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保实验室,在对新冠病毒溯源的调查中,美国到底在隐瞒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4 07:12:58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究竟有何背景?

7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对于超75万网民联署呼吁彻查德特里克堡,赵立坚表示,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截至今天下午3点,超过75万的网民参与了联署,呼吁彻查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以便搞清楚新冠病毒的真相。
此时此刻,参与签名联署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我还注意到,针对下一阶段病毒溯源最该去哪里,环球网也发起了网络民调。目前已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下一步应赴美国开展溯源研究,建议大家去看看。
这些民众、媒体自发的行动,实际是问出了国际社会长期无法得到回答的问题,而美方一些人始终讳莫如深。请美方回答几个问题: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同“电子烟疾病”等不明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到底有何关联?美方为何至今还不邀请世卫组织赴美彻查德堡?在溯源问题上,中国去得,美国为什么去不得?美方应展现透明,有问必答,回应外界关切。
近期54个国家就溯源问题向世卫组织总干事致函呼吁,坚持科学溯源,反对政治操弄。病毒溯源是一项科学任务,要靠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多点多地进行考察研究。任何出于一己私利,背弃科学和真理,甚至鼓吹“情报溯源”、威胁、打压专家学者的行径,只会严重干扰和破坏全球抗疫合作,只会激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反对,绝不会得逞。
民意不可违,人心不可欺。美方企图搞政治操弄、向中国甩锅推责,这早已路人皆知,美方应正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呼声,对公开信和网络民调内容作出令人满意的交代。
有军方的背景呗,说不定政府也默认存在,他们二战后还跟日本的七三一部队交流过,就是为了研制出更多病毒。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定位是国家高级别生物实验室,从二战时期开始运营,其中保存着731部队遗留下来的各种细菌病毒,十分危险。
早期美国德特里克堡生化武器实验的建立,最初美国陆军雇用了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化学家艾拉·鲍德温秘密开发生化武器,并要求鲍德温为新的生物研究综合体寻找适合的场所,鲍德温选择了当时被废弃的国民警卫队基地,命名为“德特里克试验田”。而后美国陆军宣布将其改名为“德特里克营地”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据说是当年二战日本731部队负责人为了躲避战争惩罚和美国人达成的交易和设立的,日本人把他们当年的所有生物实验数据都给了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了。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究竟有何背景?这个实验室被称为美国政府“最黑暗的实验中心”。有文章称:文章称,70多年前,美军曾选择德特里克堡作为秘密发动细菌战的地点,多年来,它一直是中情局隐秘的化学实验和精神控制实验基地,基地的大部分活动也都是“机密”。
究竟有多黑暗?
据报道称这个实验室里储存有埃博拉病毒、炭疽杆菌、布鲁氏菌等致命“特定生物制剂与毒素”,在2019年7月,美国疾控中心要求该研究所暂停对高致病性病原体的研究工作,疾控中心在该机构发现6处违反联邦安全规范,包括废水净化系统故障造成泄露等,但是美国疾控中心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公布更多细节。而该所曾多次出现安全事故,包括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
2020年7月为什么突然关闭?
可能与新冠病毒的源头有关(目前只是猜测)。目前美国关闭的这一黑暗实验室,也不肯公布真正的原因,只是一句: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其决定的信息。但是美国的实验室那么黑暗,怎么要到指控说要到我们中国实验室来独立调查呢?是不是你们已经研究好了可以将病毒随手一撒就撒在了我们中国实验室里呢,美国的科幻片真是看太多了,但是人还是要面对真实的自己,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再去说话,如今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中国也不是柿子随便被捏的吧,这种美国想要为自己黑暗实验室的失败来找替罪羊,找到我们头上了,以为现在打败中国武器不可取,要智取???不过是贼喊抓贼的把手,还好我们中国内心强大,要不是外交部那么铿锵有力的回应,真的会让很多三高的人受不了了,不过我们普通人早已看惯了美国的作风,尽管放马来吧,三岁小孩的戏。
我们中国人都希望如外交部强调的:“如果美方真的尊重事实,就请开放德特里克堡基地,并就美海外200多个生物实验室等问题公开更多事实,请世卫组织专家去美国开展溯源调查。”美国到底让不让我们中国去他们的实验室参观?还是想让我们上钩去到他们的实验室?美国突然如此一出不知何意。

在对新冠病毒溯源的调查中,美国到底在隐瞒什么?

