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关于丰田的管理 请分析一下其过人之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2 13:58:05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分支机构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成立(StanfordUniversityPress)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成立日期一般认定为1917年,但事实上其历史更长。1891年,斯坦福夫妇邀请时任印第安纳大学校长的大卫·斯塔尔·乔丹担任他们正在组建的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双方签订了一份备忘录,其中有一条是大学要出版师生的重要研究成果。1892年,大学内设立了一家独立的印刷公司。1895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其出版物上。1917年,斯坦福大学买下了该印刷公司,这也便被视为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正式建立的年份。1999年,该出版社成为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物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约130种图书,其中约三分之二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著和教科书,主要包括:历史、文学、哲学、亚洲研究等,而政治、社会学、人类学和宗教方面的出版物近年也呈上升趋势。另外三分之一的品种包括教材、专业参考书、教育类以及法律、商业、经济学及公共政策方面的专著。单篇专业论文占该社学术出版物的20%,翻译学术专著占12%。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销售渠道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图书馆、书店、网上书店、电子或网络数据库及其他可搜索的数据库等。该社拥有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市场营销和发行网络,图书销售和版权贸易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

费斯汀格的著作专书

1956年:WHEN PROPHECY FAILS年: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理论》ISBN:7533842671.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22页,248页. 开本:, 20cm. 中图法分类:, B842.1. 读者对象   1962年:Deterrents and Reinforcement:The psychology of insufficient reward   1964年:Conflict, decision, and dissonance《冲突、决策和失调》   1980年:Retrospections on 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回顾》 ,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年:认知不协调理论 译自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英语动词变名词 [基于COCA语料库的英语动词名词化研究]

  摘 要:动词名词化结构是英语的一种词汇语法资源,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语法研究往往只注重归纳名词化各形式的句法制约,忽视其深层的认知结构分析。本文通过运用COCA语料库,并且将认知语言学的ECM(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图形背景原理进行结合,得出一种新的模型ECM+,旨在说明英语动词名词化的深层机制—文体越正式,其名词化程度越高。
  关键词:动词名词化;ECM;图形背景理论;ECM+
  动词的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动作的概念化。可以认为,动词的名词化过程就是其动作逐步从动作静化为动态、抽象概念甚至直至与该动作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过程。 名词化为说话人省略施事者提供一种可能,使说话人可以将细节背景化。传统语法认为名词化过程就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往往只注重归纳名词化各形式的句法制约,忽视其深层的认知结构分析。本文拟在COCA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visit”一词名词化结构在不同类型语篇的分布,并且在认知视角下,运用相关理论ECM+对数据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旨在说明动词名词化的本质—文体越正式,其名词化程度越高。
  1. 动词名词化的相关研究背景
  1.1 各语言学派对动词名词化的研究
  语言学从不同理论出发,对名化进行界定和分类,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为“名化的过程是心智变化的过程,它通过一系列心理操作由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不仅表达了深层结构的意义,而且使结构更为精练” 每一个名化都以某种规律性的方式对应一个深层的句子,他们试图提供句子与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转换公式;功能语言学派认为,名化就是从真实表达客观世界向曲折反应客观现实的演变过程,话语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产生不同语言层次间的张力,导致语法隐喻的产生。8认知语言学派认为,名化是从心理过程扫描向整体扫描的转换,经济原则同明晰原则、相似原则同图形背景理论共同作用,导致认知视角改变和交际意图的认知突显。9批 评语 言学派认为,名化隐含意识形态具有“积极自我表象”和“消极他人表象”的趋势。
  动词名词化分为两类。一类是转类,即动词直接转化为名词。如:The enemy’s attack of the city shocked the world.一类是由派生而来,即名词加派生后缀,(如-ee, -er, -tion, -sion,-ment等)。如:The correction of compositions took a large part of teacher’s time.
  2. 动词名词化与语体的关系-以“visit”为例
  名词化的选用与语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Halliday(1985: 91)认为书面语之所以出现名词化倾向是因为书面语在呈现现实世界的经验和现象时把它们作为物体来看待,因而多使用名词。而非正式的语体,特别是口语体,说话人在呈现经验和现象时是在说话,在用语言讲述所发生的事情或所做的事情,把经验和现象当作动作来描述,因此多采用动词。名词化能使得句子更加精炼。Unsworth(2002)认为,英语名词词组以事件体现为中心名词而不是过程(动词)的优点是,比起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可以由更多的资源来修饰,因此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较大。 以动词visit为例。以COCA数据库为基础,先将visit的动词形式分别在1)口语2)小说3)报纸5)学术文章中进行搜索,得出其分布频率的数据。再将visit的各类名词形式分别置于上述五种语体中,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1(数据来自COCA语料库):
  例1:A visit to her spouse’s family in North Carolina always includes a trip to the chicken. 这是摘自美国报刊的一句话。报刊中的文章很多属于正式语篇,动词往往用作名词,静态动词比动作动词用的多,句子长,句式复杂。从例1可看出,作者重点想要描述的是通往主角丈夫家的旅途,因此不再花多余笔墨描述动作的发出者“她”。
  例2. “You want to climb Canterbury Hollow? Isn’t it enough to just visit?” 这是摘自美国一部小说的一句话。正如我们所知,小说讲究的是场景,而正是动词才能将场景中的各个动作表现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语体越正式,名词化程度越高。
  3. 认知视角下—ECM+对动词名词化的阐释力
  3.1 ECM对动词名词化的解释力
  认知语言学家为解释概念架构的形成和句法构造,拟构了许多模型。如:Langacker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Talmy的力量动态模型,Lakoff的动态意象图式,计算机科学家Schank和Abelson的“脚本理论”,Panther和Thornberg从言语行为角度分析了动态性事件。但是这几种模型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用一种理论统一阐释静态和动态事件。 基于此,王寅教授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ECM。
  ECM基本包括了上述学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以及Lokoff的部分观点,它也可用来解释概念结构的形成和句法构造的基础,并且在线性分析的基础上,还突出了事件内部要素的层级性,并且由于ECM的Action包括了动态和静态性概念,从而将事件中包含的各种要素统一起来。 如例1:A visit to her spouse’s family in North Carolina always includes a trip to the chicken.
  由ECM我们可知,一个事件由事体和动作组成,事体即是包括动作发出者的各类名词,动作则包括诸如形容词性,副词词性,动词词性的词语。因此在阐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既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也能够依照叙述的需要将其中的某些元素提取出来。如我们所知,一件事的完成需要一系列的动作,事体的结合,而“拜访”这一个事件包含很多因素,首先是动作发出者,再次是动作接收者,其间也包括“拜访”前的准备工作,“拜访”途中所遇到的事情,等等。由例1我们可知,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将施事者及其动作体现出来,而重点想要说明是“拜访”这一事件,因此使用动词的名词形式。而由上一节我们知道,动词的名词形式在报纸和学术文章当中居多,而小说和口语中则更多的使用动词形式。我们知道,报刊杂志以及学术文章,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表述一种现象,因此使用名词。使用ECM能够从认知的角度更为合理地解释这种现象。但是ECM不能够将其中元素凸显出来。
  3.2 图形背景理论的解释力
  
  最早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他给图形下的定义是:图形是一个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视为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他给背景下的定义是:背景是一个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的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相对于背景静止的。10一般说来,人们不能既看到图形又看到背景,图形是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突出于背景的成分,在认知中占优势,是最为明显的成分,成为注意的焦点。它通常是形状完整、体积较小、能够移动、结构简单紧凑、更为可及、首先见到的、依耐性较大的事体。而背景相对于图形来说在人之中不占优势,凸显程度较低矮,可做为认知上的参照点;它具有某种可用来描写图形未知的已知特征,体积较大、静止的、结构相对复杂、独立性较大的、更易预料的物体。如气球在房屋上空,气球常被视为图形、房屋作为背景;又如房屋在草坪上,则房屋常被视为图形,草坪作为背景。 可以先用认知语言学中的ECM将事件中的各个元素统一起来,接着再用背景图形原理把所需的元素凸显出来。如例1所示,根据ECM我们可以知道“visit”这一事件包括:动作发出者,交通工具,拜访的心情,拜访这一过程,等等。而图形背景原理则将其中的一个因素“拜访这一事件”当做图形,其余的所有因素当成背景。
  3.3 ECM+对动词名词化的解释力
  ECM+是指把ECM和背景图形原理整合起来,它首先将事件中各个元素各个特征提取出来,然后再根据认知以及结合文体,把所需元素凸显出来。至于动词的名词化,从上文中对“visit”一词的两种词性在不同的语体的分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体越正式,动词名词化越高。如:
  例1:A visit to her spouse’s family in North Carolina always includes a trip to the chicken.
  例2:“You want to climb Canterbury Hollow? Isn’t it enough to just visit?”
  “visit”一词有很多形式,动词visit,visited,visiting,名词visit,visiting等等,而名词并且表示拜访这一事件的visit下属又可以分出不同的特征,如拜访的心情happy,拜访时穿的衣服red clothes等等。一般情况下,报刊杂志或者学术文章都是陈述事实或现象,或者分析现象之后再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它们的认知角度是从事件本身出发,从事件整体出发,而阐释这种现象最常用的方法即是动词的名词化。根据ECM+,一个事件可以分裂成很多元素,得到很多特征,然后再根据文章的语体,将其中一种特征当成图形,其余特征当做背景。在例1中,因为是报刊杂志文章,所以将“拜访”整个事件当做图形凸显出来。在例2中,小说由于其本身故事性的特点,叙述的时候会强调动词,于是“拜访”这一动作即作为图形突显出来。
  4. 结语
  名词化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的讨论说明文体的变异与名词化结构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词的名词化更多地用在报纸,学术文章当中。同时运用ECM+可以充分解释英语动词名词化在语言的形态以及句法层面所表现的差别。由此我们可知,动词名词化结构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有助于我们了解各类语体的文体特征,是认识其正式程度的一种体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权.英语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结构分析[J].外国语,2001,(6):29
  [2] 刘国辉,陆建茹.国外主流语言学派对名词化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17-22
  [3] 周敏. 英语名词化现象的批评性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板),2009(1)
  [4] 林敏. 从系统功能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的隐喻[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3)14
  [5] 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1):19
  [6] 王寅. 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高娟 李安华. Talmy 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8,(18):49
  [8]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London: Arnold,1994.94.
  [9] Giannakidou,A&Monika Rathert.Quantification,definiteness and nominaliz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0] Talmy. 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 Greenberg, J.H.Umo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Vol.4, [C]. Stanford:Stam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作者简介:陈雪(1987--),女,四川省成都人,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2010级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钱颖一的学术成就

