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洋大学第一任校长,林语堂的介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0 04:29:13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林语堂的生平简介

生平
出身
  林语堂(1895年---1976年),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求学经历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任教经历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出身
  林语堂(1895年---1976年),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求学经历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任教经历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华民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圣约翰大学英文学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华民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圣约翰大学英文学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最后定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生平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8月22日,林语堂生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父亲是林至诚牧师,有9个小孩,林语堂排行第5。
1912年,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1916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于清华大学英文系任教。1919年赴哈佛大学文学系留学,并于1921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
接着他前往法国为YMCA(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同年转赴德国攻读语言学,先入耶拿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并于1923年以《古汉语语音学(Altchinesische Lautlehre)》为博士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1920年与廖翠凤女士结婚,廖翠凤出生于富裕的基督教家庭,两人相伴一生。
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同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到武汉任中华民国外交部秘书。
随后的几年当中,他创办多本文学刊物,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对之后的文学界影响深远。
1924年5月将英文的“humor”译为“幽默”,有人说这是中文“幽默”一词首次出现,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首次把英文中的humor对译为中文中的“幽默”。
1930年代林语堂所编著开明英文读本,与张其昀所编初高中地理和戴运轨所编着初高中物理教科书鼎足而立,成为全国各校通用之教材。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撰写《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1939年)、《风声鹤唳》 (1941年)等作品。
《吾国与吾民》介绍和译述中国的传统思想、哲学和文化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作出了叙述,为当代欧美人士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
他的许多著作都被再翻译成其他语言,作品风行各国。《生活的艺术》更是所有著作中,译本最多,销路最广的作品。1944年到重庆讲学。1947年林语堂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后到巴黎写小说《唐人街家庭》。
1948年返回美国从事写作。1954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受聘担任首任校长,但后来由于经费等问题,与南洋大学董事会意见不合,在大学开学前离职。
有鉴于那个时代的中文检字技术不够发达,学术界普遍不满意康熙字典之部首检字法,乃倾家荡产全心研究中文检字法则,历经“汉字索引制”、“汉字号码索引法”、“国音新韵检字”、“末笔检字法”、“上下形检字法”等。
终在1947年,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这架打字机高9英寸、宽14英寸、深18英寸,储有7000字(常用的汉字约5000字),1952年获美国专利,历时长达六年半。“上下形检字法”后来也用于《当代林语堂汉英词典》,并曾授权神通电脑作为其中文电脑之输入法,神通电脑称其为“简易输入法”。
由于研制打字机导致破产,林语堂曾向赛珍珠告贷遭到拒绝。林语堂和赛珍珠的合作不融洽已是后话,当时美国出版社一般是拿10%左右的版税;而赛珍珠代理林语堂的书却拿了50%,并且版权还不属于林语堂。
林语堂和赛珍珠打官司,赛珍珠打电话给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问“你爸爸是不是疯了”,最后两人形同陌路。
1966年定居台湾,论古说今的杂文后来收集在《无所不谈》一集、二集(1967)中。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他于1972年和1973年被国际笔会推荐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同年四月移灵台北,葬于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林语堂故居后园中。
林语堂有三位女儿,分别为长女林如斯、次女林太乙及三女林相如。1989年林太乙记父亲之一生,出版了《林语堂传》。
2015年,其散文《论趣》被列为2015年香港中学文凭试中文科卷一的白话文阅读篇章。
扩展资料:
一、作为作家
以作家言,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此外,他还致力于现代白话文的研究推广,并对其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留下了数量颇丰且涉猎颇广的中英文著作,包括小说、散文、文学批评、文化评论、人物传记、英语教材、辞典、翻译作品等。
