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英国历史
- 2、英国历史概况
- 3、英国多少年的历史
- 4、英国历史简介 英国历史是什么
- 5、概括一下整个英国的历史
- 6、英国有多少年历史
- 7、英国的历史
- 8、英国的历史是什么
- 9、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
奴隶制,然后是封建制,从光荣韚命确立了现代治理体系国家算起,英国已有330多年历史。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
英国历史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英国历史
英文名:British History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组成部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等
联合王国(unitedkingdom)
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
苏格兰历史
英国行政区划 大不列颠岛 英国地图 英国地图中文版全图
罗马时期
罗马帝国疆界正在加载罗马帝国疆界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30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凯尔特人已经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凯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为阻止北方凯尔特人南下,公元2世纪20年代罗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时期,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在罗马人统治的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凯尔特人上层抢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隶制大田庄,变凯尔特人或战俘为奴隶。罗马人强迫奴隶从事耕种、采矿,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远销到欧洲大陆。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中古时期
日耳曼入侵
从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驻不列颠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延续约一个半世纪。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北部山区,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按地域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归村社自由农民使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奥古斯丁到英格兰传教。到7世纪下半叶,英格兰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罗马基督教。
丹麦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约802~839在位)于827年统一七国,建立统一的英格兰王国。到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王克努特大帝成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后,英国王位复归于英人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由于战争频繁,税课繁苛,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成为封建领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农民为躲避战祸和捐税、求得安全,便将土地交给大地主,再领回耕种,表示自己受地主保护。国王还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特恩权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让位于西萨克森伯爵哈罗德。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据这次调查,英国当时的人口约150~200万,贵族约占4%,自由农民占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70%以上。这表明诺曼征服后,农奴制迅速发展了。在地方上,国王的权力主要通过各郡郡长贯彻。郡长由国王任命并直接管辖。为商讨国家大事,国王组织枢密院,该院当时又称元老院或国王法庭。诺曼王朝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国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这是英国封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强大的王权得到中、小封建主、教会和富裕市民阶层的广泛支持,他们要求得到王权的保护。大封建领主反对王权过于集中,但他们封土分散,难以割据一方、同王权对抗。诺曼征服后,在分封的领地上到处都出现封建庄园。封建庄园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领主是庄园里握有全权的最高统治者。庄园土地通常包括领主直接领有地、农奴份地和森林、牧场、池沼等公用地3部分。劳役地租是主要剥削形式。大部分农民沦为真正的农奴。农奴在英国叫做维兰,拥有15~30英亩份地,为领主服劳役;此外还有边农、茅舍农和奴隶。英国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漫长、缓慢、不彻底的,保留了较多的前封建残余。庄园里还有不少自由农民。大封建领主的势力不如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封建主势力强大,封建制度的解体也比其他国家早。这是英国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征。
大宪章和议会起源: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虽有大封建诸侯时起背叛,终未能压倒王室。但国王们连年对外征战,需要诸侯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军费。到金雀花王朝的无地王约翰统治时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间矛盾尖锐化。诸侯们要求维持封建的权利义务,约翰王却肆意践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对外战争中失败,丢失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因此,不仅大封建主,就连支持王权的中、小领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国王的行列。在联合压力下,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
