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失眠的原因是啥,哪些形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1 19:01:07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强求太多;
如果是情感问题,只需要好好的珍惜对方;
如果是学业问题,只需要坚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要多想,好好干就对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那么你可能找到一千甚至一万个理由去推迟此事,但如果你真想做一件事,那么你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够了,就是我一定要去做,是一定而不是可能!
心态说白了,就是自己衡量做人的标准,任何事都是以自己的出发点去想事情的,所以你想保持良好的心态,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怀着感恩的心去看世界,用心去看世界,不计较得失,学会发现身边所有令人感动的事情!!
保持良好心态的六种方法
1.恰当评估自己,安然接受自己的缺陷,不作无谓的抱怨。
2.善于发现自身情绪及行为变化,进而积极地心理暗示和提醒自己应追求快乐。有不良情绪体验时,可以通过倾诉等途径进行宣泄。
3.学会与人交往,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不节制行为的养成。
5.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应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海阔天空。
6.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排除体内一些致郁废物,转移人的注意力,宣泄人的压抑情绪,给人带来一份好心情。
心情好了看着什么都顺眼,做起什么事都顺心。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一份好心情,那么,我们每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有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装出一份好心情。虚怀若谷者得天时,处事廉洁者得地利,转危为安者得人和。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
指导语:下面一些问题是关于您最近一个月的睡眠状况,请填写或选择出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答案。
1、 近1个月,晚上上床睡觉时间通常是 点钟。
2、 近1个月,从上床到入睡通常需要 分钟。
3、 近1个月,通常早上 点起床。
4、 近1个月,每夜通常实际睡眠时间 小时
对下列问题请选择一个最适合您的答案。
5、 近一个月,您有没有因下列情况影响睡眠而烦恼
a. 入睡困难(30分钟内不能入睡)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b. 夜间易醒或早醒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c. 夜间去厕所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d. 呼吸不畅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e. 咳嗽或鼾声高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f. 感觉冷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g. 感觉热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h. 做噩梦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i. 疼痛不适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j. 其他影响睡眠的事情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如果有,请说明:
6、 近1个月,总的来说,您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 ①很好 ②较好 ③较差 ④很差
7、 近1个月,您用催眠药物的情况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8、 近1个月,您感到困倦吗? ①无 ② <1次周 ③ 1~2次周 ④ ≧3次周
9、 近1个月,您感到做事的精力不足吗①很好 ② 较好 ③ 较差 ④ 很差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一、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
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
二、自测题:
指导语:下面一些问题是关于您最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请选择或填写最符合您近1个月实际情况的答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⒈近1个月,晚上上床睡觉通常 ___2_点钟。
⒉近1个月,从上床到入睡通常需要__120__分钟。
⒊近1个月,通常早上____10.30点起床
⒋近1个月,每夜通常实际睡眠___8__小时(不等于卧床时间)。
对下列问题请选择1个最适合您的答案。
⒌近1个月 ,因下列情况影响睡眠而烦恼:
a. 入睡困难(30分钟内不能入睡)⑴无 ⑵〈1次/周 ⑶1-2次/周 ⑷≥ 3次/周1次
b. 夜间易醒或早醒 ⑴无 ⑵〈1次/周⑶1-2次/周⑷≥ 3次/周无1次
c. 夜间去厕所 ⑴无 ⑵〈1次/周 ⑶1-2次/周⑷≥ 3次/周1次
d. 呼吸不畅  ⑴无 ⑵〈1次/周 ⑶1-2次/周⑷≥ 3次/周无
e. 咳嗽或鼾声高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⑷≥3次/周无无
f. 感觉冷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⑷≥3次/周
g. 感觉热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⑷≥3次/周无
h. 做恶梦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⑷≥ 3次/周无
i. 疼痛不适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⑷≥ 3次/周无
j. 其它影响睡眠的事情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⑷≥ 3次/周无
如有,请说明:
⒍近1个月,总的来说,您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⑴很好⑵较好⑶较差 ⑷很差很好
⒎近1个月,您用药物催眠的情况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 ⑷≥ 3次/周大于三次
⒏近1个月,您常感到困倦吗 ⑴无⑵〈1次/周⑶1-2次/周 ⑷≥ 3次/周无偶尔有
⒐近1个月,您做事情的精力不足吗⑴没有⑵偶尔有⑶有时有⑷经常有个偶尓有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解释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解释如下: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
2、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在此仅介绍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详见附问卷)。
3、18个条目组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o~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需要5~10分钟。
4、各成份含意及计分方法如下:睡眠质量:根据条目6的应答计分“很好”计0分,“较好”计1分,“较差”计2分,“很差”计3分。入睡时间:条目2的计分为“≤15分”计0分,“16~30分”计1分,“31~60”计2分,“≥60分”计3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标准