林语堂的中英文作品质量都很高,而风格却截然不同。他的中文著作多为各种形式的杂文。这些作品体现出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之余,亦显露出他忱挚的真性情。
其笔锋犀利而笔力刚劲,其见解深刻而其言辞恣意酣畅不拘一格;行文随意随情随性,痛快淋漓处让人喝彩,幽默诙谐处使人莞尔,真情流露处令人动容,嬉笑怒骂间每每发人深省。相对而言,他的英文作品则题材更为宽泛。
其小说及人物传记主要以英语写成:小说《京华烟云》以纯正的英文讲述纯乎中国人的故事,英文传记《武则天传》、《苏东坡传》则以中国著名历史人物为主角。他另外一部分作品(包括最广为人知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智慧》)则着力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介绍、对中国社会现象以及民族特性的分析与探讨。
此外,他还通过《孔子的智慧》等书阐述了对孔孟、老庄等思想的理解;又以中国民间传说及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写成了英文版的《故事新编》。他对翻译领域亦有所涉猎,以流畅优美的英文翻译了《浮生六记》等文言作品。
诺贝尔奖提名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数据库,林语堂曾于1940年、1950年被赛珍珠及斯文·赫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二、作为学者
以学者言,林语堂学贯中西,对东西方文化均有相当通透的领悟与颇为独到的见解。在各种中英文著述中,一以贯之的是他对家国故土的热爱,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与传统的理解与尊重,以及跨越国族界限的人文关怀。
通过早期创办的《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他将当时的一些西方理念介绍给中国读者。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华人学者,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并始终为此不遗余力。
他的英文著作,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察力、豁达的胸怀为根基,以一片赤诚之心贯彻始终,语言通达典雅,措辞机智幽默,行文灵动潇洒,在文学界获得很高的评价,在英语读者当中也相当受欢迎,遂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在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普遍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这一点尤显难能可贵。事实上,《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智慧》在美国甫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图书排行榜,成为一时热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销量居高不下;多年后仍数次重新出版,成为了华人作家的作品畅销于美国的先例。
三、作为发明家
以发明家言,林语堂早年即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
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语堂在数十年间锲而不舍地研究探索,自斥资金,购置设备,坚持不懈地一再尝试,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而最终成功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幷于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六年半以后,到了1952年,他才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
此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除开“明快中文打字机”,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了专利——例如,其中一件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
四、作为语言学家
以语言学家言,林语堂编有《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等教材,还著有关于语言研究的其他作品。他并首创了汉字笔划、笔顺、汉字偏旁部首的概念,进而开辟了以笔划、笔顺、偏旁部首为依据对汉字进行拆分、解构、归类的全新理念,更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上下形检字法”。
这套系统性、普适性、操作可行性并具的全新方略,不仅为汉字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当时中文输入法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条件,更被后来者继承改进,而演变成如今全国通用的标准化“部首检字法”。
除此以外,对于汉字注音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林语堂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同样可圈可点。他曾向另一位语言学家赵元任提议制定一套以罗马字母来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赵定下基本方案后,带同林语堂及另外三名语言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历时两年,创造出“国语罗马字”的汉字注音方法。
“国语罗马字”曾被定为国家正式推行的注音方案,并为当时及后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所接纳采用。它对现行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它对后者的诞生起到了启发与促进的作用。
林语堂晚年的心愿是编写一套汉英辞典,将毕生所学凝聚其中,以供后人之用。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虽渐年高体弱而未尝放弃,终于以七十七高龄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汉英词典》。
林语堂父亲林至诚是一个基督教牧师,但他详尽探索中西方哲学思想后,于晚年才真正成为一名基督徒,其哲学探索历程记载于《信仰之旅》一书,他尝自提一副对联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语堂

