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管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1 04:57:42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主要内容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系统思考。2、改变心智模式。3、超越自我。4、建立共同愿景。

著名著作《第五项修炼》的作者是谁

彼得·圣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毕业于斯坦福大学。2001年,彼得·圣吉被《商业周刊》评为世界十大管理大师之一。
彼得·圣吉是畅销书《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学习型学校》等书的作者或合著者。
1990年《第五项修炼》出版后,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榜首,并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Pathfinder Award)。在短短几年中,被译成二三十种文字风行全世界,它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美国《商业周刊》也因此而推崇圣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第五项修练》是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一套新型的管理技术方法,是继“全面质量管理”(TQM)、“生产流程重组”、“团队战略”之后出现的又一管理新模式,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主要内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管理技巧,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人类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第五项修练》的核心是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第五项修炼》涉及个人和组织心智模式的转变,它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大潮,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完全符合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发展目标。
《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21世纪的管理圣经”
作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学习型组织之父,十大管理大师之一
首次出版:1990年
全书名:《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
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 、2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本管理经典之列、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 、《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近百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
《第五项修炼》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这是一本开拓性地倡导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巨作。《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博士是在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对4000多家企业的调研而创立的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的理论。1990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出版后,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榜首,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阵学习管理的热潮,并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Pathfinder Award)。由于其创新价值,并由于其已在无数美国企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引起理论界及企业的浓厚兴趣,在短短几年中,被译成二三十种文字风行全世界,它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
这本书被评为“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而该书的作者彼得·圣吉被《经营战略》杂志誉为“20世纪对商业战略影响最大的24个伟人之一”,《金融时报》评述他是“顶尖管理大师”,《商业周刊》将其列为“十大管理大师之一”。现在彼得·圣吉被誉为继彼得·杜拉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被称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
《第五项修炼》出版后迅速席卷全球,被各个行业的大小企业所认同,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壳牌石油、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摩托罗拉、苹果电脑等都随即以 “五项修炼”作为操作方法,在企业内建立起了学习型组织。可以说,《第五项修炼》给组织管理带来了一个全新理念,而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管理制度与行为,就可能引起管理方式的大变革。
《第五项修炼》的意义与贡献
《第五项修炼》帮助人们重建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式,从习惯看世界、看环境、看别人,改变到向里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内心;从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统。从 而能看到存在与内的智障,寻求到克服它们的可能。《第五项修炼》的成功和杰出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理论,而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性。它可能帮助你在弄清为什么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 力;自我开发、自我超越的能力;改善心智、提高认知的能力;团队学习和团队建设的能力;系统思考、掌握未来的能力。
《第五项修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大潮,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完全符合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发展目标。
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成功。因此,《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不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研读,只要是从事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创造财富的人都应该了解和深入研读。《第五项修炼》的五项修炼概括地说: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彼得.圣吉是谁?

上个世纪对商业战略影响最大伟人之一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和主席——彼得·圣吉
具体请看参考资料
1947年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斯坦福大学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旋即被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 )教授的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管理新观念所吸引。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至今十余年来,他和戴明(Edwards Deming),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雪恩(Edgar Schein)与熊恩(Donald Schon)等大师级的前辈,以及一些有崇高理想的企业家,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发展出一种学习型组织的蓝图。彼得·圣吉在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创立了“组织学习中心”,对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福特、杜邦等,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辅导、咨询和策划。
1990年《第五项修炼》出版后,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榜首,并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Pathfinder Award)。在短短几年中,被译成二三十种文字风行全世界,它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美国商业周刊也因此而推崇圣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第五项修练》是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一套新型的管理技术方法,是继“全面质量管理”(TQM)、“生产流程重组”、“团队战略”之后出现的又一管理新模式,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主要内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管理技巧,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人类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第五项修练》的核心是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第五项修炼》涉及个人和组织心智模式的转变,它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大潮,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完全符合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发展目标。

1990年,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这就是( )。

【答案】:C
《第五项修炼》是21世纪的管理圣经。作者彼得·圣吉,他是学习型组织之父,十大管理大师之一。故选C。

管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同学:

本次测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满分为 100 分。其中:单项选择题 5 道,每小题 6分,共计 30分;多项选择题5 道,每小题9分,共计 45分;判断题 5 道,每小题 5分,共计 25分;满分为 100 分。全部做完后“提交所有答案并结束”, 客观题会有回答正误判断和知识点提示,最后可查看本次练习客观题总成绩。

一、单项选择

题目1?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 D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选择一项:

A. 大卫·李嘉图

B. 弗雷德里克·泰罗

C. 查尔斯·巴比奇

D. 亚当?斯密

题目2?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D )。

选择一项:

A. 科研部门

B. 学校

C. 企业

D. 军队

题目3?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B? )。

选择一项:

A. 增强责任感

B. 提高劳动生产率

C. 科学技术

D. 加强人的管理

题目4? 企业流程再造强调(?A? )的理念。

选择一项:

A. 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B. 集约化经营

C. 减少流程浪费

D. 流程顺畅

题目5?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

选择一项:

A. 单纯人

B. 经济人

C. 社会人

D. 复杂人

二、多项选择

题目6? 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ACD?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超凡的权力

B. 纯粹的权力

C. 理性--合法的权力

D. 传统的权力

题目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 )是其主要内容。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建立共同愿景

B. 系统思考

C. 改变心智模式

D. 超越自我

题目8?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ABCD?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产品质量

B. 产品设计

C. 员工服饰

D. 厂容厂貌

题目9?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 ?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B.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 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D. 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题目10?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BC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马克斯·韦伯

b. 亨利·法约尔

c. 弗雷德里克·泰罗

d. 塞缪尔·纽曼

三、判断正误?

题目11?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错? )

选择一项:





题目12? 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错 )

选择一项:





题目13? 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它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错?)

选择一项:





题目14?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理想等。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对?)

选择一项:





题目15? 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错?)

选择一项:



有什么管理学题目

《管理学》第4讲:管理学应该学什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4.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6.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8.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它由 (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10、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
A、 策略
B、 目标
C、政策
11、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
A、6%
B、56%
C、66%
12、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
A、非正式组织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1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较为合适。
A、4~8人
B、10~15人
C、15~20人
14.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15.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16.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1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18.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19、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20.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领导。
A、集权型
B、分权型
C、 均权型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判断正误并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3.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4.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6.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8.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10.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管理
2.行为科学
3.集权与分权
4.控制
5.激励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与计算(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2.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若年度产品订单为4万件,试问单位可变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
管理学基础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A
2、C
3、C
4、A
5、B
6、C
7、C
8、A
9、C
10、C
11、B
12、A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19、C 
20、C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2.×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3.×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4.√
5.×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6.×结构 改为 部门
7.×法国 改为 德国
8.√
9.√
10.×分权式 改为 集权式
三、名词解释(20分)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4.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5.激励: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因事择人原则;量才使用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3)适度治人的艺术。
五、 论述及计算(20分)
1、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10分)
决策者要作出正确的决策,除要掌握决策原则外,还必须遵循正确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应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所以,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首要环节。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序,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2)拟定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第一步是分析和研究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决策事物未来的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各种有利或不利条件,同决策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适量的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三步是将这些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分析对比,从中选择出若干个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进一步评估和抉择。由于所拟定的方案是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相互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存在着利于或不利于目标实现的因素,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是对众方案进行取长补短的重新组合,形成两个以上新的备选方案。
(3)评价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拟定以后,随之便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看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达到决策目标。评价的步骤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看备选方案是否满足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求,第二步是按希望完成的目标要求,对保留下来的方案进行评估。第三步是按方案在必须完成的目标和希望完成的方案进行评估中的满意程序,对各方案进行全面权衡,从中选择出最满意的方案。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组织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方案的选择方式,依决策事物的重要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重要的决策方案,首先要将方案印发给有关人员,准备意见;其次是召开会议,由专家小组报告方案评估过程和结论;最后是决策者集体进行充分的讨论,选择出满意的方案。
2.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若年度产品订单为4万件,试问单位可变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10分)
根据Q=F/(P-V)
得出V=(QP-F)/Q=(40000×1200-1600000)/40000=1160(元)
所以,只有可变成本低于1160元时该公司才不会亏损。

彼得·圣吉的介绍

彼得·圣吉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

河南06年专升本管理学试题 答案

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段学习考试
管理学模拟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 )。
A.决策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4.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5.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6.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7.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关键性

B.权变性

C.现实性


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
)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

B.并行目标

C.次要目标


10.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以内。

A.4个

B.5个

C.6个
11.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 )。
A.定量分析法

B.时间序列法
C.专家调查法
12.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1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14.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 ),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
A、希望完成的目标

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
C、 不予重视的目标
15.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较为合适。
A、4~8人

B、10~15人
C、15~20人
16.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1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18.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 )的培训方法。
A、职务轮换
B、临时职务
C、岗位学习
19.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20.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
A、不为法


B、转移法

C、缓冲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
)技能。
A. 技术
B.人际
C.概念 D.组织
E.成果
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与其它组织相比具有( )方面的优点。