A.睡眠质量
根据条目6的应答计分"很好“"计0分,“较好"计1分,“较差"计2分,“很差"计3分。
B.入睡时间
1.条目2的计分为“≤15分"计0分,“16~30分"计1分,“31~60"计2分,“≥60分“计3分。
⒉条目5a的计分为“无"计0分,“<1次/周”计1分,“1-2次/周”计2分,"23次/周”计3分。
3.累加条目2和5a的计分,若累加分为“"0"计0分,“1~2"计1分,“3~4"计2分,“5~6"计3分。
C.睡眠时间
根据条目4的应答计分,“>7小时"计0分,“6~7"计1分,“5~6"计2分,“<5小时”计3分。
D.睡眠效率
1.床上时间=条目3(起床时间)-条目1(上床时间)
2.睡眠效率=条目4(睡眠时间)/床上时间×100%
3.成分D计分位,睡眠效率>85%计0分,75~84%计1分,65~74%计2分,<65%计3分。
三.睡眠障碍
根据条目5b至5j的计分为"无计0分,“<1周次计1分,“1~2周次"计2分,“3周次"计3分。累加条目5b至5j的计分,若累加分为"0"则成分E计0分,“1~9"计1分,“10~18"计2分,“19~27"计3分。
F.催眠药物
根据条目7的应答计分,“无'"计0分,“<1周次"计1分,“1~2周/次"计2分,“≥3周/次"计3分。
G.日间功能障碍
1根据条目8的应答计分,“无"计0分,“<1周r次计1分,“1~2周次"计2分,“23周/次"计3分。
⒉根据条目9的应答计分,“没有"计0分,“偶尔有"计1分,“有时有"计2分,“经常有"计3分。
3累加条目8和9的得分,若累加分为"O"则成分G计0分,“1~2"计1分,“3~4"计2分,“5~6"计3分。
PSQI总分
PSQI总分=成分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E+成分F+成分G。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注意事项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注意事项
1、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
2、量表由被测验者自己填写,完成此量表需5~10分钟。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有没有睡眠障碍

是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睡眠评估工具,用于评价睡眠质量和检测睡眠障碍。PSQI由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开发,问卷调查内容综合考虑了多个方面,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等。根据PSQI的得分,可以评估睡眠质量的好坏,超过5分的得分被认为是睡眠质量较差,存在睡眠障碍。

心理量表的指标

区分度因子载荷 重测信度聚类分析 情绪测评 情绪稳定性测试 情绪—社交孤独测验 情绪紧张度测试 自我控制能力测试 情绪类型自测   心理健康测评 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 自杀态度测评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自卑感量表 精神症状自我诊断量表 抑郁自评测验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测验(SCL-90) 自尊量表SES 焦虑自评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Beck抑郁测验 心理承受能力测评 压力应对方式测验 人际交往测评 取悦能力测试 信任量表TS 包容力测试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处世能力测试 社会适应性自评测试 嫉妒心理诊断量表 交往焦虑测验(IAS) 能力测评 员工人际交往能力测试 霍兰德职业倾向问卷 团队领导能力 超常行为检查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 瑞文高级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学习方面测评 学习风格调查表问卷 马氏工作倦怠通用量表 个性测评 乐观性测试 艾森克人格测验(EPQ)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自信心测试 固执性测试 中国青年人格测验(CPI)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 意志力测验 员工忠诚度测验 性格内外向测试 人生观量表 气质测验 婚姻家庭方面测评 爱情关系合适度评定量表 家庭功能评定 与子女关系融洽性测验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的图书目录

||| 第1章 心理量表概论一、心理量表与心理测验二、心理态度量表的形式三、标准化心理量表的基本特征四、量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第2章 一般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量表一、90项症状清单(SCL90)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四、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五、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六、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第3章 应激及相关行为量表一、生活事件量表(LES)二、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三、中学生应激源量表(SSMSS)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五、中小学教师工作一家庭冲突问卷(WFCS)六、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七、应付方式问卷(CSQ)八、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九、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十、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十一、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十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十三、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十四、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十五、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问卷十六、自杀态度问卷(SAQ)十七、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第4章 精神病学临床量表一、老年精神评定量表(PAS)二、抑郁自评量表(SDS)三、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2ES-D)四、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五、抑郁体验问卷(DEQ)六、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七、焦虑自评量表(SAS)八、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九、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第5章 家庭与人际关系量表一、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三、安全感量表(SQ)四、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五、分离体验量表第2版(DES-Ⅱ)六、人际信任量表(ITS)七、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八、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九、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十、LICLA孤独量表十一、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第6章 