林语堂和南洋大学有什么故事?

林语堂和南洋大学有什么故事?林语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我国早期学者之一。除了是个翻译家,他还是个很有特色的作家。他的一些翻译作品很好地融合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幽默元素。南洋大学的创办,是因为冷战时期一些在外国的华人担心因为政治问题而脱离中国,学不到中国文化。南洋大学的现状当时,这所大学里发生了一场骚动。当时不仅是企业家,很多底层的人也来给这个学校捐款。甚至还有一些人力车夫和当时著名的百乐门舞者。但是学校成立的时候,校长的人选是个大问题。此时,林语堂与南洋大学的关系正式确立。据说当时人们选南洋大学校长的时候,林语堂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当他们发现很多人不愿意担任这个职位的时候,林语堂公开表示愿意担任这个职位,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他们当时就决定要见一见林语堂。会后不久,林语堂公开表示,南洋大学高层已聘请他为南洋大学校长。于是林语堂当上了南洋大学校长。然而没过多久,林语堂违背南洋大学创办本质的新闻就出现了。事情越闹越大,企业家的资金迟迟没有着落,林语堂只好拿着南洋大学的遣散费,辞去校长一职。也是因为南洋大学事件,林语堂的晚节不保。林语堂与南洋大学纠缠不清,不知道林语堂是否后悔担任南洋大学校长。林语堂故居在哪里?林语堂很小的时候爱过一个女孩。那个时候,那个女孩在他眼里是最美的。他希望和他在一起,但是命运没能让他们在一起。而是让林语堂和另一个女孩在一起。两个人在一个小别墅里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生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故居照片现在的社会,几乎每个故居都被变成了当地的观光地,林语堂也不例外。他的故居位于厦门鼓浪屿,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当他老了,他仍然像所有中国人一样回到这里。林语堂故居不是特别豪华,没有皇室待遇,但他最爱的人都在这里陪着他,陪他度过晚年。但是,这个地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致,甚至可以说简陋。可能这跟很少有人打扫有关系吧。他的故居在鼓浪屿漳州。很多游客说这个地方不好找,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两层别墅。这座房子至今已有将近150年的历史了。在林语堂故居,环境相当不错。有花坛,有池塘,是典型的文人故居。虽然林语堂故居不那么受欢迎,但是他的作品还是很受欢迎的,仍然有很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仍然会去那里感受那里的氛围,仿佛林语堂故居还能看到他当时的创作。林语堂生平简介林语堂的介绍大多说他是著名的翻译家。1985年,一个非常著名的孩子在中国出生。他的名字叫林语堂。林语堂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学习能力很强。年轻时,他在家乡的乡镇学校读书,但这丝毫没有阻止他学习。林语堂的照片在一所乡办小学读了几年后,他转到厦门的一所小学继续学习,在那里他学习更加努力。毕业后,他继续在一所学院学习。四年后,他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很有名,也正是因为在这所大学的多年学习,他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他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940年,他去美国进行写作活动,并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过了三四年,他回来过一次。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他回来了,利用自己现有的知名度写了一篇文章,希望宣传抗日,宣传祖国。他在文章中写道,日本注定要失败。这时,他还和一些他交过朋友、积极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华侨讨论国家的形势。虽然他和老师有过节,两人曾公开骂过对方,但在林语堂心里,他其实是很尊重鲁迅的,因为鲁迅去世多年后,外人采访林语堂的时候,他还是很尊重鲁迅的。这是一篇

林语堂和南洋大学有怎样的故事

林语堂是我们国家早一批的学者,他除了是翻译家之外还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作家,他的一些翻译作品中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融合的非常好。在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一定的幽默元素。南洋大学是因为在冷战期间在外国的一些华人担心因为政治问题和中国脱离,学习不到中国文化而建立的一所大学。大学当时掀起了一番风潮,当时不仅仅是企业家还有很多底层的人民也都来为这个学校捐款,甚至有一些拉黄包车的师傅和当时非常有名的百乐门舞女,但是学校办起来了校长的人选却又是个大问题了。这时林语堂与南洋大学的关系就正式建立了。话说当时人们在挑选南洋大学的校长时林语堂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但是在他们找了很多人都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的时候,林语堂公开表示愿意担任这个职位,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当时就决定和林语堂会面,会面后不久林语堂就公开表示南洋大学的高层已经聘请了他为南洋大学的校长。

谁讲解一下林语堂

http://bk.baidu.com/view/19843.htm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著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作品导读http://gb2.chinabroadcast.cn/773/2003-6-23/119@255898.htm
林语堂生活花絮,林语堂与赛珍珠
http://gb2.chinabroadcast.cn/773/2003-6-23/119@256010.htm
林语堂最后的日子http://gb2.chinabroadcast.cn/773/2003-6-23/119@256019.htm
林语堂代表作:
人生的盛宴 京华烟云
中国人的国民性 鲁迅之死
大自然的享受 冬至之晨杀人记
孤崖一支花 秋天的况味
粘指民族 论解嘲 我的戒烟
让娘儿门干一下吧 祝土匪 论政治病
说避暑之益 脸与法制 纪元旦
中国人之聪明 奉旨不哭不笑
林语堂的《风声鹤唳》与《朱门》、《京华烟云》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
还有:
不亦快哉
记旧历除夕
西湖七月半
扬州瘦马
品味人生
林语堂作品京华烟云(上、中、下)
林语堂作品苏东坡传
林语堂作品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作品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文集啼笑皆非
林语堂文集唐人街
林语堂文集赖柏英
林语堂文集奇岛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
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看看这篇文章:
http://www.wujiandao.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
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http://w61005.s62.ufhost.com/book/section_list.php?id=113这个网址是林语堂自转的在线阅读,你可以参考一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

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

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
——《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已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生活的艺术》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生活的艺术》
开放分类:
文学、人物、名人、文学家、作家