美国在隐瞒新冠病毒的发源地,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是美国投放出来的,所以美国不想要承担这个责任,一直都在隐瞒。
他们在隐瞒着这些病毒的来源,据说有一个实验室,里面与新冠病毒有关系。
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而且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躲避处罚,然后也想在这次疫情当中洗清嫌疑。
很多的人都认为其实这一次的新冠疫情和美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美国曾经有一个实验室关闭了,但是周围的养老院曾经患有过相似的病症。
新冠病毒从爆发至今,全球多个国家要求溯源调查的呼声是越来越多。
随着许多国家的研究团队在对2019年10月前的一些血液样本的分析和检测中,发现了新冠病毒抗体。这也让更多人不得不相信新冠病毒的传播时间比爆发更早。而这样的发现却让新冠病毒的来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多的人都很想知道新冠病毒的起源到底在那。
当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后,美国便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我国。我国抱着人正不怕影子歪的心态,敞开了大门让世卫组织进行溯源。世卫组织经过相关调查后发布了溯源报告,对美国一直声称的新冠起源是武汉P4病毒实验室泄露的说法进行了否定。而真正的新冠起源需要进一步调查其他国家出现过的早期报告。
无论大家如何去探寻却发现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冠病毒的起源都绕不开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
1、在2008年有着冠状病毒之父称呼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拉尔夫·巴里克曾经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里面详细记录着他和团队设计、合成并且激活SARS样冠状病毒的方法。并且他们还特别验证了该病毒不光能让动物染病,还能入侵人类。你看看这是不是有点司马昭之心,迫不及待的告诉全天下,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病毒。而从时间上推算,十多年前美国实验室就已经在做合成病毒研究了。
2、而有心人士发现德堡工作人员与巴里克是冠状病毒相关专利的共同发明人。这是不是说明巴里克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与德堡有关系。德特里克堡是有着“黑暗实验中心”的名号,德堡一直为美国的病毒研究提供支持。
3、而2019年德堡周边社区爆发的“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和“电子烟肺炎事件”,随后德堡神秘关闭。于是国际社会都在强烈要求美国开放德堡实验室,让世卫组织能够前往进行溯源调查。而美国却对此一直保持沉默。
4、曾有相关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早期的原始株上明显带有艾滋病与SARS的影子。艾滋病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SARS却是呼吸系统出现主要症状。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早期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就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随即是呼吸系统。这两者之间的牵连总不至于是巧合吧!
将所有事件的时间线索倒推来看,一切似乎都变得顺理成章。从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事件,就不难发现美国对其它国家污名化的做法由来已久。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特懂为什么一直要将名声安在我国头上的原因。
从疫情爆发至今美国一直坚持“病毒源于实验室”。就算世卫组织发布了报告直接否认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传人,直至今日美国政客们仍然不死心。一直妄图混淆视线意图摘除掉自身的污点。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典型的美国作风,欲盖弥彰。
若是想自证清白,那么美国应该拿出与我国一样的诚意,敞开大门接受世卫组织的溯源调查。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怎么回事?能证明什么呢?

马德堡半球实验室将两个半球之内的空气抽掉,而两个半球却能够更好的挤压在一起。这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有一对铁质半球体,各附有一个把手,其中一侧有阀门,可以往外抽空气,这是一种大气压力威力展示的小比例模型。它们被称为马格德堡半球,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演示工具。
把有两把手的半球放在一起,然后将里面的空气抽干, 然后让两队不同的人马将这个球向不同的方向拉拽,是为了证明大气压。
有点马德堡他是个聪明。
有时,人们可以使用非常简单的工具来展示非凡的物理学。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有一对铁质半球体,各附有一个把手,其中一侧有阀门,可以往外抽空气,这是一种大气压力威力展示的小比例模型。它们被称为马格德堡半球,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演示工具。
奇怪的是,半球并不是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而是以一个地方命名的,那就是德国马格德堡。这些球体由德国科学家(兼马格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Otto von Guericke)于 1654 年设计并展示了他新发明的真空泵和大气压概念。它的原理很简单,当两个半球压在一起时,空气被从内部抽出,产生部分真空,以巨大的力量将两个半球密封在一起。
Guericke 于 1654 年首次为皇帝斐迪南三世展示了这种力量,他用到了30 匹马,将他们分为两队,每队 15 匹马,各拉着一个半球,竟然无法拉开!1656 年,他在家乡马格德堡进行了一场规模较小的表演,使用了八匹马,这一表演被科学家加斯帕·肖特 (Gaspar Schott) 画成了素描,记录在《机械液压气动》一书中。
那么这些球体是如何保持在一起呢,简单地说,就是大气压的作用!大气中的所有物体都在不断地受到空气分子四面八方的轰击,这种大气压力对我们来说是不明显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内部压力,可以平衡它。当两个半球第一次放在一起时,它们内部的气压平衡了外部的气压,它们很容易就可以被拉开。然而,当从半球内部去除空气时,不再有向外推的力,外部大气压力占主导地位,将半球推到一起并防止它们分开。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十六匹马能拉动,但为什么同样的实验只要四个人也可以拉动?

