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职业这一演讲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构成之一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6 01:22:21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一间只属于自己房间》


《一间只属于自己房间》
书名:《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作者:弗吉尼亚 伍尔夫1928年10月,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面向女性的演讲——“女性与小说”。之后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就是这样,物质基础决定心智的自由,心智的自由决定诗歌的诞生。女性贫穷了不止两百年,而是有史以来就贫穷。”伍尔夫说:一个女人要想写作,必须拥有两样东西,钱和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个说法真的非常精妙,强调了经济独立和空间独立(也可以说是时间自由),也反映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希望每个女性都能实现经济独立,自由生活,成就自我。文中探讨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贫穷对女性创作的限制等问题。按理说会是非常枯燥的话题,但是伍尔夫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作家,她虚构了一个故事,让每个读者都化身为文中的主人公,让每个读者都能以“第一视角”去寻找“女性与小说”之间的联系,在这过程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受历史中的女性的困境及问题,抽丝剥茧,循序渐进,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再也不必去恨任何男人,因为,他们再也无法伤我一丝一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我再也不必去奉承任何男人因为,他们对我再也无法施予。”《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因此,我让你们去挣去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就是让你们去面对现实,那种生活一定充满了活力。《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别的时间。《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有哪些高质量的女性主义书籍值得一看?

以下是一些高质量的女性主义书籍,值得一看:
《女性神话》("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 克拉丽莎·皮斯特洛(Clarissa Pinkola Estés):这本书以故事和神话为基础,探索了女性的心灵和力量,对于激发女性的自我认同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女性的艺术》("The Second Sex")-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这本经典之作探讨了女性在社会、文化和历史上的地位,对于理解女性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核心观点非常有帮助。
《女性的权力》("The Power of Women")- 玛丽莲·弗伯(Marilyn French):这本书回顾了女性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权力,并探讨了女性如何在社会和个人层面上实现平等和自由。
《女性解放宣言》("The Feminine Mystique")- 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这本书被认为是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里程碑之一,探讨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并呼吁女性追求更多的自我实现。
《女性的性别问题》("Gender Trouble")- 简·布特勒(Judith Butler):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和性别表达的概念,并挑战了传统的性别二元论。它对于理解性别身份和性别政治的复杂性非常有帮助。
《女性主义是平等主义》("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 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这本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介绍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强调了女性主义对于所有人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都是女性主义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奇马曼达·恩戈齐·阿迪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这本书是一篇演讲的文字版,探讨了性别平等和女性主义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这些书籍代表了女性主义的不同领域和观点,涵盖了历史、文化、社会和个人层面的议题。阅读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和实践,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高质量的女性主义书籍,它们在不同领域和主题上都有独特的贡献和影响:
1. 《第二性》(Simone de Beauvoir)
2. 《女性的奥秘》(Betty Friedan)
3. 《性政治》(Kate Millet)
4.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Simone de Beauvoir)
5. 《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Bell hooks)
6. 《性别麻烦》(Judith Butler)
7. 《不能承受之重》(Susan Bordo)
8. 《给樱桃以性别》(Jeanette Winterson)
9. 《女性主义哲学指南》(Miriam Frankel)
这些书籍在女性主义的各个领域都有所贡献,不仅对理解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历史非常重要,而且也可以激发读者对性别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高质量的女性主义书籍有很多,今天我想重点推荐两本,《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和《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这种意识流文学,很多人可能会读不下去,包括我自己第一次读的时候也多次想放弃。可以结合一些书评视频的讲解来更深层次的了解一本书。没曾想第二次再拿起这类书籍时,读来竟觉得异常通畅。
推荐书籍一:《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
推荐理由:这本书被誉为“女性精神觉醒的必读经典”。伍尔夫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上高呼:“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那么她必须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金钱,另一样是一间自己的房间。”这是伍尔夫说的一句话,一开始我并不能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读完之后,明白了,手里的钱代表了经济独立,上锁的房间是代表了精神独立永远记佳紧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才最牢靠。
