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归硕士研究生招聘会,海归硕士在国内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国内真的不认可海归学历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3 00:02:12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国内有专门面向留学生的招聘会吗?

留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回国就业比例越来越高,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求职困扰
“国内就业环境不了解”
“面试技巧无人传授”
“薪资结构没概念”
“线上招聘效率低”
“行业前景不明朗”
……
以上种种问题普遍存在,大家通常都是直接找身边的朋友求助,或者自己上网找资料,不但耗费时间,而且了解不够全面。因此,海归们迫切地需要一场「专属」招聘会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
「JOBS海归」专为留学生打造的招聘专场将于四月起,逐渐覆盖多个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有机会在现场收获满意的offer,获取意想不到的人脉,偶遇志同道合的校友。
除此之外,「JOBS海归」还会同期举办职业规划论坛,触发你的职业规划理想,现场将有资深HR帮您解答求职疑虑,提升求职技巧,拨开行业迷雾。
「JOBS海归」第十三届海归人才专场招聘会,一站式解决海归人才的求职苦恼!
深圳5月14日
北京5月21日
上海5月29日
「JOBS海归」专场招聘会(简称“海归招聘会”)是专为海外归国人才开设的,打造以百强企业领军招聘,定制邀请海归菁英,做到为海归菁英打造求职培训、创造求职岗位一站服务,为企业提供高端海归菁英。提升入职效率,为企业与海归菁英建立一座价值互通桥梁。
进驻企业主要涵盖金融、教育、汽车工业、文化传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生物医疗等热门领域,其中不乏腾讯、华为、德勤、Michael Page、沃尔玛、恒大、华润、比亚迪等知名大厂。
「JOBS海归」不仅能给留学生们一个与名企HR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在各个国家的留学生社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校友。
2022年第十三届海归人才招聘会正在报名中,报名方式:
可通过“我是海归”APP或者微信搜索“我是海归App活动版”小程序参与报名,也可以关注「JOBS海归」公众号查看更多招聘会的信息哦。
欢迎从世界各地归国的留学生们参加,带着在海外院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参加这场属于留学生自己的“春招”,这是一场属于海归人才与企业的交流盛会。

海外研究生毕业后能参加校招吗?怎么参加?

可以的,海外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回国参加校招。通常情况下,国内秋招主要有线上、线下两种参与途径。
线下包括企业到各个高校举办的招聘会,或是由各地方有关部门牵头举办的“留学生专场招聘会”等形式。线上主要是留学生登录各企业官网提交简介和相关讯息即可。
一般留学生获取相关招聘信息,主要有3种途径:
1、校园官方就业信息平台
高校都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相应的也会有配套的网站、账号等,会不定时为学生推送与就业相关的讯息,包括举办宣讲会、双选会,发布各大企业招聘讯息。
2、企业招聘讯息平台
国内不少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同时也会在各大平台上注册官方账号。有意向的同学可以登录企业官网搜索招聘讯息,或是关注官方账号推送的招聘动态。
3、国家、各地政府机构等搭建的招聘网站
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关注度很高,对留学生归国求职也是有很多扶持政策。留学生想要了解由各地政府牵头举办的“留学生专场招聘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这些网站,例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211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

211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内容如下:
3月1日报道,近日,上海举行多场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线下招聘会,某博主在参加完招聘会后,发布视频吐槽招聘会平均薪资5500元,该视频收到了网友不同观点的讨论,有网友认为“虾米”眼高手低,也有网友为他加油打气。
他说,自己是一名211大学文科硕士,今年6月搭仔卜即将毕业,现知穗场文科岗位少,给的薪资不符合预期,当天准备了5份简历,最后一份都没发出去。现场总计提供招聘岗位超过2.5万个,其中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的“雏鹰起飞”岗位超过1.5万个,月薪过万岗位超过3200个。
就业的“高质量”包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认为,就业的“高质量”,包括求职人数与职位需求数量相协调、就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匹配度销迹较高、个人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与用人单位的人工成本在合理区间等因素。“对求职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能够为用人单位贡献什么、贡献多少。
脱离贡献一味追求高薪,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势必会失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有所用,用有所学,所学纤斗敏知识、技能和能力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创造出社会价值,毁枝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戚握就业。”

研究生毕业有招聘会吗

研究生毕业有招聘会,一般时间为毕业前一年的秋季和毕业当年的春季。
校园招聘的时间一般9月中旬就开始启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11月和次年的3-4月。虽然国家对招聘毕业生的启动时间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属于硬性要求。
9月初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年开始后,出于招揽优质人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都在越来越早地进入校园,通过校园宣讲会的形式提前介入到校园招聘活动中。
校招的注意事项:
1、一定不要在对岗位要求和职责一无所知的前提下,看个岗位名称就把简历投了,这样的话多半过不了简历筛选关,即便过了也很难通过面试。
2、一定不要海投,要根据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有重点地呈现自己的简历,甚至在简历里面的文案内容都要个性化填写;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一定要结合着岗位的要求和职责来谈重点,不要千篇一律重复简历上的内容,你的实习实践,或者你的项目,可能都是加分项,请根据岗位要求自己提前准备。
3、宣讲会要认真听,不少公司举办的很多活动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宣讲会,而是更加精准甚至带有辅导性质的面试沟通会,会告诉你一些面试的注意事项和应聘的安排,甚至包括一些面试题、笔试题,所以能参加一定要参加,参加了一定要认真听,当然了,参不参加不会成为简历筛选的标准。
4、不要玻璃心,不要电话、短信、微信追着HR问“我觉得我很优秀啊,为什么会被淘汰?”优秀往往不是自己说说,也不是简单的自己觉得,更何况企业选人选的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反言之,如果自己没有通过筛选,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可能是更大的问题。
5、跟HR或面试官初次沟通(电话/短信/邮件/微信/视频)或者反馈问题,一定不要上来就讲问题,而是要自报家门(我是谁,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哪年毕业,把这些基本信息点串联起来即可),这样HR才能试着去帮你解决或者解释问题,这是求职最起码的体谅与观照,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踏上职场的表现。

最近几天上海哪里有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主要是招集装箱卡车司机等物流行业的】

我的QQ214576353,加我我给你介绍~~~~~~
2009年2月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人才招聘会
【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人才门户 更新时间: 2009-03-01 】 【来源:】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招聘会
时间:2月7日14日21日28日(周六)
地址: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漕宝路80号)室内场馆
交通:公交720、721、725、755、763、703、704、703B、704B、754、764、89、沪淞线、沪莘线、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漕宝路站)等均可到达
09年2月28日浦东招聘会浦东新区春季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
一、时 间: 2月28日 (星期六) 9:00 -14:00
二、地 点:上海浦东展览馆(浦东新区合欢路201号,近迎春路)
“猎英荟”-浦东新区2009第一届高级人才面试会
一、时间:2月22日 (星期日) 9:00 -15:00
二、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人才市场(张杨路1996号,近苗圃路口)
三、人才要求:入场应聘者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1条: A、专科毕业,工作年限满5年者;B、本科毕业,工作年限满3年者;C、硕士毕业,工作年限满1年者;