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为干预意大利战争,又向诸侯索取军费。在1263年爆发的内战中,S.de孟福尔在一些诸侯、骑士和市民支持下获胜,一度俘虏亨利三世和王子爱德华,控制了国家。1265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此为议会的胚胎。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再次召集议会(见彩图)。除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骑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参加,史称“模范议会”。议会此后经常召开,1297年获批准赋税权,14世纪又获立法权。从14世纪中叶起,贵族和骑士、市民逐渐分别开会,慢慢演变出上下两院。议会的出现对以后英国历史发展有积极意义。
瓦特泰勒起义
13~14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极盛。农业耕作技术改进,城市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渗入农村。封建领主要求更多的货币,在农村开始了用货币地租代替劳役或实物地租的“折算”过程。折算使少数富裕农民赎得人身自由,但广大农民群众纷纷破产,沦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1348~1350年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夺去英国近半人口。由于劳动力短缺,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颁令,规定劳动者必须接受低工资雇佣,否则予以监禁。城乡穷苦人民走投无路,被逼揭竿起义。牛津大学神学教授J.威克里夫(约1320~1384)及J.保尔等下层教士“罗拉德派”的改革宣传为起义作了思想准备。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震撼了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度。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15世纪时,绝大多数农奴赎得人身自由,成为自耕农,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分为自由领有农和公簿持有农。货币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阶级也发生变化,从富裕农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贵族中产生新贵族,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旧贵族的统治陷入危机,封建骑士制度日趋解体。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王权时期
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正在加载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王权空前强化。旧贵族在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于发展经济。亨利七世利用这些条件,实行绝对专制统治。他解散封建贵族的家臣,设“星室法庭”,惩治不驯顺的贵族。亨利八世时正式成立枢密院,听命于国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则受枢密院监督。专制王权的统治首先依靠新贵族,多从他们中间选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和银行家等。都铎王朝一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以增强国力。
1527年,亨利八世国王要求离婚遭教皇拒绝,由此触发同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从1529年起,他指使议会通过一系列法令,割断英国教会对教廷的宗属关系,禁止英国教会向教皇缴纳贡赋;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令》,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英国教会遂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国国教就此确立。宗教改革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的愿望,得到多数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还大量没收寺院财产,把没收的土地投入市场拍卖。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之一。
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文化亦兴。人文主义者T.莫尔撰写《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诗人E.斯宾塞初写田园诗,后写《仙后》,歌颂伊丽莎白一世时代。F.培根作为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撰写《学问的推进》(1605)和《新工具》(1620),倡导归纳的和实验的新哲学。16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中最繁荣的是戏剧。悲剧作家C.马洛是新剧的先驱,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观的戏剧创作遗产。文学巨匠W.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留下许多不朽名著,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征服威尔士
中世纪时候,威尔士由许多地方公国分别统治,几乎没统一过。当英格兰受到诺曼人侵入时,威尔士人也南进接邻英格兰的边界地区,在当地和威尔士东部建立一些贵族统治。威尔士北部和西部则逐渐统一在罗埃林大王等人之下。
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两年后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1301年2月7日,他为了平息当地威尔士人,册封其出生于威尔士的儿子为威尔士亲王(后来继任为爱德华二世)。此一将威尔士亲王头衔封给英国君主长子的传统,至今持续实行。英王室直接统治这块地区,故称之威尔士公国(1284年—1536年)。该公国之外的威尔士东部和南部地区,仍然不受英王管辖。
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简介
1. 从原始社会性到罗马征服时期的奴隶社会
公元前3000—2000年间,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比利亚人(Lberians)大都居住在爱尔兰、威尔士和英格兰西部。
公元前七世纪,凯尔特人分批从欧洲大陆的莱因河(Rhine)区移居前来后,和伊利亚人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当时这些人还处在原始公社阶段,主要以畜牧、农业为主。
公元 前55---54年,罗马大将军凯撒(Caesar)曾两次侵入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征服了不列颠,把它改成罗马和一个行省。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近四百年之久,史称“罗马征服”(Roman Conquest)时期。但是罗马并没有占领不列颠全部,而仅仅是英格兰的大部分。罗马征服者在其 占领地区修筑不少军用公路,其中有些公路一直保存到现在。他们修造了城堡和要塞,有些后来发展成为城镇。他们建立了庄园,使用奴隶,耕种大量土地。
