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校训十六字谁写的,清华校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9 22:39:36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大学校训十六字谁写的


清华大学前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后八字校训“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由陈寅恪先生提出的。
有史料为证的是:民国三年冬 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引了《周易》里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逐步演变成清华校训。“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陈寅恪先生在1927年王国维投颐和园昆明湖后为王国维纪念碑写的碑文中的几个字。和梁启超的演讲两者本无关联,又相距近15年,似无可能被揉在一起成为校训。
两岸清华同样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梁启超对清华情有独钟,将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华学校念书,二人都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家。同时,梁启超本人十分关注清华的办学和学子的成长。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学子的文化植根,曾说过:“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他欣赏清华学堂章程所述的“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年11月他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

著名的清华校训出自()二卦《象辞》

著名的清华校训出自《易经》二卦《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的内容,用于激励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16字校训内容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校园面积460.19公顷,建筑面积303.32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65.87万册;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
清华大学有教职工16270人,在校生59270人,其中本科生16320人,硕士生22423,博士生20527,港澳台侨学生1001人。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是谁提出来的(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谁写的)

1.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至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2.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3.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4.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
5.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6.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是谁写的_写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大学校训是广大师生所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所承载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和 文化 底蕴,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堪称大学的精髓和灵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以及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谁写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是清华校训的来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的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自强不息,清华人的思想精髓,它也鼓励着成千上万的清华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清华的祖辈就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有了清华的今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的厚实承载着万物,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也得效仿大地的宽厚,使自己拥有胸怀宽广、品德高尚的阴柔品质。“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样阴阳共济,刚柔并存,才是完善的人性。清华人就是凭着这2句话,自强不息,祖祖辈辈的清华人有了这两句的鼓励,才有了今天的清华。
  有所谓,有所作为;清华的学生教师,都会像校训说的一样;我相信清华的明天会更好。
  清华大学的校训的作者: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儒家经典《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同时期产生的校徽中也已有此八字。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缘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
  接着,梁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清华大学校训背后的 故事 :   2010年5月,时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对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校长陈力俊说:“大学有三宝:校训、校友和校园。两岸清华的校训相同,海外校友会是一家。”“两岸还没统一,但海峡两岸清华校友会早就统一了。”顾秉林的风趣讲话得到了陈力俊的认同,海峡两岸的清华同根同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被传为佳话。
  两岸清华同样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梁启超对清华情有独钟,将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华学校念书,二人都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家。同时,梁启超本人十分关注清华的办学和学子的成长。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学子的文化植根,曾说过:“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他欣赏清华学堂章程所述的“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 教育 之方针”。1914年11月他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清华精神文化的支柱与灵魂。清华老学长钱耕森教授解读清华校训时提到,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认为清华校训是世界所有大学最好的校训,而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则认为,清华校训的内涵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曾指出:“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对不同意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强不息是对生命的体会,人的生命就是努力前进、奋发向上。”“我认为这两种思想:坚强的意志、宽容的态度在中国文化里面起了主导作用,是一种健康的正确的思想。在历史上,当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时,一定是反抗而绝不是屈服,它有一种坚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中国文化的又一特点是比较宽容、博大,像____、伊斯兰教进入中国都被中国文化所接纳。”张岱年自身便是践行这一精神的典范。他以“直道而行”的理念追求真理,刚正不阿,同时,继承与发扬了清华国学院“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和“兼和”哲学观——“最高的价值准则曰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云兼和,古代谓之曰和,亦曰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这里“兼和”“日新”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张岱年的哲学观影响了清华文科恢复发展理念“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形成。
  清华学堂是一所美国为了“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而开办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周诒春校长指出:“清华之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当奋发有为,力戒虚骄自大、贪安好逸;当群策群力,同声同气,以拯救国家。”在他主持下,清华开启了办独立大学之路。1925年清华成立了大学部和国学院,1928年按照“以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而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为宗旨”,在罗家伦校长主持下完成了改为大学的任务。在此进程中,清华人一方面为教育独立、学术独立而奋斗不息,另一方面,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襟怀,广纳一切文化之精华,使“会通”成为一些学者所称的“清华学派”的特色,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时代发展,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不断升华着精神境界,演进着雪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为国家为人类文明创造着骄人业绩。截至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从这里走出了465位院士、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的14位。由国际著名专家对清华部分学科的评估得出结论:清华本科生培养质量与世界顶尖大学相比毫不逊色;清华是国家向创新型转型的重要基地,主持建成了世界最先进的固有安全性核供热堆,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世界大学领先奖”,人脸识别获得国际最佳成就奖,脑机接口系统全球领先,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夺冠,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获“全球IPV6先锋”奖走到美国前面,生物生命学科两次获得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集成了多学科成果的集装箱检测系统,超过发达国家并占领世界主要市场份额;由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中科院物理所联合攻关,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称赞其是诺贝尔奖级的成绩,它的成功与中国的科研体制和人文精神传统密切相关。他们自己认为是拼命精神的胜利,是团队协作精神的胜利……
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相关 文章 :
1. 清华大学导游词
2. 清华学生的学习方法
3. 清华校长校庆讲话
4. 清华大学励志文章
5. 清华校长在开学典礼的讲话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谁说的?