推荐讲书视频:B站“靠谱讲书”周轶君
分享下书中的一首诗:
若有人想脱颖而出,心怀更热切的梦想,张扬勃勃野心,必会遭到一派强烈阻挠,渴望发展的希望,终不能敌过恐惧,但仍不能屈就,前进,前进,再次前进,黎明就在前方。
推荐书籍二:《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推荐理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越发觉得女性觉醒是一件很艰难也很痛苦的事情。但当没有正确了解女性 主义到底是什么之前,连觉醒都是毫无方向的,像似始终走在没有灯的夜路上。“解放的思想需要解放的理论,没有理论的思想,在实践中只是徒劳无功的空壳。”这是上野反驳批评者的话,也是这本书真正的立意。这本书内容比较学术,看之前要了解很多名词。但是刚刚我听了千鹤子的演讲后,对书里内容的理解愈发立体、生动起来了。
分享一些精彩书摘
女性开始扮演起双重角色,承担家务育儿责任的同时还需外出工作。女性成了部分生产者,但因其再生产者身份在职场上受到歧视被边缘化。
作为现代职业女性,我们要感谢所有坚持在职业岗位上没有放弃的前人,她们绕过了社会舆论,打破了禁锢内心的社会规训,为我们这些后人争取到了一丝机会。
我们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的后人创造机会,让这个社会看到,女性在职场上一点都不比男人差,我们的坚毅包容和共情能力都是男人很难具有的优秀品质。
作为女性,成长过程中遇到太多的疑惑、撕裂和愤懑,周围人会不停地对你说“你是不是太敏感了?”“你不要想太多”来试图掐灭你想深入思考一探究竟的小火苗。所幸早已经有女性前辈帮我们把女性处境形成了一套理论传递了下来,随手打开一本与女性主义有关的书籍,就能找到解开困惑之门的金钥匙。

弗吉尼亚·伍尔芙经典语录有哪些

  1、即将消亡的美好世界有两个刀口,一个是悲之刀口,另一个是喜之刀口,共同把心脏一分为二。《一间自己的房间》
  2、任何阶级或者任何性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责备都是荒诞的。巨大的人群从不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被他们所不能控制的本能所驱使。《一间自己的房间》
  3、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一个人的房间》
  4、生活并非是一串对称排放的马车灯,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是一个伴随我们意识始终、将我们包裹在内的半透明封套。《一间自己的房间》
  5、他觉得自己好像被一条大鱼钩住了鼻子,在水中扑腾,几不甘心,有无可奈何。《奥兰多》
  6、他是她老年时的儿子,体衰时代拐杖,生命危浅时可以依靠的大树。《奥兰多》
  7、它是如此轻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皱;它又是如此扎实,一对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到灯塔去》
  8、她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那灰白色的灯塔,矗立在远处朦胧的烟光雾色之中;在右边,视力所及之处,是那披覆着野草的绿色沙丘,它在海水的激荡下渐渐崩塌,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皱折;那夹带泥沙的海水,好像不停地向杳无人烟仙乡梦国奔流。《到灯塔去》
  9、我感到我又要发狂了,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在也不会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伍尔芙的遗书》
  10、我们的趣味仍然是我们读书的指路明灯,因为唯有趣味才能使我们身心激动不已,我们是凭着感情来读书的,我们不能压制自己的癖好,就是加以限制也不行。《伍尔夫读书随笔》
  11、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就取决于他们离开我们距离的远近。《到灯塔去》
  12、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颜色。《笑的价值》
  13、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到灯塔去》
  14、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伍尔夫读书随笔》
  15、一心证明浮华建筑在 腐朽之上,肉体依附在骨架之上,我们这些在上面载歌载舞的人,最终也会躺到下面来,大红丝绒化为尘土,戒指上的红宝石已经遗失,曾经明亮的眼睛光彩不再。《奥兰多》
  16、因为自然的.绿与文学中的绿绝然是两码事。自然与文学天生不相容,凑在一起,它们就会把对方撕成碎片。奥兰多眼中的绿荫破坏了他心中的节奏和韵律,何况大自然还有他自己的把戏。《奥兰多》
  17、在昏暗中,一只黑色的巨大翅膀,把最痛苦的记忆,即可能让人的生活一蹶不振的记忆,一笔勾销,抹去它的苦涩,为它们涂上光亮的色彩,甚至是最丑陋的最卑贱的记忆也是如此。《奥兰多》
  18、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混合着美貌、血统和某种更罕见的天资——我们可以称之为魅力《奥兰多》
  19、只要一个题目是非常有辩论价值的,一个人就不能希望能说出真理来。《一间自己的屋子》

女性的职业这一演讲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构成之一吗

是。演讲稿《女性的职业》就出自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代表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构成之一。《一间自己的房子》是适合许多人阅读的书,尤其是女子,无性别歧视之意,恐怕正如伍尔夫自己担心的那样,许多男子在读完这本书后会指称她是个女权主义者,即使他们称赞此书怎样动人或是有生气,也不如像女子那样感到一种启示,或是心灵契合。

《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经典作品》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一间自己的房间》([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wPWn_5tNOdq4lOzKJKG7g
提取码:PEBQ
书名:一间自己的房间
作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吴晓雷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年份:2014-4-1
页数:208
内容简介:
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一九二八年 十月二十日和二十六日,伍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此后,一九二九年三月,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 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成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
该作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该作被誉为振聋发聩的“女性主义文学宣言”。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 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这一句 弗吉尼亚·伍尔夫-只需做自己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间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 伍尔芙简介?