南洋大学的历史

第二次大战前的殖民地时代,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华文教育,并不为殖民地政府所关心,而是完全由居住在本地区的华人社会所承担。因此,本地区华文学校沿袭了盛行于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战前华文教育的发展仅达到中学阶段,但华校中学毕业生回到中国深造尚无困难。华文教育仍被认为具有完整的体系。迨至一九四九年,中国由共产党执政后,华校高中毕业生到中国升学的途径遽告断绝。当时逃避对华文教育负责的殖民地政府似乎尚未注意到众多华校中学毕业生,因无法深造所产生的问题的广泛性与严重性,政府仍旧摒弃这批年青人进入殖民地政府为本地区高等教育而设的唯一高等学府-创办不久的马来亚大学。因此,酝酿筹设一间华文高等学府的情势随而产生,以满足每年从本地区华校毕业的大批青年男女的愿望。一九五三年五月,已故新加坡商业巨子陈六使先生联同本地区向来赞助华文教育的同道成立筹备委员会,共同筹创一间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大学。由新加坡发起创办大学的倡议,在东南亚每一个华人人口显著的角落,受到热烈响应,筹募基金运动与兴办大学热潮获得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支持。由于殷商缙绅踊跃捐献,劳动阶层的出钱出力,瞬眼间筹得巨款,建筑校舍计划得以迅速着手进行。新加坡福建会馆献赠位于岛国西端裕廊地区一幅广达五百余亩的地段供作校址,贡献尤巨。英国当局自始即对华文大学的计划不表赞同,本大学创办人因而受到诸多阻挠。最后,唯有以民间力量在缺乏官方支持下积极进行。因殖民地政府拒绝以大学地位赋予本大学,本大学乃以公司方式注册,它创立的宗旨即为东南亚地区服务,因而命名为南洋大学-因南洋为以前华人对东南亚的通称。 南洋大学创立之后,创办人积极进行物色声誉卓著的学者出掌南大,当「吾国与吾民」的作者林语堂博士接受大学校长职位时,各方咸庆得人。 林博士于一九五四年十月就任。各方企望正殷,不期林博士与创办人对建设大学计划发生歧见;因此在本大学尚未开学,建设工程正在进行时,林校长于一九五五年三月离职。林语堂与南洋大学就此决裂。一九五六年三月成立大学行政委员会执行大学行政。文学院院长张天泽博士膺选主席。同年三月十五日举行开学仪式,三月三十日正式上课;一九五八年春,第一期建筑工程全部竣工。一九五六年本大学开学时仅有文学院暨理学院两院。文学院设中国语言文学、现代语言文学、史地、经济政治及教育等五学系。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四学系。报名商学院的新生,则暂时并入文学院经济政治学系受业。翌年,商学院正式成立,设工商管理、会计银行两学系。正当本大学迅速建立规模时,本地区的政治发展亦在迅速演变,新加坡自治政府即在此时成立,这是英殖民地统治急速退出本地区的先声。在这新政治局势下,民选代表占多数的新加坡立法议会于一九五九年三月四日通过立法确定了本大学的大学法定地位。一九五九年五月廿九日宪报号外颁布南洋大学法,自是月廿七日起生效。从此,官方正式承认南大为新加坡教育制度中高等学府的一环。同年,于一九五六年入学的第一期学生行将毕业。但南大的困难并不因南大得到法定地位而全盘解决。新加坡公共服务委员会及马来亚公共服务委员会在职任公务员时,仅承认新加坡及马来亚等二间由政府主办的大学所颁予的学位。因此就引起「承认」南大学位问题,嗣后八年间成为一个持续争论的问题。政治方面的发展,新加坡已于一九六O年成为自治邦,拥有全部民选的议会和政府。新政府密切关怀南大的发展。因而委任一个检讨委员会,审议前政府所委任的一个委员会所提出的报告书,旨在促使南大成为本邦赞助下的一间大学。 自1960年起,由南洋大学执行委员会聘请庄竹林博士,为副校长 (Vice-Chancellor) 以主持校政,过去四年中管理大学的行政委员会同时宣告结束。大学行政首长名称从大学法中所规定的校长(President) 修正为副校长(Vice-Chancellor),显示南大有意改变过去从美国脱胎的中国大学体制而沿袭英国大学体制,俾与本地高等教育制度趋于一致。校长(President) 衔称虽然继续留存大学法中,直至于1966年,由于新加坡的独立自主,乃由新加坡共和国国会正式修正。在同一修正法令中,亦有其他数项条款同时修正,以符合英国大学体制。南大毕业同学因为本身学位在本地迟迟未受到正式承认,被迫大量前往海外深造,寻求更高学历。由于南大毕业同学均能直接进入北美、欧美、澳洲及亚洲其他国家的研究院,以及进入研究院后的优异表现,为日后新加坡政府“承认”南大学位铺下了坦途。际此,南大前途由两股相辅相成的力量加以促成──其一为南洋大学需要国家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其二为政府将南洋大学并入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愿望。