酒店、餐饮、服务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一、时间: 2月15日(星期日) 9:00 -15:00
二、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人才市场(张杨路1996号,近苗圃路口)
2月5日 星期四 9:00 -12:00 周四固定人才市场(综合类)
2月7日 星期六 9:00 -15:00 浦东新区综合人才招聘会
2月8日 星期日 9:00 -15:00 机械模具行业专场招聘会
2月11日 星期三 9:00 -12:00 市场营销类人才专场招聘会
2月12日 星期四 9:00 -12:00 周四固定人才市场(综合类)
2月14日 星期六 9:00 -15:00 浦东新区综合人才招聘会
2月15日 星期日 9:00 -15:00 酒店、餐饮、服务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2月18日 星期三 9:00 -12:00 市场营销类人才专场招聘会
2月19日 星期四 9:00 -12:00 周四固定人才市场(综合类)
2月21日 星期六 9:00 -15:00 浦东新区综合人才招聘会
2月22日 星期日 9:00 -15:00 “猎英荟”-高级人才面试会
2月25日 星期三 9:00 -12:00 市场营销类人才专场招聘会
2月26日 星期四 9:00 -12:00 周四固定人才市场(综合类)
2月28日 星期六 9:00 -15:00 精英汇-日语人才专场面试会
3月1日 星期日 9:00 -15:00 机械模具行业专场招聘会
二、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人才市场(张杨路1996号,近苗圃路口)
2009年2月14日上海展览中心新年首场大型招聘会
地 点: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号,南京西路1336号)
交通:15、20、21、24、37、41、48、49、57、104、127、548、921、925、936、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等可达
本文来自于: 天天招聘会(www.365zph.com) 详细地址:http://www.365zph.com/content/view/2351/34/

09年2月新春上海市中山西路现场招聘会
中山西路人才市场是沪上最早的固定人才市场,由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人力资源相关配套服务全面,每周六举办综合人才招聘会,每周二、四举办招聘专场。
地 点:中山西路620号(近天山路)
交 通:71、69、224、829、909、856、57、519、825、73、941、814、地铁2号线娄山关路站,轻轨3、4号线延安路站
时 间(每场招聘会举办时间9:00--14:00):
2月17日 机械/模具/计算机/航运/物流/纺织/化工/金融投资类专场

研究生秋招什么时候开始

研究生秋招的具体时间通常会因地区、学校以及行业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研究生秋招的开始时间可以参考以下时间范围:
招聘信息发布:通常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初之间,各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始发布研究生秋季招聘信息,包括岗位需求、招聘流程等详细信息。
简历投递:研究生需要根据招聘信息的要求,准备好个人简历,并按照招聘单位的要求进行投递。一般在9月初至9月中旬之间进行简历投递。
笔试和面试:一些企业和高校可能会在简历筛选后进行笔试环节,进一步筛选合适的候选人。面试环节通常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之间进行,包括宣讲会、个人面试等形式。
录用结果和签约:在面试结束后,企业或高校会对候选人进行评估,并发送录用通知书。成功获得录用的研究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接受聘用,并与招聘单位进行签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实际的研究生秋招时间可能因地区、行业、高校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建议研究生密切关注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招聘信息,及时了解最新的秋招时间和流程。同时,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面试技巧等,以增加在秋招中的竞争力。
研究生秋招什么时候开始介绍如下:
秋招一般从6月就开始了,6月到8月是秋招的提前批,部分企业会提前开始,称为提前批。9月到11月是秋招的正式批,通常有校园宣讲会、招聘会,这个时间段也是秋招的高峰阶段。10月到12月一般是面试和拿offer。
秋招是规模最大、参与企业最多、招聘数量最多的校园招聘。基本面向于国内9月份要上大三、大四和研三的在读学生。一般在每年7月,企业就会陆陆续续开始,11月左右结束。
在秋招时间段里,大多数企业都会去校园开展线下宣讲会,也会有线上招聘会,这时候就需要时刻留意心仪公司官网、求职网站与公众号的信息。在网上填报了个人信息,申请心仪岗位(通常是在公司官网里的招聘通道申请),简历通过筛选即可进入下一轮的笔试环节。
一般每年的10月到12月是笔试与面试的时间,笔试与面试通过后,便可等待企业发放offer,然后签约便可正式入职。
参加秋招需要准备:
拍一张正式的证件照,干净整洁。
做一份简历,这是和HR最重要的交流渠道。
需要留意心仪公司的招聘信息,简历投得越早越好。
投一份不够,要广撒网,选择多一定没错,到时候宁愿纠结也好过恐慌无助。
至于投完简历之后的事,就是等通知,等面试,后面就是技巧学习时间。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在暑期内完成大三下学期要求的实习,时间很挤。学校要求的实习是学分上的要求,虽然一定要做,但是重要性比秋招低。

海归硕士在国内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国内真的不认可海归学历吗?