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是[[英国]]著名学者莱斯利·斯蒂芬爵士的女儿。其代表作品包括《达洛维夫人》、《海浪》和《到灯塔去》。
伍尔芙与其他男性意识流作家不同之处在于,她的小说往往富有诗意,在语言上更像诗体散文,富有唯美主义的情调。但其小说内容的晦涩难懂却和其他意识流作家的作品别无二致。例如,在其代表作《海浪》中,作者没有设计贯串全文的主要情节,而是时刻强调“瞬间”感觉的重要性,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感觉。小说具有显著的存在主义色彩。
弗吉尼亚·伍尔芙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中没有大师,只有试验者。现代派小说不过是两个高峰之间的峡谷而已。1941年,伍尔芙在伦敦投河自尽。
艾略特认为伍尔芙是当时英国文学的中心,是一种文明模式的代表。她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伍尔芙的突出成就是意识流小说。她的《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和《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将意识流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还体现出女作家对于女性存在的历史及现状的独特反思。
1882年1月25日,弗吉尼亚·伍尔芙出生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门22号。其父是文学家兼评论家。自幼受其父影响很深,她的许多作品与早年经历有关。由于她的母亲生有3个孩子,继母生有4个孩子,这个9口之家、两群年龄与性格不合的子女经常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伍尔芙同父异母的两位兄长对她倾注了太多的热情给她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
她一生中多次精神失常,母亲、父亲相继病逝,是她难以承受的打击。她的小说《达罗威夫人》中即充满了对病态幻觉的真实生动的描绘。
她和伦纳德的结合,使她的婚姻生活与文学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其夫的帮助与支持,她也许成不了伟大的作家之一。
她少女时期遭受的精神创伤,她成人后非常厌恶甚至弃绝性生活,更不愿生儿育女。她的丈夫尊重她的意愿,和她保持着没有性爱的夫妻关系。
她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不过,她每完成一部作品常会出现病兆。性格多变的她经常在脸上看出她内心的痛苦。好在,她患病期间,她的丈夫对她体贴入微,使她深受感动,“要不是为了她的缘故,我早开枪自杀了。”
1941年3月28日,精神上再也无法承受巨大压力的她写了遗书后投河自杀.
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以女诗人维塔为原形,写出了喜剧性的幻想体传记小说《奥兰多》(Orlando),献给维塔。小说的主人公奥兰多及其化身跨越三个世纪,先为男性,后来逐渐转为女性。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是以维塔的经历为素材构筑的,被称为“文学史上最长最迷人的情书”。
用传统叙述方式写就的《奥兰多》却令我真正感受到伍尔芙奇妙的文学想象力。奥兰多是一个跨越时间_跨越空间、甚至跨越性别的人物,天马行空地遨游于历史_文学_政治_爱情_男性世界以及女性世界里,用好奇的眼睛观看着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男女性别的差异。伍尔芙自己称之为“写作者的假日”和“一个大玩笑”,但我却对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许在我的心里,文学就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有奇妙的颜色,应该有飞翔和超越时空的翅膀.....
主人公奥兰多出身英国贵族,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贵族美少年,做过女王的侍卫。年轻的他深受女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宠幸而得到了一间宫殿般的大宅邸,并赐福“不凋谢,不老去”。
奥兰多与一位俄国公主失败的恋爱使他大受打击,于是躲到文字的世界中去寻求解脱,遭到一位他所资助的诗人的戏弄,又被兔子模样的公爵夫人纠缠,为摆脱种种烦扰,他请命出使东方,在此期间,昏睡七天七夜,醒来后变为女人。
从1600年起的400年间,奥兰多便享有永久的青春。然而与此同时,在这数百年来,她不但在性别上经历了数次变化,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奇遇,从跨越了死亡与爱情的折磨,到在诗歌的殿堂里连连受挫,她最终选择了远走他乡,最后因战争的荒谬而从性别的错乱中觉醒过来,成了一个二十世纪的独立女性。这一结局,被喻为影史上女权主义的最佳影像表达。
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漫长的革命。其中,对于女性气质的争议一直很激烈。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作者通过莉丽·布里斯科对女性气质从抛却到认可再到超越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女艺术家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经历的艰难和困惑,以及女性主义的真谛。指出只有培养双性头脑才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
这是一部作者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段生活经历。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后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丽·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幅中央落下一笔,终于画出了多年萦回心头的幻象,从而超越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全书并无起伏跌宕的情节,内容分三个部分,依次为:窗;时光流逝;灯塔。最主要的人物拉姆齐夫人后来死去,其实际活动仅限于小说的前半部分。关于她的一系列描述,是以作者本人的母亲为生活原型的,而拉姆齐先生则有作者父亲的影子。此外,作者着墨最多的是莉丽·布里斯科。表面上看,莉丽语言寥寥,其主要行为主要是为拉姆齐夫人作画,但该人物的思想活动相当活跃,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这个人物,并“为小说结构安排了潜在的双重线索和复合层次。……莉丽这个人物既在这部小说世界之中,又在它之外;拉姆齐一家的经历是第一层次的故事,莉丽所体现的‘艺术—生命’主要是第二层次的故事,是包裹在小说外面的又一部小说。”