由政府及南洋大学理事会(大学法中规定为南洋大学最高决策机构)长时间的交换意见;最后在1964年4月双方达致协议,根据该项协议政府郑重保证南大得以保持本身具有的特质,同时政府将在同等基础下给予南洋大学以与国立新加坡大学财政上同样的援助。随后,南洋大学即着手改组工作。首先,副校长庄竹林博士于1964年7月辞职;由临时校内行政委员会摄管校政数月,接着由一位代理校长署理校政,直至1969年初。在1965年初,南洋大学委任课程审查委员会审查南洋大学学术方面应兴应革事宜,委员会建议以三年普通学位课程暨一年荣誉学位课程,替代南大原有单纯的四年学士学位课程。荣誉学位课程乃给予具有优异学业成绩的普通学位毕业生攻读。英国大学体制从此纳入南大学制。该委员会亦建议设立语言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为各系英文欠佳的学生开设补习及精通英文课程。该中心在1967年初成立,具有完备的语言课程,特别是华语课程。该课程导致众多外国学生,前来南洋大学就读,包括苏联学生和美国学生。委员会其他重要建议,包括在文学院增设马来学系及废置文学院的现代语言文学系及教育学系以及理学院的化学工程学系。以上建议业经实施。随着课程审查委员会建议的实施,南洋大学教职员的薪金率亦获调整,与本地区两间国家大学的薪金率不相上下。从此,南洋大学征聘优秀的教职员的最大障碍得以消除。自1964年开始南洋大学改组工作,至1968年业已接近完成。同年5月,教育部长在毕业典礼致词中宣布新加坡政府正式承认南洋大学所授予的学位。第一届新制毕业生在1969年初毕业,同时也标志旧制不分等级的四年普通学士学位学制的结束。并于1969/70学年度,各院系同时开设荣誉学位班。自1965五年担任代理校长的黄应荣教授在1969年初退休。理事会聘请驰名的学者黄丽松教授为校长。黄校长到任后经拟订许多发展计划,陆续实施,研究院的设立即其中重要的一项。为了培养学生以配合国家迅速工业化的需求、为了给教师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以及改善大学的行政,服务效率,李氏基金于1969年底慷捐巨款,在校内成立了李光前电脑中心。在1970年,李氏基金再度慷捐巨款,协助大学设立一所李光前文物馆,其目的在于保存亚洲文物资料,以供学术研究,并且向公共人士宏扬亚洲文化。1970/71学年度的开始,南洋大学甄选第一批研究生进入研究院的亚洲文化研究所,数学研究所,自然科学研究所及商学研究所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1972年7月第十三届毕业典礼上,颁授研究院第一届毕业生以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在南洋大学创校史是个新的里程碑。1972年9月黄校长辞去校长职,就任香港大学校友。理事会聘请著名公共行政学学者且精通中文、英文及法文之薛寿生教授为校长。薛校长于同年9月23日上任,出长大学校政。华语研究中心在1974年成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华语在本国之应用及其发展,并且帮助解决中小学在华语教与学上所碰到的问题。 1975年4月,薛校长辞去校长职。为了全面发展大学的潜能,以适应国家与社会的需求,理事会接受委任新加坡教育部长李昭铭博士于1975年3月17日开始兼任南洋大学校长。于是,在南洋大学发展史上迈进了一个崭新阶段。自从南洋大学创办二十年来,第一次吸收各民族学生于1975/76学年度进入各学院就读。这是发展南洋大学为全国性大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在这学年度,学制也有了彻底的改革,即以具有更灵活与更广泛基础的课程结构,以取代向来属学系为中心的狭隘教学内容。此外,新的学科也随着开设,计有电脑科学、理化科学、环境科学、银行与财务学、大众传播与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按:以上为1974/75第十六届毕业生年刊的更新版本。此后五届年刊,《简史》不再增新,似已断笔。以下根据网页资料,摘录易行《廿五年风雨话南大》文中相关信息。)1974年5月间,陈六使先生家属为纪念陈先生生前热心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捐五十万元予南大,充作“陈六使奖学金基金”,嗣后,李氏基金等热烈向应,捐款沓至,共筹聚九十二万七千五百元。6月15日,南大理事会在行政大楼举行故创办人陈六使先生铜像安置礼,以表彰陈氏对创办南大的不朽功绩。