因为工作岗位本身就很多,而且他们作为硕士毕业生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就看他们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如果工作不是特别的挑的话,我那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甚至可以说随便挑。因为正常的工作都是通过求职面试考核等各个方面来进行的,只要自己能够达到合适的水准,就可以很轻松地入职,这个部分你是哪里来的,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工作。
从前的海归是非常稀少的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国内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也基本告别了对于国外技术的盲目崇拜,开始脚踏实地的提升自己。从前的海归是非常稀少的,他们普遍非常优秀,能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入国内,很多公司也愿意吸引海归为公司增添新鲜血液,促进公司发展。很多人就因此花钱去国外学习两年拿个学历,为的是能在回国后受到特殊的优待。
但是这样的情况不断出现,也让广大公司的关注重点从学历转到了能力。很多人出国求学选择的都是国外的名校,经过名校的洗礼,能力出众的留学生会奖学金等来自学校的肯定,同时也会获得来自著名国际公司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有国外的工作经验,留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都会比学生时代有明显的提升,这样的海归回国后基本不愁工作。
公平的时代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最公平的时代,也是最不公平的时代。它给予不同行业的人相同的尊重,也允许不同学历的人通过努力和勤劳获得满意的回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学历高的人所获得的回报或者说是资源都是更大的。
对于程序员来说,学历上的“差别”可能相对其他行业没有那么明显,因为我们是一群信奉“技术至上”的人,遵循“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但哪怕如此,学历也成为了很多优秀企业的敲门砖。
一个优秀的人必须意识到,你不能以考上大学或者考上硕士作为自己达标的标准。你还是要以相对于最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为标准,这是永恒的标准。当学校把标准放低的时候,你不能把自己的标准放低。因为最优秀的那些人,永远都不缺好工作。
国内还是很认可硕士的学历的。毕竟作为拥有硕士学历的人群,不管是在哪里获得到的,他们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作。因为工作岗位本身就很多,而且他们作为硕士毕业生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就看他们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如果工作不是特别的挑的话,我那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甚至可以说随便挑。因为正常的工作都是通过求职面试考核等各个方面来进行的,只要自己能够达到合适的水准,就可以很轻松地入职,这个部分你是哪里来的,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工作。
而且找工作也没有必要过于挑剔。既然是作为第1份工作就应该要有一种尝试的心态,只要是在自己所学的领域范围内,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从学校回去建立也能找到相关的岗位,甚至是详细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过去就可以从面试官那里获得详细的准入信息,这个到底能否进入公司入职他们都是可以给出很准确的答复的。
而且作为面试官。他们对于刚毕业的学生也是会很详细的告知一件事情,因为他们都是从学生这个时代过来的,都会想办法给他们最详细的帮助,而且能够给他们最好的职业,只要是有人对他们进行咨询,那么他们就会准确告知是否可以在这个公司入职,并且能够告诉他们去哪个公司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总结而且作为公司来说,能够招聘到硕士学历的工作人员,而且公司的很多员工那也是不分学校的也是部分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在公司里面最重要的还是价值,也就是说能够给公司创造足够多的收入,其他方面的事情也都变了,不是很重要了。
海归硕士,按理说这学历已经很光鲜了,然而回国一个月面了很多互联网大厂,却没有拿到一个offer,这着实让人有些难堪,于是吐槽称是国内现在不认可海归学历了吗?毕业之前也在微软实习过,按理说能力不成问题,但就是不知道为何面不上。面对这名海归硕士的吐槽,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友纷纷议论起来。
对于这名海归硕士的遭遇,有网友认为应该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态度或者要求太高的缘故:是不是楼主态度的问题,或者是待遇要求的问题,但我觉得可能是薪资的问题,楼主是不是可以适当降低一下薪资要求再去试试;能力问题,运气问题,眼缘问题,别给我扯什么海归,现在太多了,很多也很水;海归硕士有多水你心里没数吗,特别是直接回国的;客气点说,海归硕士十个有八个水货吧;海归要不是名校,没什么用了,正好告诉国内有钱人,以后野鸡大学就不用出去了,还不如国内211有说服力等等。
有某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分析称,现在国内IT发展很强,从G或者F回来也会进行细致面试,同样也可能会被咔嚓,说白了,现在中美IT水平很接近,所以更看重面试表现,而不是海归光环,更何况现在有些海归硕士,很多都是花钱出去镀金,十有八九都是水货,只有那些拿着奖学金出去的才有说服力,写代码的不要指望海归硕士有啥加成,更别说没啥全职工作经验经验直接回国的了,好好提高自己吧。
有同样是海归硕士的某网友给了楼主这样的建议:经验问题,我是16年这时候在美国毕业回国的,这时候回国基本不可能有校招了,社招对实际工作能力还是有要求的,可以考虑先去技术积累还不错的小厂积累一两年,然后再择机跳槽进入大公司,不要想着海归硕士就怎么样,现在用人单位不像以前那样好忽悠了,从海外回来没有真实力照样找不到好工作,现在出国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神秘了,自然对在国外读两年书的也就平常看待了,花钱去国外镀金两年,然后就要回国被特别对待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发展之路了,而最近几年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很多专业领域和公共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很多领域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人才环境来看,国内也基本告别了唯学历论英雄的时代,开始更多地关注求职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学校表现。最近出现了海归硕士回国一个月没找到工作,吐槽国内现在不认可海归学历了吗?对于这样的言论,想来确实让小编哭笑不得。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国内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也基本告别了对于国外技术的盲目崇拜,开始脚踏实地的提升自己。从前的海归是非常稀少的,他们普遍非常优秀,能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入国内,很多公司也愿意吸引海归为公司增添新鲜血液,促进公司发展。很多人就因此花钱去国外学习两年拿个学历,为的是能在回国后受到特殊的优待。但是这样的情况不断出现,也让广大公司的关注重点从学历转到了能力。
很多人出国求学选择的都是国外的名校,经过名校的洗礼,能力出众的留学生会奖学金等来自学校的肯定,同时也会获得来自著名国际公司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有国外的工作经验,留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都会比学生时代有明显的提升,这样的海归回国后基本不愁工作,因为他们的重点不再是完成工作的能力,而是为公司解决一系列难题的能力。这样的海归称得上是人才。
而那些花钱出去只为学历的留学生,并没有从态度上认清现实。毕竟一纸学历证书并不能帮助企业解决任何问题。国外的实习经历也只是一段经历而已,留学生的能力基本无法得到本质的提升。
因此,海归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国内不认可国外学历了,而是海归在态度、期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上并不能适应当前公司的发展实际,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即使做出调整完善自己,才能让从海外学到的知识在国内发光发热。
其实也并不是国内不认可海归的学历,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期望、态度和工作经历造成的。当然还有一点值得可提的就是,现在国内的教育理念和水平都提升不少,企业更多的是在乎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海归如果放在以前,在国人的眼中是一个高大上的。出国留学也代表着能力、学历、经历的提升。一开始很多企业会热衷于海归的学历和国外的经历。然而现如今,国内无论从哪个领域来讲,都取得了很好的突破和成就,不在单一的依赖于海归留学的经历和学历。更看重的是个人的工作能力。
也逐渐降低学历的硬质要求。可能这样说也不是特别的绝对,国内一些知名的企业,他们在招牌的时候还是很看重第一学历的要求。这也让那些有能力、有经历、有提升学历的人来说,多少还是有点不太公平。
还有一些原因就是,在以前海归的数量比较少,所谓物以稀为贵,各大企业也是纷纷争抢。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带给企业不一样的血液和文化。现在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海归的人数增多,只要家庭条件好的都有机会出国留学,而且国内的一些大学知名的也就那么几个,真正高人才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的。
其实不管是出国留学还是国内深造,首先个人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需求,了解自身的优势和擅长,然后放正自己的态度,找到合适的位置。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让企业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当然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努力进取,这样相信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如果在这期间实在是找不到好的工作,不妨给自己放一段时间的短假,调整自己的心态,多看看书。切记如果不是家庭优越,休息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否则也会很无聊的。
近期,阿熊在知乎和后台都收到大量留学生的提问:
“毕业时间尴尬,我还算应届生吗?”
“现在国内的各行业现状如何?”
“学了个冷门专业,国内市场怎么样“
”专业竞争很强,回国求职该怎么准备?”
“企业和岗位成千上万,留学生要怎么选择呢?”
……
毕业焦虑,同样盘踞在他们身上,再加上媒体偶尔蹦出诸如「震惊!海归硕士回国就业,工资竟比不上国内本科生!」、「哑口无言!留学一年300000,回国后就业一个月3000!」之类的标题。一个不小心,便是容易在焦虑中走丢。
但是,这终究是少数,是个例。倘若都如此,便不算什么新闻,也不会人愿意这样花钱买罪受。
那虽说没有这般不堪,但是几年没在国内,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才市场需求日新月异,芮然能够从亲人朋友口中了解一些,但始终没有切身体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归又该如何来应对国内校招呢?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同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22.74万,同比增长14.90%。