小说第一部分临近结尾处,拉姆齐夫人——到第二部她就死了——的一段内心独白,可能更其重要……

伯·布莱克斯东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一篇评论》中说:“阅读了《灯塔》之后再来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这代表了有关《到灯塔去》的一种看法;读过此书的读者,也许还有别的乃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可能会嫌情节成分太少,人物面貌不清。历来关于伍尔芙的批评,大多针对她的人物;人物性格通常借助情节展现,所以连带涉及情节;此外还责怪她视野太过狭隘。以上两种意见,姑且不置可否,有一点须得指出:批评者——不管是论家还是读者——所希望获得的,伍尔芙压根儿不打算供给,她另外奉献一些别的。布莱克斯东因此否定其他作品虽未必可取,但《到灯塔去》的确不是一本普通小说。那么也就不能用读普通小说的眼光来读它。这句话说来简单,实行并不容易。我们要想与伍尔芙一类作家达成共鸣,却又只能这样。就像她所说的:“不要对你的作家发号施令,要试图与他化为一体。你要做他创作活动中的伙伴与助手。”(《应该如何阅读一部作品》)每种创作方法都是独立的价值体系;不同的阅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创作方法。画地为牢,乾脆不读算了。
对于上述批评意见,伍尔芙自己早有回答。好比讲到人物,她说:“我要弄清楚,当我们提起小说中的‘人物’时,我们是指什么而言。”(《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夫人》)早在《到灯塔去》完成之前八年,也就是她即将转向意识流小说创作时,所说就很明白:“让我们考察一下一个普通人在普通的一天中的内心活动吧。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们来自四面八方,犹如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当这些原子坠落下来,构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其侧重点就和往昔有所不同;重要的瞬间不在于此而在于彼。因此,如果作家是个自由人而不是奴隶,如果他能随心所欲而不是墨守成规,如果他能够以个人的感受而不是以因袭的传统作为他作品的依据,那么就不会有约定俗成的那种情节、喜剧、悲剧、爱情的欢乐或灾难,而且也许不会有一粒纽扣是用庞德街的裁缝所惯用的那种方式钉上去的。”(《论现代小说》)这显然有别于前辈作家如威尔斯、贝内特和高尔斯华绥等对人物的理解,——同样也有别于至今仍囿于传统阅读习惯的读者的理解。问题不在名目,内容完全不同。而这么把握人物,情节也会另作安排。进一步讲,所关注的既非同一方向,又遑论视野宽窄。伍尔芙说,这是“精神主义者”与“物质主义者”的区别;简而言之,其一看“内”而其一看“外”。
无论作家写作,抑或我们阅读,这都是前提所在;所以非得饶舌一番,不然不得其门而入。上述特色,《到灯塔去》较之伍尔芙早先诸作都要来得充分。所写内容即如前引《论现代小说》所述,人物为拉姆齐夫人等一乾人,情节是“到灯塔去”,如此而已。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怎么写成这个样子。相对于伍尔芙来说,写法问题对此前的贝内特等几乎不存在,循规蹈矩就是了;然而在她却必须予以解决。否则所有追求——特别是人物方面的追求——都落空了。而这正是她所关注的:“我相信,所有的小说都得跟人物打交道,都要去表现人物性格——小说的形式之所以发展到如此笨重、累赘而缺乏戏剧性,如此丰富、灵活而充满生命力的地步,正是为了表现人物,而不是为了说教、讴歌或颂扬不列颠帝国。”(《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夫人》)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

这里有关人物的不同看法,亦即通常所谓人物真实与否的问题;伍尔芙一再论说,同样围绕此点进行。然而我读《到灯塔去》,以为若用“人物的存在”来代替“人物的真实”,恐怕也就不成问题了。不存在的,也就是不真实的;写法如何在所不论。林德尔·戈登在《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中写道:“‘时过境迁’部分以非人化视角观看季节的循环,在令人震惊的随意性括号里抹掉了可爱的人物拉姆齐夫人、普鲁和安德鲁。这是造物者自身的角度。”读书至此,觉得空旷极了,寂寞极了。回想此前——也就是回到人的角度——切实感到所有的人曾经存在;他们的感觉,思想,言谈,举止,都是证明。即以拉姆齐夫人而言,她是那么具体地存在着,无拘生前死后。其他人物如拉姆齐先生、莉莉·布里斯科和詹姆斯等,也都存在。那么接续刚才的
话说,存在的,也就是真实的;写法同样在所不论。
似乎与作家的看法相呼应,《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这样想:“我们的影像,你们藉以认识我们的东西,都是肤浅可笑的。在这些影像下面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我们只不过偶尔浮到表面,你们就是依靠这个认识了我们。”所涉及的还是前述“内”与“外”的问题。但是伍尔芙的小说并没有完全放弃“外”,而是借助与“外”的联系来写“内”;也就是说,在现实环境与内心活动接合处,选取一个足以充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角。正如埃·奥尔巴赫所说,“在弗吉尼亚·伍尔芙手中,外部事件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它们统帅一切的地位,它们是用来释放并解释内部事件的。”(《摹仿——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所以情节尽可能地被简化,因为复杂非徒无益,反而有碍,不过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总体而言仍然需要一个事件的框架,就局
部而言则在细节选择上多所精心,人物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被置诸这一框架之内,而为那些细节所触发,所联络,造成无数如她所强调的“重要的瞬间”,其间针线相当绵密。Н·П·米哈尔斯卡娅所言不差:“她的作品结构,总是给人某种理性主义的感觉,让人觉得里面有一番周密的苦心思考。这种苦心思考,使她的小说区别于许多现代主义作家那些结构混乱而故作松散的作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小说的发展道路》)