1975年7月26日,南大举行第十六届毕业典礼,校长李昭铭博士在仪式上透露:南大和新大将设立一个校际委员会,以促进两间大学之间的合作。在人事方面,新大政治系教授吴德耀于7月1日起受聘出任南大研究院院长。南大文学院院长由卢曜副校长兼任,理学院院长由郑奋兴教授担任,商学院院长为谢哲声教授担任。1976年4月1日新学年开始,南大当局采取措施,全盘检讨全校各系课程,目的是阐明及确定各系之目标与方向,期能符合国家(新加坡)发展及需求,同时避免与新加坡大学之发展目标及方向重叠。这项措施于这年10月间完成,并于11月9日举行的校务会议上通过,决定在1977/78新学年付诸实施。 1976年8月14日,李昭铭校长在南大第十七届毕业典礼上宣布,南大将更积极吸收华校以外其他源流学生,更扩泛采用英文作为教学媒介语。1976年8月16日,李昭铭博士开始告假:南大理事会委任吴德耀教授为代理校长,兼研究院院长,卢曜留任副校长。 1976年10月27,南洋大学体育中心开幕,由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暨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主席陈英梁博士主持仪式。同年11月15日,语言中心华语组归并为华语研究中心。南大理事会于1977年8月13日宣布吴德耀教授从15日起辞卸代理校长职,续留任研究院院长,南大从这时起暂时没有校长。8月23日,南大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会后宣布:(一)南洋大学在委任出校长前,将由一个特任委员会负责管理校政;(二)为了达致长期的目标,将与新大进行更密切合作。1977年11月1日,南洋大学宣布借调新大前任副注册主任胡桂馨女士为注册主任。12月27日复借调新加坡社会事务部常任秘书陈祝强出任南大秘书长,负责执行特任委员会之决策,以及处理大学的日常行政工作。1977年12月23日,李光耀总理在新大政治学会主办的演讲会上谈到南大今后发展,强调政府有责任确保南大的改组事在必成,政府决不再袖手旁观,使南大改组事宜,迁延时日,并强调英语的重要性,特别指出大学生必须具有应用第二和第三语文的能力。李光耀总理在南大历史学会另一次演讲中指出:南大改革为用英语媒介的大学,所遇到的障碍,在于南大校园是根深蒂固的华语环境,英语的应用不容易在这种环境里建立起来,认为南大生必须全面浸入才能掌握英文。1978年3月4日,南大理事会和新大理事会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由本学年起,新大在武吉知马的校园,将成为新大和南大这两间大学共同课程的联合校园,让南大学生能够在讲英语环境里学习,提高英文水准,并希望藉此能够消除某些私人界对南大生存有的偏见和成见。1978年7月3日,新学年伊始,一千八百名一年级大学新生被安排在联合校园上课,其中南大一年级新生约五百八十人。南大二、三年级旧生则继续留在裕廊校园上课。1980年3月7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致函南大理事会主席黄祖耀,提出南大今后命运的问题;他基于(一)南大师资缺乏,难以聘请资格高深的师资,(二)学生宁愿选择进入新大而不愿进入南大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的两点理由,并在丹顿报告书的基础上,建议南大新大进行合并。李总理在信上列举三项选择,让理事会作出决定:(一)新大和南大合并为一间国立大学,一个校园;(二)合并为国立大学,但保持两个校园;(三)在联合校园的三年过渡期届满,让南大重新开办。李总理并在信上表明他的意见:南大的解决办法,就是新大和南大合并成一间新加坡国立大学。1980年3月10日,南大理事会主席黄祖耀覆函李光耀总理,明确的提出南大应继续存在的两点理由:第一、深信新加坡需要而且拥有资源来维持两间互相兢争,同时又相辅的大学:第二、南大是新加坡及本地区的各阶层人民出钱出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对于南洋大学的创立有贡献的人士,包括了三轮车夫以至百万富翁。1980年4月5日,南大理事会发表声明,决定接受李光耀总理的建议,把新大与南大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由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组成)。所建议的理工学院将设在南大校园,称为“南洋理工学院”,从1982年开始招收学生,并将为1992年之前所建立的“南洋理工大学”的核心。1980年8月16日,南洋大学举行第廿一届毕业典礼,最后一批毕业生领取南大文凭。弦歌于是辍绝,堂皇黉舍,被逼停办,南洋大学,成了历史名词。后新加坡政府终于在南洋大学旧址上重建了一个“南洋大学”牌坊,也就是名片上所展示的那个。