A.精确性 C.实际性 D.稳定性 E.可靠性
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强度的主要有( )
A.现有厂商 B.潜在竞争者 C.替代产品制造商 D.原材料供应商
E.产品用户
4、目标管理的特点体现在( )
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B.强调自我控制
C.促使权力下放
D.成果第一
E.注重结果分析
5、一般来说,越是组织的最高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决策。
A.战略型的 B.非常规的 C.科学的 D.经验的 E.非肯定型的
6、矩阵结构的弱点有( )
A.稳定性较差 B.双重领导 C.适应性不强 D.灵活性不够
E.结构简单
7、主管人员培训的主要方法有( )
A.理论培训 B.职务轮换 C.晋升 D.在副职上培训
E.辅导、参观考察和集体研究会
8、双因素理论包括( )
A.保健因素与成长因素 B. 保健因素与目标因素 C.激励保健
D. 保健因素
E.激励因素与工作因素
9、沟通联络的方法有( )
A.发布指示 B.平行沟通 C.个别交谈 D.建立沟通网络
E.会议制度
10、下列那几项属于前馈控制的情况( )
A.瞄准靶心射击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企业根据现有产品的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E.根据虫情预报,农资公司作好农药储备。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2.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4.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5.目标实施过程中,

河南06年专升本管理学试题 答案

  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段学习考试
  管理学模拟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 )。
  A.决策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4.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5.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6.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7.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关键性 B.权变性 C.现实性
  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 )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 B.并行目标 C.次要目标
  10.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以内。
  A.4个 B.5个 C.6个
  11.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 )。
  A.定量分析法 B.时间序列法 C.专家调查法
  12.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1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14.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 ),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
  A、希望完成的目标 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
  C、 不予重视的目标
  15.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较为合适。
  A、4~8人 B、10~15人 C、15~20人
  16.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1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18.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 )的培训方法。
  A、职务轮换 B、临时职务 C、岗位学习
  19.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20.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
  A、不为法 B、转移法 C、缓冲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 )技能。
  A. 技术 B.人际 C.概念 D.组织 E.成果
  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与其它组织相比具有( )方面的优点。
  A.精确性 C.实际性 D.稳定性 E.可靠性
  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强度的主要有( )
  A.现有厂商 B.潜在竞争者 C.替代产品制造商 D.原材料供应商
  E.产品用户
  4、目标管理的特点体现在( )
  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B.强调自我控制
  C.促使权力下放 D.成果第一
  E.注重结果分析
  5、一般来说,越是组织的最高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决策。
  A.战略型的 B.非常规的 C.科学的 D.经验的 E.非肯定型的
  6、矩阵结构的弱点有( )
  A.稳定性较差 B.双重领导 C.适应性不强 D.灵活性不够
  E.结构简单
  7、主管人员培训的主要方法有( )
  A.理论培训 B.职务轮换 C.晋升 D.在副职上培训
  E.辅导、参观考察和集体研究会
  8、双因素理论包括( )
  A.保健因素与成长因素 B. 保健因素与目标因素 C.激励保健
  D. 保健因素 E.激励因素与工作因素
  9、沟通联络的方法有( )
  A.发布指示 B.平行沟通 C.个别交谈 D.建立沟通网络
  E.会议制度
  10、下列那几项属于前馈控制的情况( )
  A.瞄准靶心射击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企业根据现有产品的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E.根据虫情预报,农资公司作好农药储备。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2.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4.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5.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7.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8.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10.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在管理学中,如何理解组织的含义?
  3.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
  4.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有哪些?
  五.论述题(14分)
  试合理评价目标管理方法。
  六.案例分析(14分)
  保罗在1971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到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芝加哥办公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年后,他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遂在1983年指派他到纽约的郊区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工作最主要的是审计,这要求有关人员具有高程度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他主张工作人员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人员参与决策制定。对长期的目标和指标,每个人都很了解,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却是相当不明确的。
  办事处发展得很迅速。到1988年,专业人员达到了30名。保罗被认为是以为很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
  保罗在1989年初被提升为达拉斯的经营合伙人。他采取了帮助他在纽约工作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种富有进取心的管理方式。他马上更换了几乎全部的25名专业人员,并制定了短期的和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职员人数增加的相当快,为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40名专业人员。
  但在纽约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达拉斯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好的两个客户。保罗马上认识到办事处的人员过多了,因此决定解雇前一年刚招进来的12名员工,以减少开支。
  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因而仍继续采取他的策略。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又增雇了6名专业人员,以适应预期增加的工作量。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所以又重新缩减了员工队伍。在1991年夏天的那个“黑暗的星期二”, 13名专业人员被解雇了。
  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保罗的领导能力。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问题后将保罗调到新泽西的一个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问题: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2.这个案例更好地说明了领导的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为什么?
  3.保罗在纽约取得成功的策略,为什么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C;3.A;4.A;5.C;6.C;7.B;8.A;9.A;10.B;11.A;12.B;13.C; 14.B;15.A;16.A;17.B;18.B;19.B;20.B。
  二、多项选择题
  ABC 2、ADE 3、ABCDE 4、BC 5、ABD 6、AB 7、ABCDE 8、CD 9、ACDE
  10、BDE
  三.判断题
  1.结构 改为 部门
  2. 法国 改为 德国
  3. 对
  4. 科学技术 改为 工作
  5. 有力的领导控制 改为 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
  6. 科学性 改为 可行性
  7. 综合效益原则 改为 整体效用原则
  8.十五条 改为 八条
  9. 对
  10.分权式 改为 集权式
  四.简答题
  1.(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来理解。
  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也就是组织的框架体系。
  动态方面,指维护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企业必须根据组织的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并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 管理系统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以下类型:
  (1)专权命令式。即领导人极为专制,对下属缺乏信任,主要用恐吓和惩罚来激励下属,惯于由上而下地下达命令、传递信息,决策权高度集中。
  (2)温和命令式。即领导者允许下属反映意见和提出要求,允许下属一定的决策权但严加控制。
  (3)协商式。领导者对下属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允许下属参与管理的方式激励他们;注意倾听下属意见,重大决策由领导者裁决,具体事项则由下属安排或协商解决。
  (4)参与式。即主管领导对下属完全信赖,凡事听取下属意见并酌情采用;鼓励下属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工作;鼓励下属就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出决定或共同作出决定。
  4. 通常,解决组织冲突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回避。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当冲突微不足道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采取让双方暂时回避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当你需要对一个事情作出迅速的处理时,或当你的处理方式其他人赞成与否无关紧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的办法。在强制解决中,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
  (3)妥协。即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当冲突各方势均力敌时,或当希望就某一问题尽快取得解决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
  (4)树立更高目标。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作出一定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
  (5)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因此从结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五.论述题
  (本答案仅供参考,各要点应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
  试合理评价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
  (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六.案例分析
  (本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且能自圆其说即可)
  1.保罗的权力主要来自法定权力,部分来自自身影响力,譬如在能力、情感等方面。
  2.此案例说明了领导的权变理论。
  因为保罗同样的领导方式,随着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纽约和新泽西取得了成功,在达拉斯却失败了。
  3.保罗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大致有:
  (1)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未能让员工了解。
  (2)用人方面欠妥,人员更换频繁。
  (3)社会环境原因。譬如达拉斯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历年管理学基础试题