学术荣誉包括计量经济学会(The Econometric Society)会士(Fellow) 、2009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 y)、《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经济研究评论》(Review of EconomicStudies)、《经济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Articles in Journals“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 (with Chong-En Bai and Chang-Tai Hsie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2006,forthcoming.“Who Are China’s Entrepreneurs?” (with Simeon Djankov,Gérard Roland,and EkaterinaZhuravskay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May 2006,96⑵,pp. 348-352.“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 (with Simeon Djankov,Gérard Roland,and Ekaterina Zhuravskaya).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Papers and Proceedings,April-May 2006,4(2-3),pp. 352-365.“Coordin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M-form and U-form Organizations”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April 2006,114⑵,pp.336-402.“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with Hehui Jin and Barry R. Weingas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September 2005,89(9-10),pp. 1719-1742.“Who Are Russia’s Entrepreneurs?” (with Simeon Djankov,Edward Miguel,Gérard Roland,and Ekaterina Zhuravskaya).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Papers and Proceedings,April-May 2005,3(2-3),pp. 587-597.“Attribute Coordination in Organizations”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November 2001,2⑵,pp. 487-518."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Optimal Taxation" (with Chong-En Bai,David D. Li and Yijiang Wang). Economics Letters,February 2001,70⑵,pp. 245-251."Incentives,Information,and Organizational Form" (with Eric Maskin and Chenggang Xu).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April 2000,67⑵,pp. 359-378.."The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1978-1998): The Evolutionary,Historical,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March 2000,156⑴,pp. 151-171."Reform without Los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 (with Lawrence Lau and Gérard Rolan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February 2000,108⑴,pp. 120-143."The Dynamic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with Jean-Jacques Laffo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April 1999,43,pp. 1105-1114."Why Is China Different from Eastern Europe? Perspectives from Organization Theory"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April 1999,43,pp. 1085-1094."From Federalism,Chinese Style,to Privatization,Chinese Style" (with Yuanzheng Cao and Barry Weingast). Economics of Transition,March 1999,7⑴,pp. 103-131."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with Gérard Rol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ember 1998,88⑸,pp. 1143-1162."Public vs. Private Ownership of Firm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with Hehui J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 1998,113⑶,pp. 773-808."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Firms" (with Jiahua C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 1998,113⑵,pp. 467-496."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Community Government,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Understanding China's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with Jiahua C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April 1998,14⑴,pp. 1-23."Balanced or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ition" (with John Litwack).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March 1998,26⑴,pp. 1-25."Innovation and Bureaucracy under Soft and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with Chenggang Xu).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anuary 1998,65⑴,pp. 151-164."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with Barry Weingas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Fall 1997,11⑷,pp. 83-92."Pareto-Improving Economic Reforms Through Dual-Track Liberalization" (with Lawrence Lau and Gérard Roland). Economics Letters,1997,55⑵,pp. 285-292."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 Agency Problems and Political Control." Economics of Transition,October 1996,4⑵,pp. 427-447."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in China" (with Gérard Roland).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6,8,pp. 207-223."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with Barry Weingast).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1996,1,pp. 149-185."Vicarious Liability Under a Negligence Rule" (with Cyrus Chu).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October 1995,15,pp. 305-322."Federalism,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ith Gabriella Montinola and Barry Weingast). World Politics,October 1995,48⑴,pp. 50-81."Incentives and Loss of Control in an Optimal Hierarch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uly 1994,61⑶,pp. 527-544."A Theory of Shortage in Socialist Economies Based on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94,84⑴,pp. 145-156."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 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with Chenggang Xu). Economics of Transition,June 1993,1⑵,pp. 135-170."M-Form Hierarchy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with Chenggang Xu).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April 1993,37,pp. 541-548."Equity,Efficiency,and Incentives in A Large Econom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March 1992,16,pp. 27-46."Complementarities,Momentum,and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with 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May 1991,81⑵,pp. 84-88."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December 1988,35⑷,pp. 592-627.Articles in Books"How Reform Worked in China?" in Dani Rodrik,editor,In Search of Prosperity: Analytic Narratives on Economic Growth,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pp. 297-333."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How Far across the River?" (with Jinglian Wu),in Nicholas C. Hope,Dennis Tao Yang,and Mu Yang Li,editors,How Far Across the River: Chinese Policy Reform at the Millenniu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p. 31-63."Government Control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 Lessons from China." inJoseph Stiglitz and Shahid Yusuf,eds.,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World Bank,2001,pp. 295-321."Coordination in Organiza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Mathias Dewatripont,Francoise Thys-Clement and Luc Wilkin,eds.,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 Micro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Editions de l’Universite de Bruxelles,2001,pp. 9-29."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in Boris Pleskovic and Joseph Stiglitz,eds.,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 The World Bank,2000,pp. 289-310."Coordinating Activities under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s"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in Eric Maskin and Andras Simonovits,eds.,Planning,Shortage and Transform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Jonas Kornai. 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2000,pp. 57-80."Institutions,State Activism,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ison of State-Owned vs.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in China" (with Barry Weingast),in Masahiko Aoki,Hyung-Ki Kim and Masahiro Okuno-Fujiwara,eds.,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 254-275."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an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Cas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with Joseph Stiglitz),in John McMillan and Barry Naughton,eds.,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 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pp. 175-193."Reform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e in China," in Masahiko Aoki and Hyung-Ki Kim,eds.,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nsider Control and the Role of Banks. The World Bank,1995,pp. 215-252."Financial System Reform in China: Lessons from Japan's Main Bank System," in Masahiko Aoki and Hugh Patrick,eds.,The Japanese Main-Bank System: Its Relevancy for Developing and Transforming Econom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p. 552-591."Commitment,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Innovation: Market Socialism Reconsidered" (with Chenggang Xu),in Pranab Bardhan and John Roemer,eds.,Market Socialism: The Current Deb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 175-189.Reviews& Comments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by William A. Byrd,M.E. Sharpe,Inc.),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December 1992,16,pp. 778-780."Credible Regulatory Policy: Options and Evaluations" (by Brian Levy),in Robert Picciotto and Eduardo Wiesner,eds.,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The World Bank,1998,pp. 196-198.《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青木昌彦共同主编,1995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与肖梦共同主编,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odern Economics and China’s Refor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理解现代经济学”(“Understanding Modern Economics”),《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2年第2期。“经济学科在美国”(“Economics in the U.S.”),《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1年第6期。“经济学家市场在美国”(“Economists Job Markets in the U.S.”) ,《经济学家茶座》,济南,第九辑(2002年7月)。“政府与法治”(“Government and the Rule of Law”),《比较》,北京,第五辑(2003年3月)。“市场与法治”(“Market and the Rule of Law”),《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0年第3期。“激励与约束”(“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1999年第5期。“目标与过程” (“Goals and Processes”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1999年第2期。“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与黄海洲合著)(“Finan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fter WTO Accession,” with Haizhou Huang),《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1年第5期。“硅谷的故事”(“A Story of Silicon Valley”),《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0年第1期。“第三种视角看企业政府所有制: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 (“Government Ownership as a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经济导刊》,北京,2002年第5期。“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2001 Nobel Laureates in Economics”),《财经》,北京,2001年10月20日刊。

心理学解读:我们为什么会纠结?