在罗马统治下,大多数不列颠人沧为奴隶或成为没有自由的农民。罗马的官吏、商人和庄园主对不列颠人进行严重的剥削,征收重税,引起凯尔特人的仇恨与不断的武装起义。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是不巩固的。到了五世纪,罗马帝国开始瓦解,对不列颠的统治也于公元410年左右随着罗马兵团的撤退而结束。
2.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罗马兵团撒退不久,自五世纪中叶起,中欧的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
裘特人(Jutes)和日耳曼族就渡过北海侵入不列颠。他们的入侵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
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最初建立了许多小国。到七世纪,这些小国倂为七个王国,封建制度开始形成。这七个王国是威塞克斯(Wercia)、埃塞克斯(Essex)、色塞克斯(Sussex)、墨西亚(Mercia)、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里亚(East)和肯特(Kent)王国。在长达二百年的“七国时代(Heptarchy)”,各国互相争雄,战事频繁。
从八世纪末起,北欧的丹麦(Denes)人开始不断入侵,在将近三百年的反对丹麦人的斗争中,英格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家。公元827年,西撒克斯王国艾爱格伯特(Egbert,802---839),称英格兰王国。后来,国王尔弗雷大帝(Alfred the Great,871---899)在和丹麦人的战争中,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抗击丹麦人的入侵。双方通过签订和约,把丹麦占领区限制在英格兰东北部的“丹麦区”,到了十世纪后半期,英王埃德加(Edgar,959---975)收复了“丹麦区”,全英格兰又告统一,但丹麦人后来又大举进犯,一度统治了全部英格兰(1017---1042)。后来,由于丹麦王国的分裂,英格兰的丹麦王朝也结束了统治。1042年,英王后裔爱德华(Edward,1042—1066)即位,恢复了盎格鲁王朝。
盎格鲁。撒克逊人侵入后,原来的氏族制度全面崩溃。人们从经营畜牧业发展到经营农业,社会单位是农村公社。私有制已经产生。贵族------大土地的占有者-------也已出现。他们占有奴隶和半自由人,这些大都是被征服的凯尔特人。到十世纪,贵族被认为是普通人的“保护者”,农民对他们逐步转入“人身依附“的地位。法律规定每一个人都要依附于一个贵族。旧的氏族制度被新的封建制度所代替。国王是一国的领袖,其次是贵族,下面是军事贵族,再下面是自由人,最下层是依附于土地的农奴。
但是,英国在十一世世纪中期,即诺曼征服的前夕,有半数农民还保持着自由农民的地位,英国封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成是在诺曼征服以后。
2. 诺曼征服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诺曼人(Normans)原意是“北方人”(Northmen),与丹麦人属同一种族。在九、十世纪一些丹麦人向英格兰东北部入侵时,另一些北方人
则侵入法兰西的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居留地------诺曼底(Normandy).
1066年爱德华死后无嗣。英国贵族哈罗德与诺曼底公爵威廉争取王位。1066年9月,威廉率领大军渡过海峡,在英国南部哈斯丁杀死哈罗德,击败英军,登上英国王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征服”.
威谦一世(William,1066—1087)在征服英格兰过程中,遭到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断的抵抗,但他们的多次起义都遭到残酷的镇压。到1071年,英格兰被完全征服。
英国在被诺曼征服后,旧的贵族大部被废除,土地被没收。威廉把没收的土地大部分赏赐给他带来的诺曼臣子们。这些人形成了占有领地的封建主。每一个封建主在领地内,都是一个最高统治者。封建主把领地划成若干庄园。一个庄园内多数的居民是农奴;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在英国遂广泛建立起来。
庄园里的农奴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同。农奴虽然要以一半的时间用自己的工具为封建主从事农业劳动,作为劳役地租,但可以有自己的份地,其收成归自己所有。此外,在农忙时节,农奴还被强迫延长服劳役天数,还要为封建主干一些杂活。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必须附属于一封建主,要向封建主纳人头税、继承捐等。为了反抗封建主的压迫和剥削,他们不断进行抗役、抗税的斗争。
封建主一般是有爵位的封建贵族,如公爵(Duke)、侯爵(Marqui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等。这些爵位都是世袭的,英国的爵位和领地实行长子继承制,但非长子或其它无爵位的人往往可以通过在国王的军队里服役而获得骑士(Knight)的称号,也可以因此获得一部分领地。因此,骑土阶层成为封建统治的基层统治基础,他们往往帮助国王镇压劳动人民的起义。后来,一些无爵位的人还可以经营工商业,用钱向王室捐献以购买骑土的称号,有一些新贵族就是这样产生的。
(三)城市手工业的兴起和行会制的形成
城市的兴起是英国封建社会有了明显发展的标志之一。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早期,西欧没有城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农产品增多,手工业日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职的工商业者离开农村,聚居在堡垒、寺院、桥梁、道口附近地带,在那里定居下来,就日渐形成工商业城市。十一世纪末,英国已有大约一百个城市,居民7.5万人,约占当时英国人口150万人的5%。
城市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封建主视城市为私有财产,对居民肆意敲诈勒索。城市居民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开始就和封建主展开激烈斗争。十三世纪,大多数城市取得了自治权。
城市居民主要是工商业者,他们是自由人。一个农奴如果逃到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取得自由人的资格。随着阶级斗争激化,农奴纷纷逃往城市,所以城市的发展也反映了农奴反抗斗争的加强。
城市手工业者是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有自己的作坊、工具、自产自销,有一两名学徒。学徒出师后称帮工,在师傅处工作一、二年,积得部分工资,经过考试,即可变成师傅,自行开业。同类手工业的师傅在一起组成行会,选举管理机关,缴纳一定费用,实行福利互助,制定规章,规定产品质量价格,以保持市场稳定,防止竞争。所以实行行会制是封建城市的重要标志。
(四)封建贵族与国王的斗争
威廉一世在征服英国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王权。他攫取了全国七分之一的耕地和大片森林,命令所有封建主向他宣誓效忠,直接受他支配。为了征收赋税,1080年在全国进行了土地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英国绝大部分土地为封建主所有,直接生产者大部沦为农奴,封建制度已经形成。
威廉一世死后,经威廉二世、亨利一世和其外孙斯蒂芬,而由亨利二世继承王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孔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因其父常头带孔雀花,故名,也称安如(Anjou)王朝。