梅贻琦说的。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整句话的意思是优秀的大学在于它有杰出的教师,而不是有多么豪华的建筑。
梅贻琦,字月涵,为梅曾臣长子。自1914年由美国吴士脱大学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
扩展资料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他的学生曾作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
梅贻琦受到清华师生校友很高的评价:“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梅贻琦是清华永远的校长”。
陈岱荪:梅贻琦一直是清华的教授,从感情上和对教育的基本观点上说,他和广大教师们是一致的。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学校大事率多征求教师意见,这也和的谦逊的性格有关。……保留清华这块净土这是他和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望。
陈寅恪: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张静愚:凡是和梅校长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他都不肯轻易发言,甚至与友好或知己相处,也是慎于发言。但当某种场合,势非有他发言不可,则又能款款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贻琦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哪部书?

<<易经>>一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出自老子的: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
。梁启超题的。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梁启超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他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担负起历史重任。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两句成语。前者代表刚健、勤奋、积极向上、更高更远更强的奋斗精神;后者则代表柔顺、承载、包容涵养、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是武,厚德载物是文;自强不息是阳,厚德载物是阴;自强不息是追求理想的方式,厚德载物是实际执行的原则;自强不息代表着天道和父亲的品质,厚德载物则是地道与母亲的美德。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谁题的?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是谁?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梁启超题的。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是唐国安、周诒春、张煜全、金邦正、曹云祥、温应星、罗家伦、吴南轩、梅贻琦、蒋南翔、高景德、张孝文、王大中、顾秉林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出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所作题为“君子” 的演讲内容。
顾秉林 校长 2003.4 - 至今 王大中 校长 1994.1 - 2003.4张孝文 校长 1988.10- 1994.1 高景德 校长 1983.5 - 1988.10
蒋南翔 校长 1952.11- 1966.6 国立清华大学 1946.10 - 1948.12 梅贻琦 校长 1946.10- 1948.1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3 - 1946.5
(北大清华南开组合) 梅贻琦 常务会主席 1938.5 - 1946.5
清华校长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10- 1938.2
(北大清华南开组合) 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
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
国立清华大学 1928.8 - 1937.8 梅贻琦 校长 1931.12- 1937.8
吴南轩 校长 1931.4 - 1931.6
罗家伦 校长 1928.8 - 1930.5
清华学校 1912.10 - 1928.8 温应星 校长 1928.4 - 1928.6
曹云祥 校长 1922.4 - 1927.12
金邦正 校长 1920.9 - 1921.10
张煜全 校长 1918.7 - 1920.1
周诒春 校长 1913.10- 1918.1
唐国安 校长 1912.10- 1913.8
清华学堂 1911.4 - 1912.10 唐国安 监督 1912.4 - 1912.10
周自齐 监督 1911.2 - 1912.4

清华校训

? ? 哈佛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这就是哈佛的精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佛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早稻田大学则是: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我们国家的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出自《周易》,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对于国学,现在真的很有兴趣接触一些,想上学时,遇到古文就想睡觉,真是错过了很多经典!今天看《经典永流传》,我很喜欢的歌手李健演唱了他作词作曲的《君子行》,就是根据他母校的校训写的,我才去查了查清华的校训,最初清华的校训是十六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前八个字是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演讲而名闻天下,遂成校训;而后八个字则是出自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文:“...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为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后来只剩下了前八个字,之所以被斩断,据说是有人不喜欢,甚至惧怕“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不过也无从查起,那就只说这前八个字吧。

听康震解释《周易》和这两句话是这样说的:《周易》探究自然天道,洞见世事人情,对于我们探究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渊源,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刚健有为,海纳百川的气质和个性,都在这两句话中间,具体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道的自然运行,它的性质不是软弱的,而是刚健的,前行的,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观念,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生命观念,所以这几千年的文明才生生不息,从来不断绝,而后一句是说,不仅要不断地前行,还要夯实基础,你要拥有大地一样的胸怀,你才能够天行健,自强不息,这两句话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这两句话把中国人的性格,中华民族的精神阐释地非常到位。

我的感觉是如果把这两句话回归到我们个人,也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自己能够每天努力地前行,哪怕进步一点点,也不停歇地一直向前,我们的人生也会一直在进步中,在丰富中,在人生之路上也会一路向前,经过努力我们也许会获得一点儿小成绩,我们如何守住自己的成绩,并不断向前呢?是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品德品质的,要有足够的容人之量,我们才有精力继续努力前进,否则精力和时间就都要浪费在默“守”上了,而最好的“守”其实是进攻,也就是让自己的脚步始终向前!也许会累,但是永远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