2017年度,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契合度不断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留学生归国热潮的出现,一是很多远洋学子割舍不下对故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了国内各方面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人才空缺较大。
然而待他们踏上祖国土地后才发现,还有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等着自己,到最后,校招季结束了,不但没有想象中的「Offer雨」,而且有人错过好些大厂网申,连面试的机会也拿不到,更心寒的是,到入职后,发现底薪也并没有比国内大学生高到哪儿去。
如今的归国留学生,已不如从前那般自带光环。国际化视野、优秀的综合素质与语言能力虽可以加分,但是在职场上,更多的是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在校期间的方向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作为后盾,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也会面临重重困难。
同时,国内就业形势年年在变化,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如果没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只靠自己一厢情愿,最后也很难如愿以偿。而且就很多专业来看,与国内学生相比,专业技能的优势也不明显,更有一些国外的专业在国内并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因此对海归来讲,在强化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提前准备好PLAN B,并且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各行业的情况。
最好的情况是,在留学第一天起,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事。提前有个大方向,列出达到这个方向需要做哪些准备,打下哪些基础。单凭道听途说而不亲身体会,也许会错过一些惊喜。
阿熊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沉浸在「留学到底值不值」的思考中,把心思放到「如何让留学变得有价值」之上。既然当年都已经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就一步一步继续走下去吧。
职业规划真的很重要
和很多HR聊起时留学生时,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很多留学生过于理想主义。
其实这也并不能怪学生。不同国家国情不一样,对工作的看法不一样,时间久了,受到的影响虽不能说根深蒂固,但是也的确不太容易很快适应到另外一个状态。
而且在留学期间,大部分人与职场的交集甚少,至少在本科期间是如此,在当地找到一份较为匹配的实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留学生简历在个人经历中,多是一些社团经历,或是中国城的某些兼职,稍微好一点的也不过跟着导师的项目走了一阵子。
其实在校期间,如果对自己职业规划不明确,也不用太刻意地去为了丰富经历而去花费时间经历,适当的体验是可以,但是太过于深入,容易舍本逐末。尽可能地利用好大学的资源,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当然,如果有把握可以在找到一份不错的实习,并且能够收获Return Offer,也不失为上乘之选。
当然,趁着假期回国,去大厂实习一两个月,不管是打杂还是Unpaid Internship,也最好抓住机会,「名企效应」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大厂实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难在「我觉得很困难」的心态上。
记住一点:优秀的人不管放在哪都会是优秀的。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劣势,结合国内的就业环境、自己的专业,规划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举个栗子:
专业自带光芒,像科技、互联网、医疗、能源等,这种到哪都不会愁找不到工作的,只要做好一件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万金油」专业,如市场、广告、经管,在国内的就业竞争可能就会相对激烈些,如果确定了要走本专业的路,那也就意味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专业偏门,或是在国内暂时不受待见,也不要慌张,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不然也不会开设这个专业,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投入到「发现和挖掘国内这种需求」之上。
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后,面对每一个选择的时候,便容易很多,哪个能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上帮助更多,就选哪个。
别忘乎所以,注意时间节点
说起时间,就不得不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应届生」的概念。很多归国求职的留学生都会被这个问题难倒,不知道自己该以怎样的身份走进庞大的人才招聘市场。
其实,「应届生」指的是在当年6、7月份拿毕业证的国内大学毕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也存在部分两年半制研究生每年的3月份前后拿毕业证)。也就是说,在归国留学生中并没有「应届生」的说法。
而国家为了鼓励海归回国就业创业,同时也考虑到国外不同的毕业时间,把回国办理就业报道手续的期限放宽到了两年,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回国只能社会招聘,办理好就业报到手续后一样可以享受校招待遇。也就是说毕业后这两年内前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就业报到和落户手续等,这样在材料和相关规定上,你就等同于当年毕业的国内应届毕业生(tips:在目前,实际中有很多公司不承认,所以最好找好工作)。
那这时候可能就会有小伙伴问了,「可是我毕业回国后已经错过同年校招的时间了该怎么办呢?」
别急,阿熊还有招。
企业补录:在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的这段时间里,很多企业会开始第一批补招,也有一些专门针对海归保留的岗位会在这个时候开放;
社招招聘:到了毕业同年3-5月份的春招时期,除了正常的校招外,海归们也可以多多关注社招的岗位招聘。
海归专场招聘会:回国后,可选择有针对性地多跑跑所在城市的各个大学的招聘会和针对海归的专场招聘会。
如果很不幸,上面的时间段你都错过了,暂时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不妨有目的地尝试GAP一年,利用多一年时间充实自己,为日后寻找自己心仪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等到毕业同年9-12月份的秋招,也就是下一届的应届生秋招,再狩猎一波。
当然了,这一年并不意味着坐在家里打机消磨时间,可以先去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找一些相关的实习机会,或者考取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以丰富自己的简历内容,在毕业同年的3月份就可以边做实习边参加春招和社招,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签约,没有机会就继续做实习或找新的实习,因为这个时间段找实习比求职容易,说不定还会有转正机会。到了9月份就提前入手准备秋招,拼4个月。大概在11月-12月间确定工作Offer。
GAP一年相对而言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你的求职战线将会拖长,需要很强的耐心和抗压能力,但还是要相信自己能够收获雨后彩虹。
别在信息盲区
除了职业规划和时间计划,信息的获取在应聘过程当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校招信息的获取都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是招聘信息的获取渠道。虽然打开手机,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搜到海量信息,但是竞价广告和SEO太多,那些真正是自己需要的内容,很容易被忽视掉。
阿熊在这里建议大家多去关注一些定期整合发布校招信息的公众号,比如阿熊的熊猫校招实习(ID;pandaoffer),定期为大家搜索全国各地优质靠谱的校招实习资讯。(这个广告有点硬,大家将就一下)
除了这类公众号以外,你也可以关注自己心仪公司的招聘平台或是招聘网站。很多企业会有针对留学生的专场招聘,阿熊简单地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普华永道海外学子招聘计划
大疆创新海外留学生校园招聘
网易游戏国际人才招聘
德勤海外留学生校园招聘
京东国际管培生
腾讯海外校园招聘
……
图:腾讯2017海外校招
图:京东2017国际管培生校招
在获取校招信息的过程当中,一是要注意信息是否是真实有效的。主要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的平台、公司官网信息等核实,或是看看简历投递邮箱是否是公司邮箱(如腾讯@tencent.com、阿里@alibaba-inc.com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你去鉴别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二是根据企业的招聘流程,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简历成功通过筛选,不出意外HR就会通知你面试啦。如果是电话通知,这个时候一定要多问一问面试的相关信息:
人在海外,是否可以申请电话面试或者视频面试?
一定要回国面试的话,是否包来回机票?
是否可以调整面试时间?
……
若只是收到需现场面试的邮件,而自己还未回国,可通过官网联系电话、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号留言、联系该公司的师兄师姐等途径,找到HR反映情况。
除外,还有一些企业会在海外高校召开校园招聘宣讲会,在宣讲会的过程当中就会收集大家的简历,甚至还可以当场面试,不过具体需要看企业发布的信息了。
另外,还有一个大家很容易直接忽略的问题。在国内,很多岗位的就业是一定要有相应资格证,有无这些证件已经渐渐成为部分用人单位是否会约你面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一些银行、证券公司的岗位都需要相关从业资格证。
很多同学会觉得,在国外考证周期会比较长,往往自己毕业了,证件都还没拿到手,所以干脆选择了忽略。再加上常年留学海外,不了解国内资格证考试的相关信息,等到了回国求职后才发现,没有这些证真的是寸步难行。
前面的时间安排中也提到了,很多留学生归国后往往会选择GAP一年,在找实习经历丰富自己简历的同时,也会安排出时间去考取必要的资格证。
当然,对于这种海归缺少资格证的普遍情况,部分证券公司也会提供一定的“宽限期”。在肯定了应聘者的能力并给予了面试通过的结果之后,这些公司会给予Offer并对其进行入职培训,此时海归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宽限期”去考取相关的资格证。
最后几点建议
留学生专场校招是很好的机会,相对来说竞争会少很多,如果遇上,尽量不要错过,毕竟这就是为你准备的。
校招和社招的差别,只是工作经历上面的差别,如果可以证明自己「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不管是校招或是社招,都没什么关系。
毕业后,继续留在海外工作三五年,可以将「海归」的优势更大化,当然这会面对更多的阻力,需要更强的个人能力,不过付出和收获始终是成正比。
发扬作为留学生的优势,但也不要过于迷信其中,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同时,不同行业差异很大,所谓隔行如隔山是有一定道理的,找准合适的行业后再往里扎。
最后,不管是海归或是一个普通三本,拥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你求职过程中最大的谈资。