亨利二世(1154枣1189)为了进一步加强王室的权力,进行司法改革,扩大国王法庭的权力,以削弱各地封建主法庭的权力;并招募军队,加强国王的军事力量,减少国王对封建领主军事力量的依赖。
十一世纪,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发动了前后近二百年(1096枣1291)八次十字军东侵(Crusades),企图从穆斯林“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实际上,他们都是企图乘机扩张势力、掠夺财富。十字军东侵以失败告终,但从此开拓了东西方的交通和贸易,促进西欧封建制的衰落和城市商人的兴起。
亨利二世之子理查一世(Richard Ⅰ)在位十年,有八年参加十字军侵战,死后由其弟约翰王(King
John)继承(1199枣1216)。他勒索封建贵族的金钱、土地、招致不满。封建主联合举兵叛乱,迫使约翰王于1215年6月签署了《大宪章》(Magna
Carta/Great Charter)。
《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保护贵族权利,免受国王的侵犯。如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向封建主勒索各种贡纳,不得随意逮捕贵族及没收他们的财产等等。《大宪章》主要精神是限制王权。其中有关保护城市市民经营商业的自由等条文,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约翰王不久即否认《大宪章》,于是发生封建内战。约翰王死后,内战继续进行。内战中,封建贵族西门·德·孟福尔(Simon de Monfort)派获胜,俘获国王。孟福尔成了当时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英国统治者为了寻求支持力量,以谋统一,开始召集议会。第一次议会于1265年召开,不但有大贵族参加,而且有地方骑士(每郡二人)和市民(每城二人)参加。从会头目如主教等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主要职权是讨论决定税收,后又取得制定法律的权力。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英格兰统一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而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后来英格兰和威而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所谓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也就是联合王国的意思。
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2.罗马入侵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3.丹麦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4.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
5.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战争结束时,英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扩展资料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
英国多少年的历史
如果指的是英格兰王国(Kingdom of England),那么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世纪,距今有约1000年。公元927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建立的几个国家,东盎格利亚、默西亚、诺森布里亚、肯特、埃塞克斯、韦塞克斯和苏塞克斯被埃塞尔斯坦国王(?thelstan)最终统一,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此成为“英格兰人”。埃塞尔斯坦是统治全英格兰的第一个国王,但此时还没有“英格兰王国”这一名称的雏形,英格兰王国确切的成立日期也难以考证。
如果指的是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那么其历史始于1707年,距今有300年左右。1603年,英格兰兼爱尔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她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继承了她的王位。这样,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便成为了共主国家,但仍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治、司法、宗教等方面互相独立。1606年、1667年和1689年,议会曾三次试图把两国合并,但均未成功,直到1707年联合法令颁布。1707年5月1日,苏格兰议会和英格兰议会合并,形成了大不列颠议会,地址位于原英格兰议会所在的威斯特敏斯特宫。至此,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国最终统一。
根据考古发现,大不列颠岛上在35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5世纪中期,大批的日尔曼人由北欧入侵大不列颠,成为现今英格兰人的祖先。而当时的克尔特人一部分逃进西部和北部山区,另一部分逃往爱尔兰,他们就是今天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祖先。公元6世纪基督教开始传入大不列颠。在十五世纪中叶,英国贵族为争夺王位打了一场30年的“玫瑰”内战。结果,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取胜。“都铎王朝”由此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成了交战国。由于英国人民的反德情绪,英王乔治五世于1919年下令,将具有德国色彩的“汉诺威王朝”改名为“温莎王朝”。
十八世纪中叶,由于政治、经济及技术方面逐渐成熟,英国兴起了一场产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各种机器的使用,到十九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发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大量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制的地域遍及欧、亚、美、非、澳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美、德等国的崛起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英国逐渐失去优势。后来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创伤,大英帝国国力日渐衰落。原属本土的爱尔兰岛,其南部的26个郡在1921年脱离联合王国,海外殖民地也在二战后纷纷宣告独立。大英帝国逐渐演变成一个组织松散的英联邦
1284年成立的 Kingdom of England是最早的原型,当时只有英格兰
1535年控制了威尔士地区
1707年协议控制了苏格兰,建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1800年完全合并爱尔兰领土,建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这一年可以作为现代英国成立的时间)
1922年部分爱尔兰地区独立