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量表一、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三、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四、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五、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六、舒适状况量表((3CQ)第7章 自我意识与自尊量表一、Piers-fI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f/Css)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三、Rosenl)erg自尊量表(RSES)第8章 学习与教育量表一、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二、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SDLRS)三、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四、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五、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六、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EMP)七、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问卷(PSCI-M)第9章 行为方式量表一、思维风格量表(TSI)二、归因方式问卷(ASQ)三、Aitken拖延问卷(API)四、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五、学龄前儿童活动调查表(PSAI)第10章 人生价值、态度量表一、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二、目标追求的人世、出世量表三、中学生与其父母价值观差异问卷四、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五、多维完美主义问卷(MPS)六、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2FMPS)七、消极完美主义问卷(ZNPQ)第11章 职业价值、态度量表一、职业延迟满足量表(()DGS)二、变革型领导问卷(TLQ)三、心理授权问卷四、大学生文科兴趣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主要内容

量表由9道题组成,前4题为填空题,后5题为选择题,其中第5题包含10道小题。

失眠的原因是啥,哪些形成?

 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但有的人对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入睡。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所以为了及时制止失眠,使用怡郁按茶改善睡眠质量。
  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
  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
5、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
导致睡不着,失眠的原因正如以上看到的那样有很多.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睡不着,失眠.都要引起重视,因为长期睡不着,睡不好,可能会出现很多其他的疾病,一定要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
失眠是目前大多数人面临的健康问题,众所周知,睡眠占人得一生 1/3 时间, 但人们至今对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仍知之甚少, 而各种睡眠障碍疾病却日益增多, 其中失眠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睡眠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理现象,人的一生有近1/3的时间用于睡眠,保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与稳定[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竞争压力的增大,除了睡眠时间不足和心理压力以外,其他种种导致失眠的因素也逐渐增加,这使得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2]。
如果有失眠了就一定要及时调节了,长期下去对身体也是会造成影响的,可以使用祖方茶疗饴郁安茶来改善,其次,做好这四点,失眠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1,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
2,睡前听听轻音乐。
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一些轻音乐旋律舒缓,节奏明快,睡前听听对于睡眠来说再好不过了。推荐久石让,林海,神秘园,神思者,宗次郎的音乐,这些轻音乐网上一搜一大把,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小编推荐一下几首,喜欢的可以收藏吧.
3,睡前可以找个人倾诉
如果在睡觉前感觉心里有很多事没有释放的话,可以选择找个人倾诉,或许这样对于自己的压力来说是一种释放,你可以找爱人或者闺蜜诉说一下自己的情绪。也可以跟爱人进行一些互动。
4,加强体育锻炼,塑造一个良好的体魄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人体从事体力运动可以有效促进人体身体的血液流动环,而且我们人体运动时间长了,身体会产生很多疲劳,因为我们的睡眠对人体大脑的抑制性首先在运动中形成,体力疲劳有助于这个抑制性产生。适合春天的运动项目有很多,比如爬山,春天的景色应该是一年中最美的,所以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可以选择在风景中释放一下紧张的神经。
一、生理原因:一般是指外界环境发生了改变,生理上受到影响而导致的失眠。比如乘车、船、飞机,或者卧室中有强烈的光、噪音,温度过冷或者是过热等可能导致失眠。
二、身体疾病:伴随身体疾病而出现的失眠症状,如心脏病、肾病、溃疡、关节炎、骨关节病、哮喘、肠胃病、高血压、脑疾病、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病症
三、精神心理因素:比如焦虑、烦躁不安等,或在生活中遭受打击、工作学习压力大,都会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上有反应,以致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大脑的功能受到影响,引起失眠。
四、药物刺激:服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也会导致失眠的症状,比如苯丙胺等减肥药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安眠药长期服用之后,突然的戒除也会导致戒断症状,致使失眠,多梦。咖啡、可乐以及酒精都会干扰睡眠。
五、对失眠的恐惧心态:有些失眠的人,常常会紧张担心自己的失眠情况,一直紧张,不能放松,以至于为自己增加压力,加重失眠。
望采纳
相信很多人都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经历,一个人再黑暗的夜里,眼睛睁着不舒服,闭着太烦躁。一会拿手机刷一下朋友圈、微博、贴吧,然后不断告诉自己,要睡觉,明天还要工作,要早起。但就是入睡困难,无法进入睡梦去见周公。一个人感受时间的流逝,默默的数羊,从黑暗到黎明,看到天光乍亮的拂晓,等到闹钟的响起,此时您只有一身的疲倦和眼睛周围浓浓的黑眼圈……失眠是在令人烦恼,它所带来的是睡眠时间减少、身体疲乏、记忆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等,那我们为什么会失眠呢?