人们总是需要依靠一些记忆来取暖。它可以及时补足当下的意义,和行进中的事件的动力。
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作的。一个是有意识的和有意图的,一个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心理学家称之为“双重加工”。
回忆,或许是无意识所趋;通常说,上了年纪的人经常进行有意识的怀念行为。年轻人也需要不定时的在一个时间点上停顿一下,沉淀一些时间和心情。怀念过去是很正常的现象。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可能也是你最近所经历的事情、见到的人等导致你对过去的缅怀吧。
你有一颗柔软的心脏,它会带给你温暖。
小友(微信号:yosumn))说:如果你是这样的:从菜单上50选1可能要半小时;早上出门,把衣服从衣柜拿出来排列组合比在身上,然后又一件件放回去;回到公司想着今天要做的一堆事情,过了10分钟都决定不了先从哪一件入手;午饭时间点开外卖APP,刷了半小时还是不知道点哪家好;周末想看《盗墓笔记》,看到豆瓣评分4.9又犹豫了;小学同学聚会,在开始前半小时还在考虑要不要出席……那么非常欢迎你加入“纠结星人俱乐部”。
写在前面
讲真,这篇以“纠结”为主题的科普文,真的写得我无比纠结。就是那种,即使有洪荒之力都无处释放的感觉。
一开始编辑给我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是一脸懵比的。快速扫描了一下大脑中硕果仅存的心理学知识,嗯,大学老师貌似没有教过。再认真回想一下用“纠结”表达情绪的场景,嗯,五花八门。而最可怕的是,我连“纠结”的英文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坑之中。
接下来我开始尽拖延之能事,初稿拖,初稿拖,初稿拖完二稿拖,一直拖到所有的热点梗都变成了不再是热点……
在“度娘的词典”里,“纠结”是这样定义的:
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可以形容人的复杂处境或内心思绪的纷乱状态;也指一下想起很多不好的事情,心里感觉到浮躁烦闷;在俗语中也可表示“闹心”的意思。
然而“纠结”也是一种跨文化的情绪,因此,我还是很努力地在英文的世界里找到了它的表达(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Ambivalence:
内心矛盾的,是一种“内心对某样事物同时存在两种甚至多种互相冲突的反应、想法或感受”的情绪状态。当我们对事情感到不确定、犹豫不决,尤其是当你对某个人、某件事物同时包含正面和负面的态度时,很有可能会出现“矛盾纠结”的情绪状态。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一样事物要给你带来产生这样的“纠结”感受,必须包含两种成分:客观矛盾和主观矛盾(没错,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后的另一对“孖兄弟”)。
客观矛盾(Objective Ambivalence)是指,这个事物自带“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双重属性。比如想买台Macbook,身边的人都说它好用,但是价钱又超出了你的可承受范围,此时“买Macbook”这件事就具备“客观矛盾”特性。
主观矛盾(Subjective Ambivalence)是指,事物的两面信息同时出现在你的心头,份量相衡,给你带来心理上的冲突感(对,就是那可恶的“两个小人”),主观矛盾更多的是指你的心理感受。
要想构成“纠结”的体验,这两种成分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客观矛盾”成分,那么就构不成这种“纠结”的状态;如果缺少了“主观矛盾”的成分,那么事物的属性再怎么冲突也不会对我们的心态有什么影响。
充其量就是这个表情: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团队Harreveld等人曾经在2009年发表的研究探讨矛盾感的源头。他们利用皮电测量技术测量大学生们在面对矛盾纠结情境不同的环节时的情绪生理唤起程度,发现矛盾纠结情境的确会诱发负面的情绪反应。
而有趣的是,人们只有在被硬性要求对矛盾议题进行明确表态时,才有明显的情绪生理唤起。也就是说,让我们感到纠结矛盾最严重的时候,往往是必须要做决定之时(比如编辑来“关心”我什么时候能够交稿)。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纠结矛盾的情绪呢?
1. 对情况的不确定
Harreveld等人的研究也同时发现,需要对争议话题明确表态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对所表态的选项的确定程度更低,而选择所带来情绪生理唤起也完全是由这种不确定感引起的。因此,我们之所以纠结/矛盾/犹豫不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情况掌握得不够,对选择任何一方都没有信心。
举个栗子,某位友心人会员也曾问过:“为什么那些企业家做重大决策都可以如此坚决果断,关键是他们的决策很多时候又都是对的?而像我们,连买什么样的手机都如此地纠结许久?”
也许就是因为企业家一生都在钻研自己的经商领域,对决策的情况相对熟悉,才不会那么“方”吧。
2. 害怕吃后悔药
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人们一旦做出一种决定,就会立刻把注意力投放在已选选项的不好方面,以及放弃选项的好的方面,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对选择的“后悔”。也就是说,行动会比不行动更容易出现“后悔”的状况。
这跟我们看待事物的“负面偏差”是一致的。我们总是对自己“选错了的事情”印象比较深,而忽视那些“选对了的事情”。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决策,甚至觉得事情永远和自己的想法相反(比如,自己没看的奥运比赛的中国队都赢了),使得在决策上更加踌躇不前。
无论是对情况的不确定,还是“认知不协调”,都会导致回避、拖延等消极应对策略(比如宁愿刷几遍里约奥运开幕式都不动笔写文章),直到下定决心痛定思痛,或者环境所迫不得不去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状态。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纠结(+选择困难)星人”,到底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烦人的纠结心理呢?
1. 觉察自己的纠结
我们常常不习惯觉察自己的情绪,然而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绪,清晰地觉察它,永远是应对和改变它的第一步。知道自己处于纠结的状态中,知道自己在为什么事情纠结,知道自己纠结的点是什么……
2. 相信deadline的生产力
这件事情有多重要或紧急,必须现在就开始思考吗?大部分的人对于纠结矛盾的事件都有天然的回避和拖延心理。
Nohlen等人2015年研究表明,当面对矛盾议题时,大部分人会选择完成无意义的分心任务(画出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图),而非能够帮助梳理矛盾议题的任务(写出议题的正反信息)。
如果事情并非重要或紧急的,那么不妨先安心地把事情放在一边,不要去想它,先做其他事情,等时候到了再想吧。大脑很神奇,常常会你在做别的事情时灵光一现,找到答案。
3. 不要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Nohlen等人的研究同时也表明,很多人在面对纠结矛盾的问题时,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Emotion-focused coping approach),而非理性地去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coping approach)。
当我们脑海中拼命只想着“这件事让我很烦燥”“这件事我不喜欢”“这个问题让我很困扰”,而不从问题本身出发去思考解决办法,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纠结”。有可能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或者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拨开云雾见明月”了。尽量抛开情绪的影响,也许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4. 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
丹尼尔的《思考,快于慢》中提到过人类认知加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快车道”的自动化“启发式加工”(Heuristic processing),直觉决策不费脑子,但是容易出错;另一种是“慢车道”的“系统化加工”(Systematic processing),深度分析需要耗费脑容量,但比较保险稳妥。
让人纠结的事情有很多种,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花很大力气去解决。如果只是像文章开头列出的生活小事,不怎么重要,所费无几,那么不妨相信自己的直觉思维,即便决定做错了也不需要承担很大的后果。更有甚者,交给“选择困难终结者神器”——硬币!
如果事情非常重要,选错了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像我这种直觉一般都会错的人),那么就必须启动系统加工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进行非常全面的系统加工,因为那样效率太低了。我们可以进行带有“选择性偏见”的系统加工。
以买电脑为例,先将我们想到的评判维度列举出来,比如品牌、价格、处理速度、便携性、硬盘大小、外观好看、别人推荐度……然后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这些维度的重要性赋予权重(在计分时需要乘上权重系数),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把“候选者”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量化成数值评分(比如1~5)填充上去,最后加总一下自然就很清晰知道该选谁了。
5. 后悔无益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吗?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接受他吧。你可以总结问题,为下一次的选择积累经验,但是不要过分沉浸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怪圈中。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纠结”是一种负面的情绪。的确,很多的研究都支撑这一点,比如前面提到Harreveld等人的研究。最近也有肌电图研究表明:主观纠结矛盾感越重的人,颧部肌肉的活跃度就越低。这部分肌肉与控制微笑表情展现有关,也是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纠结矛盾的负面性。
然而仍有一部分的研究在收集被试的“主观矛盾感受”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比如在探讨某些争议性议题时,有些人会渴望展现出这种矛盾感,因为这会给人“公平”和“博学”的印象。
像我们热爱的辩论节目,不也正式展现着这种“矛盾的光辉”吗?
图片均源自网络
参考文献:
Armitage,C. J., & Conner, M. (2000).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A test of three key hypotheses.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11), 1421-1432.
Festinger, L. (1964). Conflict,decision, and dissonance (Vol. 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reveld, F. V., Nohlen, H. U., &Schneider, I. K. (2015). Chapter five – the abc of ambivalence :affectiv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ttitudinalconflic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2, 285-324.
Harreveld, F. V., Pligt, J. V. D., &Yael, N. (2009). The agony of ambivalence and ways to resolve it: Introducingthe MAID mode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3(1), 45-61.
Harreveld, F.V., Rutjens, B. T.,Rotteveel, M., Nordgren, L. F., &Pligt, J. V. D. (2009). Ambivalence anddecisional conflict as a cause of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Feeling tensebefore jumping off the fe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Psychology, 45(1), 167-173.
Luce,M. F., Bettman, J. R., & Payne, J. W. (1997). Choice processing inemotionally difficult decis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3(2), 384.
Newby-Clark, I. R., McGregor, I.,&Zanna, M. P. (2002). Thinking and caring about cognitive inconsistency:when and for whom does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feeluncomfortab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2),157.
Nohlen, H. U.,Harreveld, F.V.,Pligt, J.V.D., & Rotteveel, M. (2015). A waste of time?The preval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choice delay in ambivalent decision-making. Under
review.
Pillaud, V., Cavazza, N., &Butera, F.(2013). The Social Value of Being Ambivalent Self-Presentational Concerns inthe Expression of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3490806
Song, H., &Ewoldsen, D. R. (2015).Metacognitive model of ambivalence: The role of multiple beliefs and metacognitionsin creating attitude ambivalence. Communication Theory, 25(1), 23-45.
— 一日一小变 —
今晚尝试用一分钟选好明天出门的衣服吧!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

斯坦福大学在哪个城市

http://www.stanford.edu/hpcgi/map/index.pl
在加州史丹福市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rman Engineering Center M42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lifornia 94305-4020
USA
DO NOT USE REGISTERED OR CERTIFIED MAIL.
The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does not deliver such mail to our address. If you wish to have someone at our office sign for your mailing upon receipt, please use a courier service (e.g., UPS, FedEx, Airborne Express, DHL, Emery).
Phone:
(650) 723 3074
All numbers use the (650) area code unless otherwise noted.
Admission, Graduate
Stanford University
630 Serra Street, Suite 120
Stanford, CA 94305-6032
723-4291
Admission, Undergraduate
Stanford University
Montag Hall, 355 Galvez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3020
723-2091
Alumni Association
Frances C. Arrillaga Alumni Center
326 Galvez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6105
723-2021
Associated Students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SSU)
201 Tresidder Union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94305-3070
723-4331
Athletics, Main Office
Department of Athle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Arrilaga Family Sports Center
Stanford, CA 94305-6150
723-4591
Athletics, Ticket Information
(800) 232-8225
Business, Graduate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518 Memorial Way
Stanford, CA 94305-5015
723-2146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
328 Lomita Drive and Museum Way
Stanford, CA 94305-5060
723-4177
Development Office
Frances C. Arrillaga Alumni Center
326 Galvez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6105
723-8500
Earth Sciences,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Mitchell Building, Suite 101
397 Panama Mall
Stanford, CA 94305-2210
723-2544
Education,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485 Lasuen Mall
Stanford, CA 94305-3096
723-2109
Engineering,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Terman Engineering Center
Stanford, CA 94305-4027
Financial Aid Office
Stanford University
Montag Hall, 355 Galvez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3020
723-3058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94305-6010
723-1754
Hospital & Clinics
300 Pasteur Drive
Stanford, CA 94305
723-4000
Hospital (children's)
725 Welch Road
Palo Alto, CA 94304
(800) 756-9000
Human Resources
655 Serra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
Humanities & Sciences,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94305-2070
723-2275
Jobs at Stanford
Office of Staff Employ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655 Serra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6110
723-1888
Law,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Crown Quadrangle, 559 Nathan Abbott Way
Stanford, CA 94305-8610
723-2465
Medicine, Schoo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300 Pasteur Dr.
Stanford, CA 94305
723-4000
News Servi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ourtyard, 425 Santa Teresa Street
Stanford, CA 94305-2245
723-2558
Operator, University
723-2300
Registrar's Office
Stanford University
630 Serra Street, Suite 120
Stanford, CA 94305-6032
723-2041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128 Encina Commons
Stanford, CA 94305-6025
723-4195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P.O. Box 4349
Stanford CA 94309
926-3300
Visitor Information Services
Information Center
Memorial Hall
Stanford, CA
723-2560
http://www.stanford.edu/home/directories/phone.html
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临近旧金山。
加利福尼亚
斯坦福大学始建于1885年。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斯坦福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他们的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加州及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尽管当时这里在美国人眼中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直到现在,人们还称斯坦福为“农场。因此,在斯坦福大学,自行车是学生们必备的交通工具。
斯坦福大学的楼房都是黄砖红瓦,四平八稳,一律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的传道堂式——没有哈佛、耶鲁大学那些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楼房,更少了东北部大学墙壁上爬满的常春藤,进入大学,首先看到的是土黄色石墙环绕下的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棕枷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中心广场是斯坦福的主要部分,在它的四周,商学院、地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星罗棋布。往外,就是斯坦福科学园区、植物园、高尔夫球场和若干个科学试验场。斯坦福大学中最有名的建筑是斯坦福纪念教堂。设计斯坦福校园的,正是著名设计家弗莱德里克·欧姆斯泰德(Frederick Olmsted),著名的艾姆赫斯特学院也是他设计的,而他最为人称道的传世之作,是纽约曼哈顿的中央公园、旧金山的金门公园。他的特色是自然森林式设计,加上自由曲线的道路。可是斯坦福却没有这样的特色,给人印象深刻的却是毫无自然意味、显示人工规模的好几公里的椰子树大道。
斯坦福大学基金雄厚,经费充足,教学设备也极为充裕。图书馆藏书六百五十万册。校内设有七千多部电脑供学生使用,亦设有多个电脑室及电脑中心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可利用网络与校内的师生联系。此外,校内的体育设施也很多,有能容纳八万五千人的体育馆、高尔夫球场和游泳池等。
六十年代,当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在学术和学生运动上双双远近驰名之际,斯坦福大学却还“默默无闻。但今天,斯坦福大学已经被视作“西岸的哈佛大学。
斯坦福的腾飞,是七十年代之后的事,恐怕我们还得归功于斯坦福的“大。八千多英亩的面积,学校想怎么样用也用不完,于是一九五九年工学院院长特门提出了一个构想——这便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这个建议,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在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Silicon Valley,也译作“矽谷)。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与高科技、与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建立密切的联系。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各个电脑公司,包括“世纪宠儿微软公司纷纷在这一线安营扎寨,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
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学,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5名明星级大学,全美学术排名第一。2002年《美国新闻》公布了最新的全美研究生院排行,工程学院属全美第二,教育学院全美第二,商科研究生院更是高居第一,企业管理研究所和法律学院在美国数一数二,法学院在美国法学院排名中也一直位于前列。曾一度,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个大法官,竟有六个是从斯坦福大学的法学院毕业的。博士课程排名中,生物学第一,计算机科学与卡内吉·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一,地质学第三,数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三,物理学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三,应用数学第四,化学第五。其他名列前茅的课程还有英语、心理学、大众传播、生物化学、经济学和戏剧。据最近一份官方统计表明,斯坦福大学应届毕业生年平均收入高居全美大学之冠。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独生女切尔西选择了斯坦福大学,成为该校的“新鲜人,无疑,这也是斯坦福大学实力的又一证明了。
与众不同的大学学制
斯坦福大学的学制与其他大学不同。在校规中,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学生们每段都要选不同的课。因此,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比那些两学期制大学的学生学习的课程要多,压力也比其他大学学生要大。斯坦福的学生必须在九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其中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思想。除此之外,学生的写作和外语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斯坦福大学最近把非西方社会作家的作品加入到它全年的“西方文化核人教纲中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震动。
阵容强大的著名教授群体
根据一九九五年的资料,斯坦福大学一千三百多位教授中,有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普利策奖得主,一百四十二位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八十四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十四位国家科学奖得主。并且有六十七位学生获得过罗德奖学金——就是克林顿总统曾经获得,被选送到牛津深造的那种奖学金。