如果从1800年算现代英国的话,是207年了。
现在的英国是过去1000年中几次合并的结果。10世纪以后苏格兰和英格兰各自是独立的国家。1284年威尔士被英格兰控制,1535年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国共有一位君主,1707年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1169年-1691年逐步被英国控制)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
到现在快1200年了。
推荐百度百科:英国
英国有大约4000年的历史。
英国历史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至2019年,但中间有其有历史的漏洞,就现有文献很难将英格兰历史完整的记述下来。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2、罗马入侵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
3、专制王权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
4、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5、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
6、战后时期
战后英国于1947年参与拟定并接受马歇尔计划,从美国得到大量援助,经济逐步复苏。
7、2018年6月2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最重要的脱欧法案。
扩展资料:
英国的历史发展核心:
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历史发展以英格兰王国为中心,逐渐并入威尔士公国、苏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国。英国的领土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1535年,英格兰王国以《联合法案公章》合并威尔士公国,然后《1707年联合法案》合并苏格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再以《1800年联合法案》合并爱尔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
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脱离英国,但北爱尔兰仍然存在。1927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时,英国的名字改为今天的名字(爱尔兰改为北爱尔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历史年表
英国历史简介 英国历史是什么
英国历史简介
1. 英国历史始于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后来是英格兰人、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
2. 联合王国被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它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整个英国的历史就是由这四个地区的历史组成的。
3.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格莱维利纳海战中战败,使英国击败了外国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共和国于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1660年恢复了君主制,1688年发生了“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4.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获得了海上霸权。1801年,它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永不定型的帝国霸权。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5.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被占领的殖民地面积是大陆的111倍。它是第一个殖民大国,自称“永不没落的帝国”。
6.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属于联合王国,即现在的北爱尔兰。
概括一下整个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过程——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
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
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
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
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
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
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 *** ,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
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
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
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
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
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
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所谓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也就是联合王国的意思。
------------------------------
本人以前的总结《英国历史的启示》,纯手工打字——
与大陆的分离,虽非不至人类的足迹绝于英伦三岛,但文明的曦光却迟迟不现;等罗马军团的征服带来文明时,已经是基督教纪元的第一个世纪了。
地理上的边缘性造成了文明的边缘性,英伦三岛一直处于西方文明的最边缘,既没有独立的发展出自身的文明,又不能在西方文明中发挥主体作用。
罗马占领结束后大约有200年时间,不列颠重新退回到野蛮时代,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是极少见的。
幸好基督教没有忘记它,尤其是当6世纪末圣奥古斯丁奉命登陆后,它又被拉回到西欧主体文明的框架里,若即若离地与欧洲大陆保持联系,缓慢地发展出自己的“封建社会”。
这过程被诺曼底的征服打断,大陆人再次统治了不列颠,带来大陆的社会和经济制度。
他们把所征服的社会彻底改造了,不列颠完全融入西欧文化;也使得英格兰与法兰西纠缠在一起,此后的英国不可能从欧洲脱身,它的边缘地位逐渐被改变了,英法相争成了中世纪西欧史的主线之一,并发展成了百年大战,也因此法兰西成为民族,英吉利也成为民族。
这对英法对欧洲都有巨大的影响,不久两国都建成专制政体,王权靠武力统一国家,建立集权的中央 *** ,民族国家出现了——这恰恰是现代化所必须的先决条件!