失眠的原因
1、焦虑:过度的焦虑的精神状态持续保持紧张状态,现代人压力大,对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处处焦虑成灾,导致失眠。
2、情绪影响:就像那些文艺电影里所放映的一样,很多人无法接受恋情的终结、家人的离去或者突发的事件造成的情绪紧张、低落有时也会是过分的欣喜,这样的情绪给身体带来应激,很容易造成失眠。
3、饮食:比如睡前饮用浓茶、咖啡、巧克力、热可可等饮品,或者长期饮用了浓茶、咖啡、热可可等饮品,都有可能引起失眠。
4、药物:某些药物对睡眠造成影响睡眠,例如氨茶碱(平喘药)、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脏疾病)、阿托品类药物(抗胆碱类药物)……
5、疾病:有些疾病令人浮躁激动,难以入睡,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有时候失眠和精神状况、生活压力有关,适当放松一下心情,调节调节饮食,会有改善的。或者用中医开些安神的药饴郁安茶服用一下,提醒大家失眠很痛苦,但是需要你在战略上重视他,但是千万不要太关注它,因为越是想失眠,它就越失眠。
心火 痰火还有就是心血不足
失眠按病因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失眠
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临床上发现其病因都可以溯源为某一个或长期事件对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失衡最终导致了大脑睡眠功能的紊乱,失眠发生。
2.继发性失眠
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三临床表现
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睡眠过程的障碍
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
2.日间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计划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
3.大脑边缘系统及其周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血压不稳定,周围血管收缩扩展障碍;消化系统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胃部闷胀;运动系统表现为颈肩部肌肉紧张、头痛和腰痛。情绪控制能力减低,容易生气或者不开心;男性容易出现阳萎,女性常出现性功能减低等表现。
4.其他系统症状
容易出现短期内体重减低,免疫功能减低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四检查
了解睡眠障碍的最重要方法是应用脑电图多导联描记装置进行全夜睡眠过程的监测。因为睡眠不安和白天嗜睡的主诉有各种不同的原因,而脑电图多导联描记对于准确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在询问病史和重点神经系统查体基础上,为鉴别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眠,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
1.CT及MRI等检查。
2.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
3.心电图、腹部B超、胸透。
五诊断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了中国成年人失眠的诊断标准:
1.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
3.总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4.日间功能障碍: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包括:①疲劳或全身不适;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⑥兴趣、精力减退;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⑧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⑨对睡眠过度关注。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①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②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③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诊断失眠的标准流程与临床路径如下:
1.病史采集
临床医师需仔细询问病史,包括具体的睡眠情况、用药史以及可能存在的物质依赖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评估。睡眠状况资料获取的具体内容包括失眠表现形式、作息规律、与睡眠相关的症状以及失眠对日间功能的影响等。可以通过自评量表工具、家庭睡眠记录、症状筛查表、精神筛查测试以及家庭成员陈述等多种手段收集病史资料。推荐的病史收集过程(l~7为必要评估项目,8为建议评估项目)如下:
(1)通过系统回顾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还要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各种类型的躯体疾病,如皮肤瘙痒和慢性疼痛等;
(2)通过问诊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
(3)回顾药物或物质应用史,特别是抗抑郁药、中枢兴奋性药物、镇痛药、镇静药、茶碱类药、类固醇以及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
(4)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潜伏期(上床开始睡觉到入睡的时间),睡眠中觉醒次数、持续时间和总睡眠时间。需要注意在询问上述参数时应取用平均估计值,不宜将单夜的睡眠状况和体验作为诊断依据;推荐使用体动睡眠检测仪进行7天一个周期的睡眠评估;
(5)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可借助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J)问卷等量表工具,推荐使用体动睡眠检测仪进行7天一个周期的睡眠评估,用指脉血氧监测仪监测夜间血氧;
(6)通过问诊或借助于量表工具对日间功能进行评估,排除其他损害日间功能的疾病;
(7)针对日间思睡患者进行,结合问诊筛查睡眠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
(8)在首次系统评估前最好由患者和家人协助完成为期2周的睡眠日记,记录每日上床时间,估计睡眠潜伏期,记录夜间觉醒次数以及每次觉醒的时间,记录从上床开始到起床之间的总卧床时间,根据早晨觉醒时间估计实际睡眠时间,计算睡眠效率(即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记录夜间异常症状(打鼾、异常呼吸、行为和运动等),日间精力与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午休情况。日间用药情况和自我体验。
2.量表测评
(1)病史的系统回顾:推荐使用《康奈尔健康指数》进行半定量的病史及现状回顾,获得相关躯体和情绪方面的基本数据支持证据。
(2)睡眠质量量表评估: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匹茨堡睡眠指数;疲劳严重程度量表;生活质量问卷;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Epworth思睡量表评估。
(3)情绪包括自评与他评失眠相关测评量表:Beck抑郁量表;状态与特质焦虑问卷。
3.认知功能评估
注意功能评估推荐使用IVA-CPT;记忆功能推荐使用韦氏记忆量表。
4.客观评估
失眠患者对睡眠状况的自我评估更容易出现偏差,必要时需采取客观评估手段进行甄别。
(1)睡眠监测 整夜多导睡眠图(PSG)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鉴别诊断。对慢性失眠患者鉴别诊断时才可以进行PSG评估。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用于发作性睡病和日间睡眠过度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体动记录仪可以在无PSG监测条件时作为替代手段评估患者夜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模式。指脉血氧监测可以了解睡眠过程中血氧情况,在治疗前后都应该进行,治疗前主要用于诊断是否存在睡眠过程中缺氧,治疗中主要判断药物对睡眠过程中呼吸的影响。