请问论文结尾处参考文献中的著作需要加书名号吗?

不要加书名号,因为正规的格式是在著作后面有个中括号,就像上面的(D),像这样的还有(M)代表杂志,像报告等等都有代号的,所以不要加书名号。最后不要加点 ,这是规定,在参考文献的末尾不加标点。
因为每个地方的要求都不一样。
是学校的毕业论文,你可以到大学的教务处网站上看看,对电子版本的论文有非常详细的要求。
以下为例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说明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订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1.1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1.2 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1.3 摘要与关键词
1.3.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1.3.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4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前言
前言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1.4.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1.4.3 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
1.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1.6 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1.7 附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及打印要求
2.1 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下边距25㎜、左边距25㎜、右边距25㎜、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单倍行距。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字体。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2.2 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农、理、工科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文、法、经、管科类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目录打印示例见附录。
2.3 摘要与关键词
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具体内容,内容文字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2.4 论文正文
2.4.1 章节及各章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4.2 层次
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
表2-1 农理工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1□××××× 顶格,四号黑体
节 1.1□××××× 顶格,小四号黑体
条 1.1.1□××××× 顶格,五号黑体
款 1.1.1.1□××××× 顶格,五号黑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项 (1)×××× 顶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表2-2 文法经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一、××××× 顶格,四号黑体
节 (一)×××× 顶格,小四号黑体
条 □□1.××××× 空两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款 □□(1)×××× 空两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项 □□①□××××× 空两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2.5 参考文献
2.5.1 文献标识
引文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应忠于原意,表达完整,准确切题。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在引文处标注被引用人的姓名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若所引用文献只有1-2名作者时作者姓名全部列出(外文文献只列姓氏),当所引用文献作者有3名及3名以上时,只列第一作者,后加“等”字以示省略。如“(梅明华,2002)”,“(梅明华和李泽炳,2001)”,“(梅明华等,2002)”,外文文献引用作同样处理,如(Smith,1990),(Smith and Jones,1992),(Smith et al.,1993)等。
2.5.2 书写格式
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与文中引用文献一一对应。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的姓氏笔画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2001a”、“2001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后面加“等”字以示省略,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缩写,并省略缩写点,空一个字符。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说明引用。
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2.6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 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2.7 插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法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
2.8 插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2.8.1 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小五号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2.8.2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8.3 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9 附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附录1 目录示例
(空一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空一行)
□□摘要(5号宋体)……………………………………………………………………………1
□□关键词(5号宋体)……………………………………………………………………………1
□□Abstract(5号宋体)……………………………………………………………………………1
□□Key words(5号宋体)……………………………………………………………………………1
□□前言(5号宋体)……………………………………………………………………………1
1. 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3
1.2□方法………………………………………………………………………………………………3
1.2.1□育性的观察………………………………………………………………………………3
1.2.2□有丝分裂计数……………………………………………………………………………3
1.2.3□减数分裂观察……………………………………………………………………………3
1.2.4□统计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3
2.1□花色和育性………………………………………………………………………………………3
2.2□有丝分裂计数………………………………………………………………………………… 4
2.2.1□染色体数分布及两代间变化 …………………………………………………………4
2.2.2□植株类型及两代间变化……………………………………………………………5
2.2.3□F5代不育群体与可育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比较…………………………………5
2.3□减数分裂的初步观察……………………………………………………………………………6
3. 讨论……………………………………………………………………………………………………6
3.1□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雄性不育的思考……………………………………………………6
3.2□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稳定方向的思考……………………………………………………7
3.2.1□向偶数染色体方向稳定…………………………………………………………………7
3.2.2□向异源双二倍体方向稳定………………………………………………………………7
3.3 □关于杂种育性水平逐代提高的可能原因……………………………………………………7
参考文献……………………………………………………………………………………………………8
致谢…………………………………………………………………………………………………………8
附录……………………………………………………………………………………………10
附录2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示例(中、英文)
萝卜与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的细胞学观察(小2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摘□要(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以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为材料,研究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F5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为18至38,其中以36最多,占27.05%,主要集中于38,37,36和34;F6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明显减小,在30至38之间,其中以36最多,占41.86%,主要集中于37、36和35。F5代群体中,2n=36的植株最多,占40.8%,其次是2n=38的植株,占29.6%;F6代群体中,也是2n=36的植株最多,占51.9%,……(5号宋体,单倍行距)
(空一行)
关键词(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细胞学;育性(5号宋体)
(空一行)
Cytological study on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between Raphanus sativus and Brassica oleracea
(空一行) 〔3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单倍行距〕
Abstract(4号Times New Roman居中)
(空一行)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of Raphanus sativus × Brassica olerace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variation of chromosome numbers of ovary cell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In the plants of the F5 generation, chromosome numbers ranged from 18 to 38,and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27.05%).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8,37,36 and 34. In the plants of the F6 generation, the range of chromosome number decreased evidently, which was from 30 to 38.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highest (41.86%).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7,36 and 35. In the F5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number were the most frequent (40.7%), and those with 2n=38 were the second (29.6%). In the F6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number were again the highest (51.9%) …… (5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
(空一行)
Key words(4号Times New Roman居中)
(空一行)
□□Raphanus sativus;Brassica oleracea;intergeneric hybrids;cytology;fertility
(5号Times New Roman)
附录3 论文格式示例(农、理、工科类用)
1□标题(正文第1章标题, 4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5号宋体,单倍行距)××××××××××××××××××××××××××××………
1.1□××××××(正文2级标题,小4号黑体)
□□×××××××××(5号宋体)××××××…………
1.1.1□××××(正文3级标题, 5号黑体)
□□×××××××××(5号宋体)×××××××××××××××××××××××××××××××………
2□×××××××(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5号宋体)×××××××××××××××××××××××××××××××××××………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5号宋体)
[2]□×××××××××××××××××××××××××××××××××××××××××××××××××
[3]□××××××××××××××××××××××
…………
致□谢(4号黑体居中)
□□×××××××××(5号宋体,单倍行距)××××××××××××××××××××××××××××…………
附录:(另起一页,4号黑体,顶格)
注:文中表格与插图格式严格参照规范要求。
附录4 论文格式示例(文法经管类用)
一、标题(正文第1章标题, 4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5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正文2级标题,小4号黑体)
□□×××××××××(5号宋体)××××××…………
□□1.××××(正文3级标题, 5号黑体)
□□×××××××××(5号宋体)×××××××××××××××××××××××××××××××………
□□(1)××××(正文4级标题,5号黑体)
二、×××××××(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5号宋体)×××××××××××××××××××××××××××××××××××………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5号宋体)
[2]□×××××××××××××××××××××××××××××××××××××××××××××××××
[3]□××××××××××××××××××××××
…………
致□谢(4号黑体居中)
□□×××××××××(5号宋体,单倍行距)××××××××××××××××××××××××××××…………
附录:(另起一页,4号黑体,顶格)
注:文中表格与插图格式严格参照规范要求。
附录5 文献综述示例
中国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空一行)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叶生产和消费国,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发展,市场竞争能力薄弱。面对入世的国际环境,国家加快了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提高其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阐述了我国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烟草企业中MIS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系统、ERP系统以及CIMS等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为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企业;信息化;MIS;ERP
(空一行)
正文……
说明:
①综述题目采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后空一行书写摘要及关键词;
②摘要、关键词题头为五号黑体字,内容文字为五号楷体字,文中数字及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统一用单倍行距;
③页眉设置: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④正文书写及其它格式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
附录6 外文翻译示例
烟草内山梨糖醇对硼吸收和转移的影响
(空一行)
□□原文来源:Bellaloui N,Brown P H.Manipulation of in vivo Sorbitol Production Alters Boron Uptake and Transport in Tobacco.Plant Physiol.1999,119(2):73-74
(空一行)
译文正文……
说明:
①译文题目采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后空一行书写“原文来源”,统一用单倍行距;
②在题目与译文正文之间必须标明原文来源,原文来源编写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中参考文献编写格式参照论文(设计)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③“原文来源”首行空两格书写,题头为五号黑体字,内容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书写;
④页眉设置: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外文翻译”,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⑤正文书写及其它格式参照《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暂行)》;
⑥外文翻译装订顺序为译文在前原文复印件在后,原文复印件应整洁。
附录7 参考文献示例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
(空一行)
[1] 王石平,刘克德,王江,张启发.用同源序列的染色体定位寻找水稻抗病基因DNA片段.植物学报,1998,40: 42-50
[2]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 edu. cn/pub/wml. 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3] 刘克德.水稻广亲和性遗传基础的全基因组分析及S5位点区段部分物理图谱的构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1998
[4]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 6447-86文献编写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5] 张启发,李建雄.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王连铮, 戴景瑞主编, 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作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 北京, 1998,北京:中国农业科技术出版社,1998:1-10
[6] 张启发.玉米的群体和群体遗传学.见:刘纪麟主编,玉米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64-320
[7] 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 881056073.1989-07-26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9] 蓝盛银,徐珍秀.植物花粉剥离观察扫描电镜图解.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47-48
[10] Ahn S, Tanksley S D. Comparative linkage maps of the rice and maize genom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b, 90:7980-7984
[11] Foth H D. Fundamentals of soil science. 7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 151-159
[12] Aldemita R 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ric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rice and evaluation of a corn pollen-specific promoter using the gusA gene in transgenic rice. (Ph D dissertation). West Lafyatte: Purdue University, 1998
[13] Morison J I L.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stomatal responses to CO2. In: Zeiger E, Farquhar G D, Cowan I R eds., Stomatal Fun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229-251
[14] Wang X M. Recombinant DNA sequences encoding Phospholipase. USA patent, 5670366. 1997-09-23
[15] Zhang Q, Gao Y J, Yang S H, Ragab R A, Saghai Maroof M A, Li J X, Li Z B. Molecular marker-based analysis of heterosis in hybrid rice. Abstract, 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s International Program on Rice Biotechnology, 1994, Bali, Indonesia