笼统地讲“内”或“内部事件”,仍有可能忽略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所在,——这里使用“意识流”一词,其实她写的并非纯粹的意识流;正如多·斯·富尔所说:“她决心让种种印象、个人分析,对外界的感受等等在作品中占支配地位;她决心运用观察角度、感觉以及回忆的技巧。”(《弗吉尼亚·伍尔芙》)人物既作为意识活动的主体存在,同时也在被观察分析之中;作家并未完全认同于某一人物的视点,自己作为观察者的视点仍然若隐若现,而这个观察者的视点与对人物的外在描述是一致的。这使得作家能够同时从内外两个方面去把握人物,自由进出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相对内向或独立的意识与相对外在或随机的感受的话,伍尔芙始终无所偏废,而是一概包容,各尽其极,并使之相互促成,层层递进,达到丰富饱满
程度,从而实现按一己标准“表现人物”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她有着非比寻常的体验和表达瞬间感受的能力;而“内”与“外”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以人物的感受为基础的。
以上系就某一人物而言;《到灯塔去》的特色,却在于对此有所超越。米哈尔斯卡娅说,作家“力图把几个主人公的‘意识流’融进同一道河床,再现出几个人的意识同时进行紧张活动的复杂画面”;就意识流小说而言,是为一层进境。这有赖于梅·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在开始和结尾部分里占主导地位的情绪和回顾,是以真实的变化为背景而表现出来的,不像在《达洛威夫人》中,只以回忆中的变化为背景。”(《意识流:文学方法研究》)如果说《达洛维夫人》中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一个指向既往的总的方向的话,这里拉姆齐夫人等则要自由得多,他们的心灵朝着四面八方展开。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具即时性,也更其片段化。它们之汇聚一流,完成于“重要的瞬间”,——精心选择的一系列现实环境中的细节,既触发了不同人物的感受与意识活动,又促成了彼此间的相互联络转化。不同人物的“内”,“内”的不同层面,“内”与“外”,在作家笔下打成一片,简直天衣无缝;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才赞同爱·摩·福斯特在《弗吉尼亚·伍尔芙》中所说:伍尔芙本质上“是位诗人”。
伍尔芙的诗人特色,大概还表现于作品的象征意义。论家对此众说纷纭,特别是关于灯塔的寓意,多有揭示。然而伍尔芙说:“我写《到灯塔去》并无特别的意义。一本小说非得要有一条主线贯串全书,才能使其构成一个整体。我觉得各种情感都会由此而增长,不过我不想仔细思考这些,相信人们会把它作为自我表现感情的寄存处——他们已经这样做了,有人认为它是这么一回事,而另外的人则认为又是那么一回事。除非运用这种模糊、笼统的方法,否则我是无法驾驭象征主义的。至于是对是错,我不清楚,但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这事是指什么,那在我看来是一种讨厌的做法。”(1927年5月27日致罗杰·弗赖伊)前面提到现实环境对于人物心理活动所起作用,灯塔作为这一环境的成分之一,意义大概与其他成分并无二致,不过因为贯穿始终,作用显得大些罢了。其实《到灯塔去》写到的任何环境成分,无一不经过精心挑选。伍尔芙首先考虑的,可能还是小说写法问题。别的方面则早已被她所认识,所理解,就像《论现代小说》等文章中说过的那样。至于象征的问题尚在具体写作之外,有也罢,没有也罢;或者说,是小说造成了象征,不是象征造成了小说。
讲到寓意,小说第一部临近结尾处,拉姆齐夫人——到第二部她就死了——的一段内心独白,可能更其重要:
他们还会存在下去,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到,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令她沾沾自得,她对这样的奉承话很容易动心;她将被他们牵挂着,还有这个、这个、这个,她想着,拾级而上,满怀柔情地嘲笑楼梯平台上的沙发(她母亲留下的),那把摇椅(她父亲留下的),还有那张赫布里底群岛地图。所有这些都将在保罗和明塔的生命里复活;“雷勒夫妇”——她试着念了念这个新的称呼;当她把手放在育儿室的门上时,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这是一种快慰和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那些椅子、桌子、地图,是她的,也是他们的,究竟是谁的
已不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保罗和明塔也会继续生活下去的。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达洛威夫人》中,克拉丽莎听到塞普蒂默斯的死讯,独自退入斗室的一番自省:“她为他的离去感到高兴,他抛弃了自己的生命,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继续生活。”二者似乎不无相通之处。同样是生离死别,而某种精神得以延续下去,其主旨乃是对生命本身,对生命的存在状态和对生命的创造活动的珍重。《到灯塔去》动笔前,伍尔芙曾强调要写出“我通常写入书中的一切东西——生与死等等”(1925年5月14日日记);是否可以认为,《到灯塔去》中其他最终活下来的人与拉姆齐夫人的关系,正对应着《达洛威夫人》中克拉丽莎与塞普蒂默斯的关系,不过更其充实,更其深远而已。
弗吉尼亚·伍尔夫 (1882-1941);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她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1941年3月28日,这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吴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吴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生平以及著作