(2)边缘系统稳定性检查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检查是可以为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提供客观指标。神经功能影像学为失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开拓崭新的领域,囿于检查的复杂性和设备昂贵,在临床工作中尚无法推广。
(3)病因学排除检查 因为睡眠疾病的发生常常和内分泌功能、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相关,所以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性激素水平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血糖检查、动态心电图夜间心率变异性分析。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
六治疗
1.总体目标
尽可能明确病因,达到以下目的:
(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
(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
(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2.干预方式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目前国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专业资源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专业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多,单纯采用CBT-I也会面临依从性问题,所以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除心理行为治疗之外的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3.失眠的药物治疗
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为失眠常规用药。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一般的治疗推荐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艾司佐匹克隆(eszopiclone)、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zolpidem-CR)、佐匹克隆(zopiclone)等;治疗失眠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复杂而且繁多,包括:艾司唑仑(estazolam),氟西泮(flurazepam )、夸西泮(quazepam)、替马西泮(temazepam)、三唑仑(triazolam)、阿普唑仑(alprazolam)、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地西泮(diazepam )、劳拉西泮(lorazepam)、咪哒唑仑(midazolam)等,但是由于这类药物有依赖的可能性,所以,一般不主张长期服用。现在推荐如雷美尔通(ramelteon)、特斯美尔通(Ⅲ期临床中,tasimelteon)、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和各种抗抑郁药物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所以建议在治疗失眠时必须到专科医师处就诊,根据医师开出的处方服药。
4.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失眠治疗非药物方案,这是一种在人头颅特定部位给予重复磁刺激的新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影响刺激局部和功能相关的远隔皮层功能,实现皮层功能区域性重建,且对脑内神经递质及其传递、不同脑区内多种受体包括5-羟色胺等受体及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可以和药物联合治疗迅速阻断失眠的发生,特别适用于妇女哺乳期间的失眠治疗,特别是产后抑郁所导致的失眠。
5.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1)老年患者 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睡眠卫生教育,尤其强调接受CBT-I(Ⅰ级推荐)。当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不能缓解失眠症状或者无法依从非药物治疗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老年失眠患者推荐使用非苯二氮卓类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Ⅱ级推荐)。必须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时需谨慎,若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时需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同时需注意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引起的肌张力降低可能导致跌倒等意外伤害。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妊娠期妇女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安全性缺乏资料,由于唑吡坦在动物实验中没有致畸作用,必要时可以短期服用(Ⅳ级推荐)。哺乳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剂需谨慎,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治疗失眠(I级推荐)。现有实验表明经颅磁刺激是治疗妊娠期及哺乳期失眠有前途的方法,但确切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3)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 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斯的失眠妇女,应首先鉴别和处理此年龄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依据症状和激素水平给予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此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处理与普通成人相同。
(4)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苯二氮卓类药物由于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慎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受体选择性强,次晨残余作用发生率低,使用唑吡坦和佐匹克隆治疗稳定期的轻、中度COPD的失眠者尚未发现有呼吸功能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扎来普隆对伴呼吸系统疾病失眠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以失眠为主诉,复杂性睡眠呼吸紊乱者增多,单用唑吡坦等短效促眠药物可以减少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应用可提高顺应性,减少诱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对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可在机械通气支持(有创或无创)的同时应用并密切监护。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合并失眠的患者,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5)共病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障碍患者中常存在失眠症状,应该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专科原则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同时治疗失眠症状。抑郁障碍常与失眠共病,不可孤立治疗以免进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推荐的组合治疗方法包括:①CBT-I治疗:CBT-I治疗失眠的同时应用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剂(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米氮平等);②抗抑郁剂:抗抑郁剂(单药或组合)加镇静催眠药物,如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Ⅲ级推荐)。需要注意抗抑郁药物和催眠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周期性腿动。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失眠时,以抗焦虑药物为主,必要时在睡前加用镇静催眠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失眠时,应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情况下可辅以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