关于丰田的管理 请分析一下其过人之处

丰田TPS的管理方法与精髓
丰田管理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稳定质量的同时,能够使生产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并在逐步改善提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在丰田的发展战略上,就表现为不盲目地进行扩张,或步其他企业的后尘,匆匆进入某一市场,而是稳扎稳打,在充分了解市场和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供应体系或竞争力后,再当机立断地进入海外市场,无论是他进入美国市场,还是后来进入亚洲,包括中国市场,都表现为这一特点。
丰田有一个著名的材料无储存流水型作业,是一种准确估算时间提高效率的生产模式。就是比方今天下午3点装车,让最早装的部位的生产商三点前就到,直接拉到流水线,接着按着估算好的时间让接下来的生产商流水型交货直接上生产线。
针对补充的补充:
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JIT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开发、生产系统及工厂的其它部门所需人力资源,最低能减至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10;
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1/2;
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4;
6、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
精益生产方式JIT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丰田关键在于他的制造过程的管理
能在一个成本范围做出质量很高的汽车
被人们所广泛知道的就是他的 JIT的生产方式
也就是just in time,也有人说是0库存
当时二战后车辆因为便宜而且质量好行销全球
美国的福特ford和通用汽车GM都很难招架
下面我给你两篇文章详细介绍吧
文章1
==================================
采用标准化运营制胜“客户化定制”
作者:Jayashankar M. Swaninathan
引言
如今,几乎每个行业都采用了程度很高的“客户化定制”。丰田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能在收到顾客订单的5天之内交付满足顾客特定需求的汽车1。摩托罗拉公司能在美国本土做到按订单生产(made-to-order),顾客能在确定购买的第二天收到心仪的手机。保洁公司的婴幼儿生产线曾经生产13种不同产品,满足从哇哇坠地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幼儿的不同需要2。近年来,因特网广泛深入到了顾客端和业务端,将会大大提高客户化定制的程度。例如,最近有篇描述因特网对“客户化定制”影响的文章,说的是:香港的一个网站——idtown.com,顾客能以零售店标准手表的售价,从该网站买到任何一款客户化定制手表3。
以顾客为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不过,这种商业环境给企业的供应链运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来应对产品种类日益增多的现象。例如,Pine4指出有四种不同的客户化定制策略供公司选择:客户化定制的交付、客户化定制的产品或服务设计、快速反应(利用供应链减少交付提前期)、产品模块化设计。Gilmore和Pine一起研究出一套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框架,可以用它来帮助识别可供选择的大规模客户化定制方式,并根据产品本身及其衍生品的不同进行分类5。这个框架十分重视顾客在产品生产和配送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在大规模客户化定制中,顾客如何参与产品生产和配送过程,但是,它并没有指出顾客在运营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本文的侧重点是:识别出公司采用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策略以满足其业务需要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关键运营战略。
过去的六年里,我们6深入分析了许多公司(包括IBM、3Com、Sun Microsystems、Agilent Technologies、US Filter、Visteon、Chrysler及 Perkin-Elmer)在管理大规模客户化定制过程中所采取的运营战略,并做了实证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分析了与产品品类管理相关的运营战略7。(可以参考Lee和Swaminathan关于运营战略方面的文献回顾。)8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掌握了大规模客户化定制方面的一些关键战略,并了解了每种战略最适用的运营情况。本文分析了企业在大规模客户化定制情况下可能面临的问题,同时,介绍了一套思维框架,以帮助企业评估每种备选战略的优劣。
客户化定制与可预测性
当制造企业具备高效且有效地交付种类繁多的产品的能力时,大规模客户化定制能为顾客和制造商带来双赢。做到这点,要求制造商在其运营方面,有能力管理需求与供应层面可能发生的重大可预测性变化。
需求可预测性
大规模客户化定制使得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致使企业很难做出需求预测。第一,产品层面的需求预测误差要大于一类产品的需求预测误差。例如,对于丰田公司来说,预测Camrys品牌的总体需求量要比预测Camrys LE的需求量简单得多。产品种类越多,总体需求预测也就越不起作用。第二,产品种类越多,产品之间的预测相关性就越大。例如,假设公司只卖一种产品A,那么,他只需要预测产品A的需求量。但是,如果公司再生产一种产品B,那么,公司既要预测两种产品的总需求量,还要分别预测产品A及产品B的需求量。假设总预测需求量是100,那么,对于产品A和产品B的需求可能是(50,50),或(99,1),或(20,80)等等。更糟糕的是,产品A的需求量和产品B的需求量之间可能存在特定关系——对产品A的需求量大,那么,对产品B的需求量就小。这种相关性使得预测越发困难。
图1:大规模客户化定制,不确定性与绩效
因此,选择采取大规模定制策略将会导致产品种类的增加。由于很难预测每种产品的需求,种类越多,需求不确定性就越大。不确定增大,则要求提高库存水平,以确保相同的服务水平。
运营可预测性
相应地,产品种类的增加使得供应端的设计和实施也变得更为复杂。
? 达到所要求的服务水平所需要的库存水平的计算也变得更为复杂。例如,经理需要确定哪种产品是按订单生产,哪种产品按库存生产,以及在必要时刻,哪种产品可以替代哪种产品。
? 设备产能需求预测变得更为困难。由于产品相互混合,有些设备可能不怎么使用,而有些设备则产能不足,造成瓶颈。
? 零部件需求预测也变得更为困难。例如,一个大型PC制造商需要预测处理器、存储器、硬盘、显示器和其它外设等产品的需求量。他们发现很难计算预测量,但零部件之间具有相关性时,预测则变得更为不准确9。
? 零部件或组件的种类将大大增加,继续供应商的数目也会增加。不仅会增加供应商管理成本,还会该产品变更带来更大的复杂性。
? 大规模客户化定制还会缩短产品生命周期,那么,就需要多加注意新产品推出所涉及的问题,如筛选供应商、计算库存、营销及定价。
简而言之,产品多样性的增加,将会使得库存管理、设备产能管理、零部件管理、供应商管理、产品变更管理变得更为困难。企业实施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挑战就在于:最小化大规模客户化定制带来的运营方面的变更。针对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可预测性,存在一些可供选择的标准化策略,可以降低其负面影响。
产品及流程方面的模块化
客户化定制是否有效,产品及流程的模块化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产品模块化指的是通过组合不同零部件或组件(模块)可以形成一件最终成品,顾客可以自由选择所偏爱的模块10。大规模客户化定制要求提供大量模块供顾客选择。例如,一台PC机可以由不同容量的存储器、不同频率的处理器、不同大小的硬盘、不同外设构成。制造商必须能够提供各个关键模块的多种选择,且可供选择的品种必须达到顾客要求。斯沃琪(Swatch)手表通过提供不同设计和颜色的表盘、表针、表带,向顾客提供了多种选择。非模块化的产品大概只有衬衣、裤子和外套了,因为顾客是按整体效果来评价这些产品的。不过,就是这些产品也有一定程度的模块化。例如,对于一件滑雪衫,其扣子和拉链可以有多种选择,吸引不同顾客的注意力11。
流程模块化指的是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独立操作的,可以存储半成品(即在制品),产品的不同就在于后续操作的不同。任何独立的装配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模块化的。半导体芯片(尤其是应用程序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是模块化的,因为芯片的类型取决于其经过的一系列独立操作。另一方面,石油提炼则是非模块化的,因为提炼过程一旦开始,存储半成品是非常困难的。
模块化产品不一定都是由模块化流程生产出来的。生物制药行业生产的是模块化产品,但是其流程是非模块化的。这类行业的不同产品可以通过添加不同成分而生产出来,使得这些产品成了模块化产品。但是,它们的生产过程是非模块化的,且无法存储半成品。
采用标准化制胜客户化定制的战略框架
企业可以采用四种标准化方法来帮助实施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策略,同时减少产品种类增加和可预测性降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方法包括:部件标准化、流程标准化、产品标准化、采购标准化。
部件标准化
最简单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标准化方法就是在零部件或生产子系统方面采用通用件(commonality)。通过在不同生产线上采用通用零部件,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源于规模经济),降低库存(源于风险分摊risk pooling),减少部件的种类,并且提高零部件需求量的预测准确度。不过,虽然公司从操作角度获益了,但是,由于同型装配效应(cannibalization effect),在顾客眼里,太多的通用件就是降低产品多样性。Robertson和Ulrich把内部通用件和外部通用件区分开来,并指出增加内部通用件并不一定会带来需求的同型装配效应12。例如,如果汽车制造商在高档车和低档车中采用同一种束线(铠装线),顾客并不会发现(因为束线被车内装饰掩饰了),这样就可以最小化同型装配效应。另外一方面,如果仪表板是标准模块的话,可能就会引起同型装配效应了。
流程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能够推迟产生差异的时间,或者说尽可能地延迟客户化定制,使前端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要求流程必须是可模块化的,可以存储半成品(在了解确切需求信息之前),并根据最终需求来定制产品。惠普公司通过增加由欧洲本地的配送中心所提供的操作指南和电源,把DeskJet打印机的差异性部分延迟到产品运到欧洲后再生产。这项措施让惠普减少了几百万美元的库存13。Swaminathan和Tayur研究了IBM RS6000机型的最终装配过程,结果表明存储半成品(称作“vanilla boxes”)可以减少库存,同时,减少反应时间,并提供更高程度的客户化定制15。
基于明确市场需求的流程标准化可以带来巨大好处,以贝纳通(Benetton)为例16。其毛衣生产过程主要有两个步骤:编织和染色。之前所采取的做法是先染色,然后需要需求编织。但是,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顾客对颜色的选择偏好无法确定。因此,贝纳通决定先编织毛衣,但了解更多的需求信息之后,再染色。Lee和Tang深入地分析了上述案例12。Swaminathan和Tayur在US Filter公司的经验基础上,描述了在延迟策略中优化流程顺序所得到的模型、方法和认识18。他们评估了采用延迟策略的流水线的构造和提供并行操作的逆转渗透泵流水线的构造,考虑了它们的设计成本和操作效益。
汽车行业通过更改流程标准化(包括了设计平台)使得同一条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车型,这过程中并不需要对生产线对很大改动。例如,几年前,本田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重新设计了车型,从而生产出私家车、货车和运动型车。
流程标准化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分摊不同产品之间的需求风险和更加有效地管理需求相关性,从而降低库存水平19。流程标准化的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产品类型、客户化定制发生在哪个子流程等。Lampel和Mintzberg描述了五种标准化——纯标准化、部分标准化、定制标准化、特制标准化和纯客户化制定——交付过程中的不同程度的客户化定制(设计、制造、装配、配送)20。
产品标准化
采取产品标准化之后,企业可以提供很多种最后产品,但是,利用80/20原则,只存储它们中的一部分21。这样,广告所涉及的产品种类要远远多余实际种类的平均水平。但顾客需要一种库存中没有的产品时,制造商可以选择按订单定制该产品,或者采取后向替代(downward substitution)策略,(以相同价格)提供部分模块优于顾客要求的产品。后向取代在半导体行业中非常普遍,但速度更慢/性能更差的芯片缺货时,就提供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芯片(可接受范围内)给顾客。汽车租赁行业也是这样,当顾客要求的车没有了时,就提供更高端的或升级过的汽车给顾客。
