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科隆大教堂内部,科隆大教堂在哪里哪个国家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31 03:39:09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科隆大教堂是典型的什么艺术代表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它的建造始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仍修缮工程不断。
这座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杰作。哥特式建筑以其突破性的设计和建筑技术著称,其特点包括尖顶、高大的窗户、飞梁和精细的石雕。这种风格在12世纪起源于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
科隆大教堂的尖顶和细长的窗户都是哥特式的典型特征。其内部也有哥特式的典型特点,如高耸的拱柱和飞梁交织成的网络。教堂内的彩色玻璃窗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显著特点之一,阳光透过窗户,给教堂内部带来五彩斑斓的光线。
综上所述,科隆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充分体现了哥特式艺术的精神和技术特点,是哥特式艺术的典型代表。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还影响了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中世纪欧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教堂是基督教各流派举行礼拜、弥撒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它不仅是基督教信众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场所,更因它本身所体现的各式各样的建筑艺术而成为所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热门景点,甚至地标性建筑等。那么就让城市文化为你介绍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完美典范,德国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位于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

  科隆大教堂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但科隆大教堂是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

  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尖塔,仅次于乌尔姆大教堂。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

  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传说舒曼进入教堂后,即震摄于其气势,萌发了创作《莱茵交响曲》的想法。而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科隆大教堂还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合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科隆大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的特殊现象。而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是德国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这座教堂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仍修缮工程不断。它以其宏伟的外观和细致的建筑细节闻名于世,被认为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一。
教堂的整体造型高大宏伟,塔高157.3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86米,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它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尖塔,象征着天主教信仰的崇高和神圣。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十分精美,穹顶绘制有圣经故事,石柱上雕刻着各种图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宗教建筑,也是一座代表着人类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宝贵财富。

科隆大教堂在哪里哪个国家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
科隆大教堂(K?lner Dom)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科隆的天主教大教堂。它是科隆大主教的所在地和科隆大主教管区的所在地。它是德国天主教和哥特式建筑的著名古迹,并于1996年被宣布为世界遗产。它是德国访问量最大的地标,平均每天吸引20,000人。
大教堂高157 m(515 ft),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塔教堂,是仅次于Ulm Minster的欧洲第二高的教堂,也是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它是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并且有第二高的尖顶。带有两个巨大尖顶的塔使大教堂成为世界上任何教堂中最大的立面。
科隆大教堂修建过程:
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
据说,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直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际“高空作业”。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人极欲表现自己的强国地位,下定决心在原教堂基础上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教堂。到了1864年,科隆市发行彩票筹集资金直到1880年正式落成,科隆大教堂一层又一层地加高,一间又一间地加宽,形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呈“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
二战后期,大教堂受到了破坏。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的内部构造

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有资料说是10座),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5700个,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具中世纪晚期风格的唱诗台是德国最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各有一个预留给教皇和皇帝的座位。 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仍保存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从东方去朝拜初生耶稣的“东方三圣王”的尸骨,被放在一个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坛上。这里还有最古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一些珍贵文物现保存在—个金神龛内,此金神龛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在教堂祭坛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唱诗班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科隆大教堂由两座孪生的连体高塔组成,整个教堂是灰褐色的,左塔(北塔)有半截呈银白色,在夕阳的照耀下,一个鲜亮白净,一个灰头土脸,显得泾渭分明。原来,科隆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德国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泛酸的空气侵蚀着教堂的每一块石头,大教堂建成仅160多年,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腐蚀,双塔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黑褐色。当地文物部门为恢复教堂原来的建筑风貌,用莱茵河的水给157米高的双塔“洗澡”。尽管不能恢复原来的光亮、明丽,但毕竟比原来清新了许多。后来市议会知道了,决定保留双塔被污染了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大教堂的“阴阳脸”,促使科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消除和减少污染,保护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如: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严禁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进入市区;搬迁市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正式成立“环境保护区”……特别超前的是,在上世纪中叶,他们就提出了“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生活”的口号,成为“倡导低碳、防止气候变暖”的践行者。

科隆大教堂体现什么数学知识

平面几何学。根据查询土木工程网显示,科隆大教堂内部设计包括对称的线条和几何图形,以形成美丽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世界第三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简介

  科隆大教堂(K 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
  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
  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第一座基督教堂建于公元320年,当时的洗礼盆在今天的大教堂内还可以看到。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C(I)(II)(IV),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Cologne)市如今,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氛。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它以轻盈、雅致着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

  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摄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它本身既是一个传奇,也是艺术史上非常出众的题材;爬上509级的阶梯登上教堂的钟塔,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莱茵河的水色与科隆瑰丽的市容。

  同时,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教堂之一。

  塔高:157.3米(相当于现代建筑的45层楼高〔若以3.5米为1层楼来计算〕,在1880年代乃是全世界最高之建筑物,目前名列世界第3高之教堂)大厅高度:42米,纵长:144.58米,横宽:86.25米,面积:7914平方米,地基:罗马式十字架型,形式:哥德式教堂

  【结束语】科隆大教堂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专家学者们至今也没有找到当时建筑的计算公式,所以那些精美一的建筑构件仍是个迷。更添加了它的神秘感。登上高层,俯视市区,科隆市的美景一览无余。它巍峨宏伟壮观令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世界三大哥特式建筑是哪三个

1、巴黎圣母院
说到巴黎圣母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代表,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从外观上来看,巴黎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极具哥特式的特点,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具有跨时代的建筑韵味。
2、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科隆乃至德国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高达150多米。从外观上来看,科隆大教堂高耸入天,规模浩大,进入教堂内部更觉得自我的渺小。教堂内部五彩斑斓的琉璃窗装饰出基督徒们的信仰,科隆大教堂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
3、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的天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米兰的主教座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米兰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从外观上来看,米兰大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的大理石建筑,有“大理石山”之称。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像多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6000多座,3159座位于建筑外部,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雕像的主题多为圣经故事等宗教题材。

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及特点?


  近年来,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无论是在服饰、装饰装修等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哥特式风格元素。下面是我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一、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
  哥特式建筑,又叫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12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哥特式建筑风格特点

  1、哥特式建筑风格外形特点: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尖塔、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这是哥特式建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其描绘的具体手法有:尖形拱门、尖塔高耸、、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大窗户及花窗玻璃等,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其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
  尖肋拱顶: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是哥特式建筑最大的特点。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且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飞扶壁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十字平面:同样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内部扩大了祭坛的面积。上图左为德国科隆大教堂,又在十字平面基础上设计成独特的五进建筑,它被认为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
  花窗玻璃: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也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
  束柱:哥特式建筑的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而是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出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巨集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在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晚期,人们已迫不及待地需要摆脱教皇的控制。象征神权的哥特式建筑逐渐被摈弃,取而代之以恢弘简洁、效仿古罗马风格的文艺复兴建筑和自由奢华的巴洛克建筑。但哥特式大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20世纪还掀起过哥特复兴运动,影响了一大批教会与大学建筑。
  2、哥特式建筑风格室内装修特点:哥特式建筑风格内部装修重在装饰效果,其突出效果便是豪华大气,木质门框,经典壁画,白色的室内装修,淡雅的皮质沙发,柔软的羊毛地毯,客厅与餐厅完美融合,既节省了空间,也极具时尚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