乌古蒙的佯攻失败、中路强攻被击退之后的事了,除非格鲁西是先知,否则他料不到皇帝会进攻失利。另一方面,格鲁西堵截普鲁士军失败,也是皇帝负责,皇帝高估了林尼会战的战果,认为布吕歇尔会向东南的普鲁士本土逃亡,于是指示格鲁西向纳穆尔(东南方向,普鲁士本土的西南角)追;而皇帝为了确认英军情报,又让格鲁西晚出发了几小时。这几小时的耽误,还南辕北辙,格鲁西怎么追?而且格鲁西是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后正确修订方向,向东北的瓦弗转进(那里的确是普军集结点),也就是说,如果格鲁西唯唯诺诺,他连炮响都听不到。所以说,格鲁西在那一战发挥得很好。如果要格鲁西去救拿破仑,他得有以下条件:卫星定位让他找到敌人;航空部队替他突围;履带装甲车替他在暴雨后的山路急行军;现代化军用补给让他在泥路急行军后保持战斗力;无线电电报或手机为他介绍拿破仑的进攻计划;坦克、机枪替他在法军第一、五军团、米约、克勒曼骑兵师、近卫轻骑兵师都溃败后去迎战威灵顿和布吕歇尔(第1军下午两三点就溃了,第5军撑到普军到来但是人少,骑兵们因违抗命令擅自突击在下午五点前后就溃了,还让内伊元帅替他们背锅)

埃曼努尔·格鲁希的著名战例

格鲁希最关键的战斗是从追击普鲁士军开始的。拿破仑准备向威灵顿的部队进攻。为了防止布吕歇尔的军队与威灵顿的军队会合,他抽调出一部分部队去跟踪追击普鲁士军,以阻止他们与英军会合。他把这支追击部队交给了格鲁希元帅指挥。17日上午11时,拿破仑第一次把独立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就在这一天,在这短暂的瞬间,唯唯诺诺的格鲁希跳出一味服从的军人习气,自己走进世界历史的行列。 滑铁卢战役打响后,格鲁希成为了掌握拿破仑命运的关键人物。但是,格鲁希并未意识到拿破仑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于17日晚间出发,按预计方向去追击普鲁士军。因为敌人始终没有出现,被击溃的普军撤退的踪迹也始终没有找到。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民家里急急忙忙进早餐时,他脚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起来。这是圣让山上的炮火声,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副司令热拉尔急切地要求:“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攻击了,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开始。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恳切地请求:至少能让他率领自己的一师部队和若干骑兵到那战场上去。格鲁希考虑了一下。他只考虑了一秒钟。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格鲁希使劲地摇了摇手说,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就这样,他拒绝了这一违背皇帝命令的行动。格鲁希的部队继续往前走。随着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格鲁希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令人奇怪的是,普军始终没有出现。显然,他们离开了退往布鲁塞尔去的方向。但格鲁希只是怀着愈来愈不安的心情,继续等待着消息,等待着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没有消息来。只有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后来,布吕歇尔的部队赶到了滑铁卢的战场,威灵顿胜利了。拿破仑惨败后,不再拘泥于皇帝命令的格鲁希才决心鼓起勇气,挽救拿破仑帝国,但是已经太晚了,永远是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