这种方法减少了客户化定制致使产品种类剧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可以降低先有产品的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产品生命周期内所需要的设计变更。Rao等人通过研究还发现这种方法还可以降低库存21。产品标准化的后向策略指的是当顾客定购缺货产品时,可以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待定制产品生产出来后再购买,或者选择和他们要求的不完全一样的产品。无论是哪种选择,顾客的满意度将收到影响。
采购标准化
采购标准化是指在部件及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充分发挥通用件的作用。假如一家公司提供的大量不同产品都是同一台设备生产出来的,或者是利用相同零部件组装出来的,则通过提供不同的最终产品,可以互相弥补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相应地采购设备和部件。
例如,考虑一家大型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生产特定应用程序集成电路(ASICs)的压片机。这种产品具有很高的客户特殊性,并且,由于技术日新月异,需求也很难预测。而且,制造这种压片机的加工设备非常昂贵(几千万美元)、提前期也很长,需要按订单制造。在这种设备上的投资会对资金和运营绩效产生很大影响。虽然顾客对最终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每个压片机都需要在同一台加工设备上经历相同的操作。通过多种产品之间互相弥补需求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规划和采购设备,公司可以大大减小投资于错误设备所带来的风险。Swaminathan介绍了应用该种标准化方法的模型、方法和经验23。
采购标准化的另一个应用实例是PC行业,并且非常有效。PC机之间有许多通用的零部件,通用预测所有产品的总需求量,然后据此采购所需的零部件,可以企业就可以降低采购风险。
采购标准化的最大好处是更有效地利用产品资源,以及减少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库存,因为不同最终产品之间可以分摊风险(risk pooling)。
选择标准化策略应考虑的问题
是否选择标准化策略取决于企业模块化其产品及流程的可能性。图2介绍 了四种可能性,以及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策略最合适。
? 如果产品及流程都可以模块化的,企业可以采取“流程标准化”来最优化其绩效。模块化的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类产品,比如打印机、PC机,就是这类型产品。
? 如果流程是模块化的,但产品不是,如生产半导体压片机,企业可以采取“采购标准化”来最大化其收益。
部件标准化
最大化产品之间的通用零部件 流程标准化
把客户化定制部分尽可能的推迟
产品标准化
保留极少量的产品库存 采购标准化
协调产品之间的设备使用情况和通用件
图2:标准化运营战略
? 如果产品是模块化的,而制造流程不是,那么,采用“部件标准化”可以使用通用件,是最有效的。
? 最后,如果产品和流程都是非模块化的,那么,企业可以采用“产品标准化”来有效管理其产品多样化。
显然,有许多实例表明:综合采用其中某些策略是最有效的。Swaminathan和Kukukyavuz研究了生物科技行业的一个实例,该公司既采用了流程标准化,也采用了产品标准化24。这个实例是这样的:通过把包装延迟到最后阶段而使流程标准化;通过最终产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卖给顾客,而使产品标准化。另外,一种标准化策略可能需要同时采取另一种标准化策略。例如,部件标准化要求同时采取采购标准化及流程标准化策略(延迟)。
除了考虑产品及流程的特性之外(产品及流程可否模块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够采取什么策略),企业还需要考虑其它重要因素:
? 产品设计——采用部件标准化则意味着企业需要改变其产品设计方式。重新设计现有产品,是耗费成本的过时做法。如果基于部件标准化策略,重新设计一类产品,那么,企业得好好考虑一下如何管理产品设计。
? 流程变更——无论采用哪种标准化策略,设计、采购、生产、配送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变更。当权衡选择哪种标准化策略时,应该考虑这种变更成本。有时,变更可能不是行动上的,而是运营决策方面的。例如,如果企业采用采购标准化策略,那么,聚集变得很重要,决策必须是经过集中讨论而做出的。同样,如果采用流程标准化,那么,员工培训得成本可能会很高,并且很难测评出具体是多少。
? 外包程度——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决定外包多少产品及供应链方面的业务出去很重要25,而且,对应于这种外包决策,选择哪种标准化策略一样很重要。例如,戴尔(Dell)通过让供应商在关键零部件上面采取及时(JIT)送货策略,把零部件相关的业务都外包给了供应商,而自己则专注做好最终装配这一内部操作。尽管这样做降低了内部操作的复杂性,但需要推出新产品或建立新开发平台时,可能会遇到更多挑战。
小结
产品多样化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越来越重要。随着产品多样化的增加,不确定性及许多运营方面的挑战也接踵而至。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化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产品标准化、部件标准化、采购标准化及流程标准化。企业应用这些策略的能力取决于多方面:一是企业产品及流程的模块化程度,二是企业想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还有就是与标准化有关的成本。本篇文章提供得框架可以帮助读者做出相应决策。
参考文献:
1. R.L. Simison, "Toyota Develops a Way to Make a Car within Five Days of a Customer Orde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ugust 6, 1999.
2. J.B. Pine, Mass Customization: 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3).
3. FT. McCarthy, "All Yours," The Economist. April 1, 2000.
4. Pine, op. cit.
5. J. H. Gilmore and J. B. Pine, "The Four Faces of Mass Custom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5I\ (January/February 1997): 91-101.
6. J.M. Swaminathan and S.R. Tayur, "Managing Broader Product Lines through Delayed Differentiation using Vanilla Boxes," Management Science, 44/12.2 (December 1998): S161-S172; J.M. Swaminathan and S.R. Tayur, "Managing Design of Assembly Sequences for Product Lines that Delay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IE Transactions, 31/4 (1999): 1015-1026; J.M. Swaminatiian. "Tool Capacity Planning for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Facilitie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20/2 (2000): 545-558.
7. H.L. Lee, "Effective Inventory and Service Management through Product and Process Redesign," Operations Research. 44/1 (1996): 151-159; H.L. Lee and CS. Tang, "Model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elay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43/1 (1997): 40-53; H.L. Lee and CS. Tang, "Variability Reduction through Operations Reversal," Management Science. 44/2 (1998): 162-172.
8. H.L. Lee and J.M. Swaminathan, "Design for Postponement," Working Paper, 2001.
9. R. Srinivasan and J.M. Swaminathan, "Managing Configurable Products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Issues," Sadhana: Academy Proceedings in Engineering Sciences. 22/1 (February 1997): 33-43.
10. Note that the above definition of a modular product is different from earlier definition given by Ulrich where modularity in products was mainly defined in terms
of independence of the sub-assembly in terms of functionality whereas here we have defined modularity in terms of customer preferences. K.T. Ulrich, "The Role of Produa Architecture in the Manufacturing Firm," Research Policy. 24 (1995): 419-440.
11. M.L. Fisher, J.H. Hammond, W.R. Obermeyer, and A. Raman, "Making Supply Meet in an Uncertain Worl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3 (1994): 83-89.
12. D. Robertson and K.T. Ulrich, "Planning for Product Platfon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9/4 (Summer 1998): 19-31.
13. Hewlett Packard Cas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1994.
14. Lee and Tang (1997), op. cit.
15. Swaminatlian and Tayur (1998), op. cit.
16. Benetton Cas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ambridge, MA, 1985.
17. Lee and Tang (1998), op, cit.
18. Swaminathan and Tayur (1999), op. cit.
19. Swaminathan and Tayur (1998), op. cit.
20. J. Lampel and H. Mintzberg, "Customizing Customiz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8/1 (Fall 1996): 21-30.
21. Kandare et al. discus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customization namely product, process, and transaction customization. Product standardization described here is identified as a form of adaptive product customization in tfieir approach. G. Kandare, A. Kohorn, C Mar, and M. Milby, "Operations Strategy in the 9O's and Beyond: Mass Customization," Technical Report.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1999.
22. U.S. Ran, J.M. Swaminathan, and J. Zhang, "A Multi-Product Inventory Problem
wiih Sci-up Costs and Downward Substitution," MSO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eattle, 1998, pp. 149-154.
23. Swaminathan (2000), op. cit.
24. J.M. Swaminaihan and S. Kukukyavuz, "A Perishable Inventory Problem with Postponement and Substitution."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2000.
25. K. Ulrich, R. Taylor, M. Fisher, and D. Reibstein, Managing Product Variety. Product Variety Management: Research Advances (Norwell, MA: Kluwer Publishers, 1998), pp, 178-205.