  出生于伦敦的伍尔芙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1895年母亲去世之后,她第一次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存在的瞬间》(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著名的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后来以她们和几位朋友为中心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团体。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2年和雷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结婚,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对于自己的婚姻,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大犯踌躇。她就像自己的小说《到灯塔去》里的莉丽,尽管认为爱情宛如壮丽的火焰,但因为必须以焚弃个性的“珍宝”为代价,因此视婚姻为“丧失自我身份的灾难”。一个女人抱持这样悲观的看法,又是在三十岁的“高龄”上才开始构筑“二人空间”,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事后证明,弗吉尼亚的忧虑纯属多余,倒是她的心理症结落下的性恐惧和性冷淡,使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 伦纳德毕业于剑桥大学,饶有文才,深具眼力,与其说他欣赏弗吉尼亚的娴雅风度,毋宁说他倾慕弗吉尼亚的超凡智慧。在他眼里,弗吉尼亚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智慧的童贞女”,在她身上完全不粘附世俗的肉欲色彩。应该说,起初,伦纳德心有不甘,他抱着幻想,认为自己能像王子唤醒睡美人那样唤醒弗吉尼亚体内的性意识。几经努力,徒劳无功之后,他创作小说《智慧的童贞女》,借用男主人公哈里·大卫的口吻谴责了冷血的女人,认为“那些长着白皮肤和金色头发的苍白的女人……是冰冷的,同时也使人冰冷”,他的这些心怀不忿的说辞(近乎指桑骂槐)无疑对弗吉尼亚的自尊构成了深深的伤害。弗吉尼亚婚后的“精神雪崩”给伦纳德适时地敲响了警钟,他决定从此认命,转而追求精神之爱这一更高远的境界。他这样做,仅需一条理由——“她是个天才”——就足够了。弗吉尼亚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她明确地宣布伦纳德是自己生命中隐藏的核心,是她创造力的源泉。1930年,弗吉尼亚告诉一位朋友,没有伦纳德,她可能早就开枪自杀了。弗吉尼亚能以多病之身取得非凡的文学成就,伦纳德可谓居功至伟。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其后的作品都深受评论界和读者喜爱。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自己成立的“贺加斯岀版”推岀。
  伍尔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不过她本人并不喜欢某些现代主义作者,如乔伊斯。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性至今仍然产生著影响。二战后她的声望有所下降,但随著70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她又成为文学界关注的对象。
  伍尔芙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她曾在1936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及:
  "....never trust a letter of mine not to exaggerate that's written after a night lying awake looking at a bottle of chloral and saying, No, no no, you shall not take it. It's odd how sleeplessness, even of a modified kind, has the power to frighten me. It's connected I think with these awful times when I couldn't control myself."
  写作于一九四二年的《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辞世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当这部小说进展到约前五分之一的部分时,作家在让波因茨宅一个干粗活的女仆到清凉的睡莲池旁喘息片刻时顺便交待,十年前曾经有一位贵妇人在该处投水溺亡。那是一片浓绿的水,其间有无数鱼儿“遨游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闪着亮光。”
  这真是一个不详之兆:仅在小说完成又过了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41年3月28日,举世无双的伍尔夫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自尽。她在给丈夫的遗书中写道:
  最亲爱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地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维
  (据昆丁·贝尔(Quentin Bell:伍尔夫的侄子)所写的传记中原文译出)
  现代研究
  最近关于伍尔芙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1997年Eileen Barrett和Patricia Cramer所著的一系列文学批评:《Virginia Woolf: Lesbian Readings》。
  1966年伊丽莎白·泰勒曾主演的电影《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但这部影片的名字,却和Virginia Woolf没有丝毫关系,而是套用了一曲英国童谣,名为“Who's afraid of the big,bad wolf?”
  在2002年,出现了一部以伍尔芙在写《达洛维夫人》期间故事为题材的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提名,但是没有获奖。但是影片的主角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这部电影取材于普利策奖得主麦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98年的同名小说。其中“The Hours”是伍尔芙在创作期间为《达洛维夫人》所起的名字。不过从事伍尔芙研究的学者对影片所描绘的伍尔芙的形象非常不满。
  出航(The Voyage Out) (1915年)
  夜与日(Night and Day) (1919年)
  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 (1920年)
  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 (1925年)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年)
  奥兰多(Orlando: a Biography) (1928年)