英国的幸运一环套一环,14世纪农奴制解体,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就发生政治革命。
专制王权即将建立时,一场玫瑰战争清扫了地基,把古老的领地军事贵族消灭干净。
专制权力的建立几乎不费力气,结果就使这个权力不需要太强大,国家机器也不需要不完备。
英国因此即不设常备军,也没有健全的官僚体系,地方势力仍发挥很大的作用,乡绅控制地方能和王权抗衡,“地方自治”的传统在这种环境中培植了起来,“生而自由的英国人”则是这一传统的天然产物。
后来当王权企图继续扩张并以法国为样板时,“人民”战胜国王,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把英国推进了现代化的大门。
光荣革命后出现一个宽松的社会,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
工业革命一旦发生,就把人类社会一切已有的文明全都撼动了,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它不仅是新的生产力,而且是新社会和新的文化。
英国是走进现代世界的第一个国家。
凭借它的工业力量,英国把触角伸向世界,用早期资本主义的血腥手段,竟夺取出一个世界帝国!这时世界地图似乎为它重画了——英国从地理的边缘变成中心!
不过英国的辉煌终究成为过去,20世纪两场世界大战耗尽了它的国力,二战后它终于从世界帝国的顶峰跌落下来,跌到与它人口、面积相匹配的位置上。
这是一个自然的回归?毕竟人口少、资源少,它在工业文明的顶峰盘踞一个多世纪是一种超常发挥,如今当世界其他国家也终于都赶上工业文明时,英国回归到正常位置上本是一件正常的事?
英国为世界创造了一种模式,通向现代化的有效的最成熟的发展方式。
适时而变、和平渐进,这是社会变革的最佳选择,它要求社会每一个成员承担义务,对国家的命运负起责任。
渐进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社会的共识,要求各方的妥协,各方都要放弃自己立场的一部分,最终达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这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必须承担责任。
英国对变革抱顺应的态度,一旦意识到大势所趋就会很快调整自己的立场。
君主制的演变是如此,贵族制向民主制让步也是如此,英联邦取代英帝国更量如此:16世纪君主极尊,17世纪开始君权被一点点剥夺,维多利亚时代完成向“虚君”地位的转变。
在民众的抗争冲击下,少数人垄断政权的局面逐步改变,权力的范围一点点扩大,到20世纪完成向民主的转变;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就改变其殖民政策,让殖民地取得更大的自 *** ,最后英联邦取代英帝国。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英国有多少年历史
英国有多少年历史截止2022年,英国有221年的历史。英格兰与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大英帝国指由英国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领、殖民地、领地、托管地和保护国共同构成的大帝国。由此可见,从1801年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到2022年,英国已经有221年的历史。英国的经济发展: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英国历史比中国长吗英国有多少年的历史英国的话,比较复杂1284年成立的KingdomofEngland是最早的原型,当时只有英格兰1535年控制了威尔士地区1707年协议控制了苏格兰,建立KingdomofGreatBritain1800年完全合并爱尔兰领土,建立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Ireland1922年部分爱尔兰地区独立如果从1800年算现代英国的话,是206年还有哪个国家历史最长埃及的文字记载比中国的要早很多,公元前3200多年在埃及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到现在5000多年了中国的信史并不长,夏代的还在考证中,能明确有文字的只是商代,算上夏代公元前2183年到现在也就4000来年,而且甲骨文出土的商代到现在就只有3千多年夏、商、周大概是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段:埃及处于古埃及,从第七王朝到第二十一王朝,文明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下游,并且在公元前343年被波斯灭亡。当时文明程度很高,建造了金字塔、神庙等一系列建筑。印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是"哈拉巴文化",基本上是青铜社会,此后是雅利安人的天下,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这一段时间里面文化、经济、自然科学都相当发达希腊历史比较晚,在公元前5、6世纪才比较发达,主要是城邦制,而在这之前的公元前1400年左右是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到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要到大约公元前700年才开始应用铁器等。古罗马就更加晚了,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没有建立大规模政权,应用铜器。公元前8世纪左右罗马城建立,开始拥有文字,公元前6世纪,罗马的共和制建立两河文明的发源要比夏朝早,夏朝的时候是苏美尔人重新复兴,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後于前2006年被埃兰人和阿摩利人所灭。阿摩利人在前1894年建立起巴比伦城邦,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逐渐强大,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到前1595年被赫梯所灭。随後统治两河流域的国家是亚述帝国。到前7世纪,亚述帝国在亚述巴尼拔在位时国力达到鼎盛,进入铁器时代。到前605年被迦勒底人所灭。迦勒底人于前626年在巴比伦建国,史称新巴比伦王国,修建了空中花园,到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总的来说大家的文明程度都比较高,由于你说的夏商周这三代本身跨越了1800年左右,所以难以直接比较,从文化的悠久程度来说埃及和两河要比较早。单从夏朝建立这一时间段来看,即公元前2100年左右来看,埃及是第六王朝、希腊、罗马都还是野人、印度开始用青铜、两河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为什么英国不是文明古国四大古国没有英国。四大文明古国一般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及中国此4处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世界排名前十位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学有:1、美国哈佛大学:简称哈佛,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响应美国的工业化于1861年成立的,并采用了理工大学的模式办学。3、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Snapchat、美国艺电公司、太阳微系统、NVIDIA、思科及LinkedIn等公司的创办人。4、?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称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是美国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旧金山东湾伯克利市的山丘上,为世界上最杰出及最享负盛名的高等公立学府。其常年位于全球大学排行前十名,也是美国最佳公立大学第一名。5、英国牛津大学:常被直接称为牛津,是一所位于英格兰牛津市的公立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蒂纳的大学,创建于1891年。