三国两晋南北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它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原因:
北方农耕文明受到少数民族侵扰,人民南移,汉族的氏族大夫也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
成就:
1、黄道婆纺织术传入,纺织业兴起
2、农业曲辕犁、筒车、秧马的发明,带动了农业的生产
3、政治清明
4、战乱不堪,因为跨州连郡者数不胜数,大多想争夺江南这块肥肉。
影响:
从近代早期英国的经验来看,对工业革命至关重要的技术进步与基础科学的发展,二者基本上彼此无关。(注:Douglass 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W·W·Norton & Company (New York),1981年,第162页。)在通过读、写能力传播具体知识方面,识字率与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也不很紧密。(注:见Evelyn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第150页。)换言之,由于普通劳动者在技术进步中并未起关键作用,因此他们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并无直接的关系。此外,近代早期英国的经济制度性变革,也主要出自经营管理者阶层而非普通劳动者。因此总的来看,在近代以前的经济发展中,教育似乎并未发挥重要的作用。(注: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很低,大多不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因此当他们从事生产时,或者是依赖强有力的行会来组织管理其生产活动,或者是在手工工场主或工头的指挥下从事单一的劳动。马克思在研究工场手工业时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他并引用弗格森的话说:“在最少使用脑筋的地方,工场手工业也就最繁荣。”在18世纪中叶,某些手工工场甚至宁愿使用半白痴来从事某些简单的、然而构成工厂秘密的操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23卷,第400-401页)。而他们之所以不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起码的读、写、算的能力。)
然而,近代早期英国经验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对明清江南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诚然,如同在近代早期的英国一样,对于明清江南的许多工匠和农夫来说,不会读、写、算,也照样能够生活下去。但是,如果我们对实际情况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就会发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两地确实颇有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两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产物。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明清江南与近代早期英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商业化水平方面。正是这个差异,使得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两地变得颇不相同。
伊懋可(Mark Elvin)指出:用近代早期西欧的标准来看,明清中国的农村似乎是“过度商业化”了。(注: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3,第277页。)其结果,是如柏金斯(Dwight Perkins)所指出的那样,早在近代以前很久,中国农民就不仅在为市场而生产,而且掌握或了解抵押、地契、信贷和利息等商业活动的基本知识。(注:Dwight Perkins eds:《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5年,第6页。)不过严格地说,他们的这些结论主要适用于经济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而其中又以江南为最。此外,用近代早期西欧的标准来看,明清江南不仅农村经济高度商业化,城镇经济也高度商业化。由于江南城乡经济都高度商业化,因此从事商业活动所要求的各种基本能力也成为进行经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条件。读、写、算是从事任何商业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道理很简单:在商业活动中,记账和算账是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但是正如明代商人书《商贾醒迷》谆谆告诫的那样:“出纳不问几何,其家必败;算计不遗一介,维事有成”,“临财当恤,记账要勤”(注:收于李晋德:《客商一览醒迷》,第312、328页。)。因此即使是最简单的记账和算账,也需要有起码的读、写、算能力。由此而言,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商业活动,也非具备一定的读、写、算能力不可。(注: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前引《警世通言》中关于宋金的故事。只有“会写会算”,才能在商业活动中找到饭碗。)
明清江南经济的高度商业化,因江南特有的经营方式而变得更加突出。众所周知,明清江南工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农场和小作坊。这种小农场和小作坊由农民和工匠独立经营,生产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同时在整个经济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下,其经营活动也紧密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些小农场与小作坊中的主要劳动者,同时也兼为经营者、管理者和商人。对于这种集生产者、商人和经营管理者于一体的小农和小作坊主来说,他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订立合同与契约、换算货币(钱、银),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抵押、交租、纳税乃至商务诉讼等活动。而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因此,起码的读、写、算能力是他们日常经济活动的基本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使体力强健、手艺高超,也只能受雇于他人。而在明清江南,农业中的雇工并不常见,而工业中的雇工主要来自外地。江南本地人,绝大多数是自主经营的小业主(小农和小作坊主)。独立经营一个小农场和小作坊,并不像过去许多学者所想像的那样简单。明清江南的小业主,也决不都是以往许多史家所想像的那种可怜、保守、墨守成规、没有文化的单纯劳力。即使在农业活动中,对于读、写、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前引江南“乡民习耕作,男子七八岁时亦从师读书,有暇则斫草饲羊,或随父母作轻便工”,“子弟就塾,率十五罢就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江南小业主中的许多人(例如《警世通言》中的施复),颇富于进取心和具有“企业家精神”。对他们来说,读、写、算能力当然至为重要。即使是那些“胸无大志”、只求能够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小农与小手工业者,也必须具有相当的经营能力,才能在那种由“过度商业化”所导致的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而起码的读、写、算能力乃是这种经营能力的基础。不仅商业活动需要读、写、算能力,而且工业活动也需要这些能力。(注:例如,明清江南城市有为数众多的染坊从事纺织品的染色。这些染坊使用的技术,可见于成于嘉庆、道光年间的《布经》。该书可称为清代苏州染布行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大全,所记载的通过媒染、套染获得的色名多达90余种,有详细工艺配方的蓝色以外的“杂色”达70余种。不仅如此,这70余种配方都有多种原材料的用量配比。该书还在染色质量的检验方面列出了不少具体的评判标准(参阅范金民与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387页)。要掌握这些技术操作细节,就必须能够阅读《布经》一类的书籍;而要能读这类书籍,则非须具有一定的读、写、算能力不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实用数学知识在工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全然忽视。众所周知,大多数工业生产活动都涉及到度量衡,而度量衡则以实用数学为基础。(注:明代数学家周述学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故其形体有长有短,有广有狭,有多有寡,有轻有重,是以立法名数以御之。度之以弓尺而长短广狭明,量之以斗斛而多寡审,权之以斤称而轻重晰;此度量衡三法,为数之纲也。”朱载堉也说:“夫物莫不有制,制莫不有则。规、矩、准、绳、度、量、权、衡,皆物之定制也。盖规以取其圆,矩以成其方,准以揆其平,绳以就其正,度以度其长短,量以测其多寡,权以审其轻重,衡以定其低昂。合是数者,然后谓之有制。”见周述学:《神道大编历宗算会》明伦类、总结类;朱载堉:《律学新说》卷四。均转引自劳汉生:《珠算与实用算术》,第343页。)因此对于自主经营的小手工作坊主来说,这些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明清江南出现了许多关于各种经济活动知识的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万宝全书》、《四民必用》等商人书,《沈氏农书》、《补农书》、《耕心农话》等农书,以及《杵臼经》、《布经》等工艺书。其中的实用知识,对于那些想要扩大生产、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农民和工匠,是必不可少的。要读这类书,当然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总之,由于明清江南的教育(特别是大众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因此这种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大批能够自主地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
至于那些已经扩大了生产规模的业者(即经营地主和大型作坊主)来说,由于其经营活动更为复杂,因此所需的读、写、算能力也更高。不仅如此,为了经营他们的产业,还必需相当数量的“白领工人”为他们服务,充当各种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较大的工业企业(如大型油坊、碾坊、染坊、踹坊、冶坊、船厂等)或工业组织(如丝织业中的账房、棉纺织业中的布号等)中,都需要相当数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供销采购人员。(注:例如从《龙江船厂志》可见,在大型造船厂的生产中,各种船只的设计、督造与质量检查,物料、人工及其价格的计算,船厂收支的财务平衡,等等,都有非常专业化的规定,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十分专门化的业务知识。又,1930年代桐乡石门镇,在一个员工总数为46-48人的中型油坊中,就需要管理、供销人员11-13人(包括老大[总管]1人,老二[副总管]2人,出使朝奉[主管销售]1-2人,出差[采买原料]2-3人,账房1人,管作朝奉[记账、验收]2人,管作朝奉[总领班]2人),约占职工总数的1/4(见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第3章。)而在较大的田庄上,往往也需要有专业的账房、采买等人员。这些管理、技术以及供销采购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读、写、算能力,才能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商业知识。同时,从明代中期起,江南农村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新经营方式,即一些地主“企图把农业变成企业性的东西,并使用大量的雇佣劳动者”(注: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57年,第63-64页。)。其最出名的代表人物即是常熟的谭晓(即谈参)、涟川沈氏等。这种经营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远比一般小农为多,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出现了大量的农书。从农书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自然有利于其事业的发展。
此外,即使就那些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而言,大众教育的普及也使他们能够在高度竞争的商业化环境中得以生存。周忱说:“天下之民出其乡则无所容身,苏松之民出其乡则足以售其巧”,原因之一是“苏松奇技工巧者多,所至之处,屠沽贩卖,莫不能之”(注:周忱:《与行在诸公书》(收于《明经世文编》卷二二)。)。江南人之巧当然不是天生的。如果他们没有起码的读、写、算的能力,“屠沽贩卖,莫不能之”是不可能的。
这里顺便说一句,明清江南工农业中,小企业(即小农场和小作坊)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一情况,在过去被视为一种落后的现象。然而事实却是:与当时的大企业相较,小企业显然更富有活力,更能对付各种挑战。(注:例如,官营大企业在明初的江南工业中曾占有很大分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型企业日益衰落。取而代之的不是民间大企业,而是民间小企业。在江南农业中,明代前中期还有一些大经营,以后日益减少,到了清代则已经少见。换言之,小型农场(即家庭农场)已占绝对优势。)而小企业之所以更富有活力,重要原因之一是江南拥有大批具有能够独立经营小型企业能力的人才。(注:当然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参阅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第10、11章。)而在这些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方面,教育的普及功不可没。从近代早期以来的经济史角度来看,富于活力的小企业是一种与西方发展经历中所体现出来的趋势非常不同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中国特色。直至今日,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仍然极富活力。由此而言,明清江南教育的普及和进步,对于后日江南经济成长模式的形成,也起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还要说一句:正如我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若是为“近代至上”的偏见所蒙蔽,把古人看得愚不可及,那就无法真正了解过去。(注:李伯重:《控制增长,以保富裕: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为》,刊于《新史学》(台北)第5卷第3期(1994年)。)为了真正了解我们的过去,就必须破除这种“现代人对过去的傲慢与偏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的情况。本文对明清江南教育问题的讨论,就是我在此方面进行的一个探索。当然,限于直接史料的匮缺,我在对明清教育问题的研究上仅能做到目前所达到的这一步。我希望借此引起学界同仁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以推进此项研究。
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您的满意!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与史学研究对象有何区别?