同求2015年高考真题和2019年公务员考试真题
→_→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
3.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4.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科学管理理论》
6.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8.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它由 (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C、目标、部门和关系
10、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A、 策略 B、 目标 C、政策
11、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
A、6%B、56%C、66%
12、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A、非正式组织B、非正式沟通C、正式沟通
1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较为合适。
A、4~8人B、10~15人 C、15~20人
14.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15.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
A.没有历史包袱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16.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1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18.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19、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
20.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领导。A、集权型 B、分权型 C、 均权型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判断正误并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3.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4.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6.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8.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10.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管理2.行为科学 3.集权与分权 4.控制 5.激励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与计算(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2.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若年度产品订单为4万件,试问单位可变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A 2、C 3、C 4、A 5、B 6、C 7、C 8、A 9、C 10、C 11、B 12、A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19、C 20、C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2.×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3.×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4.√
5.×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6.×结构 改为 部门 7.×法国 改为 德国
8.√ 9.√ 10.×分权式 改为 集权式
三、名词解释(20分)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4.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5.激励: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因事择人原则;量才使用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4.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
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3)适度治人的艺术。
五、 论述及计算(20分)
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10分)
决策者要作出正确的决策,除要掌握决策原则外,还必须遵循正确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应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所以,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首要环节。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序,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2)拟定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第一步是分析和研究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决策事物未来的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各种有利或不利条件,同决策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适量的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三步是将这些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分析对比,从中选择出若干个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进一步评估和抉择。由于所拟定的方案是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相互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存在着利于或不利于目标实现的因素,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是对众方案进行取长补短的重新组合,形成两个以上新的备选方案。
(3)评价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拟定以后,随之便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看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达到决策目标。评价的步骤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看备选方案是否满足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求,第二步是按希望完成的目标要求,对保留下来的方案进行评估。第三步是按方案在必须完成的目标和希望完成的方案进行评估中的满意程序,对各方案进行全面权衡,从中选择出最满意的方案。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组织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方案的选择方式,依决策事物的重要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重要的决策方案,首先要将方案印发给有关人员,准备意见;其次是召开会议,由专家小组报告方案评估过程和结论;最后是决策者集体进行充分的讨论,选择出满意的方案。
2.(10分)
根据Q=F/(P-V)
得出V=(QP-F)/Q=(40000×1200-1600000)/40000=1160(元)
所以,只有可变成本低于1160元时该公司才不会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