虽然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不大,但是它却是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7、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英格兰剑桥市的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8、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简称为哥大。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顶级的私立研究型大学。9、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简称普林斯顿,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10、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简称Hopkins或JHU,成立于1876年,是一所世界顶级的著名私立大学。英国在唐朝叫什么中国唐朝时期是公元7到10世纪公元5世纪到9世纪,英国处于七国时代。七国时代是指居住在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的非正式联盟,由肯特王国、萨塞克斯王国、韦塞克斯王国、埃塞克斯王国、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七个小王国组成。至9世纪20年代末,韦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其他王国,从此将这一统一国家称为英格兰。到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英国的历史
英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时代。公元前1万年左右,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在英国定居。公元前43年,罗马帝国征服了英国,并将其殖民地。罗马帝国统治英国约400年,在这期间,文化、、建筑等方面都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5世纪,罗马撤军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入侵英国。这场入侵导致不同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在不同地区形成,英国开始分裂为多个小国家。在这个时期,基督教也传入英国。9世纪,丹麦人开始入侵英国,导致英国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直到10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王国逐渐统一,与苏格兰、威尔士等地区进行和平合并。11世纪,诺曼征服者威廉一世入侵英国,建立了诺曼底王朝,对英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时期,英国境内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百年战争、玫瑰战争、英格兰宗教改革等。在这个时期,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17世纪,英国经历了大量改革。在查理一世时期,国王与议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最终导致英国爆发了一场内战,皇室被推翻。在威廉三世统治下,英国实行了宪政制度,政治和宗教自由得到了保障。18世纪初,英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达到顶峰,科技和文化也取得了巨大进步。20世纪,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但英国的文化和艺术影响力仍然持续至今。
bbc的纪录片可以看看
能否具体点,例如所有的,还是古代史、近现代史等。
有时期没有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欧洲西北部岛国,国土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 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西、西北濒临大西洋,南、东和法国、荷兰、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曲折漫长,岛上河流纵横,航运便利。面积244108平方公里,人口5625.6万(1984),主要是英格兰人,占人口的80%以上,其次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其中大部分属于英格兰教会(英国国教),一部分属于苏格兰教会,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伦敦。
古代不列颠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第3千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凯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为阻止北方克尔特人南下,公元1世纪20年代罗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时期,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 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见彩图)。在罗马人统治的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克尔特人上层抢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隶制大田庄,变克尔特人或战俘为奴隶。罗马人强迫奴隶从事耕种、采矿,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远销到欧洲大陆。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中古时期的英国 从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 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延续约一个半世纪。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北部山区,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按地域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归村社自由农民使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奥古斯丁到英格兰传教。到7世纪下半叶,英格兰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罗马基督教。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英国的历史是什么
英国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地形地貌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2°08′~东经0°43′,北纬51°00′~52°3′。
英国的历史