2006年春上海人才招聘会日程安排

以下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你先看一下吧 主要是校园的:
个人简历→求职招聘信息
2006上海校园招聘会:跨国公司争夺优秀毕业生的战场
作者性别:不详 作者专业:不限 求职行业:不限 作者学历:不详 作者概况:不详
从2002年到2004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从4.7万人猛增到10.3万人,明年毕业生人数更多。校园招聘,既是跨国公司争夺优秀毕业生的战场,更是毕业生求职竞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
招聘行情:首拨招聘“军团”入高校
企业进校招聘“开禁日”——11月20日未到,校园招聘早已是红红火火。
在复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沪上名牌高校,自10月中旬以来,校园宣讲会的日程表就排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大公司正在联系当中,学校不得不给他们一一“排队”。
相比往年,知名企业今年校园招聘的筹备和启动都较早。年中刚过,就有跨国公司开始酝酿校园招聘;9月份一开学,就开始跟高校联系;到了10月,第一拨校园招聘“军团”便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沪上高校。
校园招聘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贯引人注目。今年“四大”照样是上海地区第一拨招聘军团的主力,且步调十分整齐。自10月14日起,一周内“四大”相继启动了各自的上海地区校园招聘行程,接受上海各大高校2006届毕业生投递简历。
IT业巨头微软、Intel、IBM等也不甘示弱。早在9月初,微软亚洲工程院就先发制人,在其招聘网页上宣布“2006年校园招聘全面启动”;“十一”长假前,微软中国公司会同旗下微软亚洲工程院、亚洲研究院等发布了大量校园招聘职位;此后,火爆的宣讲会更是赚足人气。Intel公司则在10月中旬的一周内,在上海五大名校先后举行了校园宣讲会。
通用电气、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西门子等其他跨国公司也悉数亮相,早早推出了各自的校园招聘计划。沪上各大高校的校园招聘风潮一浪盖过一浪。
名单更长名企更多
早在8月中旬,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就曾预测,“今年进校企业的名单将更长,新面孔更多。”目前,开展校园招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IT、电信和家电行业,房地产、快速消费品、金融等传统行业的企业也日益增多。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进校企业已经从最早的少数顶级跨国公司扩展到更多行业、更多国别的跨国企业和国内民企、国企,更多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开始加入校园招聘“抢夺”人才。
截至目前,进入上海高校举行宣讲会并大规模招揽毕业生的仍以IT、电信、家电和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公司为主。但今年首批招聘“军团”一改往年跨国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更多国内名牌企业出现在名单中,如盛大网络、海信、中国联通、中兴等。
“校园招聘的吸引力正在扩大,往年没有专门组织过校园招聘的一些外企和国内企业,也在为进入校园做准备。”知情人表示。
除进校企业数量更多之外,毕业生的招聘数量也有所上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上海及华东地区的招聘规模较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其中普华永道上海地区招400人,德勤华东区约招350人,毕马威和安永在上海地区各招300人左右。德勤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常婧夷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毕业生招聘人数是历年中最多的。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大学合作发展及招聘经理邬君临也告诉记者,今年通用电气中国总部和下属各业务集团计划招聘300多个职位,同样是历年来在中国地区校园招聘中最多的一次。“校园招聘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邬君临说。
理工科毕业生更紧俏
沪上名企对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招聘后直接上岗的职位,一类是管理培训生。管理培训生只限于通用电气等少数跨国公司,职位数量也比较少,绝大部分岗位还是属于前者。
尽管大多数名企打出的旗号是“不限专业”,但受行业影响,这一阶段的校园招聘中,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机械、材料等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最受青睐。
IT和通信类名企是招聘主力,面向毕业生的主要还是技术、工程类职位。微软、Intel、IBM等公司的软件工程师、技术支持等职位,招揽对象以计算机、电子工程、软件等专业的毕业生为主;电信类的名企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兴通讯、中国联通等,也将相关专业作为必备条件。“通信行业的专业性强,研发技术岗位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尤其高,”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范星告诉记者,该公司的职位主要面向相关专业、有项目经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家电行业中,今年早早进入校园的松下电器主要需求软件开发人员,对电子、机械、电路设计专业的人才以及能进行软件开发、电脑系统设计开发和在工厂从事IT支持的人才需求比较集中。
创意招聘赚足眼球
除了校园宣讲会等传统方式,今年校园招聘中也出现了不少新花样,企业在筛选和吸引毕业生方面别出心裁。
在线宣讲会
在高校举行宣讲会之前或之后,一些公司还会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与毕业生联络感情,回答毕业生的各类问题。在线宣讲突破了时空限制,成为企业欢迎的模式,微软、马士基物流等均在近期组织了在线宣讲会。
举办各类活动
还有的公司通过校园讲座、各类大赛、职业规划活动等各种形式,与毕业生近距离接触。飞利浦公司今年组织了短信创意大赛,毕业生只要参与,就有机会与飞利浦公司高层面对面,并获得实习和就业机会。百度的“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也是今年新推的创意。
HR如是说:跨国公司强调综合素质
跨国公司和部分国内名企是每年校园招聘的主力军。每位毕业生都想知道,如何才能踏进名企的大门?怎样的毕业生能够受到青睐?且听跨国公司的HR如何说。
四大:欣赏自然的自我、本色表现的毕业生
德勤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常婧夷表示,德勤愿意看到学生“beyourself”。为了获得公司青睐,有些学生过于注重应聘技巧,希望通过种种方法包装自己来迎合公司的要求。“其实,德勤倡导多元文化,我们在招人的时候虽然有一些标准,但并没有固定的模板,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坦诚地表现自我,不要花心思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公司喜欢的你’,”常婧夷说。她认为,学生和公司之间是双向选择,学生不必一味迎合公司。毕马威招聘经理Crystal也表示,希望学生在回答面试问题时显示出真诚、个性化的一面,而不是去背所谓的“面试答案”。
四大在招聘中对专业和学历并无偏好,只要能力达到岗位要求即可。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欣赏综合素质强、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
“我们注重综合素质强的学生,而不是总拿高分的学生。”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范星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2006届校园招聘的人数约200人左右,主要是研发和技术职位。沟通能力强,英文出色,眼界开阔、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是公司看好的。“我们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而且公司的海外市场的发展非常快,”他表示,一般来说,公司招聘看两个方面,一是必备条件,二是优先选择的加分条件。必备条件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外语能力;而加分的条件则主要看一个人的潜力、创新能力等。
通用电气:欣赏成熟、踏实的毕业生
通用电气组织发展与人才战略经理程静认为,近年来“人才泡沫”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只关注职位和头衔,很少人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积累经验。通用电气在招聘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德才兼备”,强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人才过分的自信只会给企业带来不安全感,我们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程静告诉记者。她表示,通用电气喜欢聪明的学生,但更欣赏成熟、踏实的学生。
应聘提示--校园招聘信息发布渠道主要有四个途径:
1、沪上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网站,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信息栏、海报栏。时下是校园招聘的高峰,要随时留意信息的更新;
2、招聘网站。如中华英才网等。
3、公司网站。知名企业的公司网站一般都设有“人才招聘”或“招贤纳士”等栏目,招聘信息会第一时间在这里公布。
4、各高校BBS。不少高校学生习惯在BBS上共享相关信息,除了招聘信息,还有面试的经验,笔试、面试的时间安排,Offer的发放情况等。
投递简历注意事项
1、看到招聘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公司推荐的方式发送简历。通常采用网上投递。
2、简历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展现个人最真实、最闪亮的一面。
3、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公司的向往,说明自己经过思考后制定的职业规划。
调整心态,理性择业
跨国公司的校园招聘红红火火,但毕业生千万别只盯着跨国公司。毕竟,对于2006年全国超过350万应届毕业生、上海地区的10多万毕业生来说,跨国公司提供的职位少之又少,竞争相当激烈,往往是千里挑一,甚至是万中选一。建议毕业生多关注各类市场信息,熟悉招聘市场,抓紧时间充电或者积累实践经验。更多的就业机会会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出现。
也有HR建议,现在距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与其挑来拣去,不如早一些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早做入职准备。