谁知道孔立夫的事迹啊?

孔立夫?是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那个吗?历史上没有这个人吧,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他的事迹全在小说中啊,你去看啊。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的介绍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2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31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

1.求上海交大的校史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她的历史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近代高等教育迂回发展的历程。
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隶属招商、电报两具。公学设立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任督办。
1899年,公学先后设立译书院、东文学堂,培养议员。译书院后来发展为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先驱--商务印书馆。
1904年改隶商部,翌年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易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8年,学校增设铁路管理科。

至此,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工科大学终于屹立在浦江之滨。 1920年12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
1921年8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不久,南洋大学、唐山大学和京校分别改名为第一、二、三交通大学。
1928年11月,三所交大合并成铁道部交通大学。至30年代中期,交大被誉为“东方的MIT”。
1938年8月,学校改由教育部直辖,定名国立交通大学。1940年在重庆九龙坡设立分校,后分校改为总校,并于1942年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
1943年创办电信研究所,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46年5月,学校迁回上海。
1949年6月,人民 *** 接管交大,开始了交大历史新的一页。此后经历了院系调整和西迁,于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896-1904 南洋公学 1905-1906 商部高等实业学堂 1906-1911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1912 南洋大学堂 1912-1921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 1921-1922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1922-1927 交通部南洋大学 1927-1928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8-1942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42-1946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1946-1949 国立交通大学 1949-1957 交通大学 1957-1959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1959- 上海交通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 南洋公学 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
1896年3月,由清代著名翻译、近代小学教学方法改良的先行者钟天纬开办的三等公学开学。盛宣怀将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捐出的高昌庙经正书院旧屋暂借给钟用作该校校舍。
钟天纬于当日发布启示,先开蒙馆三塾,将来待经费许可,再开设六塾,将学有成效者,送南北洋大学堂。9月得到盛宣怀批准,由电报总局拨助常年经费洋1000元办学。
盛宣怀在上海乘船去江宁府向两江总督刘坤一禀明,拟在上海捐购基地筹款开办新式学堂——南洋公学及银行、铁路、纺织等事宜。10月,盛宣怀向清朝 *** 正式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在上海捐地开办南洋公学,经费由轮电两局捐输,聘请何嗣焜出任总理。
12月得到光绪准允。至此,标志南洋公学正式创立。
因学堂地处南洋(当时称江、浙、闽、广等地为南洋),参考西方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故定名为南洋公学。 1897年3月6日,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一所作校址,“南洋公学”正式开学;4月,委任何嗣焜为南洋公学总理(即校长)。
初建时以培养高端法政人才为办学目标,先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继设铁路班、特班、政治班、译书院、东文学堂等,体制完备,规划宏远,创开了我国近代教育的新风气。1905年,学校改隶商部,改校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始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
1906年秋,学校工科之始——铁路工程班成立。1907年改隶邮传部,易校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0月,学校设立的第一个工程专科,即学制3年的铁路专科正式成立。
1908年夏,增设电机专科,为中国高等学校最早设立之电机系科。1909年,航海专科成立,且于1911年改为商船学校。
1910年,建立电机实验室。同年秋,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 *** 声中,唐文治宣布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此时期学校经费困难,唐文治提出自己减薪一半,师生同心,以维持教学。
唐文治还著《人格》一书作为国文教材。此时期孙中山莅校演讲,全校师生共同致力于兴建中国实业。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1912年秋,学校归交通部直辖,改校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学校虽几度更名,但坚持培养交通实业专才的宗旨不变。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
1919年7月,侯绍裘成立南洋义务学校。 交通大学 1920年12月14日,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要政极需专材”为由,提交国务会议议决,将北京邮电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及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改称“交通大学”。
1922年4月8日,叶恭绰校长电示“今日为交通大学成立纪念日,放假一天”。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叶恭绰出走;7月21日,交通大学正式分为两校,改名交通部南洋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
此后校长多次变换,直到1924年底凌鸿勋再次任校长,学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期仍设置电机、机械和铁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调归唐山学校。
学校在此期间又新建成体育馆和调养室,并创办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工业研究所。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7年,北伐胜利,北洋 *** 垮台,南京 *** 成立。
国民 *** 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学。学校改组为第一交通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
并第一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离学校,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1928年2月,国民 *** 任命蔡元培为1927年9月7日改名为“第一交通大学”的校长。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 *** 改组,增设铁道部。
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