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索的科学。其也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综合性、整体性、真实性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讨传统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与建立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之间历史的连续性,力图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中国经济史学从创立至今,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经济史只是历史学的一部分,其由于它的特殊性而被人们提出来单独研究。
附: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相关资料)
史学研究必须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同时又要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因此"方法论应当占有与历史资料同等重要的地位"(注: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由于经济史的特殊性,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方法是经济史研究的两大基本方法。
(一)历史学方法
熊彼特明白地说经济史"只是通史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说明而把它从其余的部分分离出来"(注: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第65页。)。由于经济史是史学的一部分,因此史学方法当然也是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而言,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传统的史学长于现象描述,因此也被视为"艺术"而非"科学"。而将过去的经济实践清楚地描绘出来并展示给世人,乃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方面,没有其他方法可取代传统的史学方法。
其次,经济制度、经济事件等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些研究中,定性分析是主要的方法,而这恰恰又正是史学方法之所长。对经济制度、经济事件等的研究是了解过去经济实践的基础,因此离开了史学方法就谈不上经济史研究。
再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对经济史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胡适曾批评中国的传统史学说:"中国人作史,最不讲究史料。神话、官书都可以作史料,全不问这些材料是否可靠。却不知道史料若不可靠,所作的历史便无信史的价值。"(注: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台湾里仁书局1982年版,第19页。)傅斯年更加强调史料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原因是"史学的对象是史料,……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注: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收于《傅斯年全集》第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5、6页)。吴承明则指出:史料是史学的根本,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证,论从史出,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治史者必须从治史料开始,不治史料而径谈历史者,非史学家。由于史料并非史实,必须经过考据、整理,庶几接近史实,方能使用,因此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可以说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从乾嘉学派到兰克学派,中外史家都力图通过考证分析,弄清历史记载的真伪和可靠程度(注:吴承明:《论历史主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因此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也是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无论何人研究经济史,都必须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注:例如赵冈估计南宋中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高达1/5,而该估计的基础主要是霍林斯沃斯(T.H.Hollingsworth)根据《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的杭州胡椒消费量对南宋杭州城市人口作出的一个推测(即杭州城市人口多达500万甚至600-700万)。麦迪森借助于史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和巴拉兹(Etienne Balaz)对南宋杭州人口数量所作的考证,指出霍氏之说严重不符史实,因而赵氏据此所得出的结论也"证据极其不足"(Angus Maddison,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p.25)。)。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并不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这种不重理论的做法,是传统史学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不重理论的做法,也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因为是否需要理论,乃是由研究的对象与目的所决定的。希克斯指出:在史学研究中,是否使用理论,在于我们到底是对一般现象还是对具体经过感兴趣。"如果我们感兴趣的是一般现象,那么就与理论(经济学理论或其他社会理论)有关。否则,通常就与理论无关";而"历史学家的本行,不是以理论术语来进行思考,或者至多承认他可以利用某些不连贯的理论作为前途来解释某些特定的历史过程"(注:John 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p.2.)。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经济史学家来说,传统的史学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但不容否认的是,传统史学方法也有其先天不足。巴勒克拉夫总结20世纪上半叶国际史学的发展时,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主义学派的不足作了归纳(注: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5页。)。吴承明对此作了进一步讨论,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1)史学是叙述式的,缺乏分析;又常是事件和史例的罗列,或用单线因果关系将它们联系起来,而缺乏整体性、结构性的研究;(2)强调历史事件、人物和国家的特殊性和个性,而不去研究一般模式和存在于过去的普遍规律;(3)在考察史料时采用归纳法和实证论,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不能在逻辑上肯定认识的真实性;在解释史料和做判断时,由于缺乏公理原则和强调个性,就主要凭史学家的主观推理和直觉:(4)或是根据伦理、道德取向来评议是非、臧否人物,或是认为一切是受时间、地点和历史环境决定,无绝对的善恶;(5)脱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研究历史,认为历史学的惟一目的是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注:吴承明:《论历史主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
由于传统史学方法存在上述问题,只依靠它们是难以深入研究经济史的。如吴承明所指出的那样,即使做到所用史料都正确无误,仍然不能保证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传统史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法,而归纳法本身有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除非规定范围,所得结论都是单称命题,难以概括全体;虽然可以用概率论方法作些补救,但难用于历史。因此不求助于其他学科的方法,是无法深入研究经济史的。
(二)经济学方法
从对《检讨》的反应来看,在一些学者心目中,经济学的方法主要就是统计学的方法。这种想法不足为奇。希克斯说:"凡是一种历史理论可能适用的历史现象,从我们对其兴趣而言,都可认为其具有统计学特征。经济史上的大多数现象(无论我们如何广泛地看),都确实具有这些特征。我们要问的经济史的问题,大都涉及那些可以具有此特征的类别。"但是希氏接着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这并非经济史与其他历史之间的差别",因为"在史学的任何分支中,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在寻求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区别在于我们是对一般现象还是对具体经过感兴趣"(注:John 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p.4.)。因此把经济学方法等同于统计学方法的看法是很不全面的。对于那些可以获得大量数据的研究对象(注:例如王业键所收集的清代的米价数据、李中清所收集的清代人口数据,都数以十万计。),只有依靠统计学方法,才能进行研究。但是对于那些数据不丰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就难以奏效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方法对于古代经济史研究并无多大用处。但是我们要强调:经济学方法决不仅只是统计学方法,而经济史研究中可以利用的经济学方法也有多种。在许多情况下,其他一些方法可能比统计学方法更为重要。
首先,经济学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济学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框架。凯恩斯说:"经济学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构想技术。"(注:转引自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如果没有经济学提供的思维方法和构想技术,是无法进行经济史研究的。一些经济史学者拒绝经济学理论,但实际上他们也在不自觉地使用某种理论。至于这些理论是否正确,他们却并不去考虑。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在无意之中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典型的例子如亩产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自清代中期以来,由于可耕地开垦殆尽,增加农业产量只好主要依靠提高亩产量。不少学者囿于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把提高亩产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惟一手段(注:在《检讨》中讨论劳动生产率时,我以粮食亩产量增加作为判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指标。这样做的原因及其特定条件,拙文中已作了清楚的解释。有的学者忽视了我所作的说明,从而对拙文产生误解,认为我所说的劳动生产率就是粮食亩产量。其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即如上所述。)。而从经济学观点来看,亩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并非同一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劳动、资源、技术等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在耕地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广种薄收"的方法达到。相反,在劳动力供给过多的情况下,亩产量虽然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却可能恰恰表现了"内卷化"(或"过密化")下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注:伊懋可的"高水平平衡机制"和黄宗智"农业过密化"理论,都说的是这种情况。见伊懋可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第16章,以及同氏The High-Level Equipment Trap: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Inven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in Mark Elvin,Another History-Essays on China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Wild Peony,1996);黄宗智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第8、9章,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以及同氏The Peasant Family Econom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第3、16章。)。
其次,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对经济史上的一些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例如在宋代江南,是否由于有了"最好的耕犁"(江东犁)和因"人多地少"导致的充足的劳动力,就会导致"精耕细作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呢?(注: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178页。在分析精耕细作的发展问题时他还指出:"这种耕作方法除犁需要改进和增加鋫刀这个垦田利器外,还必须有充足的劳动力,这两条缺少任何一条都是不能成功的。")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来看,"精耕细作"指的是劳动密集的耕作方式,而江东犁则代表了一种节省劳动的技术。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密集型的耕作之间通常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与节省劳动的生产工具之间则通常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注:大卫?勒旺(David Levine)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由于劳动便宜而且供给充分,人们不愿进行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工资低,原始的生产技术仍是最有利可图的;低水平的技术,导致劳动集约化。"见David Levine,Family Formation in an Age of Nascent Capitalism,Academic Press,1977,p.14。)。一般而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通常采用的是节省土地的技术,而非使用节省劳动的技术(注:白馥兰也指出:"技艺趋向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都能增加单位农田的产量,但前者可视为土地的替代物,后者则可视为劳动的替代物。要在二者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必须考虑在一种具体的情况下,何种投入能够最大地提高产量(Francesca Bray,The Rice Economy: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 Societies,pp.115,156)。)。农民在使用江东犁时,首先会计算使用的成本与收益,并与被使用这种耕犁而被节省下来的劳动的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不合算,那么就不会使用之(注:这一点,明末宋应星已说得非常明白。他指出:牛耕的效率大大高于人耕,但是在苏州一带,"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见《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稻工》。)。此外,如果没有发达的农村工业,使用江东犁节省下来的劳力也就没有了出路。在此情况下,农民为什么要使用江东犁呢?
再次,对于比较具体的问题来说,经济学方法也非常重要,舍此即难以进行研究。亩产量问题是许多学者在读了《检讨》之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里我们就以此为例来讨论一下使用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
按照范赞登(Jan Luten von Zanden)的总结,近年来欧洲经济史学界研究近代以前亩产量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意大利和东欧,主要是使用种子与产量之比的材料进行分析;(2)在法国、西班牙、瑞士、匈牙利等国,主要是使用什一税作为农业生产率的指标;(3)在英国以及法兰德斯,越来越集中于从遗嘱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来估计作物亩产量和作物布局;(4)也有一些研究一直把地租资料作为农业生产率的一个指标(注:Jan Luten von Zanden,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Europe,1500-1800.)。简言之,主要的差别在于资料类型的不同。至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仍是统计学方法。事实上,研究近代以前中国的亩产量的基本资料(田税、地租、家谱、分家文书、农书等),大体也属于上述类型。因此在中国亩产量研究中,统计学方法也是一种重要方法,但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原因是有关数字不够丰富,而且许多数字自身存在着各种问题。宋代亩产量记载不多,更难使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亩产量,因此必须求助于其他的经济学方法。
柏金斯(Dwight Perkins)研究中国粮食亩产量时,使用了一种宏观分析方法:首先对一个地区人口和耕地的数量、种植制度以及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用作交纳赋税的粮食的数量以及输出入的粮食的数量等一一进行研究,然后以所得结果为据,求出一个平均亩产量。很明显,只要人口等各种数据没有大错,那么这个平均亩产量也不会离开实际情况太远。同时,又从各种史料中大量收集亩产量数字并加以考证,选出其中比较可靠者,与上面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修正,从而得出一个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数字(注:Dwight Perkin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9,pp.14-23.我曾用这种方法对明后期(1620年左右)和清中期(1850年前后)江南的水稻亩产量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明后期(17世纪初期)江南的水稻亩产量大约为1.6石米,清中期(19世纪中期)则约为2.3石米;亦即后者较前者增加了0.7石,增长幅度大致为44%(参阅李伯重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1620-1850,pp:125-127、130-132)。这个结论与许多学者得出的结论差别颇大。)。虽然这个数字也不可能绝对准确,但是比起用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来说,应当是更接近实际情况。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宋代江南粮食亩产量肯定也会很有帮助。宋代江南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而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主要追求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价值,即使剥削也有一定限度。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可能大大低于和超过社会对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的总需求。这就为宋代江南亩产量的估计确定了一个可能的范围。倘若我们的估计超出了这个可能的范围,那么肯定是有问题的。
最后,我还要指出:经济学方法也有自身的适用范围,不能用它去完成其不能胜任的工作。例如计量分析是经济学的优势,但并非任何经济现象都可以"量化"的。有的学者读了《检讨》之后问:为什么你不为"什么是经济革命"提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呢?我的回答是:为"经济革命"提出一个"量化"的标准很困难,因为"经济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重大技术进步的出现,而重大技术进步本身并非一种可以"量化"的现象。此外,宋代江南有关史料匮缺,也使得计量分析非常困难(注:例如麦迪森已指出:8-13世纪中国农业中心转移到南方水稻地区并实行多种作物种植,导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到底提高了多少,由于资料不足,无法量化。见Angus Maddison,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第4页。)。因此要对宋代江南的经济进行"量化"研究,可能已经超出经济学力所能及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