四个人=十六匹马
因为实验室里的试验半球表面积较小,由压力的计算公式F= PS可知,在压强相同时,表面积越小,压力越小、所以四个人就可以拉开半球。

马德堡半球实验到底是多少匹马

16
亦称“马德堡圆盘”,是用来演示大气压强的仪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学者奥托?格里克表演了一个最惊人的试验。他把两个铜质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空心半球紧贴在一起,两半球的对口处经过研磨。在贴在一起之前,应用抹布将对口处擦净,并涂上凡士林,两半球接触后,要用力压一下并稍稍左右转动一下。然后打开阀门,并用胶皮管把气嘴跟抽气机相连接,将球内气体抽出后,球外的大气压使两半球合在一起。在半球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巨铜环,环上各用八匹马向两侧拉动,结果用了相当大的力却未拉开。球内的空气被抽出,没有空气压强,而外面的大气压就将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通过上述实验不仅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证明大气压是很大的。这个实验是在马德堡市进行的,因此将这两个半球叫“马德堡半球”,而将这个试验叫“马德堡半球实验”。后来各学校物理实验室所用的是铸铁制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两半球体,目前教学仪器改进而用硬橡胶制成扁圆形的半球体,省去了用抽气机抽气的装置。实验时只要将两半球紧压,将球体内空气挤出即可,也能说明球内外具有压强差。市场商店出售的塑胶制品的挂衣钩,也是根据上述实验及其原理而制成的。
在解释实验原理时应注意:拉开马德堡半球的力并不是大气压乘以球的“表面积”。作用在马德堡半球的表面上的大气压,其中有一部分作用是互相抵消的,所产生的压紧半球的力,不等于大气压强乘球的表面积,而是等于大气压强乘球的横截面积。
8匹
16 书上说的
16
16
解:
设大气压p0=1.0*10^5(Pa)
马德堡半球试验相当于大气压直接加在两个半球接触圆面上
压力N= p0*(pai)r^= 1.0*10^5*3.14*0.2^= 12.56*1000(N)
每边马数= N/T= 12.56/1.6= 7.85< 8
因为要将半球拉开,每边马数不得小于7.85,故取8
所以至少要8*2=16匹马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对的吗?

1643年的托里拆利实验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认可,直到1654年马德堡半球实验才被人们认可,故说马德堡半球是最早的
马德堡半球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强存在并且很大
对啊 这个是必须必的……都累死几匹马……
首先,国家级的考试一切以教材为准,教辅书容易在转述中出错。
马格德堡半球实验是公开的展示性实验,为了让公众了解大气压的存在,而该结论在此之前已由托里拆利在实验室中证实,并留下记载,因此说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并不正确。

马德堡半球实验与托里拆利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

《周末实验室》第三期 02讲演:托里拆利与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力是非常强大的。实验中,将两个半球内的空气抽掉,使球内的空气粒子的数量减少,
下降。球外的大气便把两个半球紧压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开了。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1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实验说明
  1.不可以用其他液体代替水银,若用水代替,高度会超过10米,因而不可行;
  2.若无论如何怎么做银柱都满玻璃管且高度始终小于76cm,则可能是玻璃管长度小于76cm;
  3.若操作正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可能是管内有气体。
  4.实验结果(水银高度)与试管粗细无关