6.失眠的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的本质是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要完成这一目标,常常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心理行为治疗对于成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通常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治疗和松弛疗法。这些方法或独立、或组合用于成人原发性或继发性失眠的治疗
(1)睡眠卫生教育 大部分失眠患者存在不良睡眠习惯,破坏正常的睡眠模式,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从而导致失眠。睡眠卫生教育主要是帮助失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在失眠的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寻找形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原因,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一般来讲,睡眠卫生教育需要与其他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同时进行,不推荐将睡眠卫生教育作为孤立的干预方式应用。
睡眠卫生教育的内容包括:①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或吸烟等);②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③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④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⑤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⑥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⑦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⑧卧床后不宜在床上阅读、看电视、进食等;⑨睡前有条件洗脚或洗澡。
(2)松弛疗法 应激、紧张和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放松治疗可以缓解上述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因此是治疗失眠最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其目的是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减少觉醒和促进夜间睡眠的技巧训练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患者计划进行松弛训练后应坚持每天练习2~3次,环境要求整洁、安静,初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松弛疗法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用于失眠治疗(I级推荐)。
(3)刺激控制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是一套改善睡眠环境与睡眠倾向(睡意)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干预措施,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使患者易于入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刺激控制疗法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应用(I级推荐)。具体内容:①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②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③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思考复杂问题等;④不管前晚睡眠时间有多长,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⑤日间避免小睡。
(4)睡眠限制疗法 很多失眠患者企图通过增加卧床时间来增加睡眠的机会,但常常事与愿违,反而使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推荐的睡眠限制疗法具体内容如下(Ⅱ级推荐):①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并且只有在1周的睡眠效率超过85%的情况下才可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②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③避免日间小睡,并且保持起床时间规律。
(5)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认知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改变患者对于睡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态度。认知疗法常与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联合使用,组成失眠的CBT-I。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内容:①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②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③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④不要过分关注睡眠;⑤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⑥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CBT-I通常是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的综合,同时还可以叠加松弛疗法以及辅以睡眠卫生教育。CBT-I是失眠心理行为治疗的核心(I级推荐)
(6)失眠的综合干预 ①药物干预:失眠药物治疗的短期疗效已经被临床试验所证实,但是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潜在风险。CBT-I不仅具有短期疗效,在随访观察中其疗效可以长期保持。CBT-I联合应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获得更多优势,后者改为间断治疗可以优化这种组合治疗的效果。②推荐的组合治疗方式(Ⅱ级推荐):首选CBT-I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组合治疗,如果短期内症状好转则逐步减停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否则将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改为间断用药,治疗全程保持CBT-I干预(Ⅱ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