不久,黎又被任命为专职校长。这样就把“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形成“部校合作”体系和“建教合作精神”,“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
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充裕,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由此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明显,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广大校友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1937年8月1日,学校划归教育部。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学校迁至上海法租界继续办学。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 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
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
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国立交通大学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重庆交大总校师生分批复员上海。
1946年, *** 挑起内战,沪校与渝校会合,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 广大师生投入到。
3.求上海交大的校史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她的历史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近代高等教育迂回发展的历程。
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隶属招商、电报两具。公学设立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任督办。
1899年,公学先后设立译书院、东文学堂,培养议员。译书院后来发展为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先驱--商务印书馆。
1904年改隶商部,翌年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易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8年,学校增设铁路管理科。
至此,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工科大学终于屹立在浦江之滨。 1920年12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
1921年8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不久,南洋大学、唐山大学和京校分别改名为第一、二、三交通大学。
1928年11月,三所交大合并成铁道部交通大学。至30年代中期,交大被誉为“东方的MIT”。
1938年8月,学校改由教育部直辖,定名国立交通大学。1940年在重庆九龙坡设立分校,后分校改为总校,并于1942年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
1943年创办电信研究所,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46年5月,学校迁回上海。
1949年6月,人民 *** 接管交大,开始了交大历史新的一页。此后经历了院系调整和西迁,于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896-1904 南洋公学 1905-1906 商部高等实业学堂 1906-1911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1912 南洋大学堂 1912-1921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 1921-1922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1922-1927 交通部南洋大学 1927-1928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8-1942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42-1946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1946-1949 国立交通大学 1949-1957 交通大学 1957-1959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1959- 上海交通大学。
4.请教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听说被分成很多学校,有点惨 50年代初,当时的 *** 参照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拆分。交通大学由具有相当规模的
理、工、管的多学科大学被拆分成单一的工科大学。大量院系调出。其中理学院中的数学
、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
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金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
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
工程系调整到华东航空工程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调入南京工
学院(现东南大学),19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中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
业大学。此外还分出去支援了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交通大学只是从
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大学支援得到加强外,其余并入的实力都
不强。可以说交通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楼主. 2005-01-29 11:00:02
aadvarka(aadvarka)
级别:白银长老
发帖:1083
积分:1116
来自:
注册:2002-01-06
:0 :0 交通大学在49年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前的历史,就是被严重削弱的历史:
52年的院系调整,交通大学已经遭受了第一次严重打击,以下学科:
理科——数理化(复旦)
工科——土木(同济)、化工(现华东理工)、纺织(现东华大学)、航空(现西工大)、水利(现河海)
管理——会计、财务(上财)
几乎全部损失。
工科——机电遭受重大损失(成电、哈工)。
55-57年分成上海、西安两校更不用说了,其实双方分的已经是一个52年剩下来的家当。
还要补充上海交通大学在59年之后的再度被支解的历史:
59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内为中科大招生办学。60年代,交大被国防科委接管,上海市从交大抽出专业成上海科技大学(后并入上海大学,合并组建新上海大学里质量最好的部分是原科大、工大),又抽出交大民宴路分部建上海工学院(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总设计师的王希季等就因此离开交大支援他校。7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机车车辆系分出组建上海铁道学院,迁南昌成立华东交通大学(当时上海铁道学院迁南昌的条件就是在南昌恢复交通大学的名称)。78年未迁完的上海部分恢复成立上海铁道学院,2000年铁道学院(大学)并入同济。
原上海市市长、市委副 书记,现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上海交大 211 工程中预审中就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 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南洋大学在哪里

南洋大学有三种解释:

1、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陈嘉庚先生回到中国大陆后,他在南洋华侨组织如福建会馆中的一些职位由陈六使继任。继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后,陈六使在新加坡倡议办南洋大学。

2、上海南洋大学:南洋大学位于中国上海,是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3、南京南洋大学:从1912年起,两江师范的师生曾多次发起复校运动。1912年6月间曾有改两江师范为“南洋大学”之议,遭否定后又有人提出改设“南洋优级师范”、推举张謇为校长的建议,但均未成功。直至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才接受地方及学界名流的建议,咨请教育部“改两江优级师范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