初中物理出现的几位科学家是哪些?分别成就。

胡克:英国物;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牛顿:英国物;牛顿定律
卡文迪许:英国物;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焦耳:英国物;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
法拉第:英国;发现了电磁感应
一,力学: 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 伽利略 样快;并在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 比萨斜塔 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 亚里士多德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 定律) . 4,17世纪,伽利略 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 理想实验 伽利略 理想实 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 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 笛卡儿 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 物体. 6,1638年,伽利略 《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 伽利略 抛体运动.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 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 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地心说 托勒密 哥白尼 提出了"日心说 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日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 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 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 卡文迪许 扭秤实验 测出了引力常量 引力常量; 引力常量 10, 1846年, 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 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 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海王星, 亚当斯 勒维烈 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 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冥王星. 汤苞 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 齐奥尔科夫斯基 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齐奥尔科夫斯基 近代火箭之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 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尤里加加林 二,相对论: 相对论: 13,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 14,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 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三大发现: 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三大发现 15,1905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 c 不变. 16,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 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 普朗克 能量子假说 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17,激光 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世纪之光"; 激光 世纪之光
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
三,电磁学: 电磁学: 理科班(选修 ) 理科班(选修3-1) : 18,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库仑利用扭秤实验 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 库仑 扭秤实验 库仑定律 静 电力常量 k 的值. 19,1752年,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 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 富兰克林 风筝实验 发 明避雷针. 明避雷针 20,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 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 电场线表示电场. 法拉第 电场 电场线 2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 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 e 电荷量 密立根 油滴实验 元电荷 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22,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欧姆 欧姆定律 23,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 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 昂纳斯 ——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24,19世纪,焦耳 楞次 焦耳和楞次 焦耳定律. 焦耳 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定,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 奥斯特 电流磁效应 26,法国物理学家安培 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 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 相吸,相斥,并总结出 安培 同向 相吸 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 相斥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 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 安培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 左手定则 方向. 27,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 洛仑兹 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 28,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电子流. 汤姆生 阴极射线 电子流 29,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 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 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阿斯顿 质谱仪 30,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 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劳伦兹 回旋加速器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 D 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物理 X 科(3-2至3-5 ) 至 : 三,电磁学: 电磁学: 3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 32,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 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 楞次 楞次定律 32,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 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日光 亨利 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
: 四,热学(选做) 热学(选做) 33,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 布朗 布朗运动 34,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 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 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 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迈尔焦尔 亥姆霍兹 能量守恒定律 35,1850年,克劳修斯 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 克劳修斯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 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 克劳修斯表述 开尔文 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开尔文表述. 开尔文表述 36,1848年 开尔文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绝对零度
: 五,波动学(选做) 波动学(选做)
,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 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 的单摆叫秒摆 秒摆. 惠更斯 单摆周期公式 秒摆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 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 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 多普勒 多普勒效应.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 麦克斯韦 《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预言了 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 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 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 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 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马可尼 波波夫 无线电报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 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红外线; 赫歇耳 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 里特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 里特 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伦琴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射线(伦琴射线) ,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 X 射线的 伦琴 , 世界上第一张 人体照片. 人体照片
: 六,光学(选做) 光学(选做)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 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 斯涅耳 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托马斯 杨 光的干涉现象. 托马 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 泊松 菲涅尔和泊松 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泊松亮斑. 菲涅尔 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 光的圆板衍射 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是一种电磁波; 麦克斯韦 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 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 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 c 不变. 45,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 质能方程式: 爱因斯坦 质能方程式
七,波粒二向性: 波粒二向性: 46,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 普朗克
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 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 光子说 解释了光电效应 规律, 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7,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 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 X 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 康普顿 康普顿效应 光的 粒子性. 粒子性 48,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 玻尔 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 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9,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德布罗意 德布罗 1927年美, 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

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总结

  高中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物理学史及这些科学家们,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力学
  1、1638年,义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数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电磁学
  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波动学
  1、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4、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5、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6、1894年,义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讯的新篇章。
  7、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的人还:

科学实验室中哪些器材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在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两名学生用力拉,由于实验仪器或者抽气不规范,很容易向后摔倒。
然后与火有关的:酒精灯、燃烧匙、蒸发皿、甚至试管,在加热状态下都危险。
实验室有可能用到的小刀、剪刀、手术刀,甚至尖头镊子等锋利尖锐器材。
再然后是一些有毒有害腐蚀性易爆炸的化学药品,强酸强碱、金属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