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谁知道帕森斯是谁?
- 2、简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 3、帕森斯名词的解释
- 4、被誉为职业辅导之父的是
- 5、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 6、帕森斯的特质理论有什么用处?
- 7、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三原则
- 8、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理论主要包括
- 9、帕森斯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
- 10、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三原则
谁知道帕森斯是谁?
帕森斯(Chandler Parsons),1988年10月25日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森伯瑞(Casselberry,Floridan),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大前锋,现为自由球员。
钱德勒·帕森斯于2011年通过选秀进入NBA,先后效力于火箭、小牛、灰熊和老鹰等球队,新秀赛季入选最佳新秀阵容第二阵容。
钱德勒·帕森斯拥有很高篮球智商,身手全面,跑动积极,善于利用掩护,具有纯射手的打击能力,投篮技巧娴熟。控球能力稳定,有时可以客串球队的控卫。防守积极,能防守大多数2、3号位的球员,也可以在打小球大前锋的时候去防守对方的4号位球员,拼抢凶狠,从不畏惧身体对抗。 (NBA中国官网评)
帕森斯有身高,能进攻,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防守上。 (火箭主帅麦克海尔评)
帕森斯是一名优秀的年轻球员,相信他会有光明的前途。 (NBA超级巨星科比评)
钱德勒·帕森斯属于体型出众的运动型前锋,能够控球突破;接球投值得信赖,但不是天生的射手,罚球也不够准;防守勤恳扎实,需要更加强壮。 (新浪体育评)
简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简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是一种在职业规划和职业咨询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能力和兴趣,而这些个人特质与特定的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匹配关系。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找到这个职业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和职业的要求。
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并非随意或偶然的行为,而是需要基于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他提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步骤,这些步骤构成了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
了解自己是第一步。帕森斯强调,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等特点。这些个人特质不仅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影响我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通过心理测试、自我反思、他人反馈等方式,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特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职业。帕森斯认为,每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包括技能、知识、态度等方面。通过职业探索,例如实习、工作影子、网络信息等,我们可以获取各种职业的信息,了解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帕森斯强调人职匹配的重要性。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两者进行匹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这种匹配不仅要求我们的个人特质与职业要求相符,也要求我们对职业的期望和现实相符。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发展历史:
1、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和外来移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然而,他们往往缺乏职业技能和经验,导致就业难、职场不适应等问题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帕森斯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旨在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和人格特点,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高就业成功率和职场满意度。
2、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最初是基于心理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求职者的智力、能力、兴趣等因素,将其与不同职业的要求进行比较,寻找最佳的职业匹配。帕森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能力和兴趣,而不同的职业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因此,通过将个人能力与职业要求进行匹配,可以达到最佳的职业选择效果。
3、随着职业指导和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职业能力和兴趣并不是唯一的匹配因素,人格特点、价值观、工作经验等因素也对职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人职匹配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渐扩展到这些方面,形成了更加综合和全面的职业指导体系。
4、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已经成为职业指导领域的基本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职业咨询、招聘、培训等方面。通过职业测评、职业规划等手段,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和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实现个人和职业的双赢。同时,这一理论也为企业的招聘和人才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帕森斯名词的解释
帕森斯名词解释是一种社会学理论框架,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帕森斯于1950年代提出。该理论框架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成为传统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帕森斯名词解释理论框架通过分析社会中个体行为的内在意义,解释个人和集体行为的原因和意义。该理论提倡将社会现象看作是相互交织的行动和符号交流,其中个人行动和符号交流不仅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紧密,而且会被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帕森斯名词解释理论框架中,社会被看作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结构,这个结构内部互相依存,构成完整的社会系统。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要实现功能和维持秩序,必须通过规范和价值体系进行约束与控制,以引导个人行动和发挥其作用。
此外,帕森斯名词解释理论框架倡导了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社会系统不同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来探究社会整体的行为和意义。这种方法不断推动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研究。
总之,帕森斯名词解释理论框架对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被誉为职业辅导之父的是
被誉为职业辅导之父的是帕森斯。