留学海归求职不得不知的八个问题

  在网上都在说海归就业如何如何不吃香,引致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始纠结,“我要不要选择出国读研这条路”?而是问问“我到底想不想出国”。和我一起来看看留学海归求职不得不知的八个问题。
  想要知道现阶段海归硕士是否在就业上不占优势,我们要弄清楚以下这8个问题。
   1、海归并非“同一类”人
  首先把“海归”归类成一种人是不对的,海归里也有各种不同国家、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或者说,海归的共性在多年前被放的太大,当初只要能出国的就是人中龙凤,甚至都是各领域的专家,现在时候不同,出国越来越容易,在说共性的前提下,更要强调不同人的个体差异了。
   2、面试重硬性技能留学经历只是软性实力的增长
  不管是海归还是土著,不管是985、211还是一本、二本,一般这些纸面上的东西能把一个人送的最远的距离就是通过网申或者笔试,到面试的时候一个正常的面试官着重看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尤其是硬性的技能,可惜留学经历给人最大的收获大多数是软性的实力增长。这条可以理解为名校海归在求职初期阶段是有优势的,也可以理解为到了求职后期看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差异。

  3、海归国内应聘缺少时间点和资源
  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期在8月到12月之间,面向的是应届生,也就是正在上大四的学生。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少部分是12月等。哪怕6月毕业的一般也不会立即回国。所以对于海归来说,首先回国找工作能不能被当做应届生对待是一个很多人忧虑的问题,其次就是很多海归都会错过校招期(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在海外投国内工作因为不能参加笔试面试等,可行性几乎为0),且这些人也很少会有机会或经历去各个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
  4、缺乏实习经历或是海归致命伤
  人在大学的时候能做好选择想好出路是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毕业的方向就是考研/保研、留学、公务员或找工作,殊不知留学或读研只是一个找到更好工作的方式而已,这些都是过程和手段,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很多海归在大学的时候要保证高GPA,要考托福、GRE,还要做科研项目,要准备申请等等,大多精力已经被耗光,根本无暇去做职业上的准备,比如实习等等。而实习经历反而是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对比于很多名校生在本科的时候专注于积累实习经历的,海归就又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劣势。不过话再说回来,现在北京上海的学生比别的地方的学生找实习都容易了上百倍,这也造成了哪怕北京上海地区的二流学校的学生也可能比其他地区一流学校学生更具有竞争力的情况。这种经济发展结构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极其不公平的。
   5、简历写作学问大
  先得让HR看懂才行
  由于海归们能力的参差不齐,很多公司已经不盲目迷信海归,甚至于会觉得海归没什么了不起,或有“这些人只是花钱去镀金”的一种类仇视心理。而除了哈佛、斯坦福等等名校,其余的好学校大多时候国内企业的HR并没有那么了解,而且一些海外的实习、项目、课程设置等和国内的完全不同,对于不了解的领域HR很难做比较或判断。比如我当初回国找工作觉得简历上最出彩的是几份管理咨询相关的实习,但是到了一些公司面试的时候,对于不了解这块领域的人来说,管理咨询的实习经历反而可能是减分项。所以如果是要去投行或咨询等比较高端的公司,海归其实还是有明显优势的,他们的付出和经历也可以被比较公平的衡量和比较。
   6、“土著”比“海归”更好用?
  国外的项目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国内的学习要累,要看更多东西,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和广度等要求更高。但大多数时候应届生招聘招到公司里的人是不需要用那么多知识的,所学知识和所做事情完全无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所以企业会挑更好用的人,他们对国内的学生更了解,觉得国内的学生更肯吃苦,工作的时间可能维持的更长,期望的待遇更低,也就是更好用了(何况现在很多清北复交的人都有很多海外交流交换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归本身也是没有什么优势)。
   7北上广深竞争大,海外文凭优势小
  现在每年都说是最难就业年,其实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找到工作从来不是难事,有很多工资三四千的工作,有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机会,只是越来越少人愿意去而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找到更好的平台,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而海归群体的这种觉醒意识更浓烈,所以绝大多数海归回国都在北上广,都去争最好的公司,最好的职位,或者都会更着眼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国内的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人也一样,和国内的这些人比起来,仅一个海外学校的文凭也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8、眼界开阔了,但能力没有跟上
  最近看到一句话是“眼界开阔了,但能力没有跟上”,我觉得这也是对海归的一个比较适合的评价,海归普遍比较着急,也比较自负,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海归是有自负的本钱,比如更懂得国际化标准化的东西,更懂一些管理知识和概念等,以至于很多国内的企业看到这样的海归会觉得不接地气或太傲气,总而言之还是“不好用”。

海归应聘工作的王牌永远是工作能力 而不是留学生的身份

?一提到“海归”,很多人可能就会把他们和高薪、好工作联系起来,而如今海归的就业形势却发生了不少变化,起薪低、竞争激烈、难以适应国内环境……从国外普通学校毕业的海归要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并不容易。但不可否认的是 ,留学数年后,海归有着更宽广的眼界和更灵活的思维。专家表示,“应聘工作的王牌永远是工作能力,而不是留学生的身份。” 青岛海归群体生存调查 工作难找,工资较低,当然也有好的

无奈 想找份好工作咋就这么难

投117份简历换来一场空

李思琦26岁,2009年9月赴日本留学,于2012年3月毕业,5月从日本广岛来到青岛。现在,她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 ,点开收藏的招聘网站,选两家“差不多”的企业,把简历发过去 ,然后边玩三国杀,边等待公司的面试通知。“这些步骤现在闭着眼睛我都能操作了。”李思琦毫不掩饰她无奈的情绪。

李思琦从初中起对化学产生兴趣,在南京师范大学主修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后为了开阔眼界,给自己镀金,她去了日本广岛大学读硕士,让她没想到的是 ,日本的环境科学专业与国内的不太一样,“他们这个专业注重对企业社会环境的研究,而且日本上市企业每年都会对环保状况进行评估。但在中国,我好像找不出什么岗位能用上我学的这些知识,所以工作越找越灰心,要求也越来越低。”