英国包括大不列颠(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之一,它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萨得兰群岛;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大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差不多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差不多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著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独立生存下去,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最高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于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海峡群岛和马恩岛虽不属于联合王国,但与联合王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海峡群岛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曾是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马恩岛在1266年以前名义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权,到1765年最终才直接由王国政府管辖;今天,海峡群岛和马恩岛都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和法律制度,英国政府则负责那里的防卫和国际关系事务。
英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万年的史前时期。在1200年前,不列颠诸岛北部地区的几个部落开始组成了古不列颠王国,后来发展为更大的不列颠王国。从公元1世纪开始,罗马帝国占领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了长达四个世纪的统治。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es、Saxons和Jutes)从北欧地区迁移到英格兰,建立了七国时代。这些部落在公元9世纪时被统一为英格兰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也逐渐形成独立王国。在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占领了英格兰,建立了一条新的王朝,诺曼底王朝。他的统治导致法语和拉丁文成为官方,并为英格兰带来了许多法律和政治变革。在16世纪,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期间,英国经历了宗教改革、文化繁荣和海外殖民的时期。在17世纪,英国爆发了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处决,共和国时期随之而来。直到1660年,复辟时期国王查理二世重新上台,随后由雅各布斯动乱和威廉三世领导的格洛斯特公爵的入侵,华丽的革命颠覆了英国政治的传统,确立了宪政政治制度。18世纪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革新,使得英国成为了强大的帝国,并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英国成为了工业化的先锋,取得了迅速的财富和国力的增长。20世纪,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困难时期,但在战后逐渐恢复,加入了欧盟,成为了多元文化、现代化的西方国家。
英国历史-正文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欧洲西北部岛国,国土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 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西、西北濒临大西洋,南、东和法国、荷兰、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曲折漫长,岛上河流纵横,航运便利。面积244108平方公里,人口5625.6万(1984),主要是英格兰人,占人口的80%以上,其次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其中大部分属于英格兰教会(英国国教),一部分属于苏格兰教会,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伦敦。
古代不列颠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第3千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为阻止北方克尔特人南下,公元1世纪20年代罗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时期,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 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见彩图)。在罗马人统治的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克尔特人上层抢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隶制大田庄,变克尔特人或战俘为奴隶。罗马人强迫奴隶从事耕种、采矿,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远销到欧洲大陆。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中古时期的英国 从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 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延续约一个半世纪。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北部山区,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按地域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归村社自由农民使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奥古斯丁到英格兰传教。到7世纪下半叶,英格兰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罗马基督教。 丹麦人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约802~839在位)于 827年统一七国,建立统一的英格兰王国。到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王克努特大帝成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后,英国王位复归于英人爱德华(1042~1066在位)。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由于战争频仍,税课繁苛,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成为封建领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农民为躲避战祸和捐税、求得安全,便将土地交给大地主,再领回耕种,表示自己受地主保护。国王还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特恩权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见彩图)。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据这次调查,英国当时的人口约150~200万,贵族约占4%,自由农民占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70%以上。这表明诺曼征服后,农奴制迅速发展了。在地方上,国王的权力主要通过各郡郡长贯彻。郡长由国王任命并直接管辖。为商讨国家大事,国王组织枢密院,该院当时又称元老院或国王法庭。诺曼王朝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国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这是英国封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强大的王权得到中、小封建主、教会和富裕市民阶层的广泛支持,他们要求得到王权的保护。大封建领主反对王权过于集中,但他们封土分散,难以割据一方、同王权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