帕森斯,1854年6月13日生于伦敦,1931年 2月11日逝世于牙买加的金斯顿。帕森斯毕业于剑桥大学,并取得数学荣誉学位。
曾任英国供电和工程公司的指导。189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05~1906年任航海工程师协会主席。1919~1920年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877年,帕森斯根据水轮机原理,开始设计汽轮机。他利用高压蒸汽流沿轴向通过一系列透平叶片,使叶片高速旋转而将动能转化为机械功的原理,研制成多级反动式汽轮机,与他制造的高速发电机配套。
并于1884年取得轴流式多级反动式汽轮机的专利权。他在汽轮机中采用浮动轴承和螺旋泵供润滑油。他的汽轮机发电机组转速高达18000转/分,电压100伏,功率为 7.5千瓦,使蒸汽动力和发电设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88年为纽卡斯尔发电站制成可用于发电75千瓦的汽轮机。1891年他在汽轮机上装置凝汽器,大大提高了汽轮机的热效率,降低了燃料消耗率。
1894年成立帕森斯航海用蒸汽涡轮公司。他制造的发电1500千瓦的汽轮机发电机组驱动的“透平尼亚”号战舰,在1897年举行的战舰比赛中。
以创纪录的34.5节/时(约64公里/时)速度和良好的机动性,取得优胜,引起很大震动,从而开创了用汽轮机推进船舶的新时期。帕森斯于1910年又研制成齿轮减速器。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
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所谓“特质”:就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
所谓“因素”:则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特性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
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理论
理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同时也有辩论是非、争论和讲理的意思。
帕森斯的特质理论有什么用处?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特质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和人格,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进行评量或评价。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因素是指在工作中要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资格,可以通过工作的分析了解到。
特质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其理论前提是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有的特性,他们是可以客观而有效地进行测量的。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因素,不同职业需要具备不同特性的人员;选择一种职业是一个相当易行的过程,而且人职匹配是可能的;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得愈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综合评价
特质因素理论讲究科学理性,符合逻辑推理的方法,指导方法十分具体,便于学习和操作。特质因素理论也注重职业资料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必须对职业有正确的态度与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它所提出的对个人提供有关职业资料服务,的确能增进职业指导的功能。
但是,特质因素理论将个人与工作进行匹配,其前提是个人的特质和工作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这两者都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从发展的观点看,特质因素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次,特质因素理论注重心理测试工具的使用,这一点也招到了很大质疑。因为心理测试工具本身存在信度与效度的问题。此外,它强调理性的适配,而忽略了情感在决策中的影响作用。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三原则
三个原则:第一,特质是可测量的。第二,人类行为可以通过特质来预测。第三,特质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用来描述和区分个体之间的差异。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五个维度: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外向性。开放性指的是对新观点和经验的接受程度,宜人性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同情心,尽责性指的是个体的自我控制和目标实现能力,神经质指的是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指的是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积极性和自信程度。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应用广泛,尤其在招聘和职业咨询方面。通过测量个人的人格特质,雇主可以预测员工在不同职位中的表现,并确定最适合他们的职业领域。此外,该理论还被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为心理治疗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为解释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测量和分析人格特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理论主要包括
帕森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人都有职业选择的机会,而职业选择的焦点就是人与职业相匹配,即寻找与自己特性相一致的机会。由此,他提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 (1)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 (2)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 (3)平衡上述两个因素,即在了解个人特征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适合个人特点并且能够获得的职业。注重个人特征差异和职业信息的搜索和利用是该理论的基本特点,实现人职匹配是该理论的核心。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
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根据查询百度题库试题显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有。A.行动者,B.目的,C.情境,D.规范,E.概念,正确答案是:ABCD,所以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有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1902年12月13日——1979年5月8日),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者,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统整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家,20世纪中期颇负盛名的结构功能论典范之代表人物。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宏大的社会理论,后期开始探讨从宏观转向较微观层面的理论方向,对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三原则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三原则如下:原则一:了解自我。即对自我进行探索,包括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资源、优势、劣势等。原则二:了解工作。了解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知识经验、工作环境、薪酬、晋升机会及发展前途等。原则三:匹配。将上述两类资料进行综合并找出与个人特质匹配的职业。帕森斯认为个人选择职业的关键就在于个人的特质要与特定职业的要求相匹配,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更加适应职业,并使个人和用人单位同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