“最早的时候,我主要是找和专业相关的职位,选择工作时比较挑剔,投简历的大多是一些与环境科学相关的公司,月薪5000元左右,但如今,我已经现实多了,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工程类、评估类人员,我和这些都不沾边,就转向金融、人力资源等容易上手的行业,只要差不多的公司我就会投简历,并且在网上搜索该公司的介绍。”此外,在月薪那栏,她谨慎地选择了2000元或者“面议”。

为了多一些机会,她还委托招聘网站根据自己的就职偏好投简历,希望通过广撒网的方式,给自己多一些机会,第一次委托是在6月底,她接到了几个面试电话,第一个打来电话的是南京路上的一家外语学校,职位是日本留学咨询,但是面试时候被告知,还要兼职销售,看了员工条款后 ,她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马上接到了上岗电话,但是她没有去。她接到的第二个电话是一家证劵公司打来的,提供的是分析师职位,用人单位想让她从客户经理开始做起,陆续参加各种考试,考虑自身情况,她也没有去。

委托网站投简历,得到的机会虽然多,但是毕竟不是本人投简历,很多职位不符合求职者的意愿 。网站替她大概投出100多份简历,但大部分都石沉大海,这让硕士学历的李思琦备受打击。

“前两天,我看一家日本料理店招聘店长,我知道自己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但是招聘条件之一是会日语,所以我就投了,我知道自己做店长肯定不现实,但让我做个店长助理也行,谁知道他们面试完后,竟然让我从服务员做起,还说 ,全店上下 ,包括大厨都去过日本,日语不是优势。”李思琦说 ,自己有点委屈,“我上了那么多年学,难道回来只能和初中、高中学历的人一样当服务员吗?我对这份工作不感兴趣了,就离开了。”她认为硕士学历是个很尴尬的学历,普通企业愿意选择有年龄优势的本科生,研究机构更愿意选择有博士学历的。

李思琦说,自己一共投出117份简历,面试的机会大概 10次,她只去面试了两次。对她来说缺少的是信息和资源,除了在网上投简历,她不知道还有什么找工作的渠道。如今她还是很迷茫,采访结束时,她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其实也有工作,我的工作就是找工作。”

实习一年没留下只好自己创业

“早知道找工作这么难还不如不出国。”宋建说 ,这是回国两年后发自内心的想法,1989年出生的宋建学的是法律专业,大二的时候他从青岛大学去了美国,“虽然一年二十多万元的开支对我们家来说负担也挺重,但当时爸爸听说他两个朋友的孩子出国了,就和我商量让我也出去,无非就是想见识见识,回来之后找个好工作。我自己也心动了,‘留学生’在我们年轻人心里是个很洋气的词,想到能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回来之后又能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就稀里糊涂地出了国。”

“出国之后 ,我却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宋建说,在他的学校,中国留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快他就和身边的留学生混熟了,生活学习几乎都在一起,很少跟外国人接触,宋建承认,由于语言跟不上,上课变成了一种负担。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懈怠了,不是去中餐馆端盘子就是跟着朋友瞎玩,毕业前一顿恶补,好不容易才拿到了毕业证,毕业之后我急匆匆地买了机票,想回来开始新生活。”

让他失望的是 ,回国后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2010年,我在家投了两个月简历,后来是在亲戚的介绍下 ,我在一家人力资源企业的法律顾问部实习了一年。”宋建说,那段时间真是什么工作都干,就是个打杂儿的,公司还是没有留他的意思,所以他没跟家人商量就离开了。

于是他又恢复了待业的生活,天天投简历,后来又陆续找了一些工作,有的工资低得让人难以接受,有的工作枯燥得让人干不下去,有的时候他觉得跟单位同事合不来 ,今年,在父母的资助下,他跟朋友合开了一个英式奶茶店,现在刚刚起步,希望以后能做得顺利一点 。

所学专业在国内很冷门

1986年出生的孙塞有着高学历却苦于在国内找不到工作,他在新西兰主攻一个与航海有关的专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匆忙回到青岛想着大干一番。

结果他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内很冷门,很难找到工作,幸亏新加坡有朋友熟悉这方面的企业,孙塞说,“最近我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看看能否前往新加坡就职。”

进了银行却完不成任务

住在崂山区的张鑫出国前在青岛读预科班,一年的学费6万多元,由于房子是租的,还得拿不少租金,后来,张鑫通过最终考试远赴英国就读硕士课程,在英国读硕士,大多1年就能毕业,但是这一年的学费、生活费高达25万元,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去中餐厅干体力活。2011年12月,他顺利拿到毕业证,可找工作这个难题如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由于现在正规的公司企业都要求留学生有学历认证,为此张鑫苦等4个月,才拿到了一系列证明,经家人介绍,在青岛某银行就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银行是个金饭碗,工资高,福利好,但是张鑫不这样认为,他每天都在为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苦恼,本想着工作了就不麻烦家人了,但是现在的工作需要他不断扩大人脉,为此他和家人不断争执。因为还没有转正,也没有业务量,每月到手的工资只有1200元。对于自己的优势“外语”,他觉得也没啥用处。

“我还是愿意去外企工作,起码英语不会荒废,也比较喜欢外国公司的工作环境,我现在的工作要不就是一天都没事干,要不就是做司机,业务上没人愿意教你。办公室里有的同事还比较抵触留学生,关键是任务量太难完成,这个工作没法干。”

现在下班之后他也会去招聘网站浏览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海归说就业

李思琦

曾赴日本留学

现实:降低要求

经历:“但在中国,我好像找不出什么岗位能用上我学的这些知识,所以工作越找越灰心,要求也越来越低。”在月薪那栏,她谨慎地选择了2000元或者“面议”。李思琦说,自己一共投出117份简历,面试的机会大概10次,她只去面试了两次。对她来说缺少的是信息和资源,除了在网上投简历,她不知道还有什么找工作的渠道。

宋建

曾赴美国留学

现实:自主创业

经历:“2010年,我在家投了两个月简历,后来是在亲戚的介绍下,我在一家人力资源企业的法律顾问部实习了一年。”宋建说,那段时间真是什么工作都干,就是个打杂儿的,公司还是没有留他的意思 ,所以他没跟家人商量就离开了。今年,在父母的资助下,他跟朋友合开了一个英式奶茶店,现在刚刚起步,希望以后能做得顺利一点。

成功 锻炼心理素质,抓住机遇

当然,海归就业难以及回国后遇到的问题,并不能代表所有海归的现状,也不能否认海归的优势所在,不少拥有优秀工作能力的海归,回国后发展颇为“耀眼”。

于非在2008年至2010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就读微电子工程硕士课程。“毕业后我找工作找了4个月,网投、招聘会都去过,但是都不靠谱,国外大学的毕业时间与国内高校校园招聘的时间错开了,社会招聘又不适合刚毕业的学生”。于非说,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是通过美国导师的关系进入了这家公司,工作基本和本专业相符 ,后来机缘巧合,他在一个环保产业论坛上又认识了一位曾在华尔街工作的老总,于是转做了金融行业。“其实从开始找工作到现在都是机缘巧合。总体来说,虽然偏离了本专业,但是自己对这份工作还是挺感兴趣的。”

那于非当时为什么没有留在美国发展?“其实这个专业在美国挺好找工作的,但是我不想一辈子当工程师,并且身边也有些在美国就职的同学后来慢慢都回来了,我觉得文化差异的存在不会因为你在那生活过两三年就变小。”此外,于非对留学生回国就业提出了些建议。“留学生就业不能只想要高薪,薪资是根据岗位定的,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决定了你能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别期望一个内勤或者助理岗位给你月薪5000元,找工作前得考虑清楚究竟想要干什么。”