  海浪(The Waves) (1931年)
  岁月(The Years) (1937年)
  幕间(Between the Acts) (1941年)
  鬼屋及其他(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短篇小说集)
  随笔
  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 )(1929年)
  普通读者I(The Common Reader)(1925年)
  普通读者II(The Second Common Reader)(1933年)
  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1938年)
  罗杰.弗莱传记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0年)
  飞蛾之死及其它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2年)
  瞬间及其它随笔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1948年)
  存在的瞬间Moments of Being
  现代小说Modern Fiction (1919年)
  1992年9月16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一部以基于Virginia Woolf?的小说《Orlando》的同名电影上映。
  因为亲密的女朋友离家出走而备感思念,为了表达思念之情,伍尔芙便以她为原型,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的传奇小说《奥兰多》。
  有评论家把伍尔芙的小说分为戏剧小说和实验小说两类,认为戏剧小说是其社会评论的戏剧化移植,使她能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曲折地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看法。《奥兰多》当在此列。小说突破年龄,性别的限制,追随主人公三百年间的传奇经历,在轻松幽默的表面情节下,以滑稽模仿的方式重审英国文学史,提出了将在同期出版的评论《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将正式讨论的男女性差,妇女与文学等严肃问题。因此,这部关于同性恋,换装癖和双性同体的小说对女性主义批评含义无穷。而后殖民主义则十分关注奥兰多出使东方的经历。小说出版的年代,同性恋、种族等问题正一起困扰英国,成为公众热点话题。由此看来小说又不乏讽世之社会意义。
  在女性主义尚未兴起之前,《奥兰多》一度被忽略。伍尔芙自己也戏称其为一个“玩笑”。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后现代主义重读现代主义话题的提及,《奥兰多》愈来愈受到评论关注,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典范作家的精华作品。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语录

  1.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2.记住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3.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伍尔夫读书随笔》
  4.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一笔属于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
  5.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6.出来找乐子的男人,碰到用情太深的女人,犹如钓鱼钓到白鲸。
  7.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到灯塔去》
  8.一个人并不是经常找到休息的机会,只有作为人的自我,作为一个楔形的内核,才能获得休息。抛弃了外表的个性,你就抛弃了那些烦恼、匆忙、骚动;当一切都集中到这种和平、安宁、永恒的境界之中,于是某种战胜了生活的凯旋的欢呼,就升腾到她的唇边。《到灯塔去》
  9.这时她用不着顾忌任何人,她可以独处,可以处于自然状态。这正是现在她常常感到需要的——思考;哦,甚至连思考也不要。只要静默;独自一人,一切外扩的、绚丽的、语言的存在和行为都消失了;人怀着庄严感缩回自我,一个楔形的隐秘的内核,是别人所看不见的。尽管她直挺挺地坐着,仍继续在织袜子,但正是这样她感受到了自我;而这个摆脱了一切身外附属之物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从事最奇特的冒险。当生活的活跃程度暂时减低时,体验的领域显得无边无涯。《到灯塔去》
  10.理性、秩序、正义;只有痛苦、死亡、贫穷。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卑鄙无耻的背信弃义行为,都会发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没有持久不衰的幸福。《到灯塔去》
  11.她是惊人的美。但美并不是一切。美有它的不利因素——它来得太轻易,它来得太完整。它使生命静止了——凝固了。它使人忘记了那些小小的内心骚动;兴奋的红晕、失望的苍白、一些奇特的变形、某种光亮或阴影;这些会使那个脸庞一下子变得认不出来,然而也给它增添一种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风姿。在美的掩盖下,把这一切都轻轻抹去,当然更简单一些。《到灯塔去》
  12.她单纯的心灵一下子就猜测到聪明人往往会搞错的事情。她单纯的心灵,使她的思想自然而然地飞扑到事实真相之上,像石块的下坠一样干脆,像飞鸟的降落一般精确。而这事实真相,已被愉快、轻松、坦然地接受了——这也许尽是假象而已。《到灯塔去》
  13.在对他的同情怜悯之中,生活现在又有足够的力量来影响她了,她开始创造活跃的气氛,就像一个筋疲力尽的水手,看见那风又灌满了他的帆篷;然而他已经几乎不想重新启航了,他在想,如果船沉了,他就随着漩涡一圈一圈往水里转下去,最后在海底找到一片安息之所。《到灯塔去》
  14.她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那灰白色的灯塔,矗立在远处朦胧的烟光雾色之中;在右边,视力所及之处,是那披覆着野草的绿色沙丘,它在海水的激荡下渐渐崩塌,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皱折;那夹带泥沙的海水,好像不停地向杳无人烟仙乡梦国奔流。《到灯塔去》
  15.为何男人对女人感兴趣的程度,那么远超过女人对男人感兴趣的程度?
  16.它是如此轻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皱;它又是如此扎实,一对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到灯塔去》
  17.爱情于他,恍如锯末和碳渣。《奥兰多》
  18.假如还有任何人可以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19.如此令人吃惊地丝毫不顾别人的感情而去追求真实,如此任性、如此粗暴地扯下薄薄的文明的面纱,对她来说,是对人类礼仪的可怕的蹂躏。因此,她迷惑地茫然凝视,她低头不语,好像让那倾盆而下、有棱有角的冰雹,那湿透衣裙的污水,都溅落到她身上而不加反抗。她没什么可说的。
  20.在昏暗中,一只黑色的巨大翅膀,把最痛苦的记忆,即可能让人的生活一蹶不振的记忆,一笔勾销,抹去它的苦涩,为它们涂上光亮的色彩,甚至是最丑陋的最卑贱的记忆也是如此。《奥兰多》
  21.他们拿走蜡烛,他就养萤火虫照明,他们拿走萤火虫,他就用火绒,几乎把房子烧掉,简而言之,他是一位患上文学病的贵族。《奥兰多》
  22.因为阅读的毛病一旦形成,人们的机能也随之削弱,很容易成为笔墨中潜藏的另一灾祸的牺牲品,那可怜的人开始写作。《奥兰多》
  23.这真是个有趣的秋日的上午,当你目睹飘忽的红叶纷纷落地,那你无论踏草坪还是坐在岸边,都算不得苦差事。音乐在我耳边响起,喃喃着某种宗教仪式的序幕。我经过教堂,听见风琴如泣如诉,让人肃然起敬。安谧的气氛,没有忧伤。即便有,似乎也倏忽成为记忆,伤感在哪里?平静,里面却流动着风琴的呻吟。《一间自己的房间》
  24.一心证明浮华建筑在腐朽之上,肉体依附在骨架之上,我们这些在上面载歌载舞的人,最终也会躺到下面来,大红丝绒化为尘土,戒指上的红宝石已经遗失,曾经明亮的眼睛光彩不再。《奥兰多》
  25.因为爱,他曾饱受折磨,而下载他又停留下来,名叫抱负的泼妇,名叫诗歌的女巫和名叫绝望的*妇看到有机可乘,立即携手跳进来,奥兰多的心变成了她们的舞场。《奥兰多》
  26.衣服在穿我们,而不是我们在穿衣服。《奥兰多》
  27.因为自然的绿与文学中的绿绝然是两码事。自然与文学天生不相容,凑在一起,它们就会把对方撕成碎片。奥兰多眼中的绿荫破坏了他心中的节奏和韵律,何况大自然还有他自己的把戏。《奥兰多》
  28.他的激情之下,潜藏了一股诱惑,宛如一座纪念碑下的流沙,突然移动,整个建筑就会遥遥欲坠。《奥兰多》
  29.因此,世人最普通不过的动作,宛如坐在桌旁把墨水瓶拉向自己,就可能搅出千百种古怪与支离破碎的联想,时明时暗,仿佛大风天,一个十四口之家的内衣,晾在一根绳子上,它们上下摆动,飞荡,飘扬。《奥兰多》
  30.然而,即使秘鲁的所有金矿,也无法为他买来一行优美的诗句。《奥兰多》
  31.钱使没有报酬便显得微不足道的事情获得了尊严。《一间自己的房间》
  32.任何阶级或者任何性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责备都是荒诞的。巨大的人群从不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被他们所不能控制的本能所驱使。《一间自己的房间》
  33.也许那些教授在稍微过于强调地坚决认为女人低劣的时候,他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妇女的低劣,而是他本人的优越感。《一间自己的房间》
  34.在想象中,她最为重要,而实际上,她则完全无足轻重。从始至终她都遍布在诗歌之中,但她又几乎完全缺席于历史。在虚构作品中,她主宰了国王和征服者的生活,而实际上,只要父母把戒指硬戴在她手上,她就是任何一个男孩的奴隶。在文学中,某些最有灵感、某些最为深刻的思想从她的唇间吐出,而在实际生活中,她却几乎不识字,几乎不会拼写,而且是她丈夫的财产。《一间自己的房间》
  35.当时在我身上所产生出来的恐惧和辛酸的毒物。首先,总是在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而且是像奴隶一样工作,同时又谄媚、奉承,也许并非总是有必要去谄媚奉承,但又似乎有这种必要,而且若是冒险,赌注又似乎太大。然后就是想到,那种才能,是死亡将其掩盖起来了,那是种小小的才能,不过对拥有者来说却弥足珍贵,那种才能毁灭了,而随之毁灭的还有我的自我,我的灵魂——所有一切都像锈菌一样,吃掉了春天的花朵,从心里把树木毁掉。《一间自己的房间》
  36.即将消亡的美好世界有两个刀口,一个是悲之刀口,另一个是喜之刀口,共同把心脏一分为二。《一间自己的房间》
  37.过度在意旁人的言语正是艺术家的本性。文学中到处都是那些不理智的倒霉鬼,他们太重视旁人的看法了。重新回到我最初的问题,那就是何种心境最有利于创作,我猜想,那种想将自己心中的作品创作出来,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就像莎士比亚的头脑那般炽热澄明。《一间自己的房间》
  38.我谋生的手段是从报社里乞讨些零活干,报道这儿的骑驴大赛或是那儿的婚礼;我曾替人写信封,读书给老太太们听,制作纸花,在幼儿园里教小孩子们念字母表,以此挣上几个英镑。这就是在1918年以前向妇女敞开大门的主要职业。《一间自己的房间》

有什么关于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文章或书籍?

《女权辩护》《妇女的屈从地位》《金赛性学报告》《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阁楼上的疯女人》《简·爱》《醒来的女性》《使女的故事》《妇女与社会主义》《性别战争》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弗吉尼亚?伍尔芙《女人的职业》,《一间自己的房间》凯特?米勒特《性别政治》,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我觉得这基本书都是关于一些女性主义的介绍。
关于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文章,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艾莉斯·马丽雍·杨的那一本《像女孩那样丢球》,这不是从各个方面写的,就是女性的主义和女性的主权,还有就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家庭主妇的角色的,各方面说法。
想看这类型的书,就得关注一些这种类型的作者,比如像美国的希拉里,她虽然不是作家,但是她对于女性主义以及女权主义这方面还是发表的看法和演讲比较多的,所以可以考虑去看《希拉里传》。
女性主义和女性主权的文章和书籍不是很多,但是武则天时代,这个是比较推荐我们看一下的。它讲述的是武则天时代的故事,其中也讲述了很多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内容。所以没事的时候可以看一下。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弗吉尼亚?伍尔芙《女人的职业》、《一间自己的房间》,凯特?米勒特《性别政治》,吉尔伯特和格巴合著《阁楼上的疯女人》,玛丽?艾尔曼《思考女性》,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