胶南的张杰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在法国留学时,他争取机会应聘到欧莱雅等大公司实习,毕业后,他就被法国一家公关公司聘为亚洲区总裁,当时他仅仅23岁。张杰说,“我认为留学还是有优势的,在国外待几年,眼界和思维都会拓宽。”

张杰说,孤身一人前往异国他乡,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处理,这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独立应对的能力,而刚开始没有朋友的时候,必须要忍受孤独,学会自己调节状态,就能造就强大的心理素质 。而国外开放的学习方式,逼得你必须进入角色,必须动脑子参与,必须开口说话,这种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可以调动积极性,赋予你在众人面前演讲的勇气,还有接触不同的文化,会带来思维和眼界的开阔。总之,几年的留学时间可以把一个稚嫩的孩子变成一个心胸豁达,眼界开阔,积极向上,心智成熟的人,这些性格的养成对于你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难题 就业面窄,起薪低

“目前,海归的就业状况确实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阶段,一方面留学人数大增,另一方面企业对这部分人的接纳显得越来越谨慎。”山东省留学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记者查阅到,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1.48万人。同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8.62万人。与2010年相比,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增加。智联招聘青岛区域总经理王斌说,“虽然对于岛城海归的就业率并无统计,但是大量出现的海归使得‘物依稀为贵’思想不复存在,而随着聘用海归经验的增多,很多企业负责人也渐渐冷静地看待海归员工了。并且像青岛比较紧缺的进出口贸易等物流行业需要的往往都是专业人才,无形中也缩小了留学生们的就业范围。”

被工作困扰的李思琪就困惑地说,“对于普通海归来说,除了在网上投简历,根本不知道工作还可以去哪找。”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是被忽略的那部分人,大家对于专科生 、大学生就业都非常关心,而唯独海归就业问题,感觉无人问津。对此,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赵主任也表示,“普通留学生的就业问题,确实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7月22日,在智联招聘上为数不多的海归招聘信息中,一家企业招聘海归硕士,月薪为3000元人民币,这个标准只略高于国内本科生,一些专科毕业的技工可能拿到的月薪甚至比这个更高。

“刚回国时,我的理想月薪是6000元,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现实的,可面试时面试官一听这数字,表情就有点奇怪,后来自己要求就开始一点点降,可是工作并没好找到哪里去。”从韩国留学回来的刘洋说,“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去国外深造,回国之后拿的薪水好像跟国内的专科、本科生没什么区别,甚至有些公司宁愿录用他们而不愿意录用我们,真是想不明白。”

对于留学生们的种种疑惑,王斌说,“就业面窄、起薪低、国内工作环境难适应,这些都是目前海归们面临的问题。虽然在就业率上,没有机构做过统计,但是从我们反馈的情况,我们了解到海归的就业率并不高。据我了解,刚回国的海归,要求月薪多在6000元至8000元人民币之间,也有要求1万元以上的。这个薪水标准与国内硕士、博士并无太大差别。然而,很多国内的公司却并不买账 。并且,不少海归找到工作几天后也会跳槽,因为国内与国外意识差别真的特别大,工作中复杂的人事环境让海归们难以接受。

说法 海归找工作还得靠能力

“以前招过留学生 ,但他们除了给我提意见让我建个茶水间之外,几乎没给公司做过任何贡献,你让他接个国外的单子,但他的英文水平却连件事情都讲不清楚,还不如我们这里普通的业务员。”香港中路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刘总向记者抱怨。另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经理幽默地说,“不管你是纽约腔调还是伦敦腔调,来这里都要给我们变回来,踏踏实实干活。”

虽然,刘总聘用的海归只是个例,但大部分本土企业都比较现实,在选择人才时也不会只盯着你是不是海归。而且国内外的环境差异很大,虽然留学生出去只有几年,但是回国后却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另外,留学生海外生活年限短,交往人群一般仅限于同国籍人,学生的外语难以有质的变化,除非有明确的自我规划能改变这些弊端。否则留学生就是普通学生 ,也不存在优势。

在日本留学两年的李思琦就向记者坦言,留学两年后,她用日语和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肯定没问题,但是要说做日文翻译这种专业性太强的工作肯定不行,因为在日本上课时,她的周围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大家都用中文交流。

“留学生找工作的王牌不是留学生的身份,而是自己的工作能力。”青岛市人社局孙处长说,部分海归就业难的问题与他们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海归认为自己留学几年,花了家里不少的钱,到了公司就想要高工资、高职位,而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清楚,甚至有些留学生出去留学几年,语言都不过关 ,结果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想做;再就是海归对就业企业比较挑剔,回国后,大部分都愿意选择在一些大企业,无形中加剧了这些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

王斌建议,“在找工作时候应该忽略自己的教育背景,着重强调自己在国内的工作经验、熟练的外语水平以及在海外的工作经验,这样你的竞争力会大大提高。现在的企业都很现实,在你工作出问题的时候,企业不会因为你是海归就特别对待。”他特别提醒,在国外就要多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而回到国内就要适应国内的就业环境。

“青岛对于海归的需求还是有的,比如一些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制药等,这些都需要有相关专业的海归来参与。”孙处长说,“青岛一直欢迎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留学生回国,这一直是我们的心愿。”

专家提醒

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但是“深造”背后却充满了不确定,家长(和学生还都需要谨慎面对,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就业难的问题。”留学专家说,海归的就业问题,我们早早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我们发现不少家长送孩子出国是为了逃避国内的 高考 ( 微博 )。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想不出其他办法,以为花钱把孩子送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较为模糊。加上一些不负责任中介的诱导,不少进了“野鸡”大学。几年之后,孩子花完父母百万元存款,拿到一张不入流学校的文凭甚至假文凭,回国后很难找到工作。

王雨说,孩子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要对个人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孩子到了国外以后,第一学年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很容易混进不学习的群体中,所以家长应该联合留学中介机构,对孩子有一年的跟踪服务期,对环境和课业成绩进行监督。在国外掌握了真本领,回国后才是真真正正有含金量的人才,实际上企业不是排斥海归,还是排斥只有文凭没有真本领的海归。

出国镀不上金,只能算观光

前不久,在一宗求职节目上,一位留学生上台来,自称在海外修了不少学位,结果被那些boss质疑 ,晕倒在现场。且不去说他的学位到底是真是假,单是看到他拿着国外那些事情显摆,却不能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纵是手握十个真证书,这些国内的 boss一样会把他击倒在地。

如今,国内的企业已经不再唯学历、出身用人,而是更注重人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海龟”也不再像20年前那样,是个闪闪发光的稀罕物,“海龟”变“海带”的事例也越来越多,这警示着大家,不要试图靠一张海外文凭,回来就想搞特殊化。如果你在国外镀不上金,回国只带来眼高手低的臭毛病,那你出国只能算是拿着父母的钱出门溜达了一圈。只能算长了见识,不能算长了本事。

曾经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做着美好的梦:回国后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工作地点非大城市不去。不知道他们面对现在的情况,会不会笑一笑,然后看一眼窗外。

真正镀过金的“海龟”们,不管走到哪里,相信他们的背上总会闪着金光,如果只是漂洋过海,游览了国外的城市风景,他们拥有的,也只能是一背的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